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ndritic tip selection during solidification of alloys:Insights from phase-field simulations
1
作者 Qingjie Zhang Hui Xing +1 位作者 Lingjie Wang Wei Zhai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67-472,共6页
The effect of undercooling DT and the interface energy anisotropy parameter e4 on the shape of the equiaxed dendritic tip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quantitative phase-field model for solidification of binary al... The effect of undercooling DT and the interface energy anisotropy parameter e4 on the shape of the equiaxed dendritic tip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a quantitative phase-field model for solidification of binary alloys.It was found that the tip radius r increases and the tip shape amplitude coefficient A4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itting range for all cases.The dendrite tip shape selection parameter sdecreases and then stabiliz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fitting range,and s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nd e4 follows a power-law function sµea 4,and a is independent of DT but dependent on the fitting range.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dicted sis consistent with the curve of microscopic solvability theory(MST)for e4<0.02,and sobtained from our phase-field simulations is sensitive to the undercooling when e4 is fix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field simulations dendritic structure interface energy anisotropy tip shape selection parame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的电场模拟及优化
2
作者 刘健 董守骏 +3 位作者 王程皓 刘泳汝 潘山山 尹兆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199,共9页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每层的花瓣之间的间距为4 mm,能够在花瓣尖端高电场诱导作用下激发多股射流;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下半部分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的各个参数电场强度进行模拟,研究喷头下端花瓣数量、花瓣长度和花瓣排布方式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静电纺丝喷头花瓣数量为4对(8个)、花瓣内层长度为21 mm、外层长度为20 mm、接收距离为200 mm、电压为30 kV时,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441×10^(6) V/m,变异系数(CV)值为5.58%,表明该静电纺丝喷头可激发较高的电场强度且分布均匀;最后采用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实验,验证了该新型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能够降低边缘效应,减小能耗,射流多且稳定可控,可进行规模化静电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花瓣状喷头 多尖端 COMSOL软件 电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子叶顶间隙值及改型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志鹏 张国臣 +2 位作者 张成烽 徐志晖 曹志远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 为了分析转子叶顶间隙值和改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以典型轴流跨声速压气机NASA stage 35为对象,对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叶顶间隙增大并且泄漏流强度提高,会导致脱体激波位置前移,转子吸力面激波作用位置后移,前缘溢流现象减弱,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增强,间隙区域涡量增加,靠近前缘的涡核向下游移动,但附面层与激波之间的作用减弱;不同叶顶间隙值的压气机失速机制不同,在小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和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大间隙下压气机失速是由叶尖泄漏涡引起的;在研究的变化范围内,叶顶间隙值为0.50τ时,压气机性能最好,峰值效率和稳定裕度分别提高了0.16%和2.39%;将最优间隙改型成平行扩张式和正弦波间隙后,压气机性能提高,脱体激波后移,叶尖泄漏涡与激波作用程度减弱,转子吸力面附面层分离减弱,改型间隙能够减少叶片制作材料,减轻发动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泄漏流 激波 前缘溢流 附面层分离 叶顶间隙改型 转子 压气机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PHC管桩穿越中风化玄武岩层的施工方法
