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biochar prepared by trace KOH catalyzed CO_(2) activation vs KOH activation as advanced candidate for carbon capture
1
作者 DENG Lihua XIA Wei +4 位作者 YANG Zhikun ZHANG Wenda FENG Dongdong SUN Shaozeng ZHAO Yijun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30-1341,I0001-I0014,共26页
The technology for green and macro-conversion of solid waste biomass to prepare high-quality activated carbon demands urgent development.This study proposes a technique for synthesizing carbon adsorbents using trace K... The technology for green and macro-conversion of solid waste biomass to prepare high-quality activated carbon demands urgent development.This study proposes a technique for synthesizing carbon adsorbents using trace KOH-catalyzed CO_(2) activation.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three aspects:physicochemic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biochar,mechanistic understanding of trace KOH-facilitated CO_(2) activation processes,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CO_(2) adsorption.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biochar activated by trace KOH(<10%)and CO_(2) achieves comparable specific surface area(1244.09 m^(2)/g)to that obtained with 100%KOH activation(1425.10 m^(2)/g).The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are governed by CO and CH4 generated through K-salt catalyzed reactions between CO_(2) and biochar.The optimal CO_(2)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KBC adsorbent reached 4.70 mmol/g(0℃)and 7.25 mmol/g(25℃),representing the maximum values among comparable carbon adsorbents.The 5%KBC-CO_(2) sample exhibited CO_(2)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3.19 and 5.01 mmol/g under respective conditions,attaining current average performance levels.Notably,CO_(2)/N_(2) selectivity(85∶15,volume ratio)reached 64.71 at 0.02 bar with robust cycling stability.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revealed that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accelerate CO_(2)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enhance micropore storage capacity.This technical route offers simplicity,environmental compatibility,and scalability,providing critical references for large-scale preparation of high-quality carbo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CHAR trace KOH catalyzed activation CO_(2)activation carbon cap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的学习者交互多层网络分析——基于Traces分析框架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军 苏晨予 余新宇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2,91,共11页
在数智时代,学习逐渐呈现出学习空间开放多元、学习过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学习的社会化、智能化、情境化、网络化特征愈发显著,学习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连续的学习行为数据以不同粒度分散在多个异构学习环境中,关联这些环境中的... 在数智时代,学习逐渐呈现出学习空间开放多元、学习过程复杂非线性的特点,学习的社会化、智能化、情境化、网络化特征愈发显著,学习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复杂系统。连续的学习行为数据以不同粒度分散在多个异构学习环境中,关联这些环境中的数据是对复杂学习行为形成连续认识、系统深入把握数智化学习规律的关键,而如何对粒度不一且分散的交互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是学习分析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为此,研究指出基于多层网络分析法——Traces分析框架是应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并系统梳理了Traces分析框架的特征、核心概念、各个层级的分析过程及支持方法,进而通过案例展示了该方法既可以整体应用于识别交互会话及关键参与者、识别学习者群组(社区)、分析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参与情况随时间的演变态势,又可以局部应用于微观层面的数据分析。研究表明,Traces分析框架能跨越多个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从多个层次有效融合线程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方法,突破单一维度和还原论分析法的局限,关注行动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并扩展了分析对象,有助于研究者形成对复杂学习行为的连续性认识,堪称人类迈向“数据海洋”的数智时代教育研究新范式。该方法为全面地理解数智化异构学习环境中的交互规律,从整体和系统层面深度把握数智时代学习的复杂规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网络分析 traces分析框架 数智化学习环境 关联数据 学习分析 复杂系统 人工智能 数据海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w-complexity signal detection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via trace iterative method
