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ecial Problems in Pilot Protections of Transmission Lines Connecting Wind Farms
1
作者 Li, Bin Lin, Meng +1 位作者 Fan, Xulu Li, Xuebin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3-147,共5页
As the penetration of wind power into power grids increases,higher demands are made on the stability and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s.Unlike tradition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wind turbines are different on the short-c... As the penetration of wind power into power grids increases,higher demands are made on the stability and protection of power systems.Unlike traditional synchronous generators,wind turbines are different on the short-circuit and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thus some problems exist in pilot protections of transmission lines connecting wind farms.When a single-phase fault occurs on a transmission line,the phase selector based on current-difference sudden-change may mistake the single-phase fault for a phase-to-phase faul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edance characteristics of an asynchronous wind generator,and analyzes the behavior of a fault phase selecto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n,the paper explains that inequality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branch coefficients is the cause for the mal-operation of the fault phase selector.Finally,some simulations are done in MATLAB to validate analysis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保护 输电线路 连接 单相接地故障 风力发电机 故障选相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换流站容量和过渡电阻影响的柔性直流配电网纵联保护
2
作者 王要强 李亚玺 +3 位作者 梁军 韩婧 陈剑 吕忠涛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0-168,共9页
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实际中,进行换流站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对应源荷容量的差异,传统纵联保护未考虑在该场景下的适用性。为此,对故障后换流站直流电容放电阶段进行了数学分析,并揭示了线路两侧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较大时故障特征的变... 柔性直流配电网工程实际中,进行换流站设计时需要考虑其对应源荷容量的差异,传统纵联保护未考虑在该场景下的适用性。为此,对故障后换流站直流电容放电阶段进行了数学分析,并揭示了线路两侧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较大时故障特征的变化;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时间窗内不同时刻的电流采样值赋予不同的权重,然后对线路两侧暂态电流进行线性拟合,基于直线斜率构造故障识别和故障选极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能够有效解决换流站容量不同和过渡电阻导致的电气量相关性变化的问题,在不同的采样频率、噪声干扰和线路分布电容影响下均可有效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 故障特征 过渡电阻 线性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转型何以缓解多维能源贫困——来自低碳试点城市和家庭的经验证据
3
作者 杨红燕 杨阳 +1 位作者 李天云 黄远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6,共14页
探索低碳试点政策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减贫效应,有助于发挥其在促进低碳转型和缓解能源贫困问题上的协同效益。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层面的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 探索低碳试点政策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减贫效应,有助于发挥其在促进低碳转型和缓解能源贫困问题上的协同效益。通过构建中国城市层面的多维能源贫困指数,基于2008—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使用交叠双重差分模型结合系统广义矩估计实证探究低碳城市试点政策(LCCP)对多维能源贫困的减贫效应及其机制路径。LCCP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多维能源贫困,不仅使试点城市多维能源贫困程度显著下降0.9%,且存在政策溢出效应。LCCP对多维能源贫困的缓解效果主要体现在改善能源可使用性维度及促进能源清洁性维度方面,对能源可负担性维度的贫困无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LCCP的能源减贫效果在资源禀赋及区域位置上存在显著差异,对资源型城市以及北方城市的多维能源贫困缓解效果更明显。企业层面,LCCP的实施通过增强企业绿色创新效应缓解多维能源贫困,且印证了“波特假说”;政府和家庭层面,政府环保支持效应与家庭环保行为效应是LCCP缓解城市和家庭多维能源贫困的有效路径。据此提出推进LCCP政策扩围增效,强化绿色创新驱动与区域协同机制,构建差异化、可持续的多维能源减贫路径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转型 环境规制 低碳试点政策 能源贫困 绿色创新 环保支持 环保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固有频率的海上风电接入柔直系统的交流送出线路纵联保护原理
4
作者 戴志辉 韩哲宇 李杭泽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5-46,共12页
