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的表达及意义
1
作者 冯文龙 段震峰 +1 位作者 王静璐 史惠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58,共4页
目的:评估Wee1蛋白激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包含14例良性、9例交界性及36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Wee1蛋白激酶高、低... 目的:评估Wee1蛋白激酶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对包含14例良性、9例交界性及36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Wee1蛋白激酶高、低表达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Wee1蛋白激酶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预后的关联。结果:良性、交界性和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分别为(1.29±0.47)、(2.22±0.83)和(2.03±1.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恶性和交界性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织(P<0.0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中15例Wee1蛋白激酶高表达,21例低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组生存状况差于低表达组(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ee1蛋白激酶高表达者预后差,HR(95%CI)为6.38(1.54~26.52)。结论: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Wee1蛋白激酶表达水平高于良性肿瘤组织,且与恶性肿瘤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组织芯片 Wee1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芯片在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2
作者 杨玉维 李敏 +4 位作者 要智颖 孙沁林 刘洋 葛丹 孙冰冰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9-1221,共13页
类器官是源自人类干细胞、器官特异性祖细胞及分离肿瘤组织的自组装三维多细胞微型器官模型,可在体外重现器官的关键结构特征与生理机能。微流控芯片作为类器官的体外培养平台,为研究细胞在异质群体和微环境中的行为提供机会,因此,成为... 类器官是源自人类干细胞、器官特异性祖细胞及分离肿瘤组织的自组装三维多细胞微型器官模型,可在体外重现器官的关键结构特征与生理机能。微流控芯片作为类器官的体外培养平台,为研究细胞在异质群体和微环境中的行为提供机会,因此,成为助力人类器官发育研究、疾病建模及药物筛选的强大工具。基于先进纳米技术构建的药物载体可以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是目前新药物研发和临床治疗的焦点。利用类器官芯片对纳米递送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不仅有助于了解药物递送载体与靶点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科学指导纳米载体的设计;也在患者个性化精准医疗领域具有应用价值。本文讨论了传统二维细胞模型以及动物模型评价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局限性,分析了用类器官芯片作为体外评价平台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类器官芯片在纳米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方向,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芯片 纳米材料 药物递送 组织工程学 细胞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肌球调节蛋白3在肝细胞癌复发转移中的潜在作用分析
3
作者 罗龙彪 蒋辉 +2 位作者 马丹丹 付航玮 孙炜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4-2102,共9页
目的探讨原肌球调节蛋白3(TMOD3)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潜力。方法首先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TMOD3结构及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TCGA以及GEO数据集探究TMOD3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 目的探讨原肌球调节蛋白3(TMOD3)与肝细胞癌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肝癌复发转移的预测潜力。方法首先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数据库获取TMOD3结构及其在细胞和组织中的定位。利用TCGA以及GEO数据集探究TMOD3在肝细胞癌组织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对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影响。接着利用STRING数据库探究TMOD3的相互作用蛋白并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及瓦尔德检验进行预测变量的重要程度评估。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与Log-rank检验。结果TMOD3定位于细胞中的肌动蛋白丝,且与癌旁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TMOD3表达水平更高(P<0.05),TMOD3高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MOD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富集于肿瘤的侵袭转移的信号通路。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MOD3是肝细胞癌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OR:4.359,95%CI:1.235~15.384,P=0.022)。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的TMOD3与肝细胞癌患者的不良总生存期(OS)、无病生存期(DFS)、无复发生存期(RFS)相关(P<0.05)。ROC分析和瓦尔德检验均判断TMOD3具有良好的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结论TMOD3与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TMOD3对于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具有较好的效能,有潜力成为预测肝细胞癌发生远处转移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肌球调节蛋白3 肝细胞癌 转移 组织芯片 生物标志物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石蜡包埋组织及新鲜标本组织芯片制备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17
