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F-1数据的二阶段遥感特征优选与森林地上生物量反演模型
1
作者 杨菲菲 张王菲 +3 位作者 赵磊 赵含 姬永杰 王梦金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共11页
【目的】提出二阶段遥感特征选择方法与多机器学习模型结合的思路,探索适用于国产高分一号(GF-1)数据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有效模式,为高分系列卫星数据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从GF-1数据中提取波段光谱特征、... 【目的】提出二阶段遥感特征选择方法与多机器学习模型结合的思路,探索适用于国产高分一号(GF-1)数据估测森林地上生物量(AGB)的有效模式,为高分系列卫星数据在林业监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从GF-1数据中提取波段光谱特征、纹理特征、植被指数等44个特征变量;然后,基于二阶段特征优选策略优选特征,第一阶段采用过滤式法(Relief)、嵌入式法(Lasso、RF)进行初步筛选,第二阶段通过包装式法(RFE)进一步优化特征子集,提升模型估测能力;最后,利用以往森林AGB估测研究中表现较好的K最近邻(KNN)、支持向量回归(SVR)、随机森林(RF)、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和极限梯度提升树(XGBoost)机器学习模型进行森林AGB估测,并评估不同特征选择方法与模型之间的匹配度及其对森林AGB估测精度的影响,探寻最优的基于GF-1数据估测森林AGB的策略。【结果】1)Relief-RFE方法在XGBoost模型森林AGB反演中取得较优效果(R²=0.811,RMSE=8.45 t·hm^(−2),rRMSE=23.39%)。2)绿光波段纹理特征(mea_b2)能够捕捉到森林地表覆盖物的空间分布信息,如森林的冠层密度、树木分布等空间结构变化信息;蓝光波段光谱特征(b1)对叶绿素和叶色素浓度变化反应敏感,可表征植被健康状况和生长阶段信息,在多种方法的二阶段特征选择中上述2种特征均被选为核心特征用于森林AGB估测。3)特征优选可显著提升模型性能,XGBoost模型的提升效果明显大于KNN、SVR、RF和GBRT模型。【结论】通过对比不同特征选择方法与机器学习模型结合估测森林AGB的效果,验证了二阶段特征优选策略在基于GF-1数据估测森林AGB中的有效性,尤其是将该策略与XGBoost模型结合,能够构建出高精度、高稳健性的森林AGB估测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数据 森林地上生物量 混合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二阶段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百合种内自然杂交F_(1)群体的遗传变异
2
作者 李淑洁 陈琛 +4 位作者 高红娟 张敏敏 王立光 厚毅清 裴怀弟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51-1056,共6页
以兰州百合种内自然杂交F_(1)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F_(1)世代的遗传变异特点。ISSR分析结果显示,6个F_(1)群体电泳谱带类型数量为6.0~7.8,多态位点百分率和Shannon’s指数分别为69.81%~84.91%和0.3978~0... 以兰州百合种内自然杂交F_(1)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揭示F_(1)世代的遗传变异特点。ISSR分析结果显示,6个F_(1)群体电泳谱带类型数量为6.0~7.8,多态位点百分率和Shannon’s指数分别为69.81%~84.91%和0.3978~0.5118,不同F_(1)群体之间遗传一致度为0.8051~0.9336,表现出群体内部遗传多样性高,而群体之间遗传一致性高的特点;聚类分析显示,3个F_(1)群体的全部单株和另3个F_(1)群体的66.7%~91.7%的单株都聚到同一类群,表明不同F_(1)群体之间亲缘关系近,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PCA散点图进一步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百合 自然杂交 f_(1)代实生苗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蜡树属种间杂交F_(1)代种子性状变异分析
3
作者 梁燕 王因花 +9 位作者 刘翰林 王振猛 周健 杨庆山 孙超 段贝宁 袁晨晨 任飞 燕丽萍 吴德军 《农学学报》 2025年第7期51-56,共6页
为研究白蜡树属种间杂交不同亲本对杂种F_(1)代种子的影响,设计白蜡树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36个,收集各杂交组合F_(1)代种子,统计种子的千粒重、翅长、翅宽和翅长/翅宽等特征表型性状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种间... 为研究白蜡树属种间杂交不同亲本对杂种F_(1)代种子的影响,设计白蜡树属不同种间杂交组合36个,收集各杂交组合F_(1)代种子,统计种子的千粒重、翅长、翅宽和翅长/翅宽等特征表型性状数据,使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比较种间杂交种和种内杂交种差异以及种间杂交不同基因型母本与父本对杂交种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以美国红梣为母本与不同种的白蜡父本杂交,种间杂交与种内杂交F_(1)代种子4项指标差异明显,种间杂交各组合间变异幅度较大;以绒毛白蜡为母本与不同种的白蜡父本杂交,种间杂交与种内杂交F_(1)代种子性状总体差异不显著。4个基因型绒毛白蜡为母本与水曲柳杂交,F_(1)代种子性状发生显著变异;5个基因型绒毛白蜡为父本与美国红梣杂交,F_(1)代种子千粒重性状差异较大;以不同基因型水曲柳为父本分别与美国红梣、绒毛白蜡杂交,绒毛白蜡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获得的F_(1)代种子性状变异优于美国红梣为母本的杂交组合。研究表明,白蜡种间杂交F_(1)代种子发生了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绒毛白蜡为母本种子遗传变异高于绒毛白蜡为父本的种子遗传变异,不同基因型水曲柳为父本对F_(1)代种子性状影响不明显。研究可为白蜡树属种间杂交亲本选择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了白蜡育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树属 种间杂交 f_(1)代 亲本选择 表型性状 种子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mix-1基因的表达特性与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1
