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晔晔 《继续教育研究》 2019年第6期103-108,共6页
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也存在需要克服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 在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下,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巨大挑战,同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也存在需要克服的问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师能力、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思考,解决如何进一步提升课堂实效性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针对性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的解析与建构 被引量:7
2
作者 黄长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7,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具有历史学科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课程目标既有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的要求,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作为具有历史学科特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课程目标既有和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的要求,同时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文章借鉴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性质与特征,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标进一步细化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的三维立体目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目标 三维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志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4-46,共3页
PBL教学法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由于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也被应用于非医学课程的教学,部分教师甚至将PBL教学法应... PBL教学法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医学教育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和探究式教学法。由于PBL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也被应用于非医学课程的教学,部分教师甚至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然而,关于PBL教学法是否适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如何应用PBL教学法等问题,目前尚缺少理论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尝试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作初步实验,从理论上对PBL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作理论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作用——以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邓云 张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5-47,共3页
胶东地区拥有丰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底蕴,将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 胶东地区拥有丰厚的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底蕴,将胶东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直观感受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了解历史知识、把握历史规律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定位及其基本功能 被引量:5
5
作者 娜芹 萨茹拉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7年第3期39-42,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一般的历史课,又区别于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它具有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一般的历史课,又区别于其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它具有历史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多重功能。要充分实现其基本功能,需要处理好历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事件与历史规律以及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定位 基本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凤龙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4期26-29,共4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05方案新设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的设置对当代大学生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本门课程兼有思想理论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双重作用,既不能将其上成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05方案新设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这门课的设置对当代大学生意义重大,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本门课程兼有思想理论教育和历史教育的双重作用,既不能将其上成历史课,又不能将其上成单纯的理论课。本文从"纲要"课程设置的目的性、课程性质、优化教学内容、讲授方法等几方面进行了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性质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中国梦”理念的契合 被引量:1
7
作者 邢学敏 《改革与开放》 2016年第23期119-120,128,共3页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史诗。170多年的探索历程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史诗。170多年的探索历程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 民族复兴 小康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的三个结合
8
作者 王燕 《中国农业教育》 2012年第5期80-84,共5页
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是关键,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三个结合,即教育者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相结合,实现"教"与&qu... 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教师是关键,学生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是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三个结合,即教育者主导作用与教育对象主体作用相结合,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突显现实感与时代性;形式与内容相结合,调动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情感体验,拓展教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三个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9
作者 汪海燕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1期242-244,共3页
在通识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背景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何进行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者应该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通识教育中,应结合《纲要》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树... 在通识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必然趋势背景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如何进行改革是思想政治理论者应该深入思考和探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通识教育中,应结合《纲要》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培养大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识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历史观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增强的思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10
作者 李慧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增强大学生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和灌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获得感。本文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进... 增强大学生获得感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传统课堂教学以讲授和灌输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削弱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获得感。本文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上进行教学实践,课堂教学由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课堂讨论三个环节组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我消化知识和探索知识的过程被加强并重视,在知识、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获得感也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对分课堂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教学+体验实践+考核改革”教学体系探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祝元梅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8-72,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所在团队探索"专题教学+体验实践+考核改革"教学体系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打破章节教学常规,设置专题,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全过程考核。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一直是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所在团队探索"专题教学+体验实践+考核改革"教学体系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打破章节教学常规,设置专题,开展实践活动,注重全过程考核。教学实践中该模式有利于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达到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在新疆的历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在逻辑与理路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福麟 赵彩虹 《昌吉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2-57,共6页
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核心内容,党在新疆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纲要"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爱党爱国、服务边疆的人才的关键思政课之一,其... 百年党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以下简称"纲要"课)的核心内容,党在新疆的历史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高校"纲要"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培养爱党爱国、服务边疆的人才的关键思政课之一,其与党史教育的目的同向同行。"纲要"课在讲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的同时,还需要创新方式方法将党在新疆的历史融入课程中,讲清楚党史脉络、探究党史经验、阐释好伟大建党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在新疆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内在逻辑 理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帝 陈芳芳 《昌吉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57-59,共3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原则""创新原则"和"平衡原则",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名著阅读、名片赏析、读书会、主题演讲和辩论活动、访谈历史事件亲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应注重"因材施教原则""创新原则"和"平衡原则",在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名著阅读、名片赏析、读书会、主题演讲和辩论活动、访谈历史事件亲历者、开展情境融入式教学等多种方法,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模式,并在课程设置体系、考核激励机制以及各项保障制度等方面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制度,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实践教学方法 制度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船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路径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涛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高度契合...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党的先进性之源,也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高度契合,弘扬"红船精神"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使命。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将"红船精神"融入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船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专题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施德军 《成才之路》 2019年第6期20-21,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专题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科学把握教学专题和研究性学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专题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采用"专题教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科学把握教学专题和研究性学习主题设置依据和要求,精心设置教学专题和研究性主题,把课堂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本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本课程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紧随改革步伐,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 专题教学 研究性学习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丽 《现代盐化工》 2020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国情、树立正确"三观"的必修课之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大学生认识历史、了解国情、树立正确"三观"的必修课之一。近几年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影响、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例如课程内容庞杂、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教学实践中与红色文化融合度不高等。因此,需要教师继续深入探究,提升其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史纲"课程"育人"的职责与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效果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融入三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探究
17
作者 武婵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88-91,共4页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丰富、内容多样,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史。探索将其融入三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丰富、内容多样,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史。探索将其融入三晋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方法和途径,既可以为学生提供从本土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独特视角,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资源,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调动其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小康社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革命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路径研究
18
作者 谢丹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7-100,共4页
地方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中,既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之义,又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 地方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地方革命文化资源运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程教学中,既是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题中之义,又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探索与创新的迫切要求。本文对重庆革命文化资源融入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路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革命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文化叙事建构研究
19
作者 丁桂馨 黎美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7,共7页
“两个结合”的文化叙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将进一步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文化叙事建构应遵循课程“史”的特点,同时应有机融合教材内容严谨性与文化叙事知... “两个结合”的文化叙事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将进一步铸牢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两个结合”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文化叙事建构应遵循课程“史”的特点,同时应有机融合教材内容严谨性与文化叙事知识广博性特征,紧扣“四个选择”设计总结回顾式专题。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启发式教育,通过两面提示法、文化哲学阐释和经典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对“两个结合”内涵由熟知到真知。同时,还需构建“两个结合”文化叙事教师素养提升机制、教育实践融入机制和教学方法创新激励机制等教育实效提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文化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传承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有效路径
20
作者 张晶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0期187-188,共2页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兼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双重性质,其在培育、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近些年,伴随着高校思政育人理念的提出以及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受到了更高度关注和重视,而且... 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兼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历史课双重性质,其在培育、弘扬、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近些年,伴随着高校思政育人理念的提出以及实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受到了更高度关注和重视,而且在民族精神内容的融入过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也得到了创新与改革,课程整体的理论性、思想性、针对性、引导性和亲和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改革 民族精神 传承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