当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线路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因线路两侧换流器均采用负序抑制控制策略,负序网络中电容电流影响不可忽略,传统纵联差动保护可靠性降低。为此,首先阐述了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结构,并通过送出线路两侧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策略... 当海上风电交流送出线路发生不对称故障时,因线路两侧换流器均采用负序抑制控制策略,负序网络中电容电流影响不可忽略,传统纵联差动保护可靠性降低。为此,首先阐述了海上风电柔直送出系统结构,并通过送出线路两侧电力电子设备控制策略分析其故障特征。其次,考虑电容电流分析纵差保护适应性和固有频率差动保护盲区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海上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侧母线负序电压及线路两侧电流正序分量之和构造出表征位置的变量λ,并利用λ构造保护辅助判据。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海上风电系统模型,分析并验证所提保护方案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靠性高、动作速度快,能耐受20 dB噪声和100Ω过渡电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交流送出线路 纵联保护 固有频率 负序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
5
作者 戴志辉 石旭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44-4255,I0011,共13页
柔性直流电网是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外送难题的有效方案。然而,现有柔直电网线路保护无法从本质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区内/外故障下的运算阻抗特性差异;其次,... 柔性直流电网是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外送难题的有效方案。然而,现有柔直电网线路保护无法从本质上消除过渡电阻的影响。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的柔直电网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区内/外故障下的运算阻抗特性差异;其次,将运算阻抗视作s域传递函数,采用双线性变换将其转换为z域函数,进而得到能与采样序列进行计算的运算阻抗离散域模型;再次,针对现场中存在的干扰,提出将采样序列进行累加重构,利用序列匹配算法构造方向判据,并形成完整的保护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所提保护性能,结果表明,所提保护能够快速可靠地识别线路故障,可耐受1000Ω过渡电阻,且无需整定,无需提取特征频带,无需双端数据严格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纵联保护 行波 双线性变换 采样序列重构 序列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系统输电线路的纵联能量差动保护
6
作者 张艳霞 倪朗 +1 位作者 周思锐 魏乐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3-52,共10页
为了研究新的柔直线路保护原理,分析单一输电线路微元上的电磁波传播过程,得到电压电流作为电磁波在输电线路上传播时其能量呈负指数衰减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两端的电磁波能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 为了研究新的柔直线路保护原理,分析单一输电线路微元上的电磁波传播过程,得到电压电流作为电磁波在输电线路上传播时其能量呈负指数衰减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线路发生故障时两端的电磁波能量关系,提出一种基于线路两端电磁波能量差值区分内外部故障的纵联能量差动保护方法,依靠短时计算的电磁波能量能在故障后的电容放电阶段快速切除线路出口至中点的故障,耐受过渡电阻能力强。此外,给出保护动作流程,对纵联能量差动保护在经过渡电阻接地情况下的性能进行分析,对其优缺点进行总结。最后,搭建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对保护的有效性和耐受过渡电阻能力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具有明确的选择性,经过渡电阻接地情况下可靠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直输电系统 输电线路 电磁波能量传播特性 区内外故障 纵联能量差动保护 过渡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échet距离的集中式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少雄 吕思辰 +6 位作者 吕飞鹏 王干尧 朱玉勇 覃渝文 廖建权 周文越 王强钢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8-1657,I0068-I0074,共17页
针对传统纵联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以及现有相似度保护算法存在波形差异度量不足、定值难以整定、新能源弱出力时的计算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纵联保护方法。首先揭示了传统差动保护以及现有相似度算法的适应性问题。为... 针对传统纵联保护动作性能下降以及现有相似度保护算法存在波形差异度量不足、定值难以整定、新能源弱出力时的计算失效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réchet距离的纵联保护方法。首先揭示了传统差动保护以及现有相似度算法的适应性问题。为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故障电流幅值和相位特征的保护方法。该方法将空间轨迹相似性与时域波形相关性相结合,引入Fréchet距离作为波形差异度量的量化指标,构建了Fréchet距离与时域电流波形幅、相差异之间的数学联系,为定值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结合动态规划思想优化了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该方法不受线路电容电流、新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相较于现有保护原理具有更优的灵敏性、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原理能准确识别区内、外故障,仅需10ms时间窗,动作速度最快可达1ms以内,具有较高耐受过渡电阻和噪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场站 送出线路 Fréchet距离 纵联保护 故障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边缘导向算子的风电场送出线路梯度能量匹配式纵联保护判据
8
作者 洪聪 张员宁 +3 位作者 黄景光 刘琦 林湘宁 李振华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8-94,100,共8页
风电系统高谐波、频率偏移、弱馈等故障特征,导致传统的送出线路差动保护性能下降。为此,分析风电场电源故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边缘导向算子的风电场送出线路梯度能量匹配式纵联保护判据。利用多分辨形态学梯度(MMG)提取两侧电流的... 风电系统高谐波、频率偏移、弱馈等故障特征,导致传统的送出线路差动保护性能下降。为此,分析风电场电源故障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形态边缘导向算子的风电场送出线路梯度能量匹配式纵联保护判据。利用多分辨形态学梯度(MMG)提取两侧电流的边缘信息,并定义梯度能量以凸显电流间的幅值差异。引入动态时间规整(DTW)作为量化标准,深层次比较能量随时间的变化效应。在此基础上,构造梯度能量比自适应地调整制动量大小,以进一步提高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判据不受频率偏移和弱馈特性影响,具有较强的耐过渡电阻能力和抗噪性能,较之传统差动保护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送出线路 多分辨形态学梯度 动态时间规整 梯度能量 纵联保护 继电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特征分类
