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大安寨段页岩油井清蜡剂体系研究与测试
1
作者 熊钰 李莎莎 +3 位作者 王羚鸿 吴道铭 邓波 余凯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5-1019,1030,共6页
针对大安寨段LX1井蜡沉积导致部分管线流量减少的现象,为有效应对原油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此类沉积问题。采用气相-质谱、DSC、四组分及物性分析、含水率测定、溶蜡速率测试等手段对现场井口油样及各溶剂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大安寨段LX1井蜡沉积导致部分管线流量减少的现象,为有效应对原油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此类沉积问题。采用气相-质谱、DSC、四组分及物性分析、含水率测定、溶蜡速率测试等手段对现场井口油样及各溶剂性能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原油中饱和烃含量高于95%,易析蜡组分含量超过50%,含蜡量达21.4%,主要以正构烷烃为主,以蜡组成成分为相适应的选用了特定溶剂进行分析,结合正交实验确定最优配方为:50%复配油相溶剂+5%复配表面活性剂+2%互溶剂+1.2%碱性调节剂+41.8%水。测试表明:该乳液型清蜡剂的溶蜡速率可达0.0492 g/min,可以有效解决蜡沉积堵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蜡剂 含蜡原油 溶蜡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超长碳链防蜡降凝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
2
作者 但波 马喜平 +2 位作者 黄钰 肖万鑫 郑存川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5-361,共7页
为预防塔里木油田H原油中高碳数石蜡的析出,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1-十八烯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超长碳链的油溶性防蜡降凝剂PDM,对加剂前后防蜡降凝性能、普适性、析蜡特性、微观形貌以... 为预防塔里木油田H原油中高碳数石蜡的析出,改善原油低温流动性。通过自由基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二十二酯、马来酸酐和1-十八烯为原料研制出一种超长碳链的油溶性防蜡降凝剂PDM,对加剂前后防蜡降凝性能、普适性、析蜡特性、微观形貌以及碳数分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PDM加量为2000 mg/L时,静态防蜡率可达74.79%,动态防蜡率为50%以上,H原油的凝点可从26℃降至9℃,并对同区块的三种原油表现出良好的普适性。PDM主要是通过长碳链烷基与蜡晶的共晶吸附来改变蜡晶聚集的形态结构,分子中的极性酸酐基团将持续增强蜡晶在原油中的分散性,两者协同作用实现预防高碳数石蜡沉积的目的。PDM的加入减弱了蜡晶间的相互作用,降低了H原油凝点,显著改善了H原油低温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数石蜡 防蜡降凝剂 动态防蜡 蜡晶结构 防蜡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清防蜡体系研究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熊瑞颖 罗俊杰 +1 位作者 刘宏宇 郭继香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0-644,共5页
针对原油生产/集输过程中存在的结蜡难题,并由于蜡堵油管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清防蜡技术对于保障原油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归纳阐述了含蜡原油的析蜡机理及不同因素对析蜡特性的影响,综述了化学清防蜡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主要包... 针对原油生产/集输过程中存在的结蜡难题,并由于蜡堵油管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研究清防蜡技术对于保障原油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归纳阐述了含蜡原油的析蜡机理及不同因素对析蜡特性的影响,综述了化学清防蜡剂的研究进展与现状,主要包括油溶性、水溶性及乳液型清防蜡体系的作用机理及研究成果。提出高碳数蜡沉积、沥青质-蜡复合沉积解堵剂研发是未来清防蜡剂发展趋势,期望为清防蜡后续工作开展提供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防蜡 油溶性清防蜡剂 水溶性清防蜡剂 乳液型清防蜡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佳文 林兴 +3 位作者 李祥 黄勇 刘天琪 赵魏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8-1285,共8页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研究了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提升Fe(Ⅲ)浓度可以提升Anammox菌的活性.当进水Fe(Ⅲ)浓度达到0.09mol/L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最高为0.238kg/(L·d),较对照组提升了14.... 通过接种厌氧氨氧化(Anammox)污泥,研究了Fe(Ⅲ)对Anammox污泥脱氮效能长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提升Fe(Ⅲ)浓度可以提升Anammox菌的活性.当进水Fe(Ⅲ)浓度达到0.09mol/L时,反应器氮去除速率最高为0.238kg/(L·d),较对照组提升了14.2%.继续提高进水Fe(Ⅲ)浓度,氮去除速率逐步下降,当Fe(Ⅲ)浓度升至0.18mol/L时,氮去除速率降至0.215kg/(L·d),与最高氮去除速率相比下降10.75%.采用Haldane抑制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Fe(Ⅲ)对Anammox半速率常数(KFe)为0.012mol/L,半抑制常数(KI)为0.449mol/L.长期结果表明,在0.09mol/L Fe(Ⅲ)浓度下,Anammox氮去除速率增幅最快,并且随着Fe(Ⅲ)浓度增加而逐步降低.由于Fe(Ⅲ)代替了NO_(2)^(-)-N作为电子受体发生厌氧铁氨氧化反应,在含有Fe(Ⅲ)的反应器中NO_(2)^(-)-N与NH_(4)^(+)-N的转化比在1.108~1.227之间波动,明显低于理论值1.32,并随Fe(Ⅲ)浓度的提升而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添加Fe(Ⅲ)可使Anammox菌细胞结构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 厌氧氨氧化 脱氮性能 抑制动力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粘土对浒苔配子的高效去除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研究
