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高伟 何文秀 +1 位作者 郭谋发 白浩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5-1144,I0001,共11页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 为了应对实际配电网高阻接地故障信号微弱多变、数据稀缺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测不均衡小样本的高阻接地故障检测新方法。首先,使用基于压缩-激励网络的多头变分自编码器增殖模型,扩充小样本数据集。其次,将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后,分别提取其时、频域特征。鉴于高阻故障特征微弱,增殖模型无法生成全面、有效的故障特征这一事实,进一步提出基于梯度调和机制的类别型特征提升(gradient harmonized mechanism-categorical boosting,GHM-Cat Boost)算法,引入梯度调和机制损失函数,让模型均衡易分样本和难分样本的关注度,从而解决过拟合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数据增殖模型能够生成兼具仿真数据多样性与实测数据随机性特点的故障样本,提高了数据的可利用性。且所提GHM-Cat Boost模型的故障识别准确率可以达到97.21%,优于其对比分类器模型。通过测试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阻接地 故障检测 时频特征提取 变分自编码器 注意力机制 Cat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监督学习双模型结构的注塑产品异常检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昱 项薇 +3 位作者 林文文 龚川 张怀志 虞任豪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583,共8页
质量数据分布的不平衡及分类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传统分类器的性能,阻碍了企业智能生产决策的高效实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结构的深度生成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尺寸数据分布将合格产品等级进行二分类,即优秀及次优,分别用于训... 质量数据分布的不平衡及分类边界的模糊性限制了传统分类器的性能,阻碍了企业智能生产决策的高效实施。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模型结构的深度生成模型异常检测方法,根据尺寸数据分布将合格产品等级进行二分类,即优秀及次优,分别用于训练两个深度生成模型,考虑数据分布特点设计加权集成,基于计算的异常分数对产品进行合格性判定。以变分自编码器(VAE)、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WGAN)为子模型开发了两个双模型结构,测试结果显示,相较于单模型结构,基于双模型的VAE和WGAN在测试集上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4.5%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异常检测 变分自编码器 Wasserstein生成对抗网络 双模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直流配电网中接地故障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郑峰 吕佳雯 +1 位作者 林燕贞 梁宁 《电机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4,共11页
针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拓扑结构复杂,故障种类多、故障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熵(K-L)散度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与结合Inception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故障点的正极暂态电压时域波形采用K-L VMD方... 针对柔性直流配电系统拓扑结构复杂,故障种类多、故障识别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熵(K-L)散度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与结合Inception的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故障点的正极暂态电压时域波形采用K-L VMD方法提取特征分量,利用特征模态分量构造识别判据,接着对采样数据进行CNN训练,获取模型最优参数,最后利用仿真平台搭建了一个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的10 kV两端直流配电网结构来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实验表明利用K-L散度优化变分模态分解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具有良好的推广能力,且具备对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所提出的故障检测方法有效,对于各种故障类型的识别具有较强的灵敏性,能准确识别故障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配电网 K-L散度优化 变分模态分解 卷积神经网络 故障检测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个体合作提升结构变异策略应用于换热网络综合
4
作者 郑旭铭 段欢欢 +2 位作者 单灵海 郭佳 崔国民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2-57,88,共7页
启发式算法不受目标函数性质影响,在求解换热网络等复杂性问题时展现出良好的搜索性能。启发式算法多数采用了群搜索的形式以提高求解的准确性,由于流股性质的不同,导致一些流股的换热匹配较为单一以及特定流股之间的匹配关系牢固,个体... 启发式算法不受目标函数性质影响,在求解换热网络等复杂性问题时展现出良好的搜索性能。启发式算法多数采用了群搜索的形式以提高求解的准确性,由于流股性质的不同,导致一些流股的换热匹配较为单一以及特定流股之间的匹配关系牢固,个体间的相同单元会随着优化的进行而逐渐增多,个体发生团聚导致种群多样性的丧失,优化效率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多个体合作提升结构变异策略,借助个体间的结构对比,寻找使个体发生团聚的共有结构,从而针对性地调整网络结构,提升结构变异能力,基于个体间距离的大小,设计2种结构调整方式,将距离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以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最后将该策略应用在2个换热网络的典型算例上,最终优化结果优于多数文献,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 种群多样性 结构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FIBUS的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彦军 杨里平 徐建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68-971,共4页
