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1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the Basis of Value Creation Logic of Balanced Score Card
1
作者 Yang Yuhong Ni Ning Ni Na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13-317,共5页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under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 financial crisis,the rate of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 under the guidance and support of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policy.Because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t financial crisis,the rate of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ment decreased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ncreased,the profi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s on the decline or even in a loss.The paper,based on the value creation logic of Balanced Score Card,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 as the basis,using Strategy Map and Cascade Strategy,integrate the key internal procedures to increase the strategic preparation of intangible assets to guide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平衡计分卡 商业模式 逻辑 价值 创新 差异化战略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民宿“家”属性的主客建构--基于莫干山莫梵民宿的个案研究
2
作者 吴文智 刘诗逸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3-44,共12页
作为非标准化住宿产品,乡村民宿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就是为顾客提供“家”属性的住宿体验,这也成为其区别于传统酒店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民宿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经营者在一味追逐经济效益中忽视了乡村民宿这一核心属性,以... 作为非标准化住宿产品,乡村民宿的核心吸引力之一就是为顾客提供“家”属性的住宿体验,这也成为其区别于传统酒店业的重要特征。然而,随着民宿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经营者在一味追逐经济效益中忽视了乡村民宿这一核心属性,以至于让民宿沦为纯粹的商业性经营场所,误导了顾客对民宿的消费认知,最终损害了民宿发展的韧性。为此,文章以莫干山仙潭村网红民宿“莫梵”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和网络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究了乡村民宿“家”属性的主客建构过程。研究表明:民宿主人通过打造消费景观空间、主客共享空间、精神享受空间,尝试探索民宿从“我家”到“彼家”的建构;民宿顾客则通过物理空间下的环境感知、精神空间下的情感联系和虚拟空间下的忠诚行为,尝试参与民宿从“彼家”到“我家”的建构。主客双方在互动中不断重塑、建构新的家,也在互动中实现主客价值共创,“彼家”和“我家”逐渐打破界限、不断融合。文章基于主人和顾客两个主体,探讨了乡村民宿“家”属性建构中“彼家”与“我家”的互动、交融、价值共创,为民宿“家”属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认知,也为民宿未来营造家一般的体验环境提供了新的行业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民宿 “家”属性 主客建构 价值共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文化旅游空间形成要素及路径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与扎根理论分析
3
作者 马聪玲 滕菲菲 李翎维 《重庆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7-103,共17页
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的愈加成熟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机遇,游客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希望在文旅空间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因此,沉浸式文旅产业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愈加成熟不断细分出众多沉浸式文旅业态。以沉浸式文旅空间作为切入口... 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的愈加成熟为文旅产业的转型带来了机遇,游客逐渐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希望在文旅空间中展开积极的互动。因此,沉浸式文旅产业应运而生,并随着市场的愈加成熟不断细分出众多沉浸式文旅业态。以沉浸式文旅空间作为切入口,运用扎根理论,对“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的游客评论进行逐级编码,识别出游客的心流历经“心流前因—心流体验—心流影响”三个阶段,“前期设计”与“现场管理”两个外界因素在游客心流历程的不同阶段产生影响。“前期设计”通过对目标游客、工具使用、任务类别的限定来影响三者的协调搭配,进而干预心流前因;“现场管理”通过工作人员的服务让游客渐渐沉浸其中,顺利完成心流历程的后两个阶段。基于此,提炼出核心范畴“价值共创”,游客心流是各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依据研究结论对沉浸式文旅产业的管理策略、文旅融合等方面提供实际建议,有助于文旅产业借助沉浸式风口实现深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流体验 扎根理论 价值共创 沉浸式文旅空间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下裂变创业价值共创路径--基于“海尔系”创业活动的双案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宫舒文 李志刚 +1 位作者 王举颖 彭涛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4,共12页
近年来,组织关系及其协同演化成为裂变创业研究的重点,然而尽管现有研究针对裂变视角下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与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却忽视了价值共创这个重要前提和关键动力。本文以机会—资源一体化为透镜,对海尔与源自“海尔系”的两家... 近年来,组织关系及其协同演化成为裂变创业研究的重点,然而尽管现有研究针对裂变视角下商业生态系统构建与重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却忽视了价值共创这个重要前提和关键动力。本文以机会—资源一体化为透镜,对海尔与源自“海尔系”的两家裂变新创企业实现价值共创的路径进行探究,归纳出一体化交互、匹配式连接与适应性重构三个关键环节。同时,基于不同裂变情境提炼出两条独特路径:互补型裂变创业通过资源驱动一体化、供应链群连接和内生能力重构的路径实现价值共创,具有“聚核式”共创特点;创新型裂变创业通过机会驱动一体化、产业集群连接和外拓能力重构的路径实现价值共创,具有“触点式”共创特点。本文揭示了裂变创业价值共创的三个关键环节和两条独特路径,对新创企业与母体企业如何在裂变创业过程中实现协同共创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创业 价值共创 案例研究 机会—资源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作社何以转型为社会企业--基于权变组织创新视角的纵向单案例研究
5
作者 成鸿庚 李健 李筱涵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63,共13页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合作社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挑战。为探索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基于权变组织创新视角,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合作社为适应环境变化、实现村社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双重目标而不断更新价值创...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合作社进行自我改造以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挑战。为探索合作社转型升级的可能路径,基于权变组织创新视角,本文通过单案例分析法,揭示了合作社为适应环境变化、实现村社农业生产和社会服务的双重目标而不断更新价值创造模式的转型过程。研究发现:(1)在制度不确定性与乡村合作创变精神驱动的双重情境逻辑中,合作社向社会企业转型过程包括要素积聚、组织扩张、目标冲突和规范认证四个阶段,阶段性对应策略为关键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升级、参与主体协调和双元价值稳固。(2)合作社转型社会企业是一个多维权变组织创新过程,基于权变情境持续调适组织商业模式和村社共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差异化动态能力,兼顾产业生产逻辑、内部治理逻辑与外部制度逻辑的良性自洽。(3)合作社转型社会企业与价值创造过程存在动态一致性,在从无意识形态到组织自觉的转型中价值主张不断变化,而价值创造模式亦需要经历价值转译、价值捕获、价值转移和价值平衡的阶段性目标调整。本研究结论对组织变革理论中的价值创造模式及合作社良性有序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农业创业管理及合作社理论拓展贡献了知识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社 社会企业 价值创造 乡村振兴 动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研究 ——基于GT-fsQCA的混合方法
