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境”到底:小学语文情境任务设计的困境突围——以二年级上册《敕勒歌》为例
1
作者 潘利程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39,共5页
随着义教新课标的落实,情境任务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目前,情境任务在创设过程中存在弱关联、弱整合、弱体验的问题。教师可以一“境”到底的思路作为设计情境任务的突破口:从“镜头”的连续性走向“情境”的完整性,从“镜头”的... 随着义教新课标的落实,情境任务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目前,情境任务在创设过程中存在弱关联、弱整合、弱体验的问题。教师可以一“境”到底的思路作为设计情境任务的突破口:从“镜头”的连续性走向“情境”的完整性,从“镜头”的代入感走向“情境”的真实性,从“叙事”的挑战性走向“任务”的实践性,使情境任务的设置于真实中强关联,连贯中强整合,实践中强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 “境”到底 《敕勒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知还”课程实现全“境”育人
2
作者 朱春燕 《江苏教育》 2024年第14期82-84,共3页
在“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构建“浸润式美育”课程,通过内容有“境”、过程有“境”、方式有“境”,分别指向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学科的统整和综合、课程的有趣和美好,在... 在“做精神明亮的人——过正常而积极的童年生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构建“浸润式美育”课程,通过内容有“境”、过程有“境”、方式有“境”,分别指向知识的获取和创造、学科的统整和综合、课程的有趣和美好,在心理健康、“校—家—社”协同育人、文明共建等领域打造新的实践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课程 浸润式美育 “境”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器乐教学中“情”与“境”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邦春 《民族音乐》 2017年第3期91-92,共2页
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器乐演奏这门艺术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对于器乐演奏者来说,光有精湛的演奏技艺是远远不够的,音乐形象的准确塑造,作品的完美表达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技巧的组合,而应该在已有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充分... 随着人们鉴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器乐演奏这门艺术也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对于器乐演奏者来说,光有精湛的演奏技艺是远远不够的,音乐形象的准确塑造,作品的完美表达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技巧的组合,而应该在已有音乐素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演奏者的联想与想象,同时结合舞美、灯光以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将演奏者的真情实感有效融入到器乐演奏当中,使观众被蕴含在演奏中的意蕴所感动,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乐教学 “境” “情” 器乐演奏者 鉴赏水平 演奏技艺 音乐形象 音乐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探析《园冶》的营“境”智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彩君 傅凡 《古建园林技术》 2020年第5期33-37,共5页
以"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一段话为例,探析"境"的组成和演替特点。以四句话分别代表"物境"、"时境"、"情境"、"意境"四种境界,揭示其中蕴含的&... 以"移竹当窗,分梨为院……清气觉来几席,凡尘顿远襟怀"一段话为例,探析"境"的组成和演替特点。以四句话分别代表"物境"、"时境"、"情境"、"意境"四种境界,揭示其中蕴含的"境"的组成要素、营造法则和演替机理,总结此段话蕴含的四点营"境"智慧,包括"境"组成要素的丰富性,构建过程的演替性,经营过程中的人本性,还有文化作为营"境"之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冶》 “境” 组成 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电影美术中的“意”与“境”
5
作者 李波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57,共2页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影美术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电影美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培养专业电影美术师,提高电影美术师能力,优化电影美术设计,更新电影美术技术,认识电影美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空间环境设...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影美术发展的现状,指出了我国电影美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着重介绍了培养专业电影美术师,提高电影美术师能力,优化电影美术设计,更新电影美术技术,认识电影美术创作的独特性和创新空间环境设计等多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积极促进我国电影美术的发展,使电影美术中的“意”与“境”得到更好的展现并相互交融,通过电影美术的发展,我国的影视事业将取得飞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美术 “意”与“境”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云——宗白华美学中由诗渐“境”的生命关怀
6
作者 李莉 《福建艺术》 2008年第4期35-36,共2页
研读宗白华的《艺境》,书中一篇篇的“美文”平实、质朴地闪动着一个文人对于艺术现象的观照。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文依然散发着灵动的审美关怀,已经超越了美学的阐释,渐进至一种情绪的解读,一种人格的关怀。阅读《艺境》是走进宗... 研读宗白华的《艺境》,书中一篇篇的“美文”平实、质朴地闪动着一个文人对于艺术现象的观照。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美文依然散发着灵动的审美关怀,已经超越了美学的阐释,渐进至一种情绪的解读,一种人格的关怀。阅读《艺境》是走进宗白华美学世界的一条捷径,一个可以给观者理解其思想外化的一条通道。在《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关怀 宗白华 美学 “境” 诞辰100周年 《艺 “美文” 研讨会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教学“境”中来——以小学低年级古诗《村居》教学为例
7
作者 刘凌云 《四川教育》 2016年第2期91-91,共1页
