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测试排查法在奔驰AMG G63加速无力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1
作者 冯霞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4期87-91,共5页
本研究聚焦于梅赛德斯-奔驰AMG G63车型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及加速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使用故障诊断仪,对AMG G63进行了针对性的故障测试。研究采用系统性的排查方法,逐步缩小潜在故障范围,最终精准定位了故障源头。通过多次测试及排... 本研究聚焦于梅赛德斯-奔驰AMG G63车型发动机故障指示灯点亮及加速性能下降的问题。通过使用故障诊断仪,对AMG G63进行了针对性的故障测试。研究采用系统性的排查方法,逐步缩小潜在故障范围,最终精准定位了故障源头。通过多次测试及排查,对比引导性检查结论,逐层排查故障结果。这一过程不仅深入剖析了发动机故障的报码机制,还为解决发动机加速性能不足的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本研究还总结了一套详细的测试排查法诊断思路,旨在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准确地识别并解决类似故障,从而确保梅赛德斯-奔驰AMG G63车型的稳定运行和卓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排查法 奔驰AMG G63 加速无力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asurement of ^(63)Cu(γ,n)^(62)Cu cross-section using quasi-monoenergeticγ-ray beam
2
作者 Zhi-Cai Li Zi-Rui Hao +16 位作者 Qian-Kun Sun Yu-Long Shen Long-Xiang Liu Hang-Hua Xu Yue Zhang Pu Jiao Meng-Die Zhou Yu-Xuan Yang Sheng Jin Kai-Jie Chen Zhen-Wei Wang Shan Ye Xin-Xiang Li Chun-Wang Ma Hong-Wei Wang Gong-Tao Fan Wen Luo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2025年第2期131-140,共10页
We present new data on the^(63)Cu(γ,n)cross-section studied using a quasi-monochromatic and energy-tunableγbeam produced at the 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 to resolve the long-standing discrepancy between e... We present new data on the^(63)Cu(γ,n)cross-section studied using a quasi-monochromatic and energy-tunableγbeam produced at the Shanghai Laser Electron Gamma Source to resolve the long-standing discrepancy between existing measurements and evaluations of this cross-section.Using an unfolding iteration method,^(63)Cu(γ,n)data were obtained with an uncertainty of less than 4%,and the inconsistencies between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 were discussed.Theγ-ray strength function of^(63)Cu(γ,n)was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s an experimental constraint.We further calculated the cross-section of the radiative neutron capture reaction^(62)Cu(n,γ)using the TALYS code.Our calculation method enables the extraction of(n,γ)cross-sections for unstable nucl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Cu(γ n)reaction Cross-section data Quasi-monochromaticbeam Radiative neutron capture re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龙育6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延华 孙德全 +6 位作者 李绥艳 林红 潘丽艳 李东林 范金生 杨国伟 吴建忠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1期152-155,共4页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高产、多抗、宜机械化粒收为选育目标,以选育的优良自交系TP20为母本、DK141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龙育63,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适应性广、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等优...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高产、多抗、宜机械化粒收为选育目标,以选育的优良自交系TP20为母本、DK1411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玉米新品种龙育63,于2022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适应性广、籽粒脱水快、宜机收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宜机械粒收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作为机收籽粒品种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为示范推广该品种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龙育63 机械化粒收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根瘤菌Y63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4
作者 孙帅 冷飘 +15 位作者 杨姝琦 周顺馨 张婵娟 黄毅 单志慧 杨中路 郝青南 陈水莲 曹东 陈李淼 郭葳 杨红丽 王贤智 周新安 袁松丽 陈海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0-929,共10页
