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CH PET/CT在原发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费子航 王政杰 +1 位作者 勾亚婷 庞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 目的:对比^(18)F-FCH PET/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中的应用价值,并比较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在两者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搜集行^(18)F-FCH PET/CT显像的甲状旁腺亢进症患者50例(PHPT 28例,SHPT 22例)。通过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临床生化指标、^(18)F-FCH PET/CT显像参数及其诊断效能等方面的差异,比较^(18)F-FCH PET/CT相关参数在PHPT与SHPT间的差异,同时探讨临床生化指标与PET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MTV总和、TLFM总和在PHPT与SHPT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18)F-FCH PET/CT检测PHPT更具优势,其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6.8%和74.6%)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6.8%和89.8%)均高于SHPT。血磷水平、SUV_(mean)总和鉴别诊断PHPT与SPHT的效能优于其他指标,其截断值分别为1.175(AUC=0.918)、3.4(AUC=0.8417)。PTH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等PET参数存在正相关性,其余临床指标与PET参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部分^(18)F-FCH PET/CT影像参数及临床生化指标在PHPT与SHPT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PET/CT影像参数对PHPT的检测效能明显高于SHP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中,甲状旁腺激素与SUV_(max)、MTV总和、TLFM总和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18)F-FCH PET/ct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2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鉴别淋巴瘤及淋巴炎性增生
3
作者 谢亮 秦甲霖 +5 位作者 吴瑞雪 向春锋 方鹏飞 寿晨锋 陈鸿 庞小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54-963,共10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18)F-FDG PET/CT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联合模型鉴别淋巴瘤及淋巴炎性增生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32例淋巴瘤及淋巴炎性增生的患者。分析组间临床与传统影像指标的差异。通过3D-Slicer、Lifex等医学软件勾画并提取特征,... 目的建立并验证^(18)F-FDG PET/CT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联合模型鉴别淋巴瘤及淋巴炎性增生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232例淋巴瘤及淋巴炎性增生的患者。分析组间临床与传统影像指标的差异。通过3D-Slicer、Lifex等医学软件勾画并提取特征,筛选特征,构建PET/CT影像组学Logistic回归模型及PET/CT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联合的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模型鉴别诊断效能。结果患者一般临床特征组间差异分析显示,年龄、CT_(mean)和肿瘤代谢体积(MTV)在淋巴瘤与淋巴炎性增生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PET/CT影像组学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24(95%CI:0.884~0.960)和0.863(95%CI:0.774~0.939)。基于PET/CT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联合Logistic回归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933(95%CI:0.889~0.969)和0.884(95%CI:0.792~0.964)。决策曲线分析(DCA)表明影像组学与临床联合模型具有最高的临床净收益。结论基于PET/CT影像组学与临床特征联合模型在淋巴瘤与淋巴炎性增生具有良好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淋巴瘤 淋巴炎性增生 PET/ct ^^(18)F-FDG 核医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变异特征与^(18)F-FDG PET/CT SUV_(max)的关系解析及其临床意义
4
作者 田田 陈晨 +7 位作者 魏然 包龙龙 顾丙新 张群岭 曹军宁 于宝华 李小秋 周晓燕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31-542,共12页
背景与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评估的SUV_(max)值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关系及其与R-CHOP治疗方案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 背景与目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和患者治疗前^(18)F-FDG PET/CT检查评估的SUV_(max)值均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两者的关系及其与R-CHOP治疗方案治疗反应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分析DLBCL分子遗传学特征与治疗前经^(18)F-FDG PET/CT检测的SUV_(max)值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R-CHOP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2-2023年同时经淋巴瘤481基因DNA panel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和治疗前经PET/CT检查的DLBCL患者225例,本研究通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查(伦理批号:050432-4-2307E)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除基因突变特征外,同时收集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的BCL2、BCL6和MYC基因易位情况;另收集该组病例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以及经R-CHOP治疗后的PET/CT检查结果。