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THE PLOT METHOD OF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FORMULA
1
作者 Liu Yilun Yao Wei(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8年第1期54-57,共4页
The fatigue life for components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plot method which is easy and convenient i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usu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formula, a new formula for estimating the low stress and hig... The fatigue life for components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plot method which is easy and convenient in engineering. Based on the usual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formula, a new formula for estimating the low stress and high cycle fatigue life is proposed and deduced, which has adopted more accurate SN curve relationship——WeibullSN curve formula. The solution of the new formula is given, too. In addition, an example has been calculated and proved in practice. The results of the new formula and the old one are given and compa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the PLOT method Weibull SN cur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Fatigue的汽车驱动桥壳疲劳寿命预估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晶 宋健 +1 位作者 张步良 冯喜成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0-214,共5页
运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2.0建立某型商用车驱动桥后桥壳的实体模型.依据有限元基本理论,进一步建立该桥壳的有限元模型,并在通用有限元分析系统MSC.Nastran中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基于应力分析结果,采用有效的疲劳寿命预... 运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ngineer Wildfire2.0建立某型商用车驱动桥后桥壳的实体模型.依据有限元基本理论,进一步建立该桥壳的有限元模型,并在通用有限元分析系统MSC.Nastran中进行有限元应力分析.基于应力分析结果,采用有效的疲劳寿命预估方法,利用专业耐久性疲劳寿命分析系统MSC.Fatigue对该桥壳进行全寿命分析,得到桥壳整体的疲劳寿命分布和危险点的寿命值.通过与台架疲劳试验的桥壳失效情况相对比,预估结果与试验结果一致.而后对在试验中发生破坏的桥壳进行疲劳断口的微观分析.最终在试验与仿真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对该型桥壳生产的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 有限元方法 疲劳寿命预估 断口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冲击下T300/69层合板压-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鹏 刘俭辉 韦尧兵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2,共7页
边缘低速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产生分层、基体挤压等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安全使用和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种针对边缘低速冲击后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实际工程意义。通过低速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和压-压疲劳试验... 边缘低速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产生分层、基体挤压等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安全使用和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种针对边缘低速冲击后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实际工程意义。通过低速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和压-压疲劳试验获得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凹陷损伤尺寸、压缩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等数据。基于平均应力破坏准则,结合开口等效法,将层合板冲击损伤区域等效为相应孔径,提出不同冲击能量的等效损伤系数,建立了考虑冲击损伤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较高,误差控制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开口等效法 边缘低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接接头疲劳失效机理分析及寿命预测方法
4
作者 翁硕 周晓洋 +3 位作者 罗陵华 袁奕雯 冯金芝 邵珊珊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31,共9页
