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water absorption ratio on tensile strength of red sandstone and morphological analysis of fracture surfaces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 Min CAO Ping +1 位作者 LI Rui-chao FAN 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1647-1653,共7页
Brazilian disc tests were undertaken on a number of red sandston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water absorption ratios.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ed sandstone decreases a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s.The fracture... Brazilian disc tests were undertaken on a number of red sandston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water absorption ratios.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red sandstone decreases a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s.The fracture surfaces of failed red sandstone discs were scanned by Talysurf CLI 2000.With the aid of Talymap Gold software,based on ISO25178,a set of statistical parameters was obtained for the fracture surfaces.The maximum peak height(S_p),maximum pit height(S_v) and maximum height(S_z)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 exhibited the same decreasing trend with increasing water absorption.Sa and Sku values for the fracture surface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a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d.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fracture surfaces were calculated and found to decrease a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d.Through analysis of PSD curves,the smallest dominant wavelength was observed to reflect the roughness of the fracture surfaces.Additionall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roughness of fracture surfaces becomes small as the water absorption ratio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absorption ratio BRAZILIAN DISC test fracture surface MORPHOLOGICAL analysis ROUGHN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胶比对A04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冉 杭美艳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0,192,共4页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对A04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先增加后下降,当水胶比为0.40时,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为1.14 MPa;导热系数随水胶比的增大先下降趋于平稳后上...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对A04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吸水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先增加后下降,当水胶比为0.40时,抗压强度取得最大值为1.14 MPa;导热系数随水胶比的增大先下降趋于平稳后上升,当水胶比为0.45时,导热系数最小为0.08127 W/(m·K);吸水率随水胶比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当水胶比为0.45时,吸水率最小值为24%;通过对以上综合分析,可以确定A04泡沫混凝土的最佳水胶比为0.40,为今后泡沫混凝土在保温材料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胶比 孔结构 抗压强度 导热系数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和冷冻/冻融循环对保水剂吸持水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小展 杨春艳 +5 位作者 史常青 赵廷宁 杨建英 邓莫楠 孙智龙 李成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