4
作者 韩瑞刚 张建中 +4 位作者 黄英武 郑燕华 赵尔增 周金莲 张卫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和建立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冷冻标本制备组织芯片的方法 ,以及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肺癌石蜡包埋组织 90例 ,新鲜液氮冻存肺癌及癌旁肺组织 2 0例 ,常规切片HE染色下确定穿刺部位 ,石蜡包埋组织芯片制作按Konone... 目的 :探讨和建立石蜡包埋组织和新鲜冷冻标本制备组织芯片的方法 ,以及在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肺癌石蜡包埋组织 90例 ,新鲜液氮冻存肺癌及癌旁肺组织 2 0例 ,常规切片HE染色下确定穿刺部位 ,石蜡包埋组织芯片制作按Kononem等方法 (1998) ,每例穿取 0 6mm组织柱 2条 ,制备 180点阵组织芯片 ;而新鲜组织芯片参考Fejzo等方法 (2 0 0 1) ,并略作改良 ,制备 5 0点阵组织芯片。所有组织芯片模块 ,经 4 μm切片、常规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以评价其在形态学及基因表达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 :180点阵石蜡包埋肺癌组织芯片 ,组织排列整齐 ,HE染色后组织形态可观察率在 98%以上 ;p5 3、c myc、bcl 2、bax和Ki 6 7等免疫组化染色后 ,肺癌组织可见不同程度的抗原表达 ,组织点阵的形态可观测率在 89%~ 95 %之间。新鲜组织芯片经HE染色后 ,形态可观测率和基因表达可分析率在 70 %左右。结论 :手工法组织芯片制备简便易行 ,使用组织少 ,不破坏原蜡块 ;实验均一性、可比性好 ,且节省试剂。与常规组织切片相比 ,2点 0 6mm组织可以获得原蜡块 95 %以上的信息 ,完全可以用于组织形态学和蛋白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 ;新鲜组织芯片技术已经初步建立 ,但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制备技术和mRNA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石蜡包埋组织 新鲜标本组织芯片 制备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的新器具和新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范松青 张文玲 +8 位作者 熊炜 马键 周洁 周鸣 肖炳燚 欧阳珏 张秋红 谭琛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4-479,共6页
发明一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的新器具和新方法.利用这种新器具和新方法成功地制作了分别含448和390个供体组织点阵的组织微阵列受体蜡块和切片.这种新方法制作的组织微阵列切片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所有切片... 发明一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的新器具和新方法.利用这种新器具和新方法成功地制作了分别含448和390个供体组织点阵的组织微阵列受体蜡块和切片.这种新方法制作的组织微阵列切片经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证实,所有切片均无供体点阵组织脱落,切片厚度适中,组织结构无挤压变形,细胞形态均匀一致.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16蛋白在组织微阵列切片与其相应的常规组织切片中的表达结果完全一致.这种组织微阵列供体取样与受体蜡块制作新器具和新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具有在实验室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微阵列 组织阵列仪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肿瘤标志物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欣 薛丽燕 +2 位作者 郭蕾 温芃 林冬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253,共11页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Napsin A、TTF-1、ERCC1、RRM1、EGFR、HER2、ERα、ERβ、PR、Bcl-2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27例肺腺癌石蜡标本构建...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是最常见的肺癌组织学类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Napsin A、TTF-1、ERCC1、RRM1、EGFR、HER2、ERα、ERβ、PR、Bcl-2蛋白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27例肺腺癌石蜡标本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种靶蛋白标记物在肺腺癌中的表达,分析各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0种蛋白中仅Napsin A蛋白表达与性别有关(P=0.049);Napsin A、PR和EGFR蛋白表达与吸烟有关,TTF-1和ERCC1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Napsin A、TTF-1、ERα和PR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TTF-1、Bcl-2和ERCC1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有关(P<0.05)。10种蛋白表达均与年龄无关,ERβ、HER2和RRM1蛋白表达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apsin A、TTF-1和ERCC1蛋白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相关;TTF-1蛋白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相关(P<0.05)。进一步分析I期肺腺癌,仅Napsin A蛋白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相关,P<0.05;10种蛋白表达均与I期患者无病生存无关(P>0.05)。经多因素生存分析,仅病理分期与患者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相关(P<0.05);10种蛋白表达均未显示与患者生存的相关(P>0.05)。结论 Napsin A、TTF-1和ERCC1蛋白可能是提示肺腺癌患者预后较好的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肺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分析鼻咽癌变多阶段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_1过表达 被引量:14
7
作者 宋鑫 赵晓荣 +3 位作者 王一 周建华 关新元 曹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5-389,共5页
