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x基因稀有密码子和mRNA结构及大肠杆菌表达优化 被引量:26
1
作者 尹春光 杜立新 +1 位作者 赵桂平 李宏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82,共8页
通过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的分析,构建了4种重组表达菌株BL21(DE3)/pET-Mx,Rosseta(DE3)/pET-Mx,BL21(DE3)/pGEX-Mx和Rosseta(DE3)/pGEX-Mx,在大肠杆菌中进行Mx基因的表达,Rosseta(DE3)/pET-Mx和Rosseta(DE3)/pGEX-Mx... 通过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的分析,构建了4种重组表达菌株BL21(DE3)/pET-Mx,Rosseta(DE3)/pET-Mx,BL21(DE3)/pGEX-Mx和Rosseta(DE3)/pGEX-Mx,在大肠杆菌中进行Mx基因的表达,Rosseta(DE3)/pET-Mx和Rosseta(DE3)/pGEX-Mx重组表达菌中都获得了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到了特异的75 kDa表达产物。实验结果证明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对Mx蛋白表达都有影响,选择适用于稀有密码子表达的菌株Rosetta(DE3)有利于Mx蛋白的表达,同时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能值较低的表达载体pGEX-Mx获得的表达量明显增高。实验中首次获得了重组表达鸡全长Mx蛋白的大肠杆菌重组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蛋白 翻译起始区 稀有密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菌MgCYP51B基因稀有密码子和mRNA二级结构分析与表达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齐婷 刘婧 +3 位作者 李倩 余金辉 袁永泽 刘德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8,共7页
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稻瘟菌CYP51(P450-14DM,MgCYP51B)基因,通过对MgCYP51B进行跨膜区预测和同源模建分析,并截短稻瘟菌CYP51B基因,构建了9种不同的重组表达质粒以实现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只有pET28-MgB-83在3种宿主菌中实现了表达,且在... 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稻瘟菌CYP51(P450-14DM,MgCYP51B)基因,通过对MgCYP51B进行跨膜区预测和同源模建分析,并截短稻瘟菌CYP51B基因,构建了9种不同的重组表达质粒以实现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只有pET28-MgB-83在3种宿主菌中实现了表达,且在BL21(DE3)pLysS中表达量最大.通过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稳定性对MgCYP51B蛋白的表达都有影响,适用于稀有密码子表达的Rossetta(DE3)并不适用于MgCYP51B基因的最优表达.同时只有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自由能最低的pET28-MgB-83才能实现表达.本研究实现了稻瘟菌MgCYP51B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异源表达,证实密码子的偏爱性和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稳定性影响MgCYP51B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YP51B 翻译起始区 稀有密码子 表达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 RNA5′端不同位置的二级结构对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宇蕾 陈农安 陆长德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4,共6页
一个 2 1 bp的序列插入 B50中的人 PCNA- Lac Z′融合蛋白 m RNA的 SD序列的上游 1 1 bpH ind 切点处 ,构成正、反向插入的两个重组质粒 B50 il、B50 i2 .通过计算机程序对 m RNA二级结构的模拟分析 ,B50 il的插入序列在翻译起始区 (TIR... 一个 2 1 bp的序列插入 B50中的人 PCNA- Lac Z′融合蛋白 m RNA的 SD序列的上游 1 1 bpH ind 切点处 ,构成正、反向插入的两个重组质粒 B50 il、B50 i2 .通过计算机程序对 m RNA二级结构的模拟分析 ,B50 il的插入序列在翻译起始区 (TIR)前形成一个发夹结构 ,但不影响 TIR的二级结构 ;B50 i2的插入序列在 TIR 5′端形成一个二级结构 ;而另一克隆 D1 3与 B50因 SD前后的 6个和 7个碱基序列的不同 ;使翻译起始区 TIR的 SD到 AUG附近的二级结构不相同 .实验测定的四者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与计算机计算的解开 m RNA TIR的二级结构所需能量ΔE进行比较 ,其结果说明 m RNA TIR前面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无影响 ,而位于 TIR的 5′端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效率是有影响的 .不过 ,它与 m RNA TIR的 SD到 AUG的附近的二级结构对翻译起始效率的影响相比 ,TIR5′端二级结构的影响比较小 .同时 ,PCNA- Lac Z和 PCNA- Lac Z′两种融合蛋白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也进行了比较 ,酶活性有差别 ,但不同质粒酶活性的比值仍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起始 二级结构 翻译起始区 MRNA 原核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GDF9和BMP15基因遗传变异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张路培 张小辉 +3 位作者 许尚忠 高雪 任红艳 陈金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00-805,共6页