6
作者 董媛媛 姚行瑞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7,共15页
数字化冲击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变革了主体间创新协同和价值共创方式,引发了有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探讨。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 数字化冲击了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轨迹,变革了主体间创新协同和价值共创方式,引发了有关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探讨。采用扎根理论识别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因素,归纳出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理论模型,并运用fsQCA方法揭示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核心领导力、互补者绩效、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创新、数据应用创新、智能制造场景和用户体验场景是构成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重要因素,但上述7个因素均不能单一构成高价值共创的必要条件。存在3条高价值共创的组态配置,包括数字平台主导智慧型、数字技术赋能制造型和数据驱动服务型。在“生态种群优势”中,核心领导力和互补者绩效存在互补关系。在“数字创新模块”中,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平台创新及数字应用创新两两之间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在“创新应用场景”中,智能制造场景和用户体验场景存在替代和互补关系。本文破解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路径“黑箱”,明晰了系统内价值共创因果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路径研究 GT-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案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杨保军 黄晓华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 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是多元主体协同的过程。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为案例,从企业绿色产品品牌、产业绿色品牌到区域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分析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演进逻辑与价值共创动力机制。通过构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动力机制模型,系统识别了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内外生动力机制耦合对绿色品牌价值创造具有协同效应,各主体共同促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生态系统的价值共创。案例揭示了西北地区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价值共创的微观行为逻辑与宏观生态规律,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建设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 绿色品牌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1 位作者 杜媛媛 李梦晓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27,共16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加了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如何借力数字技术来应对外部环境风险值得关注。本文以制度理论、资源整合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基于全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具体作用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正向影响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资源整合能力与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在数字技术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制度环境正向调节价值共创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作用,并正向调节数字技术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明晰了考虑制度环境的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韧性提升的具体作用机制,对于促进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资源整合能力 价值共创 创新生态系统韧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以海尔卡奥斯为例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水莲 付晗涵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9,共9页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长效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也是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导的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机制。研究发现,价值共创机制包括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创新生态系统中,模块化机制、场景化机制和互补机制高效整合生态资源,提升生态数字化能力,从而形成创新生态系统的同边网络效应、跨边网络效应和跨领域网络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研究情境,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研究,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工业互联网平台 价值共创 模块化机制 场景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对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影响的逻辑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惠宁 杨金璇 许潇丹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62,共13页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在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创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形成机理看,人工智...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当代先进生产力,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在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创造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形成机理看,人工智能不仅能够从重塑生产力主体、升级生产工具、拓展生产对象三个方面赋能,建构制造业生产力系统,同时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打造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的生产体系。