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首台万兆瓦可调谐新型钕玻璃激光装置(华光装置)研制史
1
作者 林心月 王龙 刘锐 《量子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5-434,共10页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激光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克服了理论、技术和经费上的种种困难,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万兆瓦级可调谐新型钕玻璃激光装置(华光装置),于1989年11月25日稳定输出激光并通过鉴定。华光装置的研制成功,为激光与...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强激光物理实验室研究人员克服了理论、技术和经费上的种种困难,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万兆瓦级可调谐新型钕玻璃激光装置(华光装置),于1989年11月25日稳定输出激光并通过鉴定。华光装置的研制成功,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前沿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为我国培养了一批高水平激光技术人才。本文梳理了历史文献和档案资料,结合对参与华光装置研制的主要实验人员的访谈资料,系统回顾了该激光装置研制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并对该装置研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 万兆瓦钕玻璃激光器 华光装置 研制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传播中的科技伦理价值传递与治理原则
2
作者 刘萱 马健铨 李正风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科技传播中的科技伦理价值传递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同时科技传播也是广泛传递科技伦理价值内涵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本研究分析了科技传播中科技伦理价值传递的重要意义及内在特征,结合科技传播过程自身的特性分析了当... 科技传播中的科技伦理价值传递是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同时科技传播也是广泛传递科技伦理价值内涵的重要形式和渠道。本研究分析了科技传播中科技伦理价值传递的重要意义及内在特征,结合科技传播过程自身的特性分析了当代科技传播所需要传递的关键价值,并讨论了当代科技传播在实现价值传递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进而提出科技传播实现科技伦理价值传递的治理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科技传播 价值 科技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科技共同体的内涵、意义与构建路径
3
作者 王少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0-188,共9页
全球科技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加强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理念,它既是现实中应当确立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形式,更是理想中应确立的未来全球科技发展新图景。理解全球科技共同体需要结合科技发展实际,从科学学、科技哲学、科技政治学和技... 全球科技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加强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理念,它既是现实中应当确立的国际科技合作新形式,更是理想中应确立的未来全球科技发展新图景。理解全球科技共同体需要结合科技发展实际,从科学学、科技哲学、科技政治学和技术创新学等维度进行阐释与解读。全球科技共同体是各国及其科技实体以人类命运为系、以科技创新为根、以解决全球性重大科技难题为抓手,践行“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价值理念的全球科技合作形态。全球科技共同体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全球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破解全球性科技难题,是突破人类社会发展瓶颈的重要力量。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技术封建主义和技术资本主义,为防范封建逻辑和资本逻辑的负面影响,必须以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共识,吸引各国积极参与构建全球科技共同体;在技术社会主义要求下,以合则共赢理念设计全球科技共同体相关制度;以可持续合作为主线,建立全球科技共同体具体机制;发挥大国在科技领域的担当引领作用,推动全球科技共同体有效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共同体 科技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技合作 共同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科技伦理的价值取向、现实挑战与治理方略
4
作者 刘宁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0,共6页
我国科技伦理应坚持道德先行的伦理导向、问题驱动的人本导向、立足中国的自主导向。然而,科技创新引发的价值震荡与社会失序已从理论预判演变为全球性治理困境:规范建构与创新速度的失衡使科技伦理陷入滞后困境,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 我国科技伦理应坚持道德先行的伦理导向、问题驱动的人本导向、立足中国的自主导向。然而,科技创新引发的价值震荡与社会失序已从理论预判演变为全球性治理困境:规范建构与创新速度的失衡使科技伦理陷入滞后困境,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给科技伦理带来人本偏移性矛盾,国际竞争与本土话语的张力成为科技伦理不得不面对的自主适配性难题。有鉴于此,应构建“前置治理”“价值回归”“自主创新”三位一体的治理框架,建设预测性伦理预判机制,打造人本导向的技术发展路径,完善中国特色科技伦理治理体系,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伦理 价值取向 现实挑战 治理方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技术转移与制造业价值链攀升 被引量:7
5
作者 李智 董思睿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8-48,共11页
在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金融为破除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技术转移视角实证考察科技金融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够促进制造业价值... 在当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科技金融为破除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锁定提供了有力支撑。利用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技术转移视角实证考察科技金融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金融能够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且该促进作用表现出地区及来源异质性。一方面,科技金融对东部地区价值链攀升作用明显;另一方面,来自风险投资机构、资本市场、企业的科技金融投入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显著推动作用。在影响机制方面,技术转移在科技金融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对于不同来源的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的中介作用具有异质性。此外,科技金融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促进效应还具有非线性特征,当技术转移水平跨越门槛值时,促进效应才会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技术复杂度 技术转移 制造业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思考与探讨
