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8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s for dynamic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with high in-situ stress 被引量:30
1
作者 YANG Jia-cai LIU Ke-wei +1 位作者 LI Xu-dong LIU Zhi-xia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3149-3162,共14页
In the context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the in-situ stress state is of major importance a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ock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Thus,stress initialization becomes crucial and is the first step ... In the context of deep rock engineering,the in-situ stress state is of major importance a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ock dynamic response behavior.Thus,stress initialization becomes crucial and is the first step for the dynamic response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in a high in-situ stress field.In this paper,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s,including their principle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for reproducing steady in-situ stress state in LS-DYNA,are first introduced.Then the most popular four methods,i.e.,explicit dynamic relaxation(DR)method,implicit-explicit sequence method,Dynain file method and quasi-static method,are exemplified through a case analysis by using the RHT and plastic hardening rock material models to simulate rock blasting under in-situ stress condition.Based on the simulation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tress initializ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implicit-explicit sequence method and dynain file method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ock material model,and the explicit DR method has an obvious advantage in solution time when compared to other methods.Besides that,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two separate analyses for the whol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ck mass under the combined action of in-situ stress and dynamic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itu stress stress initialization method dynamic disturba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rock ma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in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ZHONG Deng-hua WU Han +2 位作者 WU Bin-ping ZHANG Yi-chi YUE P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919-935,共17页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 Accurat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rock mass in dam founda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stability,grouting and seepage analysis of dam foundation.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a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modeling method based on error analysis was proposed.Firstly,errors of four fracture volume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ODA,KULATILAKE,MAULDON,and SONG)and that of four fracture size estimation methods(proposed by EINSTEIN,SONG and TONON)were respectively compared,and the optimal methods were determined.Additionally,error index representing the deviation between fracture network model and measured data was established with integrated us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On this basis,th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was used to build the dynamic modeling method,which takes the minimum of error index as objective function and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fracture density and size parameters to correct the error index.Finally,the 3-D fracture network model could be obtained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pplied for 3-D fractures simulation in Miao Wei hydropower project in China for feasibility verification and the error index reduced from 2.618 to 0.3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ass of dam foundation 3-D fracture network dynamic simulation fractal dimension error analysis relative absolute error(RAE) downhill simplex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rehole-GPR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ull wave field based on 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ed layer boundary 被引量:7
3
