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小变位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研究
1
作者 王卫 张紫涛 +4 位作者 于光明 张雪东 张泽超 宋建正 张政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7-345,共9页
针对海上风电桩径9m的超大直径单桩基础,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研究砂土地基中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单桩基础在小变位条件下的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随锚固深度增加,桩身旋转中心逐渐下移,且桩身水平位移与倾角沿... 针对海上风电桩径9m的超大直径单桩基础,采用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仿真相结合方法,研究砂土地基中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单桩基础在小变位条件下的水平静力承载特性。结果表明,随锚固深度增加,桩身旋转中心逐渐下移,且桩身水平位移与倾角沿桩身分布的非线性趋势逐渐增强。不同锚固深度工况下桩侧p-y曲线间的差异随深度逐渐加大,在趋势上,p-y曲线随锚固深度增大由外凸型向内凹型转变;在量值上,同一深度处初始割线模量间可相差4倍。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同一深度处桩体发生相同侧位移时,锚固更浅的桩体周围土体内部径向位移、环向位移的影响范围较小,土体应变较大,进而呈现较大的水平抗力。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化对大直径单桩基础承载机制的认识,进而为桩体设计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模型试验 有限差分法 单桩基础 P-Y曲线 锚固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惯性效应对螺旋槽干气密封角向动态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2
作者 齐元达 许恒杰 +2 位作者 毛文元 邓强国 孙雪剑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97,共9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通常在高压高转速环境下运行,润滑气体的高密度与主轴高转速共同作用导致显著的离心惯性效应。然而,目前关于离心惯性效应对密封角向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以螺旋槽干气密封(S-DGS)为研究对象,基... 超临界二氧化碳干气密封通常在高压高转速环境下运行,润滑气体的高密度与主轴高转速共同作用导致显著的离心惯性效应。然而,目前关于离心惯性效应对密封角向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尚不充分。以螺旋槽干气密封(S-DGS)为研究对象,基于小扰动法求解考虑离心惯性力效应的实际气体Reynolds方程与角向稳定性控制方程,获得不同工况条件下泵入、泵出式S-DGS端面气膜的角向刚度、阻尼和角向稳定临界频率比。研究表明:离心惯性效应会降低泵入式S-DGS的角向动态特性系数,增大泵出式S-DGS的角向动态特性系数,且其影响随压缩数的升高而增强;离心惯性效应会增大泵出式S-DGS的角向稳定临界频率比,降低泵入式S-DGS的角向稳定临界频率比;相较于进口压力与频率比,压缩数的变化对离心惯性效应强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槽干气密封 离心惯性效应 泵气方式 动态特性系数 角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落点供料离心式撒肥机构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江斌 张鸿 +4 位作者 陈雄飞 刘木华 肖丽萍 余佳佳 黄岘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21-533,共13页
【目的】针对水稻变量施肥均匀性不高的问题,基于圆盘式撒肥机结构简单、撒肥幅宽大、作业效率高等优点,配套研制了一种双落点供料离心式撒肥机构。【方法】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模型,对单趟肥料仿真试验进行分析,以落料点半径、落料点夹... 【目的】针对水稻变量施肥均匀性不高的问题,基于圆盘式撒肥机结构简单、撒肥幅宽大、作业效率高等优点,配套研制了一种双落点供料离心式撒肥机构。【方法】基于EDEM离散元仿真模型,对单趟肥料仿真试验进行分析,以落料点半径、落料点夹角、施肥量及离心圆盘转速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仿真试验,确定单个因素对肥料颗粒分布的影响规律;在筛除落料点夹角因素下采用正交旋转仿真试验,明确上述因素交互作用对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和幅宽距离的影响规律;利用优化后的目标参数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以及田间试验,并以实际往复作业工况进行对叠加后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及正交旋转试验结果表明,落料点夹角越大越不利于肥料抛撒均匀性,各因素对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影响由大到小分别为施肥量、落料点半径、离心圆盘转速;经参数优化后,当落料点半径112 mm、施肥量475.05 kg/hm^(2)、离心圆盘转速540 r/min时单趟均匀性变异系数最小,为15.49%,有效幅宽为8 m;仿真试验结果分别为15.19%、8 m,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台架试验结果为15.83%、7.7 m,在实际往复作业工况下,叠加后肥料分布均匀性变异系数为9.12%。【结论】田间作业试验表明:在试验施肥量范围内,落料点半径为100 mm较其他半径更适合田间撒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施肥 离散元法 双点落料 定量排肥 离心式撒肥 撒肥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铸造法制备的CsPbBr_(3)多晶薄膜及其光电性能
4
