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环境^(99)Tc的水平、来源、分析及示踪应用
1
作者 张佳琪 黄钊 +1 位作者 范煜坤 侯小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5-1404,共20页
人类核活动如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等向海洋环境释放了大量高裂变产额核素-锝-99(^(99)Tc),然而其带来的潜在环境辐射和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晰。此外,^(99)Tc的高水溶性和长半衰期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海洋示踪剂,示... 人类核活动如核试验、乏燃料后处理、福岛核污染水排放等向海洋环境释放了大量高裂变产额核素-锝-99(^(99)Tc),然而其带来的潜在环境辐射和健康影响尚不完全明晰。此外,^(99)Tc的高水溶性和长半衰期等特性使其成为良好的海洋示踪剂,示踪研究洋流循环和水团交换等环境过程。目前,针对^(99)Tc的综述主要集中在各类样品中^(99)Tc分析方法,较少关注^(99)Tc的海洋环境行为和示踪应用。系统梳理海洋环境^(99)Tc的来源、行为规律及示踪应用现状对于理解其环境辐射危害、应对核污染排放、海洋环境过程示踪研究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对海洋生态系统中^(99)Tc的来源和分布进行系统总结,评述^(99)Tc分析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聚焦在对^(99)Tc的环境行为,特别是^(99)Tc的海洋环境示踪应用,并对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与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放的^(99)Tc在我国边缘海域和西太平洋海域的环境影响研究提供较为全面系统的基础信息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 海洋示踪 海水 分析方法 核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吴永刚 马琦琳 +3 位作者 刘国峰 何建军 苏见知 支科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 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 (LPS)的促分泌作用 ,并对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 (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 1和s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外周血 单核细胞 细胞因子 影响 白细胞介素1 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SPECT/CT与^(99)Tc^m-MDP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洁 韩丽君 +1 位作者 屈婉莹 李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 目的 比较18F FDGSPECT/CT显像与99Tcm MDP骨显像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9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患者同期进行18F FDGSPECT/CT显像和常规99Tcm MDP骨显像。结果  19例患者 8例有骨转移 ,共发现 47个转移灶。18F FDGSPECT/CT发现 8例骨转移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7例骨转移 (P >0 .0 5 ) ;18F FDGSPECT/CT发现 45个转移灶 ,99Tcm MDP骨显像发现 2 6个转移灶 (P <0 .0 1)。18F FDGSPECT/CT探测骨转移的灵敏度 95 .74% ,特异度 89.47% ,准确度93 .94% ;99Tcm MDP探测骨转移灵敏度 5 5 .3 2 % (P <0 .0 1) ,特异度为 94.74% (P >0 .0 5 ) ,准确度 66.67% (P <0 .0 1)。结论 在探测肺癌骨转移方面 ,18F FDGSPECT/CT显像较常规99Tcm MDP骨显像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对99Tcm MDP骨显像阴性、单一病灶及可疑脊椎转移患者 ,应进一步行18F FDGSPECT/CT显像 ,可起到信息互补、明确诊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骨显像 mdp CT 肺癌骨转移 诊断 转移灶 灵敏度 探测 准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联合钙剂、活性维生素D_3治疗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郧鹤 骆磊 +2 位作者 余小华 刘永风 吴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6-219,共4页
目的评价99Tc-MDP治疗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42例)和对照组(B组47例),两组均采用131I治疗甲亢,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口服钙剂加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同时加用99Tc-MDP注射治... 目的评价99Tc-MDP治疗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将89例甲亢继发骨质疏松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A组42例)和对照组(B组47例),两组均采用131I治疗甲亢,联合治疗组采用常规口服钙剂加活性维生素D3治疗,同时加用99Tc-MDP注射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3~4 w;对照组常规口服钙剂加维生素D3治疗。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以及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FT3、FT4、TSH)的变化。结果 (1)131I治疗6个月后联合治疗组BGP、B-ALP开始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治疗组BMD值在治疗后12个月较治疗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间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无差异(P>0.05);(4)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76.6%,联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Tc-MDP与钙剂及活性维生素D3联用,对甲亢继发骨质疏松症有较好疗效,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dp甲亢 骨质疏松症 ^^131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庆 顾洁夫 +3 位作者 蔡林 汪长银 文兵 汪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6期506-508,共3页
