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决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姜晓彤 刘锦川 +6 位作者 张迎强 王瞳 郭宁 孙郁青 石聪 颜兵 林岩松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4,共8页
背景与目的:131I治疗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是大部分中高危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131I治疗前风险分层及实时动态评估是作出131I治疗决策的重要步... 背景与目的:131I治疗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的一线治疗方法之一,是大部分中高危DTC患者甲状腺全切或近全切除术后重要的治疗手段。而术后131I治疗前风险分层及实时动态评估是作出131I治疗决策的重要步骤,可实现个体化治疗。本研究拟探讨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diagnostic whole body scan,DxWBS)在DTC患者131I治疗前评估及治疗决策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并分析具备术后131I治疗前评估资料的DTC患者,依据患者术后131I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stimulated thyroglobulin,sTg)水平分为低(sTg<1 ng/mL)、中(1 ng/mL≤sTg<10 ng/mL)、高(sTg≥10 ng/mL)3组,比较DxWBS与131I治疗后显像(post treatment whole body scan,RxWBS)在总体及不同Tg水平分组中的一致率,并评价DxWBS是否对131I治疗产生“顿抑效应”。通过与RxWBS对比,评价DxWBS在不同sTg水平DTC患者131I治疗前精准评估及治疗决策(清甲、辅助、清灶)中的作用。本研究已经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JS-2151)。结果:研究共纳入91例患者,低、中、高sTg患者分别占15.4%(14/91)、34.1%(31/91)、50.5%(46/91)。比较各sTg组同一患者DxWBS与RxWBS结果,均未发现DxWBS对131I治疗产生“顿抑效应”。DxWBS和RxWBS总体一致率为89.0%(81/91),低、中、高sTg 3组中分别为100.0%(14/14)、90.3%(28/31)、84.8%(39/46)。结合sTg水平,DxWBS可以准确预判断清甲,RxWBS符合率为100%(20/20);在71例因sTg、高复发风险分层或DxWBS提示可疑摄碘性转移病灶等预判断辅助治疗和(或)清灶治疗的患者中,87.5%(63/71)DxWBS显示残甲,经RxWBS及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验证仅为残甲者占87.3%(62/71),探测到功能性颈部淋巴结转移和(或)肺转移者为12.7%(9/71)。在中、高sTg组(中位sTg为12.55 ng/mL)中,DxWBS与RxWBS对功能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总体检出率均为5.5%(5/91)。对于功能性肺转移灶的检测,DxWBS的总体检出率略低于RxWBS(3.3%vs 5.5%)。提示DxWBS可用于精准预判131I治疗尤其是清甲及辅助治疗的目的。结论:DxWBS未产生明确“顿抑效应”,将DxWBS作为诊疗一体化手段整合进DTC实时131I治疗决策评估体系,有助于弥补基于病理学检查、临床资料、sTg等生化指标静态评估的不足,明确131I治疗目的、助力131I精准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诊断性131i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CT显像在^(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6
2
作者 叶智轶 马超 +1 位作者 傅宏亮 王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 目的探讨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对碘-131(^(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复发或转移灶探查的价值。方法对178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及经^(131)I成功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和/或转移灶的DTC患者(随访期间颈部超声或胸部CT有持续异常发现,但^(131)I全身显像阴性)给予^(18)F-FDG PET/CT检查,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可疑病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或手术切除。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不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下的^(18)F-FDG PET/CT显像探查复发或转移灶的阳性预测值。结果 ^(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共7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65例。12例^(18)F-FDG PET/CT显像呈假阳性,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炎症细胞浸润。在77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的患者中,血清Tg阳性患者50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转移45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血清Tg阳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血清Tg阴性患者27例,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复发或转移20例,^(18)F-FDG PET/CT显像对于Tg阴性患者的阳性预测值为74.07%(20/27)。结论对于随访期间怀疑存在复发或转移灶,且^(131)I全身显像阴性的DTC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8-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碘-131全身显像 甲状腺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碘全身显像双肺弥漫性显影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镜发 邹德环 +2 位作者 朱旭生 佘立群 罗迎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52-1352,共1页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131全身显像 肺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131)I治疗后全身扫描显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周颖 徐文贵 +4 位作者 戴东 庹培昱 刘建井 黄慧 左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558-1562,共5页