以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了它们在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和中国荷斯坦牛4个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并... 以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基因和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作为牛双胎性状的候选基因,研究了它们在鲁西牛、秦川牛、南阳牛和中国荷斯坦牛4个品种中的遗传变异,并在鲁西牛群体中研究了其多态位点与双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鲁西牛中GDF9基因的3'UTR发现缺失突变,而其它3个品种中没有发现该突变.对鲁西牛群体中该多态位点与单、双胎性状之间进行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与双胎牛群体基因型分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06),双胎牛群体的B等位基因频率明显大于单胎牛群体.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突变体mRNA的二级结构与野生型相比总自由能值差异不大,但突变体mRNA翻译起始位点的二级结构稳定性明显大于野生型.在鲁西牛、南阳牛和秦川牛的BMP15基因中发现编码区第759~762 位有GAAA 4个碱基存在缺失突变,但没有检测到突变纯合个体,中国荷斯坦牛中没有检测到该突变.卡方显著性检验表明单胎牛群体和双胎牛群体在该位点基因型组成差异不显著(P=0.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9基因 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 双胎 翻译起始位点 RNA二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mRNA翻译起始区提高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E.coli中的表达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易伦 张平武 +2 位作者 戴建新 郭瀛军 陆德如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262-266,共5页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M-CSF 集落刺激因子 MRNA 粒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节旋藻cpcB基因上游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卢永忠 王迪 张学成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采用体外克隆技术获得来自节旋藻6个品系的cpcB基因的257 bp的上游序列和217 bp的编码区序列,并和来自FACHB341的cpcB基因序列对应部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上游序列和编码区序列都有高度的保守性,而编码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 采用体外克隆技术获得来自节旋藻6个品系的cpcB基因的257 bp的上游序列和217 bp的编码区序列,并和来自FACHB341的cpcB基因序列对应部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上游序列和编码区序列都有高度的保守性,而编码区所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保守性更高。启动子软件预测,在每一上游序列中都存在5条启动子序列,其中,FACHB439的启动子种类和结构与其他品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FACHB439的翻译起始区mRNA二级结构与其他品系也有所不同。因此推测,在大多数品系节旋藻中藻蓝蛋白基因存在相同的表达调控机制,而品系FACHB439则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旋藻 cpcB基因 上游序列 体外克隆 启动子 翻译起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肌炎病毒多聚蛋白编码区起始与终止区的密码子使用模式
7
作者 张瑜 张峰 +1 位作者 王树瑜 孙晓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2期9202-9204,共3页
文中利用特定区域密码子使用偏嗜性对数公式分析了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多聚蛋白编码基因的翻译起始区域与翻译终止区域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结果表明,EMCV多聚蛋白编码区内翻译起始序列区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嗜... 文中利用特定区域密码子使用偏嗜性对数公式分析了脑心肌炎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多聚蛋白编码基因的翻译起始区域与翻译终止区域的密码子使用模式。结果表明,EMCV多聚蛋白编码区内翻译起始序列区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嗜性的正负偏差总体是平衡的,但几种在整体多聚蛋白质编码区域内使用为负偏嗜的稀有密码子却倾向于出现于编码起始区和终止区。这一有趣的现象,可利用"稀有密码子调控假说"来解释为EMCV开放阅读框两端的稀有密码子偏好性使用对整体阅读框的表达具有负调控作用。该研究说明"稀有密码子调控假说"不仅适用于细菌,而且也适用于一些RNA病毒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肌炎病毒 翻译起始区 翻译终致区 密码子使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对荧光素酶基因在COS-7细胞中表达效率的影响
8