结果:总计191例DLBCL患者纳入最终分析,重要基因MYD88突变、TP53突变、CDKN2A/2B拷贝数异常、CD79B突变发生率分别为24.6%、27.2%、32.5%和16.8%。治疗前SUV_(max)值范围是5.10~63.10(24.44±10.70,中位22.80)。MYD88L265P突变型DLBCL的治疗前SUV_(max)值显著高于MYD88野生型DLBCL(P=0.039),SUV_(max)值与DLBCL其他基因变异类型包括TP53突变、CDKN2A/B拷贝数减少、CD79B突变、KMT2D突变、TNFAIP3突变、B2M突变、EZH2突变、BTG1/2突变、CREBBP突变、MYC、BCL2、BCL6基因重排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治疗前高SUV_(max)值与高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P=0.012)及非生发中心(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non-GCB)亚型显著相关(P=0.040),但与R-CHOP治疗反应无显著的相关性(P=0.714)。DLBCL中TP53基因突变与R-CHOP治疗反应差显著相关(P=0.001),是R-CHOP治疗后非完全代谢缓解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TP53基因突变、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血清LDH水平能够更好地预测患者对R-CHOP治疗的反应。结论:在DLBCL中,MYD88L265P突变型患者具有较高的治疗前SUV_(max)值。DLBCL治疗前SUV_(max)值与R-CHOP治疗反应无关,而TP53基因突变与R-CHOP治疗反应差显著相关,并且是独立预测因子。TP53基因突变联合临床病理学参数可更好地预测R-CHOP治疗反应。关于各基因变异特征及SUV_(max)值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尚需作进一步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基因变异特征 ^^(18)F-FDG PET/ct SUV_(max) R-CHOP 治疗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乳腺癌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儒 郝志鑫 +7 位作者 屈洋 张超 李唯佳 郎洁 潘博 周易冬 孙强 霍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2-707,共6页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型阴性(HR^(+)/HER2^(-))乳腺癌是最常见的乳腺癌分子亚型,可表现为术后10~15年以上的迟发性复发,且其肺转移病灶需与原发性肺癌相鉴别。本文报道1例HR^(+)/HER2^(-)乳腺癌术后16年迟发性肺转移致霍纳综合征患者,采用^(18)F-FDG PET/CT难以判断肿瘤来源,穿刺活检风险高,经北京协和医院新型^(18)F-FES PET/CT无创功能性诊断为乳腺癌肺上叶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转移,给予CDK4/6抑制剂+芳香化酶抑制剂内分泌解救治疗后获得缓解。本文总结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为新型^(18)F-FES PET/CT评估乳腺癌患者转移灶的ER表达情况及指导后续个体化诊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18)F-FES PET/ct 肺转移 霍纳综合征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正常人各器官的SUV与CT值分布 被引量:7
6
作者 施一平 黄钢 +3 位作者 万良荣 孙晓光 刘建军 陈虞梅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50-1252,共3页
目的对正常人体各器官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CT值进行界定。方法对各种实质性脏器勾画感兴趣区(ROI),测定SUV与CT值,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正常人体各脏器的SUV和CT值与其生理及结构特性有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PET/CT图像评价及半定量分... 目的对正常人体各器官的标准化摄取值(SUV)与CT值进行界定。方法对各种实质性脏器勾画感兴趣区(ROI),测定SUV与CT值,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正常人体各脏器的SUV和CT值与其生理及结构特性有关。结论该研究结果为PET/CT图像评价及半定量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人体 标准化摄取值 ct ^^18F-FDG 人体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8)F-FDGPET/CT显像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一 杜补林 +2 位作者 李娜 李雪娜 李亚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3-765,共3页
本病例为胰头部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8F-FDG PET/CT显像表现为局灶性放射性摄取增高灶,与胰头部胰腺癌18F-FDGPET/CT表现鉴别较困难,本文简要介绍其影像表现及临床特点。
关键词 非功能胰岛细胞瘤 胰腺 18f-fdgpet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及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业六 陈晓峰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01-303,共3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fdgpet 肺癌诊断 PET/ct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价值 影像技术 显像技术 生物学 无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9