4
作者 刘海良 谢从从 +3 位作者 张小飞 张晓康 金汉侨 夏晓强 《建筑技术》 2024年第21期2608-2611,共4页
以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新校区一期项目为工程依托,介绍了静压法PHC管桩在施工中遇到分布范围广、完整度较高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中风化岩时,现场经过详细分析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结合沉桩异常的原因分析以及二次试桩成功的总结。在不改变既有设... 以海南医学院桂林洋新校区一期项目为工程依托,介绍了静压法PHC管桩在施工中遇到分布范围广、完整度较高且具有一定厚度的中风化岩时,现场经过详细分析岩土工程详勘报告,结合沉桩异常的原因分析以及二次试桩成功的总结。在不改变既有设计条件的前提下,现场通过岩层及以上区段扩孔回填再沉桩的方法,解决了带十字闭口型钢桩尖的PHC管桩静压法穿越完整度较高的中风化玄武岩层的问题,使的管桩顺利穿越岩层,减少返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PHC管桩 十字闭口型钢桩尖 中风化玄武岩层 扩孔回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扫描过程的模拟及针尖形状反求 被引量:9
5
作者 施玉书 连笑怡 +4 位作者 王艺瑄 黄鹭 董明利 胡晓东 高思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纳米栅格和台阶等结构的线宽准确测量,是国内外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获得上述结构的三维形貌信息,但其扫描图像却是探针针尖的形貌和被测样品表面的形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往往导致线宽边缘测量失真... 纳米栅格和台阶等结构的线宽准确测量,是国内外计量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能获得上述结构的三维形貌信息,但其扫描图像却是探针针尖的形貌和被测样品表面的形貌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往往导致线宽边缘测量失真。为了更加精确地获得样品的表面形貌特征,首先需要重建探针针尖形貌,进而从得到的扫描图像中尽可能地消除由探针形貌带来的失真影响。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盲重建理论,利用Matlab对不同形状参数的探针针尖扫描台阶样品表面进行了仿真,评价了探针形状对扫描结果的影响,初步实现了基于真实粗糙测量表面的探针针尖形状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线宽测量 纳米台阶 原子力显微镜 针尖形状 盲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升机旋翼空气动力学的发展 被引量:61
6
作者 王适存 徐国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03-211,共9页
本文分两大部分 ,即旋翼理论分析的发展 (认识旋翼 )及旋翼桨叶外形的发展 (改造旋翼 )。在第一部分中 ,阐述了旋翼滑流理论、叶素理论、涡流理论 (其中又包括固定尾迹的经典涡流理论、预定尾迹的半经验涡流理论、自由尾迹的现代涡流理... 本文分两大部分 ,即旋翼理论分析的发展 (认识旋翼 )及旋翼桨叶外形的发展 (改造旋翼 )。在第一部分中 ,阐述了旋翼滑流理论、叶素理论、涡流理论 (其中又包括固定尾迹的经典涡流理论、预定尾迹的半经验涡流理论、自由尾迹的现代涡流理论 )和旋翼 CFD方法。在第二部分中 ,讨论了旋翼桨叶的翼型、桨尖形状、扭转角分布等的变化历程。最后 ,作为总结 ,提出了旋翼理论分析和桨叶气动外形的四代发展阶段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空气动力学 旋翼 涡流理论 翼型 直升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顶形状对轴流风机气动噪声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58-568,共11页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改进的叶顶形状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引入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叶顶形状下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和气动噪声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 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为例,采用Fluent软件对5种改进的叶顶形状下的风机性能进行了模拟,并引入大涡模拟和FW-H声学模型获得了不同叶顶形状下风机的噪声源分布和气动噪声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体积流量下使得风机性能明显提升;叶顶形状改进后,叶顶泄漏涡的影响增强,造成叶顶区和叶片前缘噪声显著增大,为风机内主要噪声源;风机各区域的声压幅值均受显著影响,且越靠近噪声源,受影响越突出;该风机内噪声主要以中低频的旋转噪声为主,各区域噪声均在基频位置达到最大值,叶顶形状改进后声压级随频率增大发生小幅提高,频谱形态发生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叶顶形状 噪声特征 泄漏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的叶顶形状数值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叶学民 张建坤 李春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95-703,共9页
