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嘎拉苹果对春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 被引量:46
1
作者 赵林 姜远茂 +3 位作者 彭福田 李盼盼 王磊 李洪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9-1443,共5页
以7年生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 以7年生嘎拉苹果(Malus domestica)/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为试材,研究了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利用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以细根的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新生器官Ndff值普遍高于贮藏器官;果实采收后15N在粗根和细根中的Ndff值最高,地上贮藏器官次之,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树体吸收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不同物候期苹果吸收的15N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盛花期15N优先分配在根系中;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新生营养器官分配;在果实成熟期果实成为新的分配中心;果实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15N在树体内的运转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春季土施15N-尿素可被树体快速吸收、利用,氮肥利用率随物候期的推移逐渐提高,采收后的当季利用率为27.5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15n-尿素 吸收 利用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秋季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的贮藏、分配及再利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登超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何乃波 张序 隋静 侯立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0,86,共5页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冬枣晚秋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后,休眠期15N的贮藏、分配及翌年盛花期15N的再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晚秋叶施15N-尿素,休眠期树体枝干和根系中可检测到15N;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新生器官(枣吊、叶片、...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为试材,研究冬枣晚秋不同枝条叶施15N-尿素后,休眠期15N的贮藏、分配及翌年盛花期15N的再分配和利用。结果表明:晚秋叶施15N-尿素,休眠期树体枝干和根系中可检测到15N;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新生器官(枣吊、叶片、花)中可检测到15N。休眠期15N主要贮藏于地上部多年生器官,包括处理枝条和附近多年生器官。与休眠期相比,翌年盛花期时处理枝条的Ndff%显著下降,新生营养枝和多年生枝分别下降了59.13%和69.05%。贮藏15N再分配到新生器官,主要用于叶片和枣吊的生长,分配势随新生器官生理年龄的增加而增大(枣吊>叶片>花)。与新生营养枝处理不同,多年生枝处理的地上部枝干中贮藏15N向新生器官及枝干运输同时向下分配运输用于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15n-尿素 贮藏 分配 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沾化冬枣对萌芽前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进 姜远茂 +2 位作者 张序 赵登超 刘文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25,共4页
以4年生盆栽沾化冬枣树为试材,研究其对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沾化冬枣萌芽前施15N-尿素,根系吸收15N肥后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中,然后外运用于植株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 以4年生盆栽沾化冬枣树为试材,研究其对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沾化冬枣萌芽前施15N-尿素,根系吸收15N肥后优先分配到贮藏器官(包括主干、多年生枝和粗根)中,然后外运用于植株新生器官(包括枣吊及其叶片、新生营养枝、细根和果实)建造,与贮藏氮利用特性相似;果实采收后,树体内的15N开始向贮藏器官回流。萌芽前施的15N-尿素根系吸收后,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主要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幼叶期解析时,15N在贮藏器官粗根和主干木质部中的分配势(Ndff%)最强;盛花期解析时,15N在枣吊叶片(包括花)中的分配势最强;果实速长期解析时,15N在果实中的分配势最强;果实采收后解析时,15N在根系中的分配势最强。随着冬枣生长发育,植株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在果实速长期时达到最高,采果后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沾化冬枣 ^^15n-尿素 萌芽 分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果实发育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尿素的分配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赵登超 姜远茂 +3 位作者 彭福田 何乃波 张序 隋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_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_尿素的... 大田条件下,以6年生冬枣/金丝小枣为试材,研究了冬枣果实发育后期不同类型枝条叶施15N_尿素7 d后15N的吸收与分配特性。结果表明:处理叶片中的Ndff%均高于其他器官,且果实膨大期处理叶片高于果实硬核期。不同类型枝条对叶施15N_尿素的分配运转特性不同,坐果枣吊叶片主要供给果实生长;顶部营养枝叶片吸收15N在其附近器官中的分配势较高;中部营养枝叶片的下部器官15N分配势高于其上部相同的器官,果实膨大期顶部营养枝叶片处理15N最远可运输到根系。不同施15N时期营养枝叶片对15N分配利用不同,果实硬核期吸收15N在营养器官(叶片和枣吊)中的分配势较高,而果实膨大期15N在贮藏器官(枝干)中的分配势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果实发育期 叶片 ^^15n-尿素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苹果根外^(15)N—尿素吸收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兴洪 《果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1-163,共3页
苹果叶片对根外追^(15)N—尿素的吸收量在处理后的短时间内与时间呈高度直线正相关;叶片夜晚对尿素的吸收明显优于白天.
