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ω-芋螺毒素MVIIA/虎纹捕鸟蛛毒素-I嵌合体HM-1227的合成及活性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汤辉 王贤纯 梁宋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1,共4页
用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手工合成了一种ω 芋螺毒素MVIIA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I的嵌合体HM 1 2 2 7,经过RP HPLC纯化和氧化复性 ,小鼠隔神经 隔肌标本的阻断实验显示此嵌合体能实现二硫键完全配对与稳定折叠并具有微弱的神经毒活性 .实... 用Fmoc固相多肽合成的方法手工合成了一种ω 芋螺毒素MVIIA和虎纹捕鸟蛛毒素 I的嵌合体HM 1 2 2 7,经过RP HPLC纯化和氧化复性 ,小鼠隔神经 隔肌标本的阻断实验显示此嵌合体能实现二硫键完全配对与稳定折叠并具有微弱的神经毒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ω CtxMVIIA和HWTX I的分子框架稳定 ,部分序列交换后仍能实现二硫键配对与折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1227 活性测定 ω-毒素mviia 虎纹捕鸟蛛毒素-I 嵌合体 固相多肽合成 多肽类神经毒素 蛋白质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捕鸟蛛毒素HWTX-Ⅰ和芋螺毒素MVIIA嵌合体的固相化学合成
2
作者 喻志强 王贤纯 梁宋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共5页
采用Fmoc固相合成的方法 ,将来自芋螺的ω 芋螺毒素 (ω Conotoxin)MVIIA (N 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中已知活性位点及可能的相关序列嵌入虎纹捕鸟蛛毒素 Ⅰ (HWTX Ⅰ )的非活性位点区 ,代替其相应序列 ,构建同时携带两种活性位点的多肽... 采用Fmoc固相合成的方法 ,将来自芋螺的ω 芋螺毒素 (ω Conotoxin)MVIIA (N 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中已知活性位点及可能的相关序列嵌入虎纹捕鸟蛛毒素 Ⅰ (HWTX Ⅰ )的非活性位点区 ,代替其相应序列 ,构建同时携带两种活性位点的多肽嵌合体 .嵌合体用MALDI TOF质谱鉴定 .通过RP HPLC检测其氧化复性过程 ,摸索出嵌合体的最佳复性条件 .经过两次RP HPLC脱盐纯化 .结果表明 ,设计合成的嵌合体在 1× 10 5g/mL ,利用小鼠隔神经 隔肌标本的阻断实验证明嵌合体显示了 2 7%的天然HWTX Ⅰ的神经毒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 ,HW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WTX-I 固相化学合成 多肽嵌合体 虎纹捕鸟蛛毒素-I ω-毒素 mviia 蛋白质工程 N- 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纹蜘蛛毒素-Ⅰ对大鼠急性内脏疼痛的抑制性效应及与ω-芋螺毒素的比较研究(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嘉勤 陈威华 +3 位作者 邓梅春 黎冠 康园 梁宋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9,共6页
研究一种新型的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阻断剂虎纹蜘蛛毒素 Ⅰ (HWTX Ⅰ ) ,硬脊膜外腔用药对福尔马林结肠壁粘膜下注射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性效应 .5 %福尔马林溶液15 0 μl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 ,可产生几种... 研究一种新型的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阻断剂虎纹蜘蛛毒素 Ⅰ (HWTX Ⅰ ) ,硬脊膜外腔用药对福尔马林结肠壁粘膜下注射诱导的大鼠急性炎性内脏疼痛的抑制性效应 .5 %福尔马林溶液15 0 μl快速注入SD大鼠乙状结肠壁粘膜下层 ,可产生几种可评估的反映内脏疼痛的固定性行为 .在此伤害性刺激反应前 30min ,经留置的导管向大鼠硬脊膜外腔分别注入各待测药品和试剂 ,观察其对该模型疼痛行为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美国同类镇痛新药ω 芋螺毒素 (ω CTX MVIIA)和吗啡两个阳性对照组比较 ,HWTX Ⅰ五个剂量组 ,进行大鼠硬脊膜外腔注药 ,均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福尔马林结肠壁注射诱导的伤害性行为反应 .HWTX Ⅰ和ω CTX MVIIA在 2 0μg kg体重剂量时 ,其抑制效果是稳定和明显的 ;在 5 0 70 μg kg体重剂量下 ,抑制效果更为显著 .HWTX Ⅰ量 效实验发现 ,在等剂量下 ,ω CTX MVIIA镇痛效果略高于HWTX Ⅰ .但在 5 0~ 75 μg kg较高剂量下 ,ω CTX MVIIA可能引起大鼠产生明显的运动能力障碍 ,而HWTX Ⅰ在该剂量范围内则未见类似的毒副作用 .盐酸吗啡镇痛作用起效快于HWTX Ⅰ和ω CTX MVIIA ,但维持时间较后二者短 .