作者 刘一 李亚明 +2 位作者 李娜 李雪娜 杜补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7-552,558,共7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112例胰腺病变患者行PET/CT检查,后经手术切除、穿刺活检、ERCP等手段取得细胞组织病理学结果或经临床诊断及临床随访,最终综合诊断胰腺恶性病变共74例,胰...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诊断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共112例胰腺病变患者行PET/CT检查,后经手术切除、穿刺活检、ERCP等手段取得细胞组织病理学结果或经临床诊断及临床随访,最终综合诊断胰腺恶性病变共74例,胰腺良性病变38例,分析PET/CT的影像表现特点。结果胰腺良恶性病变早期SUVma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良性病变早期与延迟SUVmax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恶性病变早期与延迟SUVma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良恶性病变FDG摄取的轮廓、形态、分布、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病变肿块大小和早期SUVmax值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PET/CT对胰腺肿块不同大小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胰腺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89.2%、63.2%、82.5%、75.0%和80.4%。结论PET/CT在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18F-FDG PET ct 标准化摄取值 CA1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18F-FDG和^18F-FLT PET/CT鉴别诊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田嘉禾 杨小丰 +9 位作者 陈萍 于丽娟 马黎明 辛军 冯蕙茹 赵周社 吴文凯 谭业颖 李宏利 王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为探讨其他示踪剂补充18F-FDGPET/CT显像的不足、提供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组织国内6家医院进行18F-FDG/18F-FLT肺结节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用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55例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病例的18F-FDG和18F-FLTPE... 目的:为探讨其他示踪剂补充18F-FDGPET/CT显像的不足、提供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组织国内6家医院进行18F-FDG/18F-FLT肺结节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用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55例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病例的18F-FDG和18F-FLTPET/CT显像结果,通过盲法集中阅片方式,以病理组织学或确定临床证据为真实标准,分析双示踪剂PET/CT方式与单一示踪剂/显像方式的诊断效率,通过检查前后临床问卷方式,分析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与18F-FDG、18F-FLT单显像比较,双示踪剂PET/CT使诊断特异性从58.97%-76.92%提高到89.74%,准确率从67.27%-74.45%提高到92.73%。以FLT/FDGSUV比值0.4-0.9为阈,可以最大程度区分肿瘤(16例)、结核(16例)和其他良性结节(23例)。双示踪剂PET/CT改变和部分改变了33%和14%病例的临床决策,除3例外,这些改变最终证实是正确的。结论:通过显示病变的不同生物学特征,18F-FDG/18F-FLT双示踪剂显像可以明显改善肺结节PET/CT的诊断效率,并可以对临床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PET/ct ^^18F-FLT ^^18F-FDG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性肝癌^(18)F-FDGPET显像与血清甲胎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商健彪 李彦豪 +4 位作者 刘方颖 曾庆乐 王江云 何晓峰 陈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699,共3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 目的探讨肝细胞性肝癌(HCC)的葡萄糖代谢与血清甲胎蛋白(AFP)之间的关系。方法45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HCC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显像。测定肿瘤病灶的葡萄糖标准摄取值(SUV)、肿瘤与非肿瘤区SUV比值,分析二者同AFP之间的关系。结果45例HCC患者中,43例肝内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其PET显像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灶,2例高分化HCC显像结果阴性。线性结果分析表明,AFP同SUV、SUV比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值分别为0.426(P<0.05)和0.532(P<0.001)。结论HCC 18F-FDG PET显像测得的SUV及SUV比值同血清AFP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AFP同肿瘤细胞的增殖及代谢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18f-fdgpet显像 血清 甲胎蛋白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ET/CT中CT征象与^18F-FDG最大SUV值提高诊断肺癌水平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欣 陈萍 +11 位作者 陈仰纯 蔡欣 田嘉禾 杨小丰 于丽娟 辛军 马黎明 冯惠茹 赵周社 李宏利 王爽 吴文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结合PET/CT中低剂量CT得到的CT征象和18F-FDG最大SUV值提高对肺癌诊断准确度。材料和方法:多中心临床实验中16例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人和39例非肺癌肺占位病人,对其7项CT征象及病灶SUV值进行判定,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结合PET/CT中低剂量CT得到的CT征象和18F-FDG最大SUV值提高对肺癌诊断准确度。材料和方法:多中心临床实验中16例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人和39例非肺癌肺占位病人,对其7项CT征象及病灶SUV值进行判定,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PET/CT中低剂量CT的扫描条件下,病灶的分叶征、长毛刺征、周围病灶、淋巴结肿大及18F-FDG摄取被引入回归模型,其中分叶征、长毛刺征和18F-FDG摄取对病变判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回归模型诊断效能为灵敏性68.8%、特异性94.9%、准确性87.3%。结论;CT征象对最大SUV值法诊断肺癌具有修正作用,其中长毛刺征和周围病灶的观察能明显降低最大SUV值法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ET/ct ct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偶发甲状腺癌的葡萄糖代谢与临床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雪娜 尹雅芙 +1 位作者 杜补林 李亚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7-532,共6页