从作用机制看,人工智能通过发挥数据驱动效应、创新促进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协同推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从实现路径来看,通过建立健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的制度体系、提高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培育复合型人才队伍、加速工业数据价值化、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等,实现人工智能驱动制造业新质生产力价值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制造业 新质生产力 价值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网络视域下乡村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机制研究——基于湖北省D村的工作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伶俐 彭宜红 胡梓瑜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搭建-拓展”分析框架,以湖北省D村“共同缔造”试点工作为样本,运用质性分析方法对D村治理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行解析,梳理各行动者在乡村治理共同体的角色与作用。结果表明:乡村治理共同体是在核心行动者主导下,通过行动者网络“关系重塑-利益联结-动态调适”实现异质行动者行动一致的治理样态,其关键在于核心行动者借助行动者网络联盟创造公共价值,以高度的利益关联和情感联结夯实乡村治理共同体的基础,以持续的动态调适保障乡村治理共同体的长效。据此,建议通过核心行动者构建异质行动者网络、多维度满足异质行动主体利益诉求、动态调整行动主体及其目标等途径构建乡村治理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共同体 共同缔造 公共价值 行动者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下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蓓 黄薏翰 朱吉婵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9,共14页
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有助于促进社区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基于双系统理论,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以及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的并行中介作用和社区氛围的调节效应。采用偏最小... 引导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有助于促进社区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基于双系统理论,探讨两种不同形式的绿色互动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以及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的并行中介作用和社区氛围的调节效应。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PLS-SEM)对收集的472份有效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绿色情感互动和绿色信息互动正向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且前者的作用更显著,表明绿色情感互动通过触发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绿色生产理念的价值共振,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正向作用更大;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在其中起并行中介作用,即绿色情感互动与绿色信息互动通过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两条并行的心理机制路径间接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值得关注的是,社区氛围不仅削弱数字信任与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间的关系,还会弱化绿色情感互动与绿色信息互动通过数字信任和绿色信任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间接效应,较强的社区氛围或许引发信息超载和虚假舆论等负面影响,导致绿色互动通过消费者信任对价值共创行为的间接影响减弱。鉴于此,为更好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社区支持农业实践者应为消费者打造沉浸式交互场景,强化成员间绿色价值情感纽带;开发可视化溯源系统,筑牢消费者对社区支持农业的数字信任与绿色信任基础;畅通多元化交流渠道,营造理性自由社区氛围。研究结论从理论上厘清绿色互动如何促进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从实践上为优化社区支持农业经营策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互动 信任 价值共创行为 社区氛围 社区支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晶晶 胡伟 郝喜玲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1,共14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正成为新兴商业基础设施,由于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称,系统内互补者面临新型悖论关系。已有研究在理解数字平台中多边关系复杂性与互补者战略权变性规律上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对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认知。为此,在对国...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正成为新兴商业基础设施,由于权力和信息的不对称,系统内互补者面临新型悖论关系。已有研究在理解数字平台中多边关系复杂性与互补者战略权变性规律上仍显不足,尚未形成对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系统性认知。为此,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的基础上,追溯互补者悖论关系形成的理论渊源,对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所面临的“互补与依赖”“竞争与合作”“合法性与独特性”3组悖论关系进行系统性梳理。进一步探讨悖论关系的影响因素、管理策略、绩效与结果,旨在构建数字平台生态系统中互补者悖论关系管理的整合研究框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从悖论视角对互补者的创业过程进行微观层面的剖析,不仅能进一步挖掘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情境特点,整合已有互补者创业研究,而且对于拓展悖论的应用范围,推动悖论理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互补者 悖论关系 价值创造 价值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与构建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兴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0-123,共14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 在数字经济时代,创新范式持续迭代,企业成为驱动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力量。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具有企业主导性、深度协同性、数字赋能性和高度适应性四大基本特征。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基于DART模型的价值共创机制与数字技术驱动机制,二者紧密耦合并相互赋能。企业主导型数字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进一步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界定并明确划分各创新主体的角色与核心责任,并不断完善价值共创与数字技术驱动的双轨并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主导 数字创新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数字技术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下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15
作者 张路 张晴 宋明亮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7,共17页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用实地观察法调研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统计游客基本信息、行为特征,以及利用IPA法得出影响游客体验的服务要素,并结合用户访谈法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诉求,得出设计机会点和设计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地图、服务蓝图、服务系统图构建设计方案。结果 基于调研内容梳理设计机会点,提出宜居宜游空间共享原则、休闲体验活动共创原则、乡村发展全面共建原则、多元主体协同共生原则四项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原则,并输出服务平台、体验活动流程等设计方案。结论 价值共创介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能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相应价值,构建多方利益最大化的主客共享空间,为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环城市乡村旅游 服务系统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的案例研究
16