实验结果表明 :同为多肽类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拮抗剂 ,HWTX Ⅰ和ω CTX MVIIA大鼠硬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蜘蛛毒素- ω-毒素(ω-ctx—mviia) N-型电压敏感性钙通道 内脏痛 抗伤害作用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03对大鼠慢性神经痛的镇痛作用及对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红 周晓巍 +1 位作者 张宏 黄培堂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3-697,共5页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观察鞘内注射(it)ω-芋螺毒素SO3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 I模型)所致神经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对背根神经节(DRG)细胞内Ca2+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N组)、CC I后14 d组(C组)、CC I 14 d it生理盐水组(CN组)、CC I 14 d it SO3 600 ng组(CS 1组)和CC I 7 d后连续鞘内注射SO3 30 ng.h-1共7 d组(CS 7组)。观察各组动物热痛觉过敏及机械刺激痛觉异常的反应阈值,并测定DRG细胞内Ca2+含量。结果CC I 14 d时结扎侧与非结扎侧热及机械刺激痛阈值均下降,同时DRG细胞内Ca2+含量也升高。it SO3后,结扎侧及非结扎侧痛阈值均升高,而DRG细胞内Ca2+含量降低。结论it SO3对慢性神经痛有镇痛作用,同时可以抑制CC I引起的DRG细胞内Ca2+含量增加,提示DRG细胞N型Ca2+电流在此伤害性信息传递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毒素SO3 神经痛 背根神经节 细胞内钙含量 N型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亚兰 黄锋 +3 位作者 蒋辉 范崇旭 陈常英 陈冀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478,共5页
α-芋螺毒素(琢-conotoxins)是从芋螺毒液中提取到的一类活性多肽.与其它家族的芋螺毒素相比,它们含二硫键少,结构相对简单,由于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N-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不同亚型,拮抗乙酰胆碱,可作为鉴定nAChRs亚型及其亚基的有... α-芋螺毒素(琢-conotoxins)是从芋螺毒液中提取到的一类活性多肽.与其它家族的芋螺毒素相比,它们含二硫键少,结构相对简单,由于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的N-乙酰胆碱受体(nAChRs)的不同亚型,拮抗乙酰胆碱,可作为鉴定nAChRs亚型及其亚基的有效工具,已成为芋螺毒素结构改造的最佳先导化合物.利用HyperChem软件包的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对8个具有代表性的琢-芋螺毒素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研究了它们的电子结构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空间结构的相似性使它们作用于同一受体,局部结构差异而导致的电子结构的较大差别是它们能作用于不同受体亚型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琢-芋螺毒素GI为模型设计了7个类似物并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比较了类似物与GI在空间结构及电子结构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 乙酰胆碱受体 电子结构 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芋螺毒素MVIIC的N及C端修饰对折叠及活性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戴秋云 刘凤云 +4 位作者 周艳荣 程度胜 陈添弥 黄培堂 黄翠芬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合成了 ω-芋螺毒素 MVIIC的三种 N及 C端修饰肽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CD及生物体内活性实验 ,研究了其 N及 C端修饰对折叠及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VIIC N端用 Phe及 Ser修饰后降低其线性肽形成正确折叠的比例及结构的稳定性 ,对小鼠... 合成了 ω-芋螺毒素 MVIIC的三种 N及 C端修饰肽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CD及生物体内活性实验 ,研究了其 N及 C端修饰对折叠及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MVIIC N端用 Phe及 Ser修饰后降低其线性肽形成正确折叠的比例及结构的稳定性 ,对小鼠的脑室给药活性也相应降低 ;C端酰胺转为电负性羧基端后活性降低 ,CD谱存在显著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毒素 MVⅡC 修饰 折叠 活性 N端 C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芋螺毒素的定量构效关系与虚拟筛选 被引量:2
7
作者 丁俊杰 丁晓琴 +2 位作者 李大禹 潘里 陈冀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57-2167,共11页