在大豆生产中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在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保证耕地及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品种中豆63为捕获宿主,对湖北省洪湖... 在大豆生产中充分发挥共生固氮作用,在减少氮肥的施用、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保证耕地及农业生态系统健康、促进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大豆品种中豆63为捕获宿主,对湖北省洪湖市高产示范田中的中豆63根瘤菌进行分离与鉴定。采用平板划线分离、BTB反应试验等方法筛选出符合根瘤菌表观特征的菌株,并将获得的菌株进行16S rDNA序列扩增,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从中豆63的单个根瘤中分离得到的2个大豆根瘤菌菌株,分别命名为Y63-1与Y63-2。通过抗生素抗性分析表明,Y63-1具有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头孢霉素(Cefotaximesodium)、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和利福平(Rifampin)4种抗性,Y63-2具有硫酸卡那霉素(Kanamycin)、羧苄青霉素(Carbenicillin)、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和利福平(Rifampin)4种抗性。最后以慢生型根瘤菌113-2及快生型根瘤菌HH103作为对照,将获得的两个根瘤菌Y63-1与Y63-2按一定的比例通过盆栽回接中豆63,在接种后42天及51天分别对不同接种比例下中豆63植株地上部分鲜重、结瘤数及根瘤干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Y63-1∶Y63-2=2∶1接种中豆63时结瘤效应最佳。混合接种后根瘤中Y63-1与Y63-2的比例初步鉴定结果显示,Y63-1为主效根瘤菌。本研究丰富了我国的根瘤菌资源,研究结果为大豆根瘤菌混合接种技术在大豆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生产中通过接种高效根瘤菌提升中豆63及其它品种产量潜力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中豆63 根瘤菌 分离与鉴定 根瘤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活度^(63)Ni辐照生产特性研究
5
作者 李健 赵晶 +3 位作者 刘志宏 徐伟 解衡 石磊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6期575-579,共5页
^(63)Ni作为低能β放射源是重要的工业用同位素,具有半衰期长、能量密度适中、制造方便等优点。本研究对高通量堆辐照生产高比活度^(63)Ni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63)Ni比活度的因素,包括中子通量、能谱分布、辐照靶件设计等。在此基... ^(63)Ni作为低能β放射源是重要的工业用同位素,具有半衰期长、能量密度适中、制造方便等优点。本研究对高通量堆辐照生产高比活度^(63)Ni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63)Ni比活度的因素,包括中子通量、能谱分布、辐照靶件设计等。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提高^(63)Ni比活度的辐照方案设计思路进行探讨。研究表明,超高通量堆有利于获得高比活度^(63)Ni同位素。本研究成果可为^(63)Ni辐照生产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Ni 高通量堆 辐照生产 比活度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3G34W、p63及SAT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联合应用对骨巨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张楠 吕茉琦 +5 位作者 同志超 李海燕 王丹 杨文义 李晓菊 周党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61-469,共9页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 目的探讨H3.3G34W、p63及SATB2在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B)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联合应用对GCTB的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收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病理科2020年至2022年诊断的54例GCTB、83例非骨巨细胞瘤(non-giant cell tumor of bone,NGCTB)(包含14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6例软骨母细胞瘤和53例非骨化性纤维瘤)患者的样本和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H3.3G34W、p63及SATB2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判断H3.3G34W、p63及SATB2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包括H3.3G34W、p63及SATB2的联合诊断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诊断价值。结果H3.3G34W、p63及SATB2在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1.5%、90.7%、92.6%;在NGCTB组中阳性率分别为2.4%、28.9%、62.7%。与NGCTB组相比,GCTB组患者年龄显著较大[(41.222±14.849)vs.(16.566±9.439);P<0.001],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更高(51.9%vs.48.1%,P<0.001)。与NGCTB组相比,GCTB组中H3.3G34W(81.5%vs.2.4%,P<0.001);p63(90.7%vs.28.9%,P<0.001)和SATB2(92.6%vs.62.7%,P<0.001)的阳性率更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单因素预测模型,同时行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AUC=92.9%,P<0.001)、性别(AUC=64.5%,P=0.004)、H3.3G34W阳性率(AUC=89.5%,P<0.001)、p63阳性率(AUC=80.9%,P<0.001)、SATB2阳性率(AUC=65.0%,P=0.003)是GCTB诊断的独立预测因素。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混合预测模型,并行ROC曲线分析,发现混合模型展现出比单因素模型更好的预测价值(AUC=98.4%,P<0.001)。结论H3.3G34W、p63及SATB2是有效诊断GCTB的分子标记物,且三者联合应用更能提高GCTB的诊断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GCTB)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H3.3G34W P63 SAT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镀法制备镍-63放射源工艺研究
