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妥昔单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杨琴 龚哲 +2 位作者 王新新 姚要兵 贾延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注射给予西妥昔单抗(106μg/d),持续7 d。每组选取3只,在术后第3和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3和7天处死3只,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PP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指数。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制备胶质细胞悬液,培养的胶质细胞换成含有西妥昔单抗(10μg/m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然后换成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在正常氧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 h,收集细胞,观察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的变化,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缺氧/复氧组不加西妥昔单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凋亡指数增加,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APP表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凋亡指数降低,GFAP免疫荧光强度减弱,APP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而西妥昔单抗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PP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表皮生长因子受 淀粉蛋白 凋亡 胶质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早期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潘隆盛 许百男 +2 位作者 周定标 尹卫东 段国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99-900,共2页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早期脑内各部位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瞬间旋转致伤装置使16只SD大鼠发生DAI,并于伤后3h、6h分批处死(每时间点8只),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在24h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脑标本进行...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轴突损伤(DAI)早期脑内各部位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瞬间旋转致伤装置使16只SD大鼠发生DAI,并于伤后3h、6h分批处死(每时间点8只),另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在24h后处死。取各组大鼠脑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检查损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皮质下白质、海马、胼胝体、脑干区域的病理学改变。各部位(胼胝体、海马、脑干)的切片在显微镜下(200倍)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损伤后3h,大脑皮质下白质、胼胝体和脑干β-APP呈弱阳性表达;损伤后6h,轴突局部免疫反应阳性较前明显增强,范围增大,半定量分析显示,胼胝体、海马、脑干的免疫反应均强于3h组。结论β-APP在DAI早期(伤后3h)即有明确表达,并呈逐渐增强趋势,可作为DAI早期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淀粉Β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GM1促进Alzheimer病长β-淀粉样蛋白(βA4_(42))分泌以及干扰β-淀粉样蛋白前体(APP)代谢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7-100,96,共5页
与短β┐淀粉样蛋白(βA440)比较,长β┐淀粉样蛋白(βA442)在Alzheimer病老年斑生成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GM1同时促进人类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转染细胞βA440和βA442分泌,... 与短β┐淀粉样蛋白(βA440)比较,长β┐淀粉样蛋白(βA442)在Alzheimer病老年斑生成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发现神经节苷脂GM1同时促进人类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转染细胞βA440和βA442分泌,这种促进作用不具有突出的选择性。此外,本研究亦证明GM1干扰β┐淀粉样蛋白前体细胞内代谢并抑制其分泌片断的跨膜释放,β┐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代谢异常也有利于βA4的生成。以上结果进一步提供了GM1有可能参与Alzheimer病脑病理变化的实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淀粉蛋白 βA440 神经节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胞内结构域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影响
4
作者 蒋梅 邓栩 +2 位作者 邱子雄 崔晓军 付媛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3-693,共11页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胞内结构域(AICD)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动物神经发生、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ICD转基因小鼠来源的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胚胎大脑皮质、成年海马齿状回(DG)中增殖... 【目的】探讨淀粉样前体蛋白胞内结构域(AICD)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动物神经发生、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使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AICD转基因小鼠来源的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NPCs)、胚胎大脑皮质、成年海马齿状回(DG)中增殖和分化的细胞数目;水迷宫实验检测老年AICD转基因小鼠对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分析潜在的分子机制。【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ICD转基因模型体外NPCs、胚胎皮质、海马DG区域的神经干细胞和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即AICD抑制不同时期AD模型小鼠的神经发生。水迷宫结果显示AICD增加AD模型小鼠逃逸潜伏期,减少其跨越平台次数,并减少DG区域神经元数目(P<0.05)。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AICD参与调节AD发病进程中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的靶点有1723个,关键靶点有TP53、CTNNB1、Akt1、EGFR、SRC、EP300、HDAC1、STAT3、HSP90AA1和MAPK1;另外,KEGG通路注释分析发现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在AICD调节神经发生和学习记忆起关键作用。