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文丘里管和VNT提高柴油机EGR率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郭鹏江 王天灵 +1 位作者 李德刚 高希彦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利用文丘里管和可变喷嘴增压器(VNT)提高柴油机的EGR率,旨在降低柴油机NOx的排放。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对文丘里管喉口直径进行了优化,分析不同的喉口直径对发动机外特性参数的影响;对于VNT系统,分析VNT叶片开度对EGR系统的影响,并在最... 利用文丘里管和可变喷嘴增压器(VNT)提高柴油机的EGR率,旨在降低柴油机NOx的排放。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对文丘里管喉口直径进行了优化,分析不同的喉口直径对发动机外特性参数的影响;对于VNT系统,分析VNT叶片开度对EGR系统的影响,并在最佳的EGR率下,进行了VNT与旁通增压器的柴油机性能对比。通过文丘里管喉口直径的合理选取和VNT喷嘴环叶片位置的调节,增加涡前与文丘里管喉口的压差及EGR率。结果表明,基于VNT的EGR系统,扩展了EGR率的范围,小负荷的EGR率能达到30%,在保证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不变的前提下,大大地降低了NOx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管 可变喷嘴增压器(vnt) 柴油机 EGR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压力/VNT/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杨永忠 申立中 +2 位作者 毕玉华 雷基林 王俊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4,共9页
为了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技术、排气再循环(EGR)技术及大气压力三者共同作用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利用大气压力模拟装置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基于响应曲面法以响应曲面图的形式分析研究VNT喷嘴环开度、EGR阀开度及大气... 为了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技术、排气再循环(EGR)技术及大气压力三者共同作用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利用大气压力模拟装置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研究,基于响应曲面法以响应曲面图的形式分析研究VNT喷嘴环开度、EGR阀开度及大气压力3个参数交互作用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气压力的降低及EGR阀开度的增大,柴油机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恶化。当VNT与EGR耦合时,在最大转矩工况,在EGR阀关闭及开度较小时,随着VNT喷嘴环开度的减小,转矩呈现增大的趋势,有效燃油消耗率逐渐降低;而在EGR阀开度较大及全开时,随着VNT喷嘴环开度的减小,转矩降低,油耗升高。在标定功率工况,无论EGR阀置于何种开度,随着VNT喷嘴环开度的减小,转矩均增大,油耗均降低。随着大气压力的升高,NOx比排放升高,烟度降低。当VNT与EGR耦合时,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NOx比排放与烟度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欲获得良好的整机性能,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需要合理匹配VNT喷嘴环开度与EGR阀开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大气压力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排气再循环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T与EGR耦合对不同气压下燃用含氧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毕玉华 唐成章 +3 位作者 申立中 文万斌 王俊 宋国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8-45,共8页
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与含氧燃料掺烧技术结合,可拓宽EGR的适用工况,提高空燃比,既有助于解决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与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将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ocharger,VNT)与含氧燃料掺烧技术结合,可拓宽EGR的适用工况,提高空燃比,既有助于解决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与微粒(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的矛盾,也有利于减小海拔上升导致的柴油机性能恶化的程度。选择EGR与VNT耦合的高压共轨柴油机作为研究机型,将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按一定比例与柴油混合成生物乙醇柴油(biodiesel-ethanol-diesel,BED)燃料,利用大气模拟系统,在100和80 k Pa的环境下,试验研究VNT与EGR对含氧燃料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排放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含氧燃料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随着VNT开度和EGR率的增大以及大气压力的降低而变差,在大气压力为80 k Pa、转速为2 200 r/min工况下,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扭矩平均降低3.8 N·m,比油耗平均增加4.2 g/(k W·h),EGR率每增大5%扭矩平均降低0.8 N·m,比油耗平均增加1.5 g/(k W·h),大气压力从100降低至80 k Pa时扭矩平均降低3.4 N·m,比油耗平均增加4.9 g/(k W·h);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时NOx平均减小15%,EGR率每增大5%时NOx排放平均降低12%,大气压力从80增大到100 k Pa时NOx排放平均增加11%;VNT开度从22%增大到28%烟度的平均增幅为175.3%,EGR率每增大5%烟度的平均增幅为331.9%,大气压力从100降低至80 k Pa时烟度的平均增幅为9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排放控制 不同大气压力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废气再循环 含氧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下基于VNT驱动的EGR对轻型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俊 申立中 +1 位作者 毕玉华 雷基林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88-1097,共10页