关键词 苹果 根外追施 ^^15n-尿素 吸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施氮矮化苹果对^(15)N的吸收、分配及利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丁宁 彭玲 +3 位作者 安欣 陈倩 姜翰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2-57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施氮对矮化苹果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个时期施氮对^(15)N-尿素的吸收...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施氮对矮化苹果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3个时期施氮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为1株,重复3次,分别在萌芽期(3月20日)、春梢缓长期(6月5日)和秋梢生长期(7月10日)3个时期进行施肥,每次每株施^(15)N-尿素(丰度10.14%)10 g,普通尿素150 g。果实成熟期(10月15日)取全株样品进行氮的分析测定。【结果】不同时期施肥,植株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差异显著。萌芽期施肥,植株在盛花期根的Ndff值最高,多年生枝次之;从春梢缓长期到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转运,果实成熟前期各器官Ndff均达到较高水平;到果实成熟期,果实的Ndff值最高。春梢缓长期施肥,秋梢生长期根的Ndff值最高;果实成熟期新生器官的Ndff均达到较高水平,其中果实的Ndff值最高。秋梢生长期施肥,根和多年生枝等贮藏器官的Ndff值在各测定时期都处于较高水平,随着物候期推移,一年生枝、叶片和果实等地上部新生器官的Ndff值逐渐增大,到果实成熟期,一年生枝、叶片和果实等新生器官的Ndff均达到最高水平,但此期果实对^(15)N吸收征调能力相对减弱。在果实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植株各器官的^(15)N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萌芽期施肥,营养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春梢缓长期施肥,生殖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秋梢生长期施肥,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最大。在果实成熟期,3个施肥时期处理间植株的总氮量、吸收^(15)N的量及^(15)N肥料利用率存在显著差异,均以春梢缓长期施肥处理最大,分别为86.34 g、1.38 g和30.07%;秋梢生长期次之,分别为75.64 g、1.25 g和27.22%;萌芽期施肥处理最小,分别为72.82 g、1.09 g和23.63%。【结论】在土壤比较贫瘠的果园中进行矮化栽培,生产上应制定合理的施肥次数,做到少量多次,在春季少施氮肥,初夏(果实膨大期)追施氮肥,同时加强当年贮藏营养,施肥时期适当后移,既能够满足树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尽量减少因灌溉和降水等造成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损失等,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不同时期 ^^15n-尿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生草对^15N利用及土壤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4
7
作者 彭玲 文昭 +2 位作者 安欣 姜翰 姜远茂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0-956,共7页
以2 a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黑麦草)对苹果植株生长,氮素利用、损失及其在0~60 cm土层残留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苹果相比,生草栽培后苹果植株总鲜重、新梢粗度、新... 以2 a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黑麦草)对苹果植株生长,氮素利用、损失及其在0~60 cm土层残留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苹果相比,生草栽培后苹果植株总鲜重、新梢粗度、新梢长度及根冠比皆成增加的趋势;苹果植株根长、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均以种植白三叶处理最大,其次为种植鼠茅草,最低的为单作苹果;不同处理间氮素利用率差异显著,种植白三叶后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率最高,种植鼠茅草次之,单作苹果最低;生草栽培后15N残留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且其15N残留量显著高于单作苹果。而在20~40 cm及40~60 cm土层15N残留量则以单作苹果最高,种植黑麦草次之,最低的为种植白三叶;生草栽培后氮素损失率为单作苹果>种植黑麦草>种植鼠茅草>种植白三叶。