作者 朱自强 彭凌星 +1 位作者 鲁光银 密士文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3期764-769,共6页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s the ke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orehole radar.Perfect match layer(PML) was chosen as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R.But CPML(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appr...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s the ke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orehole radar.Perfect match layer(PML) was chosen as the absorbing boundary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PR.But CPML(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approach that we have chosen has the advantage of being media independent.Beginning with the Maxwell equations in a two-dimensional structure,numerical formulas of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 method with CPML boundary condition for transverse electric(TE) or transverse magnetic(TM) wave are presented in details.Also,there are three models for borehole-GPR simulation.By analyz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features of targets in GPR are obtained,which can provide a better interpretation of real radar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CPML is well suited for the simulation of borehole-GP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ehole-GPR numerical simulation convolutional perfect match layer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s of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on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inspection robot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被引量:7
4
作者 肖晓晖 吴功平 +1 位作者 杜娥 李三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8年第6期869-876,共8页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The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n inspection robot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the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i.e.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on the robot's dynamic performance. First, conside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obstacles and symmetrical mechanism of the robot prototype, four basic subactions were abstracted to fulfill full-path kinematic tasks. Then, a multi-rigid-body dynamic model of the robot was built with Lagrange equation, whil^e a multi-flexible-body dynamic model of a span of lin~ was obtained by combi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modal synthesis method and Lagrange equation. The two subsystem models were coupled under rolling along no-obstacle segment and overcoming obstacle poses, and these simulations of three subactions along different spans of line were performed in ADMA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cluding the coupling vibration parameters and driving moment of joint motors, show the dynamic performances of the robot along ftexibile obstructive working path: in flexible obstructive working environment, the robot can fulfill the preset motion goals; it responses slower in more flexible path; the fluctuation of robot as well as driving mo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joint in startup and brake region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rigid environment;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working environment flex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pection robot transmission line OBSTRUCTION rigid-flexible coupling dynamic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arsity-based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cluster targets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5
作者 TIAN Yuguang LIU Yixin +3 位作者 CHEN Xuan CHEN Penghui WANG Jun CHEN Junw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3年第2期299-306,共8页
An efficient and real-time sim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targe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s.First,the coordinate transform... An efficient and real-time simul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for the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luster target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gineering practical applications.First,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establish a geometric model of the observation scene,which is described by the azimuth angles and elevation angles of the radar in the target reference frame and the attitude angles of the target in the radar reference frame.Then,an approach for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simulation is proposed.Finally,a fast-computing method based on sparsity in the time domain,space domain,and frequency domain is proposed.The method analyzes the sparsity-based dynamic scatter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 typical cluster targets.The error between the sparsity-based method and the benchmark is small,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 model of the observation scene dynamic electromagnetic scattering simulation sparsity-based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桥动力学模型的前轴寿命评估方法