目的 研究99Tcm 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意义。方法 于 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 15mm缺损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异体冻干骨的复合物 ,B组单纯植入冻干骨。于术后 2 ,4,6周行放射... 目的 研究99Tcm MDP骨显像评价异体骨移植的意义。方法 于 18只新西兰大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 15mm缺损 ,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植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与异体冻干骨的复合物 ,B组单纯植入冻干骨。于术后 2 ,4,6周行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组织学切片和X线检查。并另选 3只大白兔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①未出现并发症的移植骨均存活 ,它们的放射性浓度在术后 2周增加 ,4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下降 ,其动态变化与组织形态学改变一致并早于X线改变。②A组的放射性浓度始终高于B组。③另有 2例术后感染 ,在 2周时放射性浓度下降 ,经治疗后 ,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移植 99-m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骨代谢改变与^(99)Tcm-MDP骨显像、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蔡瑾 高克加 +2 位作者 叶智卫 梅小刚 朱吕佶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61-1164,共4页
目的在判断早期骨量变化时,重视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与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和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注射DX量2 mg... 目的在判断早期骨量变化时,重视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与的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和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针剂(DX)制作兔骨质疏松动物模型。设A组(正常对照组),B组(骨质疏松对照组,注射DX量2 mg/kg,每周2次)和C组(骨量减少组,注射DX量1 mg/kg,每周1次),制模时间为6周。检测指标: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骨密度、病理切片骨组织学、血清BALP、BGP检测。99Tcm-MDP骨骼显像的感兴趣区(ROI)半定量检测:第3腰椎、股骨头、膝关节、股骨中段与第4尾椎作比值。统计方法:SPSS.13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结果第7周时,B组则表现为股骨头关节表面软骨明显破坏,骨小梁稀疏、断裂等骨破坏现象。骨密度明显降低,血清BALP、BGP、99Tcm-MDP骨骼显像ROI比值均增高(P<0.05);而C组病理切片仅表现为轻度骨小梁稀疏,而无骨破坏,血清BGP、99Tcm-MDP骨骼显像ROI比值均增高(P<0.05),但骨密度和血清BALP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由此证实动物模型成立。B组与C组间比较,B组核素骨骼显像除股骨中段摄取99Tcm-MDP的ROI比值增高外,腰椎、股骨头、膝关节摄取99Tcm-MDP的比值以及血清BGP值差异不大,但骨密度、血清BALP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次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当核素99Tcm-MDP骨骼显像提示第3腰椎、股骨头、膝关节与第4尾椎骨ROI比值增高但股骨中段ROI比值还没有升高时,可能为骨量减少期,有BGP的支持更有意义,可为临床提供早期干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dp 骨量减少 核素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99)Tc-MDP、^(153)Sm-EDTMP和^(89)Sr联合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卓朝 许秉权 +5 位作者 杨化雷 孙明 焦贵符 宋海春 李春华 穆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10-410,共1页
关键词 骨转移癌 ^^99tcmdp ^^153Sm—EDTMP ^^89SR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克加 梅小刚 +3 位作者 叶智卫 蔡瑾 朱吕佶 张芬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11-1416,共6页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药物"99Tc-MDP"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价值。方法动物实验分为2个阶段:制作模型阶段和治疗观察阶段。第1阶段:设A组(正常组)、B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组),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制作ANFH动物模型,时间为8周。检测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检测、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核素骨骼显像感兴趣区(ROI)比值、X线摄片、CT摄片等指标,在证实ANFH动物模型成立后再进行第2阶段实验。第2阶段,在ANFH模型的基础上,设C组(正常对照组)、D组(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模型对照组)、E组("99Tc-MDP"治疗组)、F组(阿伦膦酸钠治疗组),治疗组的疗程为16周,治疗结束,对E组、F组的疗效进行评判。统计学采用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经过第1、2阶段的ANFH模型制作和治疗后,在骨病理学、骨形态计量、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核素骨骼显像(ROI)等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各指标差异明显(P<0.01),ANFH模型成立。