7
作者 杨海东 孙涛 +2 位作者 杨博程 田迪 魏谦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电沉积工艺制备镍-63放射源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以氯化镍(Ni-63)为原料,以镍为衬底,结合挂镀工艺开发了一套高效制备镍-63放射源的工艺。研究电镀液的pH、电镀温度、电镀时间、电镀电流密度对镍-63放射源... 为了解决传统电沉积工艺制备镍-63放射源过程中出现的效率低、装置复杂等问题。以氯化镍(Ni-63)为原料,以镍为衬底,结合挂镀工艺开发了一套高效制备镍-63放射源的工艺。研究电镀液的pH、电镀温度、电镀时间、电镀电流密度对镍-63放射源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氯化镍(Ni-63)浓度为7 g/L,pH为1~3、电镀温度为常温、电镀时间为180 s、电流密度为6.5 mA/cm^(2)的条件下,制备镍-63放射源。结果表明,该工艺与传统的电沉积工艺相比,摆脱电镀槽设计的限制,克服传统电沉积工艺中电镀器具设计复杂的缺点,可以灵活的设计放射源活性区的形状,解决了生产过程需要频繁拆卸电镀器具的问题,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63 放射源 挂镀 电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63·8”特大暴雨洪涝反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永坤 杨思敏 +3 位作者 郑凡东 周星 薛志春 卢亚静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48-54,共7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63·8”特大暴雨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洪涝事件,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条件,采用精细化洪涝模型,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为了深入了解极端天气事件对城市的影响,以“63·8”特大暴雨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历史洪涝事件,结合当前北京市基础设施和水利工程条件,采用精细化洪涝模型,开展了“63·8”特大暴雨洪涝反演分析,模拟其在当前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经济社会条件下可能造成的影响,以期为今后水旱灾害防御工作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有所加强,但城市极端强降雨突发性增强,人口与社会经济条件密集程度高,同等降雨条件下社会经济损失会明显增加。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城市防洪体系、治理行洪障碍物、增强公众的洪水防范意识和能力,以及推动传统防洪措施和现代科技结合的研究,以期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3·8”特大暴雨 反演分析 精细化洪涝模型 北运河流域 大清河流域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9
作者 张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6期124-127,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采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63、CD3...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P63、CD34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开展研究。采集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63、CD34表达水平。对比不同乳腺组织ER、P63、CD34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ER及CD34阳性率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而P63阳性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ER、CD34阳性率均高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而P63阳性率均低于病灶直径<2 cm、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均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ER、CD34呈异常高表达,而P63呈异常低表达。上述三项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病灶直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P63 CD34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距配置模式对新陆早63号生长发育及田间残膜量的影响
10
作者 李林 闫夏 +4 位作者 丛虎滋 张洪浩 刘娜 邓文强 李潇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2期16-19,共4页
以新陆早63号为研究对象,探究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这3种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田间农膜残膜量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推广适宜的植棉行距配置模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与1膜4行(T2处理)、1膜6行(T1处理)配置模... 以新陆早63号为研究对象,探究1膜3行、1膜4行和1膜6行这3种种植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田间农膜残膜量的影响,旨在为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推广适宜的植棉行距配置模式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与1膜4行(T2处理)、1膜6行(T1处理)配置模式相比,1膜3行(T3处理)等行距配置模式下生育进程提前1~4 d;不同行距配置模式下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株高、单株果枝数、单株叶片数均表现为T3>T2>T1处理,而第一果枝节位高度则表现相反;在产量构成因素上,各植棉模式间铃重和籽棉单产均差异不显著,T1和T3处理的收获密度与单株结铃数存在显著差异;T3处理的收获密度最低,单株结铃数、吐絮率最高,当季田间农膜残留量最少。研究初步表明,在当地,对于新陆早63号及生物学特性与其相似的棉花品种,合理应用1膜3行等行距植棉模式利于节本增效和农田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棉 棉花 行距配置 植棉模式 新陆早63 生长发育 产量 农艺性状 结铃数 吐絮率 残膜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两优培九与汕优63苗期Cd毒害下抗性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贵民 陈国祥 +3 位作者 王习达 吴国荣 马广岳 吴晓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17-220,共4页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Cd污染对两优培九、汕优63的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条件下,与汕优63... 