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元素铽镧掺杂对硫氧化钆晶格场的影响及发光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静 许乃岑 +1 位作者 沈加林 金凡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4-267,共14页
稀土硫氧化物具有较好的传能效率、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被广泛应用于防伪、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医学影像等领域。由于硫氧化钆(Gd_(2)O_(2)S)的晶体空间结构较宽,当间隙离子进入其中,或阳离子、阴离子形成空位时... 稀土硫氧化物具有较好的传能效率、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其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被广泛应用于防伪、显示器、发光二极管、医学影像等领域。由于硫氧化钆(Gd_(2)O_(2)S)的晶体空间结构较宽,当间隙离子进入其中,或阳离子、阴离子形成空位时,晶体结构也依然保持不变。但硫氧化钆荧光粉容易发生团聚现象,使得样品颗粒尺寸较大,降低了样品颗粒的堆积密度,提高了能量的散射率,导致获得的光不均匀。用于显示设备时,粉末粒径大会导致在同一视域里像素数量较少,分辨率较差。本文以Gd_(2)O_(2)S为研究对象,采用硫熔法制备了硫氧化钆荧光粉,引入稀土离子Tb^(3+)、La^(3+)作为掺杂离子,通过优化稀土离子的掺杂量,获得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尺寸均匀性相对较好的Gd_(2)O_(2)S基荧光粉。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X射线衍射(XRD)等测试技术,探讨稀土掺杂对Gd_(2)O_(2)S晶格场的影响及发光性能的影响。XRD结果表明:①荧光粉为纯六方晶体结构;②Tb^(3+)、La^(3+)替代Gd^(3+)进入Gd_(2)O_(2)S的晶格位置。荧光粉的荧光光谱图显示:①掺入Tb^(3+)后,在544nm处会发生^(5)D_(4)→^(7)F_(5)的浓度猝灭,是由于电偶极-电偶极跃迁引起的;②发光强度在Tb^(3+)掺杂浓度为2mol%时最大;③La^(3+)的掺杂增强了硫层的电负性,所以随着掺杂量的增加,晶胞之间的排斥力也逐渐增强,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发光强度也随之增强;④当La^(3+)掺杂浓度为60mol%时,发光强度为未掺杂La^(3+)样品的1.9倍。本文通过计算电多级级数分析离子间能量转移的过程,从而确定了发光材料Tb^(3+)、La^(3+)的最佳掺杂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 稀土离子掺杂 硫氧化钆 荧光分光光度计法 X射线衍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的校准方法研究及AHMT影响因素
2
作者 李学辉 林芳 +3 位作者 钟义林 顾闻喆 张寒晓 陈希尧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0期229-233,248,共6页
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常规的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往往需要现场采样、运输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步骤繁琐。因此,近年来分析仪器市场上出现了基于便携式分光光度法原理的甲醛检测仪,大大提高了甲醛... 甲醛主要来自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是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常规的检测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往往需要现场采样、运输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步骤繁琐。因此,近年来分析仪器市场上出现了基于便携式分光光度法原理的甲醛检测仪,大大提高了甲醛检测的效率,但是该类型仪器的量值溯源仍存在空白。就便携式甲醛检测仪的校准方法研究做了系统分析,并对校准过程中针对AHMT原理的甲醛检测仪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校准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弥补分光光度法甲醛检测仪在国内溯源的空白,还可以大大提高对于甲醛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的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校准 AHMT 分光光度原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定量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3
作者 杨凡 胡超 +2 位作者 胡红青 陈凯亮 伍学威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3-760,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对半胱氨酸、壳寡糖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精确定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对定量波长、溶剂类型、共存离子、pH、溶液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定量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水溶解...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对半胱氨酸、壳寡糖和不同分子量壳聚糖精确定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通过对定量波长、溶剂类型、共存离子、pH、溶液保存温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对比分析,确定了半胱氨酸、壳寡糖和壳聚糖定量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以水溶解半胱氨酸和壳寡糖,以高氯酸溶解壳聚糖,在室温(25℃),pH在2~5的范围内,半胱氨酸、壳寡糖以及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分别在191~197 nm波长处浓度与吸光度相关性最佳(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9以上,且线性范围较宽);该方法不易受pH、保存时间和温度等影响,且结果准确稳定,回收率近100%。在操作便捷性、结果准确性和稳定性上均有较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壳寡糖 壳聚糖 紫外分光光度法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化槽液中铈含量快速分析方法
4
作者 何芃 鲁文 +3 位作者 唐俊榕 陈沙 朱志伟 王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7-132,共6页
