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0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加重脑缺血小鼠损伤
1
作者 贺雯 王瑶 贾立周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7,共9页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加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缺血严重程度,HE染色...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诱导巨噬细胞浸润加重急性缺血性卒中(AIS)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检测脑缺血严重程度,HE染色法检测缺血脑组织神经细胞损伤状况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急性期小鼠脑组织Hcy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real time RT-PCR法检测小鼠脑组织MCP-1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巨噬细胞迁移程度,TUNEL法检测Hcy对内皮细胞影响;利用MCP-1中和抗体观察对巨噬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侧大脑半球梗死明显,缺血脑组织损伤严重,神经细胞死亡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Hcy水平显著升高,MCP-1蛋白和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Hcy刺激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后可诱导NF-κB(p65)入核,促进巨噬细胞迁移,促进内皮细胞凋亡,给予NF-κB(p65)抑制剂后MCP-1生成减少;MCP-1中和抗体明显抑制巨噬细胞迁移。结论:Hcy、MCP-1与脑缺血再灌注炎性反应相关,且Hcy可能通过NF-κB通路促进MCP-1表达,发挥诱导巨噬细胞浸润作用,加重脑缺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 急性缺血性卒中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NF-ΚB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诱导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牛磊 汪隽瑛 蒋瑾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研究白三烯诱导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作用。方法将人气道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暴露组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暴露于白三烯2、4、6、12 h。检测对照组及暴露组在2、4、6... 目的研究白三烯诱导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变化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作用。方法将人气道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暴露组。暴露组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暴露于白三烯2、4、6、12 h。检测对照组及暴露组在2、4、6、12 h相应指标。测定气道上皮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双酶法测定γ-GCS活性;RT-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中γ-GCS-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核和细胞质中γ-GCS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γ-GCS蛋白表达。结果暴露组细胞2、4、6、12 h的GSH含量、GSH/GSSG比值先减少后逐渐增加,4 h最低,6 h达最高,12 h恢复正常;而GSSG含量则呈现相反趋势,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暴露组细胞2、4、6 h,γ-GCS活性增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γ-GCS蛋白阳性信号主要分布在胞质中,暴露组呈强阳性表达,而对照组表达较弱,暴露组2、4、6 h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blot检测结果相似。RT-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中γ-GCS-mRNA表达,暴露组2、4、6 h时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三烯诱导氧化应激影响呼吸道上皮细胞谷胱甘肽氧化还原状态,而呼吸道上皮细胞通过提高γ-GCS活性对抗氧化应激,保持氧化还原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白三烯 氧化应激 Γ-谷氨合成酶 人气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PB和尼弗灭酸对H_2O_2损伤C6胶质细胞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及CLIC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孔晓霞 张宏宇 +3 位作者 李扬 李洪岩 康劲松 孙连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尼弗灭酸(NFA)对H2O2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NPPB、NFA、H2O2作用的C6细胞生存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RT... 目的:观察氯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丙胺)-苯甲酸(NPPB)、尼弗灭酸(NFA)对H2O2诱导的神经胶质瘤C6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NPPB、NFA、H2O2作用的C6细胞生存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以及谷胱甘肽GSH水平;RT-PCR检测谷氨酸半胱氨酸合成酶(GCL)亚单位GCLC、GCLM及线粒体氯通道(CLIC4)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LIC4的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2O2组C6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明显降低;LDH释放率增加;GCLC、GCLM、CLIC4 mRNA表达降低;CLIC4蛋白水平明显增强。NPPB或NFA与H2O2联合作用于C6细胞组,与单独应用H2O2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GSH含量未见明显变化;LDH释放率降低;GCLC、GCLM mRNA表达未见明显差异;CLIC4蛋白表达下降。