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南部珊瑚骨骼δ^(18)O和Sr/Ca对ENSO的分级响应
1
作者 李若安 李旭清 陈天然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5,共11页
了解珊瑚地球化学指标对不同强度和类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响应差异对重建器测前的ENSO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取了南海南部1950年以来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 了解珊瑚地球化学指标对不同强度和类型的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响应差异对重建器测前的ENSO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取了南海南部1950年以来的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数据以及来自4个地点(自西向东分别为竹岛、永暑岛、海葵园和巴拉望)已发表的珊瑚骨骼δ^(18)O和Sr/Ca序列,采用频域分析和滞后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南海南部海温和珊瑚骨骼地球化学指标对不同类型和等级的ENSO事件的响应。结果表明,珊瑚骨骼地球化学指标对east Pacific(EP)-El Niño与central Pacific(CP)-El Niño的分级正确率自东向西呈现上升趋势;而对strong basin wide(SBW)-El Niño的分级正确率则呈现自东向西逐步降低的趋势;类似地,对于CP-La Niña,珊瑚骨骼地球化学指标的分级响应的正确率自东向西逐步提高;而对于EP-La Niña,则完全相反。整体上看,南海南部珊瑚骨骼地球化学指标对EP-El Niño和CP-LaNiña的分级响应能力不及SBW-ElNiño和EP-LaNiña,对强烈ENSO事件的分级响应能力优于极端ENSO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南部 ENSo 珊瑚 Sr/Ca ^^^δ^(18)o 分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化学和D、^(18)O同位素的豫西某矿山地下水水源识别
2
作者 赵少攀 杨森 +5 位作者 张东兴 常成 闫佳喆 刘念 麻倩倩 张茜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水文调查,发现坑道内地下水均为构造裂隙水,并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地表水和坑道水进行了针对性的采样分析。水化学特征显示,地表水中阴阳离子随丰水期和枯水期而发生变化显著,而地下水阴阳离子含量变化小,水化... 笔者通过对研究区进行水文调查,发现坑道内地下水均为构造裂隙水,并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地表水和坑道水进行了针对性的采样分析。水化学特征显示,地表水中阴阳离子随丰水期和枯水期而发生变化显著,而地下水阴阳离子含量变化小,水化学性质较为稳定。通过对2021年420中段丰水期涌水量和同位素与水库水对比分析,推测在特殊水文年水库水参与该中段地下水活动。而其余地段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和D、^(18)O同位素含量均有较大区别,说明地表水参与地下水活动不显著。综上所述,研究区地下水具有较为独立的含水系统,主要接受岩层内构造裂隙水补给,平时基岩裂隙水和溪沟水补给水库水,当遇到大暴雨,水库水位上升至大于地下水位时,才会反补地下水,推测在水库水位大于535 m时,地表水参与个别中段地下水活动,但涌水总量不大,整体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地下水 构造裂隙水 水化学 ^^^D、^(18)o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17O和^18O同时测试新技术:CO2-激光氟化法 被引量:1
3
作者 甘义群 周爱国 刘存富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9期48-50,共3页
目前的发现指出,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值,特别是△^17O值(=δ^17O-0.52δ^18O)能够提供关于大气圈中和地表环境中硫酸盐的起源、混合和迁移的独特的信息,仅仅使用δ^18O的测量结果不能圆满地解决相关问题。现有的分析硫酸盐的δ... 目前的发现指出,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值,特别是△^17O值(=δ^17O-0.52δ^18O)能够提供关于大气圈中和地表环境中硫酸盐的起源、混合和迁移的独特的信息,仅仅使用δ^18O的测量结果不能圆满地解决相关问题。现有的分析硫酸盐的δ^17O和δ^18O的方法极其辛苦,而且要求高纯的BrF5。文中报道了从重晶石(BaSO4)中直接产生O2供同位素比值质谱计(IRMS)同时分析δ^17O和δ^18O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了CO2-激光氟化系统,该系统也可用于从硅酸盐和氧化物中定量的产生O2。对于样品大于4mg来说,可以获得部分的但是一致的来自BaSO4的氧的产量。每个工作日用该系统可以处理12个以上的样品。△^17O的分析误差为±0.05%,δ^18O的分析误差为±0.8‰。该方法可有效和准确地研究硫酸盐的△^17O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氟化法 硫酸盐 ^^^δ^17o和δ^18o△^17o 氟化法 激光 ^^^δ^18o 技术 测试 分析误差 同位素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高温度下^(17)O(p,α)^(14)N与^(17)O(p,γ)^(18)F两反应道分支比的计算
