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2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盾构不同掘进角度端头土压力统一解
1
作者 肖尊群 邓名慧 +3 位作者 郑俊杰 王慧 许彩云 罗科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2-1901,共10页
为实现不同掘进角度下盾构端头土压力的统一解,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本文建立3种掘进方向的端头平均土压力三维曲面滑块模型,隧道两腰所在水平面为滑裂面起始位置,隧道两腰以下滑块的几何尺寸与盾构掘进方向建立关系。对盾构拱顶上、下土... 为实现不同掘进角度下盾构端头土压力的统一解,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本文建立3种掘进方向的端头平均土压力三维曲面滑块模型,隧道两腰所在水平面为滑裂面起始位置,隧道两腰以下滑块的几何尺寸与盾构掘进方向建立关系。对盾构拱顶上、下土体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得到考虑掘进方向的端头平均土压力的统一解。通过与现有水平盾构端头土压力的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研究思路与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盾构端头土压力与掘进角度、深径比和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密切相关。一定埋深条件下,不同抗剪强度指标对端头土压力的影响程度不同,且满足一定掘进角度和抗剪强度指标时,端头土压力都会消失,此时盾构端头土体自然稳定。研究结果为实现不同掘进角度下盾构端头土压力的统一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小平台的矢量声压组合垂直阵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亚东 方尔正 霍中皓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28,共8页
针对小平台声呐基阵对阵列结构和增益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单矢量水听器与声压垂直阵组成的组合垂直声呐阵列。基于组合垂直阵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声强器的方位估计方法,定量推导了组合垂直阵在三维空间内的增益转化情况并... 针对小平台声呐基阵对阵列结构和增益的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由单矢量水听器与声压垂直阵组成的组合垂直声呐阵列。基于组合垂直阵的理论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平均声强器的方位估计方法,定量推导了组合垂直阵在三维空间内的增益转化情况并对组合垂直阵的频率特性进行分析。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阵列不仅能够为垂直阵增添水平方位估计能力,而且可以通过三维空间内增益的转化将垂直阵在俯仰方向上的增益转化为水平方向上的增益。通过增益转化,N元组合垂直阵在水平方向上可获得5lg N的增益;平均声强器算法充分弱化了组合垂直阵对信号频率的要求,使其在f_(0)~2f_(0)内可以获得足够大的水平增益。海试的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support angle optimization of kiln tyre 被引量:2
3
作者 肖友刚 潘迪夫 雷先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年第3期246-250,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force character and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condition of shell at the station of suppor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calculate contact angle and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y... According to the shearing force character and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condition of shell at the station of supports, the mathematical models to calculate contact angle and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 between tyre and shell were set up, the formulae of bending moment and bending stress of tyre were obtained. Taking the maximum of tyre fatigue life as the optimal objective, the optimization model of tyre support angle was built.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yre support angle is 30°, tyre life is far less than that when tyre support angle is optimal, which is 35.6°, and it is unsuitable to stipulate tyre support angle to be 30° in traditional design. The larger the load, the less the nominal stress amplitude increment of tyre, the more favorable the tyre fatigue life when tyre support angle is optim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RE contact pressure support angl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炮口制退器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王飞 代小强 +2 位作者 杜韩东 冉秀忠 谢兰川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6,共6页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 为探究发射过程中弹丸在炮口制退器中的运动以及尾翼翼片受复杂气流的影响情况。