结论:氯通道阻断剂NPPB或NFA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C6细胞损伤,可能与调节细胞膜功能和下调CLIC4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连接酶 苯甲盐类 尼氟灭 线粒体氯通道 C6胶质细胞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基因E-box元件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伶俐 邹国民 +1 位作者 李冰 冉丕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28-1430,共3页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上游调控序列E-box元件的功能。方法:利用PCR法克隆人GCLC基因上游调控序列,PCR重叠延伸法对2个E-box元件分别和同时进行定点突变。扩增获得的突变体片段克隆入PM... 目的:探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基因上游调控序列E-box元件的功能。方法:利用PCR法克隆人GCLC基因上游调控序列,PCR重叠延伸法对2个E-box元件分别和同时进行定点突变。扩增获得的突变体片段克隆入PMD18-T载体,DNA测序鉴定后,亚克隆入野生型GCLC-Luc荧光素酶报道载体。将3个突变体质粒和野生型质粒转染人肺泡上皮细胞A549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检测转染后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值。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成功将E-box1CACGGG突变为AGCGGG;E-box2CACGTG突变为CACGGA。GCLC-Luc、GCLC-mEbox1-Luc(突变E-box1)、GCLC-mEbox2-Luc(突变E-box2)、GCLC-mEbox12-Luc(突变E-box1和E-box2)转染A549细胞后荧光素酶活性值分别为(5197852±132206)U、(5455692±127431)U、(5315722±244197)U、(5174303±183179)U,转染16HBE细胞后荧光素酶活性值分别为(141157±18907)U、(126454±23724)U、(137315±22179)U、(132441±28970)U。经过统计学分析,各组荧光酶活性没有显著差别,均P>0.05。结论:E-box元件不参与基础状态下A549细胞和16HBE细胞GCLC基因转录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HBE细胞 A549细胞 基因 GCLC Γ-谷氨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曾晓勇 杨为民 +3 位作者 叶章群 刘继红 张旭 周惜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49-652,共4页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 为探讨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γ- GCS)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s)与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关系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了 32例膀胱癌及其癌周正常膀胱粘膜上 γ- GCS亚单位 γ- GCSh、γ- GCSl以及 MRPs家族成员 MRP1 和 MRP2 的 m RNA的表达 ,并以 β- actin m RNA为内对照半定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γ-GCSh、γ- GCSl、MRP1 和 MRP2 m RNA在癌组织的平均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其在正常粘膜的表达 ;γ- GCSh和 MRP1 在化疗复发病例的癌组织的平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未接受过任何化疗的初发病例 ,同时显示两者在癌组织的表达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r=0 .786 ,P<0 .0 1)。提示 :正常细胞的恶性化可上调 γ- GCS和 MRPs的表达 ;膀胱癌临床化疗耐药的形成与 γ- GCSh和 MRP1 的过表达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肿瘤 Γ-谷氨合成酶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怡 李冰 +2 位作者 陈娟 刘启才 冉丕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82-2385,共4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将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不同长度的缺失体-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系统转染后分... 目的:研究腺病毒E1A蛋白抑制大鼠肺泡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单位(GCLC)表达的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表达腺病毒E1A蛋白的大鼠肺泡上皮细胞,将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不同长度的缺失体-萤火虫荧光素酶报道系统转染后分析转录活性的变化;检测AP-1、NF-κB、USF与GCLC基因调控序列的结合活性。结果: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报道系统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9/11)缺失体的转录活性抑制,AP-1、NF-κB、USF与GCLC基因的结合活性增强,而对应的功能元件的转录活性降低。结论:腺病毒E1A蛋白通过抑制GCLC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的转录活性,扩大大鼠肺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时的氧化/抗氧化失衡,其机制可能涉及E1A对辅助转录因子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E1A蛋白质类 Γ-谷氨合成酶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影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洁 戴爱国 +2 位作者 胡瑞成 朱黎明 王梅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RGZ)对其进行干预,测定3组大鼠肺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并检测3组大鼠肺内ROS含量和γ-GCS活性;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PARγ、γ-GCS