4
作者 叶子飘 戴长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7-461,共5页
本文计算在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情况 )下 1 7O(p,α) 1 4N与 1 7O(p,γ) 1 8F两反应道分支比。在 (2~ 3)× 10 7K温度范围内其分支比 R约为 5 .4× 10 - 8。这表明在 CN O循环中 ,核反应 1 7O(p,α) 1
关键词 极高温度 非共振能量 CNo循环 ^^^^17o(p ^^^α)^14N ^^^^170(p ^^^γ)^18F 分支比R 核反应 反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O法利用膜进样质谱仪测定海水初级生产力的方法优化及在长江口的应用
5
作者 张玉寒 宋国栋 +1 位作者 张桂玲 刘素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3-1171,共9页
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对海洋碳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测定海洋初级生产力是评估海洋固碳能力的关键。^(18)O法可获得准确的总初级生产力,但其复杂的测定方法限制了现场应用,快速测定^(18)O标记的产物(^(34)O_(2))是实现^(18)O法广... 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对海洋碳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准确测定海洋初级生产力是评估海洋固碳能力的关键。^(18)O法可获得准确的总初级生产力,但其复杂的测定方法限制了现场应用,快速测定^(18)O标记的产物(^(34)O_(2))是实现^(18)O法广泛应用的关键。研究利用自组装膜进样质谱仪基于^(18)O标记技术测定水体初级生产力,对膜进样质谱仪分析^(34)O_(2)的测量条件以及^(18)O法培养过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进样流速为0.85~1.05 mL/min,进样时间为3~4 min,恒温槽温度为15~20℃的条件下,^(34)O_(2)/^(32)O_(2)的测试精密度为0.1%~0.2%,比较适合^(34)O_(2)的测定,在H_(2) ^(18)O与水样体积比为(2.1×10^(−3))~(3.4×10^(−3)),培养时间为6 h的培养条件下,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总初级生产力的测试结果。利用优化后的方法对春季长江口的初级生产力测试表明:总初级生产力和净群落生产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11~1.20 mmol O2/(m^(3)∙h)、−1.60~0.75 mmol O_(2)/(m^(3)∙h),水柱总初级生产力为(671.5±117.1)~(2339.8±260.7)mg C/(m^(2)∙d),最大固碳能力为1056.9±662.4 mg C/(m^(2)∙d),与文献报道结果较为一致,高值区位于远离长江口的浅海水和外海水混合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o 初级生产力 膜进样质谱仪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雪冰中过量^(17)O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何静 庞洪喜 侯书贵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过量^(17)O是当前水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极地雪冰研究中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水循环过程中过量^(17)O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评述了极地雪冰中过量^(17)O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过量^(17)O的影响因素、... 过量^(17)O是当前水体稳定同位素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极地雪冰研究中备受关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水循环过程中过量^(17)O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评述了极地雪冰中过量^(17)O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过量^(17)O的影响因素、空间分布特征、季节变化、末次冰盛期-全新世过量^(17)O演化特征,并针对极地雪冰过量^(17)O研究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对未来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地 稳定同位素 ^^^雪冰过量^17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非对称同位素^(16)O^(12)C^(17)O00011~00001跃迁带的高温谱线强度 被引量:7
7
作者 宋晓书 杨向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5-438,共4页