对Q345钢单边焊角接接头进行压弯疲劳性能测试,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加载试验,获取其疲劳寿命数据,分析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揭示了接头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位置由焊根处逐... 对Q345钢单边焊角接接头进行压弯疲劳性能测试,通过不同应力水平下的加载试验,获取其疲劳寿命数据,分析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行为,揭示了接头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力水平的增加,焊接接头的疲劳失效位置由焊根处逐渐转移至焊趾区域,表现出明显的失效位置迁移现象.进一步的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失效位置迁移现象主要受材料局部强度差异及焊缝微观缺陷等因素引起的应力集中分布变化影响.为实现对角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合理评估,基于试验结果,分别采用缺口应力法与结构应力法进行寿命预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应力法在不同应力水平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疲劳寿命数据均落于二倍寿命分布带范围内,优于缺口应力法,验证了结构应力法在焊接接头疲劳寿命评估中的适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接接头 结构应力法 缺口应力法 疲劳性能 寿命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莉佳 刘振晖 +2 位作者 尹晓静 严文强 郝兆朋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4-224,共1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也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实际服役工况环境对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的强度、刚度尤其是疲劳寿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开展接近轨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也对轨道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实际服役工况环境对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的强度、刚度尤其是疲劳寿命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开展接近轨道车辆零部件真实服役环境(如复合载荷、高/低温)下的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实践意义。首先,本文对传统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尤其对基于临界平面法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就有限元模拟技术在传统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并阐述了其在新兴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这对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车辆零部件材料 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有限元模拟 临界平面法 损伤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橡胶疲劳寿命研究进展
6
作者 付江华 李婉婷 +2 位作者 江鑫 尹亚坤 申秀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3-171,共9页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橡胶结构的疲劳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悬置的使用寿命,从橡胶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仿真分析与性能优化、测试4个方面进行归纳,综述了国内外橡胶疲劳寿命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影响橡胶疲劳寿命的因素,论述了...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橡胶结构的疲劳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悬置的使用寿命,从橡胶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仿真分析与性能优化、测试4个方面进行归纳,综述了国内外橡胶疲劳寿命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影响橡胶疲劳寿命的因素,论述了橡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及其预测效果,阐述并分析了橡胶疲劳寿命有限元仿真及测试现状,指出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橡胶疲劳寿命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 疲劳寿命 预测模型 分析方法 疲劳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疲劳试验机主轴轴承动力学分析及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7
作者 张自影 朱峻炜 +3 位作者 杨岩 刘妤 梁举科 杨鄂川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6,共7页
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的有效工作时长受限于转子系统的轴承疲劳寿命,以转子系统中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方法,建立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以及滚子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轴承运转的动力... 滚动接触疲劳试验机的有效工作时长受限于转子系统的轴承疲劳寿命,以转子系统中的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疲劳寿命的预测方法。采用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方法,建立滚动轴承动力学模型以及滚子滚道接触的有限元模型,分析轴承运转的动力学过程,通过结合I-H理论,分别计算轴承的内外圈以及滚子的疲劳寿命。在对模型验证的基础上,模拟分析了不同径向载荷工况下滚动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相较ISO标准和L-P理论模型,模型更全面考虑了轴承滚子滚道的疲劳寿命,计算的轴承疲劳寿命更小,为疲劳试验机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预测和分析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疲劳寿命预测 疲劳试验机 多体动力学 有限元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平面法的试验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8