mRNA及蛋白在3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GZ干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与PEF)均较COPD组明显好转;光镜下COPD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符合COPD的特征性改变,RGZ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COPD组显著减轻;RGZ干预组ROS含量较COPD组显著减少,而γ-GCS活性较COPD组升高;PPARγ、γ-GCS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在COPD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而在RGZ干预组均较COPD组增高(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PARγ蛋白与γ-GCS活性呈正相关(r=0.634,P<0.01),与ROS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4,P>0.05);PPARγ蛋白与γ-GCS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53、r=0.442,均P<0.01)。结论:RGZ活化PPARγ可减轻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程度,对COPD的防治起重要作用;另外,PPARγ可能通过减少肺内ROS的产生,增强γ-GC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在COPD中起重要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 谷氨合成酶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相关因子2调节大鼠气道上皮细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表达 被引量:3
8
作者 江刚 戴爱国 胡瑞成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是调节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是肺内主要的抗氧化基因,但Nrf2如何调节γ-GCS表达目前仍不清楚.该文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探... 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是调节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关键转录因子.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是肺内主要的抗氧化基因,但Nrf2如何调节γ-GCS表达目前仍不清楚.该文采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为研究对象,探索Nrf2调节γ-GCS基因表达机制.细胞免疫荧光显示,Nrf2蛋白质在CSE处理1、3和6h组,主要在胞核中表达.细胞免疫化学与Western印迹显示,γ-GCS蛋白质在CSE1、3、6h组表达明显增强,其中Western印迹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Nrf2胞核蛋白质表达增强.p-aPKCι/ζ蛋白质在CSE1、3h组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RT-PCR结果表明,γ-GCSmRNA在CSE1、3、6h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γ-GCS活性在CSE1、3、6h组增高并高于对照组(P<0.05).GSH含量在CSE3、6h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预先加入aPKCι/ζ抑制剂RO813220,Nrf2胞浆蛋白质表达增强,GSH含量、p-aPKCι/ζ蛋白质、γ-GCS蛋白质与其mRNA和活性均明显低于CSE3h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γ-GCS、γ-GCS活性、p-aPKCι/ζ呈正相关,p-aPKCι/ζ与Nrf2、γ-GCS、γ-GCS活性呈正相关(P<0.05).以上结果表明,CSE可能通过aPKCι/ζ-Nrf2信号通路调节γ-GCS的表达水平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提取物 不典型蛋白激酶Cι/ζ 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 Γ-谷氨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的抗肿瘤代谢治疗新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苗 孟婉蓉 李龙江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0,共11页
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促使肿瘤细胞在营养匮乏的情况下存活并促进其恶性进展的重要原因。近些年研究发现,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不仅是诱导铁死亡的关键靶点,同时对肿瘤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该转运体... 代谢重编程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促使肿瘤细胞在营养匮乏的情况下存活并促进其恶性进展的重要原因。近些年研究发现,胱氨酸-谷氨酸反向转运体(system Xc^(-))不仅是诱导铁死亡的关键靶点,同时对肿瘤代谢起重要调控作用,该转运体是导致肿瘤细胞对葡萄糖高度依赖的原因之一,这提示对于高表达system Xc^(-)的肿瘤,抑制葡萄糖摄取及糖代谢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从system Xc^(-)的表达调控、功能及其对肿瘤代谢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肿瘤代谢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重编程 -谷氨酸反向转运体 谷氨酰胺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胁迫下芦苇体内氯化钠提取态镉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振华 苏芳莉 孙权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39-1144,共6页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污染水体重金属Cd具有极强的富集积累能力,能有效减少生长环境中的Cd含量。Cd被芦苇植株吸收后会转化为不同形态存在,其中与蛋白质结合的氯化钠提取态镉(SCd)是芦苇体内的主要形态。为研究不同Cd浓度环境...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对污染水体重金属Cd具有极强的富集积累能力,能有效减少生长环境中的Cd含量。Cd被芦苇植株吸收后会转化为不同形态存在,其中与蛋白质结合的氯化钠提取态镉(SCd)是芦苇体内的主要形态。为研究不同Cd浓度环境中芦苇体内SCd含量及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变化特征,采用5种浓度氯化镉溶液(0.5、1.0、2.0、3.0和5.0 mmol·L-1)对芦苇进行灌溉,然后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芦苇在镉胁迫下植株内SCd的积累量和γ-GCS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 Cd浓度增加时,芦苇植株根、茎、叶的SCd积累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2)芦苇植株各部位不同时期镉积累量有所不同,成熟期时积累量达到最大。