利用本文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我们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分子00011~00001跃迁在296 K和3000 K的线强度.结果显示,在296 K和3000 K时,计算所得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均符合较... 利用本文计算所得配分函数和实验振动跃迁矩平方及Herman-Wallis因子系数,我们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分子00011~00001跃迁在296 K和3000 K的线强度.结果显示,在296 K和3000 K时,计算所得线强度与HITRAN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均符合较好.表明高温下的分子配分函数和线强度的计算是可靠的.从而进一步计算了二氧化碳同位素16O12C17O的00011~00001跃迁在4000 K和5000 K高温下的线强度及模拟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o^12C^17o分子 00011~00001 跃迁带 线强度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盆地硫酸盐沉积物中δ^(17)O异常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凯 周爱国 +2 位作者 李小倩 余婷婷 刘运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4-320,共7页
为探析我国干旱地区地表硫酸盐沉积物中δ17O异常的存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北额济纳盆地采集地表盐结层、现代风尘土、湖底沉积物和盐池土壤四种不同类型的硫酸盐沉积物样品。利用硫酸银(Ag2SO4)热解法同时测定硫酸盐样品中的δ17O和δ18... 为探析我国干旱地区地表硫酸盐沉积物中δ17O异常的存在及其变化特征,在西北额济纳盆地采集地表盐结层、现代风尘土、湖底沉积物和盐池土壤四种不同类型的硫酸盐沉积物样品。利用硫酸银(Ag2SO4)热解法同时测定硫酸盐样品中的δ17O和δ18O值,其δ17O、δ18O和Δ17O的分析精度分别为0.5‰、0.3‰和0.1‰。研究发现:(1)四种不同硫酸盐沉积物中均存在δ17O异常,其Δ17O值为0.2‰~1.0‰,这表明具有δ17O异常的硫酸盐能够从大气圈转移到陆壳矿物中,并在特定的地表环境中累积起来;(2)西戈壁的吉格德查盐池土壤剖面上硫酸盐Δ17O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变化范围为0‰~0.6‰,这可能是干旱区极其有限的降水淋滤作用使具有较大Δ17O值的硫酸盐优先淋滤的结果,这种分离效应揭示的是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硫酸盐在土壤剖面上分离的过程。本研究证明我国干旱沉积环境中的硫酸盐δ17O异常的存在,为大气中臭氧(O3)和过氧化氢(H2O2)的氧同位素异常能够转移到地表矿物中提供新的证据,为地表沉积物中硫酸盐的来源、迁移、混合及沉积后的变化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δ^17o异常 质量不相关分馏 额济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O系统的R矩阵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振鹏 齐卉荃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14,共7页
采用多道多能级R矩阵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17)O系统中10.5 MeV激发能以下有关^(16)O(n,n)^(16)O·^(16)O(n,a)^(13)C和^(13)C(a,a)^(13)C的全部实验数据。有关^(16)O的中子反应截面计算值被收入中国评价数据库CENDL-2和美国的评价... 采用多道多能级R矩阵理论,全面系统地分析^(17)O系统中10.5 MeV激发能以下有关^(16)O(n,n)^(16)O·^(16)O(n,a)^(13)C和^(13)C(a,a)^(13)C的全部实验数据。有关^(16)O的中子反应截面计算值被收入中国评价数据库CENDL-2和美国的评价数据库ENDF/B-6。对在R矩阵分析中如何确定本底、道半径和边界条件等问题予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o系统 R矩阵分析 中子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O系统的约化R矩阵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振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用多道多能级约化R矩阵理论,综合分析了E_n=6.2-10.5MeV之间中子全截面以及 ̄(16)O(n,n) ̄(16)O和 ̄(16)O(n,a)~(13)C的实验数据,发现和标定了一些能级参数,讨论了应用约化R矩阵理... 用多道多能级约化R矩阵理论,综合分析了E_n=6.2-10.5MeV之间中子全截面以及 ̄(16)O(n,n) ̄(16)O和 ̄(16)O(n,a)~(13)C的实验数据,发现和标定了一些能级参数,讨论了应用约化R矩阵理论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o系统 R矩阵分析 ^^^n+^(16)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O_(12)^(17-)模型簇的电子态
11
作者 陈学安 陈稚芳 +3 位作者 傅亨 唐有祺 叶学其 朱敏慧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641-644,共4页