目的:肺部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见转移部位,131I治疗是DTC术后患者肺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后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WBS),本文主要研究DTC肺转移患者WBS显像中肺部病灶显像... 目的:肺部是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的常见转移部位,131I治疗是DTC术后患者肺转移的主要治疗方法,其治疗后常规行131I-全身扫描(whole body scan,WBS),本文主要研究DTC肺转移患者WBS显像中肺部病灶显像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分子影像与核素诊疗科行131I治疗的DTC肺转移患者60例,治疗前均行甲状腺功能检测、颈胸部CT检查,治疗后行WBS显像。根据WBS肺部转移灶显像情况将患者分为显像阳性组和显像阴性组,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的年龄、肺部纤维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与WBS肺部显像情况相关。双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肺部纤维条索影(OR=0.175,P<0.001)及钙化影(OR=0.088,P<0.05)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结论:年龄较大患者的WBS肺部病灶显像效果不佳,肺部存在条索影、钙化影、斑片影等不利于WBS肺部转移灶的显像,肺部条索及钙化是影响WBS肺转移灶显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 全身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Ⅰ标记RGD环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分布与显像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红洁 王荣福 +9 位作者 张春丽 闫平 付占立 张旭初 郭凤琴 刘萌 于明明 邸丽娟 崔永刚 丁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研究^(131)I标记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小分子环形肽(cRGD肽)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cRGD肽作为肿瘤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氯胺T法对cRGD肽行^(131)I标记,建立荷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 目的研究^(131)I标记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的小分子环形肽(cRGD肽)在荷瘤小鼠体内的分布与显像,探讨^(131)I-cRGD肽作为肿瘤诊治药物的可能性。方法利用氯胺T法对cRGD肽行^(131)I标记,建立荷黑色素瘤B16动物模型,分别进行体内分布实验、非标记cRGD肽竞争抑制实验及肿瘤显像研究。结果用统计软件SPSS 12.0进行分析。结果^(131)I-cRGD肽的标记率达90%,放射化学纯度达99%;荷瘤小鼠体内分布实验显示:给药后在血液、肾脏、膀胱有较高的放射性分布,小肠、肝脏、肌肉呈低水平放射性分布,24 h肿瘤/肌肉(T/M)放射性比值=6.34,肿瘤/血液(T/B)放射性比值=1.1。显像结果示:静脉注射^(131)I-cRGD肽后1 h肿瘤开始显影,随时间的延长,影像逐渐清晰,24 h时肿瘤显像最清晰。用非标记cRGD肽进行阻断实验,肿瘤的放射性摄取为(0.969±0.151)%/g,与非阻断组(1.40±0.136)%/g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氯胺T法可以成功完成^(131)I-cRGD肽标记;尾静脉注射^(131) I-cRGD肽后,肿瘤表现为放射性浓聚,肿瘤对^(131)I-cRGD肽的摄取可被非标记的cRGD肽抑制,表明^(131)I-cRGD肽可与肿瘤新生血管αvβ3受体特异性结合,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肿瘤诊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D肽 αvβ3受体 ^131^Ⅰ标记 肿瘤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栾兆生 周雯 +4 位作者 唐为国 李艳玲 王建新 王其国 和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 目的:探讨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在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术后病理证实并接受131I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97例,行131I全身扫描(131I-WBS)和病灶部位的SPECT断层加同机CT融合显像。将131I-WBS与断层融合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断层融合显像的特点与临床价值。结果:97例分化型甲癌患者共进行131I-WBS251次,断层融合显像102次,每例患者至少行一次断层融合显像。与131I-WBS比较,断层融合显像有如下特点:能够获得直观的断层融合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②发现更多的病灶;③更准确地判断病变部位;④定位CT可以发现无摄碘功能的病灶;⑤鉴别病灶和生理显影或污染。结论:131I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可以直观病变立体形态、大小、摄取程度和毗邻关系,在鉴别病灶与生理显像或污染、确定病灶是否有摄碘功能方面有重要价值,是131I-WBS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碘放射性同位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131i全身扫描 131I断层融合显像 SPEC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与^(131)I显像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辉 付宏亮 +3 位作者 李佳宁 邹仁健 顾振辉 吴靖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67-1269,共3页