【结论】表明AICD可以抑制AD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发生进而损害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PI3K-Akt和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理解AICD在AD发病进程中作用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胞内结构域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发生 学习记忆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APP/PS1小鼠学习记忆及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黄盛 李珑 +4 位作者 王志福 杨敏光 李建鸿 张嘉泳 陈立典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和作用机制。方法雄性8月龄APP/PS1小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和非穴组,各8只。8只野生型小鼠为野生组。电针组电针百会、神庭,非穴组电针双侧肋下非穴区,野生组和模型组予相同抓取和固定,共28 d。干预后,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小鼠大脑皮质β淀粉样蛋白(Aβ)和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BACE1)含量,RT-PCR检测BACE1 m 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小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显著下降(P <0.001),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增加(P <0.001),BACE1表达和Aβ水平显著减少(P <0.001)。结论电针百会、神庭可能通过抑制APP/PS1小鼠大脑皮质BACE1表达,降低Aβ水平,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针 学习记忆 β位淀粉蛋白裂解酶1 β淀粉蛋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抗体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及学习记忆障碍(英文)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玉霞 王洪权 +2 位作者 赵红 郭景春 朱粹青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08-918,共11页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 探讨海马内注射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抗体诱导细胞表面APP的铰链是否影响大鼠的水迷宫行为学以及是否诱导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成年雄性SD大鼠海马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IgG和APP抗体.水迷宫行为学检测测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Cresyl Violet(CV)和Fluoro-Jade B染色观察神经元的退行性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蛋白在海马的异常表达和分布.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延长动物的寻台潜伏期,减少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探索时间和穿梭次数.CV和Fluoro Jade-B染色结果显示,海马注射APP抗体可导致海马锥体细胞的死亡和退变.同时伴MAP2免疫染色的减少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免疫染色的增加.上述结果表明,海马内注射APP抗体可诱导学习和记忆功能障碍及神经元的退行性改变,其机制可能与MAP-2和磷酸化paxillin及磷酸化tau的异常表达分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蛋白 水迷宫 神经元退行性变 海马 PAXILLIN t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分泌酶、淀粉样前体蛋白和早老蛋白1在阿尔采末病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韦云 刘剑刚 +1 位作者 李浩 唐旭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69,共3页
阿尔采末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APP、PS1为已被明确的痴呆基因,γ-分泌酶是生成Aβ的限速酶,三者都是目前AD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三者在AD间的具体相互作用机制及过程迄今还尚未明确,这些都可能是发现AD... 阿尔采末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逐步深入。APP、PS1为已被明确的痴呆基因,γ-分泌酶是生成Aβ的限速酶,三者都是目前AD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三者在AD间的具体相互作用机制及过程迄今还尚未明确,这些都可能是发现AD治疗新途径的潜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采末病 γ-分泌酶 淀粉蛋白 早老蛋白1 β淀粉蛋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和脑啡肽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罗焕敏 邓惠 +3 位作者 黄丰 肖飞 高勤 李晓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2-1045,共4页
目的 :为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10 0mg·L-1)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2 5、5、10、... 目的 :为寻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 ,探讨人参皂苷Rg1对脂多糖 (LPS)诱导的C6细胞株淀粉样前体蛋白 (APP)和脑啡肽酶 (NEP)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检测一定剂量LPS(10 0mg·L-1)和不同浓度人参皂苷Rg1(2 5、5、10、2 0 μmol·L-1)对C6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应用RT -PCR观察细胞中APP、NEP表达的变化。结果 :LPS作用于C6细胞株 ,C6细胞存活率下降 ,细胞内APP的表达增加 ,NEP的表达降低。人参皂苷Rg1能提高LPS处理的C6细胞存活率 ,使细胞内APP的表达降低 ,NEP的表达升高。结论 :LPS造成细胞损伤和细胞内APP表达增加、NEP表达降低 ,人参皂苷Rg1对LPS造成的细胞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可减弱LPS引起的细胞内APP表达增强 ,减轻LPS对细胞内NEP表达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脂多糖类 胶质瘤 淀粉Β蛋白 脑啡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药、补虚药对脑缺血大鼠淀粉样β蛋白及其蛋白前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海征 张秋霞 +4 位作者 赵晖 张弛 张楠 王雅丽 杨亦龙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8期942-945,共4页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中风药、补虚药、风药补虚药联用对脑缺血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 目的:观察侯氏黑散方中风药、补虚药、风药补虚药联用对脑缺血大鼠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β-淀粉样蛋白(Aβ)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检测侯氏黑散方中风药、补虚药、风药补虚药联用对APP及Aβ42表达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4h、48h,模型组大鼠皮层APP、Aβ42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强(P<0.01)。