作为一种土壤改良材料,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和恶劣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态恢复领域。该研究聚焦于不同温度和冷冻条件下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变化,探究不同温度、冷冻方法、成分、粒径对保水... 作为一种土壤改良材料,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干旱和恶劣环境下的植物生长环境,已广泛应用于农业和生态恢复领域。该研究聚焦于不同温度和冷冻条件下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变化,探究不同温度、冷冻方法、成分、粒径对保水剂吸持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熵权逼近理想点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TOPSIS)法,对10种保水剂的吸持水性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这10种保水剂在吸水倍率方面呈现出极大的差异,为167.99~527.5 g/g,这与保水剂的主要成分密切相关,主要成分为高分子聚合物的保水剂吸水倍率较高,保水剂的主要成分对其保水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多数复合型的保水剂在保水性能上较优;2)保水剂的吸水速率受粒径的影响较大,呈现出随粒径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低温会限制保水剂的吸水速率,同时,显著影响保水剂的保水性能,保水率随环境温度的上升,呈现增加趋势;3)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保水剂的粒径对反复吸水倍率的衰减率和冷冻/冻融后的吸水倍率具有极显著影响(P <0.001),而冷冻/冻融过程同样会显著影响保水剂的吸水倍率和保水率(P <0.001)。4)通过熵权TOPSIS法分析可知,不同保水剂,在吸水、保水和耐寒性能上表现不一,以聚丙烯酸钾为主要成分的保水剂,其综合性能排序相对靠前。研究可为保水剂的应用和新型保水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保水剂(SAP) 吸水倍率 持水特性 冻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CL-CS纤维膜/PAA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界面黏附性能
4
作者 高扬 闵浩楠 +1 位作者 剌焕军 后振中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0,共7页
静电纺丝纤维膜与水凝胶因其各自的优点被广泛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应用在伤口敷料中。为提高纤维膜与水凝胶的界面黏附性能,基于聚丙烯酸(PAA)水凝胶自身黏性,复合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纤维膜,制备了PCLCS纤维膜/PAA水凝胶复合材料。... 静电纺丝纤维膜与水凝胶因其各自的优点被广泛制备成复合材料并应用在伤口敷料中。为提高纤维膜与水凝胶的界面黏附性能,基于聚丙烯酸(PAA)水凝胶自身黏性,复合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纤维膜,制备了PCLCS纤维膜/PAA水凝胶复合材料。使用静电纺丝法制备PCL-CS纤维膜,研究了CS质量分数对PCL-CS纤维膜微观形貌与吸水率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CS质量分数;使用自由基聚合法制备PAA水凝胶,通过剥离试验获得不同溶胀率的PAA水凝胶与纤维膜复合时的黏附能,分析水凝胶溶胀率对黏附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S质量分数为15%时,PCL-CS纤维膜的纤维直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纤维平均直径为517.45 nm;拉伸强度为1.77 MPa,满足伤口敷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度需求;吸水率为1933.1%,较高的吸水率使纤维膜能与PAA水凝胶产生较高的黏附能。当PAA水凝胶的溶胀率为250%时,其与CS质量分数为15%的纤维膜的黏附能最大,为7.12 J/m^(2)。上述结果为复合伤口敷料的界面黏附性能提升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敷料 纤维膜 水凝胶 微观形貌 吸水率 溶胀率 黏附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制备及吸水性能研究
5
作者 尚成新 伏露瑶 +2 位作者 范旭泽 林家良 刘嘉春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61-1867,共7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分散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吸水树脂。考察了分散剂、交联剂、引发剂、单体浓度、油水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吸水倍率和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硬脂酸甘油酯用量为3%、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0.12%、过硫酸铵为0.5%、单体浓度为30%、油水比范围为4:1~6:1、反应温度在70~75℃、反应时间为4 h时,聚丙烯酰胺树脂的吸水倍率和产率较高。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凝胶渗透色谱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酰胺 反相悬浮聚合 吸水树脂 吸水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声屏障用陶粒吸声板制备及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珈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共8页
陶粒吸声板耐候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声材料,应用于金属声屏障需要深入研究其吸声、隔声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机理,通过振动加压成型技术,制备了陶粒吸声板,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吸声、隔声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 陶粒吸声板耐候性好、对环境影响小,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吸声材料,应用于金属声屏障需要深入研究其吸声、隔声性能。