3
作者 IMRAN A.Khoso ZHANG Xiaofei +2 位作者 ABDUL Hayee Shaikh IHSAN A.Khoso ZAHEER Ahmed Dayo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3期549-557,共9页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det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achieve near-optimal performance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but inevitably involves complicated matrix inversion,which ent...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detection has been shown to achieve near-optimal performance for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systems but inevitably involves complicated matrix inversion,which entails high complexity.To avoid the exact matrix inversion,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approximate matrix inversion based detection methods is proposed.By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he explicit and the implicit matrix invers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low-complexity signal detection algorithm.Firs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techniques is analyzed.Then,an enhanced Newton iteration method is introduced to realize an approximate MMSE detection for massive MIMO uplink systems.The proposed improved Newton iterat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conventional Newton iteration.However,its complexity is still high for higher iterations.Thus,it is applied only for first two iterations.For subsequent iterations,we propose a novel trace iterative method(TIM)based low-complexity algorithm,which has significantly lower complexity than higher Newton iterations.Convergence guarantees of the proposed detector are also provided.Numerical simulation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detector exhibits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ver recently reported iterative detectors and achieves close-to-MMSE performance while retaining the low-complexity advantage for systems with hundreds of anten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nal detection LOW-COMPLEXITY linear 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 mass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 trace iterative method(T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人传统的“以意逆志”说辨正
4
作者 李清良 陈佩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7,共7页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不仅是“说《诗》”之法,更是与“知人论世”相互配合的知人之法和修身之法,是对先秦知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根据这个传统,“以意逆志”的“意”不可能指读者的“己意”,而只能指作者之意,即其作品所体现的客观“...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不仅是“说《诗》”之法,更是与“知人论世”相互配合的知人之法和修身之法,是对先秦知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根据这个传统,“以意逆志”的“意”不可能指读者的“己意”,而只能指作者之意,即其作品所体现的客观“意指”和主观“意向”。因此,“以意逆志”说并不是提倡从“己意”出发来理解经典作品,而是主张必须以客观而准确地了解作者之意为基础,来深刻把握作者的根本精神并感发读者本人的精神自觉。孟子的这种主张既是对当时经典诠释状况的回应,也开启了后世所谓“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这两种诠释倾向,为我国经典诠释模式奠定了总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知人传统 经典诠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ARCS/TRACE/ROBIN程序系统研究秦山二期弹棒事故 被引量:5
5
作者 冯进军 胡威 +3 位作者 周克峰 李明 肖红 柴国旱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利用美国核管制委员会(US NRC)堆芯三维中子动力学软件PARCS、热工水力软件TRACE、辅助建模软件SNAP以及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燃料组件计算软件RONBIN,建立了秦山二期两环路压水堆物理模型和热工水力系统模型,进行弹棒事故模拟... 利用美国核管制委员会(US NRC)堆芯三维中子动力学软件PARCS、热工水力软件TRACE、辅助建模软件SNAP以及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水堆燃料组件计算软件RONBIN,建立了秦山二期两环路压水堆物理模型和热工水力系统模型,进行弹棒事故模拟计算,得出合理的计算结果。AFA 3G燃料组件的两维中子输运计算由ROBIN程序完成,生成的宏观中子截面参数被传递给PARCS程序作为输入。然后由PARCS程序进行堆芯三维弹棒模拟计算,得到事故过程中的核功率变化趋势。最后将反应堆功率瞬态数据输入TRACE热工水力系统模型计算系统压力响应以及燃料包壳和芯块温度。本文通过使用与设计单位完全不同的软件体系,独立地验证了该堆型在弹棒事故下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CS trace SNAP ROBIN 压水堆 弹棒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演算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涛 钱军 倪彬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90-799,共10页
