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创新“三治结合”的路径研究
1
作者 卢莹莹 《乡村论丛》 2025年第2期45-51,共7页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从依靠传统宗法制度到政社合一,到改革放权,再到推进现代化,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为乡... 乡村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乡村治理从依靠传统宗法制度到政社合一,到改革放权,再到推进现代化,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治理体系支撑,需要进一步创新优化“三治结合”的治理方式。推动治理主体均衡化,释放乡村自治空间,构建“经济型能人”和“正义型好人”协调搭配的自治模式,以治理机制的制度化推动乡村治理法治化,以治理结果的善治化为导向重塑乡村德治风貌,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的强大合力,有序推进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理现代化 “三结合 乡村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现代化探索
2
作者 李延鹏 《农村农业农民》 2025年第4期68-73,共6页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融合和有机协同,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场域中重要的一环。基于此,需要以党建引领自治,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力;以党建引领法治,夯实...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融合和有机协同,也是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场域中重要的一环。基于此,需要以党建引领自治,培育乡村治理的内生力;以党建引领法治,夯实乡村治理的保障力;以党建引领德治,提升乡村治理的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党建 结合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德主刑辅”到“三治结合”:我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3
作者 宋智敏 胡深铸 《乡村论丛》 2024年第4期87-93,共7页
乡村治理植根于中国乡村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中,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嵌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立足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回溯乡村传统治理模式,探析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如何激活并超越性借鉴传统治理资源精华... 乡村治理植根于中国乡村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中,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深嵌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立足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的现实需要,回溯乡村传统治理模式,探析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如何激活并超越性借鉴传统治理资源精华,嬗递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治理理念,并探析其中的历史必然性。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基于治理主体、时代背景和顶层设计的变迁,乡村治理理念伴随着中国近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一直进行赓续调适,把握其中的历史逻辑和演进脉络,方能揭示中国式乡村治理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型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 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时代意义及面临的挑战
4
作者 陈颖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2期2-4,共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国积极响应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浪潮中,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着举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国积极响应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浪潮中,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治结合”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但同时其也存在着整体治理理念贯彻不足、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的结构不合理、治理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乡村振兴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乡贤德治文化赋能乡村治理的三重逻辑
5
作者 欧阳鹏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1-35,共5页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探索与新成就,“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历史要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乡贤德治文化在赋能乡村治理过程中具有三重逻辑的内在作用。在文化赓续逻辑方面,乡贤德治文化...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新探索与新成就,“两个结合”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发展的历史要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核心,乡贤德治文化在赋能乡村治理过程中具有三重逻辑的内在作用。在文化赓续逻辑方面,乡贤德治文化作为精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载体,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深厚源泉与内生动力;在文化辅治逻辑方面,乡贤德治文化内嵌于乡村“三治融合”之中,做到夯实治理根基、增强治理效力;在文化重塑逻辑方面,乡贤德治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优势为支撑,注重主体观念的培育,实现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贤德文化 乡村 两个结合 重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三治结合”及其宪法逻辑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潮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7,共6页
乡村治理体系包含自治、法治和德治三个系统,乡村“三治”各系统分具不同的内涵,也有着互补性。《宪法》是沟通“三治”各系统的桥梁,促使“三治”各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宪法》这一制度性媒介,转换“三治”彼此的价值,防止它们... 乡村治理体系包含自治、法治和德治三个系统,乡村“三治”各系统分具不同的内涵,也有着互补性。《宪法》是沟通“三治”各系统的桥梁,促使“三治”各系统形成一个整体,同时通过《宪法》这一制度性媒介,转换“三治”彼此的价值,防止它们相互激扰,进而促进“三治结合”的整体效能。在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要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从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向现代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德 “三治”结合的必然性 乡村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基于鄂西南H县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丁文 冯义强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115,共7页