缺血24h,补虚药、风药补虚药联用可明显下调APP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48h,风药组大鼠皮层APP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缺血48h,风药补虚药联用可明显降低Aβ4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风药补虚药联用可明显下调APP表达,抑制Aβ42的异常积聚,降低Aβ42的毒性,从而发挥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淀粉蛋白 Β-淀粉蛋白 风药 补虚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脑益聪方提取物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蛋白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美霞 刘剑刚 +4 位作者 李浩 刘龙涛 梁琳 胡佳 魏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还脑益聪方(HYD)提取物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65 mg·kg-1、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 目的探讨还脑益聪方(HYD)提取物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65 mg·kg-1、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给药组小鼠ig给药,每日1次,连续6个月。给药结束后以跳台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实时RT-PCR测定海马组织PS1、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HIP)、鸟苷酸结合蛋白(CDC42)、呆蛋白(NCT)、激活蛋白-1(AP-1)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3)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增加(P<0.05),潜伏期缩短(P<0.01);水迷宫实验的穿台次数减少(P<0.05),潜伏期延长(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形态结构有所破坏,PS1和CHIP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跳台实验中多奈哌齐、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小鼠的错误次数分别由模型组的5.1±1.2减少至2.2±1.1,2.7±1.2和2.1±1.2(P<0.05),潜伏期由(70±27)s延长至130±33,162±33和(213±38)s(P<0.01);水迷宫实验中小鼠的穿台次数分别由2.1±1.8增加至3.5±1.9,3.6±2.0和3.8±1.8(P<0.05),潜伏期由(139±57)s缩短至95±58,95±58和(94±56)s(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形态较完整;HYD提取物1.7和3.4 g·kg-1可明显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S1 mRNA表达(P<0.05,P<0.01),使CHIP mRNA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对CDC42,NCT,AP-1和NFAT3 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HYD提取物具有提高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保护神经元和降低PS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脑益聪方 淀粉蛋白 早老蛋白1 蛋白 小鼠转基因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定海马脑片可溶性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量的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癸荣 高登莲 +3 位作者 曹龙光 韩方庭 姜远英 殷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89-690,共2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Β蛋白 印迹法 蛋白 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前体蛋白与β-淀粉样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及行为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蔡志友 晏勇 +8 位作者 张骏 杨丽 黄良国 吴芳 李洁颖 晏宁 王凤英 王咏龙 张健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44-647,共4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探讨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4周模型组(M...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探讨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随机分组: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4周模型组(M4组)、6周模型组(M6组)、8周模型组(M8组)。穿梭箱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认知行为学改变,蛋白质免疫印迹法、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P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β,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光密度值。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1),模型组APP、Aβ表达明显增高。3个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β与APP正相关,APP表达水平与学习、记忆损伤负相关,Aβ与学习、记忆损伤正相关。结论APP、Aβ在糖尿病大鼠脑组织表达增高,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增强Aβ表达参与了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APP具有双重作用机制,既具有脑保护作用,又有增高Aβ表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淀粉蛋白 Β-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琼 温咪咪 +2 位作者 李娜 姜春艳 李韶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se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是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Aβ的过量产生和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Aβ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se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是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Aβ的过量产生和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Aβ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异常剪切产生,APP表达增加被认为是AD的风险因素之一,目前关于AP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Aβ的前体如何剪切及在AD发病中的作用,而对APP的生理功能关注较少。