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主茎总叶数及其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钟代彬 罗利军 +5 位作者 梅捍卫 郭龙彪 王一平 余新桥 应存山 黎志康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2,共6页
用一张具有 182个 RFL P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和一套重组自交系 ( RIL)群体 ,对水稻植株主茎总叶片数、叶片生长速率、抽穗期和株高等数量性状进行 QTL区间作图研究 ,定位了影响水稻出叶速率的 8个 QTL ,主茎总叶片数的 2个QTL、抽穗期的 ... 用一张具有 182个 RFL P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和一套重组自交系 ( RIL)群体 ,对水稻植株主茎总叶片数、叶片生长速率、抽穗期和株高等数量性状进行 QTL区间作图研究 ,定位了影响水稻出叶速率的 8个 QTL ,主茎总叶片数的 2个QTL、抽穗期的 3个 QTL和株高的 4个 QTL。对这些 QTL的遗传效应分析并结合先前用同组合材料研究结果 ,为进一步明确一些 QTL的基因功能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如控制水稻主茎总叶片数的一个主效 QTL ,即 QL n3,它同时影响分蘖期出叶速率、抽穗期及株高等数量性状。该位点来自特青的等位基因 ,其加性效应可使水稻在温室冬季短日条件下主茎总叶片数增加1.5叶左右 ,抽穗期延迟 9d,同时具有使分蘖期出叶速率降低 0 .2叶 / 10 d的效应。由于该 QTL位点的基因不受光照长度的影响 ,说明它们有可能是由一个影响水稻基本营养生长期的基因控制或者这些基因紧密连锁 ;而另一个 QTL( QH d8)位点的基因对主茎总叶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自交系 出叶速率 主茎总叶数 基因定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烤烟主要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莹 李元实 +2 位作者 赵铭钦 孙国伟 韩富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6-219,254,共5页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密度:留叶数二因子对烤烟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留叶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烤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 以烤烟(Nicotiana tobacum L.)品种龙江911为材料,于2006~2007年研究了密度:留叶数二因子对烤烟烟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种植密度、留叶数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烤烟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烤烟总糖、还原糖的含量表现出随之上升的变化规律,在同一密度条件下,留叶数对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为18片/株〉20片/株〉22片/株;而淀粉含量的变化与总糖、还原糖相反,分别与种植密度成反比、与留叶数成正比;(3)不同处理相比较,密度16500株/hm^2,留叶数22片/株的烟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最适宜,有利于化学成分之间的协调,其次为密度16500株/hm^2,留叶数20片/株的处理,密度13500株/hm^2和19500株/hm^2的处理稍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密度 留叶数 水溶性总糖 还原糖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籼稻品种遗传改良进程中群体质量的演变特征
3
作者 袁江 王丹英 +1 位作者 徐春梅 章秀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8-1232,共5页
以1934~2006年育成,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参照生产实践及品种演变阶段,按育成时间将供试品种划分为高秆品种、矮秆品种、矮抗品种、优超品种4种类型,采用常规栽培方法研究其群体质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以1934~2006年育成,在我国南方广泛种植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参照生产实践及品种演变阶段,按育成时间将供试品种划分为高秆品种、矮秆品种、矮抗品种、优超品种4种类型,采用常规栽培方法研究其群体质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早籼稻品种改良进程中,花后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加,齐穗期总颖花量增加,高效叶面积率与颖花根流量略有下降,有效叶面积率与成穗率变化不大,单茎茎鞘重呈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趋势。早籼稻群体进一步改良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水分与矿物质的吸收及根系物质向籽粒的转运;提高高效叶面积率,增加花后光合产物积累和总颖花量,进而提高粒叶比,达到源库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品种改良 群体质量 演变特征 总颖花量 粒叶比 源库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特性及产量的差异 被引量:25
4
作者 梁鹏 石玉 +2 位作者 赵俊晔 王西芝 于振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9-1194,共6页
为探讨超高产条件下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特性及产量差异,于2016-2017年小麦生长季,以烟农1212、济麦22和良星99三个产量潜力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史家王子村超高产田进行试验,研究三个小麦品种群体动... 为探讨超高产条件下不同产量潜力小麦品种冠层光截获特性及产量差异,于2016-2017年小麦生长季,以烟农1212、济麦22和良星99三个产量潜力不同的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史家王子村超高产田进行试验,研究三个小麦品种群体动态、叶面积指数、冠层光截获特性、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烟农1212的分蘖成穗率及开花后28d和35d的叶面积指数、冠层PAR(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均显著高于济麦22和良星99,而花后14~35d,PAR透射率表现为良星99>济麦22>烟农1212。(2)开花后0d和7d,烟农1212和济麦22的旗叶光合速率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良星99;花后14~35d烟农1212的旗叶光合速率显著高于济麦22和良星99。(3)品种间单位面积穗数无显著差异,烟农1212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济麦22和良星99,千粒重显著高于良星99。在本试验条件下,烟农1212是冠层光截获特性最优、籽粒产量最高的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群体总茎数 叶面积指数 冠层光截获 光合速率 籽粒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南亚热带旱冬瓜幼苗生长性状及枝叶构建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唐红燕 许丽萍 +2 位作者 李帅锋 黄小波 杨利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2-166,173,共6页
