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simulation and consumption analysis ofwheel loader on negative loading condition
1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6,共6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heel loader during working process, a three-dimensional(3D) model of wheel loader is established by Pro/E software, and it is imported into the software SimulationX tob...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wheel loader during working process, a three-dimensional(3D) model of wheel loader is established by Pro/E software, and it is imported into the software SimulationX tobuild the kinetic model of the whole wheel loader. Meanwhile,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hydraulic system is builtby the same software. By integrating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hydraulic system with the kinetic model, the co-sim-ulation model of wheel loader could be achieved. The precision of co-simulation model of the working device isverifi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 results and test results.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undernegative loading condition, the energy loss in multi-way valve accounts for about 52%. The important energy lossin loader's working hydraulic system using constant displacement pump is the large throttling loss of multi-wayvalves. This study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signing of a more energy-efficient hydaulic system of wheel loa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 loader CONSUMPTION analysis Co-simulation NEGATIVE loa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ue-Load算法的载荷反求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晓峰 郭彩霞 +1 位作者 Timothy G.Hunter 刘海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2-244,共3页
设计载荷与在役载荷的不一致是需要避免的,通过布置测力传感器直接获得在役载荷仅对简单问题有效。如果通过布置应变片间接获得在役载荷也很困难,因为载荷的应变响应中存在很深的载荷耦合。True-Load软件提供了一种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 设计载荷与在役载荷的不一致是需要避免的,通过布置测力传感器直接获得在役载荷仅对简单问题有效。如果通过布置应变片间接获得在役载荷也很困难,因为载荷的应变响应中存在很深的载荷耦合。True-Load软件提供了一种与有限元技术相结合的解耦方法。以该软件的算法为工具,以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轮对为对象对载荷反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获得的数据表明这个方法想要获得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有限元仿真模型必须高度可靠;被选择的应变片群中必须将最优位置的应变片包含在内。这两个条件的发现对这种解耦方法的可靠应用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True-load算法 间接反求载荷 影响因素 应变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函数的轮胎冲击载荷特性反演方法
3
作者 师桂杰 李强 王德禹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5-173,共9页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 [目的]旨在通过结构响应间接识别轮胎冲击载荷及其分布特性,为甲板设计与安全评估提供依据,提出一种基于Green函数的载荷反演方法。[方法]以某船甲板加筋板为研究对象,利用Green函数将冲击载荷表示为单位脉冲载荷的叠加,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Green核函数矩阵,并结合广义交叉验证准则(GCV)的Tikhonov正则化方法,建立载荷反演模型。针对单个轮胎及多个轮胎冲击工况,分析多源载荷对反演精度的影响。对于凸型、马鞍型和凹型3种典型的轮印载荷分布形式,通过等效划分受力区域并施加单位脉冲载荷,完成载荷分布特性的反演。[结果]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轮胎冲击载荷的时间历程及其分布特性,反演相对误差均小于5%。其中,基于应变和位移响应的反演精度较高,误差低于2%;即使在5%噪声干扰下,反演载荷仍然与实际载荷基本一致。[结论]所提方法解决了冲击载荷作用时间短、结构响应范围有限以及多源载荷联合作用带来的反演难题,为实船轮印载荷识别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板设计 结构响应 动力响应 加筋板 承载能力 冲击载荷 轮印载荷分布 GREEN函数 载荷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斜齿轮原理与分析
4