作者 孙奋勇 潘秋辉 洪岸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在荧光素酶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插入4种串连重复的密码子(6×ATT ,3×ATT ,6×GCC与3×GCC) ,得到具有不同二级结构的翻译起始区(translationinitiationregion ,TIR) ,以研究TIR二级结构对该基因在COS 7细胞中表达的... 在荧光素酶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插入4种串连重复的密码子(6×ATT ,3×ATT ,6×GCC与3×GCC) ,得到具有不同二级结构的翻译起始区(translationinitiationregion ,TIR) ,以研究TIR二级结构对该基因在COS 7细胞中表达的影响.Northern印迹结果显示,4种重组子mRNA的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差异,而Western印迹与酶活性检测表明,与野生型结构相比,6×ATT与3×ATT能显著提高荧光素酶的表达量与活性,而6×GCC结构的表达量明显下降.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扫描上述TIR结构发现,TIR稳定性或二级结构复杂度是导致上述表达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起始区 荧光素酶 二级结构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hG-CSF)cDNA于P_RP_L启动子作用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9
作者 贺福初 邢桂春 +3 位作者 瞿成奎 吴祖泽 薛惠华 刘福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hG—CSF cDNA在天然状态下很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文以作者克隆的高活性形式hG—CSF 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含hG—CSF信号肽中丙氨酸(Ala)及成熟型全部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片段,于NcoⅠ、BamHⅠ位点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JLA602中,用... hG—CSF cDNA在天然状态下很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文以作者克隆的高活性形式hG—CSF 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含hG—CSF信号肽中丙氨酸(Ala)及成熟型全部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片段,于NcoⅠ、BamHⅠ位点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JLA602中,用高活性hG—CSF特异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出阳性克隆。此克隆hG—CSF cDNA在λ噬菌体 P_RP_L串联启动子和大肠杆菌atpE翻译起始区(TIR)共同作用下,阳性菌株热诱导表达后经小鼠骨髓细胞体外CFU-G测试表明,表达产物具明显的粒细胞集落刺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聚合酶链反应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粒系集落形成单位 P_RP_L启动子 翻译起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黑粉菌CYP51稀有密码子和mRNA二级结构分析及与杀菌剂戊唑醇分子对接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书祥 韩睿 +5 位作者 袁利玲 熊丽 袁永泽 杨江科 闫云君 刘德立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1-758,共8页
通过截短玉米黑粉菌CYP51(P450-14DM,UmCYP51)基因(去除编码跨膜区部分)和选取不同的表达载体,构建了9种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UmCYP51基因的表达,发现只有BL21(DE3)/pET32-Um-35重组表达工程菌获得了表达.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 通过截短玉米黑粉菌CYP51(P450-14DM,UmCYP51)基因(去除编码跨膜区部分)和选取不同的表达载体,构建了9种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进行UmCYP51基因的表达,发现只有BL21(DE3)/pET32-Um-35重组表达工程菌获得了表达.对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稀有密码子和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对UmCYP51蛋白的表达都有影响.适用于稀有密码子表达的菌株Rosetta(DE3)不利于UmCYP51蛋白的表达;同时只有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自由能值最低的重组载体pET32-Um-35可以表达.为了设计以UmCYP51为靶标的新型抗真菌抑制剂,基于最新解析的真核生物人类的CYP51晶体结构,利用同源模建的方法构建了UmCYP51的三维结构并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通过与商品化杀菌剂戊唑醇进行分子对接获得了此类抑制剂与UmCYP51的理论结合方式,阐述了戊唑醇分子的杀菌机理,为开发新型的抗真菌抑制剂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mCYP51 翻译起始区 稀有密码子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藏敦煌藏文文献《普贤行愿王经》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索南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5,共8页
