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早期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杨兴东 余沐洋 +4 位作者 徐溢明 朱威 胡明玮 翁习生 冯宾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30 d内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24年4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接受THA的患者资料,以患者是否伴发SLE分为SLE组和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法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侧别以1∶1比例进行匹配,比较两组临床特征、术后30 d内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及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SLE组患者270例,术后30 d内发生并发症18例(6.67%),包括上呼吸道感染2例(0.74%)、肺部感染2例(0.74%)、泌尿系统感染3例(1.11%)、其他系统感染2例(0.74%)、切口愈合不良5例(1.85%)、切口感染1例(0.37%)、消化系统并发症1例(0.37%)、休克1例(0.37%)、SLE活动1例(0.37%),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为22.59%(61/270)。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SLE组和对照组各163例纳入分析:(1)内科合并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SLE组在骨质疏松、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和继发或伴发其他风湿性疾病方面具有明显差异(P均<0.05)。(2)术前实验室检查方面,SLE组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白蛋白、血糖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对照组低,而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和D-二聚体水平较高(P均<0.05)。(3)手术相关指标方面,SLE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2”患者比例更高(15.95%比3.07%,P<0.001),但术中出血量更少[324.7(200.0,500.0)mL比421.8(200.0,500.0)mL,P=0.005]。(4)并发症方面,SLE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8.59%比1.23%,P=0.005),相对危险度为1.081(95%CI:1.028~1.136),SLE组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5.77%比17.18%,P=0.059)。结论SLE患者接受THA术后30 d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SLE患者,但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率相当。为保证SLE患者THA手术安全性,应尽可能在术前将患者病情控制稳定,并实施严格的围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A护理模式在日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院前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华娣 高丽燕 +4 位作者 韩娜菲 吴小燕 贺红 祝莉 兰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评价5A护理模式在日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优化日间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11月在浙江省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行日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 目的:评价5A护理模式在日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为优化日间手术患者院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11月在浙江省某综合三级甲等医院行日间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的2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日间常规院前管理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设5A护理模式,开展院前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焦虑、当日手术取消率、退住院率、术前检查缺项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焦虑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当日手术取消率、退住院率、术前检查缺项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均值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5A护理模式进行院前管理,可缓解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状况,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A护理模式 全髋、全膝关节置换 日间手术 术前焦虑 院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心理调适的体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柳 陈少华 +4 位作者 王莹 王艳玲 王凌云 梁嘉贵 刘均娥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4-1318,共5页
目的:探讨居家空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心理调适的体验,以期更好地提升老年人应对共病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使用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于积极... 目的:探讨居家空巢老年人慢性病共病心理调适的体验,以期更好地提升老年人应对共病的能力。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15名空巢慢性病共病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使用Braun和Clarke的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基于积极心理学PERMA理论,形成5个主题:展现积极情绪,具有积极心理资本;投入生活,主动调适;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保持较好人际关系;寻找自我意义,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成就,达到积极生活状态。结论:医护人员在老年人共病管理时,需要重视其积极心理资本的开发,调动其主动调适的能力和采取适合的调适策略,重视社会支持提供,鼓励寻找自我意义,最终达到积极生活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老年人 慢性病共病 心理调适 主题分析法 积极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体验的质性研究
4
作者 陈伟仙 金晓红 +3 位作者 陈曦 张瑶 王均正 刘菲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6-69,共4页