文章定义了基于踪迹(trace)的逻辑语言Trace,它是一阶线性时序逻辑语言的扩充,同时也是“对象演算”研究工作的基础.Trace演算所述的“对象”用来刻画具有内部状态和外部行为的动态实体,语法上由对象标记表示.对象标记Ω=(S,F... 文章定义了基于踪迹(trace)的逻辑语言Trace,它是一阶线性时序逻辑语言的扩充,同时也是“对象演算”研究工作的基础.Trace演算所述的“对象”用来刻画具有内部状态和外部行为的动态实体,语法上由对象标记表示.对象标记Ω=(S,F,A,E)包含4个部分;数据类型S、函数F、属性A和动作E.∑=(S,F)构成通常代数规范意义下的标记,可将动作看成一个广义数据类型,从而得到标记∑的动作扩充∑E.对象标记的语义解释结构由关于标记∑E的代数、映射和动作与踪迹的关系来定义.∑E-代数给出关于数据参数的解释;映射给出属性在动作踪迹中所取的值;而动作与踪迹的关系则给出执行一有限踪迹以后该动作是否允许执行.在定义了Trace演算的语法和语义之后,文章给出了Trace演算的公理系统及其可靠性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演算 对象标记 公理化 软件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Cache的多级动态优化框架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唐遇星 邓鹍 周兴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946-1951,共6页
对指令集进行扩展和添加新功能部件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利用新的体系结构扩展,已有应用必需经过全新的优化编译.对于跨体系结构优化而言,二进制翻译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本文结合trace技术和动态二进制翻译... 对指令集进行扩展和添加新功能部件是提高处理器性能的有效途径.为了充分利用新的体系结构扩展,已有应用必需经过全新的优化编译.对于跨体系结构优化而言,二进制翻译已经被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本文结合trace技术和动态二进制翻译优化技术,提出一种多级动态优化框架结构,无需静态重新优化编译,在程序动态运行期间,引入多级动态优化方法和扩展指令调度.模拟结果显示该结构具有能有效形成大尺寸的指令调度窗口,准确选择热点代码及优化方法,有效提升旧有应用性能的优点,并有实现灵活,可扩展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动态优化 指令调度 指令级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NPP和Trace变换的平面内旋转人脸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施展 杜明辉 梁亚玲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50,共5页
针对平面内具有随机旋转角度的人脸图像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二维近邻保持投影(2DNPP)和Trace变换的方法,以实现图像旋转不变性特征提取和识别.首先对图像做一重和二重Trace变换,然后对二重曲线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既对平面内旋转变... 针对平面内具有随机旋转角度的人脸图像难以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二维近邻保持投影(2DNPP)和Trace变换的方法,以实现图像旋转不变性特征提取和识别.首先对图像做一重和二重Trace变换,然后对二重曲线进行匹配计算,得到既对平面内旋转变化具有鲁棒性、又能保存丰富图像信息的特征,最后通过2DNPP进行降维并分类.用该方法分别对正面的、旋转的、加噪声的人脸图像进行了识别实验,并与SIFT、pseudo-Zernike等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具有随机旋转角度的ORL图像库,文中算法识别率达到96%,且对白噪声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trace变换 旋转不变性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变换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聂鹏飞 李月 姚军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53-56,共4页
Trace变换是一种新的图象重建工具,在图象重建方面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推导了Trace变换公式中的一个公式:∫(ε(t))rdtq的反变换公式,并结合τ-p变换中坐标系的转换关系,讨论了它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可能性。对80道单一理论水平合成记录... Trace变换是一种新的图象重建工具,在图象重建方面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推导了Trace变换公式中的一个公式:∫(ε(t))rdtq的反变换公式,并结合τ-p变换中坐标系的转换关系,讨论了它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可能性。对80道单一理论水平合成记录作了正、反变换的分析。从原记录和反变换记录中分别取道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80道理论水平记录能很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变换 RADON变换 理论地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的网络存储系统评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晓南 李战怀 +1 位作者 张晓 曾雷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170,共5页
