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每日CBCT的乳腺癌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的位置误差及外扩边界研究
1
作者 王孟潇 樊文栋 +3 位作者 曹菁璟 陈佳艺 蔡钢 曹璐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52-760,共9页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能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缩短疗程,是目前可选的全乳放疗方案。超大分割放疗要求患者每日接受图像引导,但其对位置误差的影响尚不明确。在每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 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能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同时缩短疗程,是目前可选的全乳放疗方案。超大分割放疗要求患者每日接受图像引导,但其对位置误差的影响尚不明确。在每日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引导下,本研究旨在探索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的位置误差及其影响因素,并计算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外扩至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的三维边界。方法:纳入2021年2月-10月于上海瑞金医院入组乳腺癌术后单周超大分割全乳放疗前瞻性研究(NCT04926766)连续入组的患者的临床资料[(2020)临伦审第(352)号]。所有患者每日治疗前摆位后行CBCT1,根据CBCT1纠正误差后再行CBCT2,当次治疗结束后行CBCT3。CBCT1、CBCT2与定位CT的三维位置误差分别为初始、残余分次间误差。CBCT2与CBCT3间的三维位置误差为分次内误差。根据每次治疗的分次间及分次内误差,基于van Herk公式计算CTV外扩至PTV三维边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患者34例,收集CBCT图像510例次。每日治疗前CBCT在线位置纠正显著减少三维位置误差(初始分次间误差vs残余分次间误差:前后2.8 mm vs 0.4 mm;头脚1.6 mm vs 0.5 mm;左右1.8 mm vs 0.3 mm;P均<0.001)。对于残余分次间误差,CTV体积较大患者(>402.5 cm^(3)vs≤402.5 cm^(3))在前后方向(0.5 mm vs 0.3 mm,P=0.023)和头脚方向(0.6 mm vs 0.5 mm,P=0.037)更大。对于分次内误差,CTV较大患者(>402.5 cm^(3)vs≤402.5 cm^(3))在前后方向更大(0.5 mm vs 0.2 mm,P=0.001);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高患者(>23.2 kg/m^(2)vs≤23.2 kg/m^(2))在前后方向更大(0.7 mm vs 0.2 mm,P<0.001);体重更大患者(> 60.0 kg vs≤60.0 kg)在前后方向更大(0.5 mm vs 0.2 mm,P=0.033)。每日CBCT引导下CTV外扩至PTV边界推荐为:前后2.3 mm,头脚2.8 mm,左右2.0mm。但CTV>402.5 cm^(3)和BMI>23.2 kg/m^(2)的患者需要更大的头脚方向外扩边界,分别为3.1和3.4 mm。结论:每日CBCT图像引导下,对大部分患者将全乳放疗CTV外扩至PTV的三维边界限制在3 mm内是可行的,而BMI较高和CTV较大患者需在头脚方向适度增大外扩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单周超大分割放疗 全乳放疗 位置误差 外扩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参数估计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7,共5页
该文以广西大青山马尾松全林整体模型为基础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构造株数、直径、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模拟观测数据,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对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进行估计... 该文以广西大青山马尾松全林整体模型为基础模型,进行模拟实验设计,并构造株数、直径、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模拟观测数据,用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对5个观测因子都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与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一样,优势高、平均高和形高模型没有明显的系统偏差,与通常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不同的是断面积、直径和株数模型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系统偏差.得出结论,在建立有度量误差的全林整体模型时,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方法明显优于最小二乘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误差 全林整体模型 非线性度量误差联立方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2666-2670,共5页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 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特性和精度理论研究必须建立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传统建模方法的缺陷,研究分析了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充分考虑了系统内部各组成环节的信息,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测量系统内部各结构单元的传递特性随时间变化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该建模理论与方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意义,不管是动态测量系统还是静态测量系统,用该建模理论与方法都能够建立其全误差模型。最后利用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测微系统(百分表)的全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动态误差建模理论与方法 全误差模型 精度理论 测微系统(百分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度量误差对全林整体模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永慈 唐守正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66-169,共4页
