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 modified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used to analyze the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1
作者 Fu Jiwei Hou Chaozhen Dou Lihu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To solv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excited by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compute ... To solve the coupling effect of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 excited by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which can compute the terminal induced voltages excited by the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 when the terminal networks or intereonnection networks contain the dynamic elements is introduc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ified method can analyze the terminal induced voltages when the terminal networks or the interconnection networks contain the dynamic elements excited by the external electromagnetic wav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acquired by FDTD method, the two results are completely same. So one effective modified method is implemented to compute the transmission l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 the 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dynamic elem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Method of Power Loss and Electric Field Calculations of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2
作者 DU Zhiye RUAN Jiangjun JIN Shuo HUANG Guodong ZHU Li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65-2371,共7页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rona power loss and the ground-level electric field on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induced by corona is proposed.Based on a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method of succe...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rona power loss and the ground-level electric field on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induced by corona is proposed.Based on a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method of successive images,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the simulated charges not arbitrary.When the surface electric field of a conductor exceeds the onset value,charges are emitted from corona into the space around,and the space ions and the surface charges on each sub-conductor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images of the other sub-conductors.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space ions are calculated at every time step during corona periods in both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half cycles.Several exampl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and the calculated electric field at the ground level and the corona power loss agree well with previous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ing 12 charges in each conductor during 600 time steps in one cycle takes less time while guarantees the accuracy.The corona discharge from a 220 kV transmission line enhances slightly(less than 2%)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ground level,but this effect is little from a 500 kV line.The improved method is a goo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time cost and the accuracy of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计算 表面电场 功率损耗 输电线路 HVAC 模拟电荷法 500千伏线路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on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inspection robo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晓晖 吴功平 +1 位作者 杜娥 李三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6期869-876,共8页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dynamic performance. Firs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bstacles and symmetrical mechanism of the robot prototype, four basic subactions were abstracted to fulfill full-path kinematic tasks. Then,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built