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文艳 吴大勇 +2 位作者 边艳珠 胡玉敬 魏强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4期1258-1259,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护理因素对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 F-FDG)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24例消化系统肿瘤病人,空腹静脉注射18F-FDG后,静卧休息,60min后进行PET/CT检查。[结果]经过精心护理,121例病人1次显像顺利完成了检查,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3例病人初次显像图像未达到诊断要求,经护理后再次显像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论]护理因素是保证消化系统肿瘤病人18F-FDG PET/CT显像图像质量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肿瘤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图像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对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预测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爱媛 范萍 +3 位作者 李现军 赵喆 战同霞 谢海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预测活动性恶性肿瘤(active cancer,AC)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志物指标。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第一附... 目的 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 PET/CT预测活动性恶性肿瘤(active cancer,AC)患者发生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的标志物指标。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1年1月—2022年5月于潍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AC住院患者,根据其检查后1年内是否发生AIS分为AIS组和非AIS组,通过患者基本特征(性别、年龄、体重、恶性肿瘤部位、PET/CT检查前空腹血糖)进行1:1倾向评分匹配,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及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差异。影像学资料主要有颈动脉(carotid artery,CA)、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ascending aorta and aortic arch,AA0-AOA)、降主动脉(descending aorta,DA0)、髂动脉和股动脉(iliac artery and femoral artery,IA-FA)、内脏脂肪组织(visceral adipose tissue,VAT)、皮下脂肪组织(subcutaneous adipose tissue,SAT)以及全肠道(total bowel,TB)的靶本底比(target to background ratio,TBR),VAT和SAT面积以及两者比值。对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P<0.1的变量采用逐步向后logistic回归筛选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模型对AI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88例患者,平均年龄(69.8±8.8)岁,男性占72.7%(64例),AIS组和非AIS组各44例。AIS组合并冠心病比例较非AIS组高,CA、AAO-AOA、DAO、IA-FA、VAT、SAT以及TB的TBR均较非AIS组增高,而VAT面积较AIS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冠心病(OR 3.92,95%CI 1.11~13.87,P=0.034)、CA TBR≥1.80 (OR 2.90,95%CI 1.04~8.10,P=0.042)、DAO TBR≥2.30(OR 4.13,95%C/1.45~11.75,P=0.008)、TB TBR≥3.34 (OR 2.87,95%C/1.01~8.12,P=0.047)和VAT TBR≥0.44(OR 3.92,95%CI 1.39~11.09,P=0.010)是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上述5个指标绘制ROC的AUC为0.821(95%CI0.736~0.906,P<0.001),预测肿瘤患者发生AIS的敏感度为68.2%,特异度为81.8%。结论 有冠心病史,CA、DAO、VAT和TB的TBR增高是AC患者发生AIS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5个指标联合对AC患者AI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缺血性卒中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rad5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司原 王明明 +2 位作者 张伍魁 谢强 谢吉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0-334,共5页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 目的研究18F-FDG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不同浓度18F-FDG处理HepG2肝癌细胞,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分别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性氧含量、rad51及p53基因表达的情况。结果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且随着18F-FDG浓度增大,凋亡细胞增加,活性氧产量增加,p53基因与rad51基因表达增强。