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放射性水平测量
1
作者 甘睿琳 杜娟 +2 位作者 刘陆 高鹏 马秀凤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68,I0003,共7页
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放射化学分析在环境质量监测、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7)Cs是典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由全球大气层核试验、核事故和核技术应用等活动产生... 随着我国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发展,放射化学分析在环境质量监测、核设施周边辐射环境监测、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监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37)Cs是典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由全球大气层核试验、核事故和核技术应用等活动产生,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均匀地分布至全身,形成内照射,因此监测环境介质中^(137)Cs放射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采用放化分析法对北京市环境气溶胶样品进行了前处理,在灰化-浸取后增加了除210Bi的步骤,减小了210Bi对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测量的影响,并将放化分析法测量结果与γ能谱法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放化分析法的可靠性,进而采用放化分析法对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3年北京市环境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范围为(0.477±0.098)^(7.05±0.14)μBq/m^(3),均值为(1.46±1.26)μBq/m^(3),处于全国气溶胶监测正常结果范围内;此外,结合^(137)Cs监测结果与气象条件分析,沙尘天气导致的地表再悬浮可能会造成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升高,后续有必要进行长期跟踪监测,深入开展沙尘天气与气溶胶中^(137)Cs活度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化分析 气溶胶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示踪法测算江淮丘陵土壤侵蚀研究
2
作者 史志刚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26,共3页
核素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进行流域尺度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选择位于江淮丘陵东部的明光市鸡心岗水库两侧山坡... 核素示踪法作为一种新的土壤侵蚀研究方法,在土壤侵蚀的沉积、侵蚀、运移研究上得到很好的应用。采用放射性核素作为土壤示踪剂,可以进行流域尺度范围研究,且可靠性比较高、省时省力。选择位于江淮丘陵东部的明光市鸡心岗水库两侧山坡和位于江淮分水岭西部的六安市裕安区青山乡淠河西侧的山坡为典型剖面,取土样进行137 Cs分析,测算出当地土壤侵蚀模数分别是4 521.5t/(km2.a)和4 830.1t/(km2.a),与全国遥感普查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研究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流域尺度的土壤侵蚀研究,在安徽省和全国其他类似地区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土壤侵蚀 江淮丘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活度比及其粒径剖面特征分析
3
作者 成六三 方海燕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 为了探讨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信息,以岩溶区小流域小坪山坪塘为研究对象,采用核素^(137)Cs和土壤粒径特征值等方法,对岩溶区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及其土地利用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山坪塘沉积泥沙的^(137)Cs比活度在垂直剖面上存在一个区间50 cm深度层次未被检出,但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范围为0~3.59 Bq·kg^(-1),平均值为1 Bq·kg^(-1);(2)山坪塘沉积泥沙^(137)Cs比活度比坡耕地、草地和林地土壤表层小1.7、1.83、0.92 Bq·kg^(-1),且坡耕地和林地土壤表层的^(137)Cs比活度分布差异较大;(3)山坪塘旋回沉积泥沙与其控制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表层土壤的粒径组分含量主要以粘粒、中粉粒和粉粒为主,且粒径组分含量之间比例基本保持一致。但山坪塘沉积泥沙仅有组分极细砂粒含量与坡耕地表层土壤组分含量密切,其他组分含量与草地密切;(4)山坪塘沉积泥沙粒径特征参数(中值粒径、众数粒径、体积加权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D)在垂直剖面上变化基本保持一致,而有效粒径变化较为复杂。