ω-芋螺毒素属于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由24-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特异性作用于电压敏感的钙离子通道(VGCCs),能够直接开发成药物或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开发.本文应用新型氨基酸残基结构描述符cscales和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对ω-芋螺毒素... ω-芋螺毒素属于海洋生物活性多肽,由24-3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特异性作用于电压敏感的钙离子通道(VGCCs),能够直接开发成药物或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新药开发.本文应用新型氨基酸残基结构描述符cscales和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对ω-芋螺毒素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SAR)研究,并设计、构建了容量为2244个化合物的N-型和P/Q-型VGCC拮抗剂虚拟组合多肽库,然后分别采用QSAR模型预测和相似性搜索方法对组合多肽库进行了虚拟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N-型和P/Q-型VGCC拮抗剂QSAR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交叉验证相关系数(CV-r2)均大于0.89.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虚拟组合多肽库中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结构多样性和差异性.通过虚拟筛选,得到了具有高预测活性的6个N-型和19个P/Q-型钙离子通道拮抗剂,为进一步的合成和活性评价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文建立的多肽QSAR预测模型和虚拟筛选策略,为其它多肽类化合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和虚拟筛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毒素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 QSAR 虚拟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_3对神经痛大鼠脊髓Fos及J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红 周晓巍 +1 位作者 张宏 黄培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92-897,共6页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 目的ω-芋螺毒素SO3是从海洋生物线纹芋螺中提取的一种多肽,为新型、特异性N型电压敏感性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研究鞘内注射ω-芋螺毒素SO3对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CCI模型)大鼠脊髓Fos、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N型钙通道在伤害性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均分为9组,其中3组为假手术或单纯制作CCI模型后3、14d;3组为单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另3组为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SO3共7d。在预定时间点,经左心室灌注4%多聚甲醛,取L4-L6段脊髓制备石蜡切片。用相应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脊髓标本中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数量。结果大鼠CCI后脊髓背角Fos样或Jun样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对其无明显影响;单次或持续鞘内注射SO3均可剂量依赖性抑制其上升。结论神经损伤后脊髓Fos、Jun蛋白表达增加,鞘内注射SO3可以减轻此种反应,提示N型钙通道阻滞剂在脊髓水平可以部分阻断伤害性信息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毒素SO3 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 鞘内注射 N型钙通道阻滞剂 FOS 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芋螺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晓琴 陈常英 +4 位作者 李玉林 陈冀胜 罗宇 来鲁华 徐筱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85-490,共6页
μ-芋螺毒素是肌肉型钠离子通道的专一性阻断剂,本文主要采用PLS(PartialLeastSquare)多元数学分析方法对μ-芋螺毒素及其17个类似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QSAR模型,其模型的交叉验证值R2=0.813,Y实验值与Y预测值的相... μ-芋螺毒素是肌肉型钠离子通道的专一性阻断剂,本文主要采用PLS(PartialLeastSquare)多元数学分析方法对μ-芋螺毒素及其17个类似物进行了定量构效关系研究,建立了QSAR模型,其模型的交叉验证值R2=0.813,Y实验值与Y预测值的相关系数0.903.计算结果表明,对分子活性影响比较大的是13位精氨酸残基和分子中的电荷变化,增加分子的正电荷,将提高分子的活性,其次是19,2,12,9,和17位氨基酸残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毒素 PLS QSAR 钠离子通道 多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GIC与Ac-AChBP共结晶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波 刘坤 +3 位作者 朱明月 李伟 董栩 李孟森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8,共7页