结论 18F-FDG能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药物活度浓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 HEPG2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p53基因 RAD5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含量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奇明 金榕兵 唐维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建立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在pH为6.4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加入适量苯甲醛和硝酸铅配制储备溶液,使溶液在250nm检测波长处的紫外吸收曲线为一平台,吸收值在0.4~0.6Abs间。在... 目的:建立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紫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方法:在pH为6.4的柠檬酸氢氧化钠缓冲溶液中,加入适量苯甲醛和硝酸铅配制储备溶液,使溶液在250nm检测波长处的紫外吸收曲线为一平台,吸收值在0.4~0.6Abs间。在储备液中加入适量18F-氟脱氧葡萄糖溶液,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微量氨基聚醚(2.2.2)铅(Ⅱ)络合物吸收值,定量测定氨基聚醚(2.2.2)。结果:在250nm下,氨基聚醚(2.2.2)的线性范围为0.0~10.0μg/ml,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为1.6×104,定量限为0.13μg/ml。加样回收率在97.2%~102.7%,平均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2.4%(n=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可用于18F-氟脱氧葡萄糖中微量氨基聚醚(2.2.2)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氨基聚醚(2.2.2) 紫外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结合PET-CT显像诊断肝恶性肿瘤 被引量:5
5
作者 姚树展 张成琪 +2 位作者 陈静 刘庆伟 李庆国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14-1216,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结合CT扫描融合显像(PET-CT)对肝恶性肿瘤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对24例肝癌患者(原发性肝癌16例、肝转移癌8例)进行术前18F-FDG PET-CT显像。分析原发病灶的影像学特点,测定其标准摄取值;观察转移病灶18F-FDG的异常代谢情况,然后通过CT图像进行准确定位。结果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例患者PET-CT阳性(占37.5%)。8例肝转移癌患者PET均示阳性。16例原发性肝癌中5例发现转移,找到转移结节14个。其中,肺部转移2例、腹腔转移3例。结论18F-FDG结合PET-CT显像对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仅为37.5%,在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使用中应当慎重,而对肝转移癌则敏感性较高,可作为一种较好的检查手段,尤其对原发性肝癌的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显像 诊断 肝恶性肿瘤 临床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与18-氟代脱氧葡萄糖PET-CT标准化摄取值的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婧 汪世存 潘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相同组织学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在经18-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CT)显像后最大标准摄取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4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鳞癌34例(高分化7例,中分化21例,低分化6例),腺癌7例。比较不同病例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原位病灶的^(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结果:宫颈鳞癌患者的SUV_(max)(12.14±5.38)高于腺癌(6.99±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鳞癌患者中高分化组SUVmax为6.86±2.85,中分化组SUV_(max)为12.21±3.74,低分化组SUV_(max)为17.75±5.97,3组中SUV_(max)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宫颈鳞癌分化程度与SUV_(max)呈负相关(r=-0.669,P<0.05)。结论:不同组织类型及相同组织类型但分化程度不同的宫颈癌原位病灶^(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之间有差异,对指导临床治疗可能有一定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高SUV_(max)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18-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标准化摄取最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测定
8
作者 李军 李久星 王静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7期500-501,共2页
