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城之春》的“再发现”及其经典化反思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林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2-159,共8页
《小城之春》1983年在香港的“再发现”,是由香港影评人、学者与大众媒体发起,带有影评、社会活动惯有的情绪化特征,在镜头语言与传统美学的关系、如何认识现代性等关键问题,出现了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电影是否显现出传统美学,需要具... 《小城之春》1983年在香港的“再发现”,是由香港影评人、学者与大众媒体发起,带有影评、社会活动惯有的情绪化特征,在镜头语言与传统美学的关系、如何认识现代性等关键问题,出现了似是而非的观点。中国电影是否显现出传统美学,需要具体的文本实践确证。《小城之春》在家庭背景、演员表演方面存在某些传统特征,但从根本上说,已是一部具有现代思想、现代媒介意识的现代电影。它不仅建构以现代夫妻为核心的现代家庭,注重理性克制情感的自由意志,而且发生了从“讲什么”到“怎么讲”的转向,无论是运动长镜头视觉元素还是旁白听觉元素,都显现出独立的媒介意识,走在了同时代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城之春》 “再发现” 经典化 传统美学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一题多解见“再发现”式教育之效果
2
作者 钱铭 《数学教育学报》 2000年第3期83-85,共3页
以实例反映了“再发现”式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再发现”式教学 创造性思维 发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课程建设的边界与整合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宽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8,共4页
十余年的课改,学科课程经历了从“被隐形”到“再发现”的曲折历程。课改之初,人们追求创新,把目光聚焦于自主性强的校本课程,学科课程逐渐淡出人们的研究视野,而随着课改推进,人们的关注点从校本课程扩展到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作... 十余年的课改,学科课程经历了从“被隐形”到“再发现”的曲折历程。课改之初,人们追求创新,把目光聚焦于自主性强的校本课程,学科课程逐渐淡出人们的研究视野,而随着课改推进,人们的关注点从校本课程扩展到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作为主体内容的学科课程重新成为重点。作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课程 课程建设 整合 边界 校本课程 “再发现” 课程体系 发展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