经治疗后的E组在骨病理学显示,股骨头骨小梁排列较规则,呈略有稀疏现象,在D组的基础上修复明显;F组则表现为股骨头骨小梁稀疏、排列不规则,偶有断裂现象,但较D组有所改善,也得到骨密度、四环素双标记试验骨转换值、"99mTc-MDP"骨骼显像ROI比值等检测结果的支持(P<0.05)。结论在ANFH动物模型的基础上经"99Tc-MDP"、"阿仑膦酸钠"治疗后,得到不同的疗效,以"99Tc-MDP"治疗后修复明显。"99Tc-MDP"能靶向性地到达ANFH部位,除了具有抑制骨吸收,而且还存在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防止自由基对骨组织的破坏,对损伤骨组织的作用有抑制价值。从四环素双标记试验中所示的骨矿化沉积率增高可能与促进骨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糖皮质激素诱导不同分期骨量减少的动物模型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梅小刚 高克加 +2 位作者 徐明 叶智卫 周瑞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6-104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组动物模型经99Tc-MDP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膦酸钠注射液(DX)诱导不同程度骨量减少的兔动物模型,兔49只,设计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临界骨量减少对照组(B组)、骨...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组动物模型经99Tc-MDP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价值。方法采用肌肉注射地塞米松膦酸钠注射液(DX)诱导不同程度骨量减少的兔动物模型,兔49只,设计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A组)、临界骨量减少对照组(B组)、骨量减少对照组(D组)、骨质疏松对照组(F组);临界骨量减少治疗组(C组)、骨量减少治疗组(E组)、骨质疏松治疗组(G组);C、E、G 3组采用99Tc-MDP治疗16w;检测各组病理组织学、骨密度、核素显像ROI比值、X线和CT、血清骨碱性膦酸酶、骨钙素。统计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处理。结果各模型组B、D、F与A组的骨密度、骨显像比值ROI、BALP、BGP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差异:T值>2.179(P<0.05);骨密度(左股骨颈F=31.038、L4F=13.069),骨显像比值ROI(股骨颈F=36.045、L4F=47.435)(P<0.05);病理结果,A、B组正常;D组骨小梁排列欠规律,骨小梁变细;F组骨小梁排列不规律,分布稀疏,伴断裂现象。治疗组结果分析:C、E治疗组指标与A组比较,t值均<2.179(P>0.05),G组与A比较大部分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各模型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效果,其T值均>2.179(P<0.05);病理组织学切片显示:C组、E组的骨小梁接近于A组骨小梁分布;G组稀疏的骨小梁也有所改善。结论99Tc-MDP治疗对不同程度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量减少都有治疗效果,尤其在临界期治疗效果明显。本实验在早期骨钙流失时的治疗效果明显,为临床早期发现和治疗骨量减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骨量减少 动物模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P治疗与骨生物力学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克加 叶智卫 +1 位作者 王建华 梅小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9期640-643,646,共5页
目的 99Tc-MDP治疗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与骨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二阶段,第1阶段,采用每周2次肌肉注射3mg/kg盐酸地塞米松量的方法,连续6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第2阶段,在兔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立99Tc-MDP、"帕米... 目的 99Tc-MDP治疗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探讨与骨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二阶段,第1阶段,采用每周2次肌肉注射3mg/kg盐酸地塞米松量的方法,连续6周,建立骨质疏松模型。第2阶段,在兔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分别设立99Tc-MDP、"帕米磷酸二钠"和"氨基二膦酸盐"治疗组,并且与正常对照组和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动物治疗参照成人的用量及用法,治疗时间16周。试验结束后,进行X线摄片、CT摄片、核素骨显像半定量测定、骨密度测定、骨生物力学测定和血清BALP、BGP检测。结果第1阶段,正常组病理细胞学显示,骨小梁排列规则,呈正常骨组织形态,而骨质疏松组则为骨小梁排列稀疏,存在较明显的骨小梁断裂现象,稀疏和断裂的骨小梁间存在脂肪组织填充,骨组织呈破坏形态,核素骨骼显像半定量测定、血清BALP、BGP检测增高,骨密度测定、骨生物力学测定降低,二组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证实骨质疏松动物模型成立。第2阶段,在骨质疏松模型的基础上,经99Tc-MDP、"帕米磷酸二钠"和"氨基二膦酸盐"治疗组治疗后,在病理细胞学、核素骨骼半定量显像、骨密度测定、骨生物力学测定和血清BALP、BGP检测都存在不同的改善,而99Tc-MDP治疗组的数据改善明显,各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99Tc-MDP治疗的兔骨质疏松模型在骨生物力学的较明显增强变化与骨细胞学、骨形态计量、骨密度、骨显像、血清BALP、BGP的变化相匹配,说明亚甲基二膦酸钠经螯合微量元素99Tc后,存在可降低骨骼脆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dp 骨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DP SPECT/CT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功能不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严肃 杨建忠 +1 位作者 周程敏 程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骨盆SPECT/CT融合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功能不全骨折(PI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盆腔肿瘤放疗后CT及SPECT/CT检查疑似PI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穿刺活检及影像随访确定诊断,分... 