采用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三维计算模型,对尾翼稳定弹丸出炮口过程形成的复杂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滚转角下制退器内翼片的压力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受炮口制退器内复杂气流的影响,翼片表面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翼片两侧平均压差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0~45°滚转角下,尾翼两侧的最大平均压差随弹丸滚转角的增大而减小,0°滚转角时翼片受气流影响最大。计算结果对弹丸尾翼稳定装置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金字塔结构全体多孔介电层的柔性电容式传感器
5
作者 卢永琪 倪帅 +4 位作者 张鹏飞 王孟琪 宗琨尧 王蕾 潘如如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9-55,共7页
传感器作为关键的电子组件,在各种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各种传感器结构仍不断创新,各种结构间存在性能差异。文章设计的电容传感器采用电极层-介电层-电极层结构,并在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改进。电极层采用柔性导电织物,介电层采用柔性PDM... 传感器作为关键的电子组件,在各种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各种传感器结构仍不断创新,各种结构间存在性能差异。文章设计的电容传感器采用电极层-介电层-电极层结构,并在结构和性能上进行改进。电极层采用柔性导电织物,介电层采用柔性PDMS材料制成,通过模型法和盐溶解法获得具有多孔微金字塔结构的介电层。为了隔离人体并满足使用要求,采用医用PU防水胶带进行封装。研究表明,通过材料改性和结构创新可以优化传感器的性能。文章设计的传感器表现出高灵敏度(S=0.190 kPa^(-1))、快速恢复(270 ms)、耐用性(2000次以上稳定)及在梯度压力测试灵敏度方面的高性能。此外,该传感器能够检测人体的生理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5 mm微肋管管内冷凝换热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张秋夏 黄理浩 +1 位作者 陶乐仁 路镇阳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2-57,共6页
为探究新的环保制冷剂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在直径为6.35 mm的ST(光滑管)以及ET_(n)、ETβ、ETγ(内螺纹管)中进行R513A的管内冷凝换热实验,研究不同肋结构参数、冷凝温度(33、35、38、40℃)、质量流速[300—900 kg/(m^(2... 为探究新的环保制冷剂和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全球变暖问题,在直径为6.35 mm的ST(光滑管)以及ET_(n)、ETβ、ETγ(内螺纹管)中进行R513A的管内冷凝换热实验,研究不同肋结构参数、冷凝温度(33、35、38、40℃)、质量流速[300—900 kg/(m^(2)·s)]对R513A流动冷凝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513A在6.35 mm的螺纹管内的冷凝换热系数以及压降均高于光滑管,ET_(n)、ETβ、ETγ冷凝换热系数的强化倍率分别为1.42—1.79倍、1.64—1.98倍、1.69—2.20倍,压降分别增大了12.97%—29.20%、23.01%—37.10%、7.69%—26.37%;螺纹结构在提升换热性能的同时,也导致了能量损失的增加。综合分析表明,ETγ在大螺旋角、多齿数及小齿顶角条件下具有最佳综合换热性能。在文中实验条件下,Dobson and Chato关联式对光滑管的预测效果较佳,平均绝对误差为10.09%;Hirose关联式对内螺纹管的预测效果较好,平均绝对误差为1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51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信号变换的小电流低功率因数电能计量检定系统
7
作者 张争明 张密 +2 位作者 孟静 李冀 赵成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信号变换的小电流低功率因数电能计量检定系统,针对现有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和交流标准表因测试范围和测试准确度的局限,特别是对检定小于10 mA小电流低功率因数工况的难题,通过分析由于电流的减小,偏置电流与泄漏电... 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信号变换的小电流低功率因数电能计量检定系统,针对现有交流电能表检定装置和交流标准表因测试范围和测试准确度的局限,特别是对检定小于10 mA小电流低功率因数工况的难题,通过分析由于电流的减小,偏置电流与泄漏电流的占比显著增加,对小电流测量误差的影响无法忽略,提出非线性信号变换测量单元,采用多次方根非线性放大电路,对三相预设检定小电流进行测量,系统能够在电流较小时大幅提高输出信号,从而降低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通过分析功率因数的降低导致电流测量误差成倍数增长,结合低功率因数下有功相对误差的要求,反算电压电流间的相位差允许的最大值,结合误差补偿技术确保电压电流保持同步,采用引入高压跟随器和低阻抗与低容抗设计方法进行误差补偿,进一步降低输入和信号调整回路的延时,减小相位误差的影响。最后,设计一体化的小电流电能计量检定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在0.3~3 mA的范围内,改进后的设备在功率准确度上的误差低于0.2%,交流功率稳定度和交流电流稳定度方面,误差均小于0.01%/PF,交流电流准确度误差也低于0.02%。这些性能提升均超出改进前设备的能力范围,显示出改进后设备在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充分满足最新检定规程的要求,弥补传统电能表检定装置的不足,达到更高标准的测试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性气体喷射参数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抑制效果的影响