with Lagrange equation, whil^e a multi-flexible-body dynamic model of a span of lin~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al synthesis method and Lagrange equation. The two subsystem models were coupled under rolling along no-obstacle segment and overcoming obstacle poses, and these simulations of three subactions along different spans of line were performed in ADM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coupling vibration parameters and driving moment of joint motors, show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robot along ftexibile obstructive working path: in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robot can fulfill the preset motion goals; it responses slower in more flexible path; the fluctuation of robot as well as driving mo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in startup and brake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rigid environment;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ing environment flex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pection robot transmission line OBSTRUCTI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动正序分量波形相似度的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保护方法
4
作者 高淑萍 周永宁 +3 位作者 王晨清 陈实 宋国兵 权喆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95-104,共10页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故障受双侧电力电子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传统保护的影响较为复杂。基于双端换流器控制策略和故障复合序网,从理论上分析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得到存在拒动风险的结论。结合故障后电压、电流... 海上风电低频输电线路故障受双侧电力电子换流器控制策略影响,其故障特征以及对传统保护的影响较为复杂。基于双端换流器控制策略和故障复合序网,从理论上分析传统电流差动保护的适应性,得到存在拒动风险的结论。结合故障后电压、电流波形特点,提出基于差动正序分量波形相似度的保护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线路两侧保护安装处电流与电压的故障分量,利用对称分量法得到故障分量所对应差动电流与差动电压的正序分量,对正序差动电压进行修正。然后,利用改进余弦相似度计算差动电流与修正差动电压正序分量的相关程度,通过相关性的差异来识别区内、外故障。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海上低频输电系统模型,对线路中发生不同故障位置、故障类型、不同过渡电阻和采样频率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验证了所提保护方法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低频输电系统 线路保护 对称分量法 改进余弦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数值模拟TLM算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虹 王庆康 徐勤卫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65,共7页
传输线矩阵 (TLM)算法是基于Huygens的波传播模型 ,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后 ,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三维时域电磁场数值仿真算法。在 1971年TLM被首次提出以后 ,便得到不断的改进 ,从二维到三维 ,从扩展型结点到凝缩型结点 ,从时域TLM到频域TLM ... 传输线矩阵 (TLM)算法是基于Huygens的波传播模型 ,与计算机结合起来后 ,成为一种强有力的三维时域电磁场数值仿真算法。在 1971年TLM被首次提出以后 ,便得到不断的改进 ,从二维到三维 ,从扩展型结点到凝缩型结点 ,从时域TLM到频域TLM ;而其应用也从最初的处理电磁场问题发展到对微波电路的模拟、高速IC的设计 ,以及处理光学、机械学、热学和声学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二维、三维空间的TLM算法、扩展型结点和几种改进的对称凝缩结点 ,阐述了TLM在各领域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数值模拟 tlm算法 传输线矩阵 网格 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脱冰动力响应及脱冰方式对塔线系统影响的分析
6
作者 张佳沁 杨文刚 +3 位作者 杨国林 张志劲 蒋兴良 李雨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58-2467,共10页
近年来,冰灾频繁对社会经济和民生造成重创。尤其在电力领域中,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显著。研究覆冰脱冰对输电线路的动力冲击,对于指导易覆冰区域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与维护,提高输电线路的抗冰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近年来,冰灾频繁对社会经济和民生造成重创。尤其在电力领域中,覆冰对输电线路的影响显著。研究覆冰脱冰对输电线路的动力冲击,对于指导易覆冰区域输电线路的设计、运行与维护,提高输电线路的抗冰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对脱冰跳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脱冰跳跃对导线的影响上,对塔线体系综合影响相关研究还不足。对此,该研究建立了一塔两档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了单导线同时脱冰、档端脱冰、中部脱冰与两端脱冰方式下塔线系统的动力冲击,并分析了导线冰跳高度、张力、不平衡张力、绝缘子偏转以及杆塔杆件轴力。结果表明:同时脱冰方式下,导线位移,张力和不平衡张力振幅大,绝缘子剧烈振动,且杆塔部分杆件应力大,塔腿主材轴力发生拉力-压力-拉力的反复改变方向过程。其他三种方式的导线冰跳高度、张力和不平衡张力振幅较小,绝缘子的偏移幅度较小,衰减速度快,杆塔杆件应力明显减小,塔腿主材轴力未发生方向改变现象。从各位置响应看,两端脱冰是最合适的脱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塔线系统 覆冰 动力响应 脱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LM的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毛湘宇 杜平安 聂宝林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7493-7497,共5页