作者 云文磊 郭喜涛 +1 位作者 冯林 邓文娟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8-364,共7页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探测器。然而,溶液法制备钙钛矿多晶薄膜的工艺复杂,且薄膜的连续性和致密度不高,进而影响其光电性能。使用溶液处理离心铸造法快速制备了连续且致密的CsPbBr_(3)多晶薄膜,采用...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因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光电探测器。然而,溶液法制备钙钛矿多晶薄膜的工艺复杂,且薄膜的连续性和致密度不高,进而影响其光电性能。使用溶液处理离心铸造法快速制备了连续且致密的CsPbBr_(3)多晶薄膜,采用叉指金电极构建了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的CsPbBr_(3)微米晶薄膜光电探测器。利用离心力增强CsPbBr_(3)微米晶粒之间的接触,形成连续且致密的高质量薄膜,最终有效地提升了CsPbBr_(3)多晶薄膜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所制备的光电探测器表现出出色的弱光电探测能力,在520 nm波长光源照射下,器件的光响应度和比探测率分别达到525 mA/W和2.8×10^(12)Jones。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离心铸造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溶液处理的钙钛矿多晶薄膜的质量,进而提升其光电器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卤化物钙钛矿 离心铸造法 金属-半导体-金属结构 CsPbBr_(3)多晶薄膜 光电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温度干扰离心式压缩机低频振动自适应控制
5
作者 魏慧荣 王晓东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0,共6页
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受强温度干扰,造成输入介质即气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导致不稳定的气流情况和流量的不均匀分布。这样的不稳定输入介质条件会引起压缩机内部的振动,若不能有效控制振动频率,会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平稳运行。为此... 离心式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受强温度干扰,造成输入介质即气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导致不稳定的气流情况和流量的不均匀分布。这样的不稳定输入介质条件会引起压缩机内部的振动,若不能有效控制振动频率,会直接影响压缩机的平稳运行。为此,提出一种强温度干扰下的离心式压缩机低频振动自适应控制方法。根据离心式压缩机具体结构分析低频振动产生的原因,构建运动方程,计算压缩机输出力;再以此为基础,使用自适应的窄带陷波滤波器对其实施低频自适应控制;并在控制器中引入自抗扰控制器,对强温度干扰实施进一步控制,从而进一步提升低频振动控制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在强温度干扰下开展压缩机振动控制时,控制效果好、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温度干扰 离心式压缩机 低频振动 自适应控制方法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土结构对软土地震动场地效应影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6
作者 刘翔宇 兰景岩 +1 位作者 咸甘玲 任鸿燚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7-905,共9页
为探讨既有结构体系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一组以软土地基桩基础为工程背景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于近桩处和远桩处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列阵并获取试验记录,用以研究分析桩土结构体系和自由场的地震动场地放大响应,结合传统谱比... 为探讨既有结构体系对地震动场地效应的影响,设计一组以软土地基桩基础为工程背景的动态离心模型试验,分别于近桩处和远桩处布置了加速度传感器列阵并获取试验记录,用以研究分析桩土结构体系和自由场的地震动场地放大响应,结合传统谱比法对比分析了近桩处与远桩处所在局部场地的基础频率、卓越频率及场地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①由于软弱介质对地震波的滤波作用,地震波由基底向地表传播的过程中,波形越来越稀疏,且各层位峰值加速度时刻均出了先减后增的趋势,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②由于桩土结构的存在,近桩处各层位峰值加速度略大于远桩处,而放大倍数小于远桩处;③桩土结构对局部场地的放大作用影响显著,同一土层位置,远桩局部场地的放大作用明显高于于近桩局部场地,但二者均在第二振型表现出了明显的放大作用;④随着场地土体层位变浅,各阵型下的场地放大反应并非是一直增加的,在某些振型下,近基底层位的场地放大反应要高于中间层位,小于近地表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场地效应 场地基础频率 动态离心模型试验 传统谱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液态CO_(2)增压泵全流道匹配的多目标优化
7
作者 马文生 祁炳 +2 位作者 袁学平 黎义斌 杨由超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在油田驱油工艺中,提高CO_(2)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原油采收率的提升。针对驱油工艺系统的核心动力设备-低温液态CO_(2)增压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效率偏低的问题,以一台典型多级低温液态CO_(2)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泵的关键几何参数建立... 在油田驱油工艺中,提高CO_(2)的压力和流量可以实现原油采收率的提升。针对驱油工艺系统的核心动力设备-低温液态CO_(2)增压泵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效率偏低的问题,以一台典型多级低温液态CO_(2)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基于泵的关键几何参数建立优化设计方案,进行了多工况的水力性能数值计算分析和实验结果分析。首先,采用ANSYS CFX软件对增压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以扬程和效率为优化指标,采用Box-Behnken Design方法,建立了增压泵主要过流部件关键几何参数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案;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各试验因素交互作用对实验的影响,并建立了最优实验模型,将其与原模型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出口宽度对增压泵扬程的影响,以及叶片包角对增压泵效率的影响最明显,当叶片包角位于137°~142°,蜗壳进口宽度在34 mm左右,增压泵的效率最佳;采用全流道的参数的最佳匹配方案后,增压泵额定点的效率可提高0.22%。该研究结果可为低温液态CO_(2)增压泵的水力设计及性能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液态CO_(2)离心泵 Box-Behnken Design方法 几何参数 交互作用 扬程和效率 叶片出口宽度 叶片包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通流计算方法在离心式压气机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解放 何中海 杨沈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离心式压气机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柴油机效率和动力输出。