目的 了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的体验,为制订规范化的院内外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65周岁)13例为研究... 目的 了解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的体验,为制订规范化的院内外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9-10月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年龄≥65周岁)1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期间康复训练体验可归纳为患者满意关节功能改善与运动恐惧并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感知呈动态变化、患者呈现多样的康复训练支持需求等3个主题。结论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尽早训练以改善关节功能;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院内到院外的过渡护理,加强患者负性情绪评估;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科学安全的康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全髋关节置换 康复训练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4
5
作者 戴晴 李伦兰 +5 位作者 甘玉云 刘玲 李贞 代极静 江尚燕 程金贵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0-1134,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80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不同时期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80例初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出院后2个月内、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3个时期进行调查,分析其髋关节功能和自我护理能力的相关性。结果: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2个月内、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三个时期髋关节功能总均分分别为(53.99±5.06)分、(68.62±6.34)分及(73.16±7.65)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均分分别为(77.25±6.32)分、(90.58±6.46)分及(104.32±13.56)分;术后2—4个月及术后4—6个月患者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呈正相关(r=0.346,P<0.05;r=0.494,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与自我护理能力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出院后延续性的康复指导和信息支持,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自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无柄人工髋关节生物固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钱齐荣 苟三怀 +4 位作者 吴宇黎 高远健 刘会敏 施鲁孙 黄国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 :检验新型无柄人工髋关节的早期骨长入情况 ,以评价金钟罩的生物固定效果。 方法 :以钴铬钼合金材料制成山羊用股骨金钟罩形无柄人工髋关节假体及固定螺丝钉 ,以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山羊用人工股骨头假体。选取 12只山羊 ,体质量 3 8... 目的 :检验新型无柄人工髋关节的早期骨长入情况 ,以评价金钟罩的生物固定效果。 方法 :以钴铬钼合金材料制成山羊用股骨金钟罩形无柄人工髋关节假体及固定螺丝钉 ,以高分子聚乙烯制成山羊用人工股骨头假体。选取 12只山羊 ,体质量 3 8~ 48kg,雌雄各半 ,随机分成 3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切除股骨头近段 2 /3 ,套上金钟罩 ,拧入固定螺丝钉 ,经假体窗口钻孔植骨。于手术后 1,2 ,3个月宰杀山羊 ,取股骨近端标本 ,常规处理 ,显微镜观察。结果 :11只山羊手术后功能恢复好 ,1只山羊人工关节感染。 11只标本假体周围大量组织增生 ,并包绕假体 ,窗口有质硬之凸起生长 ,具有将假体紧密固定于股骨颈上的作用。显微镜观察发现 ,术后 3个月假体窗口区可见大量成骨细胞、骨细胞和新生骨板生成 ,并凸向窗口外。 结论 :股骨假体的窗口内有大量的新生骨形成 ,部分结缔组织已经包绕于假体外周 ,可望在一段时间后对金钟罩假体实现接近自然的生物固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设计 全髋关节置换 金钟罩形无柄人工髋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41
7
作者 姚凤珍 邹蓉 +1 位作者 季淑娟 朱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3-99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年龄65~8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40例,男62例,女78例,年龄65~83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70例。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泵注时间15min。C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前5min、拔管前5min、拔管后30min的HR和MAP,术后第1、2、3天静息及运动状态下VAS评分,术后7d内谵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及运动下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管前5min、拔管后30min D组HR明显慢于,MAP明显低于C组(P〈0.05)。术后7d内C组谵妄发生20例(28.6%),明显高于D组8例(11.4%)(P〈0.05)。谵妄持续时间C组[(3.0±0.5)d]明显长于D组[(1.3±0.6)d](P〈0.05)。平均住院天数D组[(14.6±1.0)d]明显少于C组[(17.7±1.4)d](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率,缩短谵妄持续时间,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术后谵妄 全髋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阎作勤 陈云苏 +3 位作者 杨轶 李文俊 陈峥嵘 张光健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7-560,共4页
目的探讨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间的3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两切口微创全髋组15个、常规全髋置换组15个。比较两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 目的探讨两切口微创技术在全髋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6月间的3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两切口微创全髋组15个、常规全髋置换组15个。比较两组在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与影像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切口微创全髋手术切口分别为3.6(3.0~4.5)cm、5.7(5.4~6.5)cm,常规手术组12.0(9.0~14.0)cm,P<0.05。两切口微创组与常规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分别为:100(80~220)min、80(60~150)min,760mL、650mL,P<0.05,但所需输血量没有差异。两切口手术组与常规手术组比,具有手术后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双下肢不等长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两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手术不切断髋关节周围肌肉,创伤小,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但技术难度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才能开展,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关节置换 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难治性髋关节病变中的临床对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杰 王子玉 +2 位作者 罗震 黄振峰 王建超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各种难治性髋关节病变病例,探讨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该病种中的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难治性髋关节病变患者63例(71髋...