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LCC模型的邯郸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
罗健盈
郭爱请
李烨
王友雷
孙伟
|
《绿色科技》
|
2025 |
0 |
|
|
2
|
中国粮食生产发展特征及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 |
刘东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02
|
|
|
3
|
基于人粮关系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格局研究——以河西走廊绿洲为例 |
赵敏丽
刘普幸
朱小娟
侯成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
4
|
甘肃省土地资源承载力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
朱小娟
刘普幸
赵敏丽
卓玛兰草
|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4
|
|
|
5
|
基于产能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 |
张晓燕
陈影
门明新
李新旺
周亚鹏
许皞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
6
|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动力学模拟和应用 |
刘钦普
林振山
冯年华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22
|
|
|
7
|
西双版纳民族村寨土地利用的景观影响 |
崔景云
付永能
郭辉军
陈爱国
|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
8
|
青海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系统动力学研究 |
杨晓鹏
张志良
|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1993 |
22
|
|
|
9
|
福州市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与城市化问题研究 |
雷波
曾从盛
赵庆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5
|
|
|
10
|
基于AEZ法的庆阳土地承载力研究 |
王超
盖艾鸿
赵瑞茂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
11
|
基于人粮关系的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 |
孙永爱
刁承泰
施开放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12 |
8
|
|
|
12
|
基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西安市适度人口测度 |
范晨辉
马蓓蓓
薛东前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
2015 |
7
|
|
|
13
|
基于生态敏感性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 |
高小羊
葛幼松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2007 |
8
|
|
|
14
|
水库库周区土地极限承载力分析方法及应用 |
陈晓楠
施国庆
赵言文
余文学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
15
|
华北农牧交错区粮食生产与人口承载力的解析研究 |
杜雄
柴青
孙小诺
孙建
张永升
张立峰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6
|
农牧交错带人口承载能力胁迫理论与对策研究 |
毛留喜
程序
王利文
刘国彬
|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
17
|
基于背景值修正的灰色模型在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中的应用——以河西走廊地区为例 |
付春燕
董晓峰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8
|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人口承载能力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
周伟
杨改河
陈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19
|
塔里木河干流区人工绿洲系统发展水平研究 |
韩春鲜
罗辉
李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
20
|
青海湖地区耕地利用变化的动力机制和趋势模型 |
俞文政
曲福田
祁英香
刘鹏刚
史军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