在铜氧基超导体中,超导电性与接近充满的Cu3d-O2p价带空穴浓度有关.若干研究表明,添加空穴进入CuO_2面σ(P_(x,y))轨道,但另外一些工作认为,空穴态存在于Cu-O面π(p_(x,y))或π(p_z)轨道,还有其它一些作者建议,空穴集居于BaO面上σ(p_z... 在铜氧基超导体中,超导电性与接近充满的Cu3d-O2p价带空穴浓度有关.若干研究表明,添加空穴进入CuO_2面σ(P_(x,y))轨道,但另外一些工作认为,空穴态存在于Cu-O面π(p_(x,y))或π(p_z)轨道,还有其它一些作者建议,空穴集居于BaO面上σ(p_z)轨道.通过理论计算来区分未占O2p态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模型簇Cu_3O_(12)^(17-)进行了Fenske-Hall MO计算,探讨了添加空穴态的对称性和添加对Cu-O键强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体 ^^^Cu3o12^17-簇 电子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纳木错流域夏、秋季大气降水中δ^(18)O与水汽来源及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25
12
作者 徐彦伟 康世昌 +3 位作者 周石硚 丛志远 迟妍妍 张强弓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8-723,共6页
根据2005年8~10月在纳木错收集的降水样和相关气象观测,分析该地区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汽来源关系,揭示不同水汽来源降水中δ18O与温度之间关系。观测期间水汽来源以西南季风和青藏高原本地气团输送为主。结果表明,纳木错流域... 根据2005年8~10月在纳木错收集的降水样和相关气象观测,分析该地区降水中δ18O变化特征及其与水汽来源关系,揭示不同水汽来源降水中δ18O与温度之间关系。观测期间水汽来源以西南季风和青藏高原本地气团输送为主。结果表明,纳木错流域夏、秋季节历次降水中δ18O变化主导因素是水汽来源不同。远距离输送夏季风海洋性气团形成的降水1δ8O值较低,而局地大陆性气团降水δ18O较高。对同源的降水事件,气温和δ18O值有一定正相关性,因而可能是次一级的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水汽来源 气温 纳木错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2H、^(18)O同位素示踪华北平原石家庄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补给及年补给量确定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斌 梁杏 +2 位作者 林丹 刘绍华 徐敏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3-168,174,共7页
采集2个不同深度包气带土壤水2 H、18 O同位素剖面ZK1,ZK2,应用天然稳定同位素2 H、18 O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华北山前冲积平原石家庄地区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补给的历史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以0.05m为取样间隔,δ2 H、δ18 O值可以... 采集2个不同深度包气带土壤水2 H、18 O同位素剖面ZK1,ZK2,应用天然稳定同位素2 H、18 O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华北山前冲积平原石家庄地区包气带土壤水入渗补给的历史演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以0.05m为取样间隔,δ2 H、δ18 O值可以明显指示出大气降水及灌溉水入渗补给时间—剖面深度位置的年际对应关系。ZK2的δ2 H、δ18 O值随着埋深的增大出现周期性的波动,具有分层现象的岩性差异并不明显,说明ZK2剖面以活塞流的入渗方式补给地下水。在0~3.90m深度,δ2 H、δ18 O值显示降水和灌溉水的入渗补给时间为2011年10月至2001年11月。18 O峰值位移法计算补给量的结果显示,降水、灌溉水通过包气带补给地下水的垂向运移速度为38.5~65.0cm/a,年均入渗补给量为131.3~185.3mm。同时,对比2003年及2005-2007年降水量数据,说明少雨年份农业灌溉用水量的大小对当地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2H ^^^δ^18o同位素 土壤水 ^^^^18o峰值位移法 补给量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冰期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贵州都匀七星洞石笋的δ^(18)O记录 被引量:20
14
作者 覃嘉铭 林玉石 +3 位作者 张美良 王华 冯玉梅 涂林玲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67-173,共7页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4根石笋系统的31件TIMSU系及543件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其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为1.1~8.5万a,相当于海洋同位素阶段的MIS2,MIS3,MIS4及MIS5a。根据δ18O的变化可以准确确定它们之间的界线,其年龄值为:MIS1/MIS211... 通过对贵州都匀七星洞4根石笋系统的31件TIMSU系及543件稳定同位素分析,揭示出其气候变化记录时限范围为1.1~8.5万a,相当于海洋同位素阶段的MIS2,MIS3,MIS4及MIS5a。根据δ18O的变化可以准确确定它们之间的界线,其年龄值为:MIS1/MIS211.3kaB.P.,MIS2/MIS328.7kaB.P.,MIS3/MIS459.6kaB.P.,MIS4/MIS5a78.5kaB.P.。研究表明,末次冰期相当于格陵兰冰芯记录、北大西洋沉积记录的YD、Heinrich事件等的气候跃变事件,几根石笋取得了非常一致的准确定位及定年。其中YD事件发生于12.76~11.52kaB.P.,Heinrich事件的H1~H6分别为15~17kaB.P.,24.6kaB.P.,30.5kaB.P.,39.3kaB.P.,46.8~47.8kaB.P.以及60.4kaB.P.。在MIS4阶段,石笋记录于66.4kaB.P.及73.8kaB.P.揭示了两次冷事件,也可于格陵兰冰芯记录中找到相对应的冷谷。通过与GISP2的对比研究,表明东亚季风气候的百年至千年尺度的气候演变,与北大西洋及格陵兰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具有非常协调的对应关系。它对研究季风气候的动力机制及其与全球变化的响应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末次冰期 东亚季风气候 石笋 ^^^Δ^18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大气降水的D和^(18)O同位素的研究 被引量:53