通过分析我国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的不足,根据火电厂的现状和PROFIBUS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ROFIBUS的分散控制系统。探讨了在现有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融入PROFIBUS的总体实现方案,给出了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以及PROFI... 通过分析我国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的不足,根据火电厂的现状和PROFIBUS的技术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PROFIBUS的分散控制系统。探讨了在现有分散控制系统基础上融入PROFIBUS的总体实现方案,给出了提高系统实时性和可靠性的原则以及PROFIBUS在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范围。系统采用混合型两级网络结构,详细讨论了PROFIBUS之间及其与DCS之间的网络通信,分析了系统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指标。对解决我国火电厂分散控制系统的不足和实现全面信息化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总线 分散控制系统 网络结构 通信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搜索及路径组合策略的配电网两阶段优化重构
6
作者 李得民 闪鑫 +2 位作者 王毅 杨科 冯秋侠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97-207,共11页
当前配电网优化重构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耗时长、结果不唯一等问题,工程落地、应用难。因此,结合图搜索算法,提出一种配电网两阶段优化重构策略。在第1阶段,提出图搜索及路径组合策略以生成配电网重构结构集,可在优化求解前确定通断... 当前配电网优化重构存在求解复杂度高、计算耗时长、结果不唯一等问题,工程落地、应用难。因此,结合图搜索算法,提出一种配电网两阶段优化重构策略。在第1阶段,提出图搜索及路径组合策略以生成配电网重构结构集,可在优化求解前确定通断状态变化的支路,有助于缩小结构决策量的选择范围,在求解重构模型时提高计算速度。在第2阶段,根据配电网重构结构集,并结合锥变换技术,提出基于确定拓扑目标值排序的模型求解方法,将配电网优化重构分解为基于0-1状态量的拓扑结构生成与基于确定拓扑的线性模型求解两部分,极大降低了模型求解复杂度。利用某地区电网64节点系统开展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配电网优化重构方法能有效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配电网最优拓扑结构,有利于实际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重构 图搜索 路径组合 结构集 模型求解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浇筑过程二次衬砌台车结构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7
作者 孔强 宋仁杰 +2 位作者 丁炜程 伍毅敏 迟作强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40-350,共11页
为完善台车结构设计理论,依托临滕高速方山隧道,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分析二次衬砌台车在不同浇筑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及模板变形,并对二次衬砌台车在不同浇筑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浇筑过程中台车应... 为完善台车结构设计理论,依托临滕高速方山隧道,通过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分析二次衬砌台车在不同浇筑工况下的结构应力及模板变形,并对二次衬砌台车在不同浇筑工况下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1)浇筑过程中台车应力主要集中在拱脚千斤、门架结构及承重立柱上,应力值最大达585.8 MPa。在边墙非对称浇筑时模板变形最大位置位于拱顶,达10.97 mm。2)边墙浇筑时台车行走方向上两端立柱受拉而中心受压,拱顶浇筑后两端受压而中心受拉。外侧立柱在浇筑至横梁且存在高差时,两侧应力差值达到极值,位于台车行走方向中间的左侧立柱拉应力在浇筑至横梁高度时达到极值12.2 MPa,右侧压应力同样达到极值23.6 MPa。3)存在浇筑高差时左侧横梁受压而右侧横梁受拉,拱顶浇筑后横梁承受的压应力在台车行走方向上由两端向中心减小。以台车行走方向首端截面为例,边墙未浇筑至横梁高度时应力无明显变化,边墙浇筑至横梁高度时,左右横梁所受应力都从拉应力转压应力,左侧达19.2 MPa,右侧达4.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衬砌 二次衬砌台车 结构应力 模板变形 应力分布规律 应力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山地区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
8
作者 王迪 王兴平 +2 位作者 于亚洲 李明尚 李伟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以NE、NEE(近EW向)为主;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具有差异性,P1时期I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中最少,Y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最多,I-I分支、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为平均。P2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高,Y型节点数量较少,连接节点数量最高为138,I-I分支占比多,I-C分支占比适中,C-C分支占比较少。T时期I型节点最多,Y型节点数量较少,I-I分支占比高,I-C占比次之,C-C分支占比最低。J—K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多,Y型节点占比较少,I-I分支占比最多,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少。由深到浅I型节点占比先增多后减少,I-C分支、C-C分支的比例先减少后增大,连通性由好变差,再变好;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由深至浅分维值高值先变高后减少,断裂体系先复杂后变简单,分维高值区沿NE向主干断裂分布。结合研究区油藏分布特征发现,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与油气藏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高拓扑值与高分维值的叠合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结构 分形特征 油气分布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流积分量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高阻接地保护
9