Based on the whole stand model of Daqingshan, using simulation method, the impact of measurement error of number of trees per hectare, average diameter, dominant height, average height and form height on the whole sta... Based on the whole stand model of Daqingshan, using simulation method, the impact of measurement error of number of trees per hectare, average diameter, dominant height, average height and form height on the whole stand model were studied.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beting estimated by least square method, basal area model, average diameter model, number of trees per hectare model had obvious biases, but dominant height model, average height model and form height model had no clear bi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量误差 全林整体模型 最小二乘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V/PIV全场速度测量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应征 罗次申 陈汉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404-1407,共4页
针对激光多普勒测速和激光粒子图像速度场测量的实验结果误差 ,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可压缩流连续性的全场综合误差分析方法 .通过对轴对称旋转流动全场实验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发现 ,其实际全场测速综合误差虽然都小于 4% 。
关键词 LDV PIV 全场测速 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 激光多普勒测速 粒子图像速度场 流动速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普查的组织机制与数据质量控制 被引量:10
6
作者 徐晓海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91,共7页
本文通过梳理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中的技术环节和组织环节,说明将普查的全过程纳入中国政府的行政系列,从组织体系和技术组织层面上保障了普查的数据质量;但这种行政组织方式也存在三个一般统计调查不宜发生的"调整性误差"、&q... 本文通过梳理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中的技术环节和组织环节,说明将普查的全过程纳入中国政府的行政系列,从组织体系和技术组织层面上保障了普查的数据质量;但这种行政组织方式也存在三个一般统计调查不宜发生的"调整性误差"、"局部整体性误差"和"心理倾向性误差"。要消除这些误差应当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定位经济普查功能,改革经济普查组织方式,提高统计部门独立性,改进经费保障机制、数据采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质量 调整性误差 局部整体性误差 心理倾向性误差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斜拉桥制造误差的传播及其效应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清华 黄灿 +1 位作者 卜一之 李乔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30-837,共8页
为阐明制造误差效应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传播问题,对全过程控制条件下超大跨度钢斜拉桥关键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推导并建立了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效应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超... 为阐明制造误差效应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控制中的传播问题,对全过程控制条件下超大跨度钢斜拉桥关键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效应特性进行了研究,由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推导并建立了全过程控制条件下的误差效应传播方程.在此基础上,以典型的超大跨度斜拉桥——苏通大桥为研究对象,就构件制造误差效应的形成过程、效应特性及其传播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误差传播方程应用和求解方便,适用于大跨度斜拉桥全过程施工控制误差效应的理论研究和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构件制造误差的传播特性存在较大差异,随悬臂长度增大,主梁节段间制造角度的误差效应表现出典型的自收敛特性,而主梁节段制造长度的误差效应不具备自收敛特性,施工控制实施时应根据误差效应特性确定科学、合理的误差调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施工控制 全过程控制 制造误差 误差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帧参考的整帧丢失错误掩盖算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唐浩漾 史浩山 张兆林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15-1920,共6页
为了解决视频传输中整帧图像丢失的误差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考帧运动矢量外推的整帧丢失错误掩盖算法.通过对多个参考帧的运动矢量外推得到丢失块的候选运动矢量集;采用多参考帧边界匹配准则进行丢失帧和其后续帧的误差估计,并... 为了解决视频传输中整帧图像丢失的误差扩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参考帧运动矢量外推的整帧丢失错误掩盖算法.通过对多个参考帧的运动矢量外推得到丢失块的候选运动矢量集;采用多参考帧边界匹配准则进行丢失帧和其后续帧的误差估计,并选择丢失块的最优运动矢量;最后采用自适应的重叠块运动补偿方法重建丢失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恢复整帧图像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视频序列中整帧图像丢失的误差扩散影响,与已有算法比较,该算法恢复的视频序列平均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5~1dB,具有更好的错误掩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掩盖 整帧丢失 运动矢量外推 重叠块运动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高中物理纠错教学目标实现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徐晓东 刘宇虹 吴剑南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4,共9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迄今为止推动教学革新最强而有力的范式和有效途径。传统的整班教学中的纠错教学是教师根据经验和猜测随机选取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开展纠错,这种方法因不能准确选中对象,导致纠错教学效率低下,借助数字技术则能完全展...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迄今为止推动教学革新最强而有力的范式和有效途径。传统的整班教学中的纠错教学是教师根据经验和猜测随机选取有代表性错误的学生开展纠错,这种方法因不能准确选中对象,导致纠错教学效率低下,借助数字技术则能完全展示所有学生答题结果,这为精准纠错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数字技术与教师的教学设计相结合还能够对所有学生的同类错误聚类,减少错误数量,提高了纠错效率,以此,通过数字技术化的教学应用可以做到精准教学,重塑了传统纠错教学。