8
作者 李胜利 王长禄 +1 位作者 郑义 李斌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40,147,共8页
为探究惰性气体喷射参数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在水平管道上开展了N_(2)和CO_(2)抑制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的实验,研究了N_(2)和CO_(2)喷射位置及喷射角度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波温... 为探究惰性气体喷射参数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特性的影响,在水平管道上开展了N_(2)和CO_(2)抑制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的实验,研究了N_(2)和CO_(2)喷射位置及喷射角度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N_(2)和CO_(2)对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波温度有明显的减弱作用,且CO_(2)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的抑制作用强于N_(2);惰性气体在近火端喷射位置的抑爆能力优于远火端喷射位置;随着惰性气体喷射角度增大,最大爆炸压力、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波温度均呈逐渐降低趋势,惰性气体对H_(2)−CH_(4)混合气体爆炸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通过Chemkin−Pro模拟可知:加入CO_(2)时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摩尔分数峰值相较于无抑爆时分别下降了14.2%和9.9%;而加入N_(2)时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摩尔分数相较于无抑爆时几乎无差别。“近火端+大角度”的组合喷射方式能够最大化发挥CO_(2)在自由基消耗、物理吸热与可燃气体稀释方面的协同抑制效应;“远火端+小角度”的组合喷射方式则因扩散延迟与气体混合不均的双重制约,削弱了惰性气体的抑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圆仓地震侧压力计算公式推导与分析
9
作者 张国祥 曾荣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0,共8页
仓壁侧压力是浅圆仓抗震设计的重要参数,在规范中没有给出确切的浅圆仓仓壁地震侧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对此,基于极限平衡法,将浅圆仓看作特殊的曲线挡墙,取单位弧长的滑动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拟静力法与旋转地震角法简化地震力以进行... 仓壁侧压力是浅圆仓抗震设计的重要参数,在规范中没有给出确切的浅圆仓仓壁地震侧压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对此,基于极限平衡法,将浅圆仓看作特殊的曲线挡墙,取单位弧长的滑动楔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拟静力法与旋转地震角法简化地震力以进行极限平衡分析,并推导出浅圆仓锥堆与平堆工况下的地震侧压力计算公式。通过算例分析,比较满仓状态下地震侧压力的实测数据值及理论计算值,初步验证公式的正确性。对地震侧压力进行数值模拟与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仓壁摩擦力影响较大,在计算中不可忽视;在平堆工况下半径取值对大直径浅圆仓地震侧压力的影响较小,可将其简化为直线挡墙计算。研究成果可为完善筒仓规范中地震侧压力的计算推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结构参数对压力旋流喷嘴雾化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文锋 蔡泽萍 +1 位作者 王蓝婧 董帅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4,共9页
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VOF(Volume of Fraction)两相流模型对某压力旋流喷嘴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旋流室锥角、旋流孔角度及喷嘴入口压力变化对雾化锥角、雾化粒径及分布、液滴速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锥角受旋流室... 应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和VOF(Volume of Fraction)两相流模型对某压力旋流喷嘴进行数值研究,分析了旋流室锥角、旋流孔角度及喷嘴入口压力变化对雾化锥角、雾化粒径及分布、液滴速度分布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化锥角受旋流室锥角的影响幅度随压力增大而减小,雾化粒径及分布受旋流室锥角影响不明显,当旋流室锥角为90°时雾化范围广且雾化稳定性好;雾化锥角随旋流孔角度增大先增后减,当角度为45°时雾化锥角最大,平均粒径及其分布更佳;当喷嘴入口压力逐渐增大时,雾化锥角与雾化粒径均逐渐减小,液滴速度区间逐渐缩小,当入口压力达到0.4 MPa时,Sauter粒径及液滴粒径分布趋于稳定,液滴速度分布最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射流多角度倾斜冲击发射平台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曲普 陈光辉 +2 位作者 袁伟亮 梁兴旺 姜瑞洲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231,共9页