铈含量对阳极化槽液性能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该体系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库仑滴定法的阳极化槽液中铈含量快速分析方法,并以优化后的分光光度法作为参照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氧化剂用量、... 铈含量对阳极化槽液性能的优劣起决定性作用,亟需开发一种适用于该体系的快速检测方法。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库仑滴定法的阳极化槽液中铈含量快速分析方法,并以优化后的分光光度法作为参照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探讨氧化剂用量、加热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库仑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工业现场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仑滴定 分光光度法 铈含量 阳极化槽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试验舱体盐雾气溶胶取样系统研究
5
作者 骆艺肆 吴兵 +1 位作者 李家春 李屹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4-984,共11页
针对现有的取样结构难以充分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实验舱的取样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取样需求的取样系统。首先,依据等速取样原理,并以满足多点取样的要求为前提,初步设计了取样系统;然后,分别对舱体流道和取样结构进行了... 针对现有的取样结构难以充分满足某型航空发动机整机盐雾实验舱的取样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符合其取样需求的取样系统。首先,依据等速取样原理,并以满足多点取样的要求为前提,初步设计了取样系统;然后,分别对舱体流道和取样结构进行了流场仿真分析,通过针对舱体流道的仿真,分析得出了合适的盐雾取样截面;随后,取多组不同的取样结构,对其进行了仿真对比,依据结果对取样结构进行了优化,确保取样结构能够更好地满足取样需求;最后,对优化后的取样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在试验舱系统流道内取两个截面,对其进行了取样试验;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对舱内抽取的盐雾气溶胶样液进行了氯离子浓度检测,利用舱内的氯离子浓度计算出了空气中的盐雾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4个探头两两并联的多排汇流结构能够达到最佳的等速取样效果,该结构探头间的最大流速差距不超过0.5%,从而有效地满足了多点取样和等速取样的要求;在取样试验中,并联式的取样结构在高温高湿且盐雾含量为200 ppb的环境下表现出较好的取样效果。两个截面的取样结果重复性较好,平均取样误差仅为7%,可以满足(200±40)ppb的取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雾气溶胶 分光光度法 气溶胶取样 等速取样 发动机盐雾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碘分析仪测定水碘与尿碘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樊晓翠 段朝悦 +4 位作者 王丹宇 满曼 于海容 崔震 尹硝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为了建立测定水碘和尿碘的全自动碘分析仪的仪器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可替代手工法进行水碘和尿碘的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简称手工法)和全自动碘分析仪测定法(简称仪器法)测定水碘和尿碘的标准液梯度曲线、冻干人尿中碘成分分... 为了建立测定水碘和尿碘的全自动碘分析仪的仪器检测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可替代手工法进行水碘和尿碘的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简称手工法)和全自动碘分析仪测定法(简称仪器法)测定水碘和尿碘的标准液梯度曲线、冻干人尿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以及实际样品的碘含量,从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冻干人尿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实际样品检测结果,实验条件等多个方面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手工法和仪器法所测水碘和尿碘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0,所测冻干人尿中碘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中碘离子的质量浓度与标准值一致,所测实际样品中碘的质量浓度结果经过t检验,p值大于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全自动碘分析仪所测数据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碘 尿碘 分光光度法 全自动碘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甲醛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长民 简朝星 +3 位作者 郑占波 张喜凤 王志远 潘本锋 《中国环境监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9,共6页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空气中的甲醛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灵敏度较低,不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监测。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将样品作显色处理后,采用410 nm激发光激发产生荧光,并将荧光强度作为分析信号,取代了原方法的吸光度信...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在测定空气中的甲醛时具有较好的选择性,但灵敏度较低,不适用于低浓度甲醛监测。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改进:将样品作显色处理后,采用410 nm激发光激发产生荧光,并将荧光强度作为分析信号,取代了原方法的吸光度信号。改进后的方法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和更高的灵敏度。经测试,改进后的乙酰丙酮荧光法的检出限达到了0.0005 mg/m^(3),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1%~4.9%,标准样品测定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8%~3.0%,空白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93.0%~107%。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可以满足室外和室内环境空气中甲醛监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 分光光度法 荧光法 甲醛 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肉碎蛋白酶解中水解度测定方法比较