该文通过教育数字化转型在纠错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和实证研究,向读者展示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理论和其“数字技术教学应用”实践取向,彰显了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学革新的独特价值,为研究者开展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和教师开展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技术 纠错教学 整班教学法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蒋敏兰 费业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735-736,740,共3页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 基于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及其建模方法,建立实际测量系统的“白化”或“准白化”模型,以及输出总误差的“白化”模型,利用混合谱分析的方法对动态测试系统进行误差分解与溯源。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是误差理论及精度理论的逆向问题,在动态测量及动态测试系统的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精度理论 动态误差分解与溯源 动态系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全程动稳定度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传峰 王磊 许雅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1-55,共5页
在现有车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价,对现行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采用动稳定度DS进行判定的误差来源。提出采用全程动稳定度DSWP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判定,对AC-13、AC-20... 在现有车辙试验的基础上研究新的方法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进行准确评价,对现行高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缺陷进行分析,确定采用动稳定度DS进行判定的误差来源。提出采用全程动稳定度DSWP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判定,对AC-13、AC-20、SMA-13、SMA-20、ATB-25等5种级配在不同成型荷载(500,700,900N)及不同控温条件下(1,3,5 h)进行车辙试验并计算现行动稳定度DS和全程动稳定度DSWP,以此检验2种方法的评价准确性。结果表明:全程动稳定度DSWP考虑了试件的总体变形,测试结果与混合料的实际抗车辙能力的一致性强于现行动稳定DS,采用全程动稳定度DSWP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高温稳定性 现行动稳定度 误差来源 全程动稳定度 理论依据 计算方法 判定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轮整体误差的单项测量法
12
作者 余晓芬 费业泰 《计量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257-261,共5页
本文提出的齿轮整体误差单项测量法,基于齿轮齿形、齿距两单项误差的测量,借助于计算机仿真出齿轮整体误差曲线,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出其它单项、综合误差。
关键词 齿轮 整体误差 齿形误差 齿距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许桢英 费业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19,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精度理论——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理论 ,将测试系统的输出总误差分解并溯源到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以及外界干扰因素 ,并给出了其建模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是现代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精度理论——动态测试误差溯源理论 ,将测试系统的输出总误差分解并溯源到系统内部各组成单元以及外界干扰因素 ,并给出了其建模方法。小波神经网络是现代信号处理中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 ,它结合了小波变换和神经网络两者的优点。文中利用小波神经网络 ,根据系统的白化模型 ,对仿真动态测试系统的输出误差进行了溯源研究 ,并得到了理想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动态测试 测试误差 动态精度理论 建模方法 白化模型 信息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误差对半球谐振陀螺进动因子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韩世川 林翠平 +2 位作者 陈婷婷 雷霆 卜继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全角(WA)模式的半球谐振陀螺(HRG)进动因子只与球壳谐振子的物理尺寸有关,但由于读出电极非正交耦合及间隙失配、检测电路增益误差等检测误差,导致进动因子的周向一致性退化。该文首先对理想半球谐振陀螺的进动因子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 全角(WA)模式的半球谐振陀螺(HRG)进动因子只与球壳谐振子的物理尺寸有关,但由于读出电极非正交耦合及间隙失配、检测电路增益误差等检测误差,导致进动因子的周向一致性退化。该文首先对理想半球谐振陀螺的进动因子进行了理论推导,然后针对检测误差对进动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合具体的全角模式控制电路与算法,提出了检测误差的校正方法,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进动因子的周向一致性提升了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谐振陀螺(HRG) 全角(WA)模式 进动因子 检测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车电磁仿真模型精度评估
15
作者 雷剑梅 白云 +3 位作者 陈旻 冯玉明 刘杰 高阳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316-320,共5页
整车模型是车辆电磁性能仿真分析的基本平台,其精度直接决定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现整车电磁仿真模型的量化评估,提出一种整车电磁仿真模型量化精度评估方法。以模型误差反向表征模型精度指标,用整体误差与局部误差的加权求... 整车模型是车辆电磁性能仿真分析的基本平台,其精度直接决定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为实现整车电磁仿真模型的量化评估,提出一种整车电磁仿真模型量化精度评估方法。以模型误差反向表征模型精度指标,用整体误差与局部误差的加权求和表征模型总误差,将整体尺寸与曲面面积的加权求和表征整体误差,采用部件偏差的最大值、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加权求和表征局部误差。根据模型针对的不同分析问题,各加权系数可做适当调整,适用于各种车辆电磁性能分析任务的整车模型精度评价,具有较好的灵活性。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可准确预估整车模型分析时结果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模型 精度评价 误差分析 一致性 电磁仿真 增益方向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星敏感器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易敏 邢飞 +1 位作者 孙婷 王宏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54-2160,共7页