对于轻型柴油机而言,采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技术和排气再循环(EGR)是较为理想的机内净化技术措施。国六轻型车排放法规的实施,使得高原地区轻型车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此,采用高原环境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在海拔分别... 对于轻型柴油机而言,采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VNT)技术和排气再循环(EGR)是较为理想的机内净化技术措施。国六轻型车排放法规的实施,使得高原地区轻型车的污染物排放问题受到更多的关注。为此,采用高原环境模拟装置,试验研究了在海拔分别为0、1000和1960 m时,基于VNT驱动高压EGR对一台轻型车用高速直喷柴油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VNT驱动EGR时,不同海拔下,在相同的VNT喷嘴环开度范围内,EGR率的变化范围几乎相同。不同海拔下,随着EGR率的升高,最高平均温度降低;最大转矩工况的最高缸内压力降低,燃烧始点推后,燃烧持续期延长;而额定功率工况的最高缸内压力升高,燃烧始点提前,燃烧持续期缩短。EGR仍然能够有效降低不同海拔下的NO_(x)排放,且随着海拔的升高,NO_(x)比排放降幅增大;不同海拔下,基于VNT驱动EGR时,随着EGR率的升高,最大转矩工况的CO比排放和烟度均升高,而额定功率工况的CO比排放和烟度均随之降低,并且高原地区,EGR对CO比排放和烟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海拔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排气再循环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NT改善柴油机低速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天灵 郭鹏江 +1 位作者 吴君华 李德刚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6-79,共4页
在498柴油机上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研究其对直喷柴油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VNT能增加低速扭矩,改善低速时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柴油机低速的冒烟极限和烟度,改善柴油机低速时的加速特性。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匹配 柴油机 低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油系统调整对VNT柴油机低速性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闫淑芳 刘忠长 +1 位作者 韩永强 刘巽俊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基于PW泵的常规供油系统增压补偿器的存在使得可变喷嘴增压器(VNT)对柴油机性能改善不明显。研究了供油系统参数调整对VNT增压柴油机低速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增压补偿器压力室与大气相通以屏蔽增压补偿器并优化VNT开度后... 基于PW泵的常规供油系统增压补偿器的存在使得可变喷嘴增压器(VNT)对柴油机性能改善不明显。研究了供油系统参数调整对VNT增压柴油机低速全负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增压补偿器压力室与大气相通以屏蔽增压补偿器并优化VNT开度后,由于供油量减小,低速全负荷排气烟度比装配GT35增压器的基础柴油机下降56.3%~73.5%,但动力性改善不明显;屏蔽增压补偿器、调整油泵供油特性并优化VNT开度后低速全负荷工况烟度下降53.8%~68.1%,同时1000r/min全负荷转矩增加8.2%。可见,基于电控供油系统的柔性供油特性可以更充分地发挥VNT系统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增压器 柴油机 供油系统 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7
作者 郭鹏江 王天灵 +1 位作者 吴君华 高希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1-47,共7页
针对普通废气涡轮增压器低速响应和高速功率不能同时兼顾的特点,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VNT的优化脉谱。同时进行了VNT的瞬态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NT... 针对普通废气涡轮增压器低速响应和高速功率不能同时兼顾的特点,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析了喷嘴环叶片位置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VNT的优化脉谱。同时进行了VNT的瞬态响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VNT通过改变涡轮喷嘴环面积可与柴油机各工况实现最佳匹配,燃油消耗率在全工况范围内明显改善,在高速低负荷时燃油消耗率降低最多,达到了10%;通过增加低速的进气量,VNT对柴油机低速高负荷工况性能有明显改善,扭矩约增加15N·m,油耗率降低2%,烟度从原机4.5 BSU降低到2.5 BSU;通过与原机外特性的对比,在中高速的NO_x和烟度排放与原机相差不大,在低速区NO_x增加约100×10^(-6),烟度降低2 BSU,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油耗率降低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喷嘴环 柴油机 脉谱 瞬态响应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调节方式对增压柴油机匹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马朝臣 朱庆 +4 位作者 杨长茂 张虹 吴中佐 鲍捷 李辉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5-167,共3页
通过分析对比涡轮增压器放气阀调节和可变喷嘴调节的柴油机性能 ,说明了放气阀调节导致柴油机高速性能变差的原因 ;给出了一个用可变喷嘴 ( VNT)调节改善柴油机低速扭矩特性的实例 ;同时介绍了喷嘴调节的控制方案及其设计计算方法和试... 通过分析对比涡轮增压器放气阀调节和可变喷嘴调节的柴油机性能 ,说明了放气阀调节导致柴油机高速性能变差的原因 ;给出了一个用可变喷嘴 ( VNT)调节改善柴油机低速扭矩特性的实例 ;同时介绍了喷嘴调节的控制方案及其设计计算方法和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放气阀调节 涡轮调节方式 匹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匹配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2 位作者 李建秋 王戈一 欧阳明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9-563,共5页
为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对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国内研发的车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控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 为研究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对车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针对国内研发的车用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开发了电控系统。