作者 邢雪 朱贺 +2 位作者 马炳杰 夏兆旺 陈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为对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以标准试验件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振动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基于临界平面法,结合随机过程谱矩理论以及Minner线性疲劳累积理论,建立了一个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开展了试验件模态试验以及随机振动疲劳试验,得到了试验件在平直谱频段范围均为70~150 Hz,峰值分别为0.15、0.25、0.35 g^(2)/Hz工况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表明,试验件在3种工况下的疲劳寿命试验值与预测值误差分别为1.83倍、1.70倍、1.89倍,均在2.5倍误差带以内,说明了该预测模型在试验件悬臂梁安装形式随机振动工况下寿命预测的可行性,对处于多轴随机振动工况下的船舶结构寿命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平面法 随机振动 悬臂梁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轴承钢滚动接触疲劳模拟及寿命预测 被引量:4
9
作者 付悍巍 张绍田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8,共10页
主轴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安全部件,由综合性能优良的轴承钢制备,材料须具备高表面硬度、高断裂韧度、耐高温、抗疲劳、抗腐蚀等特点。然而,严苛的运行条件使轴承钢因滚动接触疲劳(RCF)而失效,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准确预测轴承钢... 主轴轴承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安全部件,由综合性能优良的轴承钢制备,材料须具备高表面硬度、高断裂韧度、耐高温、抗疲劳、抗腐蚀等特点。然而,严苛的运行条件使轴承钢因滚动接触疲劳(RCF)而失效,严重影响飞行安全,因此,准确预测轴承钢的RCF寿命是保证航空发动机可靠性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航空发动机轴承钢RCF和寿命预测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且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首先介绍了轴承滚动体和滚道间赫兹接触导致的特殊应力场,其中剪切应力分量在次表面达到峰值,这解释了轴承钢次表面RCF复杂机理的原因,提出在理想条件下次表面起源的RCF是轴承钢的重要失效模式,同时,随着接触应力的增加,材料的响应方式从弹性向塑性演进;此外,由于航空发动机轴承实际服役环境恶劣,表面起源的RCF也会发生,因此存在两者之间的竞争。接着,总结对比了三种对RCF寿命的理论预测思路,即概率模型、机理模型和数值模型,并分析了这三种模型各自的优缺点:概率模型发展成熟,工业界应用广泛,但本质是一类统计学模型,缺少RCF机理,科学性较低;决定性模型通过对物理过程的描述预测RCF寿命,科学性高但模型过于简化,精确性不高;数值模型兼顾了工程实际和科学性,是针对RCF寿命预测问题的有力手段,但精确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最后,基于当前的研究现状,建议在未来从解决RCF过程中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嵌入RCF机理优化寿命预测模型和发展人工智能在RCF寿命预测的应用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轴承钢 滚动接触疲劳 寿命预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36钢焊接接头焊趾处应力集中对高低周复合疲劳的影响
10
作者 徐连勇 龙志平 +2 位作者 赵雷 韩永典 彭晨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共9页
为研究船舶结构用钢EH36钢焊接接头焊趾处应力集中对高低周复合疲劳的影响,对不同焊缝形貌20 mm厚EH36钢双面全熔透对接接头进行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研究发现,高低周复合疲劳对接头寿命的降低幅度随着高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结合数字... 为研究船舶结构用钢EH36钢焊接接头焊趾处应力集中对高低周复合疲劳的影响,对不同焊缝形貌20 mm厚EH36钢双面全熔透对接接头进行高低周复合疲劳试验.研究发现,高低周复合疲劳对接头寿命的降低幅度随着高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测量结果分析,发现焊趾处应力集中系数越大,接头的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越低,其降低幅度随着高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力集中系数高的接头疲劳寿命低且寿命预测结果分散性增大;Palmgren-Miner模型和Zhu模型由于未充分考虑高低周耦合损伤作用,导致寿命预测结果相对危险.修正后Zhu模型在充分考虑低周疲劳对高低周复合疲劳寿命的影响后,预测寿命大于实际寿命的预测点较少,预测结果相对安全,且分散性较小,误差也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周复合疲劳 S-N曲线 应力集中 疲劳寿命预测 数字图像相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建模
11
作者 刘俭辉 王杰 +1 位作者 华飞龙 赵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9,共7页
鉴于Manson-Coffin方程未考虑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影响,以及缺口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首先,考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借助坐标变换原理和临界面... 鉴于Manson-Coffin方程未考虑应力梯度和附加强化的影响,以及缺口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对疲劳损伤演化过程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多轴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首先,考虑裂纹萌生和扩展的物理机制,借助坐标变换原理和临界面理论,以最大剪切应变幅为损伤参量确定临界面位置;其次,分别对临界面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归一化处理,提出了考虑多轴应力集中系数和应力梯度影响指数的等效应力梯度因子;同时,考虑相位差、路径非比例和材料非比例对疲劳寿命的影响,提出了新的非比例附加强化因子;最后,结合Manson-Coffin方程建立了考虑应力梯度和非比例附加强化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Manson-Coffin方程、LV模型和FS模型的预测寿命与实验寿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其它3种模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缺口件 应力梯度效应 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 寿命预测 临界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距离理论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
12
作者 刘俭辉 吴生磊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8-544,共7页
