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7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cision Metrology of Micro Work-pieces on Their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with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1
作者 TAO Yi-min, YAO Zhen-qiang, LIU Long-quan, XIE Yun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5-,共1页
The frictional properties of micro bearing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because of tiny scal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To develop micro bearings with low friction,it i... The frictional properties of micro bearings have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system because of tiny scale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MEMS). To develop micro bearings with low friction,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friction behaviors on the micro bearing. The testing system and the principle to evaluate th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micromachining work-pieces under the load of mill Newton scale is introduced in paper "A new approach to measure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micro journal bearings" of Yao et al,. But as the tribological force is faint in micro scale, the measured force is influenced a lot by the testing error. As the equation of that of Yao’s paper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measured force, the tested result is influenced remarkably by testing error. So it is hard to get precision result.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test system with new compens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precisely evaluate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under mill scale. The new metrology method is developed by means of the error compensation from two sets of testing data. The data are the force collected respectively when the friction counterparts rotate in CW(clockwise) and CCW(counter-clockwise) direction. So we deduce the equat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respctively on the condition of journal running in CCW and CW direction. As condition of measuring those two friciton coefficients are alike except the running direction of journal, and then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should be the same because this difference of direction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fricition coefficients. Considering this, we unite the both equation, make the data measured in different subtract each other in the equation, and then a new equation can be gotten. This new equation enhances the metrology precision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theoretically thanks to the counteracting of error values in the equation. Using this method we testing the friction of high speed steel journal with hard alloy bearing. The result shows the new compensation method has better precision and repetition than CW and CCW method thanks to the erro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tribology metrology numerical error compensation tribological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静止同步补偿器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
2
作者 马睿聪 曹永吉 +1 位作者 张恒旭 李常刚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10-3426,共17页
光伏电站并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无功支撑能力,通常需要配备无功补偿装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静态同步稳定问题的分析难度。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方法;然后考虑不同并网变换器d... 光伏电站并网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无功支撑能力,通常需要配备无功补偿装置,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静态同步稳定问题的分析难度。该文首先提出一种含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的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分析方法;然后考虑不同并网变换器dq坐标系间的变换,构建多并网变换器并联系统的等效小信号模型,在阻抗分析方法基础上改进稳定判据,并利用衰减系数指标定量刻画系统的静态同步稳定性能,构建静态同步稳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最后结合改进的判据和量化指标,详细地分析了STATCOM对光伏并网系统静态同步稳定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各控制参数对于系统运行零极点分布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系统 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 静态同步稳定 阻抗分析方法 衰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偿系数与发电商决策相协调的转动惯量补偿机制研究