作者 吉兴全 毛会总 +4 位作者 叶平峰 刘志强 张祥星 黄心月 倪亚超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22,30,共12页
直流配电系统发生经高阻单极接地时,系统暂态电流幅值较小,故障信息微弱,现有保护方法难以对直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积分量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保护方法。针对高阻接地故障暂态电流特性,得到区内外故... 直流配电系统发生经高阻单极接地时,系统暂态电流幅值较小,故障信息微弱,现有保护方法难以对直流系统进行有效的保护,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积分量相关性的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保护方法。针对高阻接地故障暂态电流特性,得到区内外故障电流极性差异特征;计算电流积分量序列,以突出电流整体变化态势;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获取首尾电流关联程度,并以关联程度为依据构造故障判据,实现对直流配电线路单极接地故障的保护。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微弱的故障特征下进行准确的故障保护,具有较高的保护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异特性 直流配电系统 分布电容 电流差动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MD模糊熵与GG聚类的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韦延方 王志杰 +2 位作者 王鹏 曾志辉 王晓卫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41,共13页
针对直流配电网存在的故障信号难以提取、不易对各类故障进行诊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熵与Gath-Geva(GG)聚类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出暂态电流,采用VMD算法将故障暂态电流分解成若干个固有模态分量(IMF)。然后... 针对直流配电网存在的故障信号难以提取、不易对各类故障进行诊断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模糊熵与Gath-Geva(GG)聚类的故障检测方法。首先,提取出暂态电流,采用VMD算法将故障暂态电流分解成若干个固有模态分量(IMF)。然后,分别计算分解得到的若干个IMF的模糊熵,将其作为特征向量。最后,采用GG聚类算法对故障特征的特征向量进行聚类识别。GG聚类的主要算法为将聚类样本划分为c类,设出隶属度矩阵,通过设定迭代来计算聚类中心与最大似然估计距离,更新隶属度矩阵,当隶属度矩阵满足条件矩阵时终止迭代,从而实现对单极故障、极间故障以及区外交流侧接地故障的聚类识别。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可靠性强、准确率高,在不同故障类型、故障位置和过渡电阻等工况下均能可靠检测直流线路故障并准确识别故障类型,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故障暂态电流 变分模态分解 模糊熵 Gath-Geva聚类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中压配电网雪花格式网架结构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哲 段佳莉 +3 位作者 何平 王伟臣 徐晶 张章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1-60,共10页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提出一种适合国情的雪花格式网架结构。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城市中压配电网结构的特征与优缺点;然后,结合天津已有网架结构,提出雪花格式网架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次,分析测算雪花网结构的负荷转移能力、可...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提出一种适合国情的雪花格式网架结构。首先,总结国内外典型城市中压配电网结构的特征与优缺点;然后,结合天津已有网架结构,提出雪花格式网架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其次,分析测算雪花网结构的负荷转移能力、可靠性与效率效益水平;最后,从结构形式、适合场景等方面给出雪花网结构与花瓣结构等的综合对比情况。结果表明,雪花格式网架结构具有一定综合比较优势,可为中压配电网远景目标网架规划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电网 中压配电网 雪花格式网架结构 负荷转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不确定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 被引量:3
12
作者 程杉 程颖 +2 位作者 贺彩 傅桐 王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32,共9页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 综合能源系统的多点并网加剧了配电网规划的“维数灾害”,提出兼顾多主体利益均衡性和分析计算高效性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的分布式协同规划方法。以区间数刻画系统内的源-荷不确定性,构建计及多利益主体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规划框架;考虑多源联供的低碳清洁性、综合能源系统对配电网的支撑性和多能互补性,建立考虑奖惩碳交易机制的配电网-多综合能源系统双层规划模型;采用基于最大变差分析的目标级联分析法求解含有区间不确定性和多主体耦合性的规划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降低了配电网耦合综合能源系统的复杂度,提升了系统内各利益主体的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 分布式优化 协同规划 最大变差分析 目标级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云鹏 李浩义 +4 位作者 周松松 唐力 李乐 宗强 张配斯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4,共14页
复合绝缘横担具有轻质高强、绝缘可靠性高且防雷效果优异等特点,正逐步在10 kV配电线路中得到推广应用。围绕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结构设计、耐久性研究及性能测试三个问题,首先综述10 kV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的发展现状,指出研究... 复合绝缘横担具有轻质高强、绝缘可靠性高且防雷效果优异等特点,正逐步在10 kV配电线路中得到推广应用。围绕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结构设计、耐久性研究及性能测试三个问题,首先综述10 kV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的发展现状,指出研究必要性,进而针对其设计依据、现有设计型式、以疲劳振动老化为代表的耐久性研究进展及关键性能测试与评估展开论述,同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有待解决的困难,最后结合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以期为配网耐张型复合绝缘横担的结构优化、性能提升以及后续大规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横担 耐张结构 10 kV配网 疲劳振动老化 结构设计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的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监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浩 王中枢 +4 位作者 马寅魏 李建乐 李腾腾 张松 武湛君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419,共6页