目的 :建立检测1 8F 脱氧葡萄糖 ( 1 8F FDG)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以控制药品质量。方法 :采用动态浊度法 ,4批1 8F FDG注射液样品经 10倍稀释后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测定 ,计算回收率。结果 :1 8F FDG注射液经 10倍稀释后可... 目的 :建立检测1 8F 脱氧葡萄糖 ( 1 8F FDG)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含量的方法 ,以控制药品质量。方法 :采用动态浊度法 ,4批1 8F FDG注射液样品经 10倍稀释后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测定 ,计算回收率。结果 :1 8F FDG注射液经 10倍稀释后可完全消除对鲎试剂与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的干扰 ,内毒素含量均 <0 .0 2 7EU·mL 1 ,平均回收率95 .0 %。结论 :该方法简单 ,准确 ,可用于定量检测1 8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动态浊度法 细菌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曾昭冲 刘建军 华逢春 陈刚 王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76-9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PET/CT实现了功能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在癌症患者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复发的24例食管癌患者行PET/CT显像,经迭代法处理... 背景与目的:PET/CT实现了功能和解剖影像的同机融合,在癌症患者的诊断和分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复发性食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疑复发的24例食管癌患者行PET/CT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衰减校正后的PET图像、CT图像和PET/CT融合图像,以目测双盲阅片法进行帧对帧诊断分析。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比较PET、CT和PET/CT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定位准确性。结果:24例患者PET/C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80.0%,91.7%,94.7%和80.0%;PET分别为81.2%,75.0%,79.1%,86.7%,66.7%;CT分别为62.3%,66.7%,62.5%,69.2%,54.5%。PET/CT的定位准确性为89.5%,PET和CT分别为33.3%和84.6%。PET/CT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T,定位准确性高于PET。结论:评价复发性食管癌,PET/CT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较高。PET/CT对复发性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的确定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食管肿瘤 肿瘤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hPET显像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病灶的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向作林 吴铮 +4 位作者 陈刚 曾昭冲 李文如 刘建军 马玉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hPET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后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2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疑复发而行18F-FDGhPET显像,21例患者同期行CT或MRI检查。最后诊断依靠病理检查和临床随访。结果:21例患者中18F-FDGhPET显像阳性17例,其中1例假阳性;阴性4例,其中假阴性1例。18F-FDGhPET显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1%、75%、90.5%、94.1%。CT或MRI检查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0%、66.7%、61.9%、81.8%。结论:评价放化疗后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18F-FDGhPET显像比CT或MRI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的定义有较高价值,费用低于PET,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肺肿瘤 肿瘤复发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付倩茹(综述) 刘劲松(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678-682,共5页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亦居首位。随着影像组学的快速发展,高通量算法已可精确量化肿瘤内部的空间异质性。^(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技术深度融合高清解剖与功能代谢信息,已在肿瘤诊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将^(18)F-FDG PET/CT影像技术与影像组学结合并构建机器模型,进一步拓展了其在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范围,已被迅速引入肺癌全程管理领域。在鉴别诊断方面,可有效辅助鉴别良恶性肺结节,提高早期NSCLC诊断的准确率,预测NSCLC的病理亚型。在治疗指导方面,影像组学为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辅助肺癌TNM分期、预测关键的基因突变状态及免疫检查点表达水平。此外,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组学特征分析在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中展现出重要价值,能够有效预测患者的治疗反应及生存结局。本文就^(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NSCLC全程管理中的近期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断层显像 非小细胞肺癌 影像组学 治疗决策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PET/MR检查^(18)F-FDG剂量减低的可行性研究
12