3
作者 史黎阳 王海云 常喜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3-125,共13页
为实现双碳目标,激励传统机组向灵活调节资源过渡,保障传统机组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收益,亟需设计科学有效的转动惯量辅助服务补偿机制。首先,总结归纳了中国当前的转动惯量补偿机制并提取了其中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政府激励... 为实现双碳目标,激励传统机组向灵活调节资源过渡,保障传统机组提供辅助服务获得收益,亟需设计科学有效的转动惯量辅助服务补偿机制。首先,总结归纳了中国当前的转动惯量补偿机制并提取了其中的关键要素,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个政府激励与发电商决策相协调的转动惯量补偿机制。然后,提出确定发电机组转动惯量最优补偿系数的主从博弈模型。其中上层代表政府机构,旨在通过发电商的惯量支撑表现来设定最佳补偿,维持电力系统总惯量在一定水平内。下层代表发电商的决策行为,在政府设定的补偿系数下,试图使总生产成本最小化。最后,主从博弈优化模型被重新表述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MILP)模型并由现成的MILP求解器求解。通过算例依次进行转动惯量补偿系数的灵敏度分析、效果分析和大系统适应性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服务 转动惯量 补偿机制 补偿系数 主从博弈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RC振荡器电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亮 王静 冯玉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76,共6页
为了给微处理器芯片提供高精度的内部时钟,基于11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电阻电容(RC)振荡器电路。通过在振荡器结构中引入充放电电流粗调电路、参考电压细调电路、温度系数调节电路,实现了对振荡器电路的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 为了给微处理器芯片提供高精度的内部时钟,基于110 n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电阻电容(RC)振荡器电路。通过在振荡器结构中引入充放电电流粗调电路、参考电压细调电路、温度系数调节电路,实现了对振荡器电路的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温度敏感度的有效补偿。细调电路提取与电压、工艺及温度都无关的比例系数作为频率调节因子;温度系数调节电路通过合理匹配使得常温下电阻不受档位变化的影响,改善温度系数的同时提高了档位调节过程中的频率稳定性。芯片实测结果显示,经过粗调、细调和温度系数调节三重校正后,振荡器典型输出频率为8 MHz,在-40~150℃的全温度范围内频率变化小于±0.5%,实现了对RC振荡器电路工艺偏差、电压敏感度、温度敏感度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 电阻电容(RC)振荡器 电压系数修调 温度补偿 CMOS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力矩补偿的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阻尼特性分析与控制
5
作者 和萍 王明洋 +3 位作者 文福拴 李秋燕 潘志文 刘泽萌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02-113,共12页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可有效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但其固有的振荡特性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该情况,首先,建立计及虚拟励磁调节器(VER)和虚拟补偿环节影响的VSG与电力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变量... 储能虚拟同步发电机(VSG)可有效增强电网的调节能力,但其固有的振荡特性也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较大风险。针对该情况,首先,建立计及虚拟励磁调节器(VER)和虚拟补偿环节影响的VSG与电力系统的小信号模型,确定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变量。接着,采用复数力矩系数法分析了VER与虚拟功率补偿(VPC)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发现VER会引入负阻尼力矩。为此,设计了储能VSG的功率解耦控制以消除VER的负阻尼特性。进一步,分析还发现VPC向系统提供的阻尼力矩会受到振荡频率的影响,在不同控制目标间还存在相互制约矛盾,导致VPC改善系统阻尼特性的能力受限。为此,提出了基于虚拟频率补偿(VFC)的VSG控制,所提控制在增强系统阻尼特性的同时,不会影响系统的动态响应能力,还消除了振荡频率对阻尼力矩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和所提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发电机 储能 稳定性 阻尼特性 复数力矩系数法 虚拟励磁调节器 虚拟功率补偿 虚拟频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frequency-temperature compensated sapphire-SrTiO_3 loaded cavity for hydrogen maser
6
作者 Wang Nuanrang Zhou Tiezhong +2 位作者 Gao Lianshan Yang Chuntao Feng Kem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4期711-717,共7页
To obtain frequency-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a sapphire loaded cavity for hydrogen maser, a dielectric named SrTiO3 is employed whos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permittivity is opposite to that of sapphire. Based o... To obtain frequency-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in a sapphire loaded cavity for hydrogen maser, a dielectric named SrTiO3 is employed whos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permittivity is opposite to that of sapphire. Based on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a TE011 mode of a sapphire loaded cavity associated with two small rings of SrTiO3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is solved, and the useful parameters that