目的:探讨^(99m)Tc⁃MDP全身骨显像联合骨盆SPECT/CT融合显像在盆腔肿瘤放疗后骨盆功能不全骨折(PIF)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盆腔肿瘤放疗后CT及SPECT/CT检查疑似PIF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合穿刺活检及影像随访确定诊断,分析总结PIF的CT和SPECT/CT影像特征,比较2种检查方法诊断PIF的差异。结果:20例患者确诊为PIF,其中CT检出12例,SPECT/CT检出19例;二者诊断PIF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12/20)、93.3%(28/30)、80.0%(40/50)、85.7%(12/14)、77.8%(28/36)和95%(19/20)、90.0%(27/30)、92.0%(46/50)、86.4%(19/22)、96.4%(27/28),2种方法诊断PIF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253,P<0.001)。结论:与CT相比,全身骨显像联合骨盆SPECT/CT融合显像对PIF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功能不全骨折 盆腔肿瘤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计算机体层成像 ^^(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潘卫民 王身坚 +3 位作者 颜卫文 谢权 周影 王超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8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阿仑膦酸钠组(n=40)和云克组(n=40),两组服用足量基础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分别... 目的: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云克)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80例骨质疏松患者分为阿仑膦酸钠组(n=40)和云克组(n=40),两组服用足量基础药物钙剂和维生素D同时分别增行阿仑膦酸钠和云克的治疗。疗程结束后,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及测定骨密度(BMD)评定疗效。结果:阿仑膦酸钠组、云克组两组治疗后腰背痛均有缓解,组间比较云克组止痛起效快,改善最为显著(P<0.05)。阿仑膦酸钠组、云克组两组治疗后BMD均有一定增加,BMD的增加以云克组治疗后6个月最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严重的老年骨质疏松症,云克可在短期内迅速缓解疼痛,增加BMD。阿仑膦酸钠安全性较好,在老年骨质疏松症的长期药物治疗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阿仑膦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芳 柯丹 +6 位作者 胡绍先 秦瑞芳 苏敏 雷小妹 涂巍 沈桂芬 何培根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建立CIA大鼠模型18只,分为模型组和99Tc-MDP组各9只。99Tc-MDP组CIA大鼠予以尾静脉注射99Tc-MDP,相当于99TC 0.04μg.kg-1.... 目的探讨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大鼠10只,建立CIA大鼠模型18只,分为模型组和99Tc-MDP组各9只。99Tc-MDP组CIA大鼠予以尾静脉注射99Tc-MDP,相当于99TC 0.04μg.kg-1.d-1共21 d。测量各组大鼠体重、关节肿胀程度和关节炎指数(AI),观察滑膜病理组织形态学变化,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①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CIA大鼠体重明显减轻,关节肿胀程度严重,AI评分明显升高,滑膜组织病理评分也明显升高(均P<0.01);②99Tc-MDP干预治疗可明显缓解CIA大鼠体重下降,改善关节肿胀程度,降低AI评分和滑膜组织病理评分;③正常对照组和99Tc-MDP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性低于模型组大鼠(均P<0.01)。结论CIA大鼠关节炎症状明显,99Tc-MDP可明显改善CIA大鼠一般状况,减轻关节炎症状及滑膜组织的病理评分,降低血清TNF-α水平,对CIA有显著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 关节炎 实验性 滑膜组织病理评分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RBC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纯义 黄钢 丁安林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7-70,共4页
99mTc-标记的红细胞(99mTc-RBC)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池显象剂。木工作用体内标记法制备了99mTc-RBC,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99mTc-RBC中Tc原子的化学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测定。90mT... 99mTc-标记的红细胞(99mTc-RBC)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池显象剂。木工作用体内标记法制备了99mTc-RBC,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99mTc-RBC中Tc原子的化学状态及其变化进行了测定。90mTc-RBC于标记后1h与标记后2h所测XPS能谱显示,表明99mTc-RBC的稳定性佳。从RBC与99mTc成键的情况看,多肽键上带负电荷的羧酸根氧原子与99mTc配合;半胱氨酸带负电荷的硫原子与99mTc配合。从99mTc-RBC99mTc3d5/2的Eb值(其中j=5/2,Eb为原子能级中电子的结合能),可以推测99mTc-RBC中99mTc的价态低于3价。与此同时,对含、99Tc(V)、99Tc(IV)及99Tc(Ⅲ)的化合物进行XPS测定,其结果表明:化学位移随着99Tc还原价态的降低而降低。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 红细胞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和^(90)Sr放化传感器研究进展
15
作者 宋志君 张生栋 +3 位作者 杨素亮 丁有钱 王秀凤 孙雪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1-411,共11页
