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gineering Multi‑field‑coupled Synergistic Ion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Heterogeneous Nanofluidic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t Lithium Extrac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Lin Fu Yuhao Hu +8 位作者 Xiangbin Lin Qingchen Wang Linsen Yang Weiwen Xin Shengyang Zhou Yongchao Qian Xiang‑Yu Kong Lei Jiang Liping Wen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436-449,共14页
The global carbon neutrality strategy brings a wave of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technique development and induces an ever-growing consumption and demand for lithium(Li).Among all the Li exploitation,extract... The global carbon neutrality strategy brings a wave of recharge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 technique development and induces an ever-growing consumption and demand for lithium(Li).Among all the Li exploitation,extracting Li from spent LIBs would be a strategic and perspective approach,especially with the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eco-friendly membrane separation method.However,current membrane separation systems mainly focus on monotonous membrane design and structure optimization,and rarely further consider the coordination of inherent structure and applied external field,resulting in limited ion transport.Here,we propose a heterogeneous nanofluidic membrane as a platform for coupling multi-external fields(i.e.,lightinduced heat,electrical,and concentration gradient fields)to construct the multi-field-coupled synergistic ion transport system(MSITS)for Li-ion extraction from spent LIBs.The Li flux of the MSITS reaches 367.4 mmol m^(−2)h^(−1),even higher than the sum flux of those applied individual fields,reflecting synergistic enhancement for ion transport of the multi-field-coupled effect.Benefiting from the adaptation of membrane structure and multi-external fields,the proposed system exhibits ultrahigh selectivity with a Li^(+)/Co^(2+)factor of 216,412,outperforming previous reports.MSITS based on nanofluidic membrane proves to be a promising ion transport strategy,as it could accelerate ion transmembrane transport and alleviate the ion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 effect.This work demonstrated a collaborative system equipped with an optimized membrane for high-efficient Li extraction,providing an expanded strategy to investigate the other membrane-based applications of their common similarities in core concep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fluids Ion separation Lithium extraction synergistic effect Spent lithium-ion bat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U(VI) and Th(IV) from nitricacid media with HBMPPT and TBP in toluene
2
作者 YUShaoning BAOBoro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U(VI) and TI(IV) from nitric acid solution by HBMPPT (4-benzoyl-2,4-dihydrChs-methyl- andTBP (tributylphosphate ) in toluene was studied. The extraction ability of HBMPPTfor U(VI) and TI(...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U(VI) and TI(IV) from nitric acid solution by HBMPPT (4-benzoyl-2,4-dihydrChs-methyl- andTBP (tributylphosphate ) in toluene was studied. The extraction ability of HBMPPTfor U(VI) and TI(IV) was not so high, but when a little TBP was added in, theability to extract U(VI) and TI(IV) was improved. The extracted complexes maybe presented as UOZNO3.BMPPT.TBP and UOZ(BMPPT)2.TBP for U(VI), andTI(NOs)s.BMPPT.TBp and TI(NOs)z (BMPPT)z.TBP for TI(IV), respectively, in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system.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BMPPT and TBP makesthe separation coefficient of U(VI) /TI(IV) or U(VI)/Eu(lll) reach a high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加提取 硝酸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nergistic extraction and separation of Am(III) and Ln(III) with HBMPPT-sulfoxide-HNO_3-toluene system
3
作者 YU Shao-Ning Naval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433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6,共5页
Some sulfoxides (petroleum sulfoxide - PSO, di-n-octyl sulfoxide - DOSO, etc.) were chosen as synergists to stud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with HBMPPT (4-benzoy1-2,4-dihydro-5-menthy1-2-pheny1... Some sulfoxides (petroleum sulfoxide - PSO, di-n-octyl sulfoxide - DOSO, etc.) were chosen as synergists to study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n the extraction reaction with HBMPPT (4-benzoy1-2,4-dihydro-5-menthy1-2-pheny1-3H-pyrazol1-3-thione) for Am(III), and the synergistic separation for Am(III) and Ln(III).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ability of PSO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DOSO for Am(III). The synergistic complexes may be presented as Am.NO3.(BMPPT)2.HBMPPT.S2 (S indicates PSO or DO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镅(Ⅲ) 镧子元素 HBMPPT 萃取体系 萃取剂 核燃料 增效作用 分离 硝酸 亚砜 甲苯
全文增补中
The synergic extraction of uranium(Ⅵ) with tri-n-butyl phosphate (TBP) and petroleum sulfoxides(PSO)/benzene
4