该电控系统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为微控制器,以进气歧管内的增压压力为控制目标,控制算法采用数字PID控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了装有国内研发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的6缸发动机的匹配和稳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国产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发动机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电控系统 增压柴油机 发动机 MC68HC11E9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万臣 韩永强 +1 位作者 刘忠长 刘巽俊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和VNT电控系统,试验研究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烟度、增压压力、燃油消耗量及空燃比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瞬态工况下适当减小VNT的开度可以改... 应用自行开发的柴油机瞬态工况测控系统和VNT电控系统,试验研究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对车用增压中冷柴油机瞬态工况下烟度、增压压力、燃油消耗量及空燃比等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瞬态工况下适当减小VNT的开度可以改善进气响应、增加进气充量,选取合理的VNT开度可以降低排气烟度,低速增负荷工况排气烟度可降低34%,但喷嘴环开度过小,将导致增压器效率下降,进气量降低,排气烟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柴油机 瞬态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匹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1
作者 邢世凯 马朝臣 高建兵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9-143,共5页
利用GT-Power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WD615.50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原机的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改为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建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 利用GT-Power一维仿真软件,建立了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柴油机WD615.50的仿真计算模型,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将原机的J90S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改为JK90S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建立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柴油机的仿真计算模型,对JK90S与WD615.50柴油机的匹配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与固定截面涡轮增压器相比,在柴油机低速工况下,通过关小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喷嘴环叶片的开度,柴油机进气更加充足,功率及转矩稍有增加,经济性有所改善。根据数值模拟结果,确定了最佳喷嘴环叶片开度随柴油机转速及负荷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匹配 模拟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及废气再循环系统改善柴油机排放性能 被引量:17
12
作者 倪计民 刘越 +3 位作者 石秀勇 陈泓 李佳琪 白炳仁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82-88,共7页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 针对一台废气旁通阀式(wastegate,WG)增压柴油机,提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ariable nozzle turbine,VNT)+文丘里管废气再循环系统(venturi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v EGR)的VNT-v EGR系统设计,并进行匹配优化。搭建了发动机台架试验系统,在保证原机经济性与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排放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氮氧化物(NOx)排放进行重点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VNT+v EGR柴油机的欧洲稳态测试循环(European steady state cycle,ESC)试验加权的有效燃油消耗率、NOx排放和PM排放分别为229.4、3.53和0.055 g/(k W·h),相比于原WG柴油机的变化率分别为0.04%、-48.2%和14.6%,油耗和PM排放略有升高,而NOx排放大幅降低,且动力性整体提高约5%~10%。匹配新系统的柴油机能够满足现行的排放法规并具有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潜力。该研究为改善柴油机的排放性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颗粒 排放性能 废气再循环 文丘里管 涡轮增压器 可变喷嘴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匹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利君 葛蕴珊 +2 位作者 黄英 张付军 朱辉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针对488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设计了电子控制系统,并通过发动机试验研究了VNT匹配规律。天然气发动机VNT调节规律不仅与节气门开度(负荷)有关,也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匹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VNT增压技术后天然气... 针对488天然气发动机匹配了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设计了电子控制系统,并通过发动机试验研究了VNT匹配规律。天然气发动机VNT调节规律不仅与节气门开度(负荷)有关,也与发动机的转速有关。匹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VNT增压技术后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和转矩显著提高,最大功率从58 kW提高到73 kW,最大转矩从156 N.m提高到212 N.m,且最大转矩点转速降低,大幅度改善了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天然气发动机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匹配 特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2 位作者 李建秋 欧阳明高 王戈一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21,共4页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 通过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测得增压压力和排气压力值,结合发动机的结构参数,计算了发动机的流通特性,建立了可变喷嘴增压器与发动机的联合工作曲线。对联合工作曲线的分析表明设计的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与发动机匹配良好,不会出现喘振和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发动机 匹配 进气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限定参数条件下增压柴油机瞬变过程仿真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峰 刘敬平 +1 位作者 阳焱屏 唐琦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2,共6页