为了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变多阶段病变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变的关系 ,应用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技术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在鼻咽癌旁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 /化生 (simplehyperplasia/metaplas... 为了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鼻咽癌变多阶段病变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与鼻咽癌变的关系 ,应用组织微阵列 (tissuemicroarray)技术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D1在鼻咽癌旁粘膜上皮单纯性增生 /化生 (simplehyperplasia/metaplasia ,SH/SM )、异型增生 /化生 (atypicalhyperplasia/metaplasia,AH/AM )和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的蛋白质表达 ,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30 0 % (3/ 10 )、 90 0 % (18/ 2 0 )和6 2 9% (39/ 6 2 ) ,其中在异型增生 /化生中呈“一过性增高” .表明CyclinD1高表达可能为鼻咽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异型增生 /化生可能是鼻咽癌变的重要“关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微阵列技术 分析 鼻咽癌变 多阶段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1 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中clusterin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检测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国奋 李晓明 +2 位作者 谢丹 朝葵 蔡鹏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4-676,共3页
目的:探讨clusteri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制作86例卵巢癌的组织芯片,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方法,检测卵巢癌中clusterin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目的:探讨clusterin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制作86例卵巢癌的组织芯片,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方法,检测卵巢癌中clusterin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在组织芯片中,73例卵巢癌成功进行了免疫组化和TUNEL染色,其中38例(52%)出现clusterin蛋白的过度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卵巢癌中,clusterin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clus-terin蛋白过度表达多见于临床晚期(Ⅱ期及以上)的卵巢癌。另外,clusterin过度表达的肿瘤多呈现低的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index,AI),而clusterin正常表达的肿瘤,则大多数表现为高AI值(P<0.05)。结论:clusterin蛋白在卵巢癌中过度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密切正相关,与肿瘤细胞凋亡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clusterin基因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9
作者 唐春兰 周向东 +2 位作者 杨和平 王清良 章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98-101,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异常的酪氨酸磷酸化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0例NSCLC石蜡标本制... 背景与目的以往研究表明,异常的酪氨酸磷酸化与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方法来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80例NSCLC石蜡标本制成组织芯片,采用链菌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SHP2在NSCLC中的表达率为70.00%(56/80),其中鳞癌为72.5%(29/40),腺癌为67.50%(27/40);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SH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61%(53/72)和37.50%(3/8)(P<0.05);SHP2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HP2在NSCLC中有较高的表达率,且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提示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与SHP2有关,SHP2可能是肺癌新的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组织芯片 免疫组化 SH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中RRM1表达和预后因子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廖日强 林嘉颖 +4 位作者 乔贵宾 骆新兰 杨衿记 黄玉娟 吴一龙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23-427,共5页
背景与目的RRM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取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标本库的417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SP法检测RRM1的表达情况... 背景与目的RRM1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可能有关。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中RRM1的表达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取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标本库的417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通过SP法检测RRM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RRM1在不同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状态、N状态、M状态和病理分期等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RRM1表达不是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N状态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检测的RRM1表达不能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独立的预后因素。TNM分期仍然是目前最好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芯片 RRM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检测乳腺癌相关癌基因产物表达 被引量:10