作者 尹逊民 贾海涛 +1 位作者 苏进展 常乐浩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1-278,共8页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 为了减小作为振动激励的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本文提出斜齿轮对角修形优化设计及大平面砂轮的磨削原理。由渐开线齿面方程和对角修形定义,分别计算齿根和齿顶的修形起始线;根据修形曲线的阶次和最大修形量,确定对角修形曲面,再与标准螺旋面在法向方向上进行叠加,获得修形齿面。借助齿面接触分析(Tooth contact analysis, TCA)和齿面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tooth contact analysis, LTCA)方法,以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获得相应的对角修形参数。计算大平面砂轮的最小直径,基于假想产形斜齿条概念,推导大平面砂轮磨削对角修形的齿面方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修形优化后,不同修形曲线的阶次均可降低承载传动误差波动量,阶次越高,效果越明显,最高达82.58%;大平面砂轮磨削时会产生齿面偏差,但偏差均控制在2μm以内,达到较高的齿面精度,且该方法易于数控编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角修形 大平面砂轮 磨削 承载传动误差 齿面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CKF算法的轨道车辆轮轨垂向力识别
5
作者 陈清华 閤鑫 王开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3-410,共8页
轮轨作用力是评估轨道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指标,为实现对轨道车辆轮轨垂向力的在线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算法的识别方法.以考虑悬挂元件非线性的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为例,建立包含轮轨垂向力和车辆部件... 轮轨作用力是评估轨道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指标,为实现对轨道车辆轮轨垂向力的在线监测,提出一种基于平方根容积卡尔曼滤波(SRCKF)算法的识别方法.以考虑悬挂元件非线性的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为例,建立包含轮轨垂向力和车辆部件状态变量的非线性过程函数,将车体、构架和轮对垂向加速度作为观测量,基于SRCKF算法递推识别轮轨垂向力;在此基础上,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及其对应的17自由度轮轨垂向力估计模型,对车辆在实际不平顺激扰下的左右侧轮轨垂向力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识别垂向车辆模型在随机不平顺、钢轨波磨不平顺和钢轨焊缝不平顺作用下的轮轨垂向力时,轮轨垂向力识别值在时域和频域同仿真值均有较高的吻合度,相关系数分别为0.988、0.999和0.969;在识别整车模型的轮轨垂向力时,左、右侧轮轨垂向力的相关系数最低分别为0.747和0.720,左、右侧轮轨垂向力之和的相关系数为0.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卡尔曼滤波 轮轨垂向力 机车车辆 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WGAN模型的柱塞-泡排复合排采系统预测控制方法
6
作者 赖欣 钱中程 +3 位作者 杨肖 刘永辉 叶长青 王强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高效的生产过程和智能化管理是天然气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实际生产中页岩气开采仍然面临着井底积液造成气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为提高天然气井的产能和排水效率,充分利用泡沫排水采气和柱塞气举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双元合一”的柱塞-... 高效的生产过程和智能化管理是天然气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实际生产中页岩气开采仍然面临着井底积液造成气井产能下降的问题。为提高天然气井的产能和排水效率,充分利用泡沫排水采气和柱塞气举的优点,设计了一套“双元合一”的柱塞-泡排复合排采装置,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的复合排采LSTM-WGAN预测控制方法。利用基于密度的抗噪聚类算法(DBSCAN)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避免异常数据对模型预测的影响。通过生成器和判别器相互对抗并更新各自梯度方向的权重,不断优化使油套压差、水气比预测值逼近真值,从而准确预测下一时刻的油套压差和水气比。通过柱塞-泡排复合排采智能管理系统,实施预测的柱塞泡排投放策略。实验结果表明,LSTMWGAN模型的误差最小,与LSTM模型相比,LSTM-WGAN模型的油套压差和水气比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64%、5.13%、11.75%和8.81%、8.07%、6.60%。LSTM-WGAN预测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油套压差和水气比,指导柱塞-泡排复合排采系统发出正确的投放泡排球和柱塞指令,实现了泡排-柱塞的全智能化投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排采 预测控制 LSTM-WGAN 油套压差 水气比 井底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猫道设计方案研究
7