5
作者 孙兆妍 贺立燕 +1 位作者 俞志明 宋秀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5,共9页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 微观繁殖体被视为浒苔绿潮暴发的“种源”,使用改性粘土对微观繁殖体进行有效去除是绿潮早期防控的潜在方法之一。以浒苔配子为实验对象,筛选了高效去除且有效抑制残留配子的改性粘土配方,分别从絮凝作用、生理生化等角度研究了该配方高效去除与抑制残留配子萌发的机理。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粘土(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均优于其他类型的改性粘土。其中,0.05 g/L MCⅢ对配子的去除率可达99.4%,对体系残留配子的萌发率低于5%;且MCⅢ对配子的去除和抑制效果随改性粘土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MCⅢ通过破坏配子的细胞膜可对其进行有效灭杀,同时通过电中和作用增强絮凝沉降,实现对配子的高效去除;通过氧化胁迫降低残留配子的生理活性,进而抑制已固着细胞的增殖,从而有效降低萌发率。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CⅢ可以高效去除并抑制浒苔配子的萌发。该研究结果将为浒苔绿潮的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配子 改性粘土 高效去除 抑制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家坪油井结垢分析及防护技术研究
6
作者 郭栋栋 熊圣呈 +3 位作者 艾小凡 齐春民 刘刚 谢志海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73-2776,共4页
余家坪油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因结垢而堵塞的井数不断增多,检泵、维修频繁,严重影响油区的正常生产。分析了采出水的组成,研究了采出水的结垢趋势,对垢样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表明,结垢指数ST:0<ST<1,形成无机垢的趋势很小... 余家坪油区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油井因结垢而堵塞的井数不断增多,检泵、维修频繁,严重影响油区的正常生产。分析了采出水的组成,研究了采出水的结垢趋势,对垢样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表明,结垢指数ST:0<ST<1,形成无机垢的趋势很小;垢物中甲苯溶解物大于98.82%,石油醚溶解物达65.97%以上,为有机蜡垢。优选出了BY-2清蜡剂,其清蜡速率0.021~0.036 g/min;油井加药后,抽油机最大载荷平均下降2.54 kN,降低14.03%,检泵周由加药前的225 d延长到378 d,延长了153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垢样鉴别 有机蜡垢 清蜡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抑制在线基体去除-离子色谱法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刚 吴国权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1-295,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方法。用超纯水超声辅助溶解碳酸锂,采用在线基体去除法去除碳酸锂基体,基体去除过程中,样品首先流入到ADRS600(4 mm)抑制器(抑制电流150 mA,抑制器再生液外接水流速2 mL/min)中,在抑制器内通... 建立了一种测定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方法。用超纯水超声辅助溶解碳酸锂,采用在线基体去除法去除碳酸锂基体,基体去除过程中,样品首先流入到ADRS600(4 mm)抑制器(抑制电流150 mA,抑制器再生液外接水流速2 mL/min)中,在抑制器内通过离子交换膜作用,碳酸锂中的锂离子与氢离子置换,碳酸锂变成碳酸;然后经过CRD 200(4 mm),碳酸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离子色谱系统,从而达到去除碳酸锂基体的目的;最后待分析阴离子被自动富集在IonPac UTAC-LP2浓缩柱(35 mm×3 mm)上,通过阀切换技术将阴离子自动转移到色谱分析系统中。在色谱分析系统中,以IonPac AG18(50 mm×2 mm)为保护柱,IonPac AS18(250 mm×2 mm)为分析柱,柱温箱为30℃,KOH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泵流速0.30 mL/min,抑制器为ADRS600(2 mm),抑制电流25 mA,进样体积为250μL,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结果显示:F^(-)、Cl^(-)、NO_(2)^(-)、Br^(-)、NO_(3)^(-)及SO_(4)^(2-)离子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各离子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5~0.88μg/L和0.15~2.92μg/L;碳酸锂样品连续6针进样各离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0.73%;同一碳酸锂样品处理完后分别放置0、2、4、8、12、18、24 h后进样,各离子峰面积的RSD均≤0.96%;在3个添加水平下,各离子加标回收率为93.3%~99.3%,RSD(n=6)为0.97%~3.45%;本方法具有方法定量限低(各离子定量限均为0.5 mg/kg)及多种离子同时分析的优势,适用于电池级碳酸锂中痕量阴离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阴离子 碳酸锂 在线基体去除 双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及辣椒素抑制性研究