临界距离法(TCD)考虑了缺口有效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但忽略了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权重。本文以多轴载荷下缺口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距离理论,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疲劳寿命... 临界距离法(TCD)考虑了缺口有效应力对疲劳损伤的影响,但忽略了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权重。本文以多轴载荷下缺口件为研究对象,基于临界距离理论,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一种适用于多轴载荷下缺口件的疲劳寿命预估模型。首先,考虑加载路径对非比例附加强化的影响,提出考虑相位差的非比例附加强化系数;其次,基于权函数理论,通过归一化处理的方式消除距离量纲对有效应力应变的影响,建立考虑缺口根部附近非均匀应力场和非比例附加强化效应的权函数,对临界距离法进行修正;最后结合Manson-Coffin方程,提出基于临界距离线法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借助En8和Al7050-T7451两种材料的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较好,均位于三倍误差分散带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轴疲劳 临界距离法 非比例附加强化 相位差 疲劳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管道热疲劳试验设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永明 李振华 +1 位作者 赵迎港 陆永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0,共7页
核电厂压力容器启停堆和正常运行时,温度压力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随着波动次数的增加,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疲劳损伤。依托北京某高校高温高压腐蚀实验站亚临界水汽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双回路,设计了一种承压管道高通量热疲劳试... 核电厂压力容器启停堆和正常运行时,温度压力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波动,随着波动次数的增加,会对设备和管道造成严重疲劳损伤。依托北京某高校高温高压腐蚀实验站亚临界水汽环境结构材料试验装置双回路,设计了一种承压管道高通量热疲劳试验方法。基于该试验方法,完成了瞬态水温变化对管道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随冷却速率降低而逐渐降低。结合有限元数值模拟和三维裂纹扩展分析软件建立了阶梯管道结构的热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并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热疲劳 疲劳裂纹扩展 有限元方法 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700/PPS热塑缠绕复合材料NOL环拉-拉疲劳行为研究及寿命预测初探
14
作者 闫磊 赵飞 +3 位作者 还大军 张盛源 王斌 肖军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3-81,共9页
面向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T700/PPS)热塑性复合材料缠绕构件应用,首次将NOL环试验用于拉-拉疲劳行为研究并提出寿命预测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固结缠绕平台,采用T700/PPS预浸料和激光辅助缠绕原位固结工艺制备NOL试样;... 面向碳纤维增强聚苯硫醚(T700/PPS)热塑性复合材料缠绕构件应用,首次将NOL环试验用于拉-拉疲劳行为研究并提出寿命预测方法。基于自主研发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固结缠绕平台,采用T700/PPS预浸料和激光辅助缠绕原位固结工艺制备NOL试样;按照标准NOL环拉伸试验得到其静拉伸强度均值为2438.35 MPa,离散系数为2.0%,破坏模式表现为脆性断裂,据此静强度数据制定疲劳测试的应力水平。针对环形试验件特点设计“分瓣圆环”疲劳夹具,开展NOL环在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拉-拉疲劳试验,借助红外热成像仪观测并分析其在疲劳周期内的热学行为,捕捉和分析破坏模式。针对疲劳寿命数据离散性大的特点提出便捷高效的寿命预测算法:基于K-means聚类实现快速数据筛选,构建灰色GM(1,1)模型进行NOL环疲劳寿命预测并绘制S-N曲线。结果显示,当应力水平低于静强度的47%时,疲劳寿命将超过107次,进入无限疲劳寿命阶段,为高速旋转缠绕件及热塑缠绕压力容器寿命设计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复合材料 NOL环疲劳试验 热学行为 破坏模式 数据筛选方法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国坚 石伟朝 刘阳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为研究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对压气机材料TC11微动疲劳试样进行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梳理了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并将SWT微动损伤参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弧度... 为研究可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通过对压气机材料TC11微动疲劳试样进行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分析,梳理了基于临界面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基本流程,并将SWT微动损伤参数的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弧度较小的榫头工作面会使得榫连接模拟件接触区域的SWT临界面参数值降低,有利于提高微动疲劳寿命;基于SWT临界面参数的寿命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分散带在2倍因子以内,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实际构件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微动疲劳 临界面法 TC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的7050铝合金腐蚀疲劳寿命预测及对比
16
作者 汲高飞 李志鹏 宋贤海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34,共7页