根部SCd的积累量为3 984.16 mg·kg-1,是茎部的7.33倍,叶部的4.83倍;(3)在镉溶液浓度小于3.0 mmol·L-1时,芦苇根茎叶中γ-GCS活性随灌溉浓度增加而增加;镉溶液浓度大于3.0 mmol·L-1时γ-GCS活性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分布 形态 γ-谷氨合成酶-G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h1与Nrf2调控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对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军丽 戴爱国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49-655,共7页
为了探讨Bach1(BTBand CNC homology1)与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表达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和意义,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及熏香烟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观察两组大... 为了探讨Bach1(BTBand CNC homology1)与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表达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作用和意义,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及熏香烟的复合刺激法建立大鼠COPD模型.观察两组大鼠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两组大鼠的肺功能指标;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检测Bach1与Nrf2及γ-GCS在两组大鼠的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COPD组的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PEF)明显恶化;光镜下肺组织病理改变符合COPD的特征性改变;γ-GCS与Nrf2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在COPD组大鼠肺组织中明显增强;而Bach1 mRNA及蛋白质在COPD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无明显差别.且核/胞浆分离技术表明,Nrf2蛋白在对照组主要表达于胞浆,胞核中表达水平较弱,在COPD组胞浆、胞核均有表达,但是在胞核中的水平明显升高;Bach1蛋白在对照组主要表达于胞核中,胞浆中无明显表达,在COPD组主要表达于胞浆,胞核中无明显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γ-GCS mRNA与FEV0.3、FEV0.3/FVC%、PEF均呈负相关;Nrf2蛋白表达与γ-GCSmRNA呈正相关;Bach1蛋白与γ-GCS mRNA呈负相关.上述结果提示,Bach1与Nrf2和γ-GCS可能均在大鼠COPD的发病中发挥作用,且Bach1和Nrf2可能通过竞争性机制调控γ-GCS的表达,影响COPD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合成酶 调控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半胱氨酸合成酶复合体(SAT/OAS-TL)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明坤 刘关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0344-10347,共4页
综述了植物半胱氨酸的合成调节和半胱氨酸合成酶复合体的结构、调节机理及其植物转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乙酰丝转移酶 O-乙酰丝硫解酶 合成酶复合体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酶法合成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明刚 姚忠 +4 位作者 李松 周治 荀志金 徐虹 韦萍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338-341,共4页
以Bacillus subtilisNX-2产γ-谷氨酰转肽酶为催化剂,以L-谷氨酰胺和S-苄基-L-半胱氨酸为底物,利用转肽反应合成了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酶浓度、供体/受体比以及投料方式等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 以Bacillus subtilisNX-2产γ-谷氨酰转肽酶为催化剂,以L-谷氨酰胺和S-苄基-L-半胱氨酸为底物,利用转肽反应合成了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考察了反应时间、初始酶浓度、供体/受体比以及投料方式等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谷氨酰胺浓度为20 mmol/L,S-苄基-L-半胱氨酸浓度为20 mmol/L,酶浓度为0.0208 U/mL以及pH 9条件下,于40℃水浴中反应3 h,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得率为5.14 mmol/L,对谷胺酰胺的转化率为25.7%。采用分批投料方式可有效提高谷氨酰供体转化率。S-苄基-γ-L-谷氨酰-L-半胱氨酸以三氟甲磺酸脱除苄基保护基,经RPC纯化后可得产物GGC,产物纯度为91.2%,收率为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胺转肽酶 S-苄基-γ-L-谷氨-L- γ-L-谷氨-L- 脱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氨酸棒杆菌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过量表达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华 于含松 +2 位作者 刘加欢 刘回民 胡耀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2-165,共4页