背景与目的:^(18)F-FDGPET/CT的广泛应用导致偶发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偶发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与甲状腺癌病理学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研究因非甲状腺疾病行^(18)F-FDGPET/CT显像、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分析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与肿瘤的... 背景与目的:^(18)F-FDGPET/CT的广泛应用导致偶发甲状腺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偶发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与甲状腺癌病理学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研究因非甲状腺疾病行^(18)F-FDGPET/CT显像、偶发甲状腺癌的患者,分析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F-FDGPET/CT显像偶发甲状腺瘤患者195例,53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癌。分别测量甲状腺癌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病变大小、病变个数,同时测量患者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UV_(max)。通过病理分析病理学分型、淋巴结转移,患者分为G_1组(分化型甲状腺癌)、G_2组(非分化型甲状腺癌)、G_3组(甲状腺癌无淋巴结转移)和G4组(甲状腺癌有淋巴结转移)。分析G_1组与G_2组、G_3组与G4组间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的差异。结果:53例患者中,PET显像发现甲状腺癌灶53个。病理学发现甲状腺癌灶62个,乳头状甲状腺癌37例,滤泡状甲状腺癌4例,髓样癌9例,低分化癌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的SUV_(max)为1.51±0.30,G_1组(41例)SUV_(max)为4.25±1.70,G_2组(12例)SUV_(max)为6.34±2.45,G_1组和G_2组的SUV_(max)均显著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t=11.0,t=7.10,P<0.01),但G_1组与G_2组的SUV_(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61,P>0.05)。G_3组(29例)的SUV_(max)为4.77±2.15,G4组(24例)的SUV_(max)为4.67±2.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3,P=0.56)。结论:^(18)F-FDGPET/CT显像偶发癌分化型甲状腺癌、非分化型甲状腺癌均具有高糖代谢改变;不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能力的甲状腺癌灶的糖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偶发瘤 甲状腺癌 ^^18F-FDG PET/ct 分化型甲状腺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SUVmax及CT值双定量分析在肺癌纵隔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文超 徐文贵 +4 位作者 朱湘 戴东 宋秀宇 朱磊 朱研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癌纵隔淋巴结的定量鉴别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5年4月至2009年10月间142例肺部病变患者手术前的CT、PET、PET/CT显像结果。142例患者行PET/CT检查前均未进行抗肿瘤治疗,行PET/CT检查后1个月内行手术或活检取得病理。手术淋巴结分区以1997年美国AJCC为标准。对CT、PET、PET/CT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比较纵隔淋巴结阳性及阴性者SUVmax、CT值、CT短径的差异,绘制SUVmax值、CT值的ROC曲线,找到最佳诊断界点。分别计算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及PET/CT双定量分析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等指标,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卡方检验比较单纯PET、单纯CT值、单纯CT短径以及PET/CT SUVmax、CT值双定量分析对纵隔淋巴结的诊断效能。结果:SUVmax、CT值、CT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Vmax取2.45,CT值取38.5Hu为诊断诊断界点。当SUVmax≥2.45时短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18)F-FDG PET/CT显像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为50.9%、96.5%、92.8%、72.5%、77.0%,其准确性高于单纯PET、单纯CT值及单纯CT短径(χ~2=19.192,P=0.000)。结论:PET/CT显像对于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明显价值,其准确性优于单纯PET或CT;当SUVmax≥2.45且CT值<38.5Hu时,提示转移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双定量 纵隔淋巴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晓平 樊卫 +2 位作者 梁培炎 胡莹莹 张旭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5-773,共9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或细胞学、全面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局限期SCLC,在治疗前4周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 【目的】探讨治疗前^(18)F-FDG PET/CT不同代谢参数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经病理或细胞学、全面影像学检查确诊的局限期SCLC,在治疗前4周进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的5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一般特征信息,治疗前KPS评分,吸烟史,发病时是否体重减轻,治疗前同期LDH、NSE、OS和PFS。采用固定阈值法系统自动勾画病灶(原发灶+转移灶),所有病灶(原发灶+转移灶)勾画在1个VOI内,自动测量及记录该VOI内的SUV_(max)、SUV_(mean)及SUV_(peak),自动测量并记录病灶固定阈值为SUV_(max)的40%及50%的TLG及MTV,分别命名为TLG40%、TLG50%、MTV40%、MTV50%。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比较,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本组^(18)F-FDG代谢参数结果:pSUV_(max)中位数为11.4(1.7~24.6),SUV_(max)中位数为13.92(2.61~43.28),SUV_(mean)中位数为8.31(1.71~26.85),SUV_(peak)中位数为10.51(1.49~27.48)。