可得结论,山坪塘沉积泥沙来源主要为其流域内的坡耕地和草地表层土壤,为区域岩溶小流域山坪塘沉积泥沙反演和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 ^^(137)cs 土壤侵蚀 岩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蚀泥沙颗粒中^(137)Cs的含量特征及其示踪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晓燕 陈洪松 +1 位作者 田均良 杨明义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5,共5页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燕沟的林地、坡耕地与沟口洪水泥沙的颗粒组成分析 ,发现其颗粒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该研究区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 ,而在泥沙输移过程中颗粒分选不明显 ,在应用1 37Cs示踪流域侵蚀速率...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燕沟的林地、坡耕地与沟口洪水泥沙的颗粒组成分析 ,发现其颗粒组成有明显的差异 ,表明该研究区在侵蚀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颗粒分选 ,而在泥沙输移过程中颗粒分选不明显 ,在应用1 37Cs示踪流域侵蚀速率或利用沟口泥沙推算流域侵蚀模数时应适当进行颗粒校正。通过对坝地沉积泥沙1 37Cs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1 37Cs含量、沉积厚度与次降雨侵蚀强度、侵蚀类型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同时运用沉积样中核素含量特征可望解决流域尺度坡面侵蚀与沟谷侵蚀的比重关系这一研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含量 泥沙颗粒 侵蚀分选 侵蚀类型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岩母质红壤侵蚀作用的^(137)Cs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唐翔宇 杨浩 +1 位作者 赵其国 李仁英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121-125,共5页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所导致植被覆盖的破坏严重 ,致使红砂岩母质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到强烈的土壤侵蚀。采用 1 37Cs技术 ,研究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典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作用。结果表明 :该流域的 1 37Cs基准值为 2 0 14 Bqm- 2 ;对于非耕作土...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所导致植被覆盖的破坏严重 ,致使红砂岩母质地区长期以来遭受到强烈的土壤侵蚀。采用 1 37Cs技术 ,研究红砂岩发育的红壤典型小流域的土壤侵蚀作用。结果表明 :该流域的 1 37Cs基准值为 2 0 14 Bqm- 2 ;对于非耕作土壤而言 ,1 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峰值型分布 ,最大分布深度约为 15 cm;对于耕作土壤而言 ,则在耕作层内呈均一分布 ,耕作层以下则急剧下降。典型断面研究表明 ,上坡部坡耕地的侵蚀作用强于下坡部 ,且山顶面积较小的耕地的侵蚀作用比面积较大的坡顶耕地要大。总体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红砂岩 土壤侵蚀 红壤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和^(137)Cs的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来源示踪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彬俨 严冬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6-153,共8页
为分析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输移与沉积规律,采用原位观测方法,沿库岸H=148 m高程带选择15个采样点,并甄选出3个典型断面采集沉积泥沙样品,利用激光粒度仪和γ能谱仪分别测试样品的粒径与^(137)Cs活度,分析二者在水平和高程2个维度的变化... 为分析三峡水库消落带泥沙输移与沉积规律,采用原位观测方法,沿库岸H=148 m高程带选择15个采样点,并甄选出3个典型断面采集沉积泥沙样品,利用激光粒度仪和γ能谱仪分别测试样品的粒径与^(137)Cs活度,分析二者在水平和高程2个维度的变化特征,探讨消落带沉积泥沙来源。结果表明:(1)三峡水库消落带沉积物的中值粒径(D50)沿水流方向逐渐降低,并在忠县任家镇及其下游河段基本保持稳定,而^(137)Cs活度沿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但在任家镇及其下游河段仍有波动。(2)消落带邻江区域沉积物的粒径最粗、^(137)Cs活度最低,除这一区域外,沉积物粒径沿高程的变化取决于消落带上方坡面的土壤侵蚀状况,若上方存在侵蚀,沉积物粒径随高程的增加而增大,若上方微弱侵蚀或无侵蚀,则沉积物粒径随高程的增加而降低,但^(137)Cs活度不受上方土壤侵蚀状况影响,均表现为随高度增加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3)粗颗粒与细颗粒沉积物具有不同的来源特征,变动回水区的粗颗粒也主要源于金沙江和嘉陵江,乌江入库的粗颗粒主要沉积在涪陵至忠县任家镇河段,任家镇下游的粗颗粒主要源于库区内侵蚀产沙;变动回水区的细颗粒主要源于金沙江和嘉陵江,常年库区的细颗粒泥沙来源较多,金沙江、嘉陵江、乌江和库区内侵蚀产沙均存在明显贡献,而库水位涨落过程中的波浪侵蚀对沉积物存在再分配作用,它能使表层沉积物重新进入水体,并在较低的位置实现二次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来源 示踪研究 粒径 ^^137cs 消落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比率在土壤侵蚀区的应用探讨——以^(210)Pb_(ex)/^(137)Cs为例
7
作者 高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49,171,共4页