针对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射流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强冲击,可能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大损害问题,以不同高低射角下火箭弹尾流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不同高低射角尾流场数学物理模型。在高低... 针对火箭弹发射时产生的燃气射流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强冲击,可能对发射系统造成较大损害问题,以不同高低射角下火箭弹尾流场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数值离散,建立不同高低射角尾流场数学物理模型。在高低射角调整范围内,选择0°、5°、15°、28°、38°五种角度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射流速度和压力等参数分布随射角及时间变化,得到不同射角下射流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壁面压强分布及最大压强变化情况,得到不同射角下射流对发射平台冲击效应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射角增大,壁面压强整体有升高趋势;射角大于15°后,壁面压强会有较大提高幅度;发射平台各位置受射流冲击影响程度不同,需采用不同防护策略。本研究为发射平台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
12
作者 徐文林 肖湘晨 +3 位作者 张璨辉 徐慧婷 卜龙敏 肖英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断;然后采用电力系统稳定模式判别方法,对失稳状态中电压功角状态变量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定系统失稳类别,实现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负荷模型直接关系着电子化环境下电力系统动态失稳类型,静态负荷模型易造成功角失稳,动态负荷模型易造成电压失稳,时域仿真结果与状态变量参与因子判别结果相吻合;通过功角失稳与电压失稳的测试对发电机角度与节点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电力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油气系统中储层润湿性与界面张力等关键参数变化特征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
13
作者 施砍园 庞雄奇 +7 位作者 陈君青 陈掌星 王雷 蒲庭玉 鲍李银 惠沙沙 肖惠译 崔新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7-1122,共16页
由于受实验室条件和仪器性能制约,难以在高温、高压或超致密环境下准确测定储层岩石的润湿角、界面张力及孔喉半径,从而难以确定油气运聚过程中所遇到的毛细管力。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较低温-压条件下方解石... 由于受实验室条件和仪器性能制约,难以在高温、高压或超致密环境下准确测定储层岩石的润湿角、界面张力及孔喉半径,从而难以确定油气运聚过程中所遇到的毛细管力。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计算了较低温-压条件下方解石、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矿物表面的润湿角,以及油-水和气-水界面张力。在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的基础上,将该方法拓展至高温、高压条件,模拟相应参数的变化。结合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了储层孔喉半径,依据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松辽盆地的区域背景开展系统模拟研究,获得了中国高、中、低地温场条件下砂岩、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储层润湿角、界面张力以及孔喉半径随埋深的变化数据,建立了它们与含油气盆地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方解石、蒙脱石、石英和长石的水润湿角逐渐减小,亲水性增强,压力的增加则使矿物的水润湿角增大,导致其亲水性减弱。整体而言,油藏中的方解石表现出油湿型,蒙脱石介于中性至水湿性之间,而石英和长石则主要呈水湿性。(2)油-水界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但随着压力的增加逐渐上升;气-水界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随着压力的增加进一步减小。岩石孔喉半径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存在一定的关联性,表明储层的物性特征在流体运移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不同矿物在不同地温场中的润湿性、界面张力及孔喉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地温梯度的增加,湿润角呈减小趋势。界面张力随地温梯度升高逐渐降低,削弱了油-水或气-水界面的分子作用力,提高了流体的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倾角影响压力型锚索锚固段应力的近似理论分析
14
作者 叶红 陶廷权 +1 位作者 李艳 陈燕平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6-143,共8页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考虑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基于明德林(Mindlin)理论解推导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倾... 为了更加精确地研究压力型锚索的锚固机理,考虑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基于明德林(Mindlin)理论解推导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近似理论解,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索倾角与压力型锚索锚固段注浆体应力分布曲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锚索倾角与锚固段注浆体应力峰值之间存在幂函数关系,且锚索倾角对锚固段注浆体所受压应力和锚固体与岩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较大。所得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压力型锚索锚固技术的理论研究内容,可为新型锚固技术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压力型锚索加固岩土体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nd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高精度大气数据解算系统设计