4
作者 钟伟良 庞凯飞 +4 位作者 鲁建斌 范忠轰 孙士淼 邵蝴蝶 胡加付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
【目的】研究松材线虫中与性别决定相关基因Bxy-mix-1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重要功能,明确该基因在松材线虫性别分化和繁殖交配中的作用,为从雌雄比例调节角度探索以该基因为靶标设计分子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松材线虫基因组设... 【目的】研究松材线虫中与性别决定相关基因Bxy-mix-1的表达特性和生物学重要功能,明确该基因在松材线虫性别分化和繁殖交配中的作用,为从雌雄比例调节角度探索以该基因为靶标设计分子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松材线虫基因组设计引物、克隆Bxy-mix-1基因。对Bxy-mix-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探究Bxy-mix-1基因在松材线虫各龄期的表达水平和表达部位,以明确其时空动态表达特性,采用RNA干扰技术探究该基因在松材线虫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松材线虫Bxy-mix-1基因的全长CDS为2163 bp,共编码1171个氨基酸,属于SMC蛋白家族。Bxy-mix-1基因在松材线虫各发育阶段均有表达,胚胎期表达量最低,2龄、3龄、4龄表达量逐渐升高,成虫期表达水平最高,且基因表达水平具有雌、雄虫差异性,即雌虫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雄虫。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xy-mix-1基因在松材线虫胚胎期呈现全胚胎表达,2龄期、3龄期表达集中在体中后段,4龄和成虫期出现雌、雄差异性表达,即在雌、雄虫的性腺以及雄虫的交合刺表达。Bxy-mix-1基因沉默后,雌雄比例统计结果显示,松材线虫的雌雄比率显著下降。交配结果显示,松材线虫雄虫错误定位率显著升高,雌虫被干扰后的平均产卵量显著下降。【结论】松材线虫Bxy-mix-1基因属SMC蛋白家族,基因表达水平及表达部位皆具有雌、雄虫显著差异性。研究表明Bxy-mix-1基因对松材线虫的性别决定和生殖交配行为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Bxy-mix-1 性别决定 RNAI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分离法制备梯度孔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野 李沐霏 +9 位作者 林亚凯 唐元晖 汪林 王晓琳 赵志杰 卢瑞瑶 汤明 胡声威 冯可 张筱帆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74,共10页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PMP质量分数对中空纤维膜的形貌、强度、泡点、透气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PolarClean质量比为5∶1,且PMP质量分数为40%时,PMP中空纤维膜的综合性能与商品膜相仿,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 中空纤维膜 PolarClean 复合相分离法 梯度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生物钟基因ZmPRR37-1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分析
6
作者 洪双双 李安然 +3 位作者 张严玲 刘青青 赵高鹏 王翠玲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1-2031,共11页
为探究玉米(Zea may)生物钟核心元件ZmPRR37-1参与的多个信号转导和代谢途径,寻找玉米PRRs家族成员ZmPRR37-1的互作蛋白,预测互作蛋白的潜在功能,利用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对酵母菌株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活性的诱饵载体pGBKT7-ZmPR... 为探究玉米(Zea may)生物钟核心元件ZmPRR37-1参与的多个信号转导和代谢途径,寻找玉米PRRs家族成员ZmPRR37-1的互作蛋白,预测互作蛋白的潜在功能,利用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对酵母菌株无毒性、对报告基因无自激活活性的诱饵载体pGBKT7-ZmPRR37-1;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对玉米cDNA质粒文库进行互作蛋白的筛选,共获得41个阳性克隆,经转化后对插入片段进行PCR扩增检测,筛选得到18个候选互作蛋白,功能分析显示互作蛋白主要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响应环境胁迫、提升代谢能力、诱导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多个调控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挑选部分蛋白与ZmPRR37-1进行一对一互作验证试验,再次确认了候选互作蛋白与ZmPRR37-1之间的互作关系。其中ZmLRP主要在昼夜节律、光刺激的响应中发挥作用;ZmTLP1主要参与植物逆境防御响应。推测ZmPRR37-1通过与ZmLRP等互作蛋白互作,在植物生长与逆境防御响应中发挥作用,为解析ZmPRR37-1在生物钟调控和光周期调控途径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ZmPRR37-1 酵母双杂交 生物钟基因 互作蛋白 调控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杂交F_(1)果实性状遗传倾向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卢明艳 王强 +3 位作者 闫兴凯 武春昊 赵滢 张茂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以延边大香水为母本,红香酥、早酥、红茄、晋酥、晋密、鄂梨1号和云红1号为父本的7个梨杂交组合F_(1)为试材,对果实性状进行连续3年调查,总结分析果实性状遗传倾向,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种F_(1)单果重、果实横径... 