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阿丁枫人工中龄林生长对坡向和密度的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军 王慷林 +6 位作者 李莲芳 张合瑶 周冬梅 刘娴 顾梦 王文俊 侯海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 为了解高阿丁枫人工林的生长过程,2021年对林龄21 a的高阿丁枫人工林进行每木检尺,以胸径作为标准木选择的依据,西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1株,南坡不同密度中各选择3株高阿丁枫标准木作为解析木,分析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林龄21 a时,不同坡向和造林密度组合的高阿丁枫林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17.60~20.78 cm、25.73~28.51 m和0.3186~0.4293 m3,林木尚处于旺盛的生长阶段;处理组合间以上生长量均呈现极显著的差异。林龄1~9、1~10、8~16 a期间分别是胸径、树高和材积的速生期,其连年生长量最高分别达2.19 cm/a、2.74 m/a和4.3966×10^(-2)m^(3)/a。坡向、密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高阿丁枫林木的生长。高阿丁枫隶属热区长寿命大径材树种,速生期延续较长,其生长对立地和密度较为敏感。优质高效的高阿丁枫人工林培育应选择最适宜的立地和造林密度,并且适时开展密度的动态调控。综上所述,造林密度通过影响树高生长从而影响材积生长,南坡采用3 m×2 m×5 m非均匀密度造林的单株总材积最大。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高阿丁枫优质高效人工林培育的立地选择和密度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阿丁枫 裂区设计 坡向 密度 林木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水样卤代烃分析的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国琴 何志侠 +3 位作者 许媛媛 李珂 王世亮 储成顶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7-103,共7页
调查测试水样的卤代烃含量,分析其与水源种类、处理方式有关的因素,讨论怎样以最简单的方式减少水中卤代烃的量.通过组织调查测试活动,针对生水放置和加热处理因素设计两因素裂区试验.GC测试前水样的顶空处理设计经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 调查测试水样的卤代烃含量,分析其与水源种类、处理方式有关的因素,讨论怎样以最简单的方式减少水中卤代烃的量.通过组织调查测试活动,针对生水放置和加热处理因素设计两因素裂区试验.GC测试前水样的顶空处理设计经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进行优选.正交试验优选出水样顶空处理方法为:顶空瓶中气液比1.5,保温温度60℃,保温时间60 min,辅以震荡促顶空平衡.裂区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加热处理各组间有统计学极显著意义,提示合理的煮沸方式,能使卤代烃的含量降到较低水平.结果表明,生水适当敞口放置、开水煮沸等措施是简单有效的减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差分析 两因素裂区设计 正交试验 卤代烃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柏建岭 荀鹏程 +2 位作者 赵杨 于浩 陈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0-452,共3页
目的介绍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方法结合实例介绍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级别的正确识别和合理安排,以便正确选择方差分析模型。结果只有正确识别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的级别,才能获得正确的方差分析模型以及... 目的介绍裂-裂区设计及其方差分析。方法结合实例介绍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级别的正确识别和合理安排,以便正确选择方差分析模型。结果只有正确识别裂-裂区设计中实验单位、实验因素的级别,才能获得正确的方差分析模型以及相应的分析结果。结论裂区及裂-裂区设计是采用区组化控制技术进行的多因素研究设计,是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等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区设计 裂-裂区设计 方差分析 区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对保护地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李轶 张玉龙 +2 位作者 刘庆玉 张镇 李金洋 《可再生能源》 CAS 2006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以番茄为供试作物,以沼肥(沼液、沼渣)、猪粪和化肥为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沼液的番茄植株平均株高及根系体积有所增加,番茄产量略有降低;与... 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以番茄为供试作物,以沼肥(沼液、沼渣)、猪粪和化肥为肥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番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沼液的番茄植株平均株高及根系体积有所增加,番茄产量略有降低;与施用猪粪相比,施用沼渣可促进植株茎秆的健壮生长及根系发育,番茄产量提高20.8%;与沼渣和化肥配合施用相比,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其植株生长稳健,根系发达,而且番茄产量增加;与猪粪和化肥配合施用相比,猪粪与沼液配合施用促进了番茄植株的生长发育,其株高较高、茎秆粗壮、根系发达,但番茄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 沼肥 二裂式区组设计 番茄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钾肥和多效唑对高羊茅越夏性的影响研究 Ⅰ.高温对高羊茅叶片中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志勇 叶水英 +4 位作者 廖丽 朱寿民 余高镜 孙小霞 林文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7期85-89,共5页