15
作者 王鹏 梁东 +2 位作者 赵锴 李喜茹 康国剑 《空气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9,I0002,共10页
针对先进高性能飞行器对高精度大气数据的测控需求,研发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亚声速飞行器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 data sensing,FADS)系统。该系统首先基于数值建模技术建立了FADS系统模型的压力数据库,并针对建模数据精度及风洞... 针对先进高性能飞行器对高精度大气数据的测控需求,研发设计了一套适用于亚声速飞行器的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flush air data sensing,FADS)系统。该系统首先基于数值建模技术建立了FADS系统模型的压力数据库,并针对建模数据精度及风洞试验校准数据分析了Ma=0.2~0.4对应的压力误差限;其次,开发了攻角实时解算算法,并集成到工程原理样机中;最后基于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对FADS系统的实时解算算法及样机进行了系统评估,并通过事后模型算法对攻角进行重新解算以评估攻角实时解算算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1)与机载惯性导航系统等其他独立测试系统解算的数据相比,飞行试验中FADS系统采用的攻角实时解算方法精度整体较好,攻角误差小于1°,在关键段小于0.5°;基于不同模型建立的FADS系统攻角解算方法得到的攻角数值基本一致,证实了开发的实时解算算法的可靠性。(2)基于风洞试验及飞行试验数据对算法误差限的考核结果显示,飞行试验初始阶段实时解算的攻角值产生波动是压力输入波动误差限较大造成的,高空低速时的压力波动幅值大是实时解算攻角值偏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建立的FADS系统的攻角解算方法在算法误差限范围内的压力波动对攻角解算值影响较小,但超过算法误差限的压力波动对攻角解算值影响显著。高空低速飞行器FADS系统对测压传感器精度水平及工程实施水平要求较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尽量保证测压传感器的精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缩压及舒张压与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孙梦姣 张云东 程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及舒张压和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诊疗的入组患者,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对入组患者的脑室旁脑白质病变(perivent... 目的探讨收缩压及舒张压和不同部位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疾病中心诊疗的入组患者,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对入组患者的脑室旁脑白质病变(periventricular WMLs,P-WMLs)和深部脑白质病变(deep WMLs,D-WMLs)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根据Fazekas评分,把P-WMLs患者分为4组(P-WMLs 0分,P-WMLs 1分,P-WMLs 2分,P-WMLs 3分),D-WMLs患者亦分为4组(D-WMLs 0分,D-WMLs 1分,D-WMLs 2分,D-WMLs 3分)。且记录每位入组患者的血压值,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各P-WMLs及D-WMLs病变组之间血压的差异,同时用Logistic回归分析P-WMLs及D-WMLs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组患者966例,其中男487(50.41%)例,平均年龄(65.96±11.35)岁。随着患者P-WMLs和D-WMLs病变程度的加重,患者的收缩压水平[P-WMLs组:0分:(134.41±19.86)mmHg,1分:(136.82±20.47)mmHg,2分:(144.52±21.64)mmHg,3分:(147.80±20.7)mmHg;D-WMLs组:0分:(137.49±20.58)mmHg,1分:(139.17±21.33)mmHg,2分:(144.39±21.20)mmHg,3分:(147.50±21.73)mmHg]随之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P-WMLs和D-WMLs各病变组之间,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收缩压升高(P-WMLs:OR=1.02,95%CI=0.009~0.021;D-WMLs:OR=1.01,95%CI=0.005~0.016)为P-WMLs及D-WMLs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未发现舒张压升高和P-WMLs和D-WMLs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结论患者收缩压越高,P-WMLs和D-WMLs病变程度越高;高收缩压是P-WMLs和DWMLs病变严重程度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未发现舒张压水平和P-WMLs和D-WMLs的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瓦斯抽排技术研究
17
作者 杨洪 曾仲毅 +1 位作者 吴铭芳 田娇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82-991,共10页