^(99)Tc和^(90)Sr是环境放射化学重点关注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放化传感器可以实现水溶液中这两种核素的现场直接测量,有望用于核电站、后处理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等核设施周边环境水和液态流出物中^(99)Tc和... ^(99)Tc和^(90)Sr是环境放射化学重点关注的两种β放射性核素,放化传感器可以实现水溶液中这两种核素的现场直接测量,有望用于核电站、后处理厂、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医用同位素生产设施等核设施周边环境水和液态流出物中^(99)Tc和^(90)Sr的实时监测。本文系统介绍了^(99)Tc和^(90)Sr放化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双功能树脂类型、微型柱结构、研究及应用现状等,指出了制约放化传感器发展技术方面的主要因素,并对我国发展β核素放化传感器技术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传感器 ^^(99)tc ^^(90)Sr 双功能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土壤样品中^(99)Tc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雪杰 李润 +2 位作者 杨军强 史克亮 吴王锁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21-335,共15页
随着核能的开发及核医学诊断的发展,^(99)Tc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99)Tc具有半衰期长、裂变产额高和迁移性强等特点,在核废物的地质处置、环境安全评价及生物效应方面倍受关注,准确测定环境土壤样品中^(99)Tc的含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 随着核能的开发及核医学诊断的发展,^(99)Tc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99)Tc具有半衰期长、裂变产额高和迁移性强等特点,在核废物的地质处置、环境安全评价及生物效应方面倍受关注,准确测定环境土壤样品中^(99)Tc的含量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较详细总结了Tc的化学性质,并对^(99)Tc分析流程中样品的预处理、化学分离纯化、制源及测量等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现今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主要瓶颈,并对环境样品中^(99)Tc的分析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 环境土壤样品 化学性质 分析流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单药及联合^(89)SrCl_(2)治疗骨转移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满 曾飞燕 +3 位作者 李青青 李宏丹 林岩松 冯萍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51-767,共17页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瘤是常见的肿瘤骨转移疾病,且患者预后较差,常会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痛、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R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骨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地...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瘤是常见的肿瘤骨转移疾病,且患者预后较差,常会合并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骨痛、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RE),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放射性核素治疗对骨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明显地缓解骨痛。本研究旨在评价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单用或联合氯化锶(^(89)SrCl_(2))治疗骨转移瘤的疗效。方法:数据库检索公开发表在2000年1月—2022年7月的关于^(99)Tc-MDP联合^(89)SrCl_(2)及单用^(99)Tc-MDP治疗骨转移瘤疗效的研究报道,对所有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2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56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结果显示,与^(89)SrCl_(2)单药组比较,^(99)Tc-MDP联合^(89)SrCl_(2)可提高骨转移瘤患者的骨痛缓解率(RR=1.22,95%CI:1.18~1.27,P<0.001),骨转移灶愈合率(RR=1.35,95%CI:1.25~1.47,P<0.001);单用^(99)Tc-MDP与^(89)SrCl_(2)单药组相比,骨痛缓解率(RR=0.98,95%CI:0.90~1.06,P=0.57)及骨转移灶愈合率(RR=0.93,95%CI:0.82~1.06,P=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Tc-MDP单用或联合^(89)SrCl_(2)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但单用或者联合使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用^(89)SrCl_(2)vs^(99)Tc-MDP联合^(89)SrCl_(2):RR=0.83,95%CI:0.53~1.30,P=0.42;单用^(89)SrCl_(2)vs单用^(99)Tc-MDP:RR=0.93,95%CI:0.76~1.13,P=0.45)。结论:^(99)Tc-MDP联合^(89)SrCl_(2)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骨转移瘤患者的疼痛,其骨转移瘤的骨痛缓解率及骨转移灶愈合率均优于^(89)SrCl_(2)单药治疗组,且不良反应未明显增加。由于本研究在纳入文献质量及数量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故今后需要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瘤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氯化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杜迅 任天丽 陆亚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6-789,共4页