"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是源于实践并得到政策确认的重大制度创新。揭示实践的真实面向,从中汲取经验,已成为推进其建立健全的当务之急。鄂西南H县通过廓清村两委职能、健全村民议事机制、组建村民自治团体创新了自治,通过推... "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是源于实践并得到政策确认的重大制度创新。揭示实践的真实面向,从中汲取经验,已成为推进其建立健全的当务之急。鄂西南H县通过廓清村两委职能、健全村民议事机制、组建村民自治团体创新了自治,通过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大力进行法治宣传、广泛开展法治创建、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加强了法治,通过推进移风易俗、落实道德宣传、树立道德榜样夯实了德治,并将"三治"结合于治理主体、治理平台以及治理途径之上。上述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促使其乡村治理体系得以转变、民主治理的基础有所增长、脱贫难题得以解决。但其亦存在"三治"内在关系不明确、乡村治理力量未充分调动、"三治结合"地区差异过大等问题。从H县的实践经验来看,"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必须注意厘清"三治"的内在关系,确保"三治"融合于乡村治理实践,落实党政领导下的多部门协同治理,注重乡村治理与土地流转相结合以及发挥人才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 乡村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村土地权属纠纷 “三治”相结合长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彩鹏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2-93,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权属(本文指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也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权属(本文指所有权和使用权)纠纷成为影响农村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农村土地权属纠纷成因复杂,涉及面广,解决难度也大。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自治、法治、德治(以下简称"三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为此,笔者尝试构建 "三治"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旨在解决好农村土地权属纠纷问题,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权属纠纷 “三”结合 长效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
9
作者 周俊 郁建兴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8,157,共13页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治理视角考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理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考辨表明,良好的治理有助于实现更具公平、包容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以桐乡市“三治结合”建设为对象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发现...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从治理视角考察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治理与发展关系的理论考辨表明,良好的治理有助于实现更具公平、包容和可持续性的发展。以桐乡市“三治结合”建设为对象的案例分析进一步发现,治理促进发展的关键机制包括:通过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保障发展公平,通过建立多元和开放的决策结构促进包容性发展,通过不断创新制度和完善共享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治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需要持续增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与发展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发展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内在张力与优化向度 被引量:64
10
作者 张明皓 豆书龙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41,共10页
“三治结合”已经成为国家权威认可和基层社会日益呼唤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组织特性使基层党建成为“三治结合”的引领主体。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的前提是党建与乡村治理结成主辅协作结构,机制构建的... “三治结合”已经成为国家权威认可和基层社会日益呼唤的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以及组织特性使基层党建成为“三治结合”的引领主体。党建引领“三治结合”机制构建的前提是党建与乡村治理结成主辅协作结构,机制构建的内容包括党建在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分”领域的引领机制以及“合”领域的统筹调控机制。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内在张力产生于党建与乡村治理的结构性割裂,党建引领未能正确处理与乡村自治、法治和德治的分合关系。为突破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内在张力,需强化党建与乡村治理的互构联结,从“分”“合”两个层面构筑党建引领“三治结合”的优化路径。党建引领“三治结合”不仅具有充实基层党建执政权威性和合法性基础的制度优势,而且更为反思西方治理范式开启理论自觉,为构建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理论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结合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目标、原则与路径 被引量:53
11
作者 林星 吴春梅 黄祖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103,共8页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目标是实现治理有效,并从经济效能、政治效能、服务效能、社会效...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目标是实现治理有效,并从经济效能、政治效能、服务效能、社会效能4个层面评价治理有效的内涵。基于合作治理理论,应遵循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方式复合性、治理价值人民性的基本原则,以正确处理三治之间的关系;构建社会契约合作、社会资本培育、制度预设、行动建构、价值整合、价值认同等具体路径,以正确处理三治各自内部组成部分的关系。通过优化“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总体结构与子结构,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乡村理体系 理有效 合作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治结合”何以得到全国性推广?——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的视角 被引量:14
12
作者 胡占光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6-78,126,127,共15页
在政策生成及演进过程中,政策创新扩散的持续性是关键问题,考察其引致机制、创新动力、扩散过程等议题,对理解中国政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以浙江桐乡“三治结合”基层治理模式为例,基于政策创新扩散主体、客体与扩散路径的系统性分析框... 在政策生成及演进过程中,政策创新扩散的持续性是关键问题,考察其引致机制、创新动力、扩散过程等议题,对理解中国政策过程有着重要作用。以浙江桐乡“三治结合”基层治理模式为例,基于政策创新扩散主体、客体与扩散路径的系统性分析框架,剖析“三治结合”创新与扩散的机制,研究发现:“三治结合”之所以能够持续创新与扩散,得益于政治上“合法性”,即“三治”自身具有政治渊源、法律依据、现实基础等符合中国情景的属性;除此之外,也离不开政策企业家、政策属性、府际关系等“技术性”变量。基于此,着重关注“三治结合”创新扩散的技术路线,认为政策企业家的专业素质、创新意识为其提供重要动力与保障;政策属性高兼容性、低成本性,影响政策扩散的规模与范围;中央政府纵向政策吸纳与同级政府横向考察学习对其全国性推广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结合 政策创新 政策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举措失焦化:特征、生成与优化--以中部地区C县“三治结合”实践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泓波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6,M0005,共13页
相较于内卷化、制度失灵、制度失准,制度举措失焦化更为精准地概括了乡村治理中的此类问题:某些制度举措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具性绩效,但却未能聚焦于制度本身的核心载体与价值要求。这种失焦化体现在“三治分离”、自治民生化、法... 相较于内卷化、制度失灵、制度失准,制度举措失焦化更为精准地概括了乡村治理中的此类问题:某些制度举措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工具性绩效,但却未能聚焦于制度本身的核心载体与价值要求。这种失焦化体现在“三治分离”、自治民生化、法治秩序化、德治行政化等方面。从基层治理实践看,干部价值观念错位、现有考评机制压力、群众需求异化是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而制度举措的失焦化,又将进一步强化行政依赖、经费依赖,带来治理理念的错位。新制度主义中的制度规范与理性选择有助于揭示其生成机制,而治理过程的价值融入、制度创新的科学评价、群众主体性与乡村内生性的凸显,有助于改善失焦化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三结合 制度举措失焦化 民生化 秩序化 行政化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的理论逻辑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文丽 《河南农业》 2021年第6期38-40,共3页