以延边大香水为母本,红香酥、早酥、红茄、晋酥、晋密、鄂梨1号和云红1号为父本的7个梨杂交组合F_(1)为试材,对果实性状进行连续3年调查,总结分析果实性状遗传倾向,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种F_(1)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柄长度、果柄粗度、果形指数及可溶性固形物等7个性状都有趋中遗传倾向。其中,单果重产生退化,向小果遗传趋势强;可溶性固形物和果形指数变异系数较小,遗传传递力较高;果柄粗度呈趋中偏低遗传,果柄长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呈趋中偏高遗传。对不同组合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认为果实底色、萼片类型、萼洼深度、质地、汁液、风味等性状受母本影响较大,为母性遗传;萼洼广度有趋中遗传倾向;果实香气受父本影响较大;果实面色可隔代遗传。以上研究结果为梨果实性状遗传规律研究及杂交育种亲本的选择选配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f_(1) 果实性状 遗传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在胃癌组织中的突变、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强 徐君毅 谢玉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8-239,共2页
E2F-1是细胞周期相关性转录因子E2F家族八个成员之一,在细胞周期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文献报道E2F-1在转基因动物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可引起成纤维母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林福地等。发现随着肺癌分期的提高E2F-1表达也增高。... E2F-1是细胞周期相关性转录因子E2F家族八个成员之一,在细胞周期进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有文献报道E2F-1在转基因动物的角质形成细胞中可引起成纤维母细胞转化为肿瘤细胞,林福地等。发现随着肺癌分期的提高E2F-1表达也增高。本实验采用PCR-SSCP和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E2F-1在胃癌中的基因突变、表达情况,分析E2F-1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PCR-SSCP 免疫组化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照对棉铃虫当代及其F-1代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路大光 刘晓辉 +5 位作者 王恩东 李咏军 贺秋兰 张书勇 刘琼茹 王华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7-223,共7页
研究了γ射线对棉铃虫当代及其F 1代繁殖的影响、辐照导致棉铃虫F 1代的染色体畸变和对F 1代雄虫有核精子束的影响。说明棉铃虫的辐照适期为蛹末期 ,辐射遗传不育 (F 1代不育 )的适宜剂量为 2 0 0Gy(剂量率为 3 2 3Gy min)
关键词 Γ射线 辐照 棉铃虫 f-1代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 被引量:4
10
作者 伍宏彪 张鹏 +3 位作者 李小强 吴巨钢 俞继卫 姜波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 目的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转录因子e2f-1和Ki-67抗原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6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c-met、e2f-1和Ki-67的表达,单因素与多因素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三者的相关性,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met、e2f-1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均广泛表达。c-met的高表达与Ki-67高表达、生存期较短、肿瘤位置较高、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及TNM分期较晚有关(P<0.05);e2f-1的低表达与肿瘤直径较大、TNM分期较晚、浸润较深、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累及淋巴站较远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累及淋巴站、TNM分期和Ki-67表达是c-met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而年龄和生存期是e2f-1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Logrank检验显示,与术后生存相关的因素有c-met、e2f-1和Ki-67表达、累及淋巴站、肿瘤直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率、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结论c-met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生存期显著缩短。e2f-1在早期胃癌中高表达,晚期胃癌的进展可能与e2f-1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C-MET E2f-1 KI-67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胃癌MGC-803细胞E2F-1、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廖淳杰 覃怡 +1 位作者 唐小曼 谢玉波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增殖及E2F-1、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芬太尼10-4μmol/L与胃癌MGC-803细胞共同孵育为芬太尼组,未加入芬太尼的胃癌MGC-803细胞孵育为对照组。