8
作者 李云亮 洪佳伟 +1 位作者 段玉清 马海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 为建立鸡肉碎蛋白酶解过程中水解度检测方法,本文以三种蛋白酶酶解鸡肉碎蛋白,运用pH-stat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福林酚法、茚三酮法测定酶解0~8 h过程中酶解液上清氨基酸含量,并与甲醛滴定法所得水解度结果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耗碱量计算水解度的pH-stat法不适用于监测鸡肉碎蛋白的酶解进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酶解过程拟合度高,R2分别为0.9436、0.9721,可代替甲醛滴定法实现对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在风味蛋白酶酶解过程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仅在0~1 h内具有较大拟合度,R2为0.9091,在酶解1~8 h中则需使用拟合度更优的茚三酮法(R2为0.9406)。三种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较好,组间平均回收率为99.827%~108.637%,变异系数为1.777%~2.705%。该研究可为工业应用肉类蛋白酶解过程的实时监测和快速检测提供研究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拟合 水解度检测 甲醛滴定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福林酚法 茚三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作者 刘祝萍 孟顺龙 +6 位作者 宋超 裘丽萍 范立民 李丹丹 徐慧敏 陈曦 方龙香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25年第1期48-57,共10页
总氮作为判断水质优劣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不确定度,本研究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依据JJF105... 总氮作为判断水质优劣及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尤为重要。为了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的不确定度,本研究采用HJ 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渔业水体中总氮含量,依据JJF1059.1—2012评定总氮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本研究建立测量模型分析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在总氮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来源,结果发现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包括3大类:样品重复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试样在测定氮含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包括硝酸钾标准贮备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硝酸钾标准使用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测试点移取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检测仪器测定总氮精密度引入的不确定度样品)以及样品在取样、消解、定容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通过对测定过程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本次渔业水体中试样总氮含量的测量结果可以报告为ρ=(0.96±0.06)mg/L(k=2);通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分析发现,样品重复测量不确定度和总氮标准曲线拟合引入的不确定度是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来源,其占所有不确定来源的89.56%。本研究结果可以明确渔业水体中总氮测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不确定度和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为实验室测定总氮减小误差提供参考,也为渔业水体其他指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氮含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渔业水体 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铬催化剂中六价铬测定方法的研究
10
作者 张岩 王磊 陈斯佳 《石油炼制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0,共7页
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的主催化剂为三价铬[Cr(Ⅲ)]有机化合物,如果原料未完全纯化,催化剂体系中会存在六价铬[Cr(Ⅵ)]杂质。Cr(Ⅵ)含量过高,会干扰生产,降低产品收率,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准确测定Cr(Ⅵ)含量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开发了... 乙烯齐聚合成α-烯烃的主催化剂为三价铬[Cr(Ⅲ)]有机化合物,如果原料未完全纯化,催化剂体系中会存在六价铬[Cr(Ⅵ)]杂质。Cr(Ⅵ)含量过高,会干扰生产,降低产品收率,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准确测定Cr(Ⅵ)含量对生产过程至关重要。开发了一种有机铬催化剂中Cr(Ⅵ)的检测方法,在80~95℃条件下,采用2 mL质量分数为70%的硫酸低温消解有机铬催化剂样品,在酸性条件下,Cr(Ⅵ)首先与显色剂二苯碳酰二肼发生显色反应,然后与对甲基苯磺酸生成络合物,使用异戊醇将Cr(Ⅵ)萃取到有机相中,最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r(Ⅵ)的含量。结果表明,经显色萃取后,Cr(Ⅵ)在波长为54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在显色剂用量为1 mL、络合剂用量为2 mL、萃取剂用量为20 mL、显色时间为5 min、萃取时间为20 min的条件下,Cr(Ⅵ)的萃取分离效果最佳。该方法的有机铬试样检出限为1.000μg g,当移取的试样中Cr(Ⅵ)质量在0~1.0μg范围内(以Cr元素质量计)时,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试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95%~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铬催化剂 消解 六价铬 显色 萃取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氏试剂光度法快速测定海水中氨氮的方法优化