旨在筛选及优化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共结晶的条件,得到高分辨率的共结晶晶体。在昆虫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海兔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ACh BP),并用凝胶色谱进行纯化,把纯化的乙酰胆碱结合蛋白与α-芋螺毒素GIC共结晶,... 旨在筛选及优化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共结晶的条件,得到高分辨率的共结晶晶体。在昆虫表达系统中分泌表达海兔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ACh BP),并用凝胶色谱进行纯化,把纯化的乙酰胆碱结合蛋白与α-芋螺毒素GIC共结晶,利用结晶机器人及HAMPTON RESEARCH结晶试剂盒进行结晶及结晶条件的筛选与优化。结果显示,在0.6 mol/L Ammonium citrate dibasic,0.1 mol/L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 p H4.8的条件下生长的晶体较好,其分辨率可以达到2.1?。筛选与优化结晶条件(Ammonium citrate dibasic的摩尔浓度及0.1 mol/L Sodium acetate trihydrate的p H值)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α-芋螺毒素GIC与Ac-ACh BP共结晶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GIC 乙酰胆碱结合蛋白 共结晶 结晶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TxID异构体对人类乙酰胆碱受体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长孙东亭 朱晓鹏 +3 位作者 吴勇 胡远艳 邴晖 罗素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3-490,共8页
研究α-芋螺毒素Tx ID 3个二硫键异构体对人类α3β4与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的阻断活性。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分别合成α-芋螺毒素Tx ID的3个二硫键异构体的线性肽,利用2步氧化法进行氧化折叠,获得具有定点连接二硫键的异构体多肽。... 研究α-芋螺毒素Tx ID 3个二硫键异构体对人类α3β4与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的阻断活性。采用Fmoc固相合成法,分别合成α-芋螺毒素Tx ID的3个二硫键异构体的线性肽,利用2步氧化法进行氧化折叠,获得具有定点连接二硫键的异构体多肽。利用非洲爪蟾卵母细胞表达人类α3β4与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亚型,测定3个异构体对该乙酰胆碱受体的电流与洗脱速率的影响情况。α-芋螺毒素Tx ID的3个二硫键异构体对人类α3β4与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阻断活性差异很大,阻断是可逆的,洗脱速率较快。其中具有天然构象的球状异构体活性最强,其半数阻断剂量(IC50)仅约为9.3 nmol/L;其次是带状异构体具有很微弱的抑制活性,其IC50大于5μmol/L;而珠子状异构体几乎没有阻断活性,其IC50大于10μmol/L。成功合成了α-芋螺毒素Tx ID的3个二硫键异构体,并获知了3个二硫键异构体分别对人类α3β4与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阻断活性,为α-芋螺毒素Tx ID后续海洋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Tx ID 二硫键异构体 多肽人工合成 人类α3β4乙酰胆碱受体 人类α6/α3β4乙酰胆碱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作用的药理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勇 朱晓鹏 +2 位作者 安婷婷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0年第1期78-84,89,共8页
芋螺毒素(CTX)来源于芋螺毒管分泌的毒液,是一类分子质量小、结构新颖、作用靶点广泛且特异性高的活性多肽,具有开发成为药物或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价值。芋螺毒素按其作用靶点不同等特点可以分为多个家族,其中α-芋螺毒素家族(α-CTXs)的... 芋螺毒素(CTX)来源于芋螺毒管分泌的毒液,是一类分子质量小、结构新颖、作用靶点广泛且特异性高的活性多肽,具有开发成为药物或药物先导化合物的价值。芋螺毒素按其作用靶点不同等特点可以分为多个家族,其中α-芋螺毒素家族(α-CTXs)的半胱氨酸模式为:CC-C-C。根据α-CTXs半胱氨酸残基间的氨基酸数目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家族。α-CTXs是肌肉或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选择性拮抗剂,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乙酰胆碱受体(nAChRs)与神经痛、帕金森病、痴呆、学习记忆障碍以及小细胞肺癌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笔者详述了α-芋螺毒素与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分类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关系,旨在为该类药物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结构 分类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江 孙志华 +3 位作者 刘益巧 谢品希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9年第2期99-105,共7页
