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高校德育中“学校人”与“社会人”的同构性——兼论21世纪高校的德育目标 |
王建明
王瑞全
|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2
|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学校+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探讨 |
宋福英
王永斌
|
《现代农业科技》
|
2024 |
1
|
|
3
|
“在民众与艺术间的一个过电器”——摩登社“学校戏剧运动”及其论争考察 |
焦欣波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试析新课标视角下“学校体育教育”的濡化功能和涵化功能 |
陈珂
张鲲
宋喜红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5
|
美国儿童养育的“学校化”——对“家长参与”政策的工具理性的评析 |
卫沈丽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2
|
|
6
|
学校文化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的研制与思考——基于北京市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创建活动的研究 |
张凤华
张东娇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学校离村”的乡村教育新动向及其社会文化隐忧——兼与“文字上移”提法商榷 |
周晔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8
|
质疑“学校监护” |
刘兴树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
2002 |
3
|
|
9
|
走向基于证据的学校管理创新——来自第四届中国小学校长大会的思考与启示 |
谢凡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0
|
建构素质教育中的学校理念 |
孙稼麟
|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1
|
学校改进:超越新课程的教育变革策略 |
梁歆
汤才伟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12
|
“嵌入式”专业引领:发现学校 发展学校 |
陈丽萍
陈向阳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3
|
论学校现实的合理性危机与重建 |
王有升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4 |
0 |
|
14
|
借鉴与纾解:芬兰“学校运动计划”的特征及启示 |
杨燕国
汪晓赞
孔琳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15
|
学校非“围城”:董渭川“学校社会化”思想的启示 |
刘明明
胡金平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16
|
美国改进低效学校的新尝试--迈阿密戴德郡“学校改进区”计划述评 |
刘茜
|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17
|
转型性变革中的“学校中间组织” |
李政涛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18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定位刍议 |
田刚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3 |
0 |
|
19
|
创设“学校+农户”新的实践教学模式 |
谢必武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3 |
0 |
|
20
|
关于“学校+农户+公司”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罗前武
王芳
|
《成人教育》
|
200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