作者 陈志军 盖明哲 王琳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54,共15页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 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带来了机会和挑战。通过对宏济堂的探索性案例研究,基于组织模块化视角揭示数字化时代老字号企业如何进行价值创造的研究发现:(1)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价值创造机制,其中组织内部模块化的价值创造以价值链重塑为基础,呈现横向文化价值、信息结构优化的界面联结和纵向理念融合、价值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心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组织外部模块化则以价值网络形成与拓展为基础,呈现文化共建、协同创新的界面联结,并运用了结构和资源赋能的数字化赋能机制。(2)老字号企业的价值创造是组织内外部模块化过程中文化和创新双融的联结结果,是从紧密耦合、非耦合向松散耦合的演化过程。这对老字号企业创新价值创造模式、打造竞争优势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字号企业 价值创造 组织模块化 界面联结 数字化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体间依赖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伙伴企业视角
17
作者 顾桂芳 李文元 朱雪蕴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24,共11页
伙伴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依赖关系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基础。引入伙伴企业合作导向和核心企业治理(核心企业契约治理和核心企业关系治理),探讨主体间依赖(不对称依赖和联合依赖)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收集399份伙... 伙伴企业与核心企业间的依赖关系是实现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基础。引入伙伴企业合作导向和核心企业治理(核心企业契约治理和核心企业关系治理),探讨主体间依赖(不对称依赖和联合依赖)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的作用机制,收集399份伙伴企业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①不对称依赖对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具有负向影响,联合依赖对其具有正向影响;②伙伴企业合作导向在不对称依赖、联合依赖与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间起中介作用;③核心企业契约治理对不对称依赖通过合作导向影响价值共创的中介效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核心企业关系治理对其无显著影响;相反,联合依赖通过合作导向影响价值共创的中介效应受到核心企业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的正向调节。研究结论对于构建健康的合作主体关系,促进创新生态系统价值共创提供参考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依赖 创新生态系统 价值共创 合作导向 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公共价值研究中“找回伦理”:不可知性、启发式和伦理要求
18
作者 杨开峰 郭一帆 刘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25,共8页
公共价值创造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框架和模型,以帮助公共管理者在复杂治理情境下实现公共价值。这些理论框架本质上是为应对公共价值创造的不可知性问题而设计的启发式方法,主要用于提供... 公共价值创造作为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议题,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提出了多种框架和模型,以帮助公共管理者在复杂治理情境下实现公共价值。这些理论框架本质上是为应对公共价值创造的不可知性问题而设计的启发式方法,主要用于提供解决模糊问题的路径指引。然而,现有的公共价值启发式方法并非万能,它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对伦理问题的关注仍然不足,难以有效解决潜在的价值冲突。为此,提出将伦理维度纳入公共价值启发式方法的四种途径:(1)结合公共价值启发式与伦理启发式,以拓展价值判断的维度;(2)识别公共价值创造中的核心伦理议题,以应对可能的道德困境;(3)探讨公共管理者在价值创造决策中的伦理认知偏差,以提升决策合理性;(4)关注公共价值创造的制度伦理,以确保价值实现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上述路径的提出,为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公共价值创造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拓展了公共管理领域的伦理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价值 公共价值创造 启发式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
19
作者 杨善林 张强 康宇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7,共16页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 在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高端装备研发呈现出系统复杂、价值主体多、跨生命周期协同要求高等特征。本文聚焦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共创生态与智能协同技术体系,从航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高端手术机器人及其系统的研发场景分析出发,剖析了高端装备研发过程的价值链结构以及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在价值创造、运行机制、调控方式与协同模式等方面呈现出的演化特征;阐述了基于价值共创的自组织管理激励、基于价值分配的自适应运行调控、面向协同研发的数据模型互操作等围绕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共创的三大类核心机制设计问题;分析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网络融合、智能感知与场景建模、生成式人工智能决策、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平台等四项关键智能协同技术;进一步提出了加强链主企业引领作用、强化平台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和数据模型互操作标准制定等发展建议。相关研究内容可为高端装备研发价值链的协同创新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业的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转型提供系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高端装备研发 价值链共创 智能协同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共创背景下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战略协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王腾 刘心茹 +1 位作者 周海炜 董青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9-105,共7页
随着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开发的推进,如何促进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各主体的战略协同已成为研究焦点和工作重点,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其影响因素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以4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案例,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 随着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开发的推进,如何促进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各主体的战略协同已成为研究焦点和工作重点,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其影响因素与路径。基于扎根理论方法,以4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为案例,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分析样本资料,归纳、提炼相关概念与范畴,探讨各要素的理论内涵以及对生态文旅战略协同的影响,并从价值共创视角构建了风景区生态文旅战略协同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由生态认知、责任认知、行为效果感知构成的协同主体参与认知,可以直接促进水利风景区生态文旅的主体战略协同;政策激励、基础设施配套、竞争环境等价值共创环境要素,吸收能力、冗余资源、组织正规化等价值共创能力要素,以及信任、协作机制、合同治理等价值共享关系要素分别发挥情境作用,可以进一步强化协同主体参与认知对生态文旅战略协同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生态文旅 战略协同 价值共创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