采取恰当的叶顶形状可以提高轴流风机性能。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模拟了叶顶具有斜槽或阶梯状结构等5种情形下的风机性能,分析了其内流特征、压力分布和损失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 采取恰当的叶顶形状可以提高轴流风机性能。以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一次风机为对象,采用Fluent模拟了叶顶具有斜槽或阶梯状结构等5种情形下的风机性能,分析了其内流特征、压力分布和损失特征。结果表明:5种叶顶形状均可有效提高风机性能,提升效果依次为逆流向斜槽、双斜槽、上阶梯叶顶和下阶梯叶顶,而顺流向斜槽仅在小流量下提升性能明显;改进后的叶顶形状均使泄漏流场更加复杂,泄漏涡分布区域及强度明显增大,叶顶间隙内涡量值显著提高,由此降低了叶顶间隙内轴向速度和泄漏流量;其中,逆流向斜槽改善风机性能最为突出,在设计流量下,全压和效率分别提高4.68%和0.94%;考虑到当前燃煤机组低排放改造后增大的烟风阻力和风量需求,逆流向斜槽叶顶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叶可调轴流风机 叶顶形状 风机性能 内流特征 泄漏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王佳 陈彬 唐哲明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期103-105,108,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特别是伴有隆鼻术鼻尖畸形修正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有隆鼻需求或隆鼻术后出现鼻尖畸形的21例女性患者,使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硅胶假体在隆鼻术中,特别是伴有隆鼻术鼻尖畸形修正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有隆鼻需求或隆鼻术后出现鼻尖畸形的21例女性患者,使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联合硅胶假体改善鼻部外观形态。结果 21例患者术后6~8周随访,形态外观满意,皮肤外观正常,未出现过局部感染、移位等继发病变和不良生物相容性反应。术后鼻长平均延长(5. 2±1. 5) mm,鼻深增加(4. 1±1. 8) 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该方法可达到鼻延长、增加鼻深的效果,不需要切除患者的自体软骨,避免术后出现假体外露或皮肤溃疡的出现,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 鼻延长鼻尖整形 脱细胞异体真皮 硅胶假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的半经验公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德清 宋红江 +1 位作者 王智 陈尔纲 《电子科学学刊》 CSCD 1990年第6期660-665,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般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β的计算公式:β≈0.2/[((?)+h)ln(2h/(?)]。用该公式和数值计算法以及D.Selidovkin,W.Swanson和P.Dyke等人提出的相应公式,分别对尖端呈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形和双曲形四种场发射系统的β值... 本文提出了一般场发射系统尖端形状系数β的计算公式:β≈0.2/[((?)+h)ln(2h/(?)]。用该公式和数值计算法以及D.Selidovkin,W.Swanson和P.Dyke等人提出的相应公式,分别对尖端呈半球形、椭球形、旋转抛物形和双曲形四种场发射系统的β值进行了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用本文的公式所得的β值与电子计算机的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系统 场发射 尖端形状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型叶尖小翼对风轮振动频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剑龙 汪建文 +1 位作者 董波 魏海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10-116,121,共8页
利用PULSE16.1结构振动分析系统,针对直径1.4 m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分别在安装S型叶尖小翼与否的状态下进行静、动频测试,通过静频数据结合谱分析法识别风轮动频。研究发现,S型叶尖小翼导致风轮1、2阶振动静频下降,其对2阶振动静频... 利用PULSE16.1结构振动分析系统,针对直径1.4 m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风轮分别在安装S型叶尖小翼与否的状态下进行静、动频测试,通过静频数据结合谱分析法识别风轮动频。研究发现,S型叶尖小翼导致风轮1、2阶振动静频下降,其对2阶振动静频的衰减幅值较1阶振动大,对同阶反对称振动静频的衰减作用较对称振动大,并具有显著调节风轮2阶反对称振动动频和对称振动动频间差值的效用。研究同时发现,S型叶尖小翼可有效改变风轮1、2阶振动动频曲线走势,从而有效调节风轮进入和脱离共振区的转速,这对于风轮最佳转速设计和避免共振设计具有较重要的意义。S型叶尖小翼对圆盘效应振动频率和轴向窜动效应振动频率影响很小,但在很大区域的转速范围内,圆盘效应振动动频曲线总是伴随风轮转速1倍频,并出现在1倍频振动带范围内,这一发现有可能为很多风力机叶片在远短于设计寿命期内频繁发生疲劳损伤事故提供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风轮 S型叶尖小翼 振动频率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绕针弯曲阶段穿刺钢针针尖形态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九志 谭自阳 +1 位作者 蒋秀明 宋宗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87-392,共6页
针对整体穿刺过程中纤维绕针弯曲阶段,穿刺钢针在纱线张力作用下处于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钢针针尖在该张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该位移导致钢针针尖与穿刺模板孔壁接触致使针尖被下行的穿刺模板破坏甚至出现整体穿刺工作不能进行的问题... 针对整体穿刺过程中纤维绕针弯曲阶段,穿刺钢针在纱线张力作用下处于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钢针针尖在该张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该位移导致钢针针尖与穿刺模板孔壁接触致使针尖被下行的穿刺模板破坏甚至出现整体穿刺工作不能进行的问题,建立穿刺钢针在纤维的绕针弯曲阶段的力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建立钢针针尖曲线及穿刺钢针结构尺寸、材料弹性模量等参数的函数关系,利用Matlab对选定的穿刺系统穿刺钢针针尖曲线次数进行了算例计算。通过算例在给定的参数下求解出针尖曲线为二次最为合理,验证了理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穿刺钢针在满足强度要求且不与穿刺模板孔壁接触条件下针尖曲线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穿刺 绕针弯曲 纱线张力 组合变形 力学模型 穿刺钢针 针尖曲线 钢针针尖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形叶尖小翼对叶片输出功率和振动频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剑龙 吴雨晴 +1 位作者 吕文春 汪建文 《太阳能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74-379,共6页