星敏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在航天飞行器中的高精度姿态测量器件,精度标定是保证高精度测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尽量提高星敏感器的整体精度,对传统星敏感器标定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传统星敏感器标定方法模型参数难以解耦的弊端,提出单独... 星敏感器是一种广泛应用在航天飞行器中的高精度姿态测量器件,精度标定是保证高精度测量的重要环节。为了尽量提高星敏感器的整体精度,对传统星敏感器标定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传统星敏感器标定方法模型参数难以解耦的弊端,提出单独标定主点,将星敏感器光学参数误差(如焦距、成像平面倾斜和畸变)等看作一个整体误差源,采用直接映射的方式进行标定。该方法简单方便、标定精度高,避免了传统方法中误差影响因素分析不全面及多次求取拟合近似值造成的累积误差。实验结果表明,该标定方法完全满足测量角误差2″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参数 高精度 标定 整体误差源 直接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绳索长度误差对索网天线网面精度影响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范叶森 马小飞 +1 位作者 李正军 李团结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4-69,83,共7页
为分析绳索长度制造误差对索网天线网面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整体坐标迭代算法.该算法模拟了索网结构的自由节点在考虑绳索随机长度误差后向其他平衡状态运动的过程.分别使用该算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一个环形桁架天线计算模型,并将这两... 为分析绳索长度制造误差对索网天线网面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整体坐标迭代算法.该算法模拟了索网结构的自由节点在考虑绳索随机长度误差后向其他平衡状态运动的过程.分别使用该算法和有限元法分析了一个环形桁架天线计算模型,并将这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做了对比,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使用整体坐标迭代法分析了不同的误差分布、绳索长度公差和绳索预张力对网面精度的影响,并对网面综合误差与绳索长度误差、绳索预张力的关系进行了拟合分析,得到了满足工程需求的拟合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结构 绳索长度误差 索网天线 网面精度分析 整体坐标迭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组合测量法在多齿盘基准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凌四营 王立鼎 +2 位作者 马勇 王晓东 刘兵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2149-2151,2159,共4页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将精密测角中的"全组合测量法"应用到多齿盘的基准面测量中,搭建了测量平台并给出了测量步骤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反复测量与研磨,将活动多齿盘外端面相对于啮合平面的平行度最大偏差由原来的4μm减小到0.29... 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将精密测角中的"全组合测量法"应用到多齿盘的基准面测量中,搭建了测量平台并给出了测量步骤与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反复测量与研磨,将活动多齿盘外端面相对于啮合平面的平行度最大偏差由原来的4μm减小到0.29μm左右,大大提高了多齿盘的安装基准面的精度,减小了多齿盘分度精度的损失,为加工1级(ISO1328-1∶1995)齿距精度的超精密齿轮做好铺垫。该测量方法可以推广到任何精密回转零件的端跳测量中,以达到精密测量与误差分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组合测量法 排列互比法 多齿分度盘 误差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电能表的全系统模型及其动态误差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王学伟 陈景霞 朱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6214-6222,共9页
电网中特大功率负荷的功率动态变化对智能电能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较大误差。为了分析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该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智能电能表电压通道、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 电网中特大功率负荷的功率动态变化对智能电能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引起较大误差。为了分析智能电能表动态误差的来源,该文采用机理建模的方法分别建立智能电能表电压通道、具有可编程增益放大器(programmable gain amplifier,PGA)增益反馈控制的电流通道、有功功率测量单元及电能测量单元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集成各单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关系,综合建立智能电能表全系统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动态误差仿真平台,分析各单元的模型参数对有功电能动态误差的影响。通过搭建动态误差测试系统,测试典型电能表的动态误差,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文提出的全系统模型可用于分析电能表动态条件下的内部误差影响因素、明确误差来源。研究结果可为后续提高智能电能表的动态性能提供定量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能表 全系统模型 有功功率测量 有功电能测量 动态误差 动态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研究进展与未来 被引量:28
20
作者 费业泰 蒋敏兰 刘芳芳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2260-2262,共3页
对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动态测量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动态测量精度损失诊断技术与溯源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指出它们在精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 对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主要研究热点问题——全系统动态测量精度理论、动态测量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动态测量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动态测量精度损失诊断技术与溯源理论等进行了分析介绍,并指出它们在精度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动态测量精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系统动态精度理论 误差分离与修正技术 误差分解与溯源理论 精度损失诊断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