作者 顾海峰 李昂 +1 位作者 蔡军 张龙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3-130,共8页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目的探究胸部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检查中^(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使用剂量降低对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图像质量及病变可检测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使用SIGNA PET/MR行^(18)F-FDG胸部PET/MR检查(注射剂量3.70 MBq/kg)的患者图像118例,所有图像中均有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病灶。用5个不同PET采集时间(20、10、5、2、1 min)对列表(list-mode,list)数据回顾性重建,分别模拟100%、50%、25%、10%、5%^(18)F-FDG注射剂量,记作G100、G50、G25、G10、G5。用李克特5分法对5组图像整体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客观分析指标包括病变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的最大值(maximum SUV of lesion,L-SUVmax)、平均值(mean SUV of lesion,L-SUVmean)、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lesion SUV,L-SUVsd)、背景SUV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ackground SUV,B-SUVsd)、病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of lesion,L-SNR)、图像噪声比(image noise ratio,IN)和L-SUVmax相对背景噪声比(lesion-to-background ratio,LBR),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各指标组间整体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以G100为参考,评估其他组病变可检测性。结果5组^(18)F-FDG模拟剂量越高图像整体质量的主观评分也越高(P<0.05)。G25、G50、G100图像质量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均评分>4分。各组L-SUVmax、L-SUVmean、L-SUVsd、IN和LB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NR随^(18)F-FDG模拟剂量增加而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在L-SUVmax和L-SUVsd上G25、G50、G100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SUVmean和L-SNR上,G5、G10两组之间或G25、G50、G100三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N上,5组之间任意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BR上,G5和G10、G25和G100、G50和G100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任意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G100为参考,G50、G25、G10、G5漏检率分别为1.4%、2.4%、4.4%、6.8%。结论使用SIGNA PET/MR,若胸部^(18)F-FDG PET/MR检查PET时间为20 min,^(18)F-FDG剂量可由3.70 MBq/kg减少至0.93 MBq/kg,用量减少了75%,这不会改变PET图像质量及定量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非小细胞肺癌 ^^(18)f-脱氧葡萄糖 标准摄取值 低剂量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标记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PET/CT对^(18)F-FDG摄取偏低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13
作者 梁志盈 林培颖 +2 位作者 张汝森 李雯 李伟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1,共8页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18)F-FAPI)PET/CT对^(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接受^(18)FFAPI PET/CT检查的62例^(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和影像资料。参照肿瘤邻近组织对^(18)F-FDG和^(18)F-FAPI的摄取水平,将肿瘤病灶分为高摄取、中摄取与低摄取,其中高摄取病灶设为阳性。记录并比较^(18)F-FDG与^(18)F-FAPI显示的肿瘤原发灶、转移灶数量及其摄取水平。结果62例原发恶性肿瘤对^(18)F-FDG低摄取18例(29.0%)、中摄取44例(71.0%),而对^(18)F-FAPI低摄取1例(1.6%)、中摄取6例(9.7%)、高摄取55例(88.7%)。原发肿瘤^(18)FFAPI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明显高于^(18)F-FDG(7.5±5.6 vs.3.9±2.1,P<0.001)。^(18)F-FAPI PET检出的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多于^(18)F-FDG PET(77个vs.38个,P<0.01)。共检出16个远处转移灶,其中^(18)F-FDG PET/CT检出11个(68.8%),^(18)F-FAPI PET/CT检出15个(93.8%),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18)F-FAPI PET/CT可较好地显示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18)F-FAPI可作为一种较有前景的放射性示踪剂,尤其适用于^(18)F-FDG摄取偏低的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的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抑制剂 ^^(18)f-脱氧葡萄糖 PET/CT 肿瘤 低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成像早期诊断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刘小菊 邓向斌 +3 位作者 张朝钦 王红燕 王有金 余治健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A-GFAP-A)是近10年来发现的一种罕见自身免疫性脑炎,其诊断依赖于临床症状、影像学和抗体检测,多数患者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明确诊断。由于在早期诊断该疾病极具挑战性,且缺乏相关的临床指南,故国内外罕见关于此类病例的早期诊治情况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以高热、头痛为起始症状并伴有持续性低钠血症的患者,借助^(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18)F flu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18)F-FDG PET/MR)成像结合抗体检测,在其发病后约1月诊断为A-GFAP-A,对其进行了免疫治疗,最终预后良好。本研究旨在为A-GFAP-A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 低钠血症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在不同类型髓系白血病细胞及其荷瘤裸鼠中的代谢特点研究