influence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cavity are calculated. Finally an experiment is brought forward and its results are very close to the computing results. When the thickness of SiTiO3 dielectric is 7 mm and the diameter is 17 mm in configuration b, th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cavity is decreased from -58.8 kHz/K to -8.2 kHz/K and the quality factor is 40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hydrogen maser frequency-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sapphire loaded cavity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系数Logit模型的专利价值评估研究——以主动降噪技术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文韬 张宁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198,共8页
[研究目的]从分析专利价值入手,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围绕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定量研究,为评估专利价值提供有意义的知识增量。[研究方法]基于实证产业组织理论,采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以无线蓝牙耳机主动降噪(ANC)技术作为研究对... [研究目的]从分析专利价值入手,通过经济学研究方法围绕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定量研究,为评估专利价值提供有意义的知识增量。[研究方法]基于实证产业组织理论,采用随机系数Logit模型,以无线蓝牙耳机主动降噪(ANC)技术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该技术遭受侵权的反事实情形来估计经济指标变化,由此评估专利价值及侵权赔偿比例。[研究结论]专利侵权企业的行为产生了反竞争效应,提升了企业垄断势力,挤占了其他耳机企业的生存空间,也对潜在进入企业形成了进入威胁。蓝牙耳机价格中约有4.06%源于ANC专利标识。如果发生ANC专利侵权,赔偿额度应是侵权企业利润的2.6~2.8倍。该方法利用市场数据在均衡框架下评估专利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价值 专利侵权 专利评估 损害赔偿 随机系数Logit模型 主动降噪技术 蓝牙耳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补偿的光源调频非线性校正研究
8
作者 张鹏 封治华 +5 位作者 张鹏飞 赵渊明 阮友田 韩文杰 张辉 康朝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4-1540,共7页
由于FMCW光源非线性频率调制的影响,其差频信号的频谱会出现展宽,降低频谱分辨率,因此光源非线性校正是该体制激光雷达精确测距的前提。为了避免现有非线性校正技术系统结构复杂,测量成本高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FMCW光源非... 由于FMCW光源非线性频率调制的影响,其差频信号的频谱会出现展宽,降低频谱分辨率,因此光源非线性校正是该体制激光雷达精确测距的前提。为了避免现有非线性校正技术系统结构复杂,测量成本高的缺陷,本文提出了基于误差补偿的FMCW光源非线性校正法。该方法通过输出信号与线性回归数据之间的误差,构建与输出信号频率变化趋势相反的校正数据作为激光器的调制信号源。经过若干次循环补偿,逐步将输出信号频率与线性回归数据之间的决定系数提高到0.9995以上。最终通过距离测量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CW光源 非线性校正 误差补偿 输出信号 校正数据 决定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低温度系数高阶补偿基准电压电路设计
9
作者 张涛 邱云飞 刘劲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8-186,共9页
基准电压对模拟系统的性能与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曲率补偿仅能消除与温度相关的二阶项,难以满足某些电路对高精度的要求.现有的电路存在温度系数较高的问题,亟须对更高阶进行补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阶曲率补偿方法,通过利... 基准电压对模拟系统的性能与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的曲率补偿仅能消除与温度相关的二阶项,难以满足某些电路对高精度的要求.现有的电路存在温度系数较高的问题,亟须对更高阶进行补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高阶曲率补偿方法,通过利用CMOS晶体管亚阈值特性设计,成功实现了一种低温度系数电压基准电路.该方法首先利用两个不同温度系数的电流流过相同的亚阈值区CMOS晶体管,产生两个具有不同温度特性的栅源电压.然后,通过对这两个不同温度特性的栅源电压进行相减,产生对数电压,并与一阶补偿电压进行加权叠加,从而实现高阶补偿.为了提高电源抑制比(PSRR),该电路采用了高增益负反馈回路,避免了传统电压基准电路中放大器的使用,进一步地降低了功耗.本设计基于0.18μm CMOS工艺,在Cadence软件下完成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与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范围为1.6~3 V,在2 V的工作电压下,基准电压输出295 mV,在-45~125℃范围内温度系数为1.26 ppm/℃,PSRR为51.1 dB@1 kHz,最大静态电流为8.9μA.结果表明,该基准电压电路能够满足高精度集成电路系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度系数 亚阈值 电压基准 高阶曲率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PSRR低温漂无运放带隙基准
10
作者 王凯 张方晖 +2 位作者 杨旭 王义晨 李梓腾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71-175,共5页
针对无运放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特性及电源抑制比差的问题,设计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的无运放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镜进行钳位,避免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对输出基准的影响,利用晶体管栅极与三极管基极生成稳定的补偿电流,以降... 针对无运放带隙基准电压源温度特性及电源抑制比差的问题,设计一种高电源抑制比、低温漂的无运放带隙基准电路。该电路通过电流镜进行钳位,避免运算放大器失调电压对输出基准的影响,利用晶体管栅极与三极管基极生成稳定的补偿电流,以降低基准电压的高阶温度系数,输出端采用共源共栅结构提高电源抑制比。基于SMIC 0.18μm BCD工艺在Cadence环境下对电路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40~125℃范围内,电路的温度系数为3.187×10^(-6)/℃,10 Hz时电源抑制比为-88.6 dB,1 MHz时电源抑制比为-50.2 dB。在考虑启动电路影响的情况下,电路在5 V电源下的静态电流为3.78μA,带隙基准的版图面积为160μm×183μm。可实现对基准电压高阶温度项的补偿,降低温度系数,并在没有滤波电容的条件下提高带隙基准的PSR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隙基准 无运放 电源抑制比 温度系数 补偿电流 启动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直流微电网的多储能SOC稳定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昕一 徐永海 +2 位作者 袁敞 陈怡薇 孙曙光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59,共11页