11
作者 石群立 孟奎 +8 位作者 周晓军 陈琴 吴波 马恒辉 陆珍凤 盛春宁 李军 陈鑫 刘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 检测乳腺癌相关癌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8例乳腺癌ER、PR、p5 3、c erbB 2、Ki 6 7、TopoⅡ和E cadherin(E cad)的表达情况 ,并与常规病理学... 目的 检测乳腺癌相关癌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 ,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48例乳腺癌ER、PR、p5 3、c erbB 2、Ki 6 7、TopoⅡ和E cadherin(E cad)的表达情况 ,并与常规病理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48例乳腺癌中ER阳性 32例、PR阳性 36例、p5 3阳性 42例、c erbB 2阳性 31例、Ki 6 7阳性 45例、TopoⅡ阳性 41例 ;44例浸润性导管癌中 ,E cad阳性 37例 ;而 4例浸润性小叶癌E cad均阴性。对照组的 13例乳腺组织均E cad呈阳性表达。随访 :44例浸润性导管癌中 3例死亡 (6 8%) ;4例浸润性小叶癌中 2例死亡 (5 0 0 %)。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具有高信息量、简捷、快速、高效、成本低、重复性好等优点 ,在病理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检测技术 乳腺癌 癌基因 基因产物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ail和Claudin-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娟 涂媛 +2 位作者 蒋莉莉 徐缓 张尚福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83-590,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键步骤,上皮细胞极性丧失是其主要标志,表现为Claudin等上皮标记丢失。锌指转录因子Snail是调控EMT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对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研究... 背景与目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浸润和转移的关键步骤,上皮细胞极性丧失是其主要标志,表现为Claudin等上皮标记丢失。锌指转录因子Snail是调控EMT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来对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研究发现Snail能提高多种肿瘤的侵袭能力。本研究旨在利用组织芯片技术探讨转录因子Snail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和EnVision法检测59例癌旁正常肺组织、302例NSCLC原发灶以及57例淋巴结转移灶中Snail和Claudin-3的表达。结果 Snail在癌旁正常肺组织、NSCLC原发灶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逐渐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3在癌旁正常肺组织、NSCLC原发灶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逐渐减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NSCLC原发灶中,Snail和Claudin-3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有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Snail与Claudin-3的表达呈负相关(r=-0.178,P=0.0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有无癌转移、TNM分期、Snail的表达以及Snail与Claudin-3的差异性表达影响NSCLC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病理分级、有无癌转移和TNM分期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Snail和Claudin-3在NSCLC的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对NSCLC患者预后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SNAIL CLAUDIN-3 免疫组化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中COX-2与p27^(kip1)、MMP-2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喜梅 湛丽 +3 位作者 吴勇军 孙雷 刘逢吉 张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子宫颈腺癌组织和22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OX2与p27kip1、MMP2的表达。结果10... 目的探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与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ki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6例子宫颈腺癌组织和22例慢性子宫颈炎组织中COX2与p27kip1、MMP2的表达。结果106例子宫颈腺癌组织COX2和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8%和70.8%,均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P<0.01);p27kip1阳性表达率为58.5%,低于慢性子宫颈炎组织81.8%(P<0.05)。COX2和MMP2在子宫颈腺癌的病理分级中,G3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G1组(P<0.05)。MMP2和p27kip1表达与子宫颈腺癌组织学类型有关,透明细胞腺癌MMP2阳性表达率高于子宫颈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p27kip1阳性表达率低于子宫颈内膜腺癌和子宫内膜样腺癌(P<0.05)。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MMP2的阳性表达强度呈正相关(P<0.01)。COX2阳性表达强度与p27kip1的阳性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COX2与p27kip1、MMP2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p27kip1低表达与COX2、MMP2增强表达在子宫颈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三者可能作为子宫颈腺癌恶性化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 环氧化酶-2(COX-2) 蛋白表达 子宫颈腺癌组织 P27^KIP1表达 子宫内膜样腺癌 慢性子宫颈炎 阳性表达率 细胞周期调控因子 免疫组化S-P法 组织微阵列技术 子宫颈内膜 透明细胞腺癌 组织学类型 表达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直肠癌组织中EGFR/Grb2/p-mTOR/VEGF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项洪刚 王强 +3 位作者 胡志前 徐健 王伟军 卫子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75-779,共5页