乡村治理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重大而生动的时代课题。构建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发展迫切呼唤更加成熟有效的体系规范。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实现了理论... 乡村治理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重大而生动的时代课题。构建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发展迫切呼唤更加成熟有效的体系规范。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其深厚的理论基础与时代价值,实现了理论逻辑与时代价值的辩证统一。马克思国家与社会理论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马克思主义视角的理论研究起点,中国古代基层治理智慧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守正创新的源头活水,习近平协商民主思想为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时代表征。“三治结合”乡村治理体系能够有效保证乡村人民当家做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和助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结合 乡村 理论逻辑 时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三治结合”
15
作者 王祯圆 《村委主任》 2022年第7期8-10,共3页
“三治结合”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是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自治、法治和德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乡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 “三治结合”是新时代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因素,是加快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自治、法治和德治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体系逐步完善,乡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巩固制度基础,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思想文化和人才队伍建设,早日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乡村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双轨”到“三治”: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之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金海 谈晓花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10,128,共10页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费孝通提出的“双轨政治”最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发现,费孝通在四种角度上使用它,“权力双轨”和“双轨治理”是传统中国乡村的现实表达。历经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体制变革,“权力双轨”和“双轨治理”一直存在并“...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费孝通提出的“双轨政治”最有代表性。通过分析发现,费孝通在四种角度上使用它,“权力双轨”和“双轨治理”是传统中国乡村的现实表达。历经政权建设、土地革命和体制变革,“权力双轨”和“双轨治理”一直存在并“纠缠”于乡村发展进程之中。20世纪80年代“乡政村治”格局形成后,“双轨政治”又获得了“生机”。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发展已经超越了“双轨式”总结,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正在经历着历史之变和时代之变,乡村社会形成了更为复杂但更为有序的权力结构和治理体系。“三治结合”的提出及进一步发展,不仅结束了乡村治理“双轨体系”的“历史传统”,也促进了中国乡村治理的现代之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双轨政 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69
17
作者 唐皇凤 汪燕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71,共9页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基于其"整体性"的显著... 乡村社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乡村治理成效直接影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创新乡村治理模式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基于其"整体性"的显著优势而呈现出"乘数效应",在全国各地快速扩散和推广,取得了优良的治理效能。但在实践过程中,重"三治"轻"结合"、治理的行政化和碎片化、创新实践同质化、参与主体缺乏可持续的动力机制等问题在不同程度上阻碍着乡村社会治理水平的整体跃升。在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下不断优化"三治"的组合方式和结构性配比,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三治结合"乡村治理模式的内生性创新发展,构建长效激励机制以确保多元治理主体的常态化参与,是新时代"三治结合"乡村治理模式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 “三结合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治、自治、法治的机制结合路径探讨——以乡村“红黑榜”机制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玲 刘晓光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第2期58-62,共5页
构建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通过研究乡村"红黑榜",聚焦机制结合路径的探讨。"红黑榜"作为实现"三治结合"治理载体和工作抓手,系统整合了德治自治法治三者实践。其中... 构建德治、自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有不同的路径和方法。通过研究乡村"红黑榜",聚焦机制结合路径的探讨。"红黑榜"作为实现"三治结合"治理载体和工作抓手,系统整合了德治自治法治三者实践。其中德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内生动力源泉,自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运行载体,法治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指向标。实践中,机制结合也面临着形式主义、照顾文化等困境,通过以海南两个"红黑榜"地方治理创新案例,进一步探讨乡村"三治"机制结合路径的意义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黑榜 机制结合 结合 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功能与路径——基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视角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立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183-187,共5页
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当代乡村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在这一背景下新乡贤回归乡村治理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和客观的现实依据。论述了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和当代乡村治理困境背景下新乡贤回归乡村治理的必要性,揭示了新乡贤在自治、法... 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当代乡村治理面临多重困境,在这一背景下新乡贤回归乡村治理具有深厚的历史依据和客观的现实依据。论述了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历史沿革和当代乡村治理困境背景下新乡贤回归乡村治理的必要性,揭示了新乡贤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重要角色功能,从“三治结合”视角下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 乡村 “三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士舜治癌经验临床运用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素 方玉红 +5 位作者 李雪松 毕俊芳 王永欣 杨飞 魏玉芳 张士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96-2098,共3页
系统介绍了张士舜主任医师如何从三辨理论、重视引经药使用、浊病理论、传统中药与现代研究成果相结合等方面治疗癌症,认为癌毒是其特异性病因,治疗肿瘤应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只有三辨结合,在临床上才能显著提高疗效。
关键词 张士舜 癌经验 结合 浊病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