9
作者 马帅 张西临 +2 位作者 黄宽 王崴 瞿珏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为满足飞行员防护服装的合体性需求,探究了中国男性飞行员的体型特征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选取186位现役中国男性飞行员作为人体测量样本,依照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手工数据采集。经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的主... 为满足飞行员防护服装的合体性需求,探究了中国男性飞行员的体型特征并对其进行科学分类。选取186位现役中国男性飞行员作为人体测量样本,依照人体测量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手工数据采集。经描述统计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的主要因素集中在围度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与体型相关的主成分,再借助相关性分析从每个主成分中提取特征变量,并将这些特征变量整合为4种体型指标。随后,运用K-means动态聚类分析对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围度因子和高度因子是影响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形态的主要特征因子,中国男性飞行员体型可分为胖体、瘦体、标准体3类,并依据结果计算得到各类体型中间体。本文研究有助于构建男性飞行员标准人台,为飞行员防护服装的设计和生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飞行员 防护服装 聚类分析 体型分类 体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10
作者 郑斌 缪刚 +3 位作者 韩昊 李鹏 马瑞辰 马静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3-301,共9页
针对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送端线路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送出线路风场侧变流器和直流侧换流器在不同导通工况下的拓扑结构,考虑系统各元件的高频特性,分别构造送出... 针对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送端线路故障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频阻抗方差的直驱风场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方法。首先,分析送出线路风场侧变流器和直流侧换流器在不同导通工况下的拓扑结构,考虑系统各元件的高频特性,分别构造送出系统风场侧及直流侧的1模高频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区内外故障下直驱风电经直流送出系统的1模高频故障附加网络,并推导线路两侧保护所感受到的1模高频阻抗。最后,基于不同故障场景与1模高频阻抗匹配特性,构造保护判据。最后,基于RT-LAB平台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不受风场控制策略的影响,可实现区内外故障的准确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电 LCC-HVDC 送出线路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流限幅的构网型光伏场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新原理
11
作者 马冰清 李振兴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175,共12页
构网型新能源因兼备优良的阻尼与惯量支撑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故障响应特征致使传统保护适应性下降。为此,提出了故障限流与波形相似度相结合的纵联保护新方案。首先基于构网型电源故障电流解析模型,揭示传统保护失效机理;进一... 构网型新能源因兼备优良的阻尼与惯量支撑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复杂的故障响应特征致使传统保护适应性下降。为此,提出了故障限流与波形相似度相结合的纵联保护新方案。首先基于构网型电源故障电流解析模型,揭示传统保护失效机理;进一步考虑逆变器耐受电流和并网规范要求,设计自适应虚拟阻抗计算模块,形成构网型电源辅助控制策略,实现系统短路时逆变器过电流的有效抑制;最终以波形相似性理论为基础,用余弦相似度量化线路两侧电流波形,分析线路区内外故障时相似度的明显差异性,构造纵联保护新判据。利用PSCAD/EMTDC软件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多种故障场景的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短路电流抑制同时完成区内、外故障准确识别,且在高阻接地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送出线路 虚拟阻抗 余弦相似度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
12
作者 王亚兵 童晓阳 +2 位作者 赵紫斌 董星星 Sohail Manzoor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改变了传统配电网的拓扑结构,使故障特性发生了改变,常规的配电网电流保护将失去选择性。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新型正序故障分量综合阻抗的有源配电网纵联保护方法。对不同类型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线路发生区/内外故障时的正序故障电压、电流故障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区段两端电压、电流正序故障分量,构造两侧的线路推算阻抗,将它们相减后得到新型的综合阻抗。将综合阻抗与线路阻抗之比作为阻抗系数,进而构造区、内外短路故障的保护判据。通过大量仿真验证了所提保护算法的有效性,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出短路故障,不受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分布式电源类型、渗透率、分布式电源退出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抗过渡电阻能力,且灵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配电网 继电保护 纵联保护 分布式电源 正序故障分量 新型综合阻抗 短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海风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海缆纵联保护
13