表明种植白三叶、鼠茅草及黑麦草在促进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土壤氮素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栽培 ^^15n-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油桃膨大期摘心和疏果对根外追^15N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延菊 李宪利 张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摘心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果实、短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长梢的分配率;摘心7 d后15N同化物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比对照稍大,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却远大于对照,此时摘心株大枝NdFF%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疏果处理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梢顶嫩叶和长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果实和短梢的分配率;疏果处理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远小于对照。本研究可为制定油桃丰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心 ^疏果^15n-尿素 同化物分配率 油桃 果实膨大期 同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橘留树保鲜过程中对^(15)N的吸收和分配研究
9
作者 姜小文 陶爱群 +3 位作者 曾继吾 姜波 钟云 易干军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427-2433,共7页
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 为弄清年橘留树保鲜期间不同组织对氮素营养的吸收和分配情况,将稳定同位素^(15)N-尿素涂抹在5年生枳砧年橘叶片和果实后,分6个时期(6~480 h)取样分析果实和树体中不同部位^(15)N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年橘留树保鲜期间留果枝条对氮素的转运和分配与采果枝存在差异,涂抹^(15)N后丰度下降速率不同,留果树的无果枝平均下降速度达12.64%,采果后的枝条仅4.69%,留果树的有果枝居中,说明留树保鲜树体新梢是第一氮营养分配中心,果实是第二氮营养分配中心;没有留树保鲜的采果枝条,新梢是主要的氮营养分配中心。涂抹在叶片上的氮素可转运到果实,涂抹在果皮上的氮素经果实吸收后也可转运到叶片。叶片吸收的氮转运到新梢的含量显著高于转运到留树果实的氮含量,表明留树保鲜期内没有改变树体氮素的分配模式,从营养角度解释年橘留树保鲜不影响第二年产量的原因,为年橘留树保鲜期间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橘 留树保鲜 ^^15n-尿素 调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肥料氮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云鹏 张水勤 +4 位作者 许猛 李燕婷 高强 赵秉强 袁亮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4-1663,共10页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尿素氮去向的影响,为传统叶面肥的绿色升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DES以氯化胆碱、乙二醇、葡萄糖、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对冬小麦产量和基施尿素氮去向的影响,为传统叶面肥的绿色升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DES以氯化胆碱、乙二醇、葡萄糖、柠檬酸为原料制备。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供试作物,进行田间土柱栽培试验。设置不施氮肥对照(CK)和氮肥+喷施清水(W)、氮肥+喷施氨基酸叶面肥(Y1)、氮肥+喷施海藻酸叶面肥(Y2)、氮肥+喷施DES(D)5个处理,除CK外,每个处理柱0—30 cm土层基施^(15)N尿素氮(^(15)N丰度为10.09%)0.15 g/(kg,干土),基施P_(2)O_(5)和K_(2)O各0.2 g/(kg,干土)。在每次喷施处理前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在小麦收获后,调查穗数和籽粒产量、秸秆生物量,测定含氮量和^(15)N丰度;取0—15、15—30、30—50、50—70、70—90 cm土壤样品,用于测定^(15)N丰度。探究叶面喷施DES对小麦生长和肥料氮去向的影响。【结果】与W处理相比,3个叶面施肥处理(Y1、Y2、D)灌浆后期旗叶SPAD值显著提高了17.14%~32.24%,提升效果以D处理最优,显著高于Y1和Y2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显著提高了17.48%~21.11%,以D处理增产效果最优,其穗粒数显著高于W处理;小麦地上部总吸氮量显著提高了10.00%~18.33%,D和Y2处理还分别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肥料氮吸收量9.43%和7.55%;氮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7.98、8.25和14.53个百分点,且D处理分别显著高于Y1和Y2处理6.55和6.28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34.07%、31.09%、41.20%,且D处理肥料氮利用率较Y1处理显著提高了4.19个百分点。与Y1和Y2处理相比,D处理的肥料氮残留率分别显著提高了7.94和8.95个百分点,肥料氮损失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2.13和10.73个百分点。