15
作者 涂林玲 王华 冯玉梅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4-309,共6页
研究了桂林地区近16年(1983-1998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8.42,δ18O+16.28,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进行比较,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研究表明,桂林地区全年降水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海洋性气团,夏... 研究了桂林地区近16年(1983-1998年)大气降水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提出了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8.42,δ18O+16.28,并与全国及全球降水线进行比较,揭示了该降水线方程的特征。研究表明,桂林地区全年降水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海洋性气团,夏季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主要受夏季风或夏季台风的影响,降水δ值与平均降水、气温均呈负相关关系;降水中δD与δ18O的降水量效应明显,且该影响远远掩盖了温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水 ^^^Δ^18o 氧同位素 降水量效应 年降水 夏季风 同位素组成 方程 水线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中NO_3^-的^(15)N和^(18)O同位素测试新技术——密封石英管燃烧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琰 蔡鹤生 +1 位作者 刘存富 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24,共5页
近40年来,硝酸盐(NO-3)已成为最普遍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在本文中,介绍了在野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地下水中的NO-3的新技术;用AgNO3和氧化铜丝及铜颗粒燃烧反应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用AgNO3+C(石墨)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密封石英管... 近40年来,硝酸盐(NO-3)已成为最普遍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在本文中,介绍了在野外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收集地下水中的NO-3的新技术;用AgNO3和氧化铜丝及铜颗粒燃烧反应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用AgNO3+C(石墨)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密封石英管燃烧法,它们是1995年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新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 ^^^^15N和^18o 质谱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HP-UHP变质岩中石英脉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17
作者 徐莉 孙晓明 +4 位作者 翟伟 梁业恒 汤倩 梁金龙 沈昆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09-2017,共9页
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测定显示CCSD石英脉具有较稳定的氢同位素(δD=-97‰--69‰)和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其矿物δ18O为-1.9‰~9.6‰,相应流体的δ18O为-11.66‰-0.93‰,说明其变质岩围岩在板块俯冲前曾在地表... 流体包裹体δD-δ18O同位素测定显示CCSD石英脉具有较稳定的氢同位素(δD=-97‰--69‰)和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大的氧同位素组成,其矿物δ18O为-1.9‰~9.6‰,相应流体的δ18O为-11.66‰-0.93‰,说明其变质岩围岩在板块俯冲前曾在地表与大气降水发生过程度不同的水/岩反应,而石英脉继承了其各自寄主变质岩的δ18O组成;在CCSD纵向上,石英脉的δ18O同位素组成出现“∑”型变化,分别在900m-1.500m和2700m出现极低值,而在1770m和4000m出现高正值,说明CCSD变质岩原岩在俯冲前与大气降水间的水/岩反应受到局部侵入的岩浆岩带来的高温和构造空间的控制; CCSD中石英脉δ18O在纵向上的变化基本同步于其寄主围岩变质矿物的δ18O组成变化,说明石英脉与其他变质矿物一样,也经历了HP,甚至UHP变质,但其主体应形成于板块折返过程中HP-UHP岩石的减压重结晶及退变质;CCSD石英脉、东海地表石英脉或水晶矿的δD-δ18O同位素值分布的不均一性,说明HP-UHP岩石在板块折返及其后退变质中释放出的流体活动范围有限,没有经历大规模的流动或迁移。