6
作者 蒲娜娜 郝企信 +2 位作者 郭伟 孙世刚 张新仕 《农业工程》 2024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农业科技试验区以注重科技落地和解决生产难题为核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在梳理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基础上,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缓慢且地位下降,分... 农业科技试验区以注重科技落地和解决生产难题为核心,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在梳理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历程和现状基础上,研究其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河北省农业科技试验区发展缓慢且地位下降,分析其原因,主要存在对试验区的认识有偏差、试验区工作力度减弱和试验区立项难3种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恢复农业科技试验区项目支持、注重农业科技试验区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和加强试验区科技工作指导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试验区 农业总产值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学专业新生教学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与探索 被引量:4
7
作者 徐锡明 李飞飞 吕尊富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5期162-165,171,共5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根据农林高校农学类专业学生新生适应实际情况、育人目标、培养目标,通过设置新生教育课程,确立“专业认知、国家社会需求、专业素养、价值观、世界观”5个维度的课程思政目标。该文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新生课程为例,... 在新农科背景下,根据农林高校农学类专业学生新生适应实际情况、育人目标、培养目标,通过设置新生教育课程,确立“专业认知、国家社会需求、专业素养、价值观、世界观”5个维度的课程思政目标。该文以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新生课程为例,挖掘思政教学内容,采用多元教学方式精准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运行混合式思政教学反馈机制,建立含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措施,实现有限时间内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提升新生教育成果,积极推进农学类专业新生融入大学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 新生教育 课程思政 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史 教学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科学未发生于印度与中国之原因——关于李约瑟难题之一项思想史诠释
8
作者 戴景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0-285,共16页
李约瑟于世界科学史之整体诠释,提出“难解之谜”,使之成为研究者探索之对象,其基本观点在于:人类文明之科学发展,虽系基于世界范围内种种交流与积累所构成,为一集体之成果,然以“科学史”之角度而言,如何诠释历史之进程中“科学”与“... 李约瑟于世界科学史之整体诠释,提出“难解之谜”,使之成为研究者探索之对象,其基本观点在于:人类文明之科学发展,虽系基于世界范围内种种交流与积累所构成,为一集体之成果,然以“科学史”之角度而言,如何诠释历史之进程中“科学”与“技术”推动之必要环节,并阐明其关键性,成为必须处理之核心问题;故就此项诠释而言,必然同时关联于“科学思想”所以能产生突破之“内因”与“外缘”。以是“科学史问题”之最终解答,必然须涉入世界范围内之“文明史”。李约瑟之分项叙述之“科学史”研究,最终导向不同“文明进程”之比较,且于最终提出一重要之疑问:何以自伽利略起始之“近代科学”之突飞猛进,与其后出现之“工业革命”,皆仅肇生于近代欧洲,而未出现于印度与中国?尤其中国于14、15世纪之前,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西方,却不能有此突破,为一可异之事。此一属于现实之结果,虽已为史家所接受,视为乃西方文明发展中特殊因素所造成,无足称奇,然对于“科学史”之研究者而言,则仍应予以重视,不宜轻看。李约瑟“科学史之问”是否持续值得关注,从而有所谓“李约瑟难题”?端视质问者对于此一既属“科学史”,亦牵涉“文明史”之问题之理解深度。其中可能存在之探索角度,重要之方面大致有五:一属哲学史,一属专业之科学史,一属社会史,一属经济史,另一则属思想史。本文撰述之角度,即属上述五方面中,与“思想史”相关之部分,其内容包括“间接因素”与“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李约瑟 中国哲学 中国科技史 中国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宋金之际部分医学内容重辨
9
作者 姬永亮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3-65,F0003,共4页
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重要的年表性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以时间为序,系统表述了宋金之际发生的医学史实,以及对医学发展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具体年代、历史事件、参考文献等,大都附注有相应的引用文献出处。该书... 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领域重要的年表性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以时间为序,系统表述了宋金之际发生的医学史实,以及对医学发展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包括具体年代、历史事件、参考文献等,大都附注有相应的引用文献出处。该书编者对部分医学事件的陈述不甚准确,遂查找相关的原始文献与二手研究文献,考核厘正包括文字错漏、音同而误、形近而讹等造成的医学事件、医药著作、职官制度、法律条令等方面的差谬。建议编校时应反复查核各类文献中的专有名词,并且尽可能兼收并蓄相关专业领域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史·年表卷》 重辨 宋代 金代 医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天文科技档案名词“候簿”源流考
10
作者 丁海斌 郭嘉琦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26,共6页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 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天文记录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国家。中国古代辉煌的天文学成就与之息息相关。“候簿”为中国古代指代原始天文观测记录簿的专业名词,在中国古代天文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天文观测记录的内容包括日照时数、行星位置、星月运动、太阳高度角、风向等。“候簿”一词的产生可追溯到唐代,自唐代以后一直延续使用到清代,并在清代的使用频率达到顶峰。其义项在历史沿革中未发生较大嬗变。民国时期,“候簿”一词随着近代天文学的产生而逐步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簿 科技名词 档案名词 中国古代天文史 科技历史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11