以三叶期的水稻幼苗为材料,比较了Cd污染对两优培九、汕优63的光系统Ⅱ(PSⅡ)电子传递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镉污染条件下,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幼叶光合速率和PSⅡ电子传递活性降低幅度较小,丙二醛含量升高幅度较小;两优培九保护酶系统活性较高。结论与汕优63相比较,两优培九抗重金属Cd2+毒害的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优培九 汕优63 苗期 Cd毒害 抗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瓜新品种天美63的选育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冬秀 张若纬 +1 位作者 武云鹏 李肯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90,共3页
天美63是以高代自交系E-132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E-1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全生育期90 d(天)左右。果实棒形,单果质量0.7 kg左右,果皮白色,成熟时顶部呈黄晕色,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 天美63是以高代自交系E-132为母本,以高代自交系E-12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薄皮甜瓜一代杂种,果实发育期30 d(天)左右,全生育期90 d(天)左右。果实棒形,单果质量0.7 kg左右,果皮白色,成熟时顶部呈黄晕色,果肉白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左右,口感酥脆。植株长势健壮,抗霜霉病和枯萎病,中抗白粉病,每667 m^2产量3500 kg左右,全国大部分地区春季保护地和露地均可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天美63 一代杂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55)Fe和^(63)Ni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萍 谭昭怡 +1 位作者 邱咏梅 孙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477-1480,共4页
对国内测定放射性核素^(63)Ni及国外测定放射性核素^(55)Fe和^(63)Ni的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引用文献30篇)。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55)Fe ^(63)Ni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杂交稻抗倒生理与形态机能研究 Ⅱ .培矮 64S/E3 2与汕优 63茎秆抗倒力学差异 被引量:25
14
作者 万宜珍 马国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2-94,共3页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 为了建立超级杂交稻高产抗倒的栽培技术体系,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比较了两系法超级杂交稻组合培矮64S/E32与三系法高产杂交组合汕优63的叶鞘紧包程度、抗倒伏指数与茎秆物理强度等茎秆抗倒力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培矮64S/E32具有承载超高产目标产量的生物力学基础,其抗倒伏指数和茎秆物理强度均显著大于汕优63,具有更大的抗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培矮64S/E32品种 汕优63品种 抗倒性状 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麦63号选育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岩华 张俊灵 +2 位作者 孙美荣 田岗 申书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3期348-349,351,共3页
晋麦 63号是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方法选育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选育改变了传统旱地小麦在单一旱地条件下选育。早代在水地条件下选择 ,有利于F1 种量的繁殖和F2 强分离世代基因型的充分表达 ... 晋麦 63号是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方法选育的水旱兼用型小麦新品种 ,2 0 0 1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的选育改变了传统旱地小麦在单一旱地条件下选育。早代在水地条件下选择 ,有利于F1 种量的繁殖和F2 强分离世代基因型的充分表达 ;F3代及以后各世代根据入选单株的不同生态类型分别置于水旱地种植 ,提高了品种的适应性和育种效率 ,达到了抗旱与高产的相结合 ,从而保证了所选品种具有良好的综合农艺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晋麦63 水旱交叉 选育方法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 ^(63)Ni低能β放射源的研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书河 张锦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0-413,共4页
介绍了在100mm×60mm的活性表面上电镀制备63Ni低能β放射源的工艺研究。制备的63Ni低能β放射源活度高达22.2GBq,63Ni的沉积率>96%,放射源的不均匀度<5%。
