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位点阵特征参数 TEM 测定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戎咏华 彭珉 胡赓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39,共6页
重位点阵是描述晶界特性的一种重要模型.本文发展了一种测定重位点阵特征参数的TEM新方法,其特点是把系统倾转技术和矩阵计算结合起来,这样既避免了菊池极法的局限性,又避免了极图法的不精确性,从而成为一种实用、快速。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重位点阵 晶界特性 晶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过)成熟干酪根结构的TEM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曹庆英 于冰 王丽华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4,共5页
应用TEM的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数及选区电子衍射和暗场技术,对高(过)成熟干酪根的形态、生物次要相及质点的分子走向延展度进行系统详细的对照分析,提出了一套鉴定规则,为鉴定高(过)成熟干酪根类型找到了第一性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成熟度 干酪根 油气勘探 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焊接接头TEM观察下的断裂行为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许宁 王峰会 +1 位作者 罗金恒 陆勇俊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3-407,共5页
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3个区域的试样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进行原位拉伸试验,通过观察各个区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对其微观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母材区中,裂纹萌生扩展主要以多裂纹起裂为主,表现为沿晶扩展的断裂形... 对X80管线钢焊接接头3个区域的试样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下进行原位拉伸试验,通过观察各个区域裂纹的萌生与扩展过程,对其微观断裂行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母材区中,裂纹萌生扩展主要以多裂纹起裂为主,表现为沿晶扩展的断裂形式,最后造成在切应力作用下的剪切脆性断裂;热影响区内,主裂纹首先在切应力作用下以45°方向起裂,整个扩展过程是主裂纹钝化、位错发射、主裂纹前方无位错区形成、微裂纹形核、主裂纹与微裂纹连接扩展这一多尺度过程不断重复的过程,最后导致准解理穿晶断裂;焊缝区中,从主裂纹分支出多条裂纹,裂纹均以与拉伸轴成45°的方向起裂,表现为沿晶与穿晶混合的断裂模式,最后造成穿晶脆性解理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焊接接头 tem原位拉伸 裂纹扩展 微观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离子束制样条件对TEM样品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紫涵 李明 +1 位作者 高金德 吴涛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0,共6页
聚焦离子束(FIB)因其制样成功率和效率高,可定点精确制样等特点已经成为半导体失效分析领域重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制样方法。利用双束FIB系统针对TEM样品制备条件对样品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法等方法分析了FIB... 聚焦离子束(FIB)因其制样成功率和效率高,可定点精确制样等特点已经成为半导体失效分析领域重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制样方法。利用双束FIB系统针对TEM样品制备条件对样品形貌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法等方法分析了FIB的电子束或离子束等制样条件可能对样品带来的损伤。通过实验发现,FIB的离子束能量对TEM样品热损伤影响较小,电子束的电压和电流是引起样品损伤的主要因素。实验证明,在电子束辅助沉积保护层时适当降低电子束的电压和电流,可有效改善样品的微观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制样 失效分析 聚焦离子束(FIB) 热损伤 电子束辅助沉积 保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层占比对TEM样品成像的影响
5
作者 党鹏 马昊 +2 位作者 张启华 杨阳 史丽娜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
研究了非晶层占比对半导体器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成像的影响。聚焦离子束(FIB)是制备TEM样品的重要工具,在TEM样品制备过程中,离子束损伤会在样品表面产生非晶层而使TEM图像产生畸变失真。在28 nm技术节点以下半导体器件TEM样品... 研究了非晶层占比对半导体器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成像的影响。聚焦离子束(FIB)是制备TEM样品的重要工具,在TEM样品制备过程中,离子束损伤会在样品表面产生非晶层而使TEM图像产生畸变失真。在28 nm技术节点以下半导体器件TEM样品制备中,传统的制备方法会使样品在TEM下呈现非晶像或者图像质量不佳而不再适用。制备了一种楔形样品并使用平面转截面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了TEM呈晶格像时和非晶层临界占比的关系。实验表明,当样品中非晶层的占比超过0.66时,其在TEM下的成像为非晶像;当低于这一数值时,其在TEM下的成像为晶格像。针对非晶层对样品成像的影响,使用了一种低电压减薄的制备方法,通过降低非晶层占比可以显著优化表面成像,提高TEM样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聚焦离子束(FIB) 离子束损伤 非晶层 图像质量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肾小球滤过屏障超微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刘文波 高贝贝 +1 位作者 宋晓冬 王晓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7-682,共6页