提出一种M形叶尖小翼,以SD2030翼型叶片为模型,首先在叶片输出功率改良方面证实小翼几何结构设计的成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探究小翼对叶片输出功率和振动频率影响的敏感性和规律性。研究揭示:不同工况下,小翼对叶片做功能力均具... 提出一种M形叶尖小翼,以SD2030翼型叶片为模型,首先在叶片输出功率改良方面证实小翼几何结构设计的成功。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测试探究小翼对叶片输出功率和振动频率影响的敏感性和规律性。研究揭示:不同工况下,小翼对叶片做功能力均具有较好的增益效果,且随来流风速和叶片转速的增大,增益效果增强;小翼具有调节叶片最大输出功率值及其出现所对应工况的能力;小翼对叶片1、2阶反对称振型固有振动频率值的减小程度明显高于同阶对称振型固有振动频率值的降低;同时,小翼具有调节叶片穿越共振带的能力,这对于叶片最佳转速和避免共振的设计与性能改良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输出功率 振动频率 M形叶尖小翼 性能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锯齿形叶梢螺旋桨高负荷水动力和减振降噪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华汉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用涡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锯齿形叶梢对螺旋桨的梢涡的影响。在拖曳水池中分别对常规、后倾且侧斜和后缘锯齿形叶梢的螺旋桨模型进行了水动力特征试验。在大型空泡水筒中的模拟伴流场中分别对这三种形状叶梢的螺旋浆模型进行了高负荷水... 本文用涡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锯齿形叶梢对螺旋桨的梢涡的影响。在拖曳水池中分别对常规、后倾且侧斜和后缘锯齿形叶梢的螺旋桨模型进行了水动力特征试验。在大型空泡水筒中的模拟伴流场中分别对这三种形状叶梢的螺旋浆模型进行了高负荷水动力时的脉动压力和噪声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用锯齿形叶梢螺旋桨在高负荷时效率可提高2 .5 % ,激振力降低 44 .2 % ,噪声下降 3 -5dB。而这一切是在用后倾侧斜叶梢螺旋桨已经取得了明显增效和减振降噪效果的基础上又增加的效果。试验验证了用涡量汇的理论分割桨叶梢涡的设计思想是正确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锯齿形叶梢 螺旋浆 负荷 减振降噪特性 试验研究 梢涡 振动 噪声 水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特型桨尖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噪声的初步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招启军 徐国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20-324,共5页
开展悬停状态下的具有CLOR桨尖旋翼气动噪声试验研究。为进行噪声特性对比,共设计完成三副模型旋翼,分别为参考的矩形桨叶、常后掠桨尖的桨叶以及具有CLOR桨尖气动外形的桨叶。在外场环境下,进行这三副模型旋翼在不同转速、不同桨叶安... 开展悬停状态下的具有CLOR桨尖旋翼气动噪声试验研究。为进行噪声特性对比,共设计完成三副模型旋翼,分别为参考的矩形桨叶、常后掠桨尖的桨叶以及具有CLOR桨尖气动外形的桨叶。在外场环境下,进行这三副模型旋翼在不同转速、不同桨叶安装角条件下及不同观测点上的旋翼气动噪声测量实验,测量包括声压级大小、声压时间历程及声压级频谱等。根据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具有CLOR特型桨尖旋翼与矩形桨尖以及常后掠桨尖旋翼的悬停气动噪声特性,并借助于CFD方法,以模拟桨叶上的气动载荷分布特性,得出关于非常规气动外形桨尖对旋翼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初步体现了CLOR桨尖旋翼具有良好的噪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旋翼 新型桨尖 试验研究 CF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成形术中自体鼻翼软骨移植填充鼻尖对鼻尖肥大 鼻尖部外形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梁国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5期921-923,共3页
目的分析鼻成形术中自体鼻翼软骨移植填充鼻尖对鼻尖肥大、鼻尖部外形的改善作用。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鼻尖部外形不佳或者鼻尖肥大患者50例,采取鼻翼软骨移植填充鼻尖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膨体材料作为鼻尖填充物患者10例为... 目的分析鼻成形术中自体鼻翼软骨移植填充鼻尖对鼻尖肥大、鼻尖部外形的改善作用。方法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收治鼻尖部外形不佳或者鼻尖肥大患者50例,采取鼻翼软骨移植填充鼻尖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膨体材料作为鼻尖填充物患者10例为对照组,分析术后整形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自体鼻软骨无明显变形,鼻部取材区未塌陷、退缩以及明显瘢痕,鼻长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尖高度显著增高(P〈0.05),鼻尖两顶尖距离显著减小(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矫正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5%)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采用自体鼻翼填充鼻尖能够改善鼻尖肥大、鼻尖部外形,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尖肥大 鼻尖部外形 鼻翼软骨 鼻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尖区涡声分析及小翼对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生华 汪建文 +2 位作者 张立茹 邬果昉 白杨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30-635,共6页