7d后检测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增殖的变化,观察细胞... 目的观察芬太尼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增殖及E2F-1、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芬太尼10-4μmol/L与胃癌MGC-803细胞共同孵育为芬太尼组,未加入芬太尼的胃癌MGC-803细胞孵育为对照组。7d后检测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增殖的变化,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检测细胞E2F-1、p53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芬太尼组MGC-803细胞生长增殖缓慢,细胞克隆形成率更低(P<0.05);细胞胞质深染、细胞核固缩、染色质碎裂,出现明显的凋亡表现;细胞E2F-1基因表达增加、p53基因表达减少。结论 10-4μmol/L芬太尼可抑制胃癌MGC-803细胞的生长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并改变E2F-1、p53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胃癌 E2f-1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基因沉默可增强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廉超 杨杰 +2 位作者 王晓通 谢玉波 肖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27-1732,共6页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基因沉默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GC-7901/DDP细胞接种于六孔板,分为3组:以E2F-1沉默重组慢病毒颗粒(Lv-shRNA-E2F-1)感染SGC-790... 目的探讨E2F转录因子1(E2F transcription factor 1,E2F-1)基因沉默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SGC-7901/DDP细胞接种于六孔板,分为3组:以E2F-1沉默重组慢病毒颗粒(Lv-shRNA-E2F-1)感染SGC-7901/DDP,作为Lv-shRNA-E2F-1组;以阴性对照慢病毒颗粒(Lv-shRNA-NC)感染SGC-7901/DDP,作为Lv-shRNANC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以MTT法测定转染后各组细胞对DDP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以AxnnexinV-PE/7-AAD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应用West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对各组细胞中E2F-1、survivin、Bcl-2的mRNA及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Lv-sh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Lv-shRNA-E2F-1组细胞对顺铂的IC50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提高,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shRNA-E2F-1组E2F-1mRNA水平较Lv-sh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下降45.0%和41.3%,蛋白水平分别下降66.7%和70.5%(均P<0.01);LvshRNA-E2F-1组survivin mRNA水平较Lv-sh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下降30.3%和28.7%,蛋白水平分别下降56.5%和53.6%(均P<0.01);Lv-shRNA-E2F-1组Bcl-2 mRNA水平较Lv-sh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下降76.6%和76.8%,蛋白水平分别下降74.6%和79.9%(均P<0.01);Lv-shRNA-NC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沉默E2F-1基因可有效提高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对顺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survivin及Bcl-2表达下调有关,提示E2F-1可能成为胃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胃癌 CISPLATIN 化疗敏感性 survivin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HER-2、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袁响林 于世英 夏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44-546,共3页
背景与目的:H IF-1α、HER-2和Survivin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因子,但其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尚不清楚。本实验研究H 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HER-2、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中H IF-1α、H... 背景与目的:H IF-1α、HER-2和Survivin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因子,但其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尚不清楚。本实验研究H IF-1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HER-2、Survivin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乳腺癌组织中H IF-1α、HER-2、Survivin的表达。