作者 赵全成 张栋 蒋本俊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7,共8页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 湖北燕矶长江大桥为主跨1860 m的内外缆不同垂度四主缆体系双层钢桁梁悬索桥,具有高低四缆、双缆窄距、小垂跨比、超大跨度、并联索鞍等特点,该桥猫道横向布置困难、索力大、布索空间小、过塔困难、抗风复杂。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三跨连续式非对称猫道设计方案。猫道采用等宽非对称断面布置,保证猫道面层、天桥施工效率的同时解决了双缆窄距带来的猫道横向布置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Φ60 mm标准抗拉强度2160 MPa高强度钢丝绳,减少承重索数量,结合双层承重索受力体系,有效解决了索力大及布索空间小的难题;猫道承重索采用穿塔方案,消除了并联索鞍带来的过塔难题;内、外缆猫道之间设置横向阻尼抗风装置及制振索,大幅降低了内、外缆猫道之间碰撞风险,提升了猫道使用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不同垂度四主缆 猫道 等宽非对称断面 双层承重索 穿塔方案 抗风措施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组合桥面混凝土层横向受力的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
8
作者 叶华文 何建希 +2 位作者 潘威洲 周渝 邓雪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97,109,共9页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 钢-混组合桥面板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多由工程经验确定,针对因缺乏明确的受力机制分析而容易导致其结构开裂或不经济的问题,根据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板构造特点,将混凝土铺装层横桥向受力比拟为弹性地基上的无限长梁,建立了轮载下混凝土层横桥向效应的理论分析模型,推导了混凝土层横桥向弹性变形、受力和有效作用范围的解析式。以实际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构造为原型,设计和实施了足尺模型静载试验,还进行了空间有限元仿真分析,结果证明了弹性地基梁比拟模型的合理性。因横隔板和刚性混凝土层约束,偏载下U肋扭转变形可忽略不计;轮载横桥向有效作用范围不超过5个U肋中心距。基于有限元的参数分析表明:栓钉布置和横隔板对混凝土层横桥向受力影响很显著。在所提的混凝土铺装层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内,提出的横桥向受力计算公式适用于正交异性钢混组合桥面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桥面 轮载作用 弹性地基梁 混凝土铺装层 横向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工程车轮径向接触压力分布模型的构建与研究
9
作者 叶昊哲 吴超华 +2 位作者 全勇智 史晓亮 罗威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6,共9页
针对重型工程车轮在径向载荷工况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的不准确问题,基于车轮-轮胎接触压力测试结果,构建了一种新的仿真分析模型。首先,测试车轮仅在充气压力工况下的应力数据,并以4阶高斯函数拟合充气压力加载模... 针对重型工程车轮在径向载荷工况下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的不准确问题,基于车轮-轮胎接触压力测试结果,构建了一种新的仿真分析模型。首先,测试车轮仅在充气压力工况下的应力数据,并以4阶高斯函数拟合充气压力加载模型;然后,测试车轮在充气压力和径向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应力数据,消去充气压力的影响,并以4阶傅里叶函数和4阶正弦和函数分别拟合径向载荷周向加载模型和轴向加载模型;最后,通过Ansys软件仿真验证加载模型。结果显示,与实测数据相比,关键校核点的计算误差仅为1.943%。此外,应力分布也显示出高度的一致性,证明了径向接触压力分布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制车轮 径向载荷 接触压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 仿真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负荷对胶轮车司机不安全行为的眼动研究
10
作者 田水承 聂玉蓉 +1 位作者 郑昕尧 赵一航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4-682,共9页
为探究煤矿胶轮车司机认知负荷与其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胶轮车司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基于认知负荷的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眼动试验,采集被试在低、中、高3种认知负荷状态下的行为、眼动以及心电等不安全行为数据特征... 为探究煤矿胶轮车司机认知负荷与其不安全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从胶轮车司机的生理特性和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基于认知负荷的驾驶员不安全行为的眼动试验,采集被试在低、中、高3种认知负荷状态下的行为、眼动以及心电等不安全行为数据特征指标和主观量表得分,并使用SPSS 26.0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显著性、平均值以及标准差等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试验难度的增加,心电指标中的LF/HF指标、NASA量表得分、行为指标(反应时间、正确率)、眼动行为指标(瞳孔直径、注视时长)显著增加,心电指标(SDNN、MEANRR、RMSSD、VLF、HF)和注视次数显著降低;随着认知负荷的增加,胶轮车司机的不安全行为水平会逐渐上升,即认知负荷会影响胶轮车司机的不安全行为。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减轻胶轮车司机的认知负荷,降低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轮车司机 认知负荷 不安全行为 眼动指标 煤矿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萌生预测
11