采用裂裂区设计探讨了磷肥、钾肥和多效唑3因素3水平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cv.Huntdog 5越夏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肥、钾肥、多效唑、磷肥×钾肥、磷肥×多效唑、钾肥×多效唑、磷肥×钾肥... 采用裂裂区设计探讨了磷肥、钾肥和多效唑3因素3水平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eceacv.Huntdog 5越夏过程中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肥、钾肥、多效唑、磷肥×钾肥、磷肥×多效唑、钾肥×多效唑、磷肥×钾肥×多效唑互作均达极显著(P<0.01),综合得出A2B3C2(磷:60 kg/hm2,钾:140 kg/hm2,多效唑:250 mg/L)处理下,高羊茅的叶片细胞中保护酶活性相对较高,能显著增强高羊茅耐热性和延缓植株衰老,有利于其安全越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钾肥 多效唑 裂裂区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高羊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分析及其SAS实现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冯跃华 韩钢钢 +3 位作者 赵田径 董爱玲 邹应斌 敖和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6期11730-11732,12071,共4页
结合两个实例,讨论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用SAS程序进行了统计计算。对于不同地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在其变异来源中增加了一个地点取样误差,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Anova语句,巧妙地在Model语句后加入了Test... 结合两个实例,讨论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中重复测量数据的分析方法,并用SAS程序进行了统计计算。对于不同地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在其变异来源中增加了一个地点取样误差,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Anova语句,巧妙地在Model语句后加入了Test语句。对于不同时间点的重复测量数据,可以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转化为裂区设计,单因素为主区因素,时间因素为副区因素,其SAS程序中,采用了Proc Mixed语句,并进行了同质性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测量 SAS程序 随机区组 裂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密度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任廷波 赵继献 陈长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运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以及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达 30 0 0kg/hm2 的栽培措施是每hm2 施纯氮 2 70kg、密度 18万株。产量性状间的相... 运用裂区试验研究了密度和施氮量对油研九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密度、施氮量以及密度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产量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产量达 30 0 0kg/hm2 的栽培措施是每hm2 施纯氮 2 70kg、密度 18万株。产量性状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表明 :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群体有效角果数、主花序长通过群体干物重对产量产生了较大影响 ,并与产量间均呈显著的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研九号 裂区设计 密度 施氮量 产量 群体干物质重量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与生物农药配伍优化及其对棉田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朱静 张志东 +6 位作者 刘晓静 唐琦勇 王博 顾美英 宋素琴 王玮 张丽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28-1736,共9页
【目的】研究天然黑色素对生物农药的光保护作用,提高生物农药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为推广天然黑色素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出芽短梗霉MF1发酵获得天然黑色素,在农田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生物农药浓度为主处理,黑... 【目的】研究天然黑色素对生物农药的光保护作用,提高生物农药药效,降低农药使用量。为推广天然黑色素在生物农药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出芽短梗霉MF1发酵获得天然黑色素,在农田小区试验条件下,以生物农药浓度为主处理,黑色素浓度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确定其最佳配伍,分析其对棉田产量的影响。【结果】当每667 m^2棉田使用Bt 25 g、阿维菌素5 mL、甲维丙溴磷12. 5 g,黑色素2. 5 g时,蚜虫杀死率最大可达到97. 7%,最大棉花产量可达14. 3 kg/小区,显著高于对照小区。【结论】添加天然黑色素不仅可降低生物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具有提效增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出芽短梗霉 光保护助剂 裂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温对杂交水稻Ⅱ优718产量优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成明 吴孝波 +3 位作者 刘勇强 潘琳 董绍斌 刘育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32-1237,共6页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不同播期和气温对水稻Ⅱ优718与对照Ⅱ优838不同性状及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Ⅱ优718和Ⅱ优838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弱均表现不同;②F1代产量高的并不一定是中亲优势强的... 