对α-芋螺毒素TxID在小细胞肺癌DMS114中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使用两步氧化法对α-芋螺毒素TxID进行合成,质谱鉴定TxID,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其纯度;对DMS114中的α3和β4 nAChR亚基进行克隆;使用MTT试验检测α-芋螺毒素TxID单... 对α-芋螺毒素TxID在小细胞肺癌DMS114中的细胞毒性进行研究。使用两步氧化法对α-芋螺毒素TxID进行合成,质谱鉴定TxID,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确定其纯度;对DMS114中的α3和β4 nAChR亚基进行克隆;使用MTT试验检测α-芋螺毒素TxID单用或与阿霉素(ADM)联用对DMS114和HEL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本实验通过固相合成和两步氧化法,成功制备了α-芋螺毒素TxID;通过基因克隆实验,在DMS114细胞中检测到α3和β4 nAChR亚基;细胞毒性试验表明α-芋螺毒素TxID对肺癌细胞DMS114和正常细胞HEL都具有细胞毒性且在一定浓度TxID对肺癌细胞的毒性大于正常细胞;此外,TxID和ADM等比联用对DMS114细胞的毒性大于各自单独给药之和。本研究首次证明α3β4 nAChR特异性阻断剂α-芋螺毒素TxID能够抑制小细胞肺癌DMS114的增殖并具有细胞毒性作用,可为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TxID 小细胞肺癌 α3β4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基因克隆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与乙酰胆碱结合蛋白共结晶的结构特点
14
作者 林波 刘坤 李孟森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s)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与疼痛、阿尔茨海默氏病、成瘾等疾病密切相关。α-芋螺毒素是n AChRs的拮抗剂,也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先导药物。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与n AChRs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同源性较高,它们的...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s)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它与疼痛、阿尔茨海默氏病、成瘾等疾病密切相关。α-芋螺毒素是n AChRs的拮抗剂,也是治疗上述疾病的先导药物。乙酰胆碱结合蛋白(ACh BPs)与n AChRs的配体结合结构域同源性较高,它们的药理特性和离子通道激活机制也相类似,α-芋螺毒素与ACh BPs共结晶结构解析了α-芋螺毒素残基如何选择结合n AChRs。现对α-芋螺毒素与ACh BPs共结晶结构进行综述,旨在剖析α-芋螺毒素与n AChRs相互作用的关键残基,为开发药效更好的芋螺毒素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乙酰胆碱结合蛋白 结晶结构 关键残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pha-芋螺毒素TxID合成方法的优化
15
作者 吴勇 朱芙蓉 +2 位作者 刘倩 长孙东亭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107-110,135,共5页
在常规两步氧化法合成的基础上,对芋螺毒素TxID第2对二硫键形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包括有无氮气保护、氧化试剂中碘的浓度、三氟乙酸(TFA)含量、氧化时间等多个参数,研究其对TxID氧化折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保护有利于TxID... 在常规两步氧化法合成的基础上,对芋螺毒素TxID第2对二硫键形成的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包括有无氮气保护、氧化试剂中碘的浓度、三氟乙酸(TFA)含量、氧化时间等多个参数,研究其对TxID氧化折叠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保护有利于TxID的氧化折叠,碘浓度需5~10倍于巯基浓度,TFA含量对氧化折叠影响不明显,氧化时间约5 min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TxID 化学合成 碘氧化 优化 二硫键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芋螺毒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小颖 詹金彪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5-88,共4页
芋螺毒素是从海洋软体动物芋螺中分离纯化的一类具特异生物活性的小肽神经毒素。一般含 10~ 30个氨基酸 ,大多富含二硫键 ,可分为 α,ω,μ,δ等家族。现对 ω-芋螺毒素的结构 ,构效关系及功能作一综述。
关键词 ω-毒素 化学 有机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芋螺毒素及其在 Ca^(2+)通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幼芬 施玉樑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6,共6页
ω-芋螺毒素(ω-CTX)——一组含25—29个氨基酸残基的亲水肽,已能人工合成,是近年从海产软体动物中发现的专一作用于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的突触前阻断剂,利用它和双氢吡啶类药物可将细胞膜的 Ca^(2+)通道区分为不同亚型.