作者 翁之意 周宇 +1 位作者 王驰 单涛涛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9-627,共9页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与磨耗共存发展的情况,提出考虑磨耗的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裂纹萌生预测方法。以列车侧向-逆向过岔时的轮载转移、轮轨接触状态为例,结合曲尖轨和基本轨的廓形关系,再现曲尖轨磨耗和疲劳累积过程,并分析... 针对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疲劳裂纹与磨耗共存发展的情况,提出考虑磨耗的高速铁路道岔曲尖轨裂纹萌生预测方法。以列车侧向-逆向过岔时的轮载转移、轮轨接触状态为例,结合曲尖轨和基本轨的廓形关系,再现曲尖轨磨耗和疲劳累积过程,并分析曲尖轨磨耗和疲劳损伤发展特征、轮载转移和轮轨接触变化,从而预测曲尖轨裂纹萌生寿命和位置。结果表明,考虑列车逆、侧向通过的情况,在曲尖轨裂纹萌生过程中,各磨耗阶段内达到磨耗阈值所需的通过总重呈波动变化,即磨耗发展不规则,且基本轨和曲尖轨的磨耗发展率呈相反趋势;曲尖轨顶宽35 mm断面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约11.7 MGT(百万吨),裂纹萌生位置在轨顶区域内距轨顶中心10~15 mm、钢轨表面1~3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道岔 曲尖轨 轮载转移 滚动接触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轨接触条件对风载作用下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
12
作者 孙丽霞 朱亮 +3 位作者 吴宁 池长欣 王友彪 周春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0-1222,共13页
采用空气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轮轨接触与风载、曲线线型多因素耦合下的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揭示不同的轮轨接触条件下高速列车风载运行安全失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接触条件对列车风载动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 采用空气动力学与车辆动力学仿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轮轨接触与风载、曲线线型多因素耦合下的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揭示不同的轮轨接触条件下高速列车风载运行安全失效形式。研究结果表明:轮轨接触条件对列车风载动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新车轮型面与低轮轨摩擦因数组合工况对车辆运行安全性偏不利,磨耗车轮型面与高轮轨摩擦因数组合工况对车体横向运行平稳性偏不利;在不同的轮轨摩擦因数下,轮对的蛇行运动姿态有明显差异,在低轮轨摩擦因数下,轮对在背风侧钢轨附近作小幅值蛇行运动,在高轮轨摩擦因数下,轮对在纯滚动线附近作大幅值蛇行运动;轮轨接触条件对列车运行安全失效形式也有明显影响,新车轮型面与低轮轨摩擦因数组合工况下易发生轮重减载及轮轴横向力超限的问题,而磨耗车轮型面与高轮轨摩擦因数组合工况下易导致低频晃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载 轮轨摩擦因数 磨耗车轮型面 高速列车 低频晃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落轴冲击试验的扣件减振性能评估方法
13
作者 张欢 贺志文 +4 位作者 肖俊恒 王志伟 陈晨 崔树坤 李彦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1,共6页
为了准确模拟现场激励,对比现场动力学测试数据与落轴冲击试验数据,确定了落轴的轴重和落高为重要试验参数;根据测试轨道板和基础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响应等振动数据,振动传递、衰减等特性,确定了扣件减振性能评估方法及评估参数。分析了... 为了准确模拟现场激励,对比现场动力学测试数据与落轴冲击试验数据,确定了落轴的轴重和落高为重要试验参数;根据测试轨道板和基础的垂向振动加速度响应等振动数据,振动传递、衰减等特性,确定了扣件减振性能评估方法及评估参数。分析了铺设不同扣件时钢轨至轨道板的振动传递率、传递函数对数幅值、振动传递损失等减振性能评估参数;结合轨道板和基础振动加速度级及垂向振动分频振级总级值的评价指标,以普通扣件为参照,对比了两类减振扣件的减振效果。结果表明:钢轨至轨道板振动传递率和传递函数对数幅值基本与扣件刚度正相关,钢轨至轨道板传递损失与扣件刚度基本呈负相关;为消除激励方式和下部基础对试验评价的影响,并考虑与现场实车测试结果的一致性,采用室内落轴冲击试验评估扣件减振性能时宜选用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级进行减振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减振性能 试验研究 扣件 落轴冲击 轨道板振动加速度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需求的小型轮腿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研究
14
作者 张志红 刘洁 安燕霞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3-15,共3页
针对农业作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展了基于农业需求的小型轮腿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轮式和腿式移动机制的小型轮腿式机器人总体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轮式系统的高效性和腿式系统的高通过性,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地... 针对农业作业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开展了基于农业需求的小型轮腿式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轮式和腿式移动机制的小型轮腿式机器人总体方案,该方案通过优化轮式系统的高效性和腿式系统的高通过性,实现了机器人在复杂地形中的稳定行走和高效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作业环境 小型轮腿式移动机器人 适应性 负载能力 灵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f inverse mathematical model to high-speed trains
15
作者 朱涛 肖守讷 +1 位作者 马卫华 阳光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428-438,共11页