目的评价^(18)F-FDG与^(131)I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53例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并进行^(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结果在39例血清hTg高... 目的评价^(18)F-FDG与^(131)I显像在诊断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中的价值。方法53例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甲状腺全切和大剂量^(131)I去除甲状腺治疗,并进行^(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结果在39例血清hTg高于正常的患者中,11例患者^(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阳性;2例均为阴性;12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阳性,而^(131)I全身扫描阴性;14例^(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阴性,而^(131)I全身扫描阳性。在14例血清hTg正常的患者中,^(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与^(131)I全身扫描均为阴性。结论^(18)F-FDG SPECT/CT全身显像和^(131)I全身扫描联合显像,在探测甲状腺癌复发和转移病灶中具有重要价值;甲状腺癌细胞对^(18)F-FDG和^(131)I的摄取与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8F-FDG ^^131I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131)I治疗后扫描胆囊显影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罗琼 罗全勇 +2 位作者 陆汉魁 余永利 丁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51-1551,共1页
关键词 ^^131I碘胆囊显像 甲状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O_4及^(131)I核素甲状腺显像诊断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志宏 李文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41-1042,共2页
关键词 ^^99mTcO4^- ^^131I 核素 甲状腺显像 诊断 舌根部异位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99m)TcO_(4)^(-)显像ROI比值的作用:估算个体化治疗甲亢的^(131)I剂量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永帅 池晓华 +5 位作者 江英 黄凯 刘峰 刘智维 唐刚华 李贵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18-1627,共10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99m)TcO_(4)^(-)显像ROI比值代替24 h摄碘率(RAIU)个体化治疗甲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 h/24 h RAIU峰值比是否前移分为... 目的探讨甲状腺^(99m)TcO_(4)^(-)显像ROI比值代替24 h摄碘率(RAIU)个体化治疗甲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6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3 h/24 h RAIU峰值比是否前移分为高峰前移组(≥80%)和无高峰前移组(<80%)。高峰前移组:采用Marinelli公式法,^(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质量×计划量/24 h RAIU;无高峰前移组:分析ROI比值与24 h RAIU相关性,依据换算关系代入Marinelli公式,^(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质量×计划量/(ROI比值换算关系)。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抗甲状腺药物种类以及停用时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促甲状腺受体自身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甲状腺面积、甲状腺质量、^(131)I治疗剂量;并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疗效。采用ROC曲线分析治疗后两组ROI比值。结果ROI比值与24 h RAIU呈显著正相关(Y=58.13+0.2X,R2=0.118,P<0.05),代入Marinelli公式获新公式:^(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质量×计划量/(58.13+0.2×ROI比值)%。治疗前两组的^(131)I治疗剂量、FT4、FT3、TRAb、3 h及24 h RAIU、甲状腺面积、甲状腺质量、ROI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的FT4、FT3、TRAb、TPOAb、甲状腺面积、甲状腺质量、ROI比值、有效率、甲减率、治愈率、缓解率、无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两组的甲亢、甲减、治愈例数构成比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治疗3月后ROI比值预测甲亢复发、甲减最佳临界值分别约15.79、6.33。结论甲状腺^(99m)TcO_(4)^(-)显像ROI比值可用于个体化治疗甲亢计算^(131)I剂量,该方法有助于患者的协助诊治,可以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99m)TcO_(4)^(-)显像 甲亢 ^^(131)I ROI 摄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DP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PSA检测在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庞华 高洪波 +3 位作者 孙晓光 刘海春 刘建通 张曙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7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血清PSA测定,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 目的探讨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诊断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经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及血清PSA测定,并对骨转移与PSA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的发生率为72.5%。前列腺癌骨转移组和非骨转移组患者的PSA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骨显像分级升高,血清PSA水平逐渐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PSA>20 ng/ml时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90.7%,而PSA≤20 ng/ml时,患者骨转移发生率为35.3%。