【结论】叶面喷施低共熔溶剂可以显著提高灌浆后期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延缓小麦旗叶衰老,增加穗粒数,提高小麦产量,促进小麦对基施肥料氮的吸收利用,提高肥料氮利用效率,降低肥料氮损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叶面喷施 小麦 产量 15N尿素 肥料氮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柴达木枸杞园^(15)N肥料去向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九斤 盛海彦 +1 位作者 高亚军 王永亮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7-585,共9页
枸杞产业已成为青藏高原的优势产业,但存在氮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适当施用氮肥和硝化抑制剂是减少氮肥气态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为探讨枸杞栽培的适宜施肥方式,于2020年在柴达木盆地青海诺木洪... 枸杞产业已成为青藏高原的优势产业,但存在氮肥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适当施用氮肥和硝化抑制剂是减少氮肥气态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为探讨枸杞栽培的适宜施肥方式,于2020年在柴达木盆地青海诺木洪农场,以11年生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4个处理:N_(267)、N_(133)处理分别施用纯氮267、133 kg·hm^(-2),N_(267)I_(1.33)、N_(133)I0.67处理分别在N_(267)、N_(133)处理施氮量的基础上配施硝化抑制剂—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1.33、0.67 kg·hm^(-2),研究施氮量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对施用的^(15)N-尿素在枸杞-土壤系统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N_(267)I_(1.33)处理枸杞全株的干物质量、吸氮量和植株15N累积量(Ndfa)均最高,较N_(267)处理分别提高了25.04%、30.17%、1.96%。秋果期及休眠前期N_(267)I_(1.33)处理的0~200 cm土层15N残留量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了73.89%~122.47%、80.33%~165.86%。N_(267)处理的15N损失率最高,较N_(267)I_(1.33)处理提高了4.25个百分点,N_(133)I0.67处理的15N损失率最低,较其余处理降低了2.08~10.29个百分点。N_(267)I_(1.33)处理的总产量最高,较其他处理提高了5.00%~9.48%。综上,267 kg N·hm^(-2)配施2-氯-6(三氯甲基)-吡啶1.33 kg·hm^(-2)可提高枸杞产量、植株吸氮量和土壤氮残留量,相同施氮量配施硝化抑制剂有利于提高枸杞生育后期土壤中的^(15)N-尿素残留量进而降低土壤氮损失,是提高柴达木地区高肥力枸杞园氮肥利用率的推荐组合。本研究结果可为柴达木地区枸杞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施氮量 2-氯-6(三氯甲基)-吡啶 ^^(15)n-尿素 氮肥去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秋叶施尿素提高矮化苹果翌春生长及果实品质的效果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宁 沙建川 +3 位作者 丰艳广 陈建明 张民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65-1671,共7页
【目的】研究晚秋叶施高浓度尿素对矮化苹果翌年春天氮素吸收、利用及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 【目的】研究晚秋叶施高浓度尿素对矮化苹果翌年春天氮素吸收、利用及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矮化果园合理施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苹果为试材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3个处理,每个处理5株树,单株为1次重复。用^(15)N–尿素(丰度为10.22%)配成N1.50%,3.00%和4.50%的水溶液,分别用毛笔涂抹苹果全树叶片的正反两面,每株树用量60 m L。以同样步骤,用普通尿素进行三个浓度的对照试验。于翌年盛花期(4月25日)进行局部取样,春梢生长期(6月15日)进行整株破坏性取样,测定个部位的含氮量和^(15)N丰度,以及叶绿素含量及果实品质,计算肥料氮对该部位氮素吸收的贡献率。【结果】晚秋矮化苹果叶施不同浓度^(15)N–尿素,叶片对叶面引入的氮素具有较高的吸收能力。不同叶施处理,植株翌年各器官的Ndff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以N 4.50%处理的最大,N 3.00%处理次之,N1.50%处理最小,在盛花期,不同处理植株各器官均以多年生枝的Ndff值最高,其次是叶片,花和根,在春梢生长期,不同处理植株各器官均以叶片的Ndff值最高,其次是果实、一年生枝、多年生枝、根,中心干的Ndff值最小。在果实成熟期,不同处理苹果植株叶片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均存在差异显著,且均以N 4.50%处理最高,其次N 3.00%和N 1.50%处理,对照处理最小;不同处理植株的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可溶性糖和糖酸比均存在差异显著,且均以N 4.50%处理最高,其次N 3.00%和N1.50%处理,对照处理最小。【结论】晚秋对矮化苹果叶施不同浓度尿素,均显著增加了当年的贮藏营养,有利于翌年春天的营养生长和花芽分化,而且改善了叶片质量,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苹果产量和果实品质。对于供试矮化苹果,适宜的喷施浓度是N 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化苹果 ^^15n-尿素叶面喷施 氮吸收利用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秀英 王正银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0-123,共4页