6
作者 冯金芝 桑武壮 +3 位作者 张东东 李亮亮 刘新荣 赵礼辉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共11页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 针对车桥等零部件企业难以获取零部件耐久性试验规范的局限,提出一种前桥动力学模型驱动载荷构建方法,为前轴系统级台架试验与寿命验证奠定基础。基于整车动力学模型与实测道路载荷获取前轴寿命,以其过程及结果为参考,进行前桥模型驱动信号迭代。首先,对实测轮心六分力进行频带调整;其次,以前轴在各工况下的损伤/寿命与参考值差值最小为目标,结合响应面法与遗传算法对轮心三向力幅值调整系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轮心三向力与其余三向力矩构成了前桥模型驱动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构建的轮心驱动信号进行前桥模型动态载荷模拟,获取的前轴寿命、风险点失效顺序以及各路况对危险点的损伤贡献比等都与参考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系统级台架耐久性试验的驱动信号构建与零部件寿命评估提供参考。最后,经过损伤主导载荷修正后,轴管损伤分布也与参考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桥动力学模型 前轴寿命 响应面法 动态载荷模拟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进展:内涵、方法和方向
7
作者 朱苏阳 彭真 +3 位作者 邸云婷 彭小龙 刘东晨 官文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9,共12页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 页岩气的生产呈现早期高产而后快速递减的动态,快速递减表明初期配产可能过高,不合理配产导致气藏产能衰竭过快,从而影响气井的经济可采储量(EUR),因此,合理评价页岩气井产能对保障气藏稳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目前页岩气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思路,研究分析了页岩气产能的特殊内涵,综述了产能流动方程解析、流动方程数值模拟、人工智能3种方法在页岩气产能评价研究中的进展。研究发现页岩气产能明显呈现出分阶段特征,不同生产阶段产能主控因素、流动机制、流动状态都不同,早期产能和后期产能的主控因素差异较大,不同评价方法存在差异化认识。其中,流动方程解析法依赖于对流动机理的认识程度,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结果的验证需要大量可靠数据支撑和气藏工程经验判断,人工智能方法则存在高度不透明、不可解释和泛化能力差的问题。基于此,未来发展应从深化微观和宏观2个层面结合点的页岩气渗流机理着手研究,深化地质建模—应力物性演化—裂缝扩展—多相流动数值模拟—递减分析多维度产能描述融合,并加强机器学习算法的无关机理约束、因果推断的透明度、可解释程度,以规避现有产能评价方法存在的制约性,从而构建合理的页岩气产能评价模型和方法,为准确评价气井产能、实现稳产和高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评价 流动方程解析法 流动方程数值模拟法 人工智能方法 动态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量XRD的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动力学模拟
8
作者 王晴 李赫维 +2 位作者 丁兆洋 张强 赵明宇 《建筑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3-490,共8页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 提出了一种碱激发胶凝材料分子模型搭建方法,采用Rietveld精修和内标法定量X射线衍射技术(QXRD)分析了碱激发胶凝材料的晶相成分,并与X射线荧光分析(XRF)结果对照分析了非晶相化学成分,采用X射线衍射(XRD)分峰法得到碱激发胶凝材料非晶相的近程有序结构,利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搭建了水化硅铝酸钠(N‑A‑S‑H)和水化硅铝酸钙(C‑A‑S‑H)的结构,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径向分布函数和体积模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N‑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方钠石接近;C‑A‑S‑H凝胶的近程有序结构与水化钙铝黄长石接近.通过径向分布函数与体积模量验证了搭建模型的准确性.本文的模型搭建方法基于真实样品的XRD测试结果,与单一采用软件模拟的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真实性和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胶凝材料 反应产物 X射线衍射 RIETVELD精修 XRD分峰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蠕滑理论的送纸机构动力学特性建模与分析
9
作者 沈仙法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6-135,共10页
为了能够获得办公设备送纸机构的最佳动力参数,提高输纸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针对送纸机构的进纸和走纸过程,采用蠕滑理论建立纸张与滚轮接触力数值模型,并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再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正向力和滚轮速度对机构动力... 为了能够获得办公设备送纸机构的最佳动力参数,提高输纸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针对送纸机构的进纸和走纸过程,采用蠕滑理论建立纸张与滚轮接触力数值模型,并通过龙格库塔法求解,再利用Matlab进行仿真分析,得到正向力和滚轮速度对机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纸阶段,滚轮速度较低时,纸张会出现过冲现象,滚轮速度为0.025m/s、0.05m/s和0.075m/s时,最佳正向力为5.5N、1.5N和5.5N,进纸阶段正向力越大,则滚轮对纸张的加速性也越高。在走纸阶段,滚轮速度为0.025m/s时,需设置较大的正向力来保证走纸的稳定性,滚轮速度为0.05m/s时,最佳正向力为1.5N,滚轮速度为0.075m/s时,最快达到走纸滚轮额定速度的正向力为5.5N。本研究结果为改进办公设备送纸机构和提高其工作稳定性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纸机构 蠕滑 动力学 龙格库塔法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效应的LNG动力船通航风险传导动力学模型
10
作者 胡甚平 鲁金虎 +1 位作者 邹春 朱清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4-213,共10页
为推进绿色能源船舶动力安全应用,探讨新型能源对船舶通航影响效应下的风险级联问题,以复杂系统过程安全为视角,提出LNG动力船在复杂港口水域通航的风险级联动力学仿真模型。首先,引入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方法,辨识LNG动力船... 为推进绿色能源船舶动力安全应用,探讨新型能源对船舶通航影响效应下的风险级联问题,以复杂系统过程安全为视角,提出LNG动力船在复杂港口水域通航的风险级联动力学仿真模型。首先,引入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方法,辨识LNG动力船通航事故及后续的LNG泄漏和火灾爆炸的事故链;其次,采用风险传导理论建立LNG动力船通航的风险级联模型,通过改进层次分析(AHP)-熵权法,获得各个指标因子的权重集,解析风险传导概率;最后,结合复杂港口LNG动力船通航的场景数据,将各个风险因子进行量化,对LNG动力船在港口水域船舶航行风险进行复杂网络动力学仿真。研究结果表明:LNG动力船在港口航行中,碰撞、搁浅、触碰事故和后续的泄漏、火灾爆炸事故存在高度的关联性,且事故的发生是由多因素耦合级联所致;仿真结果与真实场景的实践结果具有一致性,建立的风险级联动力学模型有效。研究结果对事故链和关键节点进行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传递 熵权法 系统动力学 风险仿真 风险级联 系统理论事故模型与过程(ST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风洞动压场校核中设备干扰及修正方法
11
作者 刘江涛 龚小权 +2 位作者 周乃春 李明 张耀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1661,共11页