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机理,通过振动加压成型技术,制备了陶粒吸声板,研究不同因素对其吸声、隔声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工况陶粒吸声板吸声系数、隔声量曲线趋势基本一致,中低频区段吸声系数逐渐增加,1000 Hz左右达到峰值,1000~5000 Hz吸声系数曲线存在波动及第二峰值;隔声量曲线基本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区间存在波动,5000 Hz达到峰值;陶粒吸声板采用的陶粒粒径越小,吸声系数、隔声量越高;骨胶比由3.5提升至5.0,吸声系数、隔声量降低;降低水胶比,高频区段吸声系数增加明显,中高频隔声量降低明显;板厚增加,中高频段吸声系数曲线有向低频平移趋势,隔声量整体变化不大;陶粒吸声板放入金属外壳形成单元板后,吸声系数、隔声量较单一陶粒板整体提升显著。经过设计配比陶粒吸声板可以达到Ⅱ级吸声要求,同时兼具一定的隔声效果,放置入金属外壳组成声屏障单元板后,满足TB/T 3122—2019《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标准要求,将陶粒吸声板用于金属声屏障吸声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粒吸声板 金属声屏障 粒径 骨胶比 水灰比 吸声系数 隔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处理对木材染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常佳 王金林 +2 位作者 王清文 李春生 王志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以25mm厚杨木、桦木、柞木厚板为研究对象,进行微波处理,通过改变木材初含水率、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强度,以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的增质率和上染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微波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的增质率和上染... 以25mm厚杨木、桦木、柞木厚板为研究对象,进行微波处理,通过改变木材初含水率、辐射时间和微波辐射强度,以木材真空加压浸渍处理得到的增质率和上染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微波处理条件与木材染色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木材的增质率和上染率在含水率为30%时最大,并随初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微波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强度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处理 木材染色 增质率 上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条件下棉花苗期的生长、养分吸收与水分利用状况 被引量:35
8
作者 胡明芳 田长彦 马英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7,共3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施肥与不施肥两种情况下干旱胁迫对棉花苗期的生长及养分吸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水分与养分及其耦合效应对棉花早期的生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干旱胁迫或养分不足都显著降低棉花生物学产量 ,阻碍... 采用盆栽试验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施肥与不施肥两种情况下干旱胁迫对棉花苗期的生长及养分吸收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 :水分与养分及其耦合效应对棉花早期的生长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干旱胁迫或养分不足都显著降低棉花生物学产量 ,阻碍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与积累 ;充足的水分是肥料效应充分体现的基础 ,而充足的养分又是提高水分利用率的必要条件。同时 ,棉花早期生长水分效应 >肥料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期 生长 棉花 水分胁迫 养分吸收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特性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6
9
作者 闫永利 于健 +2 位作者 魏占民 张俊生 王志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79,共4页
该文测试了保水剂与砂壤土、壤砂土、砂黏壤土1和砂黏壤土2四种土壤混合后的吸水倍率,研究了土壤特性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混合时土壤为风干土,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比例为0.5%。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保水剂与土壤混合后明显降低了吸... 该文测试了保水剂与砂壤土、壤砂土、砂黏壤土1和砂黏壤土2四种土壤混合后的吸水倍率,研究了土壤特性对保水剂吸水性能的影响,混合时土壤为风干土,保水剂与土壤的混合比例为0.5%。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保水剂与土壤混合后明显降低了吸水倍率,且随着吸水时间加长,降低幅度增大。吸水10 min后,吸水倍率下降14.4%~58.0%,70 min后,下降41.8%~90.2%。研究认为:吸水初期,吸水倍率主要受土壤孔隙特性的影响,随着吸水时间的加长,土壤溶液中离子增多,对保水剂吸水倍率产生了影响。土壤溶液中离子量与黏粒含量有关,黏粒含量高,土壤溶液中离子量大,反之则小,保水剂在黏粒含量高的土壤中的吸水倍率较在黏粒含量低的土壤中低。与土壤混合还改变了保水剂的吸水规律,对照中,吸水倍率随着吸水时间加长而加大,达到最大后趋于稳定;而在土壤中,短时间内吸水倍率达到最大,随着吸水时间加长,吸水倍率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特性 吸水倍率 吸水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荷和有荷条件下膨胀土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胡瑾 王保田 +2 位作者 张文慧 郭帅杰 张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42-345,共4页
