期刊文献+
共找到52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科技时代化工企业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1
作者 钟雨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3,共2页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化工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化工生产方式正在被新兴的数字技术所颠覆,连带着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科技的引入为化工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大数据、人工智...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化工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传统的化工生产方式正在被新兴的数字技术所颠覆,连带着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科技的引入为化工企业的运营带来了智能化、自动化的转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要求企业员工具备更高的技术素养和跨学科的知识。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往往无法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现代化工企业的需求不足。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化工企业必须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合作作为缓解人才短缺的重要途径,正逐渐成为教育与行业之间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不足 校企合作模式 化工企业 人工智能 人才培养方式 大数据 物联网 技术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
作者 申通远 刘云 刘佳 《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7,共11页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 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作为研究对象,聚焦其基础研究与应用转化并重、高校与企业深度协同的特点,归纳其“全链条赋能-双主体协同”的动态多元人才培养模式,为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设计提供重要参考。该基金通过项目启动-攻关研发-验证转化的分阶段实现路径,充分发挥高校主体的前沿探索优势与企业主体的产业实践优势,既能够全面提升双方科研人员聚焦科学前沿的基础研究能力与面向实际需求的应用开发能力等显性能力,又能够塑造其跨话语体系的沟通交流能力、跨领域协同的组织管理能力与跨研究阶段的积极性驱动力等隐性能力,同时还支撑了高水平论著发表、科技奖项申报与人才头衔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创新发展联合基金 人才培养成效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创新 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校企联合”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3
作者 高天明 谭德新 +1 位作者 何东宁 余彪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实践条件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偏弱、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岭南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工... 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实践条件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偏弱、实践教学考核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岭南师范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校企联合”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共建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促进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创”背景下职教机电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徐生龙 申宾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139-142,共4页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 “双创”是我国在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提出的重要政策和发展理念。该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通过分析当前机电类专业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融入专业技能训练,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探索多元化实践平台的构建模式,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创业实践环境。研究表明,该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创业意识,为“双创”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机电类专业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以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梅 杨智良 王笑宇 《农业工程》 2024年第6期138-142,共5页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 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与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共建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建立协调育人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促进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习,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加强内涵建设、成果共享与示范引领,在促进新工科、新农科建设,以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校企合作 实践教育基地 人才培养模式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智慧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牛俊奇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7-20,共4页
智慧农业是在传统农学基础上,将农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相结合的新型专业。该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 智慧农业是在传统农学基础上,将农业科学、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装备相结合的新型专业。该研究以地方应用型高校为例,分析当前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企业和政府在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从完善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共建实习基地、打造产教融合示范点、加强合作和职业培训等方面,阐述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智慧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应用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琼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期126-128,132,共4页
围绕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实践成果,阐述“二元制”人才培养与传统高职学生培养存在的不同,校企合作下“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结果表明,“... 围绕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福建圣农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培养“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人才实践成果,阐述“二元制”人才培养与传统高职学生培养存在的不同,校企合作下“二元制”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与成效。结果表明,“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企业员工的学历,为企业解决了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而且增加了学校办学广度和深度,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二元制 食品智能加工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文发 武忠远 侯业智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28,共4页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 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及地方高校转型等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现有的培养模式的不足也逐渐显现,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地方高校通过"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施和有效监控等举措,能够大力提升软件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地方高校 2+1+1 校企联合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合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淑华 马艳 刘华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10-12,44,共4页
青岛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在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共同建设了小型自动化培训中心,企业将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注入高校,为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训练平台。... 青岛大学与西门子公司在共建先进自动化技术实验室的基础上,又共同建设了小型自动化培训中心,企业将先进产品和先进技术注入高校,为在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创新意识的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现代化的实验训练平台。学校具有良好的实验教学基础条件和高水平教师,实验室开放运行,资源共享,同时利用这个平台为企业推广新技术,培训工程技术人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探索出一个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培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的崭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联合 互补 实验室开放 资源共享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合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燕 魏良模 陈舒怀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28,共2页
在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困难与社会缺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矛盾已是不争的事实。校企联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明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同步进行、专业实训与职业考证相结合、毕业设计与课题研究... 在我国,高职学生就业困难与社会缺乏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矛盾已是不争的事实。校企联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明确"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同步进行、专业实训与职业考证相结合、毕业设计与课题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毕业"零距离"上岗,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毕业生就业供不应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联合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化工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成良 张芙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198,共2页