《村居》的作者是清朝文人高鼎,这首诗也是一首风筝诗。它主要描写的是春天来了,小草长出,鸟雀到处纷飞,柳枝在蒙蒙的春烟里陶醉,儿童放学后,奔跑着放风筝的喜悦。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溢着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流露着诗人喜春、... 《村居》的作者是清朝文人高鼎,这首诗也是一首风筝诗。它主要描写的是春天来了,小草长出,鸟雀到处纷飞,柳枝在蒙蒙的春烟里陶醉,儿童放学后,奔跑着放风筝的喜悦。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流溢着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息,流露着诗人喜春、爱春,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诗如一幅美丽的通俗画——春光明媚,丽日和风,柳枝纷飞。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村居》 小学低年级 “境” 放风筝 儿童 喜悦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晓之以“情”,动之以“境”
8
作者 王巧 《成才之路》 2010年第30期45-45,共1页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与学的过程,也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才能对... 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与学的过程,也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学习,才能对所学语言有真正理解。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具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潜能。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他们创造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以及自由展示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 “境” 语言环 教学过程 英语学习 学习英语 教与学 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境”才生“景”——基于观摩课对小班化情境教学的几点思考
9
作者 阮梅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第2期67-68,共2页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著名的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这样说过。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谁来帮助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完成这个任务,情境创设首当其冲!
关键词 教学 小班化 观摩课 “景” “境” 信息技术教学 苏格拉底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情境教学莫要重“情”忘“境”
10
作者 田甜 《成才之路》 2014年第34期77-78,共2页
情境教学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极为重要而且有效的教学策略,生活化的场景、交际式的语言训练、生动的情景互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注入了强劲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认知和表达能力。然而,在很多的英语课堂中,我们也发现有些... 情境教学在当下的英语教学中是一种极为重要而且有效的教学策略,生活化的场景、交际式的语言训练、生动的情景互动,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注入了强劲动力,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英语认知和表达能力。然而,在很多的英语课堂中,我们也发现有些老师将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噱头,作为营造课堂气氛的添加剂。在老师们的情境教学中也有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每到公开课或是比赛课时,教师就会格外注重教学环境的布置,积极在课堂中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课堂中学生仿佛置身于场景之中。另一种在平时的常态课堂中也是经常运用,但是教师每次都是用相同的方式,选择个别同学到讲台前进行模拟表演对话,其他同学则在座位上充当观众。这两种情境教学都只是表象层面的情境教学,严格意义上讲只能算是“情景教学”,这样的教学只是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一种情感,没有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意义上带给学生学习的环境与价值。英语情境教学离不开情景的创设,但更多的应是给学生营造语言运用的环境,提供学生表达练习的语境,给予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心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英语教学 “境” “情” 英语课堂 教学环 学生参与学习 语言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里津度——姚鸣京绘画的“境”与“界”
11
作者 范迪安 《中国美术》 2014年第2期74-79,共6页
姚鸣京 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师承卢沉、周思聪先生,擅长山水、人物。 1982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并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 1987年专业进修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卢沉画室。 1990年起至今任教于中... 姚鸣京 1959年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师承卢沉、周思聪先生,擅长山水、人物。 1982年本科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并任教于北京教育学院美术系。 1987年专业进修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卢沉画室。 1990年起至今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副院长。上海中国画院特聘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境” 中央美术学院 北京教育学院 中国画学院 绘画 1959年 研究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境脉”式跨学科教学设计探索——以高中地理“盐业”主题系列教学设计为例
12
作者 林烨斓 户清丽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文基于“境脉”式学习理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地理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融合历史、思想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通过建构情境、问题、任务、素养四大脉络,结合启境、入境、析境、融境、换境五个“境脉”教学步骤,构建出高中地理... 本文基于“境脉”式学习理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地理学科大概念为核心,融合历史、思想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通过建构情境、问题、任务、素养四大脉络,结合启境、入境、析境、融境、换境五个“境脉”教学步骤,构建出高中地理跨学科教学模式。同时,本文围绕“盐业”主题探索“境脉”式跨学科教学设计,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现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脉”式教学 跨学科教学 核心素养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境脉”式教学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实践的思考——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梦婷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56,共4页