通过室内无荷载膨胀率和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对芜申航道胥河段原状膨胀土的膨胀速率和膨胀率进行了研究。根据竖向荷载的大小,将膨胀土单向浸水膨胀过程分为无荷作用、小荷载作用、大荷载作用3类,又对每一类浸水膨胀过程分别进行了分段。... 通过室内无荷载膨胀率和有荷载膨胀率试验,对芜申航道胥河段原状膨胀土的膨胀速率和膨胀率进行了研究。根据竖向荷载的大小,将膨胀土单向浸水膨胀过程分为无荷作用、小荷载作用、大荷载作用3类,又对每一类浸水膨胀过程分别进行了分段。研究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膨胀率、膨胀后干密度、膨胀后孔隙比和膨胀后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的增大,有荷膨胀率减小,土样浸水膨胀稳定后干密度增大,膨胀稳定后,孔隙比、含水率减小。最终竖向膨胀率与吸水率呈正的半对数关系。根据工程中允许土体产生的变形,确定允许膨胀稳定后的膨胀力,从而进行挡土墙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膨胀速率 膨胀率 干密度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配合比条件下再生骨料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朋改非 沈大钦 +1 位作者 朱海英 刘雪松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4-38,共5页
本文进行同配合比条件下再生骨料混凝土(RAC)与基准混凝土力学性能比较的试验研究。采用来源于高、中、低三种不同水胶比(0.60、0.40、0.26)混凝土加工而成的再生骨料,配制RAC,测定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断裂能。同配合比RAC的断裂... 本文进行同配合比条件下再生骨料混凝土(RAC)与基准混凝土力学性能比较的试验研究。采用来源于高、中、低三种不同水胶比(0.60、0.40、0.26)混凝土加工而成的再生骨料,配制RAC,测定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断裂能。同配合比RAC的断裂能比基准混凝土有所降低,且降幅随水胶比下降而增大,故低水胶比RAC的抗裂纹扩展能力较低。高水胶比RAC抗压强度略低于基准混凝土;而低水胶比RAC抗压强度则高于基准混凝土,是缘于再生骨料吸水性较高,使实际水胶比降低。但同等配合比条件下RAC的劈裂抗拉强度均低于基准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水胶比 断裂能 强度 吸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的毛细吸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傅强 谢友均 +2 位作者 龙广成 钱智铭 马昆林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3,共7页
采用ISAT(initial surface absorption test)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RSCC)和普通橡胶集料混凝土(ORC)的毛细吸水特性,分析了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RSCC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新的RSCC毛细吸水模型.结果表明:... 采用ISAT(initial surface absorption test)方法,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RSCC)和普通橡胶集料混凝土(ORC)的毛细吸水特性,分析了水胶比和橡胶掺量对RSCC毛细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新的RSCC毛细吸水模型.结果表明:在水胶比和橡胶掺量相近的情况下,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低于ORC;当水胶比相同时,橡胶掺量越大,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越弱;当橡胶掺量相同时,水胶比越低,RSCC的毛细吸水性能越弱;ORC的毛细吸水性能对水胶比变化的敏感程度较高.引用相关文献建立的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渗透模型对RSCC的毛细吸水试验结果进行了拟合,试验结果与拟合结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860 0.初始阶段毛细吸水系数的大小能够反映RSCC毛细吸水能力的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集料自密实混凝土 毛细吸水 水胶比 橡胶掺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亲油复合交联剂合成高吸水树脂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健 黄志明 +2 位作者 包永忠 单国荣 翁志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44-2047,2173,共5页
为了得到吸水速率和吸水倍率良好的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SAP),提出了采用亲水/亲油复合交联剂合成SAP的新方法.以N,N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亲水交联剂,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亲油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丙烯酸类SAP,... 为了得到吸水速率和吸水倍率良好的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SAP),提出了采用亲水/亲油复合交联剂合成SAP的新方法.以N,NL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亲水交联剂,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亲油交联剂,通过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丙烯酸类SAP,并考察复合交联剂质量分数和配比对SAP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相对单体总质量,BIS、DVB质量分数分别为0.025%、0.02~0.03%时,随着DVB质量分数增加,SAP的吸水倍率和吸水速率同时提高.当交联剂总质量分数为0.05%时,采用BIS和DVB质量比为1:1的复合交联剂制备的SAP的平衡吸水倍率、吸水速率和重复吸放性均明显优于采用单一交联剂制备的SAP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复合交联剂 表面交联 吸水倍率 吸水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干法制备高吸水率柠檬酸淀粉酯 被引量:6
14