采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水稻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用量(施氮量的20%)的复合氮肥增效剂能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尿素全量配施... 采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水稻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用量(施氮量的20%)的复合氮肥增效剂能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发育;尿素全量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不影响水稻生长,能显著提高水稻植株Ndff%、氮吸收总量,氮素利用率和^15N的吸收量,尿素减量5%~15%(即减少施氮7.8~23.7kg/hm^2)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基本上不影响水稻生长、籽粒产量和吸氮总量,能显著提高氮素的农学效率、生理效率和氮素利用率;植株吸氮总量、净吸收氮量和^15N总吸收量与不施增效剂的处理相当或有所提高。尿素减量达30%以上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尿素与施氮量20%的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不影响大田水稻植株生长和单季产量,能提高氮素利用率,节省氮肥投入达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尿素 复合氮肥增效剂 水稻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对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的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秀英 王正银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20mg/盆,田间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57.5kg/hm^2),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 用^15N-尿素进行盆栽和田间试验(盆栽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20mg/盆,田间试验尿素标准用量为157.5kg/hm^2),研究了复合氮肥增效剂用量、尿素减量与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对玉米生长、籽粒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量的20%~60%)的复合氮肥增效剂能显著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发育。氮素减量5%~15%时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生长和含氮量影响不显著,^15N和吸氮总量与不施增效剂的处理相当或有所提高。除尿素减量30%处理外,其余各尿素减量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的处理,玉米氮素利用率比不施增效剂的处理提高5.6%~7.3%,尿素减量5%~50%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玉米氮素表观利用率提高7.7%~17.0%。在大田条件下,尿素氮减少5%~15%(即减少施氮7.8~23.7kg/hm^2)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不影响玉米的单季产量,玉米植株吸氮总量、氮素净吸收量、氮肥生理效率和农学效率与不施增效剂的处理相当或增加,氮素表现利用率提高14.8%~15.2%。尿素减量达30%时,配施复合氮肥增效剂对玉米植株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明显不利。尿素与20%施氮量的复合氮肥增效剂配施,不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和单季产量,能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节省氮肥投入达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尿素 尿素减量 复合氮肥增效剂 玉米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水平下橡胶树氮素贮藏及翌年分配利用特性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永发 吴小平 +5 位作者 王文斌 陈艳彬 罗雪华 薛欣欣 王大鹏 赵春梅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313-2320,共8页