结果:①本组51例中,28例H IF-1α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55%;Survivin阳性率为69%;HER-2强阳性表达率为22%。②在H IF-1α阳性表达的样本中与H IF-1α阴性表达的样本中,HER-2的强阳性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Survivin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 IF-1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HER-2强阳性表达相关,与Survivin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1f- Survivin 乳腺癌 HER-2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GLUT1、HIF-1α的表达及其与FDG摄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艾波 潘铁成 +1 位作者 郑智 陈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08-51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介导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主要载体,GLUT1与恶性肿瘤直接相关。在肺癌中GLUT1的表达与肺癌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有密切关系,且其表达受乏氧诱导因子-1(HIF-1)的调控。本文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背景与目的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是介导细胞葡萄糖摄取的主要载体,GLUT1与恶性肿瘤直接相关。在肺癌中GLUT1的表达与肺癌的18F-2-脱氧葡萄糖(FDG)摄取有密切关系,且其表达受乏氧诱导因子-1(HIF-1)的调控。本文拟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GLUT1、HIF-1α表达与FDG摄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84例NSCLC患者术前行全身PET/CT检查,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肿瘤组织进行GLUT1及HIF-1α检测并记录染色总分,将肺癌组织中GLUT1、HIF-1α的表达水平及FDG标准化摄取值(SUV)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84例NSCLC患者PET/CT检查平均SUV(SUVave)值为3.6~13.2,平均7.8±3.0。SUVave与肿瘤最大直径(Dmax)、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84例NSCLC肿瘤标本中GLUT1染色阳性率为95.2%(80/84),染色总分平均值为4.4±1.3。HIF-1α染色阳性率为96.4%(81/84),染色总分平均值为4.4±1.4。GLUT1表达与SUVave值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HIF-1α表达与SUVave值之间呈正相关(r=0.73,P<0.01),GLUT1表达与HIF-1α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93,P<0.01)。结论GLUT1、HIF-1α在NSCLC肿瘤组织中均广泛表达,GLUT1在肺癌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及FDG摄取中发挥重要作用,而HIF-1α可能是上调GLUT1表达的重要调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乏氧诱导因子-1Α 18f-2-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基因过表达影响胃癌MGC-803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倩 王长青 +2 位作者 李雷 谢玉波 肖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945-947,956,共4页
目的:构建E2F-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E2F-l的胃癌细胞株,探讨E2F-l基因过表达对胃癌MCC-803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Tri zol法从胃癌的癌组织中提取mRNA逆转录合成cDNA,按Gene-Bank公布的E2F-1基因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 目的:构建E2F-1真核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E2F-l的胃癌细胞株,探讨E2F-l基因过表达对胃癌MCC-803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应用Tri zol法从胃癌的癌组织中提取mRNA逆转录合成cDNA,按Gene-Bank公布的E2F-1基因序列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引物并行扩增获得E2F-1的ORF片段;然后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 l和Hind Ⅲ双酶切后将E2F-1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MV-HA2中转化筛选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该载体转染MGC-803胃癌细胞,然后用含G418的培养基筛选获得具Genectin抗性的过表达E2F-1的胃癌细胞株实时定量PC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蛋白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MGC-803/E2F-1细胞内E2F-1表达情况四唑蓝(MTT)法检测MGC-803/E2 