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对心肌细胞中αB-晶状体蛋白移位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肖卫民 袁开宇 +3 位作者 袁灿 王慷慨 尢家騄 肖献忠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处理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①Western blot显示热休克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2h左右基本复位 ;②免疫双荧光细胞化学显示热...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处理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及其表达变化。结果 :①Western blot显示热休克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2h左右基本复位 ;②免疫双荧光细胞化学显示热休克导致αB 晶状体蛋白在细胞浆内发生分布变化 ,而HSC70从胞浆向胞核移位 ;③免疫电镜定量分析进一步证实αB 晶状体蛋白在热休克时主要移向Z线及核膜等细胞骨架部位 ;④Northern blot显示热休克诱导心肌细胞αB 晶状体蛋白mRNA的表达增加。热休克处理使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骨架 ,表明其在心肌预适应早期相中可能发挥保护作用。而αB 晶状体蛋白的诱导表达 ,可能是心肌预适应延迟相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细胞培养 心肌缺血 缺血预适应 αb-晶状体蛋白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αB-晶状体蛋白导入心肌细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蒋磊 刘双 +4 位作者 袁灿 肖卫民 王慷慨 尢家騄 肖献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3-287,共5页
为将αB 晶状体蛋白 (αB crystallin ,αB C)导入心肌细胞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人αB 晶状体蛋白全长cDNA基因克隆至具有细胞膜通透能力的膜移位序列 (membrane translocatingsequence,MTS)的碱基顺序的下游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 为将αB 晶状体蛋白 (αB crystallin ,αB C)导入心肌细胞 ,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将人αB 晶状体蛋白全长cDNA基因克隆至具有细胞膜通透能力的膜移位序列 (membrane translocatingsequence,MTS)的碱基顺序的下游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谷胱甘肽 5 转移酶 (GST) MTS αB C融合蛋白 .用谷胱甘肽 Sepharose4B亲和层析分离表达产物 ,用Xa因子将其中GST切除 ,并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纯化MTS αB C .纯化的MTS αB C在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上呈单一条带 ,分子质量 2 3ku ;免疫印迹显示GST MTS αB C与MTS αB C均能为人αB C抗体识别而在相应位置出现清晰条带 .GST MTS αB C与MTS αB C均有分子伴侣活性 .用异硫氰荧光素 (FITC)标记的MTS αB C与心肌细胞共培养后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其进入了心肌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体蛋白 蛋白质工程 移位序列 心肌细胞 心肌损伤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艳 吴志鸿 +3 位作者 司南 周立冬 韩毳 王立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18-322,共5页
目的研究αB-晶状体蛋白对钾离子通道kv1.1、kv1.3及凋亡抑制因子Bcl-xl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急... 目的研究αB-晶状体蛋白对钾离子通道kv1.1、kv1.3及凋亡抑制因子Bcl-xl和凋亡因子Caspase-3的影响,探讨αB-晶状体蛋白对急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急性高眼压组)、B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5μL组)、C组(急性高眼压+玻璃体内注射10×10-6 g·L-1αB-晶状体蛋白5μL组),每组20只,右眼为实验眼。注射后7 d和14 d时,应用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kv1.1、kv1.3、Bcl-xl和Caspase-3在视网膜上的表达水平。结果注射后7 d和14 d时,C组kv1.1、kv1.3通道蛋白和凋亡因子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A组、B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组Bcl-xl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较A组、B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同时间点不同因子A组、B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αB-晶状体蛋白通过抑制急性高眼压后RGC上钾离子通道kv1.1、kv1.3的表达,从而提高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降低凋亡因子Caspase-3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保护R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体蛋白 急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钾离子通道 BCL-XL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氯环戊腺苷预处理延迟相对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建美 邹定全 +1 位作者 冉珂 常业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药2-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CCPA预处理组(C组)。S组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目的研究腺苷A1受体激动药2-氯环戊腺苷(CCPA)预处理延迟相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αB-晶状体蛋白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2只,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生理盐水预处理组(N组)、CCPA预处理组(C组)。S组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套带,但不阻断血流;N、C组在用药24h后分离兔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恢复灌注2h。提取心肌组织蛋白,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结果 S组中αB-晶状体蛋白表达很少,C组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N组(P<0.01)。结论 CCPA预处理延迟性心肌保护作用与αB-晶状体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l受体 2-氯环戊腺苷 预处理 延迟相 αb-晶状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EDF基因下调引起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含量的变化
5
作者 杨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13-717,共5页
目的研究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下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对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35岁青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构建三种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 目的研究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下调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的表达对波形蛋白和αB-晶状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20~35岁青年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构建三种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以特异性下调原代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PEDF基因RNA表达水平。感染细胞后,用Real-time PCR检测PEDF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确定RNA干扰效率。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PEDF基因RNA干扰48 h后,用Western Blot检测其中波形蛋白以及αB-晶状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以shRNA-scramble组为阴性对照组。结果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被成功分离培养,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PEDF shRNA的病毒载体对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感染效率都在80%左右。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EDF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被三种shRNA下调。