8
作者 马迁 闫宝亨 +3 位作者 杨洋 李增辉 戴捷 涂军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 针对辛辣类调味品废水对微生物产生抑制导致生化处理困难的现状,进行了AAOO短时好氧工艺与A^(2)O工艺的中试实验,比较2种工艺在去除COD、NH_(4)^(+)-N、TP上的差异,并研究了辣椒素对未强化活性污泥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AAOO短时好氧工艺较A^(2)O工艺处理辛辣类调味品废水优势明显,对COD、NH_(4)^(+)-N、TP和辣椒素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5.6%、90.1%、96.7%和90.9%;AAOO短时好氧工艺分池培养优势菌种以实现高效脱氮除磷,装置连续稳定运行80 d,出水COD、NH_(4)^(+)-N、TP数值稳定在55、6.5、0.5 mg/L以下,满足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AAOO装置出水生物抑制性物质浓度稳定在0.6 mg/L以下,说明该工艺对辣椒素类废水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研究结果可为处理辛辣类废水提供重要参考及AAOO短时好氧工艺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辣类废水 AAOO短时好氧工艺 辣椒素 脱氮除磷 抑制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清防蜡剂CL-92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怀山 杨丙飞 +1 位作者 姜红 韦良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7-298,共2页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油区高含蜡 (10 %— 2 5 % )高凝点原油的特点 ,开发了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蜡晶改进剂、加重剂等组成的油溶性清防蜡剂 ,牌号为CL 92。室内性能测定结果如下 :溶蜡速度 6 .48g/mL·min(5 0℃ ) ;防蜡率 6 8.9%... 针对胜利油田纯梁油区高含蜡 (10 %— 2 5 % )高凝点原油的特点 ,开发了由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蜡晶改进剂、加重剂等组成的油溶性清防蜡剂 ,牌号为CL 92。室内性能测定结果如下 :溶蜡速度 6 .48g/mL·min(5 0℃ ) ;防蜡率 6 8.9%和 73.9% (加量 0 .1% ,两口井原油样 ) ;2 0— 40℃降粘度 >90 %— 70 %。CL 92可用于油井的清蜡、防蜡及原油集输管线的清防蜡。纯梁油田在含蜡 15 %以下的 2 0口油井定期批量加药 ,在含蜡高于 2 0 %的 5口油井连续加药 ,在梁北 2 0号计量站集输管线连续加药进行清防蜡 ,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讨论了清防蜡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防蜡剂 油溶性 含蜡油井 原油 集输管线 清蜡 防蜡 产品研究 胜利纯梁油田 产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蜡油井化学防蜡方式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峰 刘晓军 +4 位作者 陈云霄 王国兴 王银红 胡斌 高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5-107,174,共4页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油井含蜡量高(25%~45%),平均含水已〉85%,使用脂肪胺起始双嵌段聚醚AE0604为清防蜡剂,由环空加入,单次加药15.0~61.7kg,加药周期9.6~31.5天。取油井沉没度、产液量、加药量为变量,分4组完成了近100... 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油井含蜡量高(25%~45%),平均含水已〉85%,使用脂肪胺起始双嵌段聚醚AE0604为清防蜡剂,由环空加入,单次加药15.0~61.7kg,加药周期9.6~31.5天。取油井沉没度、产液量、加药量为变量,分4组完成了近100井次的加药试验,测定加药后产出液中药剂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并求出有效药剂浓度(20~200mg/kg)维持时间,得到如下结果:药剂产出峰很陡,峰值出现在加药后5~20小时;有效药剂浓度维持3~8天,受沉没度影响大,产液量的影响次之;加大单次加药量不能延长有效药剂浓度维持时间;加药后水冲洗作业对药剂井下存留时间影响很大。据此制定了加药规范:单次加药量4~15kg,加药周期1~7天,冲洗水流量〈20L/min,冲洗时间〈5min。以沉没度和产液量为参数编制了优化的加药量、加药周期表。采用优化加药方式后,全厂400余口加药油井检泵周期(197→271天)、热洗周期(44→54天)延长,泵效率增大(44.9%→50.1%)。图1表5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井 结蜡 清防蜡 清防蜡剂 加药方式 工艺参数 优化 高含水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清防蜡工艺在西峰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7
11
作者 王在强 王秀华 +2 位作者 潘宏文 巨亚锋 余志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7年第2期76-77,共2页
针对西峰油田油井结蜡严重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油井结蜡的因素,介绍了油井机械自动清蜡装置、强磁防蜡器、自能热洗清蜡机及化学防蜡等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证明,这4项清防蜡工艺能有效解决西峰油田的清防蜡问题。