本研究探讨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的超微结构变化。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分别采用常规透射电镜技术和硝酸镧示踪技术观察GFB的超微结构变化。Sham组电镜下可见GF... 本研究探讨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的超微结构变化。1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I组),分别采用常规透射电镜技术和硝酸镧示踪技术观察GFB的超微结构变化。Sham组电镜下可见GFB三层结构完整,有孔内皮细胞紧贴于基底膜(GBM)内侧,GBM厚度均匀,足细胞足突呈栅栏状紧贴在GBM外侧,足突间裂孔隔膜清晰可见;IRI组电镜下可见广泛性足突融合,裂孔消失,融合的足突间封闭连接取代了裂孔隔膜,足细胞表面出现大量微绒毛,局部GBM不规则增厚,并出现分层和断裂,足细胞足突从GBM脱离,造成GBM外侧裸露,导致GFB结构不完整。Sham组硝酸镧示踪法电镜下可见大量镧盐颗粒沉积于内皮窗孔和GBM内疏层,少见镧盐颗粒穿过GBM致密层和外疏层进入到肾小囊腔;IRI组硝酸镧示踪法电镜下可见大量镧盐沉积于内皮窗孔和GBM各层,并有部分镧盐颗粒进入肾小囊腔。研究结果表明肾IRI可破坏GFB的完整性,导致GFB通透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小球滤过屏障 肾小球基底膜 硝酸镧示踪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合成法制备金纳米线的研究 被引量:39
7
作者 潘善林 张浩力 +2 位作者 彭勇 王臻 力虎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622-1624,共3页
关键词 电沉积 纳米线 金纳米线 模板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 被引量:24
8
作者 胡静 赵小慧 +2 位作者 朱春玉 胡风庆 回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6,共4页
通过测定槐糖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生长曲线,探讨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结果表明:槐糖脂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抑制作用体现质量浓度... 通过测定槐糖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和生长曲线,探讨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机理,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显微形态。结果表明:槐糖脂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且抑制作用体现质量浓度依赖特性,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1.5625mg/mL。酸性和高温条件不影响槐糖脂抑菌性,表明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电镜结果表明,槐糖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可能源于其对菌体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糖脂 抑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与苄嘧磺隆复合污染对水稻细胞、DNA的毒害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庆钰 杨俊诚 +2 位作者 张建峰 姜慧敏 侯彦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216-2220,共5页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彗星实验,在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毒理学机制。电镜分析结果表明BSM和Cd复合污染能... 以粤香占和丰美占两种水稻为指示植物,通过透射电镜、扫描电镜以及彗星实验,在根尖细胞超微结构和DNA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重金属元素Cd、苄嘧磺隆(Bensulfuron Methyl,BSM)复合污染对水稻的毒理学机制。电镜分析结果表明BSM和Cd复合污染能够破坏水稻根尖的细胞结构,使表皮细胞破裂,核仁解体。对丰美占水稻进行彗星实验研究,并用CASP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增加,DNA的迁移程度逐渐增加,也就意味着DNA的受损程度逐渐增加。当Cd浓度为10mg·L-1时,0.1mg·L-1的BSM会使OliveTM等参数降低,这说明0.1mg·L-1的BSM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Cd对水稻叶片DNA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苄嘧磺隆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彗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豆素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化感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姚丹丹 王婧怡 +3 位作者 周倩 汤前 赵国琦 邬彩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为探明化感物质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采用实验室培养皿生物监测法研究香豆素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主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了种子和幼苗茎秆的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豆素显著降低了... 为探明化感物质香豆素的化感抑草作用机理,采用实验室培养皿生物监测法研究香豆素对多花黑麦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过程中主要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观察了种子和幼苗茎秆的超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香豆素显著降低了多花黑麦草种子的发芽势、根长、根干重、茎长和茎叶干重等生长指标(P<0.05);香豆素处理显著降低了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和叶绿素含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P<0.05),以及4和6d种子的蛋白质浓度(P<0.05);且在前期促进了多花黑麦草幼苗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后CAT降低,POD先升高后降低(P<0.05),淀粉含量升高。100μg/mL的香豆素水溶液只能在多花黑麦草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初期可以很大限度的起到抑制作用,但不足以使其致死。香豆素抑制种子胚乳养分的分解与供应,破坏胚乳细胞的细胞膜、细胞壁,同时可能使细胞失水而导致质壁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豆素 多花黑麦草 化感 机理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用于细菌灭活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马跃 张冠军 +2 位作者 石兴民 许桂敏 杨芸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63-367,共5页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机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来进行了细菌灭活实验。