东海水晶的流体包裹体δD-δ18O组成与CCSD石英脉相似,显示它们的成因基本一致,主要形成于晚三叠世板块折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脉 流体包裹体 UP-UHP变质岩 ^^^δD-δ^18o同位素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δ^18O和δ^34S示踪重庆都市圈地下热水循环过程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琼 沈立成 +3 位作者 袁道先 杨雷 陈展图 汪智军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92,共6页
重庆市地下热水储存量大约有1亿m3,其中75%分布在都市圈内。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13个温泉群,20个泉点的温泉水的δD、δ18 O和δ34S调查,结合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重庆市都市圈温泉水类型为SO42-Ca或者SO24-Ca Mg型,水的来源为大气降... 重庆市地下热水储存量大约有1亿m3,其中75%分布在都市圈内。通过对重庆市都市圈13个温泉群,20个泉点的温泉水的δD、δ18 O和δ34S调查,结合水化学指标进行分析表明:重庆市都市圈温泉水类型为SO42-Ca或者SO24-Ca Mg型,水的来源为大气降水。δ18 O值为-7.41‰~-9.48‰,研究认为地下热水的补给来源于海拔672~1 503m研究区域背斜核部岩溶出露区和背斜北端的岩溶出露区。热水中主要离子SO24-和Ca2+、Mg2+均存在很好的正相关性,且δ34S值为31.46‰~34.32‰,正好处于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硬石膏δ34S值异常段,由此表明雨水和地表径流沿岩溶裂隙等进入深部的含有硬石膏的嘉陵江组,由此认为重庆都市圈温泉水储水层可能为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二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δ^18o ^^^δ^34S 水化学 重庆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1 位作者 李忠勤 皇翠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冬季雪层内水汽运移作用和风力导致积雪的重新分布作用,以及夏季雪层中融水渗浸作用等积雪沉积后的影响,1号冰川冰芯的δ18O记录与实测气温记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研究区域的冰芯δ18O记录不再具有明显的温度指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环境过程 乌鲁木齐河源 冰川 冰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18O和δD变化特征--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阜康站为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晖 蒋忠诚 +4 位作者 周宏飞 王月 崔天顺 李艺 罗为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5-108,共4页
本实验的研究材料(融雪水、雨水、土壤水、地下水)采集于2006年3-6月,取自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及北沙窝实验点,对其氢氧稳定性同位素比率δ18O和δD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降水、土壤水稳定... 本实验的研究材料(融雪水、雨水、土壤水、地下水)采集于2006年3-6月,取自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系统研究站及北沙窝实验点,对其氢氧稳定性同位素比率δ18O和δD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降水、土壤水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揭示干旱荒漠区降水和土壤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层10cm土壤水受降水的直接影响,其δ18O具有与降水相同变化的趋势;地表浅层土壤水的稳定性同位素比率介于雪水和雨水之间;不同时间剖面土壤水的δ18O和重量含水量均为表层10 cm变化最大,具有向下变幅逐渐减少的趋势。地下水中δ18O在不同季节变化差异不大,地下水有一致、稳定的水源供应。本研究为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循环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实例,也为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生态系统维持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δD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大气降水 土壤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