作者 荀文娟 邱鑫君 周华金 《养殖与饲料》 2024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索《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畜牧人才。[方法]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挖掘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并应用于教学... [目的]探索《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思政的路径方法,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畜牧人才。[方法]采取混合式教学方式,进行《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挖掘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并应用于教学中。[结果]通过对本校2019级动物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调查,在《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创新意识、职业责任和专业自豪感均大幅度提高。[结论]切实将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可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及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需要和民族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科学 配合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 课程思政 家国情怀 职业道德 创新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体育科技50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3
12
作者 陈俊钦 黄汉升 +4 位作者 许红峰 罗超毅 韩淑艳 陈作松 朱昌义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7,18,共6页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回顾我国体育科技 5 0年的发展历程 ,力图全面深刻地反映我国当代体育科技发展全貌。结论指出 :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教发展紧密相联 ;经过为寻求独立发展而进行的艰难曲折探索 ... 采用文献法、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回顾我国体育科技 5 0年的发展历程 ,力图全面深刻地反映我国当代体育科技发展全貌。结论指出 :我国体育科技的发展与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教发展紧密相联 ;经过为寻求独立发展而进行的艰难曲折探索 ,吸取了盲目学习和急于求成的教训 ,经受了 1 0年的浩劫 ,终于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稳步的发展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腾飞发挥了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我国体育科技存在的差距 ,展望了 2 1世纪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新中国 体育科学技术 回顾 前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发达国家现代种业发展看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被引量:20
13
作者 黄钢 李颖 +2 位作者 王玲 汤永禄 徐玖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1387-1393,共7页
以发达国家种子产业百余年历史变迁和跨国种业公司发展趋势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指出实施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我国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阐述了种子科技价值链的概念、结构、系统功能和企业环境生态要素,以及实施种子... 以发达国家种子产业百余年历史变迁和跨国种业公司发展趋势为实证分析对象,研究指出实施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我国现代种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阐述了种子科技价值链的概念、结构、系统功能和企业环境生态要素,以及实施种子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产业 科技价值链 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历程、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48
14
作者 马名杰 张鑫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8,共8页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是科技管理体系和科研组织体系形成的时期;第二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恢复科技体系,启动试点改革;第三阶段:1985-1994年,重点是简政放权,支持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发展;第四阶段:1995-2000年,重点是调整科研体系,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第五阶段:2001-2011年,重点是建设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六阶段:2012年至今,重点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新中国成立70年来,科技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基础性制度短板已经成为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应继续围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国家科技计划和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破除束缚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体制 改革 历程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作物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黄钢 王宏 王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467-1471,共5页