文章对有无V型叶尖小翼的风力机尾迹流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叶尖涡的产生与脱落、叶尖区域声辐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轮尾迹区分为主流区、中心尾迹区及叶尖涡诱导效应区;叶尖涡向下游有序流动,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叶尖涡向外... 文章对有无V型叶尖小翼的风力机尾迹流场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叶尖涡的产生与脱落、叶尖区域声辐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轮尾迹区分为主流区、中心尾迹区及叶尖涡诱导效应区;叶尖涡向下游有序流动,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加,叶尖涡向外扩展;声压脉动时均值的最大区域集中在风轮叶尖部位,叶尖区域噪声最大;加装v型小翼可以重整通过叶尖流场的气流,使叶尖涡的产生推迟、脱落提前,总声压级降低;数值模拟无小翼时.所选观测点频谱图中声压级总体处于50~70 dB,加装V型小翼后,频谱图中声压级处于45~65 dB,降低效果较明显。实验得到该点V型小翼风轮总声压级为82 dB,比无小翼风轮减少4 dB;风轮辐射声总声压级随着测点向风轮下游移动逐渐衰减,加装V型小翼后总声压级降低,降幅在1~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V型小翼 叶尖涡 声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踏面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建西 许玉德 曹亮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根据试验观察的裂纹尖端特征,建立了钝形疲劳裂纹模型,以裂纹尖端位移为断裂参量,分析了U75V钢弹塑性情况下踏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显示:踏面疲劳裂纹尖端有较大的塑性区,应采用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踏面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裂纹... 根据试验观察的裂纹尖端特征,建立了钝形疲劳裂纹模型,以裂纹尖端位移为断裂参量,分析了U75V钢弹塑性情况下踏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结果显示:踏面疲劳裂纹尖端有较大的塑性区,应采用弹塑性断裂力学理论分析踏面疲劳裂纹的扩展行为;裂纹尖端滑动位移受轮轨力、轮轨摩擦系数和裂纹面摩擦系数影响,其中裂纹面摩擦系数对裂纹尖端滑动位移影响最大。裂纹尖端张开位移主要受轮轨力和轮轨摩擦系数影响。利用塑性复合系数分析踏面疲劳裂纹扩展特性,认为踏面疲劳裂纹主要以Ⅰ/Ⅱ复合型扩展方式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弹塑性 钝形裂纹 裂纹尖端位移 复合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异形效应Y形桩端阻力产生的附加应力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新泉 张强 +2 位作者 张世民 崔允亮 周星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68-1280,共13页
Y形桩作为一种新型反拱曲面异形桩,端阻力在桩身截面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虽将端阻力假定为均匀分布,与假定为集中力相比,附加应力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分布规律,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Y形桩端阻力的不均匀分布模... Y形桩作为一种新型反拱曲面异形桩,端阻力在桩身截面上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性。虽将端阻力假定为均匀分布,与假定为集中力相比,附加应力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分布规律,但仍存在一定偏差。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Y形桩端阻力的不均匀分布模型,借助数学分析软件Mathematica的NIntegrate数值积分功能,以及Geddes推导应力解的思想,进而得出了考虑异形效应Y形桩桩端阻力作用在地基内部任意点竖向附加应力系数的数值计算方法。以主要影响因素外包圆半径R、模板弧度θ、开弧间距s、夹角弧度δ为变量,分别对比研究了将Y形桩端阻力假定为均匀分布和考虑异形效应的不均匀分布两种模式下附加应力的变化规律,并将考虑异形效应的端阻力产生附加应力计算方法用于沉降计算。对此现场静载荷试验数据表明,考虑异性效应的端阻力产生附加应力计算方法计算沉降与现场试验数据吻合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形桩 异形效应 端阻力 不均匀分布 附加应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截面的翼尖几何修形方法研究
20
作者 金鼎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6年第4期53-55,79,共4页
现代飞机外形设计越来越注重局部细节的精细化设计,翼尖局部修形便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针对翼尖截面形状,分析并总结出两种圆弧形截面的翼尖几何修形方法。
关键词 翼尖 修形 圆弧形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