传统的预测柴油机离心压气机二维计算方法存在精度与复杂度的限制,需改进才能提高预测准确性。本文基于改进的流线曲率法对2种离心式压气机通流特性进行预测分析... 离心式压气机是柴油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柴油机效率和动力输出。传统的预测柴油机离心压气机二维计算方法存在精度与复杂度的限制,需改进才能提高预测准确性。本文基于改进的流线曲率法对2种离心式压气机通流特性进行预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流线曲率法对离心式压气机气动性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改进后的流线曲率法在近设计工况下的预测相对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说明改进的流线曲率法不仅提高了离心式压气机性能预测的精度,还拓宽了适用工况范围,且该方法能够为柴油机离心压气机部件的设计及优化过程提供有力支持,缩短研制周期并降低研制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能预测 离心压气机 神经网络 流线曲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泵的失速现象与研究进展
9
作者 符丽 李鹏兴 王席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67-74,共8页
离心泵失速不仅会导致泵性能下降,而且容易引发喘振,严重影响离心泵的稳定运行。对离心泵失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的三种失速类型:旋转失速、固定失速和交替失速,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失速类型... 离心泵失速不仅会导致泵性能下降,而且容易引发喘振,严重影响离心泵的稳定运行。对离心泵失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比较全面地总结了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常发生的三种失速类型:旋转失速、固定失速和交替失速,并详细阐述了每种失速类型的特征、表现形式以及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对于离心泵失速的研究,常采用试验与计算流体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试验研究主要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对于开式叶轮也可借鉴压缩机失速研究中的轮缘壁面静压测量等。数据分析方法主要有小波分析、动态模态分解、本征正交分解和互功率谱等,以提供更全面的视角理解流体机械中的失速现象。对于离心泵的失速机理可归因为两大类:过流部件的几何结构和复杂的运行工况。针对失速的流动特征,主要可采用补偿法和抽吸法两种措施来抑制失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失速类型 研究方法 失速机理 抑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法回收高炉渣余热的现状及展望
10
作者 谭煜 王亿 +3 位作者 李晓鹏 晏慧 施军 邹磊 《材料与冶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252,共9页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生产的副产品,是工业生产的废弃物之一.中国每年生产约2.6亿t高炉渣,蕴含的热量相当于1560万t标准煤的热值.因此,高炉渣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当前,高炉渣处理技术中存在的耗水量大、热量损失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 高炉渣是高炉炼铁过程中生产的副产品,是工业生产的废弃物之一.中国每年生产约2.6亿t高炉渣,蕴含的热量相当于1560万t标准煤的热值.因此,高炉渣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当前,高炉渣处理技术中存在的耗水量大、热量损失严重等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中对国内外的高炉渣余热回收技术进行了总结,比较了物理法和化学法的优缺点,指出基于离心粒化的化学法余热回收技术具有热转化效率高、经济价值高、环境友好等优点,并提出了基于生物质热解-气化的高炉渣余热回收技术路线未来最具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渣 离心粒化 余热回收 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状态下65Mn材质圆锯片模态及谐响应分析
11
作者 张华辰 王玉奇 +3 位作者 李晓月 王清 白硕玮 秦绪文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2,共7页
针对65Mn材质圆锯片在切割石材过程中易产生较大振动及噪音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法研究旋转状态下65Mn材质圆锯片轴向模态及振动响应。以∅336 mm圆锯片基体为例,分别选取转速为1000 r/min,1250 r/min,1500 r/min条件下空载圆锯片动力学仿... 针对65Mn材质圆锯片在切割石材过程中易产生较大振动及噪音的问题,基于有限元法研究旋转状态下65Mn材质圆锯片轴向模态及振动响应。以∅336 mm圆锯片基体为例,分别选取转速为1000 r/min,1250 r/min,1500 r/min条件下空载圆锯片动力学仿真模型,依次对其前7阶轴向模态开展分析。基于模态叠加法构建旋转状态下圆锯片动力学响应模型,并对其开展谐响应分析。通过扫频振动试验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前7阶的振型存在节圆型和节径型,且随着阶数的增大,节径数和节圆数均呈现递增的趋势;节径振型的各阶最大轴向振幅集中在边缘靠近锯齿处;随着转速的提高,同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增加幅度逐渐增大,而加速度最大峰值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5Mn 圆锯片 有限元法 离心应力 振动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谐波法的离心压气机动静干涉流动特性研究
12
作者 朱伟 张岩 +3 位作者 郭敏 付雪青 曹晓琳 刘欣源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94,共8页
