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
1
作者 王宝杰 陈芳熔 +1 位作者 苌亮 梁国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953-6960,共8页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占用了既有公路设施,对主线行车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解析四车道公路封闭内侧车道养护作业下的交通流运行特征,提出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方法。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占用了既有公路设施,对主线行车安全与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解析四车道公路封闭内侧车道养护作业下的交通流运行特征,提出基于改进元胞自动机的高速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流建模与仿真方法。按照《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将主线公路设施划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6个交通场景;通过引入纵向安全距离模型和优化横向换道安全条件判定规则,对NaSch跟驰模型和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ymmetric two-lane cellular automata,STCA)换道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标定,利用MATLAB对养护作业区交通流运行状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当交通流密度达到每车道1550 pcu/h时,将合流起始点设置于距警告区终点1000 m处、限速值设置为60 km/h、上游过渡区长度设置为160 m,养护作业区交通运行安全与效率的指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Sch模型 双车道元胞自动机(STCA)模型 交通流 养护作业区 高速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水处理前后吉富罗非鱼几种免疫因子比较
2
作者 尹统统 李全杰 +1 位作者 朱昊俊 郑尧 《农学学报》 2025年第2期75-80,共6页
研究团队构建了“两坝三区”即“沉淀区-溢流坝-生态区-潜流坝-曝气区”耦合循环水生态养殖体系,并采用该尾水处理模式对全国九省市淡水养殖池塘进行了生态化改造。为探究改造是否具有提升鱼类免疫能力,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 研究团队构建了“两坝三区”即“沉淀区-溢流坝-生态区-潜流坝-曝气区”耦合循环水生态养殖体系,并采用该尾水处理模式对全国九省市淡水养殖池塘进行了生态化改造。为探究改造是否具有提升鱼类免疫能力,本研究以吉富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比较养殖尾水未处理与处理组血清中几种免疫因子含量的变化规律,并解决应用过程中成本核算这一产业关键问题。结果表明,处理过后的养殖尾水,并不会影响该批鱼特定生长率SGR和肝体指数HSI(P>0.05),且对鱼体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血清免疫因子α1-AT和LYS含量,促炎因子(IFN-γ)和抗炎因子(IL-10和TGF-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研究发现,不同处理之间的罗非鱼生长差异与尾水浓度无关,养殖尾水处理后罗非鱼血清中几种免疫因子含量变化显著,可能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分泌型炎症因子,持续提高了其免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尾水 两坝三区模式 成本核算 炎症因子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改性生物炭对黄绵土Pb^(2+)运移过程影响及模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成凤 白一茹 +2 位作者 袁成 马艳 王幼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220,229,共9页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 [目的]明确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下土壤重金属的运移过程,以期为黄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铁改性生物炭与黄绵土质量比分别为0%(CK),1%(A_(1)),2%(A_(2)),3%(A_(3)),4%(A_(4))和5%(A_(5))6组处理为研究对象,以Pb^(2+)为示踪离子,利用室内土柱进行溶质运移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对黄绵土中Pb^(2+)运移过程的影响并进行模型模拟。[结果](1)A_(1),A_(2),A_(3),A_(4)和A_(5)处理的饱和导水率(K_(s))比CK分别减少了6.90%,20.70%,27.60%,31.03%和37.93%,即K s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大而逐渐减小。(2)不同处理的Pb^(2+)浓度达到平衡时的总历时比CK分别延长了1.79,13.00,34.98,35.34,40.81 h,随铁改性生物炭施加量增加,重金属初始和完全穿透时间明显推迟。(3)两区模型(TRM)和对流-弥散方程(CDE)的拟合曲线均能与实测曲线较好吻合,但TRM的决定系数(R^(2))大于CDE,均方根误差(RMSE)小于CDE,因此TRM的模拟精度更高。[结论]土壤中施加铁改性生物炭能较好地减缓重金属的运移过程,对调控土壤中重金属运移及防止地下水污染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改性生物炭 溶质运移 Pb^(2+) 两区模型 对流-弥散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模型的单层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温升计算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国维 朱国庆 +1 位作者 王晓岚 吴维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3-1046,共4页