航空航天蜂窝夹层结构服役环境恶劣,需要发展相应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脱粘损伤因发生在内部胶层而难以监测,该文采用埋入胶层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进行监测。在预埋损伤监测试验中采用高强光... 航空航天蜂窝夹层结构服役环境恶劣,需要发展相应的结构健康监测技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运行。脱粘损伤因发生在内部胶层而难以监测,该文采用埋入胶层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对蜂窝夹层结构脱粘损伤进行监测。在预埋损伤监测试验中采用高强光纤和边界浅槽的方式提高传感器存活效率,得到脱粘损伤应变特征。采用参数化建模方式对不同损伤位置进行大量有限元模拟,加入白噪声后得到含有脱粘损伤特征的13500组数据。将模拟数据代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后的网络对试验损伤数据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84%。该方法能够识别20 mm^(2)脱粘损伤,同时定位平均误差小于4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板 结构健康监测 脱粘损伤 分布式光纤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及动态变化——基于知网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郭建科 高京燕 熊子尧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6-1701,共16页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 人才是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人才的开发和培育是衡量一个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对人才的吸引力更是一个区域发展活力的最好体现。为此,文章以知网涉海类核心期刊作者在2000—2020年发表的文献为基础数据,对海洋研究型人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年间,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态势,网络表现出典型的“金字塔结构”特征,网络被少数枢纽型节点城市控制。2)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的空间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形成以青岛为核心,大连、北京、上海、广州为顶点的菱形结构,海洋研究型人才迁移分为城市内的闭环迁移和异地迁移2种模式,闭环迁移占比逐年增加,市内迁移现象凸显。3)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迁入人次的空间分布逐渐均衡化,迁出人次则趋向集中分布。华东、华南地区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流入活跃区,东北、华中地区以及北京等地是海洋研究型人才净迁出活跃区,且这些区域的高强度净流入现象和净流出问题在逐渐缓解。4)海洋研究型人才流动网络具有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马太效应”显著,青岛一直处于网络的核心,半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保持较强的人才往来,彼此之间也存在较强的关系流,边缘城市的海洋研究型人才主要流向核心城市、半边缘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研究型人才 人才流动 空间分布 网络结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结构元的新零售末端配送网络优化研究
16
作者 纪成君 王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5-832,共8页
新零售模式下,高时效性的物流末端配送对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而对末端配送中心位置和数量的确定,是优化末端配送网络的关键。首先,综合考虑影响配送中心位置与数量的模糊因素,构建以配送时间最少、配送中心覆盖范围最大以及系... 新零售模式下,高时效性的物流末端配送对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而对末端配送中心位置和数量的确定,是优化末端配送网络的关键。首先,综合考虑影响配送中心位置与数量的模糊因素,构建以配送时间最少、配送中心覆盖范围最大以及系统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模糊多目标规划模型;其次,采用结构元加权序准则法求解模型,生成三角模糊数简化求解过程;最后,以算例检验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将模糊因素融入模糊决策过程中,且结构元加权序准则法有助于决策者灵活调整方案和决策,从而对新零售末端配送网络布局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配送 模糊结构元 网络优化 模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出力时变性的配电网短时供电恢复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祖锋 丘冠新 +3 位作者 曹安瑛 赵瑞锋 李波 陈建钿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96,共7页
随着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渗透率逐渐提高,能为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提供短时支撑。然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给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造成已恢复区域出现二次甩负... 随着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以光伏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渗透率逐渐提高,能为配电网的供电恢复提供短时支撑。然而,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给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挑战,可能造成已恢复区域出现二次甩负荷现象。基于此,文章以光伏为例,利用时变性衡量随机性,提出了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时变性的配电网短时供电恢复策略。建立考虑SOP的配电网供电恢复模型;以该供电恢复模型为基础,基于光伏出力预测的配电网供电恢复策略的原理,以改进的IEEE-33节点模型为例,验证所提策略能降低光伏出力时变性对供电恢复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够提高故障后恢复方案的调用速度,对提高配电网供电恢复的可靠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发电 时变性 智能软开关 供电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两阶段配电网拓扑实时辨识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冠淇 裴玮 +2 位作者 李洪涛 郝良 马丽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0-108,共9页
