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I-抗AFP抗体介入导向治疗肝癌的药物体内代谢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可和 吴英德 +1 位作者 刘志辉 周德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 :研究 1 2 5I 抗AFP抗体经肝动脉介入灌注后的体内代谢特点 ,并探讨导向综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经肝动脉灌注 1 2 5I 抗AFP结合化疗栓塞 (TACE)和静脉滴注CD3 AK细胞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 2 1例 ,检测 1 2 5I 抗... 目的 :研究 1 2 5I 抗AFP抗体经肝动脉介入灌注后的体内代谢特点 ,并探讨导向综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 :经肝动脉灌注 1 2 5I 抗AFP结合化疗栓塞 (TACE)和静脉滴注CD3 AK细胞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 2 1例 ,检测 1 2 5I 抗AFP抗体在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各项参数及体内生物学分布特点 ,并对比观察导向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结果 :1 2 5I 抗AFP抗体血中放射性T1 2 α、T1 2 β分别为 1.85± 1.79及 15 6 .46± 6 5 .11小时 ,尿放射活性半排时间为 94小时 ,器官体表外辐射强度测定提示肝脏相对其他器官有强度较强及时间较长的放射性积蓄 ,肝脏SPECT检查瘤 肝比平均值为 2 .1± 0 .6 ,。导向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 6 1.9%(13 2 1)与 2 5 .0 %(5 2 0 ) ,1年累计生存率比较亦为 6 1.9%与 2 5 .0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1 2 5I 抗AFP抗体经肝动脉给药后可选择性滞留在肝肿瘤内较长时间而起持续内照射作用 ,与TACE和免疫治疗应用是肝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导向治疗 药代动力学 化疗栓塞 ^^125i-afp抗体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抗AFP导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核素监测与防护
2
作者 江锦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15-516,共2页
关键词 ^^125i-afp 导向治疗 原发性肝癌 核素监测 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B159单抗-表阿霉素与^(125)I-标志物对人B淋巴瘤的体内外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玲 朱兆玲 林学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03-703,707,共2页
关键词 体内效应 体外效应 人B159单-表阿霉素 ^^125i-标志物 B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人源抗HBs Fab在裸鼠人肝癌模型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吴桂臣 罗荣城 +5 位作者 韩焕兴 尤长宣 丁雪梅 李爱民 王传斌 张鸣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 目的 :在人源抗HBsFab表达载体构建、抗体片段表达及纯化成功后 ,进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以评价其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导向活性。方法 :用13 1I标记人源抗HBsFab ,经腹腔注射 1,3,5 ,7d后行裸鼠人肝癌模型放射免疫显像 ,于第 7天作组织分布测定 ,并以鼠源抗HBsAg单抗为对照进行比较。 结果 :实验组在标记抗体注入后第 3天即获阳性显像 ,第 5天更加清晰 ,此时人源抗HBsFab、鼠源单抗及无关Fab的瘤 /肝放射性比值分别为 5 .4,4.0和 0 .9。结论 :人源抗HBsFab具有良好的导向活性 ,为其用于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裸鼠 单克隆抗体 ^碘^131i-人源HBs-F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4单抗-表阿霉素在体外和体内对T源性淋巴瘤的作用
5
作者 张玲 董涛 宋立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探讨抗CD4单克隆抗体免疫结合物对T源性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T10)作联接桥,将表阿霉素分子偶联到抗CD4单抗上,制备成抗CD4单抗免疫结合物,在体外和体内,经补体非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免疫组... 目的:探讨抗CD4单克隆抗体免疫结合物对T源性淋巴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效应。方法:采用低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T10)作联接桥,将表阿霉素分子偶联到抗CD4单抗上,制备成抗CD4单抗免疫结合物,在体外和体内,经补体非依赖性细胞毒试验、免疫组化试验、CFU-GM集落形成试验、125I-单抗结合物裸鼠体内示踪等方法测定抗CD4免疫结合物对T-源性淋巴瘤细胞的亲合力和特异性杀伤效应。结果:抗CD4-表阿霉素免疫结合物对T源性淋巴瘤细胞(CEM)有较强亲合力和特异性杀伤力(79%),ECT扫描发现125I-抗CD4结合物主要富集在含CEM细胞的实体瘤内。结论:125I-抗CD4单抗标志物和抗CD4-表阿霉素结合物可用于诊断和治疗T-源性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单克隆抗体 表阿霉素 CEM细胞 免疫结合物 ^^125i-CD4单结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