11
作者 黄春慧 文畅 +3 位作者 夏晴 黄薇薇 王祥光 杨飞 《热带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1-208,共8页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海水样品中的氨氮时,样品中复杂的盐类成分会导致显色体系混浊,给测定带来困难。文章针对不同盐度的海水样品,通过精确匹配样品盐度和掩蔽剂酒石酸钾钠溶液的质量浓度来消除海水中Ca、Mg、Fe、Mn等离子的干扰,对纳氏... 纳氏试剂光度法测定海水样品中的氨氮时,样品中复杂的盐类成分会导致显色体系混浊,给测定带来困难。文章针对不同盐度的海水样品,通过精确匹配样品盐度和掩蔽剂酒石酸钾钠溶液的质量浓度来消除海水中Ca、Mg、Fe、Mn等离子的干扰,对纳氏试剂光度法快速测定氨氮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1%酒石酸钾钠溶液可用于盐度小于17.3‰的样品中氨氮的测定;2%酒石酸钾钠溶液可用于盐度4.5‰~34.1‰的样品中氨氮的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8.0mg·L^(-1),检出限为0.03mg·L^(-1);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6.0%~105.0%之间,平行样的标准偏差小于3.94%。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试剂用量少,线性范围宽,灵敏度、精确度、准确度良好,适用性广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氏试剂 分光光度法 海水样品 氨氮 酒石酸钾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平二号蚯蚓Hemolysin基因扩增及不同蚯蚓产物体外抑菌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秦蕾 孙超 +5 位作者 金翔 张春光 楚菡 邓诗凡 贾京华 蒲蕾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试验提取大平二号蚯蚓的mRNA,PCR扩增Hemolysin(溶血素)基因,测序验证,确定蚯蚓体内含有Hemolysin,该基因在蚯蚓全体、生殖带前、生殖带和生殖带后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琼脂抑菌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蚯蚓体、蚯蚓蛋白粉、蚓激酶... 试验提取大平二号蚯蚓的mRNA,PCR扩增Hemolysin(溶血素)基因,测序验证,确定蚯蚓体内含有Hemolysin,该基因在蚯蚓全体、生殖带前、生殖带和生殖带后部组织中均有表达。通过琼脂抑菌圈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蚯蚓体、蚯蚓蛋白粉、蚓激酶对猪场源有害菌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匀浆上清液、蚯蚓蛋白粉和蚓激酶稀释液对猪场源常见有害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具有不同程度抑菌作用。研究验证了大平二号蚯蚓体内存在Hemolysin基因且在蚯蚓不同部位均表达,蚯蚓及蚯蚓医药副产物对猪场源有害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无抗饲料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平二号蚯蚓 抗菌肽 溶血素 琼脂抑菌圈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杆塔材料镀锌钢层耐腐蚀性的快速评价探究
13
作者 边美华 彭家宁 +2 位作者 何雨茵 李君华 覃宋林 《电镀与精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0,共7页
输电杆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部分,它在服役过程中需要承受诸多荷载,特别是在工业区和沿海地区,输电杆塔材料的腐蚀问题尤为突出,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采用自制的定点腐蚀装置及室内浸泡腐蚀试验方法,将镀锌钢表面的锌镀层在酸性腐蚀溶... 输电杆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部分,它在服役过程中需要承受诸多荷载,特别是在工业区和沿海地区,输电杆塔材料的腐蚀问题尤为突出,产生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采用自制的定点腐蚀装置及室内浸泡腐蚀试验方法,将镀锌钢表面的锌镀层在酸性腐蚀溶液中溶解,游离出的亚铁离子(Fe^(2+))被氧化剂氧化为Fe^(3+);通过Fe^(3+)与磺基水杨酸(SSal)发生显色反应,利用分光光度计在线检测溶液中的Fe^(3+);通过游离出Fe^(3+)所需要的时间来评价镀锌层的耐腐蚀性能;利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镀锌钢表面腐蚀产物的形貌和组成。结果显示:腐蚀溶溶pH=1.0~3.0时,可在3 h内评价镀锌钢的耐腐蚀性能,该研究为输电杆塔的合理选材和预测材料寿命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锌钢 快速评价 耐腐蚀性能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和O_(2)地浸浸出液中铀浓度的快速测定方法
14
作者 东双 刘金明 +1 位作者 宋静 孙丽萍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针对CO_(2)和O_(2)地浸采铀技术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的铀浓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无水乙醇-水介质中,CyDTA-磺基水杨酸-氟化钠混合络合剂下,UO_(2)^(2+)与5-Br-PADAP和F-形成红色配合物,测量最佳吸光度的波长为580 nm,适宜显色酸度的pH值... 针对CO_(2)和O_(2)地浸采铀技术建立一种安全快速的铀浓度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在无水乙醇-水介质中,CyDTA-磺基水杨酸-氟化钠混合络合剂下,UO_(2)^(2+)与5-Br-PADAP和F-形成红色配合物,测量最佳吸光度的波长为580 nm,适宜显色酸度的pH值范围为6.68~9.24,无水乙醇用量7.5 mL,得到分析结果RSD<1.0%。该方法对铀矿冶CO_(2)和O_(2)地浸浸出液中铀浓度的测量应用效果良好,使用无水乙醇替换丙酮,提高了铀浓度分析方法的工作效率与操作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 铀浓度 5-BR-PADAP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不确定度分析
15
作者 王海波 王淑好 吴盘亮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5期68-70,76,共4页