结论 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与血清PSA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99Tc^m-MDP全身显像 P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后扫描的假阳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罗全勇 陈立波 +2 位作者 余永利 陆汉魁 朱瑞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930-1932,共3页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13 1I治疗后扫描假阳性摄取的常见部位和摄取机制。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 46例 ,口服治疗剂量13 1I后 7天进行全身13 1I扫描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13 1I全身扫描结果、血清Tg水平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 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13 1I治疗后扫描假阳性摄取的常见部位和摄取机制。方法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3 46例 ,口服治疗剂量13 1I后 7天进行全身13 1I扫描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13 1I全身扫描结果、血清Tg水平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判断13 1I的摄取是否为假阳性摄取。结果 胃肠道假阳性摄取 65例 ,肺部假阳性摄取 12例 ,双侧乳腺假阳性摄取3例 ,两侧腋下汗腺假阳性摄取 1例 ,肝脏显影 2 5 3例。结论 13 1I治疗后扫描发生假阳性摄取常见部位主要为胃肠道、肺部和肝脏 ;应注意甄别 ,避免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13 1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131I 全身扫描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骨病患者^(99)Tc^m-MDP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婧 张燕燕 +3 位作者 王荣福 张卫方 孔和花 徐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47-1250,共4页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 目的通过对81例骨病患者的核素骨显像与其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找出骨良、恶性病变,特别是结核与恶性病变影像学的规律及鉴别要点。方法对81例仅有骨痛或肢体功能障碍症状的骨病患者行99TcmMDP全身骨显像,并与手术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各病种自身来说,结核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多82%,其他良性骨病单发病灶比多发病灶多20%,骨转移瘤与原发恶性肿瘤多发病灶比单发病灶分别多36%和18%。恶性病变的病灶在中轴骨及外周骨同时出现(占18%),而良性病变则未见到。良性骨病病灶比邻分布明显多于无规律分布,占90%,而骨转移瘤无规律分布占84%。骨转移瘤及原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别占82%及94%)、摄取放射性不均匀(分别占71%及76%)。骨结核病灶累及关节最多,占73%。结论99TcmMDP全身骨显像中除结核外的其他良性骨病以单发分布多见。恶性病变以多发分布多见,并可同时无规律地出现于中轴和外周骨上,绝大多数病灶形态不规则、摄取放射性不均匀。骨结核以多发及易累及中轴骨多见,病灶多形态规则、摄取放射性较均匀,极易累及关节是其显著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DP骨显像 病理结果 对照研究 骨病 患者 原发恶性肿瘤 单发病灶 全身显像 恶性病变 良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MR弥散加权与核素骨显像对骨转移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白萱 关志伟 +3 位作者 徐贤 邵明哲 曹宝林 田嘉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全身MR弥散加权(全身MR-DWI)和核素骨显像两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全身MR-DWI在检测骨转移灶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对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核素骨显像证实为明确骨转移的20例患者于一周内行全身MR-DWI。将骨骼... 目的通过对全身MR弥散加权(全身MR-DWI)和核素骨显像两种技术进行分析对比,评估全身MR-DWI在检测骨转移灶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方法对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并经核素骨显像证实为明确骨转移的20例患者于一周内行全身MR-DWI。将骨骼系统分为7个区域观察:颅骨、胸锁骨、肩胛骨、肋骨、脊柱、骨盆、四肢长骨,以核素骨显像见异常浓聚灶或稀疏灶、MR-DWI见高信号病灶为阳性,分析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灶数。结果除脊柱外,其他6个区域MR-DWI所见病灶数均少于核素骨显像,检出率为核素骨显像的59.4%。MR-DWI检出了3处核素骨显像显示阴性的病灶;另有1例核素骨显像呈"超级骨显像",MR-DWI所显示的病灶数明显多于核素骨显像。结论全身MR-DWI对于骨转移灶的诊断有一定意义,与核素骨显像互相补充,可能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MR弥散加权 ^^99MTC-MDP骨显像 骨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 SPECT/CT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复发的探测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春芳 包贺菊 +4 位作者 于彤 朱家瑞 赵文锐 王新强 许根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5-386,389,共3页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复发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7年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197例次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31I全身显像影像学分期标准:根据图像显示的病... 