针对高负荷、小尺寸离心压气机叶轮与扩压器之间存在强烈的非定常扰动问题,采用Numeca软件对带叶片扩压器的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数值分析,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开展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探讨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机理。通过试验结果... 针对高负荷、小尺寸离心压气机叶轮与扩压器之间存在强烈的非定常扰动问题,采用Numeca软件对带叶片扩压器的跨声速离心压气机进行数值分析,基于非线性谐波法开展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特性研究,探讨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机理。通过试验结果验证数值设置的合理性,对比定常计算与非线性谐波法计算结果,探讨压气机内部流场差异,选取典型工况点对压气机叶轮和有叶扩压器的内部流动及动静干涉非定常流动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谐波法与定常计算结果在近失速点附近性能差别较大;叶轮与扩压器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互干涉作用,包括叶轮与扩压器之间的相互势干扰,以及叶轮尾迹对扩压器流动产生的显著非定常影响;随着工况恶化,叶轮出口周向速度变大,无叶区内出现高速环流甚至封闭水环的现象,对叶轮和扩压器通道流动产生严重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压气机 非线性谐波 动静干涉 尾迹 高速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研究
13
作者 宋国辉 孙强 +4 位作者 游静 张勋 李可心 芦鑫 黄纪念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27,共6页
为提高水代法芝麻香油生产效率,以卧螺离心代替传统水代法提油中的晃油、墩油工序,探索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在考察离心可行性及确定模拟连续离心条件基础上,对磨酱和兑浆搅油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三相卧螺离心机... 为提高水代法芝麻香油生产效率,以卧螺离心代替传统水代法提油中的晃油、墩油工序,探索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在考察离心可行性及确定模拟连续离心条件基础上,对磨酱和兑浆搅油工序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三相卧螺离心机对优化工艺进行实际生产验证。结果表明:兑浆搅油过程中整个体系的黏度都低于25000 Pa·s,符合卧螺离心机对物料流动性的要求;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最佳条件为砂轮磨1次+胶体磨1次磨酱、兑水量85%、高速(300 r/min)剧烈搅拌40 min+慢速(60 r/min)温和搅拌10 min、离心速度6000 r/min、离心时间1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提油率为(89.28±0.45)%,芝麻渣残油率为(11.92±0.25)%;生产实验验证得到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的提油率为(84.74±0.62)%,芝麻渣残油率为(15.61±0.28)%、粗蛋白质含量为(43.30±0.54)%、含水量为(59.40±0.26)%,芝麻香油除不溶性杂质和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外,其他指标均符合GB/T 8233—2018要求。综上,新工艺可实现芝麻香油的连续化生产,节省时间,且提油效果和芝麻香油质量指标与传统水代法接近,说明以卧螺离心为关键的水代法新工艺替代传统水代法工艺是可行的。后续将在中试及更大规模上进行装备升级和工艺优化研究,提升芝麻香油水代法连续化生产新工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香油 水代法 连续化工艺 卧螺离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ise comparison of centrifugal pump operating in pump and turbine mode 被引量:5
14
作者 DONG Liang DAI Cui +1 位作者 LIN Hai-bo CHEN Yi-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733-2753,共21页
Investigat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on of noise performance for centrifugal pump operating in pump and turbine modes continue to be inadequate.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comparisons of flow-induced noise for both ... Investigations regarding the relation of noise performance for centrifugal pump operating in pump and turbine modes continue to be inadequate.This paper presents a series of comparisons of flow-induced noise for both operation modes.The interior flow-borne noise and structure modal were verified through experiments.The flow-borne noise was calculated by the acoustic boundary element method(ABEM),and the flow-induced structure noise was obtained by the coupled acoustic boundary element method(ABEM)/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method(SFEM).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pump mode,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the volute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the outlet pipe,but in turbine mode,the pressure fluctuation in the impeller is comparable to that in the draft tube.The main frequency of interior flow-borne noise lies at blade passing frequency(BPF)and it shifts to the 9th BPF for interior flow-induced structure noise.The peak values at horizontal plane appear at the 5th BPF,and at axial plane,they get the highest sound pressure level(SPL)at the 8th BPF.Comparing with interior noise,the SPL of exterior flow-induced structure noise is incredibly small.At the 5th BPF,the pump body,cover and suspension show higher SPL in both modes.The outer walls of turbine generate relatively larger SPL than those of the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 as turbine noise performance acoustic boundary element method acou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densing Heat Recovery of Centrifugal Chiller