目的:观察人结直肠癌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 目的:观察人结直肠癌组织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p-mTO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构建含有185例结直肠癌标本的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EGFR、Grb2、p-mTO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不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下(如年龄、性别、浸润深度、淋巴转移、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各自的表达情况,探讨可能的临床意义。结果:EGFR、Grb2、p-mTOR和VEGF在结直肠癌旁组织中呈少量表达或不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1.1%、44.9%、42.2%和54.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下EGFR、Grb2、p-mTOR和VEGF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下EGFR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临床分期下p-mTOR、VEGF表达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癌组织EGFR/Grb2/p-mTOR/VEGF蛋白两两间均有一定的相关性(r=0.245~0.567,P<0.05)。结论:EGFR、Grb2、p-mTOR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以作为结直肠癌肿瘤靶向治疗新的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R GRB2 P-MTOR VEGF 组织芯片 结直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组织芯片研究PBK/TOPK在人体正常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6
15
作者 何芙蓉 黄高昇 +4 位作者 王娟红 王璐 刘宇红 王頔 李袁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2,共3页
目的观察PBK/TOPK在人体正常组织和常见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法,在含有人体19种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和含有19种恶性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上进行PBK/TOPK染色,检测PBK/TOPK... 目的观察PBK/TOPK在人体正常组织和常见恶性肿瘤组织的分布和表达,探讨作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 ision法,在含有人体19种正常组织的组织芯片和含有19种恶性肿瘤组织的组织芯片上进行PBK/TOPK染色,检测PBK/TOPK蛋白的表达。结果在19种正常组织中,只有头皮的汗腺、睾丸的精原细胞、肝脏的胆管上皮、食管黏膜下腺体、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上皮、前列腺的基底细胞和肾脏的远曲小管8种组织有不同数量细胞明确阳性表达。在19种恶性肿瘤组织中,乳腺癌、子宫颈癌、甲状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存在PBK/TOPK的大量、强阳性表达。结论PBK/TOPK在少数正常组织特定细胞中的明确表达及其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强阳性表达,为其成为研究肿瘤起源与发生的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正常组织 肿瘤组织 PBK/TOPK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家佳 张琳 +3 位作者 郑茂金 王庆苓 徐玉婷 柳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4-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胃癌和5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 目的探讨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三者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胃癌和5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胃癌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6.4%、66.7%、83.3%,三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VEGF、NRP1蛋白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CD44表达与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3)胃癌组织中VEGF、NRP1和CD44蛋白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578,rs=0.278,rs=0.316,P均<0.05)。结论 VEGF、NRP1和干细胞标志物CD44在胃癌中均呈高表达,且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VEGF与NRP1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二者均与干细胞标志物CD44的表达密切相关,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VEGF NRP1 CD44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芯片在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对照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翠芝 周小鸽 +1 位作者 黄受方 张彦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1-484,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制作一种高效方便的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片。方法选择60例不同病变不同抗体染色的免疫组化阳性片和相应的组织蜡块,使用组织芯片制备仪制成组织芯片蜡块,经过连续切片,共获得150张组织芯片,每张组织芯片包含77个组织芯点位... 目的应用组织芯片制作一种高效方便的免疫组化阳性对照片。方法选择60例不同病变不同抗体染色的免疫组化阳性片和相应的组织蜡块,使用组织芯片制备仪制成组织芯片蜡块,经过连续切片,共获得150张组织芯片,每张组织芯片包含77个组织芯点位,每个组织点的直径为0·6mm,芯片中组织所占面积为0·8cm×0·5cm。每张芯片至少包含了50种常见的抗原。然后将常规工作中测试片裱贴在同一张芯片组织的旁边,同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常见的数10种抗体染色,总能在芯片中出现至少1个阳性点位,其余点位则成为了阴性对照。旁边的测试组织是否阳性有了明确的对照。结论与传统的阳性对照片相比,组织芯片阳性对照片具有更高的效率,参考值更多,更科学,并且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阳性对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udin-1和Claudin-3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8