基于火灾双区域模型,研究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的理论温升,并以某会展中心小功率火灾为例,运用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计算钢构件温升。计算结果表明,火灾情况下,空间建筑高度对屋顶钢构件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建筑高度越高,钢构件稳定性越好... 基于火灾双区域模型,研究高大空间建筑钢构件的理论温升,并以某会展中心小功率火灾为例,运用数学软件MATLAB编程计算钢构件温升。计算结果表明,火灾情况下,空间建筑高度对屋顶钢构件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建筑高度越高,钢构件稳定性越好。对于单层建筑高度大于10 m的高大空间建筑,小功率火灾(4 MW为例),建筑钢构件在3 600 s内升温不超过100℃,钢构件能够满足建筑稳定性和消防队灭火的基本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双区域模型 高大空间建筑 钢构件温升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灾环境下钢构件升温过程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史聪灵 霍然 +2 位作者 李元洲 彭伟 姚斌 《中国工程科学》 2003年第12期66-72,共7页
对良好分层情况下的室内火灾进行建模 ,研究了实际火灾环境下的钢构件升温过程。在全尺寸的实验房间开展了油池火燃烧实验 ,通过不同的羽流模型和溢流模型 ,预测室内温度和钢构件温度的变化 ,并对羽流模型的适用性和影响计算的一些参量... 对良好分层情况下的室内火灾进行建模 ,研究了实际火灾环境下的钢构件升温过程。在全尺寸的实验房间开展了油池火燃烧实验 ,通过不同的羽流模型和溢流模型 ,预测室内温度和钢构件温度的变化 ,并对羽流模型的适用性和影响计算的一些参量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环境 双区模型 钢构件温度 羽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运用双区域模型计算大空间建筑火灾温度方法的修正 被引量:6
6
作者 黄珏倩 李国强 杜咏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79-282,共4页
以较为精确的场模拟为参照,对于运用双区域模拟计算出的大空间建筑火灾室内烟气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修正。通过比较计算结果得出,此修正方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双区域模型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可计算时间。
关键词 建筑空间 建筑火灾 烟气层温度 双区域模型 场模型 温度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压直喷式汽油机性能与爆震的试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肖茂宇 石磊 +2 位作者 杨万里 魏建成 邓康耀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26,共5页
对某2.0 L增压直喷式汽油机的性能与爆震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区模型对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达到了设计指标,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性能参数误差在5%之内。进一步采用双区模型结合爆震模型对缸内的爆震... 对某2.0 L增压直喷式汽油机的性能与爆震进行了研究,采用双区模型对燃烧过程进行模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发动机达到了设计指标,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性能参数误差在5%之内。进一步采用双区模型结合爆震模型对缸内的爆震情况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爆震点进行了校核,结果表明:通过降低中冷后温度可以有效降低缸内的爆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涡轮增压 直喷式汽油机 双区模型 爆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区模型的汽油机燃烧过程可用能及不可逆损失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洪庆 杨肖曦 +1 位作者 邵长彬 李会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2,共5页
为考察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建立了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双区模型,考虑了可用能变化及不可逆损失.求解了燃烧期间缸内压力及温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缸内工质可用能及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未燃区和已燃区的可用... 为考察汽油机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规律,建立了汽油机燃烧过程的热力学双区模型,考虑了可用能变化及不可逆损失.求解了燃烧期间缸内压力及温度随曲轴转角的变化规律、缸内工质可用能及不可逆损失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未燃区和已燃区的可用能以及与放热规律的关系.工质可用能转化包括对外做功、传热转移可用能和可用能损失3部分,燃烧结束时,工质总可用能占燃烧初始总可用能的比例约为47.0%.