Operation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rain mainly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rail.Knowledge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is important f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that aim to enhance vehicle stabil... Operation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train mainly depen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heel and rail.Knowledge of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is important for vehicle control systems that aim to enhance vehicle stability and passenger safety.Sinc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of high-speed train are very difficult to measure directly,a new estimation process for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was introduced in this work.Based on the state space equation,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s and the Bellman principle of optimality,the mai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of the inversion mathematical model was given.The new method overcomes the weakness of large fluctuations which exist in current inverse techniques.High-speed vehicle wa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elerations of axle box as input conditions,10 degrees of freedom vertical vibration model and 17 degrees of freedom lateral vibration model were established,respectively.Under 250 km/h,the vertical and lateral wheel/rail forces were identified.From the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the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between inverse and SIMPACK models were given.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verse mathematical model has high precision for inversing th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s of an operation high-speed vehi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ad inversion high-speed vehicle wheel/rail contact force derailment inde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轮荷载作用下的高模量沥青道面力学响应特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钟科 卢铸 +1 位作者 孙明志 徐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5555-5565,共11页
飞机起落架多轮荷载作用下,道面内部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将产生叠加与干涉。针对高模量沥青机场道面,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道面结构力学响应计算,分析飞机多轮荷载对道面力学响应敏感性,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机场道面中的应用效果... 飞机起落架多轮荷载作用下,道面内部应力应变等力学响应将产生叠加与干涉。针对高模量沥青机场道面,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开展道面结构力学响应计算,分析飞机多轮荷载对道面力学响应敏感性,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机场道面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飞机主起落架的六轮荷载作用下,道面结构层中产生的应力与路表弯沉的峰值最大,且道面的疲劳寿命最小,在进行道面结构计算与材料组成设计时,应以六轮荷载作为最不利荷载工况;机轮荷载分布的对称性越强,结构内应力与路表弯沉的峰值点位置越靠近荷载包围区域中心;沥青道面变形有一定的时间滞后,卸载后路表弯沉不能立即恢复并存在残余变形,且主起落架轮数越多,滞后时间越长,保留的残余变形越大;中面层采用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可降低道面各层拉应力、压应力、剪应力的应力水平,进而有效地减少机场沥青道面轮辙与疲劳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道面 多轮荷载 有限元仿真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 力学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冲刷下砂土中桩-盘复合基础V-H组合承载特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新军 涂欣瑶 陈顺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海上风电基础除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外,也受波流冲刷作用.为探讨局部冲刷对砂土地基中V-H联合加载下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水槽试验装置,完成了一系列冲刷及模型载荷试验,获得了复合基础冲刷前后的荷载... 