网络存储系统规模的膨胀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网络存储系统评测研究越来越重要。网络存储系统的评测包括性能、可用性、可管理性和功耗等内容。论述了网络存储系统主要评测指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给出了网络存储系统评测的逻辑框架,... 网络存储系统规模的膨胀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使网络存储系统评测研究越来越重要。网络存储系统的评测包括性能、可用性、可管理性和功耗等内容。论述了网络存储系统主要评测指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给出了网络存储系统评测的逻辑框架,分析了在多项指标的实际评测中如何用基于trace的方法分别从trace收集、重放和可用性等几方面对其相关研究现状和常用工具进行讨论。通过分析、总结研究中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存储系统 系统测评 性能 可用性 tra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CE程序服务提升整形美容患者满意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志荣 贾菲 +1 位作者 杨琼 汤亚男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6期64-65,共2页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中心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7~8月300例为对照组,2013年9~10月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咨询方法,观察组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即电话接... 目的 探讨整形美容中心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600例患者根据其就诊顺序进行分组,2013年7~8月300例为对照组,2013年9~10月30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咨询方法,观察组实施TRACE护理服务体系,即电话接待(Telephone)、电话回复(Recall)、前台接待(At front desk)、现场咨询(Consultation)、延伸服务(Extended serv-ice).在术后3个月内电话回访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RACE护理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手术疗效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形美容手术 整形美容中心 trace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核处理器片上网络trace压缩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诚 刘道福 陈云霁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4-260,共7页
针对多核处理器的硅后调试和验证的困难,研究了克服这一困难的重要手段——对处理器片上网络(NOC)的trace信号的抓取。由于片上网络的trace数量庞大,为满足片上存储资源和trace实时导出带宽的限制,需要对trace进行压缩处理。和传... 针对多核处理器的硅后调试和验证的困难,研究了克服这一困难的重要手段——对处理器片上网络(NOC)的trace信号的抓取。由于片上网络的trace数量庞大,为满足片上存储资源和trace实时导出带宽的限制,需要对trace进行压缩处理。和传统的单核或片上系统(SOC)平台不同,多核处理器的应用复杂,因而片上网络trace噪音大,分布复杂,用传统的trace压缩算法不易取得高的压缩率。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一种多核处理器的片上网络trace的压缩方法。该方法对地址信息采用动态提取平稳数据块的方法进行分别压缩,对时间信息采用多粒度和Huffman编码结合来精确压缩,满足了多核处理器调试的需要。相比于传统的压缩算法,该方法更有针对性。多核通用处理器的片上网络trace的压缩实验表明,该方法的压缩率比已有方法高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压缩 片上网络(NOC) 多核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FLICA Ⅲ-F程序的国产先进压水堆全失流事故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斌 乔雪冬 +3 位作者 高新力 石兴伟 靖剑平 张春明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8,共7页
国产先进压水堆相比于传统压水堆,系统设备与运行参数均有较大变化,对其开展事故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应用最佳估算系统分析程序TRACE对国产先进压水堆机组进行详细建模,之后根据机组安全分析报告中的分析假设,选取全失流事故进... 国产先进压水堆相比于传统压水堆,系统设备与运行参数均有较大变化,对其开展事故分析研究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应用最佳估算系统分析程序TRACE对国产先进压水堆机组进行详细建模,之后根据机组安全分析报告中的分析假设,选取全失流事故进行瞬态分析研究,然后应用FLICA Ⅲ-F程序进行事故瞬态堆芯DNBR分析研究,最终得到的结果可以满足全失流事故验收准则最小DNBR限值1.19的要求。接下来以上研究基础上,选取更加保守的全失流事故分析假设,进一步开展事故分析研究,发现研究结果仍然满足全失流事故验收准则的要求,表明国产先进压水堆机组在全失流事故下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ce FLICA III—F 全失流 DN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程序的大破口BEPU分析方法在独立审核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微 庄少欣 +1 位作者 安婕铷 靖剑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25-1231,共7页
我国某大功率非能动压水堆首次采用标准设计的方法。本文基于TRACE程序,采用最佳估算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该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开展了独立审核计算,并探讨了该方法在核安全审评中的应用。最佳估算结果表明,该压水堆大破口失水事故下包... 我国某大功率非能动压水堆首次采用标准设计的方法。本文基于TRACE程序,采用最佳估算及不确定性分析方法对该电厂大破口失水事故开展了独立审核计算,并探讨了该方法在核安全审评中的应用。最佳估算结果表明,该压水堆大破口失水事故下包壳峰值温度低于验收准则限值。该计算结果可作为独立审核计算的重要部分应用于核电厂安全审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LOCA 最佳估算及不确定性分析 trace程序 独立审核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
15
作者 杨燚虎 刘胤康 +5 位作者 项恩新 段生江 王科 陈文良 杨金培 任明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8,共9页
局部放电是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主要成因,放电阶段的准确研判对于故障诊断和运维检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平台,使用光谱响应位于日盲... 局部放电是导致电力设备绝缘劣化的主要成因,放电阶段的准确研判对于故障诊断和运维检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放电日盲紫外信号相位特征的跟踪监测方法。首先,搭建典型绝缘缺陷的局部放电实验平台,使用光谱响应位于日盲紫外波段的光学传感器采集局部放电光信号;然后,通过分析正负极性脉冲次数随电压等级的增长趋势,将击穿前的局部放电过程划分为不同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局部放电相位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相基统计图谱构建数据集,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对不同类型放电下的发展阶段进行跟踪。结果表明,不同放电阶段的光脉冲相位分布差异明显,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的阶段跟踪效果较好,对悬浮放电的跟踪准确率可达9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日盲紫外检测 相位分析 跟踪监测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TE网络端到端UE trace技术方案研究