在整个燃烧阶段,燃烧可用能损失约为18.4%,由于向缸壁传热造成的可用能损失约为12.3%.缩短燃烧持续期和适当推后着火有利于降低燃烧过程可用能不可逆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燃烧过程 可用能 不可逆 双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区域模拟大空间火灾烟气下降和升温规律的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国强 黄珏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利用以双区域模拟为基础的修正计算方法,对大空间建筑火灾进行计算,对得出的室内烟气下降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烟气下降的速度随着失火空间的增大而减小,随火源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平稳段烟气平均温度随着失火... 利用以双区域模拟为基础的修正计算方法,对大空间建筑火灾进行计算,对得出的室内烟气下降和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比较得出:烟气下降的速度随着失火空间的增大而减小,随火源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平稳段烟气平均温度随着失火空间的增大而减小,随平稳段火源功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并不受火源增长速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区域模型 大空间建筑 火灾 烟气 平均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发动机的双区燃烧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宏升 解茂昭 陈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05-512,共8页
多孔介质(PM)发动机是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新型发动机,能够实现均质和稳定燃烧。在考虑了区间质量分布、壁面传热、区间质量交换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多孔介质换热模型,建立了多孔介质发动机的一种双区模型,对其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着... 多孔介质(PM)发动机是基于多孔介质燃烧技术的新型发动机,能够实现均质和稳定燃烧。在考虑了区间质量分布、壁面传热、区间质量交换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多孔介质换热模型,建立了多孔介质发动机的一种双区模型,对其燃烧过程进行模拟。着重讨论了进气温度和压强、压缩比、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对多孔介质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对混合气的预热作用,促进了液体燃料汽化和燃烧反应发生,多孔介质初始温度对发动机的压燃着火起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PM)发动机 双区模型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舱室烟气蔓延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光辉 浦金云 李营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2-107,共6页
假设舰艇单舱室内的烟气沉降符合双层区域模型,然后运用质量、能量守恒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舰艇内多舱室烟气蔓延模型。采用火灾发展模型对某舰艇多舱室的烟气蔓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舱室内烟气温度变化和沉降变化并与CFAST软件计算... 假设舰艇单舱室内的烟气沉降符合双层区域模型,然后运用质量、能量守恒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舰艇内多舱室烟气蔓延模型。采用火灾发展模型对某舰艇多舱室的烟气蔓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得到舱室内烟气温度变化和沉降变化并与CFAST软件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数值计算结果与CFAST模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完全一致,时间提前了约1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区域模型 火灾蔓延 火羽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有害气体连续泄漏扩散质量浓度模型的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志荣 蒋军成 倪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5-188,共4页
以CO_2为对象,对室内空间气体连续泄漏扩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室内CO_2气体泄漏扩散的均一质量浓度模型、两厢质量浓度模型和室内半球质量浓度模型进行研究。将理论模型计算值与不同位置测量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3种质量浓度... 以CO_2为对象,对室内空间气体连续泄漏扩散过程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室内CO_2气体泄漏扩散的均一质量浓度模型、两厢质量浓度模型和室内半球质量浓度模型进行研究。将理论模型计算值与不同位置测量点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3种质量浓度模型均表示区域质量浓度的变化,理论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均有些偏差;远离泄漏源处,偏差较小。