作者 郭琦 唐芙爱 +4 位作者 李印 马军 卢高峰 郑鹏远 段芳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40-344,共5页
目的:检测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探讨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中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 目的:检测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黏膜中的表达,探讨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组织芯片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食管鳞癌及相应癌旁黏膜组织中Claudin-1和Claudin-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Claudin-1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食管鳞癌细胞质和细胞膜,Claudin-3蛋白阳性表达主要见于食管鳞癌癌旁正常黏膜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其食管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有差异,Claudin-1在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率为76.4%和38.3%,C1audin-3在食管鳞癌和癌旁正常黏膜中的表达率为24.6%和79.2%。C1audin-1和Claudin-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分级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的发生可能与Claudin-1的表达上调及Claudin-3的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CLAUDIN-1 Claudin-3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tenin和MMP-7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段光杰 阎晓初 +4 位作者 章容 卞修武 王清良 刘丽梅 陈春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β-链接素(-βcaten 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7,MMP-7)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en in和MMP-7在25例大肠正常黏膜及200例腺癌组织的表达。结果腺癌组... 目的探讨β-链接素(-βcaten 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 atrix m etalloprote inase-7,MMP-7)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β-caten in和MMP-7在25例大肠正常黏膜及200例腺癌组织的表达。结果腺癌组织与正常黏膜相比-βcaten in胞膜表达显著减弱,并出现明显的细胞质和/或细胞核表达,差异有显著性(均为P<0.01)。腺癌组织MMP-7阳性表达率为72.5%,显著高于正常黏膜16.0%(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DukesC/D期腺癌组-βcaten in胞膜表达率分别显著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及A期组(P<0.05)。β-caten in胞核表达率及MMP-7阳性表达率在溃疡型、淋巴结转移阳性及Dukes C/D期腺癌组分别显著高于息肉型、淋巴结阴性及A/B期组(P<0.05,P<0.01)。193例大肠腺癌组织中-βcaten in细胞质、细胞核表达与MMP-7阳性表达均呈正相关(r=0.319,r=0.290,P<0.01)。结论致瘤性β-caten in与MMP-7协同表达可能在大肠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溃疡型与息肉型腺癌可能存在不同的生长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Β-链接素 金属蛋白酶类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X6基因在多种常见癌组织中的原位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范松青 张文玲 +2 位作者 周鸣 彭淑平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14-1020,共7页
研究新的候选抑瘤基因NGX6在多种常见癌组织中的mRNA原位表达谱,分析NGX6 mRNA阳性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其作为肿瘤转移、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的有效性.利用已制作的多肿瘤组织和鼻咽癌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检测NGX6 mRNA在... 研究新的候选抑瘤基因NGX6在多种常见癌组织中的mRNA原位表达谱,分析NGX6 mRNA阳性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评估其作为肿瘤转移、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的有效性.利用已制作的多肿瘤组织和鼻咽癌组织微阵列,原位杂交检测NGX6 mRNA在多种常见癌组织中的阳性率.结果显示,NGX6 mRNA在鼻咽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低于其对应的正常组织(P<0.05,P<0.01).淋巴结转移性鼻咽癌、肺癌、结、直肠癌和喉癌组织中的NGX6 mRNA阳性率显著降低(P<0.05,P<0.01).NGX6 mRNA阳性率与鼻咽癌、肺癌和结、直肠癌临床分期有关,临床Ⅱ期、Ⅲ期或Ⅳ期癌组织NGX6 mRNA阳性率明显低于其相应的临床Ⅰ期癌(P<0.05,P<0.01).研究表明,鼻咽癌、肺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中存在低水平的NGX6 mRNA,NGX6 mRNA可作为鼻咽癌、肺癌和结、直肠癌侵袭、转移和临床进展预测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微阵列 原位杂交 NGX6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