建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试验数据及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子,通过标准溶液配制、标曲拟合、称量、重复性及回收率,再计算各不确定... 建立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根据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含量试验数据及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子,通过标准溶液配制、标曲拟合、称量、重复性及回收率,再计算各不确定度权重,最后合并并转换成扩展不确定度。通过对试验过程中各个分量进行分析得知,标准溶液配制和标曲拟合这2个分量对整体不确定度的贡献最大。当m=1.0428,95%CI(置信区间),k=2,槟榔碱质量分数为(3.550±0.085)mg/kg。通过JJF 10591.1—2012中的方法对试验过程进行逐步分析。确定其主要的不确定度,为试验过程的控制和数据稳定可靠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中总磺化物的含量
16
作者 马春花 李鑫 +3 位作者 章文丽 吴禹熹 李诗 董可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5期39-44,共6页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总磺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以穿心莲内酯为对照品,以1%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为参比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附录0401)在407 nm波长处进行标准曲线制备,测定供试品浓度并计算其含... 穿心莲内酯磺化物注射液总磺化物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以穿心莲内酯为对照品,以1%间二硝基苯乙醇溶液为参比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国兽药典》2020年版二部附录0401)在407 nm波长处进行标准曲线制备,测定供试品浓度并计算其含量。穿心莲内酯质量浓度在0.48~0.8 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016 x-0.5122(R 2=0.9993);该测定方法经考察表明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和准确度,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3%,RSD为1.23%(n=6);10批产品中总磺化物平均含量为24.86 mg/mL。本测定方法基于二萜类化合物结构与光吸收特性关系而建立,重现性好,准确度高,适用于本产品中总磺化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总磺化物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lective Determination of Itraconazole in the Presence of Its Oxidative Degradation Product by A New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被引量:1
17
作者 Nesrine T.Lami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2-506,共5页
A simple,specific,accurate and precise spectrophotometric 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of itraconazole in the presence of its oxidative degradation product and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 A simple,specific,accurate and precise spectrophotometric 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of itraconazole in the presence of its oxidative degradation product and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A newly develope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called ratio difference method by measuring the difference in amplitudes between 230 and 265nm of ratio spectra.The calibration curve is linear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5~25μg·mL-1 with mean percentage recovery of 99.81±1.002.Selective quantification of itraconazole,singly in bulk form,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 and in the presence of its oxidative degradation product is demonstrated.The results have been statistically compared with a pharmacopei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ACONAZOLE Stability indicating Ratio difference spectrophot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A New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Manipulating Ratio Spectra for Determination of Bambuterol Hydrochloride in the Presence of Its Degradation Product Terbutaline
18
作者 Nesrine T.Lamie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6,共6页
A simple,specific,accurate and precise spectrophotometric 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of bambuterol hydrochloride(BH)in the presence of its degradation product terbutaline(TERB)and in ph... A simple,specific,accurate and precise spectrophotometric stability indicating method is developed for determination of bambuterol hydrochloride(BH)in the presence of its degradation product terbutaline(TERB)and in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s.A newly develope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called ratio difference method