作者 李猛 卫云辉 +3 位作者 张豆豆 王昊月 聂铭 和敬涵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2,共12页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兼具工频与直流输电的优势,在中远海风电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该场景下风电采用长距离海缆送出,当海缆发生故障后,其故障电流特征受双端受控电源的影响,导致电流差动保护性能下降,且低频周期长,叠加长海缆分布电容... 柔性低频交流输电技术兼具工频与直流输电的优势,在中远海风电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但该场景下风电采用长距离海缆送出,当海缆发生故障后,其故障电流特征受双端受控电源的影响,导致电流差动保护性能下降,且低频周期长,叠加长海缆分布电容的影响,该保护故障判别时间缓慢,易导致风机脱网,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基于动态状态估计的海上风电柔性低频输电系统海底电缆纵联保护原理。搭建了考虑三芯海缆各金属层结构和分布电容的海缆模型。利用瞬时值的动态状态估计冗余特性提升了保护的速动性和可靠性。并通过所建海缆模型与物理海缆的匹配程度构造保护判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法能够在5 ms内可靠判别各种类型的区内、外故障,并具有较好的耐过渡电阻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柔性低频输电系统 三芯海缆 动态状态估计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储能充放电特性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送出线路纵联保护
14
作者 刘素梅 王丹枫 +2 位作者 韩伟 李伟 沈佳琪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6-77,共12页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 因储能在充放电模式下潮流流向截然不同,所以与同步发电机甚至光伏电站相比,光储电站的故障特性存在显著差异,传统电流差动保护面临更高的拒动风险。为此,以含有“共享储能”的交流耦合光储电站为对象,首先着重分析推导了储能电站在充放电模式下的短路电流相角变化特性及其计算表达式。进一步分析了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的短路电流变化规律,从而揭示了光储电站分别作为电源和负荷运行时,传统电流差动保护不正确动作的成因。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适应调整等值阻抗幅值比的纵联保护新原理。利用线路两侧等值阻抗比,识别区内外故障及正常运行工况。同时通过引入等值阻抗调整系数,放大区内故障下线路两侧等值阻抗之间的差异,以实现即使高比例光储电站接入线上发生高阻故障,所提保护仍能够正确可靠动作。最终,基于PSCAD/EMTDC搭建了含交流耦合光储电站电网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提保护的动作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特性 纵联保护新原理 阻抗幅值比 储能电站 交流耦合光储电站 送出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
15
作者 张健康 李怀强 +3 位作者 任龙飞 蒋嘉桁 张晨浩 宋国兵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9,共9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电源特征不同于传统同步机系统,且线路两端额外装设并联电抗器,导致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和面向陆上风电送出系统的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并不适用。为此,总结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源自频率降低、电源控制策略和并联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电源特征不同于传统同步机系统,且线路两端额外装设并联电抗器,导致传统电流差动保护和面向陆上风电送出系统的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并不适用。为此,总结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源自频率降低、电源控制策略和并联电抗器的线路保护需求,以原有时域模型识别纵联保护原理为基础,研究适用于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的保护原理。提出并联电抗器电流补偿算法,并结合Bergeron模型公式提出不需要对端电压的新保护原理及判据。同时,提出基于瞬时电压的启动元件,并依据输电线路模型适用频带设计了滤波器。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保护原理正确性并检验保护判据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系统 时域模型识别 纵联保护 并联电抗器 Bergeron模型 启动元件 模型适用频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智能创新集聚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李照东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7,共11页
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中国形塑战略性资源发展优势与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核心要义。设立2008—2023年为研究时段,选取27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考... 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是中国形塑战略性资源发展优势与提升国际竞争实力的核心要义。设立2008—2023年为研究时段,选取276个城市面板数据,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政策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考量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智能创新集聚的关系以及二者间作用的链式传导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基准回归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智能创新集聚具有正向影响效应,且这个结论经过模型有效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识别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以促进技术市场规模扩张、降低非主动式技术创新溢出损失两条传导路径促进智能创新集聚。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胡焕庸线西北地区、创新环境一般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对智能创新集聚的积极助推作用在胡焕庸线东南地区、创新环境优良地区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战略 智能创新集聚 试点示范城市政策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型开放与企业新质生产力——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的经验
17