计算机因散热和装配需要,机箱上会存在大量孔缝结构。孔缝结构在不同辐射源作用下的电磁泄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屏蔽效能。以计算机机箱为研究对象,采用传输线矩阵法(TLM)对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研究。阐述了TLM原理,采用并联节... 计算机因散热和装配需要,机箱上会存在大量孔缝结构。孔缝结构在不同辐射源作用下的电磁泄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屏蔽效能。以计算机机箱为研究对象,采用传输线矩阵法(TLM)对机箱孔缝电磁屏蔽效能进行仿真研究。阐述了TLM原理,采用并联节点二维TLM单元和对称凝缩节点(SCN)的三维TLM单元算法进行孔缝建模仿真;并首次提出使用耦合微带线的辐射场作为辐射源,对机箱孔阵、接缝、风扇等结构进行了近场和远场电磁泄漏仿真分析;采用平面波辐射场进行远场电磁干扰的数值仿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辐射源和不同结构的屏蔽效能,发现在两种不同辐射场下导致机箱电磁兼容故障的主要结构相同。通过对机箱结构改进措施的仿真设计,实现了屏蔽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对称凝缩节点 耦合微带线 接缝 孔阵 屏蔽效能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与定位方法
8
作者 赵欣洋 邹洪森 +3 位作者 杨晨 李玉琦 李博通 刘思源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2,共10页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 行波法是目前接地极线路故障测距的常用方法,但在阈值整定方面普遍依赖于仿真,且无法判断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主动式行波注入法,通过解析计算的方式,得到接地极线路发生单回接地故障、双回跨线故障、单回断线故障和双回断线故障后接地极线路首端测量点处的模量反向行波时域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模量反向行波的接地极线路故障类型识别和定位方法。所提出的注入行波法具有明确的测距阈值整定表达式,可以准确判断出线路故障类型。在PSCAD/EMTDC环境中检验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实现故障精准测距外,可以可靠识别出接地极故障类型,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以及抗噪声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 接地极线路 故障定位 故障类型识别 行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线法的A-Line模型的误差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欣 王志峰 梁贵书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29,共8页
传输线模型是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几种新的模型,其中A-Line模型是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双诺顿模型,相比于J.Marti和ULM模型,由于其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对传播常数进行拟合,使架空线暂态计算更为简单。然... 传输线模型是电力系统电磁暂态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研究中提出了几种新的模型,其中A-Line模型是一种基于特征线法的双诺顿模型,相比于J.Marti和ULM模型,由于其计算过程中不需要对传播常数进行拟合,使架空线暂态计算更为简单。然而,该模型在处理频变参数的时域卷积计算中,采用端口电流代替沿线电流,将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且该误差与线路参数密切相关,然而现有文献并没有对该模型进行详细的误差分析和适用范围研究。通过对A-Line模型进行特征阻抗和传播常数误差公式推导及线路参数对特征阻抗和传播常数影响的讨论,对A-Line模型的误差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所得分析结论的正确性,为该模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 A-line模型 特征线法 卷积计算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阶梯化概率计算法的风电场送出系统雷击预警
10
作者 于淼 吴屹潇 +3 位作者 田硕硕 严佳欣 孙建群 宋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789-6796,共8页
风能的可再生优点使得风电规模迅速发展,而风电场送出系统雷击事故会对新型电力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传统雷击预警对数据种类及样本数量要求较高,且未充分考虑相对位置以及落雷密度分布。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化雷击概率计算法的风电场送... 风能的可再生优点使得风电规模迅速发展,而风电场送出系统雷击事故会对新型电力系统造成重大影响。传统雷击预警对数据种类及样本数量要求较高,且未充分考虑相对位置以及落雷密度分布。对此提出一种基于阶梯化雷击概率计算法的风电场送出系统雷击预警方法。首先分析2020年中国海南某风电场周边落雷点数据,运用蒙特卡罗法求取聚类云团质心以及落雷点密度,拟合雷暴云运动轨迹。再根据运动轨迹与线路走向的相对位置,结合阶梯化雷击概率计算法得出短时间内的雷击概率值。最后结合2020—2022年海南某风电场运行监测数据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并同时有效减少落雷密度差异对于预警精度影响,最大限度地保证风电场送出系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击预警 风电场送出系统 阶梯化雷击概率计算法 蒙特卡罗法 集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影像中的隐患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高 陈浩 +2 位作者 廖建东 周华敏 饶成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植被快速生长,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树木成为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树木与输电线路的接近度过高不仅可能引发短路、跳闸... 【目的】在电力系统中,架空输电线路作为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其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然而,随着自然环境变化和植被快速生长,输电线路走廊内的树木成为影响线路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树木与输电线路的接近度过高不仅可能引发短路、跳闸等故障,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威胁电网安全及人民生命财产。因此,为提高树障隐患识别的准确性,设计了一种基于无人机(UAV)巡检影像的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识别方法。【方法】首先,通过直方图均衡化增强影像对比度,使细节信息更为清晰,并采用变换函数强化影像边缘,为特征提取奠定基础。然后,利用FROST滤波去除影像噪声,在保留边缘细节的同时确保处理准确性。结合二值化方法平滑影像,提取巡检影像中的树障颜色特征及输电线路导线弧垂的纹理特征。