作者 周美 路军 +2 位作者 牛黎莉 王婷婷 张盛贵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56-763,共8页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柠檬酸淀粉酯吸水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显示,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酯化剂添加量、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均对柠檬酸淀粉酯的吸水率产生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吸水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微波辅助方法,研究不同因素对柠檬酸淀粉酯吸水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显示,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酯化剂添加量、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均对柠檬酸淀粉酯的吸水率产生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4个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为3.48、反应温度126℃、反应时间6.0 h、微波时间7 min、酯化剂添加量15%、微波功率640 W时,制得的柠檬酸淀粉酯吸水率为760.83%,与预测值764.771%的相对误差为0.518%,差异不显著,回归模型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微波 酯化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膨润土钠化改性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彩霞 任瑞晨 +1 位作者 董庆国 王秀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9-651,共3页
针对辽西膨润土大部分为钙基膨润土,使用效果差,经济附加值低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研究表明,该膨润土为钙基蒙脱石及二八面体属型,且具切脱(cheto)型特点;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钠化改形工艺不同,改性效果不同,干燥原矿钠化效... 针对辽西膨润土大部分为钙基膨润土,使用效果差,经济附加值低等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的方法,研究表明,该膨润土为钙基蒙脱石及二八面体属型,且具切脱(cheto)型特点;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钠化改形工艺不同,改性效果不同,干燥原矿钠化效果优于原矿直接钠化,指标接近于九台天然钠基土,其原因为干燥有利于膨润土充分水化,提高了碱水溶液的扩散速度及浸润改性膨润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钠化 吸水比 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配比对葡萄生长发育及^(15)N-硫酸铵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周兴本 郭修武 +4 位作者 王丛丛 刘士冲 李坤 郭印山 李成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3-190,共8页
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水肥配比对葡萄幼树生长和15N-硫酸铵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75%~80%FC、55%~60%FC、40%~45%FC)和3个肥料配比(N∶P∶K=2∶1∶3、N∶P∶K=2∶1∶5、N∶... 以无核白鸡心葡萄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标记示踪法研究了不同水肥配比对葡萄幼树生长和15N-硫酸铵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水分处理(75%~80%FC、55%~60%FC、40%~45%FC)和3个肥料配比(N∶P∶K=2∶1∶3、N∶P∶K=2∶1∶5、N∶P∶K=2∶5∶3),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不同水肥配比处理间葡萄幼树新梢粗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以55%~60%FC、N∶P∶K=2∶5∶3的水肥处理能有效促进植株新梢粗度、叶面积的增大,最适宜葡萄幼树的生长。以40%~45%FC、N∶P∶K=2∶1∶3的水肥处理更有利于叶绿素的积累。综合生长期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以55%~60%FC、N∶P∶K=2∶5∶3的水肥处理可降低蒸腾速率,提高光合速率。不同水肥配比处理并没有改变树体各器官间15N丰度(Ndff%)的高低顺序和15N分配规律,但同一器官的Ndff%和15N分配率在不同处理间有所不同,轻中度水分胁迫下,葡萄植株对15N的征调能力较高。不同水肥处理对葡萄各器官15N分配率和利用率的影响存在差异,根系的15N分配率、利用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分别达43.37%和11.17%。主干和新梢次之,叶片最小。轻度水分胁迫下增加磷钾肥比例对提高葡萄植株的氮肥利用率有促进作用。综上所述,各肥水配比处理中以55%~60%FC、N∶P∶K=2∶5∶3的水肥处理为最优处理,建议在无核白鸡心葡萄幼树生产栽培中按照此配比进行肥水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核白鸡心葡萄 水肥配比 15N - 硫酸铵 吸收 利用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土壤盐分再分布规律的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17
作者 管孝艳 杨培岭 吕烨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8-91,共4页