关键词 清蜡 防蜡 工艺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岛渤3断块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春光 张宏伟 +2 位作者 赵凤敏 陈声 陈健斌 《钻采工艺》 CAS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工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油井 ,与孤岛采油厂合作在孤岛 30 4队针对渤 3断块的高含蜡生产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定期加微生物菌液 ,不仅停加了清、防蜡剂 ,而且停止了热洗 ,使生产井的... 微生物采油技术作为一项成熟的工艺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不同的油井 ,与孤岛采油厂合作在孤岛 30 4队针对渤 3断块的高含蜡生产井进行了现场试验 ,取得明显效果。通过定期加微生物菌液 ,不仅停加了清、防蜡剂 ,而且停止了热洗 ,使生产井的电流及载荷明显得到了下降 ,彻底改变了以前蜡卡的现象 ,取得一定增油效果。该区块共 9口试验井 ,全部见到了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清蜡 防蜡 技术 现场试验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方法除垢阻垢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5
13
作者 何俊 赵宗泽 +2 位作者 李跃华 白更春 赵鹤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9,共5页
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换热设备的热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阻垢、除垢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节能减排和环保"的重要手段。物理阻垢、除垢技术以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作者在概述国内外关于... 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锅炉换热设备的热效率对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阻垢、除垢是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有效途径,成为"节能减排和环保"的重要手段。物理阻垢、除垢技术以其在节能和环保方面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作者在概述国内外关于物理除垢、阻垢和节能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锅炉的物理除垢、阻垢技术——放射性辐射技术,并展望了未来物理方法绿色除垢、阻垢技术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垢 阻垢 节能 物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井沥青质沉积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范秋菊 刘平礼 +1 位作者 罗志峰 李年银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0-375,共6页
沥青质在近井地带发生沉积会对石油开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发展沥青质沉积控制技术对于保障石油的高效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油井沥青质沉积控制技术——油井沥青质抑制技术(调整生产计划法和化学抑制法)和油井沥青质解堵技术... 沥青质在近井地带发生沉积会对石油开采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发展沥青质沉积控制技术对于保障石油的高效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油井沥青质沉积控制技术——油井沥青质抑制技术(调整生产计划法和化学抑制法)和油井沥青质解堵技术(物理解堵法、化学解堵法、生物解堵法和联合解堵技术法)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对发展油井沥青质沉积抑制技术和解堵技术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质 抑制 解堵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酯类防蜡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刚 汤颖 +1 位作者 邓强 张洁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由丙烯酸和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以及十八醇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通过静态结蜡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聚丙烯酸十六醇酯作为防蜡剂,并对其合成因素以及用量等进行了考察,优化了合成工艺。在此合成条件下,其防蜡率可达到79.3... 由丙烯酸和十二醇、十四醇、十六醇以及十八醇为原料合成聚丙烯酸高碳醇酯,通过静态结蜡法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筛选出聚丙烯酸十六醇酯作为防蜡剂,并对其合成因素以及用量等进行了考察,优化了合成工艺。在此合成条件下,其防蜡率可达到79.3%。通过添加交联剂合成了网状聚丙烯酸高碳醇酯,筛选出了交联的聚丙烯酸十六醇酯作为防蜡剂,并对交联剂用量进行了考察,在用量为2%时,防蜡效果最好,达到了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蜡 合成 聚合物丙烯酸酯 静态结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工艺脱氮机理和抑制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6
作者 丁爽 唐崇俭 +2 位作者 郑平 方炳南 杨翘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54-1759,共6页