本实验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S10111及其亚硝基胍诱变获得的丙氨酸和酪氨酸双营养缺陷型、抗3-甲基色氨酸突变菌株JLC1中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将突变体来源DS基因构... 本实验对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S10111及其亚硝基胍诱变获得的丙氨酸和酪氨酸双营养缺陷型、抗3-甲基色氨酸突变菌株JLC1中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DS)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将突变体来源DS基因构建pZ8-1-DSM重组质粒,在谷氨酸棒杆菌突变株JLC1中进行表达,重组菌株JLC1(pZ8-1-DSM)DS酶活力分别是宿主菌和野生型菌株DS酶活力的5.9和7.3倍,色氨酸产量达到14.90g/L,较宿主菌提高了65%。这表明通过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过量表达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酸-7磷酸合成酶基因可以有效提高该酶活力和色氨酸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棒杆菌 L-3-脱氧-α-阿拉伯庚酮糖-7磷合成酶 过量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调节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表达在慢性阻塞性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梅芳 戴爱国 刘玉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8-1164,共7页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催化血红素降解酶类中最易被诱导的一种,增加HO-1表达有抗氧化的细胞保护作用;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γ-GCS)是肺组织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通过免...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催化血红素降解酶类中最易被诱导的一种,增加HO-1表达有抗氧化的细胞保护作用;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γ-GCS)是肺组织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内HO-1、γ-GCS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并检测HO-1活性,同时利用HO-1诱导剂氯高铁血红素(hemin)和其活性抑制剂锡原卟啉(SnPP)对其进行干预,在整体水平探讨HO-1在COPD中对肺功能及γ-GC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氯高铁血红素组肺功能较COPD组及SnPP组显著改善;氯高铁血红素组及SnPP组Ho-1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较COPD组升高;氯高铁血红素组HO-1的活性较COPD升高而Snpp组HO-1的活性较COPD组降低;氯高铁血红素组γ-GCS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高于SnPP及COPD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1蛋白质表达水平和活性影响γ-GCS表达.结果表明,HO-1可通过诱导γ-GCS的表达在COPD中起保护作用;而HO-1可能通过酶活性依赖和非酶活性依赖两种途径上调γ-GCS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血红素加氧酶1 Γ-谷氨合成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合成酶酶法合成S-苯基-L-半胱氨酸
16
作者 徐礼生 高贵珍 +4 位作者 曹稳根 徐基贵 赵亮 史宏伟 焦庆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710,共4页
利用重组色氨酸合成酶催化合成S-苯基-L-半胱氨酸,考察了反应温度、pH、底物摩尔比和底物浓度对色氨酸合成酶酶活的影响。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7℃,pH=8,苯硫酚与L-丝氨酸的适宜底物摩尔比为1.2∶1,底物最适合浓度为400 mmol/L,... 利用重组色氨酸合成酶催化合成S-苯基-L-半胱氨酸,考察了反应温度、pH、底物摩尔比和底物浓度对色氨酸合成酶酶活的影响。最佳转化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7℃,pH=8,苯硫酚与L-丝氨酸的适宜底物摩尔比为1.2∶1,底物最适合浓度为400 m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间为16 h,底物L-丝氨酸摩尔转化率达到91%,苯硫酚与色氨酸合成酶活性位点Ser 235和Gly 233形成稳定的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酶 S-苯基-L- L- 苯硫酚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途径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合成L-半胱氨酸
17
作者 卞金玉 张晓梅 +2 位作者 徐国强 史劲松 许正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2-28,共7页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36为出发菌株,通过加强表达丝氨酸O-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O-acetyltransferas... L-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含硫氨基酸,广泛应用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行业。该文以实验室保藏的一株高产L-丝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36为出发菌株,通过加强表达丝氨酸O-乙酰基转移酶(serine O-acetyltransferase,SAT)、O-乙酰基-L-丝氨酸巯基化酶-A和转运蛋白Bcr编码基因强化L-半胱氨酸合成和转运,敲除L-半胱氨酸降解途径关键酶弱化其降解,构建系列重组菌株,其中重组菌S-C-7的L-半胱氨酸产量最高,为286.7 mg/L。进一步通过优化硫源提高菌株S-C-7的L-半胱氨酸产量,结果表明,最佳硫源为硫代硫酸钠,当发酵24 h时添加12 g/L硫代硫酸钠,L-半胱氨酸的产量最高,为581.6 mg/L,较优化前提高1.0倍。最后,在5 L发酵罐对S-C-7进行发酵评价,L-半胱氨酸产量达到1.2 g/L,是目前文献报道谷氨酸棒杆菌产L-半胱氨酸的最高产量;为实现谷氨酸棒杆菌发酵生产L-半胱氨酸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 谷氨酸棒杆菌 合成途径 降解途径 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壳质酶蛋白-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及ASPECTS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冀伟 李辉 +4 位作者 刘建峰 徐丽峰 毕红玲 谢雄伟 田洋洋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5-116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 目的探讨甲壳质酶蛋白-40(chitinase protein-40,YKL-40)、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e proteolytic enzyme-1,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对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3年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180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介入取栓3个月后的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41例)与存活组(139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介入取栓前YKL-40、Caspase-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探讨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影响因素。