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虚拟水与虚拟水贸易的讨论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红瑞 董艳艳 +1 位作者 王军红 韩兆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33-638,共6页
总结了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研究的战略意义,并在对国外开展的虚拟水研究方向及国内的虚拟水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华北地区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做了计算分析.最后就我国今后的虚拟水及虚拟水贸易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虚拟水 虚拟水贸易 水资源 畜产品虚拟水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畜产品虚拟水研究的背景、方法及意义 被引量:35
2
作者 曹建廷 李原园 +2 位作者 张文胜 徐澎波 刘俊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29-834,共6页
虚拟水是近年出现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虚拟水已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虚拟水概念出现的经济背景,总结介绍了与农作物和畜产品相关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国际上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情况... 虚拟水是近年出现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新概念,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虚拟水已成为影响区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分析了虚拟水概念出现的经济背景,总结介绍了与农作物和畜产品相关的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国际上虚拟水贸易的基本情况,揭示了虚拟水在提高水资源效率、制定水资源战略的作用,以及对社会经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粮食贸易 畜产品贸易 水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省际间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合理性评价与调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邹君 李红伟 +1 位作者 杨玉蓉 龚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99-1306,共8页
为探究区域虚拟水流动适宜性与流动现状之间的匹配度,提高我国水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畜产品生产空间布局,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发展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各省农畜产品虚拟水资源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 为探究区域虚拟水流动适宜性与流动现状之间的匹配度,提高我国水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农畜产品生产空间布局,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农业发展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5个方面构建了中国各省农畜产品虚拟水资源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加权求和方法,计算农畜产品虚拟水资源流动适宜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现状,提出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合理性的概念,构建定量评价模型,计算中国省际间农畜产品虚拟水资源流动合理性指数。结果表明:农畜产品虚拟水适宜输出地较适宜输入地多,且多位于内陆,西藏、黑龙江、内蒙古农畜产品虚拟水输出适宜性指数大,北京、天津、上海农畜产品虚拟水输入适宜性指数位居前三;影响各省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指数大小的原因各异;全国各省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合理性整体水平不高,合理性指数小于1的仅有14个省,虚拟水流动较合理的有上海、山西、吉林等省,其合理性指数分别为0.16、0.21、0.23,最不合理的为贵州,其合理性指数高达4.84,其次是河南、宁夏,其合理性指数分别为4.18、4.04;合理性的分布没有明显地域规律,不同程度的合理性杂乱分布,没有明显的南北分异或东西分异。最后,根据各省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以及流动现状,提出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调整策略,调整类型大致分为控制输出型、鼓励输出型、控制输入型、鼓励输入型、转换输入型和转换输出型6种。宁夏、内蒙古、新疆、黑龙江、河南和吉林属于控制输出型,西藏、青海、安徽应增加其虚拟水输出量,福建、浙江、重庆、广州应减少其虚拟水输入量。上海、北京、天津、山西、江苏和陕西6省市农畜产品虚拟水输入现状水平低于其输入适宜性水平,应该增加其虚拟水输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畜产品 虚拟水流动 适宜性 合理性 省际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田贵良 吴茜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9-115,共7页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所占的比重和绝对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于畜产品生产需以谷物为饲料,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将诱发谷物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谷物是传统水资源密集型产业,虚拟水含量较高,谷物产...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居民食品消费中畜产品所占的比重和绝对量均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由于畜产品生产需以谷物为饲料,我国畜产品产量增长将诱发谷物产量的大幅增加,而谷物是传统水资源密集型产业,虚拟水含量较高,谷物产量增长势必引发区域用水量的增加。论文从畜产品全生产链角度,基于虚拟水理论分析畜产品产量增长对区域用水量的影响。选用我国2002-2010年间省际面板数据设定面板协整模型,分析我国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增长的长期关系。模型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畜产品产量、谷物产量与区域用水量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畜产品产量提高对区域用水量增长具有较强的长期正向相关关系。