孤岛直流微电网一般需要配置多组储能单元保证系统稳定性。为实现多储能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均衡,防止过充过放加速老化,提出了一种改进SOC稳定均衡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幂指函数嵌套反正切函数构建下垂系数... 孤岛直流微电网一般需要配置多组储能单元保证系统稳定性。为实现多储能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均衡,防止过充过放加速老化,提出了一种改进SOC稳定均衡控制策略。首先,利用幂指函数嵌套反正切函数构建下垂系数与SOC的关系,合理设计下垂系数中加速因子与收敛因子参数使SOC快速达到均衡状态,实现自适应控制。其次,引入母线电压与虚拟压降二次补偿,减少母线电压波动同时忽略线路阻抗影响,提高电流分配精度。然后,通过频域根轨迹分布,讨论该策略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的影响。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在正常充放电、负载或光伏功率波动、储能单元额定容量不同等工况下均能更好地实现SOC快速稳定均衡,电流精确分配,母线电压偏差较小且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直流微电网 多储能单元 下垂系数 二次补偿 SOC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工况下的增量式光栅编码器误差补偿法
13
作者 王海鹏 郭瑜 尹兴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5-231,共7页
目前对增量式光栅编码器的误差补偿方法多适用于平稳工况,而工业机器人工作中多为变转速、正反转工况,现有的基于Savitzky-Golay(SG)滤波器的瞬时角速度(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IAS)信号误差补偿法因未考虑转速与转向的变化而失... 目前对增量式光栅编码器的误差补偿方法多适用于平稳工况,而工业机器人工作中多为变转速、正反转工况,现有的基于Savitzky-Golay(SG)滤波器的瞬时角速度(instantaneous angular speed,IAS)信号误差补偿法因未考虑转速与转向的变化而失效。对此,提出一种针对工业机器人工况的IAS信号误差抑制自适应SG(adaptive SG,ASG)滤波法,以实现对刻线误差与细分误差的补偿。首先,通过仿真分析,在不同转速工况下建立变异系数与滤波器长度的关系;随后,在工业机器人旋转矢量减速器试验台上对编码器的IAS信号进行采集,并对刻线误差与细分误差进行补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ASG滤波器可以有效实现工业机器人工况下的增量式光学编码器的误差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自适应 变异系数 误差补偿 Savitzky-Golay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模型的5阶关节伺服系统扰动补偿策略
14
作者 张天艺 郑颖 +2 位作者 裘信国 季行健 金晓航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7,共12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负载时变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双惯量柔性关节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关节伺服系统5阶扩张状态方程。基于该模型设计5阶线性扩张... 针对工业机器人关节伺服系统负载时变和模型不确定性问题,提出将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和基于特征模型的全系数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双惯量柔性关节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关节伺服系统5阶扩张状态方程。基于该模型设计5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通过该观测器估计系统总扰动并进行扰动补偿,并证明观测器收敛性。基于特征建模的方法,通过实验数据和梯度下降法对特征参数进行辨识,并基于参数值设计全系数自适应控制律,将该控制律结合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设计一种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精确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新的控制策略使系统在变负载扰动工况下的定位精度达到0.003°,正弦信号跟踪误差保持在0.92°以内,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控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伺服系统 5阶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 特征建模 全系数自适应控制 扰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民收入提高是否依赖于超载?
15
作者 苏敏 李淑慧 +5 位作者 万珏林 张一然 乌日力嘎 徐吉超 新巴音 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9-111,共13页
本研究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6个旗市的381户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旗(市)、不同规模牧户超载率和经营性收入,解析超载率与牧户主要属性特征间的关系,探讨超载与牧... 本研究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镶黄旗、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东乌珠穆沁旗和锡林浩特市6个旗市的381户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旗(市)、不同规模牧户超载率和经营性收入,解析超载率与牧户主要属性特征间的关系,探讨超载与牧户收入之间的关联路径,解答牧户超载的内在动因。结果表明:牧户收入主要来自畜牧业经营性收入,占牧户总收入的84.40%~90.09%;小规模牧户(标准草地面积<35.4 hm^(2))超载比率为84.30%,平均超载76.88%,显著高于中规模(标准草地面积35.4~106.5 hm^(2))和大规模(标准草地面积>106.5 hm^(2))牧户,中规模和大规模牧户的超载比率为64.85%和45.26%,分别超载18.81%和2.46%;相关分析表明,超载率与牧户经营性收入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小规模牧户为超载主体,其收入提高强烈依赖超载,通过超载行为可达到接近中规模牧户经营性总收入水平,中规模和大规模牧户收入提高主要依赖承包草地面积。鉴于此,提出目前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应重点关注小规模牧户的收入,以降低其超载风险为出发点,重塑补奖政策机制,重构补奖标准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补奖政策 超载行为 家庭收入 恩格尔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检测的多元补偿法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唐炬 张新强 +2 位作者 孙才新 邓武军 唐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38,41,共4页