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各种难治性髋关节病变病例,探讨首次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在该病种中的相应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2009年3月~2012年3月首次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难治性髋关节病变患者63例(71髋),包括髋关节骨性融合38例(感染并伴有窦道形成12例,髋臼严重创伤18例,强直性脊柱炎造成关节强直8例),髋关节病变伴股骨骨折19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6例.使用Harris 评分对手术前后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中2例失去随访,1例死于心脏猝死,随访9个月~3年,平均随访2.6年,常规拍X线复查.术前双下肢不等长最少差1 cm,最多10 cm,平均4 cm;术后下肢不等长最多差4.5 cm,多数病例完全纠正,术后平均差1 cm.手术后假体脱位1例,股骨劈裂3例,术后无切口感染、坐骨神经等损伤,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基本消除,活动步态基本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难治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因正常解剖结构破坏很大,重建髋关节正常生理结构难度较大,术中股骨头取出困难,所以术前准备要充分,以处理随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术前要准备多种备用手术方案,术中操作要小心仔细,及时发现及避免各种可能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骨性融合 股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离床活动对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效果 被引量:39
10
作者 郭淑娟 王春秀 +5 位作者 蔡颂娟 郑丹 冯芳 覃芹丹 李芬 杨翠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 :分析早期离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对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1天离床活动与训练,比较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早期离床活动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 目的 :分析早期离床活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防范效果。方法 :成立多学科小组,对择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实施术后1天离床活动与训练,比较术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施早期离床活动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便秘、假体脱位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DVT、便秘的发生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对照组,术后15天、术后1月的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离床活动,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离床活动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三维运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江莉 毛玉瑢 +2 位作者 邬培慧 廖威明 黄东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09-913,共5页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 目的:分析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THR)恢复期患者平地步行中下肢关节的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指导后续和早期康复。方法:采用运动重建实验室检测病例数据库资料分析的方法,选择在本院关节外科行THR后5—10年的患者14例为实验组,14例相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采用Vicon Nexus、AMTI检测下肢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应用Polygon分析步态周期中髋、膝、踝关节三维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和对照组右侧下肢比较,术侧髋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减小(P<0.05),膝、踝关节屈曲峰值力矩增大(P<0.05);峰值角度方面,术侧髋关节内收、内旋、外旋、后伸和膝关节内收以及踝关节内收、外展、内旋、外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和健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期患者,通过同侧膝关节和踝关节屈曲力矩增加代偿患髋屈曲力矩的降低;同时为防止植入物松动和向外脱位,步行中患髋过度外旋并发踝关节过度内旋。另外,健侧下肢产生了与患侧下肢相似的运动力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运动学 动力学 步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矫形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相关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宋凯 张永刚 +9 位作者 付君 李杰静 张国莹 郑国权 崔赓 张雪松 陆宁 毛克亚 王征 王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1-882,共12页
目的:观察脊柱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相关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脊柱矫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随访资料齐全... 目的:观察脊柱矫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髋关节相关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脊柱矫形术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的合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科随访资料齐全的37例AS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根据患者髋关节是否受累将其分为2组:A组,患者自述髋关节无痛、屈伸活动不受限制且客观查体屈伸活动良好(≥120°);B组,患者自述髋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或客观查体屈伸活动受限(<120°)或行THR。将B组患者再分为三组:B1组,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无需行THR;B2组,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脊柱矫形术后行THR;B3组,髋关节活动明显受限,THR后行脊柱矫形术。收集患者SRS-22、BASFI评分表、Harris评分表功能部分,分析组间及组内异同,并分别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收集患者因髋关节运动受限所致生活不便主诉及是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结果:矫形前,A组SRS-22功能评分、BASFI平均分、Harris功能评分分别为2.8±0.7、3.8±1.4、40.8±4.7分,矫形后分别为4.1±0.6、2.1±1.3、43.6±2.6分;矫形前B组分别为2.4±0.6、6±1.5、30.7±8.1分,矫形后分别为3.5±0.6、4.5±1.1、37.2±4.2分。