试验选取了两种典型细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将载有细菌悬浊液的盖玻片放置在下平板电极的中央,通过调整电源... 为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灭菌的机理,利用介质阻挡放电(DBD)低温等离子体来进行了细菌灭活实验。试验选取了两种典型细菌:革兰氏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大肠杆菌。将载有细菌悬浊液的盖玻片放置在下平板电极的中央,通过调整电源电压、气隙间距和处理时间来考察电场和等离子体对两种不同细菌的作用;利用电子透射电镜(TEM)观察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细菌细胞,以确定细胞的完整性;测量了等离子体处理后的两种细菌悬浊液中蛋白质,核酸和K+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在<10s时间内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率接近100%;<7s内,大肠杆菌死亡率接近100%,取得了良好的灭菌效果。分析认为电场作用不是细菌灭活的主要因素,而等离子体中的氧自由基可以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以及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和核酸,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灭活 介质阻挡放电(DBD) 低温等离子体 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电子透射电镜(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幼鱼消化道的组织学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丛娇日 张朝晖 姚善成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3-58,共6页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红鳍东方幼鱼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与形态学研究。红鳍东方消化道组织基本上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四层。口咽腔和食道前部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有杯状细胞、粘液细胞和味蕾分布。食道后部、...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对红鳍东方幼鱼消化道进行了组织学与形态学研究。红鳍东方消化道组织基本上分为粘膜层、粘膜下层、肌肉层和浆膜四层。口咽腔和食道前部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有杯状细胞、粘液细胞和味蕾分布。食道后部、胃、小肠和直肠的粘膜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胃 J型 ,没有胃腺存在 ,但发现有一种特殊的分泌细胞。小肠前部纵行粘膜褶发达 ,Z型 ,而后部粘膜褶不发达 ;直肠粘膜褶也很发达 ,为单个的乳头状突起。在食道与胃、胃与小肠、小肠与直肠之间均有括约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TUN 幼鱼 消化道 组织 形态学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质量透射电镜照片的拍摄 被引量:25
13
作者 曾丽珍 赵少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95-301,共7页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高,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不同的附件(X射线能谱分析(EDS)、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高,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各个领域。透射电子显微镜结合不同的附件(X射线能谱分析(EDS)、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构信息,它可以揭示物质内部的微细观结构,是人们了解、认识事物微观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观察透射电镜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清晰的照片,而样品的制备是关键。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质量,直接影响到样品的观察效果与分析结果。本文以JEM-21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为例,从样品制备方法的选择、载网与支持膜的选用、样品防污染措施及电镜操作等几方面入手,详细地介绍高质量的透射电镜照片的拍摄经验,为透射电镜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 样品制备 电镜操作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射电镜在气溶胶单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书申 邵龙义 +1 位作者 李金娟 张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08-611,共4页
透射电镜(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构信息,非常适宜于对气溶胶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等的研究。简述了国内外用TEM对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研究及其现状,主要围绕TEM对城市大气气溶胶、海洋气溶胶、燃烧烟... 透射电镜(TEM)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放大率,可以同时提供形貌、成分、结构信息,非常适宜于对气溶胶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等的研究。简述了国内外用TEM对大气气溶胶单颗粒分析的研究及其现状,主要围绕TEM对城市大气气溶胶、海洋气溶胶、燃烧烟尘和机动车废气的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作者利用TEM对北京市大气气溶胶的初步研究,提出了今后开展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TEM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tem) 气溶胶 单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纳米材料透射电镜样品制备条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厉艳君 吴立敏 +2 位作者 周莹 陈鹰 郝玉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3-45,56,共4页