随着生物脱氮理论的突破,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不断涌现。厌氧氨氧化(Anammox)工艺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的典型代表。本文探讨了Anammox的脱氮机理,分析了Anammox工艺的抑制问题,并提出了缓解抑制的调控策略。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生物脱氮 抑制 调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正国 王文涛 孙家拥 《钻采工艺》 CAS 2000年第6期26-28,共3页
从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和锦州采油厂高蜡油井中采集的 40多个油水样中分离到了 3种能以固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并将其应用于该区块 4口井的清防蜡矿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菌的清防蜡效果显著 ,4口井在 4个月试验期共增油 5 ... 从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和锦州采油厂高蜡油井中采集的 40多个油水样中分离到了 3种能以固体石蜡为唯一碳源生长的微生物 ,并将其应用于该区块 4口井的清防蜡矿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菌的清防蜡效果显著 ,4口井在 4个月试验期共增油 5 6 1t,节约热洗 16次 ,加药 44次 ,创直接经济效益 5 6 .3万余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 微生物 清蜡 防蜡 矿场试验 抽油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在污水生物脱氮除磷中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15
18
作者 马娟 周猛 +2 位作者 俞小军 孙雷军 孙洪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79-185,共7页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痕量、难降解、毒性大和对污水处理厂中诸多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5个主要影... 抗生素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具有痕量、难降解、毒性大和对污水处理厂中诸多生化过程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等特点,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概述了水环境中主要抗生素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分析了抗生素对微生物抑制作用的5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抗生素浓度、抗生素种类、暴露时间、抗生素之间的混合作用以及抗生素与重金属的混合作用。此外,从作用菌种、作用原理及脱氮除磷功能菌的耐受性3个方面探讨了抗生素对生物脱氮除磷过程的抑制机制,并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微生物 生物脱氮除磷 抑制影响因素 抑制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垢的电化学去除工艺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徐浩 延卫 汤成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8,共5页
详细研究了电子水处理过程中的阻垢及除垢过程.研究表明,对于硬度大于300 mg.L-1(以CaCO3计,下同)的高硬度水样,先用7 V的高电压进行阻垢处理,当其硬度降至130 mg.L-1以下后,改为5 V的低电压进行除垢处理.以此种方式运行,可用较低的能耗... 详细研究了电子水处理过程中的阻垢及除垢过程.研究表明,对于硬度大于300 mg.L-1(以CaCO3计,下同)的高硬度水样,先用7 V的高电压进行阻垢处理,当其硬度降至130 mg.L-1以下后,改为5 V的低电压进行除垢处理.以此种方式运行,可用较低的能耗,在保证换热器表面无水垢析出的前提下去除水中超过90%的成垢离子.扫描电镜图片显示,电子水处理技术对所形成水垢的晶型有一定的影响,未经过电子水处理形成的水垢呈现方解石晶型,而经过电子水处理形成的水垢呈现文石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水处理 阻垢 除垢 水垢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井新型防蜡降粘剂HW-01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迪 李克顺 +1 位作者 梁辉诚 李继香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7-201,共5页
本文介绍了根据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特点研制的高含水油井新型防蜡降粘剂HW01,给出了HW01的乳化降粘性能、对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油珠聚结温度的降低作用、防蜡效果以及以HW01为乳化剂配制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的热沉降... 本文介绍了根据高含水油井采出液特点研制的高含水油井新型防蜡降粘剂HW01,给出了HW01的乳化降粘性能、对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油珠聚结温度的降低作用、防蜡效果以及以HW01为乳化剂配制的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的热沉降脱水性能,并与AE1910进行了比较。本文还探讨了高含水油井防蜡降粘剂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高含水油井防蜡降粘剂研制开发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蜡降粘剂 高含水油井 油田 乳化降粘 防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