作者 DONG yan, YANG Yan-Zhao, FAN Wei-Liu, SUN Si-Xiu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100) Chemistry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70-275,共6页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uranium (VI) from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with a mixture of tri-n-butyl phosphate (TBP) and petroleum sulfoxides(PSO) in benzene was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aximum syner... The synergistic extraction of uranium (VI) from nitric acid aqueous solution with a mixture of tri-n-butyl phosphate (TBP) and petroleum sulfoxides(PSO) in benzene was studied.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maximum synergistic extraction effect occurs where the molar ratio of PSO to TBP is one to two.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mplex of synergistic extraction is UO2(NO3)2-TBP.PSO. The formation constant of the complex KTp=5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VI) 协同提取 石油亚砜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优化及速溶红茶产品品质分析
5
作者 付静 沈小萌 +3 位作者 杨晨曦 刘宁宁 赵锦 李新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6期113-121,共9页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考察不同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对茶黄素总量及其单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速溶红茶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指标... 为提高速溶红茶品质,研究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工艺,考察不同因素(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微波温度)对茶黄素总量及其单体组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在此基础上对速溶红茶产品进行感官审评和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31 min、超声功率360 W、微波时间9 min、微波温度52℃、微波功率203 W。在该工艺条件下,速溶红茶的汤色红亮,香气醇厚,感官审评总分为91.73,其中香气90.00、汤色91.80、组织形态92.40、滋味94.20;茶黄素总含量高达3.74%,茶多酚含量为24.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红茶 超声波微波协同浸提 茶黄素 工艺优化 品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对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增效作用研究
6
作者 吕朝军 钟宝珠 +1 位作者 李文天 袁伟钦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为提高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使用效率,为该虫的物理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对二疣犀甲的非成虫期发育场所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与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协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共在8种场所发现二疣犀甲的不同虫态,包... 为提高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使用效率,为该虫的物理防治策略制定提供参考,对二疣犀甲的非成虫期发育场所进行了调查,并研究了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与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协同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共在8种场所发现二疣犀甲的不同虫态,包括棕榈茎干腐烂物、锯末堆、椰糠和粪肥混合物等;以椰子半腐烂茎干为提取原料,供试溶剂中以甲醇和乙醇对浸提物的提取率最高,分别为13.11%和11.66%,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挥发物提取率为0.03%;不同溶剂浸提物处理中,以石油醚浸提物诱集到的虫口数量较多,为3.33头;挥发物平均诱集虫数为8.67头;添加挥发物后,显著增加了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对成虫的诱集总量,增效率为45.83%;添加浸提物和挥发物均显著增加了信息素对二疣犀甲雌虫的诱集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二疣犀甲聚集信息素的高效利用及相关增效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疣犀甲 椰子半腐烂茎干提取物 聚集信息素 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发展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树刚 张静非 +5 位作者 林海飞 丁洋 白杨 周雨璇 朱冰 戴政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53,共16页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煤炭作为兜底能源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核心即为CH_(4)-CO_(2)协同减排。在精准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阶... 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关键时期。煤炭作为兜底能源的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核心即为CH_(4)-CO_(2)协同减排。在精准分析碳达峰、碳中和阶段煤矿CH_(4)-CO_(2)双重碳减排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明确了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发展需结合现状需求-技术攻关-政策驱动的核心原则,制定了双碳战略中煤气共采技术的发展路径,论述了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碳达峰阶段,CH_(4)减排以排放源管控为基础视角,核心为瓦斯抽采-利用全周期碳减排关键技术,包含瓦斯富集区靶向精准抽采技术、低渗煤层增透及注气驱替增流抽采技术、关闭矿井瓦斯逃逸通道封堵减碳技术、瓦斯富集-提浓-利用一体化技术,目的是大幅提升高浓度瓦斯抽采-利用效率,减少低浓度及通风瓦斯碳排放;CO_(2)减排以“CCUS+生态碳汇”全域负碳排放技术为核心,包含煤层CO_(2)封存、工业固废采空区充填协同CO_(2)地质封存、煤矿碳封存区域土壤-地表-大气异常监测及生态碳汇技术,进一步吸纳烟道气或纯CO_(2)排放。碳中和阶段核心任务是实现CH_(4)-CO_(2)(近)零碳排放,CO_(2)减排应当由技术攻关示范工程转变为规模化应用阶段,并建立全生命周期煤矿CH_(4)-CO_(2)排放智能监测及动态管控技术体系,实现监测管控技术手段与碳排放环节深度匹配、碳排放监测管控云平台与煤矿全局监控系统深度对接。最后对未来煤气共采体系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自身见解与思考:(1)继续深化“高效精准抽采+全浓度梯级利用”煤矿CH_(4)零排放技术模式;(2)持续攻关“CO_(2)工程封存+生态碳汇”CO_(2)零排放技术体系;(3)积极探索煤矿“零碳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形成激励和倒逼并重的煤矿碳减排政策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CH_(4)-CO_(2)协同减排 煤气共采 发展路径 绿色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糖的精制及环磷酰胺减毒增效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彩璇 淑英 +2 位作者 李杨 黄磊 郭明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2-331,共10页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在抗癌化疗过程中伴随骨髓抑制、肠黏膜损伤等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及预后。近年来,多糖因其抗癌、抗炎症及免疫调节等实际应用价值被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辅剂。本文系统总结多糖精制...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在抗癌化疗过程中伴随骨髓抑制、肠黏膜损伤等毒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及预后。近年来,多糖因其抗癌、抗炎症及免疫调节等实际应用价值被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减毒增效辅剂。