室内空间不同位置3个模型预测值相对大小会发生变化。对于泄漏源附近及低于泄漏源处,3种质量浓度模型预测结果误差较大;对于高于泄漏源的位置,模型预测结果较好,然而质量浓度均出现振荡不稳定的现象。由于重力沉降作用,下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大,上部空间气体质量浓度较小。泄漏刚开始阶段,远离泄漏源处,试验测试值与理论模型值相比有一个延滞期,理论预测值偏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室内CO2泄潜 均一质量浓度模型 两厢质量浓度模型 室内半球质量浓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风条件下火灾自然排烟的临界失效风速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淑江 徐志胜 易亮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82-86,共5页
采用双区模拟思想对有风条件下室内火灾自然补气、自然排烟过程进行分析。引入"总风压系数"和"临界失效风速"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评价外界环境风对自然排烟过程影响程度的判定参数。总风压系数非负时,外界风的存在将... 采用双区模拟思想对有风条件下室内火灾自然补气、自然排烟过程进行分析。引入"总风压系数"和"临界失效风速"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评价外界环境风对自然排烟过程影响程度的判定参数。总风压系数非负时,外界风的存在将提高自然排烟的效果;总风压系数为负时,外界风的存在将降低自然排烟的效果,甚至使自然排烟失效。通过对排烟口内外压差以及气体流动进行分析,发现临界失效风速正比于总风压系数绝对值的-1/2次幂,并给出了不同条件下自然排烟临界失效风速的计算方法。实际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进行火灾排烟时,应尽量避免出现总风压系数为负的情形,以防止自然排烟的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排烟 双区模型 环境风 总风压系数 临界失效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区模型离心压气机性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书奇 张俊跃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5-79,共5页
为获得有效的压气机性能预测方法,基于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性能试验数据,重点研究了两区模型离心压气机性能预测及标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仔细考虑了压气机内部扩散和损失过程,综合考虑逆压梯度黏性流动过程影响,标定方法... 为获得有效的压气机性能预测方法,基于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性能试验数据,重点研究了两区模型离心压气机性能预测及标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仔细考虑了压气机内部扩散和损失过程,综合考虑逆压梯度黏性流动过程影响,标定方法简单实用,能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设计;该性能预测方法也能有效预测涡轮增压器离心压气机流量特性及喘振、堵塞边界特性,能够反映出压气机的全工况性能;与试验结果相比,预测压比与试验压比差值小于3%,预测绝热效率差值小于5%,在高转速跨音速工况下预测喘振堵塞流量差值小于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两区模型 压气机 性能预测 增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9
15
作者 骆祖江 付延玲 王增辉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45,共3页
非饱和带地下水运动实质上是一个水气二相渗流过程。本文以多相渗流理论为基础,从水气二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达西定律出发,推导了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的耦合动力学模型,讨论了模型的IMPES和全隐式联立求解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非饱和带地下水运动实质上是一个水气二相渗流过程。本文以多相渗流理论为基础,从水气二相渗流的连续性方程和达西定律出发,推导了非饱和带水气二相渗流的耦合动力学模型,讨论了模型的IMPES和全隐式联立求解方法的原理和步骤,认为IMPES求解方法由于达西系数项的处理,饱和度的计算均采用显式,因此该解法具有稳定性差、精度低且要求计算时间步长小的局限性;而全隐式联立求解方法是联立求解气相、水相方程,同时求出压力和饱和度值,因此压力和饱和度值都是隐式求出,具有较高精度,且无条件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带 二相流动 动力学模型 渗流 水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增压器离心压气机改型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书奇 张俊跃 +1 位作者 赵成俊 张炜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7-41,共5页
为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设计成功率,降低研制风险,基于当代工具预测设计方法,开展了某车用增压器跨音速离心压气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比3为亚音和跨音速临界压比,高于此临界压比,叶轮进入跨音速流动,流量范围急剧变窄;压比大... 为缩短研制周期,提高设计成功率,降低研制风险,基于当代工具预测设计方法,开展了某车用增压器跨音速离心压气机设计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压比3为亚音和跨音速临界压比,高于此临界压比,叶轮进入跨音速流动,流量范围急剧变窄;压比大于4,流量范围不高于20%,需采用机匣处理等流量拓宽装置以获得宽广压气机特性;采用机匣处理装置后,跨音速流量范围可拓宽15%左右;采用两区模型性能预测技术和控制载荷叶片造型技术可获得高压比宽流量范围的高性能压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器 两区模型 载荷控制 跨音速 压气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烧蚀金属镍热影响区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志军 贾威 +3 位作者 倪晓昌 彭志农 杨丽 王清月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8-580,共3页