F-1组(实验组)、MGC-803/EV组(阴性对照组)和MCC-803组(未转染组)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结果:重组载体pCMV-E2F-1-HA2经EcoR I和Hind Ⅲ双酶切后得到预期片段,测序结果与报道的E2F-1基因之0RF完全一致,证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获取具Genectin抗性的细胞克隆、并进行了扩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证实重组载体pCMV-E2F-l-HA2成功转入胃癌细胞内,并稳定过表达E2F-1 MTT法检测发现,5-氟尿嘧啶(5-FL)、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对MGC-803/E2F、-1组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71.45%、74.03%、76.72%,均明显高于MGC-803/EV组(45.58%、53.69%、54.58%)和MGC-803组(53.70%、54.67%、55.05%) (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MV-E2F-1-HA2,并建立了稳定过表达E2F-1的胃癌细胞株MGC-803/E2F-1。E2F-1过表达增强了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f-1 转染 MGC-803胃癌细胞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F-1和surv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孔令慧 吴翠环 +2 位作者 李莹 张明 张玉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1-85,共5页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而肺癌中亦有HPV的检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实验旨在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高危HPV感染情况及其与E2F-1和survi... 背景与目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与人类多种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而肺癌中亦有HPV的检出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本实验旨在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高危HPV感染情况及其与E2F-1和survivin蛋白表达的关系,初步探讨HPV感染可能导致NSCL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特异型PCR检测47例NSCLC和1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是否有HPV16、18DNA存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2F-1和survivin蛋白在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NSCLC组HPV16、18DNA检出率为42.55%(20/47),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的7.69%(1/13,P<0.05)。NSCLC组中HPV的感染率与患者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NSCLC组中E2F-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9.57%(28/47),其中64.29%(18/28)呈高表达,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23.08%(3/13,P<0.025)。NSCLC中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1.70%(29/47),而肺良性病变组无表达。NSCLC组中E2F-1、surviv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51,P<0.05),且两者在HPV阳性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0%(17/20)和80.00%(16/20),均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40.74%(11/27)和48.15%(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16、18感染在NSCLC的发生中可能有病因学意义,其致癌机制可能与E2F-1和survivin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 E2f-1 SURVIVIN 聚合酶链式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地碱蓬延伸因子 (Ss EF-1α)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伟 李燕 +1 位作者 赵彦修 张慧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从盐胁迫下的盐地碱蓬(Suaedasalsa)的cDNA文库中获得了一个延伸因子(SsEF-1α)的cDNA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盐地碱蓬中表达利用Northern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处理、同一盐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及双氧... 从盐胁迫下的盐地碱蓬(Suaedasalsa)的cDNA文库中获得了一个延伸因子(SsEF-1α)的cDNA片段。以此片段为探针,对其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盐地碱蓬中表达利用Northern杂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盐浓度处理、同一盐浓度不同时间处理下及双氧水刺激条件下延伸因子在碱蓬叶中的表达量先呈现减少然后增加的趋势;聚乙二醇(PEG)及低温诱导下均呈现上升趋势。由此可见该基因在盐、氧化、高渗和低温胁迫条件下产生一定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地碱蓬 延伸引子 杂交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修正的F-展开法求解(n+1)维Sine-Gordon方程 被引量:9