发展特色作物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增长极、有机绿色食物的重要来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特色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发展特色作物产业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新增长极、有机绿色食物的重要来源、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区域特色经济的支柱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特色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项目投资少、产业边缘化、科技含量低、技术创新差、加工水平低、精深加工差、知识产权少、保护意识弱等诸多问题。必须大力实施特色作物产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战略,将其作为我国发展特色作物科技产业的指导思想,重视科学制定特色作物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作物科技产业投资主体、构建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等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作物 科技产业 技术创新 科技价值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价值链及创新主体链接模式 被引量:65
16
作者 黄钢 徐玖平 李颖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5,共9页
本文探讨了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在阐释科技价值链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从科技创新源到成果产业化全过程中科技价值链的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科技价值链七类组织节点及其链接模式,指出六种基本链接单元是构建科技价值链复... 本文探讨了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在阐释科技价值链概念的基础上,建立了从科技创新源到成果产业化全过程中科技价值链的结构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科技价值链七类组织节点及其链接模式,指出六种基本链接单元是构建科技价值链复杂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研究了三种关键创新环及其与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的关系,对企业科技价值链与多元化创新主体及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多种链接方式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价值链 系统创新 组织节点 链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与协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34
17
作者 王丽平 李菊香 李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4,共6页
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为了解其价值共创的具体运行逻辑,保障价值共创的持续性,基于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特征与要素构成,深入分析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设计基于价值共创的科... 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为了解其价值共创的具体运行逻辑,保障价值共创的持续性,基于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特征与要素构成,深入分析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模式,设计基于价值共创的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协作机制,为科技服务业创新生态系统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协作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科学技术与旅游业结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捷 张进 刘佳 《旅游科学》 CSSCI 2005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关于科技发展趋势及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价值链理论 ,分析了旅游价值链的特征 ,以及科学技术在未来旅游业中带来的新的旅游价值链体系 ,提出了传统功能、衍生功能、虚拟功能和新生功能四种... 本文回顾了国际上关于科技发展趋势及信息通信技术在旅游业中应用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价值链理论 ,分析了旅游价值链的特征 ,以及科学技术在未来旅游业中带来的新的旅游价值链体系 ,提出了传统功能、衍生功能、虚拟功能和新生功能四种不同功能指向的旅游科技类型 ,并将科技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模式分为两种基本模式 :需求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文章对产生两种模式的技术背景和未来社会经济背景及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链 科学技术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价值取向与评估框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再进 徐治立 田德录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共6页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 本文从政策科学的研究视角,对科技创新政策的价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凝练提出中国科技创新政策具有政治功能、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社会发展和生态进化等基本价值取向,并确立了事实评估与价值评估相结合为主的评估理念。在此基础上,基于中国国情和科技创新政策内容与特点,研究构建了以价值评估为内核、技术分析为工具,涉及政策制定、执行和效果各环节,全过程回应的综合评估框架,并就该评估框架的实践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价值取向 政策评估 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 被引量:30
20
作者 杨瑞林 王永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1,共4页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形成的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揭示了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之间的合...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人们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展示了生命科学各个学科形成的历史以及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揭示了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以及科学家所持观点之间的碰撞和论争,展示了成功的实验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之间密切相关,呈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生命科学史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探究性学习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史 教育价值 生物学素养 探究性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