TLG40%中位数340.22(16.58~2 827.26)、TLG50%中位数为215.645(1.70~2 270.36)、MTV40%中位数36.71(1.15~259.47)cm3、MTV50%中位数为19.65(0.93~1 900.00)cm3。局限期SCLC患者预后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LG50%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3),但不是PFS预后影响因素(P>0.05)。pSUV_(max)、SUV_(max)、SUV_(mean)、SUV_(peak)均不是OS及PFS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体积代谢参数TLG50%是LD期SCLC总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18)F-FDG PET/CT体积代谢参数(TLG及MTV)与局限期SCLC预后有关,可为临床医生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局限期 ^^18F-FDG PET/ct 预后 SUV TLG MT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NaF 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俊起 高硕 李彦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868-872,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99m)Tc-MDP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比较,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在1周内完成BS和^(18)F-NaFPET/CT检查,分别在患者水平和... 目的:通过与常规^(99m)Tc-MDP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比较,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PET/CT)对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方法: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在1周内完成BS和^(18)F-NaFPET/CT检查,分别在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对BS和^(18)F-NaF PET/CT的诊断结果按照五点等级评分,进行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ROC曲线下面积反映诊断系统的准确性。骨转移的评价方法包括MRI(34例)、^(18)F-FDGPET/CT(4例)、组织学活检(2例)和临床随访(6例)。结果:按患者水平分析,34例患者中的11例(32.3%)发生骨转移。^(18)F-NaF PET/CT诊断真阳性11例(100%),2例不确定诊断,无假阳性和假阴性。BS诊断真阳性6例(55.0%),5例患者不确定诊断,假阴性3例,假阳性2例。按病变水平分析时,117个病变获得最终诊断,其中转移病变47个,良性病变70个。^(18)F-NaF PET/CT诊断真阳性病变47个,2个病变不能确定(良性)。BS诊断真阳性病变24个(51%),真阴性病变48个,不确定诊断9个,假阳性4个,假阴性2个,其余病变被BS忽略。按患者水平和病变水平分析时^(18)F-NaF PET/CT的ROC分析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978(BS为0.781,P<0.05)和0.986(BS为0.725,P<0.05)。根据^(18)F-NaF PET/CT的结果4例患者(11.7%)治疗方案发生改变。结论:^(18)F-NaFPET/CT是初始肺癌患者骨转移诊断的有效手段,其诊断准确性优于BS。与BS比较^(18)F-NaF PET/CT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治疗计划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18F—NaF PET/ct 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意义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燕 朱海燕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5-260,共6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病死率高,预后相关因素多样,而18F-FDG PET/CT是目前唯一用解剖形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点。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类型,其病死率高,预后相关因素多样,而18F-FDG PET/CT是目前唯一用解剖形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具有高敏感性、高特异性及功能显像的优点。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治疗前以及按标准治疗方案完成治疗后进行PET/CT检查,不仅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而且在评估DLBCL患者预后以及监测复发方面均有一定价值,但中期PET/CT检查的预后评估意义目前仍有争议性。因此,本文就基线、中期、治疗后18F-FDG PET/CT扫描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价值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PSMA-1007 PET/CT及临床病理因素预测前列腺癌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艳梅 李艳 +3 位作者 陈健 杨鹏飞 董思颖 李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25-930,共6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组预测前列腺癌(PCa)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 目的:探讨^(18)F标记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1007)PET/CT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结合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组预测前列腺癌(PCa)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2年2月70例经穿刺活检病检证实为PCa且有完整^(18)F-PSMA-1007 PET/CT检查资料的初诊患者,根据^(18)F-PSMA-1007 PET/CT和随访结果分为未转移组和转移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SUVmax、SUVmean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P<0.05)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鉴别转移的诊断效能及预测价值。应用MedCalc比较不同曲线下面积(AUC)间的差异。