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IOL.Tib.J.311.Ⅱ号《普贤行愿王经》与藏文《大藏经》所收传世本进行比较,有其不同的特征,对写本抄写者、初译时间和初译者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经典对社会文化影响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引起学界同仁对这一... 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IOL.Tib.J.311.Ⅱ号《普贤行愿王经》与藏文《大藏经》所收传世本进行比较,有其不同的特征,对写本抄写者、初译时间和初译者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该经典对社会文化影响方面的探讨,有助于引起学界同仁对这一课题的关注,深化对该经及普贤信仰的研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文献研究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 IOL TIB J 311 Ⅱ号《普贤行愿王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的分析
12
作者 周鹏 查向东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8-52,共5页
为实现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的高效表达并避免其对宿主菌的毒性,研究设计了共表达阴离子配体重组生产阳离子抗菌肽的方法。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阳离子抗菌肽的表达产量。同时研究分析了颗粒裂解肽不同抗菌结构域在同一原核表达载体... 为实现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的高效表达并避免其对宿主菌的毒性,研究设计了共表达阴离子配体重组生产阳离子抗菌肽的方法。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阳离子抗菌肽的表达产量。同时研究分析了颗粒裂解肽不同抗菌结构域在同一原核表达载体pACYCDuet-1中表达水平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对mRNA二级结构的模拟分析,计算并比较出其二级结构生成自由能之间的差异,提出了预测颗粒裂解肽抗菌结构域在E.coli中表达水平的几点依据,参考这些依据可以对不同抗菌肽基因进行改造以获得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抗菌肽 阴离子配体 共表达 二级结构 翻译起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型肝炎病毒5'端非编码区结构域Ⅰ、Ⅱ在其翻译启动活性中的作用具有细胞特异性
13
作者 黄小晔 刘丽莎 +4 位作者 崔光晶 刘西霞 刘美佟 马琼山 刘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26-1829,共4页
目的分析在不同宿主细胞的翻译体系下,缺失不同片段的HCV 5'UTR翻译启动活性的差异。方法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截短型HCV 5'UTR调控Fluc的真核表达质粒与Rluc真核表达质粒p RL-TK共转染至不同的细胞中,转染后36 h:6提取... 目的分析在不同宿主细胞的翻译体系下,缺失不同片段的HCV 5'UTR翻译启动活性的差异。方法以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截短型HCV 5'UTR调控Fluc的真核表达质粒与Rluc真核表达质粒p RL-TK共转染至不同的细胞中,转染后36 h:6提取细胞RNA,半定量RT-PCR检测目的质粒的转录水平;6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Fluc基因相对表达活性,分析HCV 5'UTR缺失不同结构域后在不同翻译体系中翻译启动活性的差异。结果 6缺失5'端44个碱基的HCV 5'UTR的翻译启动活性分别与缺失前相比:在He La细胞和C6细胞中无明显影响,在L-02细胞中活性下降为46%,而在293T细胞则为缺失前的146%;6缺失5'端118个碱基后,HCV 5'UTR的活性分别与缺失前相比:在He La细胞中,缺失后活性仅为缺失前的49%,而在L-02细胞、C6细胞和293T细胞中,活性分别为缺失前的140%、160%和235%。在本研究使用的四种细胞中,p CNl的翻译启动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CNl-d2在293T细胞中活性最高,在L-02细胞中活性最低。p CNl-d3在293T、C6和L-2细胞中活性相近,但在He La细胞中的活性明显比其他细胞低。结论 HCV 5'UTR的DomainⅠ和DomainⅡ对其翻译启动活性的影响与宿主细胞种类相关,具细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5'端非编码区 翻译启动活性 细胞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ns1基因序列的改造、表达和鉴定
14
作者 徐五 周倩 +2 位作者 胡朝阳 李国辉 姚勤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8-35,共8页
探讨翻译起始区(TIR)部分密码子发生同义突变后,对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BDV)ns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mBDV NS1蛋白毒性进行鉴定,设计特异性上游引物,对BmBDV ns1基因中第3、4、9和10个密码子进行同义突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野生型和... 探讨翻译起始区(TIR)部分密码子发生同义突变后,对家蚕二分浓核病毒(BmBDV)ns1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BmBDV NS1蛋白毒性进行鉴定,设计特异性上游引物,对BmBDV ns1基因中第3、4、9和10个密码子进行同义突变,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对野生型和改造后的ns1序列进行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对这两种序列的表达产量进行分析。利用Protein Iso^(TM)GST Resin从超声破碎的菌液上清中纯化融合有GST的NS1蛋白,进而对纯化的靶蛋白在细胞水平和家蚕体内进行毒性分析。结果表明:TIR突变后的BmBDV ns1序列,其与野生型序列的表达产量之间没有明显差异;BmBDV NS1蛋白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家蚕致死的生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起始区 家蚕二分浓核病毒 NS1蛋白 表达 鉴定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