“境脉”式教学是围绕课堂情境主线、以问题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的新型教学范式,契合了新课改立德树人的要求。本文以复习课“荒漠化的防治”为例,通过剖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滩羊产业的兴衰,建构课堂的“情境脉络”“问题脉络”“知... “境脉”式教学是围绕课堂情境主线、以问题和任务驱动学生探究的新型教学范式,契合了新课改立德树人的要求。本文以复习课“荒漠化的防治”为例,通过剖析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滩羊产业的兴衰,建构课堂的“情境脉络”“问题脉络”“知识脉络”和“素养脉络”,提高学生复习效率,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脉”式教学 荒漠化 复习课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境脉学习”的初中化学试题命制策略
14
作者 赵国华 《化学教与学》 2024年第22期79-83,共5页
本文从学科育人目标的追求和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基于“境脉学习”的初中化学试题命制策略。首先,从对标寻境、理脉启境、引脉入境、答题解境、建模出境五步进行境脉过程设计;其次,通过真题案例对“平行境脉”“叉状境脉”“网状境... 本文从学科育人目标的追求和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提出基于“境脉学习”的初中化学试题命制策略。首先,从对标寻境、理脉启境、引脉入境、答题解境、建模出境五步进行境脉过程设计;其次,通过真题案例对“平行境脉”“叉状境脉”“网状境脉”三大类试题从活动脉络和知识脉络两部分进行了境脉结构分析;最后,从情境求“忻”、脉络求“清”、素材求“信”三方面探讨了关于试题开放性、逻辑性、探究性的命制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脉学习” 初中化学 试题命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意境的称谓和渊源 被引量:4
15
作者 顾祖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4-71,共8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自唐代创立以来,已经历经3千余年的发展变化.其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它的立意过于驳杂,故不能以一个立意明确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为了使我们民族这一珍贵的理论遗产获得发展,似应进行一番梳理.本...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自唐代创立以来,已经历经3千余年的发展变化.其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它的立意过于驳杂,故不能以一个立意明确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为了使我们民族这一珍贵的理论遗产获得发展,似应进行一番梳理.本文拟就意境的称谓和渊源问题,提出一点浅显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界”说 王昌龄 王国维 权德舆 庄子 “境” 渊源 美学思想 人间词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花鸟画的造境与审美——以沈光伟“高山杜鹃”系列画作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政君 沈颖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7,共7页
作为齐鲁画坛的丹青高手,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先生对写意花鸟画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宽了传统花鸟画语境,其作品具有“不可无一”性。作者通过对沈先生代表作品“高山杜鹃”系列画作的解读,发现其将自己的画论与作品巧妙会通,形成了神... 作为齐鲁画坛的丹青高手,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沈光伟先生对写意花鸟画进行了深入研究,拓宽了传统花鸟画语境,其作品具有“不可无一”性。作者通过对沈先生代表作品“高山杜鹃”系列画作的解读,发现其将自己的画论与作品巧妙会通,形成了神化之“境”与圆融贯通之“境”,并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神韵美学与侘寂美学。文章以中国古典文论为理论基础,以沈光伟“高山杜鹃”系列画作为切入点进行剖析,对管窥中国花鸟画的造境与审美具有一定的典例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杜鹃 神化之“境” 圆融贯通之“境” 神韵 侘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志刚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3年第4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诗意美 宗白华 中国绘画 《美学散步》 中国古代心理学 八大山人 “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小说意境探微 被引量:1
18
作者 季步胜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4期18-22,共5页
小说有无意境?有的认为意境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有的认为,意境是诗歌独有的艺术特征,还有的则用小说中自然风景的描绘与诗歌中的意境相比较,来证明小说无独立意境。 我们认为,意境绝非诗所独有,而是反映形象思维规律的具有普... 小说有无意境?有的认为意境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共有的;有的认为,意境是诗歌独有的艺术特征,还有的则用小说中自然风景的描绘与诗歌中的意境相比较,来证明小说无独立意境。 我们认为,意境绝非诗所独有,而是反映形象思维规律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概念,是一种特定的艺术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创造 中国古典小说 “境” “韵” 林冲 婴宁 性格 史湘云 燕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境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薛富兴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32-46,共15页
关键词 赋比兴 范畴 艺术创造 艺术美 美学范畴 物感说 “境” 具象与抽象 意象论 “意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意境的特征
20
作者 王植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0-61,共2页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概念。在美学中,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有情景交融、虚实结合、韵味无穷三个特征。下面结合具体诗作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古典文论 艺术 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 “境” “意”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