针对影像拍摄角度和光线导致的边缘信息缺失,采用插值算法补充缺失的边缘值,保证特征提取的完整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相邻数据的欧氏距离获得特征融合的标注结果,实现对输电线路走廊隐患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方法在识别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任务中表现优异,不仅准确识别出5个树障隐患区域,且隐患数量识别结果与实际误差较小。在隐患位置坐标的精确性分析中,b区域和d区域的识别坐标分别为(1.43 m,8.3 m)和(1.49 m,9.8 m),与实际数据高度吻合。此外,相较于其他方法的隐患程度识别不准确情况,本文方法在各级树障隐患方面的识别结果更为精确,与实验区域实际情况的数值接近,验证了方法实际应用优势和可靠性。【结论】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输电线路的隐患区域,精准判断隐患数量及特征,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该方法结合无人机巡检影像与先进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架空输电线路树障隐患的自动化、智能化识别。通过融合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提高了识别准确性与鲁棒性。本研究成果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走廊 隐患识别 二值化方法 直方图均衡化 特征提取 欧氏距离 无人机巡检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及其在TLM法中的应用
12
作者 邵振海 朱辰东 +1 位作者 洪伟 何立权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基于 Z变换透射边界条件的统一理论 ,构成出一种新的能够适用于对称压缩顶点传输线矩阵法的吸收边界条件 ,并将它应用于导波问题的计算 .与 Higdon吸收边界条件相比 ,这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不会产生假模 ,不需对时间偏移因子作任何修改... 基于 Z变换透射边界条件的统一理论 ,构成出一种新的能够适用于对称压缩顶点传输线矩阵法的吸收边界条件 ,并将它应用于导波问题的计算 .与 Higdon吸收边界条件相比 ,这种新的吸收边界条件不会产生假模 ,不需对时间偏移因子作任何修改而且更加精确有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矩阵法 Z变换透射边界条件 递推公式 微带传输线 吸收边界条件 tlm 统一理论 电磁分析 假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13
作者 邱刚 高超 +1 位作者 陈杰 张廼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2,108,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 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风险评估是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针对现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风险评估方法存在的精度低、评估因素人为影响大等问题,在多维信息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雷击跳闸风险评估的改进证据理论方法。通过熵权法赋予不同特征因子权重,通过灰色关联理论确定不同特征因子的分布函数,然后通过证据理论进行融合并确定风险等级。通过试验对杆塔和线路雷击跳闸率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计算的线路雷击跳闸率为百公里2.3309次/年,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为0.034,整个电网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风险的准确率为96.8%。为输电线路灾害预警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雷击跳闸 风险评估方法 熵权法 灰色关联理论 证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杆塔边坡稳定性分析
14
作者 刘明 郭金根 +1 位作者 朱文卫 董晗拓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8-977,共10页
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对广州市内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形变监测,评估其稳定性并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选取广州市内的木增科北线路为研... 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技术对广州市内输电线路杆塔进行形变监测,评估其稳定性并识别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点。选取广州市内的木增科北线路为研究对象,使用SBAS-InSAR技术处理45景Sentinel-1 SAR数据,获取杆塔区域的地表形变信息。同时,利用确定性系数法评估影响因子对滑坡发生的敏感度。结果表明,木增科北线整体稳定,特定区域有沉降漏斗,最大年平均沉降速率为-113 mm/a。分析发现高程对滑坡敏感度最高,坡度次之,确认了杆塔沿线形变特征及几个关键监测区域,揭示了影响滑坡的主要因素,为线路维护和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输电线路杆塔 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形变监测 确定性系数法 灾害易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分析及防范建议
15
作者 张贵军 《农村电气化》 2025年第6期23-27,共5页
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情况较为普遍,受线路通道环境、输电线路金属材质等因数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具、导地线、拉线等金属易受到腐蚀,长期腐蚀将导致架空输电线路金属机械性能、力学性能下降,腐蚀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极易发生倒... 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情况较为普遍,受线路通道环境、输电线路金属材质等因数影响,架空输电线路杆塔、金具、导地线、拉线等金属易受到腐蚀,长期腐蚀将导致架空输电线路金属机械性能、力学性能下降,腐蚀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极易发生倒杆、断线等事件,从而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文章简述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的特点,介绍了导地线腐蚀情况评判方法,结合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典型案例分析,总结提出了相关风险防范建议,为架空输电线路金属腐蚀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金属腐蚀 评判方法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Line与改进光流法线路异物智能检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邵云峰 杨涛 +3 位作者 马中静 王宏超 权笑天 范益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94-1500,F0003,共8页