研究得出,畜产品消费增长诱发畜产品产量增加,带动作为上游产品的谷物产量上升,进而引发区域用水量增长,这是居民畜产品消费增长对区域用水量影响的基本路径。因此,为实现在不加剧缺水地区水资源压力的前提下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畜产品需求,要求提高畜产品的水资源生产力,从畜产品全生产链的角度,通过节水技术和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政策降低饲料生产环节的虚拟水含量,这对于畜牧产品整条生产链的节水作用将十分显著。本研究提出利用虚拟水贸易的方式,借助畜产品及其饲料产品的国际或区际进口,以降低畜产品消费增长对缺水地区用水量的影响,并提倡引导建立可持续的食品消费模式和结构,以实现区域水资源禀赋与食品消费模式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畜产品 消费 区域用水量 全生产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的中国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才志 张蕾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2-408,共7页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出1996—2006年中国农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表明二者地区差异不大且在逐年减小。运用位序一...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计算出1996—2006年中国农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的基尼系数,表明二者地区差异不大且在逐年减小。运用位序一规模法则,探讨差异背后的分形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体系不具有首位分布的特征;双对数回归方程拟合度较高,符合位序一规模分布;分维值D大于l,且逐年升高,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规模分布整体差距在缩小,均衡程度在增强;规模分布呈双分形结构,体现出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大规模省市发展较慢且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中小规模的省市比较发育且发展较快。本文旨在揭示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的空间分异特征规律,为制定不同区域类型的农业发展决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 基尼系数 位序-规模法则 双分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畜产品虚拟水计算与虚拟水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亚娟 赵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9-62,共4页
根据甘肃省肃州区2008年统计资料,计算得到该区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与塔里木河流域、河西走廊等虚拟水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肃州区生产单位质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耗低于塔里木河流域,高于河西走廊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 根据甘肃省肃州区2008年统计资料,计算得到该区主要农畜产品虚拟水含量,并与塔里木河流域、河西走廊等虚拟水研究成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肃州区生产单位质量农产品虚拟水消耗低于塔里木河流域,高于河西走廊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生态环境特征,对肃州区虚拟水战略提出了建议:促进虚拟水贸易,调整农业结构,合理配置水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农畜产品 干旱区 肃州区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油品含水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曾明 杨欣荣 +1 位作者 罗桂娥 凌玉华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采用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虚拟仪器系统———油品含水量检测仪.基于射频阻抗理论,并考虑温度的影响,提出了曲面拟合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方案.用机油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信息融合前,在水分标定值为10%时,传感器的灵敏温度系数为αs1... 采用LabVIEW开发平台,设计了虚拟仪器系统———油品含水量检测仪.基于射频阻抗理论,并考虑温度的影响,提出了曲面拟合法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方案.用机油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信息融合前,在水分标定值为10%时,传感器的灵敏温度系数为αs10=3.30×10-3/℃,水分测量值为9.7717%;信息融合后,αs10=8.50×10-4/℃,水分测量值为9.9542%.与未融合前相比,信息融合后,温度稳定性和测量精度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仪器 总线 LABVIEW 油品含水量检测仪 测试技术 机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8
作者 韩宇平 潘红卫 +1 位作者 雷宏军 王富强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8-31,共4页
分析了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作物耗水特性及虚拟水生产总量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量平衡法及非充分灌溉下的虚拟水生产总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对农产品虚拟水生产总量和对虚拟水... 分析了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作物耗水特性及虚拟水生产总量的构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量平衡法及非充分灌溉下的虚拟水生产总量计算方法.研究表明:采用各种方法对农产品虚拟水生产总量和对虚拟水含量的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但相差不大,其中采用区分灌溉类型的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结果最为精确;与国外学者对中国地区的研究成果相比,该次计算二者相差较大,约为30%,表明这些成果不能直接应用于区域虚拟水量化计算,同时也表明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具有时空变异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虚拟水含量 方法改进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