15
作者 GONG Guang-cai,JIAO Jun-jun,WANG Li-ping,ZENG Wei(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082,China)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23-126,共4页
To a kind of centrifugal water chiller with R22 and about 1 745 kW of cooling capacity,a heat exchanger was added between the outlet of compressor and original condenser to get part of or all the condensing heat.Conde... To a kind of centrifugal water chiller with R22 and about 1 745 kW of cooling capacity,a heat exchanger was added between the outlet of compressor and original condenser to get part of or all the condensing heat.Condensing heat can be recovered by compound condensing method,which adopts air-cooling model +water-cooling model or water-cooling model +water-cooling model at the condensing side of the system.By exergy analysis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n compound condensing heat recovery of centrifugal chiller,the results are obtained that the capability of the whole system increases,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becomes 3.2~5.0 from 2.2~3.4,which implies the EER increases about 1.0~1.5,the exergy efficiency increases about 10%,and the chiller runs more stably after r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CHILLER condensing HEAT RECOVERY COMPOUND condensing method E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flow performanc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centrifugal pump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ransient flow performance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in centrifugal pump
16
作者 HUANG Si ZHANG Jie +1 位作者 ZHANG Xuejiao SU Xianghui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7-741,共5页
The instantaneous variations of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take place in centrifugal pumps during their start-up,shutdown and other variable speed operations.In this paper,the variable spe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 The instantaneous variations of the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take place in centrifugal pumps during their start-up,shutdown and other variable speed operations.In this paper,the variable speed method was proposed to simulate the transient internal flow field and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of the pump during starting and stopping periods.The terms of accelerations due to variable speeds in the flow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analyzed in a multiple reference of frame(MRF).A transient CFD simulation was performed for a typical centrifugal pump by using ANSYS-CFX with the standard k-εturbulence model.The entire simulation process was composed of four stages:start-up,normal run,shutdown and post-shutdown.The function of rotating speed with regard to time was set by CEL language directly into the impeller domain in the pre-processor of the software to conduct variable speed simulation.The variations of the flow field in the centrifugal pump were obtained from the transient simulation.The changing laws of flow rate,head and othe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ver time were also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al pump variable speed method starting and STOPPING PERIODS transient flow field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臂式离心机的试验不平衡量识别方法与试验