关键词 ω-毒素 钙通道 神经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脯氨酸立体异构对α-芋螺毒素溶液构象的影响(英文)
18
作者 张兵兵 赵聪 +2 位作者 王雪松 何蕾 杜为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80-1087,共8页
在α-芋螺毒素及其它家族的芋螺毒素中,脯氨酸的羟基化是非常普遍的后转录修饰方式.在天然芋螺毒素中脯氨酸的羟基常采用反式构型,且该残基对芋螺毒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顺式构型的羟脯氨酸对α-芋螺毒素的折叠与生物... 在α-芋螺毒素及其它家族的芋螺毒素中,脯氨酸的羟基化是非常普遍的后转录修饰方式.在天然芋螺毒素中脯氨酸的羟基常采用反式构型,且该残基对芋螺毒素的结构与生物活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顺式构型的羟脯氨酸对α-芋螺毒素的折叠与生物活性的影响还鲜有研究.本工作通过二维(2D)溶液核磁共振方法测定了经过化学修饰的三个含有反式或顺式羟脯氨酸的α-芋螺毒素的溶液结构,它们是α4/7亚家族芋螺毒素肽[γ15E]Sr1B、[O7O/γ15E]Sr1B和[O6O/γ14E]Vc1A.研究表明,羟基顺反异构化学修饰对芋螺毒素的结构影响显著.羟脯氨酸羟基的反式到顺式修饰导致α-芋螺毒素肽明显的溶液构象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二级结构的改变、关键残基的侧链取向变化以及氢键性质的改变.[O7O/γ15E]Sr1B与[γ15E]Sr1B相比,典型的α-芋螺毒素ω弯曲结构发生形变.而[O6O/γ14E]Vc1A不同于Vc1A的是末端转角结构的缺失.本工作加深了对α-芋螺毒素肽的化学修饰法的理解,该方法是阐明α-芋螺毒素结构-生物活性关系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 羟脯氨酸 立体异构 核磁共振 溶液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芋螺毒素LvIA第11位氨基酸的新突变体合成及其靶点活性
19
作者 李浩楠 杨奕帅 +2 位作者 长孙东亭 朱晓鹏 罗素兰 《热带生物学报》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第11位氨基酸的性质对LvIA靶点结合活性的影响,设计了LvIA的2个新型突变体[D11R]LvIA和[D11H]LvIA,即用2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和组氨酸(H)分别替换原来的酸性氨基酸D。先人工合成了这2个新突变体的线性肽,然后采用2步... 为了进一步探究第11位氨基酸的性质对LvIA靶点结合活性的影响,设计了LvIA的2个新型突变体[D11R]LvIA和[D11H]LvIA,即用2个碱性氨基酸-精氨酸(R)和组氨酸(H)分别替换原来的酸性氨基酸D。先人工合成了这2个新突变体的线性肽,然后采用2步氧化法进行折叠,以获得在第1位和第3位半胱氨酸(Cys 1~3)、第2位和第4位半胱氨酸(Cys 2~4)之间定点连接形成二硫键。经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和质谱鉴定,合成了含有Cys(1~3, 2~4)二硫键连接方式的多肽,其分子质量正确,纯度在95%以上。利用双电极电压钳电生理学技术对这2种突变体与α3β2 nAChR的结合活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当该位点的氨基酸性质由酸性转换为碱性后,对LvIA的活性影响巨大,直接导致对α3β2 nAChR的阻断活性丧失。[D11R]LvIA和[D11H]LvIA的活性与野生型LvIA相比分别降低了574.38%和408.62%。由此表明,第11位氨基酸的酸碱性对LvIA的活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毒素LvIA 突变体设计与合成 α3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靶点结合活性 电生理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螺睡眠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冯微宏 詹金彪 朱永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04-208,共5页
芋螺睡眠肽是一类与众不同的芋螺毒素,一级结构有高度同源性,它含有丰富的γ-羧基谷氨酸,和其他类芋螺毒素不同的是一般不含二硫键(除了芋螺睡眠肽-R),在结合金属离子后,构像中α-螺旋结构的成分会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芋螺睡眠肽是一类... 芋螺睡眠肽是一类与众不同的芋螺毒素,一级结构有高度同源性,它含有丰富的γ-羧基谷氨酸,和其他类芋螺毒素不同的是一般不含二硫键(除了芋螺睡眠肽-R),在结合金属离子后,构像中α-螺旋结构的成分会有不同程度地增加。芋螺睡眠肽是一类非竞争性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选择性抑制剂,并且具有受体亚型特异性,颅内注射芋螺睡眠肽后,实验鼠会呈现一种睡眠样症状。序列及结构分析显示,正是芋螺睡眠肽序列中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决定了它们的结构及功能,文中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作了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毒液类 毒素 睡眠肽 γ-羧基谷氨酸 NMDA受体 α-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