在拍摄生物纳米材料透射电镜照片时,由于组成元素原子序数低,需要通过染色来增加图像衬度。从染液的选择、支持膜的处理、样品浓度、染色时间着手,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关条件对染色后TEM图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调节染色参数提供参考。选择... 在拍摄生物纳米材料透射电镜照片时,由于组成元素原子序数低,需要通过染色来增加图像衬度。从染液的选择、支持膜的处理、样品浓度、染色时间着手,通过实验分析了相关条件对染色后TEM图像效果的影响,从而为调节染色参数提供参考。选择适合的染液,才能获得理想的图像;对支持膜进行亲水性处理,可以减少由于界面纳米气泡而产生的球形假象;调节适宜的样品浓度,才能获得合适的样品分布;合适的染色时间,才能获得足够的染色衬度以及清晰的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镜 负染 样品制备 生物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增敏作用与细胞自噬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冬莲 侯华新 +2 位作者 郑华 梁燕 黎丹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35-1538,共4页
目的研究大黄素在放射增敏过程中对鼻咽癌CNE-1细胞是否产生自噬现象,并探讨其放射增敏作用与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鼻咽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大黄素组、照射组和大黄素联合射线增敏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小体的... 目的研究大黄素在放射增敏过程中对鼻咽癌CNE-1细胞是否产生自噬现象,并探讨其放射增敏作用与自噬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鼻咽癌细胞分为空白组、大黄素组、照射组和大黄素联合射线增敏组,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及超微结构的改变,并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ULK1、GABARAPL1、Beclin1、Bcl-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除空白组外其余各实验组均可观察到自噬小体的形成。与空白组比较,各组ULK1mRNA表达均升高(P<0.05),其中大黄素增敏组表达最高(P<0.01);而Beclin1和Bcl-2 mRNA表达下调;GABARA-PL1除大黄素增敏组升高外(P<0.05),其它各组变化不明显。结论大黄素在鼻咽癌细胞放射增敏过程伴随着自噬产生,自噬性死亡可能是大黄素放射增敏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大黄素 放射增敏 自噬 透射电镜 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苄酯对产气荚膜梭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邓群 许晓曦 +1 位作者 卓志国 滕国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异硫氰酸苄酯(BITC)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BITC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400μL/L;在不同pH(4~8)条件下,随pH的降低,MIC值变小,抑菌作用增强;在不同糖、盐浓度(1%~5%)条件下,随... 研究了异硫氰酸苄酯(BITC)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BITC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为400μL/L;在不同pH(4~8)条件下,随pH的降低,MIC值变小,抑菌作用增强;在不同糖、盐浓度(1%~5%)条件下,随糖、盐浓度的升高,MIC值变小,抑菌作用增强;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发现,BITC破坏了菌体的荚膜和细胞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苄酯(BITC) 抑菌作用 MIC值 透射电镜(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镜超薄切片染色效率的自制装置 被引量:8
18
作者 贺子义 胡冰 史永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2-74,共3页
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透射电镜超薄切片染色费时费工,且易造成污染,本文介绍一种自制的染色装置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染色效率,不同生物样品的超微结构保存良好、清晰。
关键词 透射电镜 超薄切片 染色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有序膜结构的原子力显微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鹏 解思深 +5 位作者 姚建年 高鸿钧 张昊旭 时东霞 何声太 庞世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9-593,共5页
通过控制所滴加的金纳米粒子氯仿溶胶的浓度 ,在高序定向裂解石墨 (HOPG)上 ,可以形成二维乃至三维有序的金纳米粒子膜结构。本文主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中的轻敲原子力 (TM AFM)显微模式 ,采用形貌与相位同时成像技术以及透射电镜技术 ,... 通过控制所滴加的金纳米粒子氯仿溶胶的浓度 ,在高序定向裂解石墨 (HOPG)上 ,可以形成二维乃至三维有序的金纳米粒子膜结构。本文主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中的轻敲原子力 (TM AFM)显微模式 ,采用形貌与相位同时成像技术以及透射电镜技术 ,对所形成的有序膜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表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有序膜 原子力显微镜 透射电镜 成像技术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肝衰竭婴儿外周血红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水良 郭祖文 +2 位作者 唐福星 谌崇峰 宋元宗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观察肝衰竭婴儿红细胞形态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集一例肝衰竭婴儿的静脉血,制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扫描电镜下,该婴儿正常双凹圆盘形红细胞数百分比仅为2.5%,而泪滴形、靶形、口形、网织红细... 目的:观察肝衰竭婴儿红细胞形态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采集一例肝衰竭婴儿的静脉血,制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样品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在扫描电镜下,该婴儿正常双凹圆盘形红细胞数百分比仅为2.5%,而泪滴形、靶形、口形、网织红细胞、刺形、棘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异常形态的红细胞却高达红细胞总数的97.5%。在透射电镜下,网织红细胞和少数成熟红细胞切面具有棒状突起,突起分枝或不分枝,甚至形成了高度曲折凹陷的迷宫图形。结论:该例肝衰竭婴儿红细胞形态从外形到内部超微结构均有显著改变,提示红细胞形态多样性可能与病情复杂和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