对7050铝合金依次进行腐蚀和疲劳试验,获得了腐蚀后合金的疲劳寿命;分别利用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得到腐蚀时间、NaCl溶液浓度、加载频率、最大应力与腐蚀疲劳寿命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该合金进行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比较了两种模型的预测... 对7050铝合金依次进行腐蚀和疲劳试验,获得了腐蚀后合金的疲劳寿命;分别利用响应面法和BP神经网络得到腐蚀时间、NaCl溶液浓度、加载频率、最大应力与腐蚀疲劳寿命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对该合金进行腐蚀疲劳寿命预测,比较了两种模型的预测误差。结果表明:在不同载荷条件下,两种模型的可靠性均较好,响应面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得到的腐蚀后合金的对数疲劳寿命与试验值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10,0.0683,决定系数分别为0.9519,0.9980;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响应面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响应面法 7050铝合金 疲劳寿命预测 腐蚀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及其参数估算方法(英文)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芳 陈峰落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2-262,共11页
疲劳裂纹扩展率曲线是任何基于裂纹扩展理论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的基本疲劳特性。论文作者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它可以解释金属疲劳试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文中也给出了如何利用除裂纹扩展试验以外... 疲劳裂纹扩展率曲线是任何基于裂纹扩展理论的疲劳寿命预报方法的基本疲劳特性。论文作者们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疲劳裂纹扩展率模型,它可以解释金属疲劳试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为了便于工程应用,文中也给出了如何利用除裂纹扩展试验以外的其它试验结果来估算该模型参数的方法。文中还对恒幅载荷下该模型及其参数估算方法对HTS-A钢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将为利用该模型预报由HTS-A型钢制成的海洋结构物的疲劳寿命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扩展理论 疲劳寿命预报统一方法 裂纹扩展率曲线 HTS-A钢 恒幅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法的随机振动疲劳加速试验设计 被引量:29
18
作者 张方 周凌波 +1 位作者 姜金辉 王轲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59-664,807-808,共6页
基于结构疲劳寿命频域分析法中的Bendat法和Dirlik法,通过理论推导分析证明并建立了随机振动疲劳试验中激励谱量级、响应应力水平和疲劳寿命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利用此等效关系进行加速试验激励谱量... 基于结构疲劳寿命频域分析法中的Bendat法和Dirlik法,通过理论推导分析证明并建立了随机振动疲劳试验中激励谱量级、响应应力水平和疲劳寿命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基于有限元仿真的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利用此等效关系进行加速试验激励谱量级确定的方法。算例表明,该加速方法可缩短试验时间,为改进设计和提高质量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随机振动 加速试验 频域法 寿命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叶片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寿命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立杰 冮铁强 谢里阳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1-64,84,共5页
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寿命预测中所涉及的两个关键技术--高温材料本构理论及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评述了各种理论的基本思想、特点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通过上述分析,总结了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进行可靠... 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蠕变-疲劳交互作用下寿命预测中所涉及的两个关键技术--高温材料本构理论及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评述了各种理论的基本思想、特点及进一步的发展方向。通过上述分析,总结了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进行可靠的寿命预测应具备的基本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叶片 航空发动机 寿命预测 蠕变 高温材料 基本过程 方法 交互作用 疲劳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控制臂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 被引量:22
20
作者 刘永臣 王国林 孙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83-91,共9页
为提高车辆结构疲劳耐久性、完善车辆结构设计方法,该文对车辆控制臂进行了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控制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结构应力,确定疲劳损坏热点。实测获得试验场条件下控制臂的应变载荷,进行... 为提高车辆结构疲劳耐久性、完善车辆结构设计方法,该文对车辆控制臂进行了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控制臂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其结构应力,确定疲劳损坏热点。实测获得试验场条件下控制臂的应变载荷,进行频谱分析与低通滤波等数据处理,利用雨流计数法,编制控制臂载荷谱。利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与Miner准则,考虑结构应力集中修正,完成控制臂的疲劳损伤分析与寿命预估。结果表明,控制臂损伤热点主要分布在与转向节连接的过渡处,控制臂载荷信号频域能量主要集中在15Hz以内,与车体结构的实际频率分布相符,控制臂的疲劳损伤分布与实际路况条件的受力状况相符,得出控制臂试验场预期寿命为3.96万h。研究结果可为车辆疲劳耐久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有限元分析 疲劳损伤 寿命预测 雨流计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