在当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化工行业面临着技术更新迅速、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的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尤其是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化工企业中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该模式不仅促进了... 在当前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化工行业面临着技术更新迅速、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的挑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校企合作,尤其是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化工企业中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该模式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实际和贴近市场的学习机会,通过这种合作,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并实践,不仅能够提升其专业技能,还有助于其职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产业结构调整 教育资源 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素养 贴近市场 有效对接 企业新型学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显明 孔庆玲 +1 位作者 潘国明 张学峰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4年第11期153-155,160,共4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面临着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以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改变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我国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等职业教育正在面临着教学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型,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该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研究对象,以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高职院校及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指出目前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未来应该进一步完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机制,增强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感,逐步加强双师型队伍的建设与培养,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型人才需求,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 校企合作 深度融合 人才培养 企业参与感 教学模式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产学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薇薇 田保明 +1 位作者 师恭曜 位芳 《河南农业》 2024年第5期71-72,共2页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从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农业近代化”任务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农业现代化从最初的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和...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从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农业近代化”任务到20世纪50年代我国明确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农业现代化从最初的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化学化和良种化,逐渐被赋予科技化、智能化、市场化、商品化、产业化、融合化等丰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联合政府》 农业近代化 农业机械化 良种化 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化 思考与探讨 产学研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位一体”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文静 黄广学 +1 位作者 柳青 赵东瑞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
一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食品行业发生剧烈变革,这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分析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评... 一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在“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食品行业发生剧烈变革,这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分析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入手,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评价改进机制进行探究,构建了“懂加工、精检验、能创新、善管理”“四位一体”的食品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期为食品行业培养创新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食品检验检测人才。同时,为“大健康”产业背景下食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健康”产业 人才培养模式 师资队伍建设 校企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72
15
作者 魏小锐 李阳苹 +1 位作者 赵维佺 陈杨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4,共4页
建设应用型大学,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校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关键。依照应用型地方大学服务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分析了社会地方对应用型大学的具体需求,并详细阐述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响应这些需求以及应用型、技能型... 建设应用型大学,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校企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是关键。依照应用型地方大学服务区域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分析了社会地方对应用型大学的具体需求,并详细阐述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在响应这些需求以及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现以东莞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为例,论述了以多种灵活的合作模式与企业联合建立各类实验室与实践基地,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起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企联合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需求导向、校企合作”行业特色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被引量:85
16
作者 柳长安 白逸仙 杨凯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1,共6页
在信息化变革时代的影响下,行业企业在规模、技术和结构上飞速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迫切需求。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华北电力大学依托能源电力行业特色,从行业企业急需人才类型、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途... 在信息化变革时代的影响下,行业企业在规模、技术和结构上飞速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成为迫切需求。行业需求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价值导向,华北电力大学依托能源电力行业特色,从行业企业急需人才类型、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途径等方面对八家校理事会成员单位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体系、培养途径、评价方式以及保障条件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求导向 校企合作 行业特色型大学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林琨智 姜洪文 +2 位作者 陈立波 王桂芝 聂英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获奖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该专业依托吉林化工职教集团,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 本文对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类二等奖获奖项目"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校企联手、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进行了介绍,该专业依托吉林化工职教集团,与中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等企业通过"十双"开展校企联手育人、实现人才培养的三阶递进,形成了共同培养、共同研究、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工作机制,构建了基于"产品检验"工作过程课程体系,进行了岗课证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改革,组建了"教学名师、行业专家"引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成了校内外优势互补的实训基地,深化了校企合作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分析与检验 校企联手 三阶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00
18
作者 李忠华 姚和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1-12,共2页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本文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阐述了校企合作的建设重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 就业导向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校企联动、人才共育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0
19
作者 俞宁 盛定高 +4 位作者 徐善状 刘永利 何时剑 喻步贤 杨新春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5,31,共6页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 本研究针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引企入校、联合申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共建工程研发中心、共建生产和实训基地等形式,校企双方以教学、生产、科研的合作项目为平台,在合作机制建立、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实训条件建设、教学内容改革、师资互聘互用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在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制造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56
20
作者 龚小勇 包华林 +2 位作者 余建军 蒋多 李斌 《职教论坛》 2007年第06X期17-19,共3页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工学结合、校企互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学生的“工”和“学”轮换进行.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按该模式培养的学生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好,就业质量高,基本实现了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