目的 :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 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D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部分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并探... 目的 :观察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technetium methylenediphosphonate,99Tc-MDP)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部分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测定SLE女性患者腰椎(L1~L4)、两侧股骨颈BMD,从中筛选出30例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进一步测定Ⅰ型前胶原氨基端伸展肽(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Ⅰprocollagen,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l terminal peptide,CTX)。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均为1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片0.6 g、阿法骨化醇胶囊0.25μg每日1次口服,连续6个月。治疗组给予99Tc-MDP 15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15 d,同时联合使用碳酸钙D3片0.6 g、阿法骨化醇胶囊0.25μg每日1次口服,连续6个月。6个月后测定两组患者腰椎(L1~L4)、两侧股骨颈BMD及PINP、CTX等指标,与治疗前相应指标进行对比,同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各部位BMD及PINP、CTX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部位BMD较治疗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X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椎(L1~L4)BMD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TX水平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患者耐受性好。结论:99Tc-MDP能够降低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CTX水平,6个月内对BMD提高不明显。其联合碳酸钙D3、阿法骨化醇治疗SLE继发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 系统性红斑狼疮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代谢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昌明 黄钊炜 +4 位作者 曾苹 姚血明 刘灿 王莹 马武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0-315,共6页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方法采集RA患者在应用^(99)Tc-MDP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新鲜粪便样本各32例,提取粪便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样本16S r... 目的探讨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前后的肠道菌群变化。方法采集RA患者在应用^(99)Tc-MDP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新鲜粪便样本各32例,提取粪便基因组DNA,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样本16S rRNA V3-V4区域进行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样本间Chao、observed species、Shannon及Simps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组均大于治疗前组。肠道菌群组成及结构差异分析显示门水平上两组所含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软壁菌门(Tenericutes)的相对丰度在经治疗后降低(P<0.05)。属水平上,治疗后组的瘤胃菌属、丁酸菌、克里斯滕森菌属_R-7_group、霍尔德曼氏菌属等菌属的相对丰度减少(P<0.05),而巴氏杆菌属、毛绒厌氧杆菌属及口腔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增加(P<0.05)。结论RA患者经^(99)Tc-MDP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出现一定差异,且多样性有一定程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肠道菌群 ^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在甘肃某处置场及周边区域的吸附-解吸特性与赋存形态研究
20
作者 王鹏 王赵明 +5 位作者 石云峰 杨彪 梁鹏亮 谢添 张艾明 陈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9-347,共9页
^(99)Tc半衰期长,赋存形态多样且容易被生物吸收利用,是高放废物处置中最需要考虑的放射性核素之一。以^(99)Tc为研究对象,在甘肃某处置场实地取样,针对不同岩样开展吸附-解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9)Tc在6种岩土样中的分配系数值为0.7... ^(99)Tc半衰期长,赋存形态多样且容易被生物吸收利用,是高放废物处置中最需要考虑的放射性核素之一。以^(99)Tc为研究对象,在甘肃某处置场实地取样,针对不同岩样开展吸附-解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99)Tc在6种岩土样中的分配系数值为0.70~34.2 L/kg,差距较大。其中^(99)Tc在中-微风化大理岩、强风化大理岩中的吸附效果较好;在砂岩、花岗岩等岩体中的吸附效果较差且吸附可逆性较强。进一步利用PHREEQC软件,研究改变氧化还原电位pE、pH条件下^(99)Tc在处置库预选区地下水中的赋存形态变化。计算结果表明,pH对^(99)Tc的赋存形态影响较小,在pH=2~13时,TcO_(4)^(-)是其主要存在形态。pE值对^(99)Tc的赋存形态影响较大,pE<-3.2时,99 Tc的优势赋存形态为Tc(OH)_(4),当地下水pE>-3.19时,^(99)Tc主要以99 TcO_(4)^(-)形态存在。pE值为-3.5--3.0时,地下水中还有少量Ⅳ价^(99)Tc:TcO(OH)_(4)、(TcO(OH)_(2))^(2),Ⅶ价Tc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 高放废物处置 吸附解析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