近年研究发现APP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APP缺失可以影响学习记忆,这与其剪切及Aβ的产生均无关。APP广泛表达于多种器官和组织,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因此了解APP的生理功能将为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 生理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zheimer氏病淀粉样前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培利 童坦君 张宗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5-108,共4页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群的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绕(NFT)及细胞外老年斑(SP).构成SP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多肽(βA)为一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而来的分... Alzheimer氏病(AD)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群的原发性退行性脑病,其特征性病变为细胞内神经纤维缠绕(NFT)及细胞外老年斑(SP).构成SP的主要成分β淀粉样多肽(βA)为一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剪切而来的分子质量约为4ku的多肽,其神经毒性可能由其氧化作用和在脂质双层中形成的Ca2+通道所致.APP的功能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可能具有促进细胞粘附、维护突触膜稳定性等功能.APP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加工修饰:一为分泌途径,由一些假定的分泌酶催化;另一为胞内体溶酶体途径.在形成SP的βA中,较长者比短者更易聚集,因此一些APP突变由于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较长的βA或者使较短的βA生成量增加而致发家族性AD.一些可能在APP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因素,如早衰蛋白的突变,也可通过增加βA的生成量而致发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 蛋白 β淀粉多肽 早老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运动对D-半乳糖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和Tau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徐波 余锋 +1 位作者 张宪亮 季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探讨8周的有氧跑台运动对D-半乳糖模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Tau蛋白及其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运动组(T组,n... 目的:探讨8周的有氧跑台运动对D-半乳糖模型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Tau蛋白及其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8),运动组(T组,n=8)。两组大鼠连续8周经腹腔按120mg/kg·d的浓度注射D-半乳糖造模AD大鼠,同时对T组大鼠进行连续8周,每周5次的有氧跑台运动。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两组大鼠海马APP、Tau蛋白和GSK-3β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8周的有氧跑台运动显著下调了T组大鼠海马APP、Tau蛋白和GSK-3β的m RNA表达水平;其中,APP的下调幅度为42%(P<0.05),Tau蛋白的下调幅度为45%(P<0.01),GSK-3β的下调幅度为38%(P<0.05)。结论:8周的有氧跑台运动有效抑制了APP和Tau蛋白的基因表达水平,其机制可能是与运动抑制了GSK-3β的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跑台运动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TAU蛋白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的mRNA表达及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江三多 汤国梅 +6 位作者 张明园 任大明 钱伊萍 张野 林嗣萃 李飞 汪栋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于上海地区汉人群中,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作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半定量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 quantitivecompetitiveRT PCR)技术测定APP9~10的m... 于上海地区汉人群中,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外周血中β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外显子9、10(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并作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半定量竞争性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semi quantitivecompetitiveRT PCR)技术测定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以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FLP)方法检测基因组DNA中载脂蛋白E基因(APOE)和早老素1基因(PS1)多态;APP9~10cDNA的点突变检测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结果表明(1)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老人(P<0.05);(2)作为AD的主要风险因子,APOE ε4等位基因并不影响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水平,而另一可疑风险因子PS1基因1等位基因的存在却可显著增加AD患者中APP9~10的mRNA表达;(3)AD患者中不存在APP9~10cDNA的点突变。提示上海汉人群中,AD患者外周血中APP基因外显子9、10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也许这一生物学改变可作为一种生物学辅助诊断指标应用于AD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表达 突变 β淀粉蛋白基因 外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CA3区域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钟炳武 王哲 何明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1-437,共7页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揭示AD发病的部分机制和脑灵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脑灵汤组和脑复康组,每组8只,喂养1周后,... 目的:探讨脑灵汤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揭示AD发病的部分机制和脑灵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脑灵汤组和脑复康组,每组8只,喂养1周后,采用Aβ1-42注射大鼠海马法制成大鼠模型,再喂养28 d,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行为能力,HE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APP蛋白在大鼠海马CA3区中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显示:AD大鼠组的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在探索实验中,AD大鼠存在记忆障碍(P<0.05),而脑灵汤治疗后可使AD大鼠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大鼠平均探索次数明显增多(P<0.05)。