本文系统总结多糖精制技术,并从免疫调节、抗氧化以及肠道、肝肾、生殖系统保护多角度阐述其对CTX的减毒机制,论述多糖通过直接或间接杀伤肿瘤与CTX发挥的协同增效作用。从减毒和增效两方面归纳多糖在癌症化疗过程中的调控途径,旨在为多糖的减毒增效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借鉴,同时为CTX毒副作用的改善途径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环磷酰胺 提取纯化 减毒作用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红甜椒、芹菜和紫甘蓝抗氧化相互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邹仕昱 彭小强 +1 位作者 邓泽元 李红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以4种蔬菜(胡萝卜、红甜椒、芹菜、紫甘蓝)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4种蔬菜提取物的酚类物质,测定4种蔬菜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并对4种蔬菜提取物以不同质量比混合后的抗氧化相互作... 以4种蔬菜(胡萝卜、红甜椒、芹菜、紫甘蓝)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4种蔬菜提取物的酚类物质,测定4种蔬菜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并对4种蔬菜提取物以不同质量比混合后的抗氧化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甜椒水溶性提取物中主要酚类物质为绿原酸、芦丁等;芹菜水溶性提取物主要有绿原酸、6-乙酰芹菜素等;紫甘蓝水溶性提取物主要有绿原酸、槲皮素-7-葡萄糖苷等;胡萝卜水溶性提取物主要有异阿魏酸。4种蔬菜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紫甘蓝>红甜椒>芹菜>胡萝卜;清除ABTS+·的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紫甘蓝>芹菜>红甜椒>胡萝卜。当红甜椒、胡萝卜、芹菜与紫甘蓝提取物质量比为3∶1∶1∶1时,协同率达到最大,有较强的抗氧化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提取物 植物化学物 抗氧化活性 协同作用 抗氧化相互作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药桑叶生物碱及其保肝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牛瑞敏 陈燕 +2 位作者 哈木拉提·哈斯木 徐芳 赵军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106-115,共10页
本研究以药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药桑叶生物碱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药桑叶提取物(MNLE)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4 g/mL,乙醇浓度7... 本研究以药桑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了药桑叶生物碱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并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评价了药桑叶提取物(MNLE)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药桑叶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54 g/mL,乙醇浓度79%,微波功率300~0 W(0~7 min),超声功率493 W,提取时间29 min,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生物碱提取率可达11.325 mg/g。药效学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MNLE能明显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以及肝组织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水平(P<0.05或P<0.01),升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水平(P<0.05或P<0.01),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也得到了明显改善。结果表明MNLE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其抗氧化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桑叶 生物碱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响应面分析 四氯化碳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酶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1
作者 董晴 宋继田 +2 位作者 史慧言 张亚雄 齐凯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4,共6页
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比分析热水浸提法、超声提取法、酶提法、超声协同酶提法4种提取方式下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 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铁皮石斛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比分析热水浸提法、超声提取法、酶提法、超声协同酶提法4种提取方式下的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时间1 h、酶解温度42℃、复合酶添加量4%(以铁皮石斛质量计),在此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得率为11.68%。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液对DPPH·和ABTS^(+)·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中采用超声协同酶提法提取的清除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多糖 超声协同酶提取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提取物对猪油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胡迎芬 孟洁 +1 位作者 胡博路 杭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29-31,共3页
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了厚朴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60%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水提取物。提取物用量与抗氧化性呈正相关。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及VE对它有一... 用Na2S2O3-I2滴定法测定了厚朴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60%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正己烷提取物>水提取物。提取物用量与抗氧化性呈正相关。柠檬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及VE对它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若两种以上增效剂合用,则协同增效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 提取物 抗氧化作用 协同效应 猪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志高 鄢贵龙 +1 位作者 武华宜 易梦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7-209,共3页
探讨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组合实验,得到了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最佳的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相对于水提醇沉法及微波提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 探讨了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枇杷叶中多糖的提取工艺,经过单因素和正交组合实验,得到了在超声-微波协同作用下最佳的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15,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90min。相对于水提醇沉法及微波提取法,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的特点,是枇杷叶多糖提取的一种新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叶 多糖 提取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TMPTP与Cyanex 925协同萃取Sc(Ⅲ)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魏正贵 李德谦 +1 位作者 王春 江祖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281-1285,共5页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HBTMPTP,HL)和支链三烷基氧化膦(Cyanex925,B)的正己烷溶液在H2SO4介质中对Sc(III)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较低酸度(CH2SO4〈0.25mol/L)时存在协同效应,用斜率法确定了Sc(II... 