选择云南省南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用材树种旱冬瓜幼苗,设置4种模拟氮沉降水平(5、10、15、30g·m^(-2)·a^(-1))以及1组对照控制试验,研究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其生长效应和枝叶的大小与数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组的旱冬... 选择云南省南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用材树种旱冬瓜幼苗,设置4种模拟氮沉降水平(5、10、15、30g·m^(-2)·a^(-1))以及1组对照控制试验,研究模拟氮沉降增加对其生长效应和枝叶的大小与数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组的旱冬瓜幼苗株高和地径比较,在低氮水平处理(5g·m-2·a^(-1))下极大促进了幼苗的生长,而中氮(15g·m^(-2)·a^(-1))和高氮(30g·m^(-2)·a^(-1))水平处理组的旱冬瓜幼苗生长逐渐受到抑制,原因是由于氮输入的增加以及旱冬瓜的根瘤菌具有明显的固氮作用。同时,经过12个月的处理,旱冬瓜幼苗的全株生物量随氮沉降处理水平的增加而降低,而叶重比、根重比和根冠比则呈增加趋势,氮沉降的输入改变了不同器官在全株生物量的分配。模拟氮沉降的不同处理水平影响了旱冬瓜幼苗的枝叶构建特征,表现为茎截面积、总叶面积、枝长度和叶片数也随氮沉降处理的增加而降低,高氮处理下的旱冬瓜在较小的单位茎截面积上会支撑更多的叶面积,在较小的枝长度可以支撑较多的叶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冬瓜 氮沉降 生物量 茎截面积 总叶面积 枝长度 叶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加工方法对绞股蓝生产与总皂苷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欧阳友香 王斌 +3 位作者 张勇洪 罗湘胤 马兆成 封海东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9-23,共5页
为加强秦巴山区道地中药材绞股蓝发展,提升绞股蓝生产与效益,在房县野人谷镇600 m海拔的露天条件下,采用地下根茎栽培五叶绞股蓝、七叶绞股蓝,并在密郁度为0.4的12年生红豆杉林下栽培七叶绞股蓝,检测翌年4月份绞股蓝单株株高、叶片数、... 为加强秦巴山区道地中药材绞股蓝发展,提升绞股蓝生产与效益,在房县野人谷镇600 m海拔的露天条件下,采用地下根茎栽培五叶绞股蓝、七叶绞股蓝,并在密郁度为0.4的12年生红豆杉林下栽培七叶绞股蓝,检测翌年4月份绞股蓝单株株高、叶片数、鲜干质量与总皂苷含量,分析五叶绞股蓝与七叶绞股蓝产量、总皂苷含量,及其相关性,并对不同加工措施的露天五叶和七叶绞股蓝卷须总皂苷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600 m海拔的露天栽培条件下,五叶绞股蓝单株株高与地下鲜质量、地下鲜质量与地下干质量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而七叶绞股蓝单株叶片数与地上鲜质量、地上鲜质量与地上干质量分别呈正相关关系(P<0.05),地下鲜质量与地下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此外,七叶绞股蓝在密郁度为0.4的红豆杉林下栽培,能够提高植株生长、鲜质量、干质量,且较露天栽培明显提高单株总皂苷含量。综上所述,密郁度为0.4的林下栽培七叶绞股蓝较露天栽培好,可明显提高总皂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栽培模式 产量 加工方法 总皂苷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品种屯玉6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耿小红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11期20-22,共3页
为了了解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屯玉6号生长的影响,将屯玉6号在6个不同播期下进行种植,分别测定其在各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适期早播能够增加株高和总叶数,有利于叶片干物质的积... 为了了解影响玉米高产的因素,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屯玉6号生长的影响,将屯玉6号在6个不同播期下进行种植,分别测定其在各个不同生育时期的生长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适期早播能够增加株高和总叶数,有利于叶片干物质的积累,初步得出屯玉6号在当地的最适播期为4月17~22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期 生长 株高 总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高度平茬处理对大渡河干旱河谷巨菌草生长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嘉欣瑶 牟桂梅 +3 位作者 葛书琳 高一航 李龙 宋思梦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11期68-71,共4页
为促进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多年生巨菌草种植,探索最优平茬高度,以人工智能温室中巨菌草为研究对象,以未平茬巨菌草为对照,测定不同高度平茬处理后巨菌草的生长性状表现和复壮情况。结果表明,平茬处理可促进巨菌草更好地生长,平茬45 d后... 为促进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多年生巨菌草种植,探索最优平茬高度,以人工智能温室中巨菌草为研究对象,以未平茬巨菌草为对照,测定不同高度平茬处理后巨菌草的生长性状表现和复壮情况。结果表明,平茬处理可促进巨菌草更好地生长,平茬45 d后,平茬高度为20 cm的巨菌草叶片与茎秆生长最优,适宜用作饲料等;平茬高度为5 cm的巨菌草分蘖数最多,适宜用于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平茬高度为15和10 cm的巨菌草长势一般,平茬高度为0 cm的巨菌草长势最差,不适用于平茬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平茬 分蘖数 叶长 茎秆总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