15
作者 陈曦 严钦 +5 位作者 覃祥 张利 冯悦 陈千 龙思利 刘文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5-330,共6页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髓系白血病细胞和构建荷瘤裸鼠模型,对比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在髓系白血病中的代谢特点。方法:体外培养U937、THP-1、HL60和K562细胞,分别于18F-FDG加入后15、30、60和120min测定细胞对18F-FDG的摄取率。...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髓系白血病细胞和构建荷瘤裸鼠模型,对比研究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在髓系白血病中的代谢特点。方法:体外培养U937、THP-1、HL60和K562细胞,分别于18F-FDG加入后15、30、60和120min测定细胞对18F-FDG的摄取率。将4种细胞接种于裸鼠后肢皮下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当瘤体大小约为500 mm3时,经鼠尾静脉注射18F-FDG,在注射后60 min时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采用连续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荷瘤细胞形态。结果:18F-FDG与不同类型髓系白血病细胞共同孵育后,U937细胞在4个时间点的摄取率均明显高于THP-1、HL60、K562细胞(均P<0.05);THP-1细胞在4个时间点的摄取率均高于K562细胞(均P<0.05);前60 min内白血病细胞对18F-FDG的摄取速度较快,60 min之后摄取速度趋于稳定。成功构建了U937、THP-1、HL60、K562白血病细胞荷瘤裸鼠模型,U937荷瘤裸鼠对18F-FDG摄取值均明显高于THP-1、HL60、K562荷瘤裸鼠(均P<0.01);THP-1和HL60荷瘤裸鼠对18F-FDG摄取值明显高于K562荷瘤裸鼠(均P<0.01)。结论:通过皮下接种法成功构建髓系白血病荷瘤裸鼠模型,在体外培养的细胞和荷瘤裸鼠模型中,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对18F-FDG摄取率较高,18F-FDG可能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18f-脱氧葡萄糖 荷瘤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MR代谢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一航 姜涵 +6 位作者 孟楠 王鑫惠 刘雪 袁健闵 杨阳 王哲 王梅云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CT检查怀疑有肺部占位性病变后进行3.0 T胸部^(18)F-FDG PET/MR混合扫描的患者48例,分析扫描图像的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_(max))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临床可能预后因素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代谢参数SUV_(max)和ADC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48例NSCLC患者的SUV_(max)和ADC的中位数分别为5.87(3.92,9.66)和1.41(1.28,1.57)。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手术[HR=6.7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422~31.614,P=0.016;HR=7.174,95%CI为1.486~34.626,P=0.014]、SUV_(max)(HR=1.170,95%CI为1.010~1.355,P=0.036;HR=1.173,95%CI为1.010~1.360,P=0.035)及ADC(HR=0.010,95%CI为0.000~0.232,P=0.004;HR=0.006,95%CI为0.000~0.156,P=0.002)是NSCLC患者PFS和OS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ADC(HR=0.012,95%CI为0.000~0.386,P=0.012;HR=0.008,95%CI为0.000~0.298,P=0.009)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UV_(max)和ADC都是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且,ADC可能比SUV_(max)更有助于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18)F-FDG PET/MR代谢参数及扩散参数对NSCLC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18)f-脱氧葡萄糖 预后评估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18)F-FDG PET脑代谢特点
17
作者 关皓琳 袁紫瑜 +3 位作者 袁磊磊 陈谦 王永刚 艾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初步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new daily persistent headache,NDPH)患者各脑区的代谢特点。方法以202... 目的初步探讨氟-18-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new daily persistent headache,NDPH)患者各脑区的代谢特点。方法以2021年5月至2023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检查的临床诊断为NDPH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Cortex ID(GE Healthcare)对PET图像进行分析,得到NDPH患者26个大脑区域的Z评分(Z-score)分布。应用Z评分分布来评估NDPH患者脑区的代谢特点。