咸水灌溉是解决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为寻求合理的咸水农田灌溉方法,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不同灌水模式的室内土柱咸淡水交替灌溉模拟试验,分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溶液电导率(EC)值和钠吸附比(S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咸水灌溉是解决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为寻求合理的咸水农田灌溉方法,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不同灌水模式的室内土柱咸淡水交替灌溉模拟试验,分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溶液电导率(EC)值和钠吸附比(S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灌水模式下,灌水结束时土壤溶液EC值在22.5 cm处达到最高,且4 g/L>2 g/L,且与试验初期相比,土壤溶液EC值明显提高,土柱整体积盐明显。灌水模式对土壤溶液EC值的影响大于矿化度;两种灌水模式不同矿化度处理的SAR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 交替灌溉 电导率(EC) 盐分再分布 钠吸附比(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条件对矿物掺和料混凝土吸水率和电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宝举 贺益田 +1 位作者 罗果 梁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58-1063,共6页
采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取代50%水泥,研究养护时间、养护湿度以及覆膜养护对混凝土吸水率和电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掺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时间越短、养护湿度越低、拆模前覆膜养护温度越高,混凝土吸水率越大,抗氯离子渗... 采用粉煤灰和矿渣粉复掺取代50%水泥,研究养护时间、养护湿度以及覆膜养护对混凝土吸水率和电通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复掺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标准养护时间越短、养护湿度越低、拆模前覆膜养护温度越高,混凝土吸水率越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越差。在相同养护条件下,复掺粉煤灰-矿渣粉的混凝土吸水率比单掺煤灰的小,比单掺矿渣粉的大,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比单掺粉煤灰的好,但是比单掺矿渣粉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养护条件 吸水率 电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取代率、浆含量、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雯霞 张雄 刘昕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3,共4页
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层硬化水泥砂浆、导致再生骨料的强度和表观密度、吸水率与天然骨料相比差别很大。利用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这两个指标来探讨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取代率、浆含量、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关系及如何利用吸水率、... 再生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层硬化水泥砂浆、导致再生骨料的强度和表观密度、吸水率与天然骨料相比差别很大。利用骨料的吸水率,表观密度这两个指标来探讨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取代率、浆含量、表观密度和吸水率的关系及如何利用吸水率、取代率来推算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浆含量 再生骨料取代率 吸水率 表观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钠吸附比的咸水结冰融水入渗后滨海盐土的水盐分布 被引量:14
20
作者 郭凯 陈丽娜 +1 位作者 张秀梅 刘小京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6-510,共5页
在室内利用相同矿化度(10 g.L-1)、不同钠吸附比(5、10和30)的咸水进行咸水结冰融水模拟试验、结冰融水入渗和咸水直接入渗的土柱试验,以淡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钠吸附比咸水结冰融水入渗下滨海盐土水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 在室内利用相同矿化度(10 g.L-1)、不同钠吸附比(5、10和30)的咸水进行咸水结冰融水模拟试验、结冰融水入渗和咸水直接入渗的土柱试验,以淡水处理为对照,分析不同钠吸附比咸水结冰融水入渗下滨海盐土水盐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咸水冰融化过程中,融出水的矿化度和钠吸附比均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咸水结冰融水入渗速度和入渗深度均快于和深于淡水。咸水钠吸附比越小,结冰融水入渗速率越快、深度越深。水盐分布也表现为低钠吸附比咸水结冰处理的表层土壤含水量较低,水分向深层迁移,这种水分分布也使盐分向深层运移,表现为表层土壤含盐量低,深层土壤含盐量大。土层含水量低钠吸附比咸水处理高于高钠吸附比处理,10~45 cm土层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表层土含盐量低钠吸附比处理高于高钠吸附比处理,且咸水处理下土壤脱盐的深度大于淡水处理。钠吸附比5的咸水结冰处理,0~1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和含盐量分别为30.3%和1.1 g.kg-1,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为比较咸水结冰灌溉和咸水直接灌溉的效果,室内利用含盐量为10 g.L-1、钠吸附比10的咸水进行直接入渗的土柱(土壤含盐量为21.3 g.kg-1)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与咸水直接入渗处理相比,咸水结冰融水处理盐分淋洗效果更好,该处理0~25 cm土层平均土壤含盐量为2.9 g.kg-1,显著低于咸水直接入渗的10.6 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土 钠吸附比 咸水结冰 融水 入渗 盐碱地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