环境放射性核素7B e、137C s和210Pb为测量土壤侵蚀和沉积速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一核素进行示踪研究很难精确测量,而核素比率的方法作为有益的补充,能够精确测量土壤侵蚀量的多少。这篇文章介... 环境放射性核素7B e、137C s和210Pb为测量土壤侵蚀和沉积速率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单一核素进行示踪研究很难精确测量,而核素比率的方法作为有益的补充,能够精确测量土壤侵蚀量的多少。这篇文章介绍W a llbrink和M urray在S t.H e lens森林区用210Pbex/137C s方法测量土壤侵蚀的情况,了解国外的研究动态,对此也提出在应用核素比率法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比率 土壤侵蚀 ^^210Pbex/^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37Cs技术的侵蚀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响应--以三峡库区斑竹林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巨莉 文安邦 +2 位作者 龙翼 严东春 史忠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3-16,24,共5页
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入库泥沙的策源地,研究其侵蚀产沙状况对正确预测三峡水库来沙变化趋势非常重要。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斑竹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 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入库泥沙的策源地,研究其侵蚀产沙状况对正确预测三峡水库来沙变化趋势非常重要。以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斑竹林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137)Cs示踪技术,研究了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侵蚀产沙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退耕的其他林地和水田改的旱地的侵蚀堆积情况与土地利用变化前相差不大;在土地利用变化后的短期内,该流域侵蚀产沙变化较小,旱地是流域主要的侵蚀产沙源地,水田是淤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示踪 侵蚀产沙 土地利用变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γ射线能谱法测量材料的吸收系数和厚度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英琦 陈玲燕 +3 位作者 张哲 徐垚 李雅 秦树基 《同位素》 CAS 2004年第1期21-26,共6页
采用NaI(Tl)闪烁谱仪测全能峰的方法测量了137Cs和60Co的γ射线在铅、铜、铝材料中的吸收系数。对137Cs(0.661MeV)分别为1.213、0.642、0.194cm-1,与公认值相差均约1%;对60Co分别为0.674、0.481、0.149cm-1,与公认值相差均在5%以内。利... 采用NaI(Tl)闪烁谱仪测全能峰的方法测量了137Cs和60Co的γ射线在铅、铜、铝材料中的吸收系数。对137Cs(0.661MeV)分别为1.213、0.642、0.194cm-1,与公认值相差均约1%;对60Co分别为0.674、0.481、0.149cm-1,与公认值相差均在5%以内。利用铁的吸收系数对其未知厚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的误差均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射线能谱 吸收系数 ^^137cs 厚度测量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USLE模型的三江源高寒草地土壤侵蚀评价 被引量:30
10
作者 林慧龙 郑舒婷 王雪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2,共12页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 探讨三江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侵蚀问题在保障青藏高原乃至全球生态和生产功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137)Cs示踪法为基础,结合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以GIS反演为手段,综合分析三江源区2001-2012年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特征和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呈现空间异质性特征,降雨侵蚀力因子年际浮动变化较大,但总体呈上升态势;土壤可蚀性因子呈斑块化分布特征,较高可蚀性类占到总面积的95.66%;坡度坡长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受海拔显著影响;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在研究区自西北向东南呈现空间异质性特点,过度放牧是引起下垫面侵蚀现象严重的主要原因。2)对RUSLE模型的验证显示相关系数和平均均方根偏差分别为0.49和75.29%,RUSLE模型估算存在一定的高估,在没有形成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土壤侵蚀机理模型前,应用RUSLE模型仍然是较好的现实选择之一。3)利用RUSLE模型估算的三江源2001-2012年平均侵蚀量为3.1×109 t/年,侵蚀强度分级重心转移分析表明中度侵蚀、强度和极强度侵蚀重心相对集中,侵蚀程度最高的3个地区为格尔木市唐古拉乡、治多县和兴海县。4)由土壤流失量结合市场价值法,估算出研究区2001-2012年平均有机质经济损失价值为114354元/km2,总年均经济损失达399亿元,整个研究区受土壤侵蚀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创新发展三江源区高寒草地"分类、分级、分段、分区"的土壤侵蚀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区 高寒草地 ^^(137)cs示踪 RUSLE模型 土壤侵蚀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贾科利 常庆瑞 +2 位作者 王占礼 张俊华 齐雁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6-99,共4页