结果NDPH患者在左、右前额内侧(P=0.004、P=0.009)、右侧扣带回后侧(P=0.003)、右侧楔前叶(P=0.003)、左侧运动整合区(P=0.036)、右侧扣带回前区(P=0.040)、左侧扣带回前区(P=0.037)、左侧扣带回后区(P=0.037)、右侧顶上小叶(P=0.002)、左侧顶上小叶(P=0.019)、左侧额叶前外侧((P<0.001)、左、右侧顶下小叶(P<0.001)、左、右颞叶中线区(P<0.001)和右侧颞叶外侧(P<0.001)、脑桥(P<0.001)等多个脑区表现出代谢降低。结论^(18)F-FDG PET可以显示出NDPH患者不同脑区的代谢特点,为NDPH及其并发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一定的代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每日持续性头痛 慢性头痛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原发灶 ^18F-FDG和^11C-胆碱显像的代谢特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朝军 黄盛才 +3 位作者 王仁生 颜李梅 韦小林 马加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灶18F-FDG和11C-胆碱显像的代谢特征。方法对35例病理确诊为原发鼻咽癌的病例行鼻咽部18F-FDGPET/CT30min和60min显像,其中的20例在随后1~3天内行鼻咽部11C-胆碱显像。分别测量不同显像条件下肿瘤原发灶(T)和非肿瘤区... 目的探讨鼻咽癌原发灶18F-FDG和11C-胆碱显像的代谢特征。方法对35例病理确诊为原发鼻咽癌的病例行鼻咽部18F-FDGPET/CT30min和60min显像,其中的20例在随后1~3天内行鼻咽部11C-胆碱显像。分别测量不同显像条件下肿瘤原发灶(T)和非肿瘤区域(NT)的SUVmax,并计算和比较其T/NT比值。结果18F-FDG PET/CT显像:30min、60min T/NT比值的中位数分别为3.20与4.05,95%百分位数(单侧)分别为1.83和2.63;30min、60min T/NT比值(x-±s)分别是3.78±1.49和5.56±3.7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t’=2.2649),增高幅度为47.09%。11C-胆碱显像:T/NT的中位数是3.76,95%百分位数(单侧)是2.00,T/NT是4.13±1.71。结论鼻咽癌原发灶对18F-FDG和11C-胆碱显像均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标准摄取值 ^^18F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18)F-FDG为辅基的^(18)F-氟标记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晖 李阳 李淼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3-207,共15页
在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用于正电子示踪剂的^(18)F-氟标记方法中,基于含^(18)F-氟中间体分子(即辅基)的方法其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好,产物易纯化,是进行^(18)F-氟标记的经典策略之一。2-^(18)F-氟代-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 在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用于正电子示踪剂的^(18)F-氟标记方法中,基于含^(18)F-氟中间体分子(即辅基)的方法其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好,产物易纯化,是进行^(18)F-氟标记的经典策略之一。2-^(18)F-氟代-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正电子示踪剂,其分子结构简单、亲水性强、易获得,是用于间接^(18)F-氟标记的理想辅基。通过比较其方法学参数,并分析标记产物性能可知,以^(18)FFDG为辅基的间接^(18)F-氟标记方法有酶法、成肟法、巯基连接法、"点击化学"法等,在小分子、肽、酶和纳米粒的^(18)F-氟标记研究中均有报道。此外,微流控芯片等新技术在上述方法中也有应用。与^(18)F-FDG连接可方便地同时实现被标记分子糖基化和^(18)F-氟标记,显著改善标记产物的体内分布和消除特性,虽存在反应步骤多、被标记分子需修饰等局限,但以^(18)F-FDG为辅基进行^(18)F-氟标记仍是一种具有较高可行性和应用价值的间接^(18)F-氟标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 辅基 间接标记 18f-标记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线PET/CT显像骨髓^(18)F-FDG摄取模式预测DLBCL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媛 赵铭 +1 位作者 原凌 李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4,共6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分析和^(18)F...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治疗前^(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骨髓活检、骨髓涂片、流式细胞分析和^(18)F-FDG PET/CT扫描。以正常肝脏^(18)F-FDG摄取为标准,将患者骨髓摄取模式分为骨髓摄取局灶型增高(f PET+)、骨髓摄取弥漫型增高(d PET+)及骨髓摄取正常型(n PET)。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56例患者中,f PET+17例,d PET+28例,n PET 111例。临床诊断骨髓浸润阳性21例,阴性135例。复发进展62例,死亡18例。单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B症状、NCCN-IPI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f PET+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有关(均P<0.05);Ann Arbor分期Ⅲ/Ⅳ期、NCCN-IPI评分、乳酸脱氢酶、骨髓浸润及f PET+与患者总生存期(OS)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III/IV期、乳酸脱氢酶和f PET+(均P<0.05)是PFS独立预测因子。在OS的多变量分析中没有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LBCL患者治疗前^(18)F-FDG显像中骨髓摄取模式对预后有预测价值,f PET+是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穿刺活检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脱氧葡萄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