脊柱矫形术使A、B两组患者整体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不同程度提高,尤其直立相关活动能力(站立、行走、够高物等)明显改善,而屈曲相关活动能力(穿袜、弯腰捡物等)有所下降;矫形前后A组患者活动能力均优于B组。B1组患者脊柱矫形术后活动能力低于预期;B2组患者主诉脊柱矫形术后活动能力下降,但行THR后恢复并提高;B3组患者主诉THR后活动能力不同程度提高,脊柱矫形后再次提高,但部分患者坐立困难。结论:脊柱矫形术会改变AS患者髋关节有效运动范围,充分认识此点,是AS后凸畸形伴髋关节受累患者成功实施脊柱矫形术及全髋置换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全髋关节置换术 矫形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力训练对人工全髋置换术患者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彤 王蔚文 +1 位作者 张跃 王海群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8-291,共4页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和Harris功能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屈伸肌力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证明肌力训练对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的重要性。方法:患者16例,10例右髋、6例左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2个月内进... 目的:采用等速肌力测试和Harris功能评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屈伸肌力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证明肌力训练对促进髋关节功能改善的重要性。方法:患者16例,10例右髋、6例左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2个月内进行日常活动能力训练;术后平均2个月开始进行患髋屈伸肌的肌力训练;均以手术侧髋与健侧髋进行对照;观察患者术后2个月、14个月的髋关节肌力及功能变化。评定指标: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评分;术后Cybex-6000型等速肌力测试仪评定。结果:①髋关节置换术后患髋屈伸肌的峰力矩(PT)比健侧明显减低(P<0.01), 患髋的屈髋PT/伸髋PT比值明显高于健侧(P<0.01);②肌力训练后双侧髋关节屈伸肌PT均有显著性提高(P<0.01),尤以患侧改善更为明显。③患者Harris总分较术前明显提高,但术后2-12个月期间Harris总分变化不大;结论:单纯Harris评分不能很好地反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周肌群的生物力学改变,需配合等速肌力检测作为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功能变化的重要指标;术后除进行日常的功能活动为主的训练外,应加强髋关节周围肌群的力量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等速肌力测试 肌力 功能 肌力训练 康复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管理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实践 被引量:49
14
作者 姜香云 吴佳倩 +1 位作者 张亚珥 冯志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成效。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制定医护一体化管理流程,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所致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并提出对策,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培训学习,明确责任,...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管理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的成效。方法:成立医护一体化专项管理小组,制定医护一体化管理流程,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所致深静脉血栓发生原因并提出对策,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培训学习,明确责任,共同监督、协作、反馈、持续改进。对比分析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前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发生率为42.1%,经两轮持续质量改进,DVT发生率降低至17.3%,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可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DVT的发生率,从而提升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医护一体化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和自体血回收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金孝梁 吕文艳 +2 位作者 陈志斌 吕佳 郭小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74-57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和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用抽签法随机均分成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全麻诱导后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 目的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CH)和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用抽签法随机均分成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C组),A组全麻诱导后30 min内输入6%羟乙基淀粉130/0.4 15 ml/kg。手术开始时用硝酸甘油行CH,维持MAP(65±5)mmHg,并应用自体血液回收仪回收回输术野出血。C组除未行CH外,余操作均同A组,两组术中连续监测HR、MAP、中心静脉压(CVP);记录出血量、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时间,并分别于AHH前、AHH后、术毕测定Hb、血细胞比容(Hc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G)。结果A组失血量(515±123)ml和回输洗涤红细胞量(275±53)ml均显著低于C组(950±183)ml和(425±97)ml(P<0.01);两组Hct、Hb在AHH后和术毕较AHH前降低(P<0.01),两组PT、APTT在AHH后和术毕均长于AHH前(P<0.01),而FG低于AHH前(P<0.01),但均在正常范围。A组未输入异体血,C组3例输入少浆血2 U,5例输入新鲜冰冻血浆200 ml。两组均无肺水肿、心衰及创面异常出血等并发症。结论AHH联合CH可安全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并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术中配合自体血回收回输技术可减少甚至避免异体输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自体血回输 髋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出院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被引量:28
16
作者 陈翠萍 凌莉 +4 位作者 刘洁珍 田荔珍 周秋英 李佩君 熊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制定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计划,促进其功能恢复。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制定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计划,促进其功能恢复。方法将100例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干预组实施出院计划服务。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出院计划服务可促进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再入院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人 出院计划模式 延续护理 自理能力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药物预防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7