为提高无人机电力故障巡检效率,提出一种结合边缘绘制线(edge drawing line,EDLine)特征提取算法与改进光流法的输电线路异物智能检测方法。鉴于背景纹理对航拍图像的影响,研究一种基于矩阵的线段融合算法以解决EDLine线段检测的断续问... 为提高无人机电力故障巡检效率,提出一种结合边缘绘制线(edge drawing line,EDLine)特征提取算法与改进光流法的输电线路异物智能检测方法。鉴于背景纹理对航拍图像的影响,研究一种基于矩阵的线段融合算法以解决EDLine线段检测的断续问题,根据多特征约束提取输电线路区域。为有效识别异物,利用动量因子改进光流算法迭代收敛速度,根据光流信息检测异物故障。对无人机巡检图像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背景或异物不明显时均可有效检测出异物。提出检测算法准确度高、鲁棒性强,保证巡检的时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巡检 输电线路 异物检测 边缘绘制线 光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TLM法求解线性电路动态过程
17
作者 赵东元 李肖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6期605-609,共5页
详细介绍了传输线模型法求解线性电路动态响应过程,并通过与传统的龙格-库塔法做对比,指出TLM 法具有概念上的优势和计算稳定。
关键词 动态过程 龙格-库塔法 tlm 线性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deling Method for Transformer Windings Under VFTO Based on S-parameters
18
作者 ZHANG Ping WANG You-hua +2 位作者 NIE Xin peng YAN Wei-li ZHANG Hai-jiao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98-1904,共7页
To study the 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 distribution in transformer windings in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 (GIS),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based on S-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establishing high-frequency ... To study the 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 distribution in transformer windings in gas insulated substation (GIS),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based on S-parameters is presented for establishing high-frequency model of transformer windings. Firstly,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derived from S-parameters which are calculated or measured from transformer windings. Secondly,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fitted with rational functions by the vector fitting method and then the rational transfer functions are order-reduced by optimal Pade-approximation algorithm. Lastly, the resultant voltage transfer functions are synthesized by network technology.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simulation results of Electromagnetic Transient Program (EMTP) and confirm the feasibility and validity of proposed method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瞬变电流 变压器绕组 电压转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网络的电磁耦合时域并行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志红 张玉 鲁唱唱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719,共7页
针对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TL)网络的电磁耦合问题,仍缺乏高效的场路协同仿真技术。该文将传输线方程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以及NGSPICE软件相结合,并引入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并行算... 针对端接复杂电路传输线(TL)网络的电磁耦合问题,仍缺乏高效的场路协同仿真技术。该文将传输线方程与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以及NGSPICE软件相结合,并引入消息传递接口(MPI)并行技术,提出一种高效的时域混合并行算法(FDTDTL-NGSPICE)。首先,根据诺顿定理和置换定理,将传输线网络分解为传输线子系统和复杂电路子系统,并构建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使用FDTDTL并行算法计算传输线子系统沿线各点的电压和电流,并获取对应诺顿等效电路的电流源和等效导纳大小。最后,使用NGSPICE对复杂电路子系统进行传导干扰分析,获得复杂电路各元件上的瞬态响应,并将端口电压反馈给传输线子系统作为边界,实现传输线网络电磁耦合的场线路联合协同仿真。通过对3类典型场景的计算实例,分别使用时域混合并行算法和电磁仿真软件CST电缆工作室(CS)进行数值模拟并对比,验证所提算法的置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输线网络 复杂电路 诺顿定理 时域有限差分与传输线方程的混合并行算法 NGSPICE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顾传输功率和衰减因素的同轴线半径比优化方法
20
作者 刘涛 王莉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65,共6页
针对传统的通用型同轴线产品设计、制造基础理论缺陷和目前微波采油现场利用地下石油管构建超长、功率容量大及能量损耗小的井筒同轴线工程需求,进行通用型同轴线结构优化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突破经典的单因素优化方法约束,基于同轴线... 针对传统的通用型同轴线产品设计、制造基础理论缺陷和目前微波采油现场利用地下石油管构建超长、功率容量大及能量损耗小的井筒同轴线工程需求,进行通用型同轴线结构优化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突破经典的单因素优化方法约束,基于同轴线上传输功率、能量损耗与衰减系数三者之间固有的物理关系,构造兼顾最大传输功率和最小衰减系数双重因素影响的目标函数数学模型;提出同轴线半径比优化设计方法。结果表明:通用型同轴线的外、内导体半径比最优值为2.11,特性阻抗标称值为45Ω;同轴线传输特性对其导体半径比的变化很敏感,应用经典的单因素优化结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只有兼顾最大传输功率和最小衰减系数双重因素影响才能使通用型同轴线具有通用性功能,本文的理论结果与同轴线单模传输公式相结合,构成了完整的通用型同轴线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线 导体半径比 最大传输功率 最小衰减系数 优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