研究分析黄土高原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山坡中、上部为土壤侵蚀最强烈地带,坡顶侵蚀较弱;土壤全N、碱解氮、速效钾与水蚀和耕作侵蚀间呈线性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阳离子代换量则与水蚀和耕作侵蚀无显... 研究分析黄土高原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山坡中、上部为土壤侵蚀最强烈地带,坡顶侵蚀较弱;土壤全N、碱解氮、速效钾与水蚀和耕作侵蚀间呈线性相关关系,而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阳离子代换量则与水蚀和耕作侵蚀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土壤侵蚀 土壤性质 ^^137cs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世宝 华珞 +3 位作者 何忠俊 韦东普 夏侯国风 李勇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9-292,共4页
以137Cs示踪技术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陡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对土壤中有机质、有效P的含量变化有很大影响,即随着土壤侵蚀速率的增大,土壤中... 以137Cs示踪技术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陡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养分流失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黄土高原陡坡耕地的土壤侵蚀对土壤中有机质、有效P的含量变化有很大影响,即随着土壤侵蚀速率的增大,土壤中有机质、有效P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对有效N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土壤侵蚀对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规律是:有机质>有效P>有效N。土壤中较大颗粒(1—0.25mm)及细颗粒(<0.001mm)的含量随着土壤侵蚀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坡度变化是影响该地区土壤养分流失变化的主导因子,在整个山坡的坡度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的侵蚀速率也增大,土壤中有机质及有效P的含量也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耕地 黄土高原 ^^137cs示踪技术 坡耕地 土壤侵蚀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化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与理化性质特征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渊 刘子琦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15-523,共9页
研究石漠化治理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特征与养分分布差异,为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石漠化治理区金银花地、花椒地、玉米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37 Cs示踪技术与土壤侵蚀模型计算了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 研究石漠化治理区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特征与养分分布差异,为区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石漠化治理区金银花地、花椒地、玉米地、草地为研究对象,利用137 Cs示踪技术与土壤侵蚀模型计算了不同土地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分析了土壤剖面理化性质与碳氮储量特征。结果表明:土壤侵蚀模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玉米地(3 176.40 t·km^-2·a^-1)>花椒地(1 241.67 t·km^-2·a^-1)>金银花地(961.65 t·km^-2·a^-1)>草地(531.61 t·km^-2·a^-1);金银花地、花椒地、玉米地、草地15~40 cm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值分别是0~15 cm土层的111.90%、110.30%、108.26%、112.39%,总孔隙度平均值分别是0~15 cm土层的88.06%、89.80%、85.79%、91.06%。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剖面分布规律具有相似性,且存在表聚现象;受人为活动影响,玉米地与草地的土壤有机碳、总氮储量差异显著(P<0.05),金银花地与花椒地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碳储量大小依次为玉米地(11.89 kg·m^-2)>金银花地(11.31 kg·m^-2)>花椒地(11.10 kg·m^-2)>草地(8.66 kg·m^-2),总氮储量大小依次为玉米地(1.74 kg·m^-2)>花椒地(1.63 kg·m^-2)>金银花地(1.62 kg·m^-2)>草地(1.14 kg·m^-2)。耕作活动与植被类型是影响不同土地类型土壤侵蚀与理化性质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137 cs示踪 土壤侵蚀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