17
作者 凌道盛 胡承华 +1 位作者 邱冰静 郑建靖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2,共7页
针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强,传统不平衡量识别方法应用于采用液压滑动轴承的巨型臂式离心机不平衡量监测时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轴承反力实时识别巨型臂式离心机试验不平衡量的方法.首先,根据臂式离心机的结... 针对滑动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强,传统不平衡量识别方法应用于采用液压滑动轴承的巨型臂式离心机不平衡量监测时局限性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轴承反力实时识别巨型臂式离心机试验不平衡量的方法.首先,根据臂式离心机的结构特点与其不平衡量的组成,通过受力分析获得径向轴承反力与试验不平衡量之间的关系;其次,对轴承刚度变化对径向轴承反力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轴承荷载分担比受轴承刚度非线性影响较小,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径向轴承反力识别试验不平衡量的可行性;最后,通过台架试验对识别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受系统非线性特性影响小,在工作转速范围内能够有效识别试验不平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式离心机 液压滑动轴承 识别方法 不平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位差法模拟波浪荷载作用下大直径圆筒稳定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8
作者 任国峰 关云飞 +2 位作者 周春儿 顾行文 徐光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31,共5页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 某人工岛护岸工程采用大直径圆筒结构,结构直径和高度尺寸较大,工程所处位置波浪条件恶劣。采用水位差法等效模拟波浪荷载,开展波浪荷载作用下大圆筒施工期稳定特性离心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5 a一遇波吸力荷载作用下,筒体位移模式近似平移,侧向位移量约353 mm,筒顶沉降约为187 mm,施工阶段钢圆筒整体稳定;筒壁环向拉应力均值约为90 MPa,处于钢圆筒材料允许应力范围内;筒壁海侧土压力值随水位差增大至峰值后趋于稳定,表明筒体与周围邻近土体之间没有新的相对位移趋势,大直径钢圆筒护岸结构在波浪荷载作用下是稳定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圆筒结构 水位差法 离心模型试验 机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研制及性能评价
19
作者 王永志 杨阳 +4 位作者 徐光明 汤兆光 张雪东 孙锐 周燕国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5-1664,共10页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 微型土压计是岩土离心模型试验的重要测量技术之一。为解决刚性土压计测量中拱效应、尺寸效应、厚径比等经典误差问题及提升频响速率和精度,尝试开发了一种全新软接触式微型土压计ESP-II,介绍了其技术创新和设计方法。以两种国际代表性土压计为参考,设计开展一系列离心模型试验,对其感应精度、速率和适用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①逐级加载离心加速度5g~50g试验下,各深度ESP-II和两种参考传感器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的平均误差分别为5.16%,6.70%,4.85%,三者沿深度拟合K_(0)优度系数R^(2)均≥0.9893。②脉冲荷载试验中ESP-II最大响应时间约7.8 ms,略优于两种参考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频响速率。③不同幅值正弦、地震等动荷载试验下,3种传感器测得土压力均呈一致增量趋势,K_(0)约由0.43~0.45增至0.51~0.56,与既有规律认识吻合。④离心机下降卸荷过程中,ESP-II测得时程表现良好连续性和光滑性,反映软接触式设计有利于保障土体与传感器良好接触和稳定响应。研究成果,初步证明了软接触式土压计适应于静、动力离心试验需求,具有重要价值与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离心模型试验 微型土压计 设计方法 软接触式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乳源外泌体提取方法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莹 王靖雷 +6 位作者 王萌 王立斌 张倩 李志杰 马鑫 余四九 潘阳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65-1276,共12页
乳源外泌体在疾病治疗及载体效应等领域应用颇为广泛,但目前乳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仍步骤繁琐,耗时长,难以推广应用。为建立省时、高效和稳定的乳源外泌体提取方法,本试验在前期已建立的差速超速离心法、凝乳酶法、乙酸法及蔗糖密度梯度... 乳源外泌体在疾病治疗及载体效应等领域应用颇为广泛,但目前乳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仍步骤繁琐,耗时长,难以推广应用。为建立省时、高效和稳定的乳源外泌体提取方法,本试验在前期已建立的差速超速离心法、凝乳酶法、乙酸法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离心速度、改变乙酸或凝乳酶用量、调整蔗糖密度梯度、减少离心步骤进行逐一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纳米粒子跟踪分析、蛋白浓度检测、免疫印迹鉴定比较乳源外泌体形态结构、粒径大小、蛋白浓度、粒子浓度、特异性标记蛋白的差异,筛选出最优提取方法。结果显示:4种优化后提取方法均可分离获得具有典型“茶托”形状,介于30~200 nm的细胞外囊泡,但优化后的乙酸法提取乳源外泌体最多,视野密度高达80%以上,粒径大小为(151.0±47.2)nm,粒子浓度为6.2×10^(12)个/mL,均高于其他优化方法;优化后的乙酸法提取乳源外泌体的特异性标记蛋白[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热休克蛋白70(HSP70)、CD81和CD9]均表达量较高,其他3种优化方法提取到的乳源外泌体特异性标记蛋白发生不同程度降解,且提取乳源外泌体所得样品蛋白浓度均显著高于优化的乙酸法(P<0.05)。结果表明,优化后奶牛乳源外泌体乙酸提取法具有方法简单、耗时短、纯度高、特异性标记蛋白稳定等优点,该方法为外泌体需求量大的试验、医疗、工业生产等奠定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源外泌体 差速超速离心法 乙酸 凝乳酶 提取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