关键词 ^(63) 沉积率 光亮剂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Ni在泥煤-水体系中的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峙嵘 韦鹏 +1 位作者 周利民 曾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简要地研究了63Ni在泥煤中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5 min后泥煤对63Ni的吸附率可达69%,6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第1吸附阶段内镍吸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易解吸;从泥煤-水液固体系中泥煤的电离平衡和镍离子-氢离...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简要地研究了63Ni在泥煤中的静态吸附行为。结果表明,5 min后泥煤对63Ni的吸附率可达69%,6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第1吸附阶段内镍吸附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易解吸;从泥煤-水液固体系中泥煤的电离平衡和镍离子-氢离子之间离子交换平衡,以及物料平衡关系推导出泥煤平衡时63Ni的吸附量和氢离子的浓度、平衡时镍离子的浓度有关。溶液的pH值对镍的吸附和解吸有很大影响,随着溶液pH值增大,63Ni由水分室向泥煤分室转移的速率常数也逐渐增大,而由泥煤分室向水分室转移的速率常数逐渐减小,二者比值逐渐增大,pH=4.624 6时,2种可逆传递速率常数相等,为2.51。即适宜pH值范围内的pH值升高吸附量增大,低pH值不利于吸附。63Ni在泥煤-水体系中的动态变化可用封闭二分室进行描述,经拟合后的理论值与实验数据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63 泥煤 吸附 同位素示踪法 封闭二分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HO S-63数据保护方案潜在风险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树凯 刘正江 +2 位作者 史国友 杨家轩 蔡垚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共5页
针对IHO 2012年4月颁布的S-63电子海图数据保护方案及其策略结构与工作流程,从3个方面分析该方案的潜在风险,即:设备制造商开发的软件可能跳过S-63标准规定的数字签名验证环节;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海图许可文件的权威性无法保证;设备制造... 针对IHO 2012年4月颁布的S-63电子海图数据保护方案及其策略结构与工作流程,从3个方面分析该方案的潜在风险,即:设备制造商开发的软件可能跳过S-63标准规定的数字签名验证环节;数据服务商提供的海图许可文件的权威性无法保证;设备制造商可解密出符合S-57标准的电子海图数据,从而非授权传播。这些潜在风险直接威胁到海图数据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会给导航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对此,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方案改进建议并给出改进后的实现流程。试验结果证明,改进方案可行,为完善S-63数据保护方案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程 S-63 电子海图 数据保护方案 潜在风险 S-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状胬肉组织Caveolin-1,E-cadherin和P63的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护平 董诺 +5 位作者 谢素贞 李海波 刘昭升 闫蕾 白琼珍 李东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084-2086,共3页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caveolin-1,E-cadherin和P63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例翼状胬肉上皮细胞caveolin-1,E-cadherin和P63的表达,并与正常结膜对比。结果:在正常结膜上皮,E-cadherin和P63低表达,caveoli...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上皮细胞中caveolin-1,E-cadherin和P63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2例翼状胬肉上皮细胞caveolin-1,E-cadherin和P63的表达,并与正常结膜对比。结果:在正常结膜上皮,E-cadherin和P63低表达,caveolin-1无表达。在翼状胬肉组织,E-cadherin和P63的表达明显增强,caveolin-1在上皮基底及基底上部细胞阳性表达。caveolin-1在正常结膜上皮阳性表达的光密度值为0,而在翼状胬肉的吸光度值为9706±2018。E-cadherin和β-catenin在正常结膜与在翼状胬肉的上皮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上皮细胞caveolin-1,E-cadherin和P63蛋白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CAVEOLIN-1 E-CADHERIN P63 上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壳聚糖逆转骨肉瘤MG-63/ADM细胞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万军 曾涛 +2 位作者 郭卫春 余玲 戈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7期4-7,29,共5页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逆转人骨肉瘤耐药细胞株MG-63/ADM的耐药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建立人骨肉瘤耐药MG-63/ADM细胞株,MTT检测其耐药性;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CMC+阿霉素2.0μg/mL作用于骨肉瘤MG-63/ADM细... 目的观察羧甲基壳聚糖(CMC)逆转人骨肉瘤耐药细胞株MG-63/ADM的耐药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建立人骨肉瘤耐药MG-63/ADM细胞株,MTT检测其耐药性;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mol/L)CMC+阿霉素2.0μg/mL作用于骨肉瘤MG-63/ADM细胞24、48、72 h后,采用MTT法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CMC处理后MG-63/ADM细胞P糖原蛋白(P-gp)及胞核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MG-63/ADM细胞株对阿霉素(ADM)明显耐药,IC50为(1.97±0.56)μg/mL,耐药指数为11.35;CMC联合ADM 2.0μg/mL能明显抑制MG-63/ADM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与CMC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G-63/ADM细胞组较MG-63细胞组P-g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用不同浓度CMC处理的MG-63/ADM细胞组P-gp表达均明显低于MG-63/ADM细胞组(不加药物)(P<0.05);MG-63/ADM细胞组较MG-63细胞组NF-κB 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不同浓度CMC处理的MG-63/ADM细胞组胞核NF-κB P65表达明显低于MG-63/ADM细胞组(不加药物)(P<0.05)。结论 CMC可部分逆转MG-63/ADM细胞的耐药现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而抑制P-gp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骨肉瘤 耐药 MG-63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