研究了二(2,4,4-三甲基戊基)单硫代膦酸(HBTMPTP,HL)和支链三烷基氧化膦(Cyanex925,B)的正己烷溶液在H2SO4介质中对Sc(III)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在较低酸度(CH2SO4〈0.25mol/L)时存在协同效应,用斜率法确定了Sc(III)的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Sc(HL2)2B3(SO4)1/2,计算了协萃反应的平衡常数,讨论了协萃配合物的IR谱和FAB-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TMPTP Cyanex925 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多糖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蔡锦源 熊建文 +4 位作者 黄燕芬 赵耀胤 张彩云 刘炜炜 韦坤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74-278,284,共6页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料液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协同提取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白及多糖的工艺条... 目的:研究白及多糖的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料液比、浸泡时间、微波功率和协同提取时间4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白及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白及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_2^-·)和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率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0∶1 m L/g,浸泡时间6 min,微波功率200 W,协同提取时间5 min,该工艺条件下多糖得率达6.98%±0.19%。单独超声波提取法和单独微波提取法的多糖得率仅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的46.28%和87.96%,表明超声-微波协同提取优于单独超声波提取和单独微波提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在实验范围内,白及多糖对O-2·无明显清除作用,但对·OH和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的白及多糖较微波提取法具有更高的·OH和DPPH·清除活性,当多糖浓度为0.5 mg/m L时,对·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92.82%和74.21%。结论:超声-微波协同提取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提取 白及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提取物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谢宗波 姜国芳 +1 位作者 钟少林 乐长高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1-63,共3页
从中华芦荟叶皮中提取了活性物质,并对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芦荟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米曲霉和木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与蒽醌化合物的含量成正相关;而且与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存在协同抗... 从中华芦荟叶皮中提取了活性物质,并对提取物的抗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芦荟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假丝酵母、米曲霉和木霉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与蒽醌化合物的含量成正相关;而且与蔗糖溶液和食盐溶液存在协同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提取物 抗菌作用 蒽醌化合物 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原花青素的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超 王卫东 +2 位作者 郑义 杨日福 范东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7-171,共5页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 文中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并与其他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原花青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7.4%、提取时间192s和微波功率478W,此时原花青素得率为3.920%;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时间短,得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 原花青素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超声协同辅助提取灵芝多糖工艺 被引量:42
18
作者 黄生权 李进伟 宁正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2-55,共4页
分析不品种和来源的5种灵芝的主要成分,确定浙江赤灵芝作为提取灵芝多糖的较佳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对灵芝纤维结构的影响,比较传统水浴浸提法和超声-微波协同... 分析不品种和来源的5种灵芝的主要成分,确定浙江赤灵芝作为提取灵芝多糖的较佳原料。采用响应面优化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灵芝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对灵芝纤维结构的影响,比较传统水浴浸提法和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对灵芝多糖提取率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用量100g,微波功率284W,提取时间12min,料液比(g/mL)1:11.6;与传统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在较短的超声提取时间下,灵芝多糖的提取率从1.517%提高到了3.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传统水浴浸提法 灵芝多糖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柚皮总黄酮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志锐 乐粉鹏 +1 位作者 王娟 韩淑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0-63,共4页
探究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柚皮中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提高柚子综合利用率,提升柚子经济效益提供新思路。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功率、乙醇浓度对柚皮中提取总黄酮的影... 探究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柚皮中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以期为提高柚子综合利用率,提升柚子经济效益提供新思路。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功率、乙醇浓度对柚皮中提取总黄酮的影响,并采用DPPH法对提取的总黄酮粗品作了抗氧化性的测定。试验最终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功率为85 W,料液比为1∶30(g/mL),乙醇浓度(体积分数)为65%,提取时间为30 s;该黄酮粗品的抗氧化性能较强,在黄酮浓度为0.000 387(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抑制率高达97.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 黄酮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甘草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罗锋 汪河滨 +1 位作者 杨玲 周忠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128,共2页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从甘草中提取黄酮,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含量。结果: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测得甘草中黄酮的含量为2.04%,平均回收率为97.64%(n=6)。结论:甘草黄酮的提取可优选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
关键词 甘草黄酮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