海上风电基础除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外,也受波流冲刷作用.为探讨局部冲刷对砂土地基中V-H联合加载下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水槽试验装置,完成了一系列冲刷及模型载荷试验,获得了复合基础冲刷前后的荷载-位移曲线,经无量纲化处理与曲线拟合,得到复合基础承载包络线及其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局部冲刷作用使复合基础的竖向及横向抗力明显降低,削弱程度分别约12.1%和26.9%.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一个最优预加竖向荷载(V),其对复合基础的极限横向承载力起到最显著的增强效果;此外,局部冲刷作用导致V-H联合受荷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的承载包络线明显向内收缩,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础 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 局部冲刷 组合荷载 承载力包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量轮卸载对“天问一号”环火轨道影响分析
18
作者 孔静 张宇 +2 位作者 陈明 段建锋 李翠兰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420,共7页
针对“天问一号”动量轮频繁喷气卸载对环火轨道的扰动问题,定性分析了动量轮卸载的摄动量级以及对环火段轨道的影响,在RTN(Radial Transverse Normal)坐标系下建立匀加速模型描述动量轮卸载产生的加速度,对环火中继段和遥感使命段分别... 针对“天问一号”动量轮频繁喷气卸载对环火轨道的扰动问题,定性分析了动量轮卸载的摄动量级以及对环火段轨道的影响,在RTN(Radial Transverse Normal)坐标系下建立匀加速模型描述动量轮卸载产生的加速度,对环火中继段和遥感使命段分别采用2种策略计算分析,评估了不同飞行阶段的定轨预报精度。结果表明:频繁的动量轮卸载是影响环火段定轨精度的主要误差因素,目前条件下中继段定轨的位置精度为约150 m,在卸载更为频繁的遥感使命段,位置精度下降至约7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问一号 动量轮卸载 轨道计算 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轮压载荷的铸造起重机多轴疲劳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梓彬 魏国前 +1 位作者 郭子贤 余震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7-1282,共6页
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焊接结构,在移动轮压载荷和复杂焊缝几何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非常规部位时常出现疲劳裂纹。针对某在役铸造起重机主梁轨道下方T型钢与小筋板连接焊缝区域发生的密集疲劳裂损问题,采用Soild-Shell混合... 铸造起重机金属结构是一种典型的复杂焊接结构,在移动轮压载荷和复杂焊缝几何的共同作用下,一些非常规部位时常出现疲劳裂纹。针对某在役铸造起重机主梁轨道下方T型钢与小筋板连接焊缝区域发生的密集疲劳裂损问题,采用Soild-Shell混合单元和子模型技术,建立了裂损局部区域的精细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移动轮压载荷作用下整体金属结构的完整应力时间历程,分析了裂损部位的多轴特性。采用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多轴疲劳模型,计算并讨论了裂损区域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多轴应力是导致裂损部位萌生裂纹的主要原因,F-S多轴疲劳模型可以有效评估裂损部位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起重机 轮压载荷 多轴疲劳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柔性基层长寿命沥青路面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谢恩连 聂忆华 +2 位作者 黄新摇 谭波 宁鹏森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8-207,216,共11页
为研究大厚度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力学行为特征及疲劳寿命,以田新高速试验段、主路面结构为原型,分别制作全厚路面结构模型,开展同条件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静力加载对比试验。采集不同轴... 为研究大厚度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内部力学行为特征及疲劳寿命,以田新高速试验段、主路面结构为原型,分别制作全厚路面结构模型,开展同条件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和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静力加载对比试验。采集不同轴载、温度工况下各层位力学响应值,进行变化规律拟合分析,并根据实际工况计算分析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同条件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下面层底、基层底的横向及纵向应变和竖向压应力指标均明显小于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且2种结构的下面层底各力学指标均大于其对应基层底指标;2种结构下面层、基层的疲劳寿命对数值随荷载等级增加呈线性下降,前者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小,且数值均较后者明显提高;正常环境温度和标准交通荷载下,沥青稳定碎石柔性基层大厚度沥青路面结构下面层与基层预期可实现长寿命。研究结果为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提供新的试验途径与评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大厚度柔性基层 轮载试验 力学行为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