以2年生幼龄橡胶树为试材,采用落叶期换土移栽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少量施氮(N28)、适量施氮(N56)和过量施氮(N84)3个氮素水平下幼树的生长差异及氮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肥利于树体生长。以N28处理为对... 以2年生幼龄橡胶树为试材,采用落叶期换土移栽法,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少量施氮(N28)、适量施氮(N56)和过量施氮(N84)3个氮素水平下幼树的生长差异及氮吸收、利用和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适量施氮肥利于树体生长。以N28处理为对照,N56和N84处理均通过促进根系生长进而促进地上部生长,且N56处理对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较N84更为显著。N28、N56和N84处理橡胶树当年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7.55%、46.83%、39.09%,在第2年春季第一蓬叶稳定期后,各处理氮肥利用率分别为44.49%、43.79%、38.17%。橡胶树氮素的主要贮藏部位为主干和根系,其^15N分配率为59.58%左右,主干木质部的^15N分配率最高,N28、N56和N84处理分别为24.65%、28.69%和25.50%;3个处理地上部枝干中的^15N分配率为76.85%(N28)、78.24%(N56)和75.51%(N84)。经过春季的重新再利用,第1年吸收贮藏的氮素由枝干和根系向新生器官(新梢木质部、新梢皮部、叶片及叶柄)大量运转,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N28、N56和N84处理新生器官中的Ndff%较高,分别为9.60%~11.31%、18.39%~21.43%和31.67%~34.04%,而主干木质部中的Ndff%较低,分别为3.86%、7.90%和13.77%。贮藏氮在橡胶树春季器官的生长发育中起到重要作用,3个处理新生器官中的^15N分配率为50.60%(N28)、53.98%(N56)和53.28%(N84)。适量施氮水平下^15N在地上部枝干中的贮藏比例较高,翌年新生器官中的分配率也高,有利于橡胶树氮素的季节性循环利用及生长发育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龄橡胶树 ^^15n-尿素 贮藏 分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植酸分次施用明显提高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陈倩 李秉毓 +2 位作者 张鑫 葛顺峰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57-764,共8页
【目的】研究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为腐植酸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不施腐植酸对照... 【目的】研究腐植酸分次施用对富士苹果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为腐植酸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不施腐植酸对照(CK)、腐植酸(1.5 kg/株)分一次(HA1)、两次(HA2)和三次(HA3)施用共4个处理。果实成熟期进行全株破坏性取样,测定各器官含氮量和^15N丰度,以及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采集0—12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其氮素含量和^15N丰度。【结果】与CK相比,HA1、HA2和HA3处理的单果重分别显著提高了4.1%、8.8%、13.6%,单株产量提高了5.4%、11.9%、17.8%,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也显著升高,3个处理之间差异也达显著水平,HA3处理效果优于HA2处理及HA1处理(P<0.05)。3个腐植酸处理(HA1、HA2和HA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苹果各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Ndff值),各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HA3>HA2>HA1>CK;而不同处理各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果实最高,其次是叶片、一年生枝、细根、粗根和多年生枝,中心干最低。与CK处理相比,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15N利用率分别提高了5.08~13.34个百分点,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10.27~20.17个百分点,均以HA3处理效果最佳,HA3处理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土壤^15N残留量差异显著,3个施用腐植酸处理0—60 cm土层^15N残留量显著高于CK处理,而在60—120 cm土层显著低于CK,0—60 cm各土层^15N残留量均表现为HA3>HA2>HA1>CK。