by measuring the difference in amplitudes between 245 and 260nm of ratio spectra.The calibration curves are linear over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1~1mg·mL-1 for BH and 0.1~0.7mg·mL-1 for TERB with mean percentage recovery of 100.56±0.751 and 99.88±1.183,respectively.The selectiv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checked using laboratory prepared mixtures.The proposed method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analysis of BH in pharmaceutical dosage forms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dosage form additives and the results have been statistically compared with pharmacopeial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BUTEROL hydroehloride TERBUTALINE Stability indicating RATIO difference spectrophotomet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a Spectrophotometric of Fe(Ⅲ), Al(Ⅲ) and Cu(Ⅱ) Using Eriochrome Cyanine R Ligand and Assessment of the Obtained Data by Partial Least-Squares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Application to Natural Waters
19
作者 A. Hakan AKTAS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38-2644,共7页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cations and accurat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m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This work has focused on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 cations and accurate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m are of great interest in analytical chemistry.This work has focused on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1)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ANN)as two types of chemometric methods.For this purpose,aluminum,iron and copper were studied as three analytes whose UV-Vis absorption spectra highly overlap each other.Accordance with determined parameters(ligand concentration,pH,waiting tim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bsorbance and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on effect and foreign ions)are provided and the optimum conditions.After establishing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Fe^(3+),Al^(3+) and Cu^(2+) containing mixtures spectrophotometric determinations and the data calibration method of least squares(PLS-1)regression,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methods were used.Chemometric methods are applied in a fast,simple,and the results are appl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Partial least square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LUMINUM IRON COPP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基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制备及稳定性实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凯 魏鹤琳 +3 位作者 左夏华 杨卫民 阎华 安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44-1952,共9页
纳米流体由于其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已成为新型太阳能集热介质的研究重点;但因其稳定性差、制备工艺复杂,未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基液,通过两步法制备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探究了材料添加顺序、胶原蛋白种类、... 纳米流体由于其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已成为新型太阳能集热介质的研究重点;但因其稳定性差、制备工艺复杂,未能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推广。本文以去离子水为基液,通过两步法制备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探究了材料添加顺序、胶原蛋白种类、超声时间、材料配比以及溶液pH等对纳米流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水基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时,先分散炭黑再加入胶原蛋白可以提高其稳定性;猪皮胶原蛋白更适用于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的制备;超声45min,炭黑胶原蛋白质量配比为1/20,悬浮液pH在6.5~7.5之间制备得到的纳米流体稳定性较好。本研究有助于今后水基炭黑-胶原蛋白纳米流体产业化应用于太阳能光热转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炭黑 胶原蛋白 稳定性 分光光度计法 ZETA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