作者 严文琪 王凯 +3 位作者 马显志 韩生寿 白文斌 李玮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运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价值。方法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资料为研究对象,遵照... 目的探究利伐沙班运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中的预防价值。方法以青海省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资料为研究对象,遵照院号尾数单双号分成A组(利伐沙班治疗)与B组(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药物预防对预防效果的影响。结果在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上两组相比,A组(2. 50%)显著比B组(15. 00%)低(P<0. 05);在术后14 d的髂外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上,A组显著比B组高(P<0. 05);A组治疗后的PLT、PT、APTT与B组比较无差异(P>0. 05),A组治疗后的FIB低于B组(P<0. 05)。结论将利伐沙班应用于HAPC患者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时,可显著改善髂外静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及凝血指标,预防深静脉血栓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伐沙班 深静脉血栓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康复系统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龙涛 袁博 +6 位作者 王郑浩 冯昱宁 李波 严雅静 杨爱国 李开南 贾子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9-1206,共8页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下肢康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 目的:观察下肢康复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下肢康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20年1月—2021年4月收治的因各种原因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成常规康复治疗组(A组)和下肢康复系统组(B组),各38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康复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下肢康复系统训练。分别在术前、康复治疗4周后及术后4月随访时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法(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FAC)进行评价分析,利用下肢康复系统计算和统计患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患足支撑时间/步态周期×100%)、标准化步幅(步幅/身高×100%)、步频、10m最大步行速度(cm/s)。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康复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最大步行速度、FAC分级均较康复治疗前明显升高,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康复治疗后B组评分高于A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B组患者恢复更快、更好。在术后4个月复查时,两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AC分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两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比较接近。但两组患者的单足支撑时间百分比、标准化步幅、步频及最大步行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认为B组的行走功能更好。结论:下肢康复系统结合常规康复训练能在术后早期明显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使患者更快恢复,在临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前后不同步态下股骨应力分布 被引量:17
19
作者 唐刚 王建革 罗红霞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前后慢走及上下楼梯两种不同步态下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髋关节假体的优化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人工髋关节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计算慢走和上下楼...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前后慢走及上下楼梯两种不同步态下股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为髋关节假体的优化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建立人工髋关节股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有效性验证;计算慢走和上下楼梯时THR前后股骨的应力分布及应力遮挡率。结果慢走运动时,THR前股骨应力由近端到远端逐渐递增,在股骨中下段达到最大,最大应力为90.6 MPa;THR后股骨出现应力遮挡现象,股骨的应力幅值有所下降,最大应力为82.5 MPa,股骨近端假体周围大转子附近股骨遮挡率最大,总体遮挡率为14.9%~99.0%。此外,假体颈部出现过大的应力集中现象。上下楼梯运动时,股骨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与慢走运动时大体相似,但应力遮挡效应更为明显。结论植入假体后,上下楼梯时股骨近端出现较大应力遮挡,并且假体自身出现过大应力集中,会影响THR手术质量,建议病人在术后应尽量减少关节角变化较大的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应力遮挡 应力分布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志芳 杨郁文 +3 位作者 毛小培 洪艺 李秀燕 葛玉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6期597-598,共2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以下护理措施:传输超早期下床活动理念、术前充分准备(术前系统评估及康复训练)、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规范化... 目的探讨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对4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以下护理措施:传输超早期下床活动理念、术前充分准备(术前系统评估及康复训练)、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监测生命体征、规范化功能锻炼、术后充分镇痛、尽早撤除各种管道、扶助下床活动。结果47例患者无1例出现深静脉栓塞、脱位、假体周围骨折、感染、死亡等并发症,均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19d,其术前、术后14d、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分别为54.26分、62.55分、73.58分、91.17分和93.35分。结论超早期下床活动的康复护理能促进全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早期 活动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