【结论】施用腐植酸能够提高富士苹果产量及品质,促进树体对^15N-尿素的吸收,减少肥料氮向深层土壤的淋溶,腐植酸在3月底、6月中旬和8月中旬分3次施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分次施用 ^^15n-尿素 苹果 产量 氮素利用与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脲酶抑制剂对作物营养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正银 徐卫红 +4 位作者 黄云 袁吕江 贾中原 周军 丁淑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采用15N 尿素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了 4种植物材料 (P1、P2 、P3、P4 )作脲酶抑制剂对高粱和水稻营养效应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植物性脲酶抑制剂对水稻和P1对高粱生长、地上部干重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且植株叶绿素a b值变幅小... 采用15N 尿素进行盆栽试验 ,研究了 4种植物材料 (P1、P2 、P3、P4 )作脲酶抑制剂对高粱和水稻营养效应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4种植物性脲酶抑制剂对水稻和P1对高粱生长、地上部干重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且植株叶绿素a b值变幅小。植物性脲酶抑制剂 (除P3外 )提高水稻叶片氨基酸含量 1 2 9%~ 2 5 1 %和植株氮素利用率 5 2 %~ 7 7% ,亦促进高粱植株对氮素的利用。 4种植物性脲酶抑制剂提高两种作物氮素表观利用率 4 3 %~ 1 9 2 %和水稻磷、钾吸收量 ,而对高粱磷、钾吸收有降低作用。植物性脲酶抑制剂能提高两种作物的土壤碱解氮含量。淹水条件下植物性脲酶抑制剂持续作用时间相对较短 ,水稻生长 3 6d ,土壤脲酶活性变化不大 ;高粱生长 48d ,土壤脲酶活性降低 1 0 5%~ 1 8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脲酶抑制剂 高梁 水稻 营养效应 土壤特性 作物营养 ^^15n-尿素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实膨大期分次施氮对苹果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累积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玲 王芬 +3 位作者 田歌 于波 葛顺峰 姜远茂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7-291,297,共6页
以6a生苹果为试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果实膨大期等氮量分次(1次,2次,8次)追施N肥对^(15) 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0—60cm土层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膨大,植株新生器官(叶片、新梢和果实)Ndff值以8... 以6a生苹果为试材,采用^(15) 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果实膨大期等氮量分次(1次,2次,8次)追施N肥对^(15) N-尿素吸收、利用、损失及0—60cm土层氮素累积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膨大,植株新生器官(叶片、新梢和果实)Ndff值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吸收量分别是2次和1次施氮处理的1.61倍和2.10倍;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15) N分配率均以8次施氮处理最高,1次施氮处理最低;随时间推移,8次施氮处理0—60cm土层^(15) N残留量逐渐高于2次和1次施氮处理,且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在果实成熟期,8次施氮处理^(15) N肥料利用率为17.65%,显著高于2次(10.99%)和1次施氮处理(8.37%),而^(15) N损失率为47.54%,显著低于2次(59.05%)和1次施氮处理(67.92%)。综合考虑,果实膨大期8次施氮处理效果最佳,可使氮肥在树体需肥的关键期充分发挥作用,能显著降低氮肥损失,保证稳定充足氮素供应,提高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分次施氮 ^^15 n-尿素 氮素吸收 氮素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大豆间作对氮素吸收利用及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任静 刘小勇 +2 位作者 刘芬 彭海 韩富军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为核桃/大豆间作模式的养分管理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核桃/大豆间作、核桃单作和大豆单作等3种模式,在不施N肥的前提下,利用^(15)N-尿素示踪技术,对6月(果实硬核期)、8月(油脂转化期)和10月(核桃落叶前)3个时期的干物... 【目的】为核桃/大豆间作模式的养分管理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设置核桃/大豆间作、核桃单作和大豆单作等3种模式,在不施N肥的前提下,利用^(15)N-尿素示踪技术,对6月(果实硬核期)、8月(油脂转化期)和10月(核桃落叶前)3个时期的干物质量、N素吸收利用、生物固氮效率和N素转移进行分析,比较核桃/大豆间作与单作模式对N素吸收利用及种间转移规律影响的差异。【结果】与6月相比,10月间作与单作核桃地上部干物质量每株分别增加283.35%、282.16%,地下部每株分别增加169.43%、157.63%。间作模式中2个物种各部分干物质量均低于单作,其中大豆尤为显著(P<0.05);但间作模式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单作(除10月外)(P<0.05)。