分析了不同电压谐波含量与其所引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多元补偿法。模拟仿真和数字计算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电网谐波所带来的容性谐波分量, 使阻性电流的测量更加准确, 并易于用硬件和软... 分析了不同电压谐波含量与其所引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阻性电流测量误差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多元补偿法。模拟仿真和数字计算表明, 该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电网谐波所带来的容性谐波分量, 使阻性电流的测量更加准确, 并易于用硬件和软件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雷器 金属氧化物 阻性电流 多元补偿法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刘财 刘洋 +3 位作者 王典 杨宝俊 高振山 李永章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针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补偿问题,在重新建立吸收系数和Q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反Q补 偿的分时窗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首先,逐道抽取地震信号,从浅层到深层选取不同长度的时窗进行傅里叶 变换;然后从非均匀粘弹介质波动方程出... 针对地震信号的吸收衰减补偿问题,在重新建立吸收系数和Q值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反Q补 偿的分时窗频域吸收衰减补偿方法。首先,逐道抽取地震信号,从浅层到深层选取不同长度的时窗进行傅里叶 变换;然后从非均匀粘弹介质波动方程出发,导出更加准确的吸收系数与Q值的关系,并应用于频域吸收衰减补 偿中;最后将处理得到的频谱反傅里叶变换回时间域重构地震信号。将该方法应用于松辽盆地某地区的叠前和 叠后地震资料的吸收衰减补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衰减 补偿方法 频域 傅里叶变换 地震信号 地震资料 补偿问题 波动方程 粘弹介质 吸收系数 松辽盆地 方法应用 系数和 非均匀 时间域 分辨率 信噪比 Q值 时窗 叠后 叠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林秀珠 李小斌 +1 位作者 李家兵 饶清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4-319,共6页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目前国内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确定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是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机会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并从...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测算是目前国内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确定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是测算生态补偿标准的核心内容。通过分析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机会成本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并从理论补偿标准入手,引入生态补偿系数,以闽江流域为例,对2005—2014年流域上游地区保护成本及生态服务价值进行测算,测算了闽江流域下游城市应该对上游地区给予生态补偿的补偿量。结果表明:下游必须给上游补偿的资金下限值为1.477 42~3.242 50亿元。针对补偿标准测算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即建立多元化的补偿资金筹措渠道,实现市场机制与政府主导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成本 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系数 闽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DC输电系统后续换相失败的抑制措施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文俊 李佳琪 +4 位作者 王玲 韩民晓 李亚男 闫涵 李蓉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8,共10页
随着直流输送容量不断增加,直流落点越来越密集,多馈入直流(MIDC)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问题日益凸显。为降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概率,首先分析了多回直流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常规低压限流(VDCOL)控制,提出了... 随着直流输送容量不断增加,直流落点越来越密集,多馈入直流(MIDC)输电系统的换相失败问题日益凸显。为降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概率,首先分析了多回直流同时或相继换相失败的根本原因,然后结合常规低压限流(VDCOL)控制,提出了电压补偿式变斜率VDCOL协调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充分利用直流故障电流的变化特点,综合考虑了MIDC输电系统中各回直流自身特性影响因素,选取合理的补偿系数K,使各回直流能在故障后有序且稳定地恢复,从而大大减少后续换相失败的发生。同时根据故障的严重程度选择性地切入K值以达到提高直流系统恢复性能的目的。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算例系统及实际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降低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后续换相失败的概率,使各回直流在故障后能够有序地恢复,同时在保证良好的恢复性能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 补偿电压 低压限流 换相失败 补偿系数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Bragg光栅温度补偿封装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亮 卓仲畅 +3 位作者 韦占雄 于永森 郑伟 张玉书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4-295,共2页
采用负温度系数材料对光纤 Bragg光栅进行温度补偿封装处理 .结果表明 ,未封装的光纤 Bragg光栅的温度系数为 0 .0 1 nm/℃量级 ,封装后则为 0 .0 0 0 2 nm/℃量级 ,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并且封装后的光纤 Bragg光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
关键词 光纤光栅 温度补偿封装 负温度系数 光纤通信 温度稳定性 封装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