对配电网拓扑进行准确的实时辨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配电网规模不断增大,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愈加频繁且难以辨识。然而,现有配电网拓扑辨识算法所使用的历史数据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拓扑标注,且拓... 对配电网拓扑进行准确的实时辨识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但随着新能源的接入以及配电网规模不断增大,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愈加频繁且难以辨识。然而,现有配电网拓扑辨识算法所使用的历史数据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拓扑标注,且拓扑辨识时间长,难以实现配电网拓扑实时辨识。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AG)的两阶段配电网拓扑结构实时辨识算法。该算法不需要预先给出配电网拓扑类别的数量,即可对已有历史数据进行相应的拓扑标注及分类,并且基于FPGA实现了对配电网拓扑的实时辨别。该算法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采用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对已有历史数据进行相应的拓扑标注及分类;第2阶段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使得支持向量机快速收敛得到最优参数,以实现对配电网拓扑结构的精准辨识。基于该算法,利用FPGA并行架构以及高速高密度特性建立了实时拓扑结构辨识平台。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辨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拓扑辨识 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 变分贝叶斯高斯混合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影响下基于LSTM神经网络识别结构损伤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炎 葛思源 +1 位作者 翟慕赛 常军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5,共8页
环境温度的改变会引起模态参数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会掩盖或部分掩盖损伤引起的变化量,导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发出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误判,因此,消除温度效应是提高损伤识别精度的关键。本文基于LSTM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环境温度影响下识别结... 环境温度的改变会引起模态参数的变化,其变化程度会掩盖或部分掩盖损伤引起的变化量,导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发出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误判,因此,消除温度效应是提高损伤识别精度的关键。本文基于LSTM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环境温度影响下识别结构损伤的方法。充分利用LSTM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优势,建立多元温度-模态频率的相关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标准化方法消除温度效应,并结合控制图判断模态频率异常变化以确定损伤状况。最后将所提方法在数值模型和实际桥梁中加以应用,结果表明,方法能够有效消除温度效应;结合控制图能识别损伤时刻,并具有一定的抗噪性;在实桥数据分析中仍能表现出较好的损伤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神经网络 结构健康监测 温度 模态频率 变分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与U-Net网络的复合材料分层损伤定量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武湛君 董珊珊 +7 位作者 李建乐 朱明睿 张仕承 刘海涛 孙亮 李汉克 董孜劢 徐浩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7,共8页
结构健康监测(SHM)是确保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高密度的应变分布为复合材料损伤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然而,结构应变分布特征和损伤的映射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直接... 结构健康监测(SHM)是确保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基于背向瑞利散射的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高密度的应变分布为复合材料损伤监测提供数据支持。然而,结构应变分布特征和损伤的映射关系较为复杂,无法直接根据应变分布准确判定损伤的定量信息。另外,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数据量大,通过人为分析应变数据识别损伤较为耗时且准确性偏低。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数据与U-Net神经网络的智能损伤识别方法,旨在自动精确识别复合材料中常见的分层损伤。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构建U-Net神经网络的训练集与验证集;随后进行含分层损伤复合材料板的悬臂加载试验,通过分布式光纤传感器采集结构应变分布数据作为测试集。损伤识别结果表明,U-Net神经网络可以对分层损伤的位置、尺寸与形状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健康监测(SHM) 复合材料结构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 深度学习 U-Net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