整个生育期,间作与单作核桃中N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不断降低,与6月相比,10月分别下降了0.57%和0.58%,然而间作体系中N素来自肥料比例的加权平均值显著大于单作体系(P<0.05)。10月前核桃15N分配率为地上部(叶、枝、主干)高于地下部(根),后期则相反。10月间作与单作核桃N肥利用率达最大值,与单作相比,间作核桃N肥利用率显著降低了0.22%(P<0.05)。6—10月,单作模式下2个物种的N肥利用率高于间作模式,大豆的N肥利用率高于核桃,间作体系N肥利用率的加权平均值显著高于单作体系(P<0.05)。10月,大豆固氮效率、N素转移率及大豆固氮转移比例均为最高,与6月相比,间作和单作大豆固氮效率分别增加了36.31%和26.11%,N素转移率和核桃中N素来自大豆固氮转移的比例分别增长了2.05、1.59倍。【结论】核桃/大豆间作模式总体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N素吸收利用及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间作 ^^(15)n-尿素 氮素利用 氮素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成熟期蜜柚树体氮素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徐凯悦 王晓华 +5 位作者 宋彪 郭世伟 郑朝元 郭九信 吴良泉 苏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3-564,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成熟期蜜柚树体氮素分配的影响,为蜜柚果园氮肥的合理运筹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红肉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v.Hongroumiyou]为试材进行高量(对照)和减量施肥试验。供试尿素...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成熟期蜜柚树体氮素分配的影响,为蜜柚果园氮肥的合理运筹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年生红肉蜜柚[Citrus grandis(L.)Osbeck.cv.Hongroumiyou]为试材进行高量(对照)和减量施肥试验。供试尿素以5∶3∶2的比例分别在春梢萌发期、稳果期和果实膨大期追施,在每个时期的追施尿素中加入5%的^(15)N-尿素。在成熟期,采集蜜柚各部位器官样品,测定生物量、氮浓度、^(15)N丰度,计算不同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15)N分配率以及^(15)N利用率。【结果】对照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果实、当年生挂果枝上的叶和枝的Ndff值较高;在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果实的Ndff值显著高于其它器官;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蜜柚,则以当年生未挂果枝和叶的Ndff值最高。减量施肥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和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Ndff值在果实、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与对照相似;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枝条中的Ndff值都高于叶片,这与对照处理当年生未挂果枝叶Ndff值最高有所差异。成熟期不同器官的^(15)N分配率表现为:对照处理中,在春梢萌发期追施^(15)N-尿素的,果实^(15)N分配率(52.5%)显著高于营养器官(25.5%)和贮藏器官(22.1%);在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分配率以果实中最高(61.3%),其次是贮藏器官(25.4%),显著高于营养器官(13.3%);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分配率在贮藏器官进一步增加至最高(44.0%),其次为营养器官(35.8%),最低为果实(20.3%)。减量施肥中,在春梢萌发期和稳果期追施^(15)N-尿素的,^(15)N在不同器官的分配率与对照相似,而在果实膨大期追施^(15)N-尿素,^(15)N分配率以贮藏器官最大(45.8%),其次为果实(34.3%),最低为营养器官(19.9%)。对照和减量施肥两个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均以春梢萌发期施入^(15)N-尿素的处理最低。对照处理中,^(15)N利用率总体随^(15)N-尿素施用时期的后移而逐步提高,减量施肥中,以稳果期施入^(15)N-尿素处理的利用率最高(37.5%),且减量施肥蜜柚树体各器官的^(15)N利用率均高于对照,并以果实中^(15)N利用率的增幅最大。【结论】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发现,春梢萌发期施入的氮肥,主要分配到果实以及当年生枝叶中,稳果期施入的氮肥较多分配在果实中,而果实膨大期施入的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贮藏器官的氮素积累,有利于来年果实的生长。因此,在蜜柚生产上,春梢萌发期施肥量可以适当减少,以避免氮肥的大量损失;稳果期施肥作为果实氮素积累的关键施肥时期,施肥量需得到保障;同时需要追施果实膨大肥增加贮藏营养,用于果树的花芽分化,提高翌年果实的产量与品质。适当优化氮肥用量有利于抑制蜜柚果树的过度营养生长,提高果实的氮素利用率,具体优化比例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 减量施肥 时空特征 ^^(15)n-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