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0例PCa患者,发生转移45例,未发生转移25例,转移组和非转移组ISUP分组(χ^(2)=14.737,P<0.000)和TPSA分组(χ^(2)=15.24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前列腺原发病灶SUVmax(t=5.972,P<0.001)、SUVmean(t=4.13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ISUP、TPSA、SUVmean、SUVmax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SUP、TPSA、SUVmean、SUVmax均进入预测模型,提示ISUP、TPSA、SUVmean、SUVmax都是PCa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最有预测价值的特征参数是SUVmax,OR=3.008(95%CI 1.584~5.710),P=0.001;其次是SUVmean OR=0.273(95%CI 0.116~0.645),P=0.003。TPSA OR=0.148(95%CI 0.026~0.787),P=0.025。ISUP OR=0.156(95%CI 0.026~0.918),P=0.040。ROC曲线分析单独SUVmax、SUVmean、TPSA、ISUP诊断PCa转移的AUC分别为0.848、0.811、0.806、0.749,敏感度分别为80.0%、86.7%、82.2%、84.4%,特异度分别为76.0%,64.0%,72.0%、56.0%。而预测模型对PCa转移阳性预测诊断的AUC为0.942,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0.0%和92.0%。MedCalc对单独SUVmax、SUVmean、TPSA、ISUP和预测模型AUC分别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014(95%CI 0.003~0.187)、2.368(95%CI 0.023~0.240)、2.733(95%CI 0.039~0.234)、3.389(95%CI 0.082~0.305),P值分别为0.044、0.018、0.006、0.001。结论:基于^(18)F-PSMA-1007 PET/CT SUVmax、SUVmean、TPSA和ISUP的预测模型对PCa转移有较好的阳性预测价值,可为临床预测PCa转移发生概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转移 PSMA PET/ct ^^(18)F-PSMA-100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CT在^(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俊起 高硕 李彦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95-2698,共4页
目的: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低剂量CT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评价^(18)F-NaF PET/CT在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中发现的118个骨骼病变(恶性47个,良性71个),分析这些病变在低剂量CT... 目的:研究18F标记氟化钠PET/CT(^(18)F-NaF PET/CT)评价肺癌骨转移中低剂量CT在良恶性病变鉴别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评价^(18)F-NaF PET/CT在34例初始诊断的肺癌患者中发现的118个骨骼病变(恶性47个,良性71个),分析这些病变在低剂量CT上的影像表现。结果:47个恶性病变中27个(57%)在低剂量CT上有明确的形态学改变,其中溶骨性病变20个,成骨性病变7个;另外20个恶性病变(43%)在低剂量CT上正常(13个,28%)或非特征性改变(7个,15%)。71个良性病变中67个(94%)在CT上有明确良性特征的表现。结论:^(18)F-NaF PET/CT中的低剂量CT能准确揭示骨转移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溶骨和成骨),同时对多数良性病变能获得肯定诊断,低剂量CT阴性的异常浓集病变是骨转移病变可靠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骨转移 ^^(18)F-NaF PET/ct 低剂量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和MRI对鼻咽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林秋玉 赵红光 +1 位作者 赵继红 林承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阐明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T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41例鼻咽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扫描,且于3周内行头颈部MRI检查。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 目的:比较18F-FDG PET/CT和MRI在鼻咽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阐明18F-FDG PET/CT标准化摄取值(SUV)与鼻咽癌T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41例鼻咽癌患者行18F-FDGPET/CT全身扫描,且于3周内行头颈部MRI检查。按照国际通用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鼻咽癌TNM分期标准对病变分别行MRI、PET/CT分期,并将组织病理结果作为参照标准。结果:①原发肿瘤:PET/CT诊断鼻咽癌T分期的准确率为85.37%,MRI的准确率为60.9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49,P<0.05);结合病理结果提示,PET/CT降低分期3例,提高分期7例;鼻咽癌患者原发灶SUV值与鼻咽癌T分期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s=0.706,P<0.05)。未分化癌患者SUV值明显高于低分化鳞癌,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7.89,P<0.05)。②淋巴结转移:41例患者共切取淋巴结139枚,其中PET/CT正确判断阳性72枚,阴性56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51%和90.32%;MRI正确判断阳性60枚,阴性51枚,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79.69%;PET/CT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2.09%,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79.8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U=2.93,P<0.05)。③远处转移:41例患者18F-FDG PET/CT全身扫描结果中,2例患者出现肝脏和骨骼远处转移灶,而MRI因扫描部位的限制未能显示。结论:18F-FDG PET/CT对鼻咽癌的TNM分期较MRI更全面、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18F-FDG PET/ct 标准化摄取值 磁共振成像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