AD组大鼠海马CA3区锥体细胞排列紊乱,有细胞缺失的现象,APP蛋白表达增多,脑灵汤治疗后可改善CA3区椎体细胞的病理改变以及降低APP蛋白的表达。结论:脑灵汤能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低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模型大鼠海马CA3区APP表达,对老年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有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 脑灵汤 淀粉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延脑淀粉样β蛋白及其蛋白前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树东 孙荣超 +3 位作者 梁加贝 周志毅 穆会君 芮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原发性脑干损伤(PBSI)中弥散性轴索损伤(DAI)的敏感标记。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技术研究在大鼠原发性脑干损伤模型中,延脑DAI与淀粉样β蛋白(Aβ蛋白)的表达及淀粉样β前体蛋白(β—APP)mRNA的半定量分析,以此来评估进行DAI早期诊断的有效性。结果免疫组化Aβ染色神经轴突测量3~24h损伤组,轴突明显增粗,并且稳步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且与时间呈正相关,β—APP mRNA表达增加最早从1h损伤组开始,并于3h达到高峰。结论β—APP是DA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标记,RT—PCR技术是一种快速的和敏感的方法,再结合免疫组化技术检测Aβ蛋白,可能对早期诊断DAI是非常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索损伤 淀粉Β蛋白 淀粉β蛋白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Aβ_(25~35)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任汝静 王刚 +3 位作者 潘静 杨红旗 陆国强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51-256,共6页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β-淀粉样蛋白(Aβ)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单独或与Aβ25~35同时作用于PC12细胞24h,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上清液中...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β-淀粉样蛋白(Aβ)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及与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代谢之间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尼古丁分别单独或与Aβ25~35同时作用于PC12细胞24h,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Blot法检测PC12细胞上清液中的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sAPPα)和细胞内胰岛素降解酶的表达水平。结果(1)尼古丁浓度于0.10~500μmol/L时,对PC12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均P>0.05),当浓度升至1000μmol/L时则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P≤0.05);Aβ25~35浓度于1~100μmol/L时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毒性作用(均P≤0.01),Aβ25~35浓度降至0.10μmol/L时则失去其毒性作用(P>0.05)。(2)尼古丁浓度于0.10~1000μmol/L时,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呈现不同的作用:尼古丁浓度于0.10~100μmol/L时可部分拮抗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均P<0.01),但不能使PC12细胞活力恢复至正常细胞水平(均P<0.01);而当尼古丁浓度于500μmol/L和1000μmol/L时则不产生拮抗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作用(均P>0.05)。(3)Aβ25~35(20μmol/L)和尼古丁(100μmol/L,100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均可引起PC12细胞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分泌水平升高(均P<0.01),其中以尼古丁浓度为100μmol/L时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的分泌水平最高。(4)浓度为20μmol/L的Aβ25~35可导致胰岛素降解酶表达水平降低(P<0.01),而浓度为100μmol/L的尼古丁可明显拮抗这种作用(P<0.01),1000μmol/L的尼古丁则无明显拮抗作用(P>0.05);将浓度为100μmol/L和1000μmol/L的尼古丁分别单独作用于PC12细胞时,胰岛素降解酶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古丁对Aβ25~35诱导的细胞毒性的拮抗作用与可溶性β-淀粉样前体蛋白α片段的分泌水平并无直接关系,而可能与胰岛素降解酶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 淀粉 Β蛋白 淀粉 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常海刚 惠磊 +3 位作者 马鹏举 李祥生 刘瑞华 金保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39-641,共3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 目的探讨可溶性α淀粉样前体蛋白(solubleαform of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sAPPα)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组(SAH+生理盐水)和sAPPα组(SAH+sAPPα),每组20只。大鼠自体血于视交叉前池建立SAH模型,生理盐水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生理盐水,sAPPα组在SAH模型建立后脑室注入sAPPα。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行组织凋亡细胞检测,采用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并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分别于模型建立后取大鼠10只,注药3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大鼠颞叶脑组织仅有很少量阳性凋亡细胞,而生理盐水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sAPPα组脑组织阳性凋亡细胞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和sAPPα组用药3d后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26.7±0.5)分、(13.9±0.7)分和(23.0±0.8)分。sAPPα组神经功能评分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APPα可通过抑制SAH后神经细胞凋亡,减轻继发损伤,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Β蛋白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元 细胞凋亡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