目的探讨131I全身显像与131ISPECT/CT断层显像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转移复发的探测效能。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7年在我院核医学科进行131I治疗的197例次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31I全身显像影像学分期标准:根据图像显示的病灶摄取量、位置、数量及波及范围将病人分为4期:Ⅰ期,摄取范围局限于甲状腺床;Ⅱ期,甲状腺床+颈部淋巴结摄取或甲状腺床+纵隔淋巴结摄取;Ⅲ期,颈部淋巴结或纵隔淋巴结摄取+肺摄取;Ⅳ期,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部弥漫性摄取,或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骨等其他脏器摄取;组织器官放射性摄取分级标准:按放射性分布的浓聚程度和分布范围分为0,1,2,3级;结果两种显像模式:(1)对甲状腺癌的分期具有显著差异(Z=-3.864,P=0.000)。(2)对颈部、纵隔和骨分级存在显著差异(Z=-3.779,P=0.000;Z=-3.434,P=0.001);对甲状腺原位病灶和肺分级没有显著差别(Z=-1.507,P=0.13;Z=-0.839,P=0.401)。结论 131I全身显像联合131ISPECT/CT断层显像明显提高了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SPECT/CT断层显像 131i全身显像 探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碘食物对Graves病患者甲状腺^(131)I与^(99m)Tc摄取的不同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国荣 欧阳伟 +1 位作者 刘金华 刘伟英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92-1294,共3页
目的探讨含碘食物对Graves病患者摄取99mTc与131I的影响。方法选择曾食含碘食物的Graves病患者20例,在禁食含碘食物前后分两次进行摄131I试验与甲状腺99mTc显像,前者测定3、24 h摄131I率,后者计算摄锝指数(TI)及估算甲状腺质量(TW)。采... 目的探讨含碘食物对Graves病患者摄取99mTc与131I的影响。方法选择曾食含碘食物的Graves病患者20例,在禁食含碘食物前后分两次进行摄131I试验与甲状腺99mTc显像,前者测定3、24 h摄131I率,后者计算摄锝指数(TI)及估算甲状腺质量(TW)。采用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患者禁止含碘食物前后的摄131I率显著不同,所有患者禁食含碘食物后3和24 h摄131I率均显著增高。TI 2例未变、2例增高、16例降低;TM18例减小、2例增大。较未禁食含碘食物的首次检测,两者均有显著性变化。结论含碘食物对甲状腺摄取Na99mTcO4的影响与Na131I显著不同,含碘食物100%减低甲状腺131I的摄取而90%锝摄取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碘食物 GRAVES病 ^^131I ^^99MTC 摄取量 甲状腺疾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者^(18)F-FDG PET显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立颖 江旭峰 +2 位作者 李培勇 李彪 朱承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 目的:回顾性分析18F-FDGPET显像在血清肿瘤标志物异常而其他影像学检查阴性或不能提供明确的诊断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21例,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或不能得出明确结论。所有患者均接受全身18F-FDGPET显像,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于18F-FDGPET显像前2周内进行。每一位患者的最终诊断均得自于手术/活检的病理学结论或1年以上的随访的基础之上。结果:18F-FDGPET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患者的敏感性为92.3%(12/13),特异性为62.5%(5/8),准确性为81.0%(17/21),阳性预期值为80%(12/15),阴性预期值为83.3%(5/6)。结论:对于不明原因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升高的患者,18F-FDGPET全身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将有可能改变对这些患者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肿瘤标志物 PET显像 应用价值 异常者 ^^18F-FDG 回顾性分析 影像学检查 检查结果 不明原因 全身显像 治疗措施 患者 阴性 升高 病理学 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 诊断 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131)I治疗Graves'病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替代治疗的评价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英 李河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评价131碘(131I)治疗Graves'病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应用甲状腺片治疗的效果。方法:21例Graves'病病人用131I治疗后,经测定血清TT3、TT4、TSH,诊断为甲低,口服甲状腺片40m g/d,3个月后停药复查。结果:15例甲状腺功能和显... 目的:评价131碘(131I)治疗Graves'病后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应用甲状腺片治疗的效果。方法:21例Graves'病病人用131I治疗后,经测定血清TT3、TT4、TSH,诊断为甲低,口服甲状腺片40m g/d,3个月后停药复查。结果:15例甲状腺功能和显像恢复正常,诊断为早发性甲低;6例甲状腺功能仍低下,显像显示甲状腺形态模糊,边界不清,摄99Tcm功能低下,诊断为永久性甲低。结论:Graves'病经131I治疗后出现甲低,应用甲状腺片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甲状腺功能测定和ECT甲状腺显像对诊断早发性甲低和永久性甲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低下 ^^131I治疗 替代治疗 病后 ^^99Tc^m 甲状腺功能测定 永久性甲低 甲状腺片 ^^131 甲状腺形态 甲状腺显像 重要意义 临床症状 治疗后 早发性 诊断 病人用 TT3 TT4 TSH ECT 出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Ⅰ-McAbJH_(107)在载人肝癌BEL-7402裸鼠体内的放射免疫显像分析
19