建立并校准了带二级串联式增压系统重卡柴油机的GT-Power数模。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数模对整机及增压系统的特征参数吻合较好,仿真计算结果数据(如功率、油耗率、空气流量、平均有效压力)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在3%以内。揭示了可调二... 建立并校准了带二级串联式增压系统重卡柴油机的GT-Power数模。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数模对整机及增压系统的特征参数吻合较好,仿真计算结果数据(如功率、油耗率、空气流量、平均有效压力)与实测数据的误差在3%以内。揭示了可调二级串联式增压系统中增压压力的控制特征。针对该柴油机瞬变工况条件下多项运行参数的控制要求,开发出描述各项运行参数之间关联关系的相应的子模型,如以废气再循环(EGR)率为目标的EGR阀开度控制子模型、燃烧放热参数随转速、扭矩及EGR率变化的实时跟踪模型等。展示了一套借助GT-Power对发动机中的复杂过程进行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出的子数模对瞬变过程中运行参数边界条件的控制与目标参数基本一致,可用于对瞬变工况下发动机状态的精准模拟。借助开发的数模对该柴油机的瞬变工况进行了预测,并对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VNT)位置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对比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二级增压 瞬态过程模拟 多参数控制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技术开发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靳素华 李自强 +1 位作者 冯仰利 管浩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24-926,918,共4页
分析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技术的特点,介绍了可变几何涡轮增压的原理和方法;进而针对一款欧Ⅳ柴油机进行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的开发应用。结果表明可变几何涡轮增压技术可大大改善柴油发动机的性能。
关键词 涡轮增压 可变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进气条件下弹性约束导叶可变几何涡轮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智慧 马朝臣 祝飞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06-712,780,共8页
文中基于可调涡轮弹性约束导叶的概念,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在脉冲进气条件下,弹性约束导叶涡轮的非稳态特性以及脉冲幅值和频率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与传统可调涡轮对比,分析了弹性约束导叶可调涡轮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脉冲... 文中基于可调涡轮弹性约束导叶的概念,采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了在脉冲进气条件下,弹性约束导叶涡轮的非稳态特性以及脉冲幅值和频率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与传统可调涡轮对比,分析了弹性约束导叶可调涡轮性能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脉冲进气幅值越小,频率越低,弹性约束导叶可调涡轮相对传统可调涡轮流量提升率越大,输出功率提升率越大,效率下降率越低.通过对转静子进口气流角以及导叶出口压力损失分布的分析,论证了弹性约束导叶涡轮性能对脉冲幅值和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进气 流-固耦合 废气能量利用 弹性约束导叶 可调涡轮 几何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液控制阀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子波 屈盛官 张宜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25,共5页
根据AVNT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凸轮位置反馈式AVNT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转角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响应时间可知控制系统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AVNT阀安装到涡轮增压器上,通过... 根据AVNT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建立凸轮位置反馈式AVNT阀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电流-转角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由幅值裕量、相位裕量和响应时间可知控制系统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AVNT阀安装到涡轮增压器上,通过曲柄轴转角随输入电流变化的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 液压控制阀 幅值裕量 相位裕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动调节式可变喷嘴涡轮非定常特性试验 被引量:2
19
作者 施新 彭文 李斌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排气脉冲波能量,以JK90S可变喷嘴涡轮为基础,开发了喷嘴叶片脉动调节和控制系统,使喷嘴叶片角度随涡轮进口脉冲波按照一定规律高频变化。在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上,进行了涡轮进口来流脉冲频率为20Hz条件下,喷嘴...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发动机排气脉冲波能量,以JK90S可变喷嘴涡轮为基础,开发了喷嘴叶片脉动调节和控制系统,使喷嘴叶片角度随涡轮进口脉冲波按照一定规律高频变化。在涡轮非稳态特性试验台上,进行了涡轮进口来流脉冲频率为20Hz条件下,喷嘴叶片角度固定不变和喷嘴叶片脉动调节两种情况下的涡轮非定常特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可调涡轮,随涡轮进口脉冲来流采用适当幅值的喷嘴叶片脉动调节,涡轮瞬态输出功率有了一定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喷嘴涡轮 脉动调节 非定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单片机的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恩华 周明 +1 位作者 李建秋 王戈一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9,共5页
开发了一种以PIC单片机为核心的柴油机可变喷嘴涡轮增压器电子控制系统,介 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电控系统的硬件结构,控制算法和软件设计,并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PIC单片机 柴油机 喷嘴涡轮增压器 电子控制系统 软件设计 工作原理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