作者 张静 李兴元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6,共13页
制度型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能够提供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新型生产关系。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这一制度型开放的重大举措,考察了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 制度型开放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强大动力,能够提供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新型生产关系。利用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这一制度型开放的重大举措,考察了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通过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绿色创新促进了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当企业为非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企业以及沿海城市企业时,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受产业集聚的影响,自由贸易试验区所在地产业集聚水平越高,其对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并且,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的辐射作用,促进区外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因此,中国应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优化自贸试验区制度体系,通过畅通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外企业合作机制,构建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体系,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型开放 自由贸易试验区 新质生产力 知识产权 绿色创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采矿首例申请: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法律困境与全球治理挑战
18
作者 刘峰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4,共10页
深海采矿因其对能源转型与高科技产业的战略价值,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授权的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管理机构,在制定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规章过程中,缔约国在环境保护标准设定、缴费和惠... 深海采矿因其对能源转型与高科技产业的战略价值,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国际海底管理局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授权的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管理机构,在制定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规章过程中,缔约国在环境保护标准设定、缴费和惠益分享(benefit-sharing)机制设立、国家责任界定、争端解决程序完善和检查、遵守与执行体系构建五大核心领域存在显著立场分歧。随着承包者计划提交采矿许可证申请,国际海底管理局不得不在法律框架不完善的情况下作出决策。而“两年规则”的触发,进一步引发强制性审批义务与制度缺陷之间的规范效力冲突。研究探讨了梯度化决策机制和利益平衡范式创新的治理路径,提出通过动态立法、分层审批和生态债务机制平衡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同时,强调中国通过推动“预商采”在开发规则中的制度化、建设“数字深海”共享机制及完善国内法治体系,为构建包容性国际海底制度提供韧性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海底管理局 深海采矿 环境保护 惠益分享 国家责任 争端解决 “两年规则” 法律困境 诉讼风险 国际海底治理 预商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馈风电场送出线的纵联方向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淑萍 蔚坤 +1 位作者 宋国兵 郭芳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8-225,共8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 考虑风电场接入电网时,传统方向元件在短路故障发生时易受到风电场内部电力电子器件动态特性的干扰影响,导致频率特性偏移,系统参数不稳定和弱馈性等问题,使继电保护装置不能及时或正确判断故障发生区域。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对含有风电场的故障附加网络进行分析,寻找故障发生后纵联保护安装处各测量点电气量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其故障逻辑关系。其次通过对常用的相模变换解耦方式进行分析,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代入相关性表达式,根据相关系数值完成故障区域判定。最后利用PSCAD/EMTDC搭建双馈风电场并网模型,设置各种不同的故障类型和场景,并利用Matlab进行保护算法验证,检验故障区域判断结果,验证所提保护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风电机组 继电保护 相关性 纵联保护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混合双极直流输电的纵联方向保护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淑萍 李元泽 +3 位作者 宋国兵 左俊杰 吕宇星 沈渠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4,共12页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 直流输电线路通常是以大电感和直流滤波器作为边界,故障行波在边界发生折射和反射时,其行波能量也会因为电感和滤波器的存在而被吸收,导致区内、外高频行波能量产生差异.当故障发生为正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小于高频反行波能量;当故障发生为反方向故障时,其高频前行波能量大于高频反行波能量.由此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前、反行波高频能量差异的纵联方向保护,该保护采用小波包变换提取行波的高频能量,利用前行波与反行波在区内故障和区外故障时的高频能量差异判别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能快速准确地识别故障,并且不受故障类型、过渡电阻以及故障发生位置距离和噪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保护 混合直流输电 高频行波能量 小波包变换 纵联方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