16
作者 钟期洪 王波 +2 位作者 刘悦 安劲伟 沈建军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15,共5页
用户信令跟踪是移动网络日常维护、故障排查与定位的有效工具。在研究LTE网络用户信令跟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网普遍存在的EPC与E-UTRA系统异厂商互联UE trace不通情形,通过测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解... 用户信令跟踪是移动网络日常维护、故障排查与定位的有效工具。在研究LTE网络用户信令跟踪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现网普遍存在的EPC与E-UTRA系统异厂商互联UE trace不通情形,通过测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付诸于实施并获得了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EPC E-UTRA UE trace 信令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图投影的大规模复杂配电网故障快速溯源方法
17
作者 张煜佳 袁野 +3 位作者 周苏洋 朱红 周爱华 陈清泉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77-186,共10页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快速增长及分布式资源的高度渗透,配电网拓扑结构日益复杂,给配电网故障定位分析带来极大挑战。矩阵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故障定位时需要根据变化的拓扑信息构造网络矩阵或建立寻优模型,极大增加了计算量和计算复杂... 随着配电网规模的快速增长及分布式资源的高度渗透,配电网拓扑结构日益复杂,给配电网故障定位分析带来极大挑战。矩阵算法和智能优化算法应用于故障定位时需要根据变化的拓扑信息构造网络矩阵或建立寻优模型,极大增加了计算量和计算复杂度,数据处理和计算效率低下。文中首先构建了配电网拓扑的图数据模型,通过图投影技术从全景电网图中抽取适配故障溯源任务场景的优化子图;在此基础上,采用Yen最短路径搜索算法,查找电源至异常节点的潜在故障路径,通过遍历线路节点判断电流越限信息确定故障所在区段。所提方法解决了电网拓扑的精确表征和快速搜索问题,实现了面向大规模复杂配电网的故障源快速精准定位,在保证故障溯源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升了故障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故障溯源 故障定位 图数据 图投影 最短路径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ce变换的人脸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景中 王国庆 +1 位作者 伍淳华 王龙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91-1194,共4页
为了提高人脸特征的稳定性和区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Trace变换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算法通过几种不同的泛函函数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组合作用,得到该图像的一个Trace特征向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表达方式。基于ORL人脸数据... 为了提高人脸特征的稳定性和区分度,提出了一种基于Trace变换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算法通过几种不同的泛函函数对预处理后的人脸图像进行组合作用,得到该图像的一个Trace特征向量,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人脸特征表达方式。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提出的人脸特征对同一个人不同表情、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图像变化能够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对不同人的人脸图像具有较高的区分能力,在人脸识别的实际应用中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trace变换 人脸识别 特征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推断执行处理器的Trace压缩方法
19
作者 高瑛珂 王琪 +3 位作者 李泉泉 张铁军 王东辉 侯朝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18-1924,共7页
实时收集应用程序在处理器中的trace信息对于硅后验证和软件调试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处理器片上存储资源和通信带宽,为了提高trace信息的压缩效率以进行实时调试,提出一种面向推断执行处理器的实时trace压缩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推断位... 实时收集应用程序在处理器中的trace信息对于硅后验证和软件调试具有重要意义.受限于处理器片上存储资源和通信带宽,为了提高trace信息的压缩效率以进行实时调试,提出一种面向推断执行处理器的实时trace压缩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推断位和程序计数器(PC)的冗余特性,分别采用两级压缩后输出,保证了PC值的局部性和整个trace信息的完整性.在SuperV DSP中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文中方法比传统方法的压缩率平均提高21.95%,可以更好地满足推断执行处理器的实时调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断执行 trace压缩 SuperV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Trace预构的分支目标提取
20
作者 杜贵然 窦勇 +1 位作者 徐明 周兴铭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程序中大量存在着分支指令 ,分析发现大多数执行分支的偏移量可从指令中直接得到 .为了支持Trace预构 ,我们提出了分支目标提取机制———BTP ,BTP扫描预取的指令块 ,提取分支指令及分支目标 .Trace预构机制根据BTP的扫描结果 ,预先构... 程序中大量存在着分支指令 ,分析发现大多数执行分支的偏移量可从指令中直接得到 .为了支持Trace预构 ,我们提出了分支目标提取机制———BTP ,BTP扫描预取的指令块 ,提取分支指令及分支目标 .Trace预构机制根据BTP的扫描结果 ,预先构造程序的执行踪迹 .对SPECint95测试程序的模拟实验表明 :BTP能够有效识别目标地址 ,一级指令Cache访问的不命中率显著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目标提取 踪迹预构 程序设计 trace预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