本文采用5个品种,6个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研究不同播期和气温对水稻Ⅱ优718与对照Ⅱ优838不同性状及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Ⅱ优718和Ⅱ优838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强弱均表现不同;②F1代产量高的并不一定是中亲优势强的,这主要取决于亲本的自身表现;③不同的环境对产量优势的表现都具有不同的影响,其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环境因素是否有利于F1代的生长发育和双亲的遗传基础是否正常表达;④采用逐步回归分析后发现F1代及其父母本不同生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对Ⅱ优718和Ⅱ优838的产量优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718 杂种优势 自然胁迫 裂区设计 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对轮伐中期追肥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文冰 赵奋成 +6 位作者 钟岁英 邓乐平 谭志强 容仁立 李振 李义良 吴惠姗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分析轮伐中期施肥处理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半同胞家系生长的影响,比较磷肥与石灰的肥效差异。【方法】对13年生的湿地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设置氮钾(对照)、氮钾+钙镁磷肥、氮钾+石灰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土壤和针叶的养分以及... 【目的】分析轮伐中期施肥处理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半同胞家系生长的影响,比较磷肥与石灰的肥效差异。【方法】对13年生的湿地松半同胞子代测定林设置氮钾(对照)、氮钾+钙镁磷肥、氮钾+石灰3种施肥处理,分析了土壤和针叶的养分以及湿地松生长性状。【结果】轮伐中期施肥对株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均有显著性影响,处理与家系的互作效应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钙镁磷肥和石灰均促进了株高的生长,分别提高37.1%和29.5%;石灰可以促进材积增量,与对照相比,材积增量提高了22.5%,且石灰处理的胸径增长高于钙镁磷肥处理。【结论】轮伐中期可通过追施氮钾+石灰增加湿地松出材量;石灰对湿地松生长的促进可能与磷有关,与钙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轮伐中期 肥效 石灰 裂区设计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与芸苔素内酯对赣无油茶叶片养分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裕新 胡玉玲 +3 位作者 甘青 胡冬南 牛德奎 郭晓敏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及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赣无"优良无性系上的应用效果,选择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和油茶专用肥以及0.020、0.033 mg/L和0.067 mg/L浓度的芸苔素内酯,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连续2 a的试验,... 为了研究不同类型肥料及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BRs)在油茶"赣无"优良无性系上的应用效果,选择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和油茶专用肥以及0.020、0.033 mg/L和0.067 mg/L浓度的芸苔素内酯,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进行连续2 a的试验,在油茶不同生长期调查采样并测定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施复合肥+喷施0.020 mg/L芸苔素内酯油茶高生长最快;施专用肥+喷施0.020 mg/L芸苔素内酯油茶冠幅面积增加最大;喷施0.033 mg/L芸苔素内酯油茶叶片SPAD值最高;施专用肥+喷施0.067 mg/L芸苔素内酯油茶叶片SPAD值增加最多;不施肥+喷施0.067 mg/L芸苔素内酯叶片氮含量最高,其次是施专用肥+喷施0.033 mg/L芸苔素内酯;施有机肥+喷施0.020 mg/L芸苔素内酯叶片磷含量最高;施复合肥+喷施0.020 mg/L芸苔素内酯叶片钾含量最高;施专用肥+喷施0.033 mg/L芸苔素内酯叶片干物质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肥料 芸苔素内酯 裂区试验设计 营养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和SAS实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慈 杨俊霞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7-89,共3页
本文揭示了三因素条裂区试验这一新的试验设计方法所进行的统计分析的实质,并给出了利用统计软件包SAS对三因素条裂区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实用程序范例。
关键词 三因素 条裂区试验 试验分析 SAS 施肥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农夫乐”的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彦才 李培富 康义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用微生物肥料“农夫乐”在掖单 13号玉米苗期作追肥试验。结果表明 ,在常规田间管理情况下 ,能使植株增高、增粗、扩大叶面积和增加千粒重 ,增产幅度在
关键词 玉米 农夫乐复合 微生物肥料 裂区设计 苗期 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春青稞农艺性状在不同施氮量和播期水平下对产量贡献的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西博 王金菊 +2 位作者 多杰次仁 赵慧芬 栾运芳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氮肥施用量与播期运筹不合理是目前西藏青稞种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西藏林芝采用不同氮素与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进行青稞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喜马拉雅19产量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播期、施氮量及播期与施氮量互... 氮肥施用量与播期运筹不合理是目前西藏青稞种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西藏林芝采用不同氮素与播期的裂区试验设计进行青稞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喜马拉雅19产量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播期、施氮量及播期与施氮量互作对各农艺性状有显著影响,尤以施氮量影响最大;进而对不同施氮量下的青稞产量与影响产量的各农艺因子进行回归、通径和相关分析表明:在三个施氮区,影响产量较显著的农艺因子略有不同,但每穗结实小穗数和千粒重均为影响青稞产量形成的最重要的两个因子。在适氮区影响产量的农艺因子相关系数较高,不合理施氮区相关度偏低,甚至出现负相关。因此,西藏春青稞产量提高调控的重点应在每穗结实小穗数和千粒重,合理施肥可以促进各农艺因子相互协调,进一步促进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青稞 裂区设计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海带产品的放射性调查及削减措施探讨