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EDF基因的表达下调引起了波形蛋白的表达下降(在三个实验组中分别下降了72%、79%和93%)以及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加(在三个实验组中分别增加了219%、204%、93%)。结论人原代晶状体上皮细胞中PEDF基因下调可引起维持晶状体透明性的两种重要蛋白的改变,提示PEDF与白内障形成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RNA干扰 波形蛋白 αb-晶状体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昕滢 曹丽 +1 位作者 缪晟 高烨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6-439,共4页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根据血糖及...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及其与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眼科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和糖尿病并发性白内障患者98例(98眼),根据血糖及眼底检查将其分为非糖尿病(NDM)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均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收集四组患者晶状体前囊膜,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Western blot检测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分布及表达水平。结果αB-晶状体蛋白在LEC细胞核及细胞质中均有表达。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NDM组、NDR组、NPDR组、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P<0.001);与NDM组相比,NPDR组、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N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NDM组、NDR组、NPDR组和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02±0.83、2.30±0.79、3.94±1.15和5.69±1.23,四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DR组患者与NDM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NDM、ND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DR组患者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LEC中αB-晶状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与DR的发生发展正相关。αB-晶状体蛋白可能通过参与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对DR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体蛋白 晶状体上皮细胞 新生血管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保护过氧化氢所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肖卫民 袁开宇 +2 位作者 肖献忠 尢家騄 钟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23-226,共4页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 ,以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 1mmol·L- 1 的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 :热休克预处理组心肌细胞中αB 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H2 O2 所致的细胞... 采用热休克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进行预处理 ,以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 ,并观察其对 1mmol·L- 1 的过氧化氢 (H2 O2 )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发现 :热休克预处理组心肌细胞中αB 晶状体蛋白表达明显增加 ,H2 O2 所致的细胞死亡率及LDH释放率降低 ,总抗氧化能力增强 ;H2 O2 可引起αB 晶状体蛋白从胞浆向胞核及微丝移位。提示热休克预处理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与其诱导αB 晶状体蛋白的表达增加有关。αB 晶状体蛋白可能通过细胞内移位 ,保护某些核结构 ,稳定细胞骨架 ,并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 过氧化氢 αb-晶状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B-晶状体蛋白在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早期相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勤 肖卫民 +2 位作者 尢家騄 肖献忠 钟林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以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为模型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预适应早期相保护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缺血预处理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15min ,30min逐渐复位 ,6 0min时已接近全部复位。经... 以大鼠Langendorff离体灌流心脏为模型 ,观察αB 晶状体蛋白在预适应早期相保护阶段的变化。结果显示 :经缺血预处理后胞浆中可溶性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至细胞内的不溶性结构中 ,15min ,30min逐渐复位 ,6 0min时已接近全部复位。经预适应后的心肌对缺血再灌流损伤的耐受性明显增强 ,表现为心肌收缩力及冠脉流量明显高于缺血 再灌损伤组 ,肌酸磷酸激酶释放率及心肌丙二醛 (MD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 再灌损伤组。提示缺血预适应使αB 晶状体蛋白迅速移位于细胞内不溶性结构 ,为α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心肌缺血 αb-晶状体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F4B通过上调RhoA和Rac1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军 马增翼 +2 位作者 李淑莲 刘广超 胡延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热休克转录因子4(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4,HSF4)是调控新生儿期晶状体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它参与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纤维细胞分化,然而其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利用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LEC/HSF4-/-和mLEC/HA-HSF4b细胞为材料... 热休克转录因子4(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4,HSF4)是调控新生儿期晶状体发育的关键转录因子.它参与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和纤维细胞分化,然而其作用机理仍不清楚.利用鼠晶状体上皮细胞mLEC/HSF4-/-和mLEC/HA-HSF4b细胞为材料,对HSF4在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重建的mLEC/HA-HSF4b细胞中,高表达热休克蛋白25(Hsp25)和αB晶体蛋白(αB-crystallin).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结果表明,mLEC/HSF4-/-细胞明显比mLEC/HA-HSF4b细胞的迁徙速度慢(t检验,P=0.0001).应用免疫印迹和半定量RT-PCR实验发现,HSF4b能上调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但后者的表达不受Hsp25和αB-crystallin调控.由此推论,HSF4b通过调控RhoA,Rac1和CDC42的表达参与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向后房的迁徙.这一新发现对解释HSF4b调控晶状体发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转录因子4 晶状体上皮细胞 RHOA RAC1 热休克蛋白25 αb-晶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运动训练对骨骼肌小热休克蛋白和骨架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前进 王春雨 +1 位作者 马新东 王瑞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6-70,共5页
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 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 将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和离心训练3周组、离心训练6周组,之后安静对照组和训练6周组做大强度离心运动;取大鼠腓肠肌,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分析αB-晶体蛋白含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骨架蛋白Desm in变化。结果:6周的间歇性离心训练使腓肠肌αB-晶状体蛋白有显著的增加,骨架蛋白Desm in丢失减少,CK显著的降低,说明增加的αB-晶状体蛋白对骨架蛋白有保护作用;而未训练大鼠在大强度离心运动中体验了一个显著的应激反应,骨架蛋白Desm in显著丢失,αB-crystallin有显著增加。结论:小热休克蛋白αB-晶状体蛋白在离心运动引起的骨架蛋白损伤中可能是一种补充保护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b-晶状体蛋白 DESMIN 离心运动 腓肠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