为了定量分析飞秒激光金属加工中的热影响,基于一个二维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飞秒激光烧蚀金属镍的径向热影响区。提出一种飞秒激光烧蚀热影响区定义,把热影响区定义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熔化再凝固区(晶格温度介于相爆炸温度... 为了定量分析飞秒激光金属加工中的热影响,基于一个二维的双温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飞秒激光烧蚀金属镍的径向热影响区。提出一种飞秒激光烧蚀热影响区定义,把热影响区定义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熔化再凝固区(晶格温度介于相爆炸温度和熔化温度之间的区域),另一部分是热激活区(晶格温度介于熔化温度和热激活温度之间的区域)。通过研究表层晶格不同时刻的径向温度分布,得到飞秒激光烧蚀500nm厚金属镍的径向热影响区是160nm。结果表明,飞秒激光加工的热影响区非常小,可以实现对金属材料的超精密加工。并分析了电子热导率和电子比热容对径向热影响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光学 热影响区 有限差分 双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东部古生代块体碰撞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Ⅱ.二维解释 被引量:24
18
作者 白登海 张丽 孔祥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73-783,共11页
本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赤峰—东乌旗剖面上12个测点的MT资料进行了二维解释.针对测区具体情况,在计算中主要强调拟合有效视电阻率ρeff,ρaz和有效相位Φeff,Φaz.二维模型给出,地壳上地幔在西乌旗以北和翁牛特旗以南地区有5层结构,壳内... 本文对内蒙古东部地区赤峰—东乌旗剖面上12个测点的MT资料进行了二维解释.针对测区具体情况,在计算中主要强调拟合有效视电阻率ρeff,ρaz和有效相位Φeff,Φaz.二维模型给出,地壳上地幔在西乌旗以北和翁牛特旗以南地区有5层结构,壳内高导层埋深20—25km,上地幔软流层顶面埋深约100km.大兴安岭火山岩区有6层或7层结构,上地壳10km左右和下地壳30—40km深度处分别有一高导层,软流层顶面埋深约75km.结合地质等资料得出:1.翁牛特旗以南地区至少在深部仍然属于中朝块体北缘;2.翁牛特旗—巴林右旗之间是中朝块体北缘古生代以前的一个增生体,西拉木伦河断裂是由于后期的构造活动在增生体内产生的一个逆冲断层;3.上地幔隆起和下地壳高导层(岩浆房?)的存在是产生大兴安岭火山岩的深部原因;4.大兴安岭地区可能存在推覆构造,推覆面即为上地壳高导低速层;5.二维模型没有反映出贺根山地区地下有岩浆通道或深断裂;6.中朝和西伯利亚块体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的缝合带分别位于林西一带和西乌旗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块体碰撞区 大地电磁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催化剂效率因子的多组分扩散模型(Ⅳ)有死区圆柱状中温变换催化剂效率因子的二维模型及其求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启文 房鼎业 朱炳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建立了有死区圆柱状WB-2中温变换催化剂效率因子计算的二维数学模型,用正交配置法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为11.50%.
关键词 催化剂 效率因子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室火灾烟气运动的双层区域模拟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艳 施明恒 何嘉鹏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9-453,共5页
室内火灾双层区域模拟中需考虑到压力的变化,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了室内气体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常微分控制方程组.该方程组刚性,可采用吉尔算法求解.在选用Heskestad羽流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某单室火灾在房间平面面积与机械排烟量分别... 室内火灾双层区域模拟中需考虑到压力的变化,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了室内气体参数随时间变化的常微分控制方程组.该方程组刚性,可采用吉尔算法求解.在选用Heskestad羽流公式的基础上,计算了某单室火灾在房间平面面积与机械排烟量分别为49m2,0.3m3/s;49m2,0.4m3/s;100m2,0.3m3/s;100m2,0.4m3/s四种工况下室内与室外压差、烟层高度、上层烟气温度、下层空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室外压差随时间变化迅速;Heskestad与Mcaf-frey羽流模型在算例中具有较好相似性;烟层的下降与上层烟气温度的升高较多地受到房间平面面积的影响,而受顶部排烟量的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区域模型 室内压力 刚性 羽流模型 房间平面面积 机械排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