15
作者 赵国琴 何志侠 +1 位作者 储成顶 王世亮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为保障食品食用安全,针对合肥市多家超市海带样品,通过放射性检测仪检测辐射水平,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扣除产地影响,两因素裂区分析探讨减害方法,配对t检验比较效果,探讨降低食用海带有害放射性的简单易行的措施.结果表明:仅用清水浸... 为保障食品食用安全,针对合肥市多家超市海带样品,通过放射性检测仪检测辐射水平,采用单因素协方差分析扣除产地影响,两因素裂区分析探讨减害方法,配对t检验比较效果,探讨降低食用海带有害放射性的简单易行的措施.结果表明:仅用清水浸洗便能有效降低海带放射性污染,温水浸泡、适当延长浸洗时间及多次换水,均能改善减害效果;海带本底辐射水平约0.5 Sv·hr^(-1)以上,清洗能降低到0.3 Sv·hr^(-1)以下,有效保证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污染 海带 减害方法 单因素协方差分析 两因素裂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不同施肥基础上芸苔素内酯对赣无系列油茶产量及茶果各项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玉玲 胡冬南 +2 位作者 龚丽娜 沈发兴 郭晓敏 《林业科技》 2011年第4期1-4,28,共5页
选择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及油茶专用肥和浓度分别为0.020、0.033及0.067 mg/L的芸苔素内酯,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油茶相关指标进行调查采样并测定的结果表明:施油茶专用肥,喷施浓度为0.020 mg/L的芸苔素内酯时表现高产稳产和果径积... 选择鸡粪、复合肥、生物有机肥及油茶专用肥和浓度分别为0.020、0.033及0.067 mg/L的芸苔素内酯,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油茶相关指标进行调查采样并测定的结果表明:施油茶专用肥,喷施浓度为0.020 mg/L的芸苔素内酯时表现高产稳产和果径积大小最为有利;施油茶专用肥,喷施浓度0.067 mg/L的芸苔素内酯时籽出仁率最高,当浓度为0.033 mg/L时出油率最高;叶绿素SPAD值和钾素对油脂的形成贡献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区试验设计 肥料类型 芸苔素内酯 产量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区设计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林德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55-70,共16页
首次提出裂区设计的多元分析法,并结合木薯栽培试验实例,论述总平方和与乘积和矩阵的分解,各种Wilks的A统计量的构成及其显著性测验法。最后,给出了笔者编制的SAS统计分析程序。
关键词 裂区设计 多元分析 区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裂区设计的大气能见度拟合及预测模型
18
作者 冯婷 杜锋 +1 位作者 刘永红 蔡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36-341,共6页
通过收集分析广州能见度及影响因子数据的特征,使用R-project统计软件作为建模工具,采用多层裂区实验构建模型基本框架,选择影响显著的因子进行变量变形处理,对年、月、日、小时的数据特征进行层层分割设计,并在对应层次引入代表时间含... 通过收集分析广州能见度及影响因子数据的特征,使用R-project统计软件作为建模工具,采用多层裂区实验构建模型基本框架,选择影响显著的因子进行变量变形处理,对年、月、日、小时的数据特征进行层层分割设计,并在对应层次引入代表时间含义的虚拟变量以提高模型的表征水平,加入二次项、交叉项等提高模型的精度,得到拟合度高、适用性强的能见度拟合及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能见度 拟合模型 预测模型 裂区设计 虚拟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试验设计的多元分析及其SAS实施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德光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5-79,共15页
介绍农林业经典试验设计的多元分析法,并给出了笔者编写的SAS程序,以方便实际工作者仿用。
关键词 多元分析 SAS程序 试验设计 拉丁方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和插秧方式对中稻“两迁害虫”发生和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余永志 宋国锋 钟爱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4期131-132,134,共3页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插秧方式对中稻两迁害虫和中稻产量的影响,特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的方法在黄州区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牛耕与机耕2种耕作方式对稻飞虱发生量影响不大,但牛耕方式下稻纵卷叶螟发生重;人插秧方式下稻飞虱发生量显著... 为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插秧方式对中稻两迁害虫和中稻产量的影响,特采取裂区试验设计的方法在黄州区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牛耕与机耕2种耕作方式对稻飞虱发生量影响不大,但牛耕方式下稻纵卷叶螟发生重;人插秧方式下稻飞虱发生量显著高于机插、抛秧2种方式,而人插秧方式稻纵卷叶螟反而危害轻一些。机耕方式产量显著高于牛耕;机插秧方式平均产量极显著地高于人插秧和抛秧。在黄州区中稻生产中推荐机耕机插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插秧方式 两迁害虫 裂区试验设计 中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