作者 颜江华 苏金华 +3 位作者 张长弓 林炳珍 俞浩 盛荣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9-42,共4页
用氯胺T碘标技术标记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JH107(McAbJH107),观测其在载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上的分布显像情况,氯胺T碘标法标记率50%。每鼠腹腔注射200Ci131Ⅰ-McAbJH107,放射性物质... 用氯胺T碘标技术标记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JH107(McAbJH107),观测其在载人肝癌BEL7402裸鼠模型上的分布显像情况,氯胺T碘标法标记率50%。每鼠腹腔注射200Ci131Ⅰ-McAbJH107,放射性物质第24h开始在肿瘤部位浓聚、逐步加强,96h达高峰,肿瘤组织较清楚显像并维持至148h;同时周围组织放射性本底逐步减弱、消失。对照组131Ⅰ-NIgG呈全身均匀分布。无明显放射性物质浓聚及清楚显像。在48h和96h,131Ⅰ-McAbJH107在12种正常组织(脑除外)的T/NT均值分别为3.38和6.26,而131Ⅰ-NIgG的T/NT均值均低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人肝癌 放射免疫显像 BEL-7402 体内 裸鼠 正常组织 分布 腹腔注射 维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MD-PSMA PET/CT显像在中高危前列腺癌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严叶青 梁胜 +5 位作者 杨斌 邹仁健 马玉飞 蔡利生 王辉 傅宏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73-881,共9页
目的·评估^(18)F-MD-PSMA PET/CT在中高风险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67例中高危PCa患者采用^(18)F-MD-PSMA PET/CT进行... 目的·评估^(18)F-MD-PSMA PET/CT在中高风险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初始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22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的67例中高危PCa患者采用^(18)F-MD-PSMA PET/CT进行初步分期;患者在^(18)F-MD-PSMA PET/CT检查前2周内接受常规成像(conventional imaging,CI),包括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和全身骨显像(bone scintigraphy,BS),其中25例患者同期进行了^(18)F-FDG PET/CT检查。评估^(18)F-MD-PSMA PET/CT对初始分期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特异度(specificity,SPEC)、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及准确率(accuracy,ACU),并将结果与^(18)F-FDG PET/CT、mp-MRI和BS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术后病理的T、N分期结果及临床随访的骨转移结果为参考标准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18)F-MD-PSMA PET/CT及CI在诊断原发灶累及范围、区域淋巴结转移、骨转移方面与参考标准的一致性,计算Kappa系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在67例PCa患者中,38例接受了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且有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其中分别有27例和1例患者同时接受了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和扩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以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mp-MRI和^(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内病灶的检出率均为100%,诊断双侧腺叶内病灶的SEN分别为26.3%和63.2%,SPEC均为75.0%。与病理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18)F-MD-PSMA PET/CT诊断包膜外侵犯(extraprostatic extension,EPE)、精囊腺侵犯(seminal vesicle invasion,SVI)、膀胱颈侵犯(bladder neck invasion,BNI)的一致性均高于mp-MRI。Fisher确切概率法显示,2种检查方法诊断EPE、SVI的SEN(P=0.226,P=0.491)和SPEC(P=1.000,P=0.342),以及诊断BNI的SEN(均P=1.0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诊断淋巴结转移方面,基于淋巴结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555和0.137);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和SPE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62,P=0.82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于mp-MRI(Kappa系数分别为0.850和0.313);两者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在诊断骨转移方面,基于骨病灶数量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500和0.299);Fisher确切概率法提示2种检查方法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9)。基于患者分析,^(18)F-MD-PSMA PET/CT与随访结果的一致性高于BS(Kappa系数分别为0.953和0.766);两者的S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18)F-MD-PSMA PET/CT检测后,21例(31.3%)患者的风险分层上升,1例(1.5%)风险分层下降;32例(47.8%)患者的初始分期改变,其中27例(40.3%)上调,5例(7.5%)下调。结论·^(18)F-MD-PSMA PET/CT在诊断中高风险PCa患者的双侧腺叶内病灶、EPE、SVI、区域淋巴结转移及骨转移方面,相比CI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了部分患者临床分期及转移状态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初始分期 ^^(18)F-MD-PSMA PET/CT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全身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