利用ROC曲线分析探讨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预测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预后的效能。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及梗死灶面积大于存活组,ASPECTS低于存活组(均P<0.001)。死亡组患者的血清YKL-40水平([141.37±12.40)μg/L vs.(115.05±11.40)μg/L]、Caspase-1水平([13.05±1.15)ng/L v s.(8.61±0.64)n g/L]均高于存活组(均P<0.001)。C 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灶面积大(HR 1.011,95%CI 1.001~1.022)、YKL-40水平高(HR 1.033,95%CI 1.001~1.066)、Caspase-1水平高(HR 1.576,95%CI 1.264~1.966)均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SPECTS高(HR 0.887,95%CI 0.794~0.991)是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联合预测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后死亡的效能(AUC 0.940,95%CI 0.890~0.990)优于上述3项指标单独预测[AUC分别为0.869(95%CI 0.806~0.933)、0.897(95%CI 0.828~0.966)、0.724(95%CI 0.642~0.806)]。结论YKL-40、Caspase-1水平及ASPECTS均与前循环大面积脑梗死介入取栓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预后 甲壳质酶蛋白-40 蛋白水解酶-1 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经TRPC6/NF-κB诱导肾小球足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小琴 汪乐新 +4 位作者 马小军 李娜 卢冠军 张智涵 张鹏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4-181,共8页
目的探讨TRPC6/NF-κB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介导下诱导肾小球足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对小鼠肾脏足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其分成对照组(0μmol/LHcy)和Hcy组(80μmol/LHcy),干预细胞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PX4、SLC7A11铁死亡相... 目的探讨TRPC6/NF-κB在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介导下诱导肾小球足细胞铁死亡的机制。方法对小鼠肾脏足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其分成对照组(0μmol/LHcy)和Hcy组(80μmol/LHcy),干预细胞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PX4、SLC7A11铁死亡相关蛋白以及TRPC6、NFκb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与免疫荧光检测TRPC6的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足细胞凋亡率;采用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MDA活性水平。转染TRPC6干扰片段及TRPC6阴性对照(NC)后qRT-PCR分组为Control、si-NC及si-TRPC6(si-TRPC6-1、si-TRPC6-2、si-TRPC6-3),Western blot分组为Control、Hcy、si-NC+Hcy、si-TRPC6+Hcy,采用qRT-PCR检测TRPC6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PX4、SLC7A11、NF-κb及TRPC6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后足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Hcy组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SLC7A11表达水平减低,凋亡水平增加(P<0.05);(2)与Control组相比,Hcy组TRPC6蛋白、mRNA水平及免疫荧光表达均增加,MDA水平增高,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增加,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si-NC组相对比,si-TRPC6(si-TRPC6-1、si-TRPC6-2、si-TRPC6-3)组中TRPC6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其中si-TRPC6-3干扰效果最佳(P<0.05);转染TRPC6NC与TRPC6干扰片段并给予Hcy干预后,与Hcy组相比,si-NC+Hcy组GPX4、SLC7A11、NFκb、TRPC6表达无差异;与si-NC+Hcy组相比,si-TRPC6+Hcy组中铁死亡相关蛋白:GPX4、SLC7A11表达增高,NFκb、TRPC6表达降低,凋亡率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了在Hcy作用下TRPC6/NFκb可以调控肾足细胞铁死亡,是导致肾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瞬时受体-6通道 NF-ΚB 肾脏疾病 高同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合成S-甲基-L-半胱氨酸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礼生 高贵珍 +5 位作者 曹稳根 赵亮 张兴桃 焦庆才 鲍妮娜 宋曼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5-660,共6页
通过密码子优化设计构建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单因素以及响应面法研究色氨酸合成酶基因工程菌制备S-甲基-L-半胱氨酸。结果表明,温度39℃、pH 8.5、L-丝氨酸浓度360mmol/L,反应平衡时间20 h,S-甲基-L-半胱氨酸的质量浓度为40.49 g/L。
关键词 合成酶 S-甲基-L- L- 甲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