18
作者 卢殿臣 洪宝剑 田立新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用一个未知函数的变换将(n+1)维Sine-Gordon方程转化为新未知函数及其偏导数为变元的多项式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拟设法、齐次平衡法和Jacobi椭圆函数法的基础上,借助Mathematica软件和修正的F-展开法,求出了(n+1)维SG方程的Weierstr... 用一个未知函数的变换将(n+1)维Sine-Gordon方程转化为新未知函数及其偏导数为变元的多项式型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在拟设法、齐次平衡法和Jacobi椭圆函数法的基础上,借助Mathematica软件和修正的F-展开法,求出了(n+1)维SG方程的Weierstrass椭圆函数解、Jacobi椭圆函数表示的双周期波解,研究了极限情况下解的退化形式,利用数学软件绘出了部分解对应的图形.研究表明,许多解在欧氏变换下是等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的f-展开法 (n+1)维Sine-Gordon方程 周期波解 JACOBI椭圆函数 孤立波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及F_1代杂种优势表现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国强 逯腊虎 +3 位作者 武计萍 仇松英 张婷 李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7-641,共5页
为配制筛选山西省晋南麦区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用20个小麦品种(系),分为A、B两组,A组为山西省晋南麦区大面积推广品种10个,B组为自育且含异种属血统的品系10个,用化学杂交剂SQ-1进行化杀。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系)生育时期处... 为配制筛选山西省晋南麦区化杀杂种小麦强优势组合,选用20个小麦品种(系),分为A、B两组,A组为山西省晋南麦区大面积推广品种10个,B组为自育且含异种属血统的品系10个,用化学杂交剂SQ-1进行化杀。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系)生育时期处于Feeks 8.0~9.0时,喷施5.0 kg/hm2的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率达到98.76%以上;A组人工饱和授粉结实率和自然授粉结实率分别平均为70.87%和41.68%,B组分别为72.10%和57.31%,各材料间无显著差异,说明化学杂交剂SQ-1与参试小麦品种基因型间不存在互作效应。t检验结果表明,B组小区产量、穗粒数和公顷穗数的杂种优势与A组差异显著,杂种优势明显高于A组。评选出4个强优势组合,均含有异种属血统,其超标优势幅度达17.56%~43.13%,说明在利用化杀法时,选用较远缘的中间材料做化杀杂交亲本来提高杂种优势幅度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学杂交剂SQ-1 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VEGFR_2(KDR)、MMP-1以及转录调节因子Ets-1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许凤莲 李玉林 +1 位作者 王占东 丰有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6-400,T001,共6页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受体KDR、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转录调节因子Ets-1(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并揭示其因子间相互关系,为判断患者预后和解释促血管生成因子间内在规... 目的从分子水平观察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VEGF受体KDR、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转录调节因子Ets-1(E26transformation-specific-1,Ets-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并揭示其因子间相互关系,为判断患者预后和解释促血管生成因子间内在规律提供根据。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7例子宫颈癌组织中VEGF、KDR、MMP-1以及Ets-1等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规律;患者生存曲线比较在阴性组和阳性组间进行;因子间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VEGFmRNA和蛋白主要分布在癌细胞胞质中,阳性率分别为78.6%(68/87)和70.4%(61/87);KDRmRNA和蛋白主要在内皮细胞上表达,其表达率与VEGF表达率间存在密切的相关关系,r=0.892;MMP-1在肿瘤细胞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尤其在血管新生处表达明显;Ets-1主要分布在内皮细胞和肿瘤细胞中,其表达率与KDR和MMP-1表达率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00和0.873;上述四因子表达与肿瘤分化度、淋巴结转移及5年存活率均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VEGF、KDR、MMP-1以及Ets-1是参与子宫颈癌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且彼此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检测其表达规律可为判断子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解释促血管生成因子间内在联系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血管生成 VEGf KDR MMP-1 ETS-1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