为解决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底部瓦斯抽排困难,改善瓦斯抽排效果,依托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桃子垭隧道,对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段瓦斯抽排进行研究。基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开挖断面与煤层空间位置关系的变化特点,提出分步、分区的煤层瓦... 为解决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底部瓦斯抽排困难,改善瓦斯抽排效果,依托贵州正安至习水高速公路桃子垭隧道,对穿越小倾角高压瓦突煤层段瓦斯抽排进行研究。基于隧道开挖过程中开挖断面与煤层空间位置关系的变化特点,提出分步、分区的煤层瓦斯抽排方案;并利用热传导理论与瓦斯流动理论的相似性,采用热力学有限差分计算软件模拟分析隧道小倾角煤层的瓦斯防突抽排过程和实施效果。研究表明:1)分步、分区的煤层瓦斯抽排方案可避免底部煤层超长抽排钻孔打设,较整体一次性抽排方案,钻孔长度减少31%,且施工更便捷、消突更可靠;2)煤层断面抽排钻孔均匀布设时,中间钻孔抽排区域提早达到消突目标,而边缘区域滞后,采用边缘密、中间疏的抽排钻孔布设方式更合理;3)对比沿煤层倾向打设的抽排钻孔和以斜交打设穿透煤层面的抽排钻孔模拟效果,前者抽排效率较后者提高约1/3,且瓦斯压力消散更均匀;4)瓦斯抽排工期可根据抽排模拟计算进行预估,其值大致介于抽排区域平均瓦斯压力和最大瓦斯压力降至瓦斯突出临界压力的时长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固角度对节理岩体动态压剪响应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殷志强 张驰 +3 位作者 张志雄 齐潮 章新生 曹坤 《矿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2,共10页
为探究锚固角度对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和锚固体破坏行为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锚固角度为15°、30°、45°、60°和75°的全锚节理岩体进行动载冲击试验,分析不同锚固角度下锚固岩体动态应力... 为探究锚固角度对贯通节理岩体动态力学特性和锚固体破坏行为的影响。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系统,对锚固角度为15°、30°、45°、60°和75°的全锚节理岩体进行动载冲击试验,分析不同锚固角度下锚固岩体动态应力应变、锚固锚杆应变与锚固基体滑移压剪行为。结果表明:随锚固角度的增加,锚固体峰值应力呈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分别为15.8、18.1、20.9、24.7和23.3 MPa,在锚杆抵抗压剪作用下锚固体的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呈“双峰”形态;在岩体压剪行为下锚杆轴向应变呈降低趋势,冲击瞬间锚杆应变率随角度的增加出现下降,45°锚固角度下位于节理面左右侧的应变片所监测的应变幅值接近;锚固体受载端沿冲击方向位移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分别为4.84、1.71、1.40、1.01和0.84 mm,锚杆抵抗锚固基体沿节理面压剪滑移的能力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土体堆积与泥浆压力的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计算方法
19
作者 曹昱 孟洪峰 +3 位作者 王芊 王晓辉 李杰 陈福旦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7,53,共6页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站基坑地连墙的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穿越的土层也越来越复杂。地连墙抓斗成槽施工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土体,抓斗在不同土层中受到的挖掘阻力直接影响施工的成本、成槽质量及效率。但现有研究中针对... [目的]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车站基坑地连墙的开挖深度不断增加,穿越的土层也越来越复杂。地连墙抓斗成槽施工的直接作用对象为土体,抓斗在不同土层中受到的挖掘阻力直接影响施工的成本、成槽质量及效率。但现有研究中针对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河道疏浚等工程领域,且未能充分考虑斗内土体堆积和泥浆存在对推压阻力的影响。因此需对地连墙抓斗成槽推压阻力计算方法进行针对性研究。[方法]针对地连墙液压抓斗成槽施工,分析了挖掘过程中土体的破坏、运动以及堆积特性,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斗内土体堆积角以及泥浆压力,利用塑性极限分析方法构建了改进的推压阻力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了相对应的计算公式。[结果及结论]所构建模型计算得到的挖掘过程中抓斗推压阻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间的误差为-0.55%。验证了所推导模型的可用性,同时也证明了计算抓斗推压阻力时考虑斗内土体堆积和泥浆压力影响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口型离心喷嘴动态雾化特性仿真
20
作者 杨亚晶 安渊 魏衍举 《火箭推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5,共10页
为深入研究喷嘴动态工作与燃烧振荡的相互传递耦合关系,采用VOF模型对收口型离心式喷嘴的内部流动特征及喷雾状态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研究了气液界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气核的形成与扩展,获得了喷嘴压降与工作介质物性对气核及液膜的... 为深入研究喷嘴动态工作与燃烧振荡的相互传递耦合关系,采用VOF模型对收口型离心式喷嘴的内部流动特征及喷雾状态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研究了气液界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及气核的形成与扩展,获得了喷嘴压降与工作介质物性对气核及液膜的形态特征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介质水基于脉动压力和流量脉动下的喷雾特性规律。结果表明:液膜厚度、喷雾锥角和喷雾长度随进口压力脉动而周期性变化,脉动跟随性好,频率一致,而相位受压力脉动响应距离和气动条件的影响而有延迟;相较而言,喷雾参数对流量脉动的响应灵敏性变差,在高频流量脉动下喷雾参数脉动的周期变长。二者对动态喷雾特性的影响关系可为二次雾化特性及喷雾非定常燃烧特性研究提供基础,并可指导喷嘴工况优化及系统稳定性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