风洞动压场作为风洞流场品质指标之一,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准度,需定期开展动压场校核。动压场校核设备包括五孔探针、排管架及排管架导轨(纵梁和横梁),在分析动压场时需要扣除校核设备影响。基于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 风洞动压场作为风洞流场品质指标之一,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精准度,需定期开展动压场校核。动压场校核设备包括五孔探针、排管架及排管架导轨(纵梁和横梁),在分析动压场时需要扣除校核设备影响。基于国家数值风洞工程通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NNWFlowStar,建立了一类用于模拟包含附面层流动的低速压力出口边界条件,采用低速平板湍流边界层验证了该边界条件的残差收敛性及计算精度。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及NNW-FlowStar开展了FL-12低速风洞试验段无任何设备、试验段只有排管架导轨、试验段包括排管架和排管架导轨的数值模拟。通过空间动压云图定性展示了各设备的影响量和影响区域,基于空间动压分布曲线定量给出了校核设备对试验段动压的影响量。进一步数值模拟了试验段顶部有无排管架导轨状态,给出了排管架导轨对试验段动压的影响量,排管架导轨对相邻4根探针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分解校核设备的动压影响量及对比计算和试验的动压修正曲线,表明排管架导轨对中心探针的动压影响量约为排管架对应量的6倍,验证了试验动压修正方案中忽略排管架影响量的合理性。最后给出了提高动压校核精度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 动压场 影响量 出口边界 修正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吸附法的放空气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12
作者 潘彪 代龙宇 +3 位作者 孙晓阳 孙恒 左丽丽 桑海博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402,共8页
针对站场天然气的放空回收问题,设计了可回收5000 m^(3)放空气的吸附法放空回收工艺,并基于Aspen HYSYS和Aspen Adsorption软件建立了放空气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拟,完成了吸附回收-解吸利用的全过程动... 针对站场天然气的放空回收问题,设计了可回收5000 m^(3)放空气的吸附法放空回收工艺,并基于Aspen HYSYS和Aspen Adsorption软件建立了放空气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型。通过对吸附回收过程的仿真模拟,完成了吸附回收-解吸利用的全过程动态模拟,得到了吸附床层内单位吸附量的变化,并对吸附法放空回收的工艺性能进行了评估。计算了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回收时间、能耗和回收率,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分析环境温度下储存量和吸附热管理的问题,吸附法回收单位气体的平均能耗为0.275(kW·h)/kg,吸附罐内最高温度为328 K,在9.6 min回收时间可实现高达87.1%的回收率,适用于小排量放空天然气回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放空气回收 动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弹性参数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综述
13
作者 杨晓斌 陈君青 +6 位作者 张潇 王玉莹 火勋港 姜福杰 庞宏 施砍园 冉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0-653,共24页
页岩油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可压性对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弹性参数是衡量页岩可压性的核心参数。综述了国内外页岩弹性参数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 页岩油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一种重要类型,蕴藏着巨大的勘探潜力。可压性对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弹性参数是衡量页岩可压性的核心参数。综述了国内外页岩弹性参数研究取得的进展,分析了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研究表明:①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多样,有压缩法、超声波测量法、纳米压痕法和声波测井法等实验测量法,及数字岩心计算法、等效介质理论法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法等理论计算法。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优选。②实验测量法精度较高,但受采样率和实验条件的影响。声波测井法求取的弹性参数是连续动态的,可以反映瞬时加载下的力学性质,但与真实地层长时间静载荷有一定的差别。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法虽然模型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但需要输入参数较多,方程复杂,实用性较差,且对非主要因素有过多的忽略或假定。分子动力学模拟虽然能够简单、方便地模拟多种矿物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参数,但与实际的地质模型仍有差别,由于实际地下环境复杂多变、难以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值有一定的区别。③页岩弹性参数主要受到矿物组分、天然裂缝、围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有机质特征、赋存流体性质、试样尺寸、层理和地应力差异等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要在定量关系、多尺度和复杂地质环境方面开发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测井法 物理模型理论计算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法 测量方法 弹性参数 页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波段测波雷达动态海面回波分析与仿真
14
作者 阚世宜 吴雄斌 +2 位作者 余亮 岳显昌 陈章友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6-120,125,共6页
C波段雷达海面回波多普勒谱的仿真研究对提高海浪反演精度和优化雷达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海面回波仿真方法未能充分考虑高风速条件下毛细波的时变特性,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海面模型的C波段... C波段雷达海面回波多普勒谱的仿真研究对提高海浪反演精度和优化雷达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海面回波仿真方法未能充分考虑高风速条件下毛细波的时变特性,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海面模型的C波段测波雷达海面回波仿真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海面回波多普勒谱。根据某C波段雷达实际采集数据时的具体情况设置仿真参数,将不同仿真方法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M谱仿真方法,所提方法在不同风级条件下均具有较小且平稳的均方误差,能为海浪反演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海面 电磁散射 多层快速多极子法 海面回波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凯恩方法的海上稳定廊桥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分析
15
作者 范昆龙 王生海 +3 位作者 邱建超 牛安琪 仇伟晗 陈海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209-5217,共9页
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以及串并混联构型海上稳定廊桥动力学特性的复杂,海上稳定廊桥工作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矢量法和凯恩方法得出海上稳定廊桥各部件投影矩阵与Jacobi矩阵... 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以及串并混联构型海上稳定廊桥动力学特性的复杂,海上稳定廊桥工作过程的动力学特性分析一直是相关研究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基于矢量法和凯恩方法得出海上稳定廊桥各部件投影矩阵与Jacobi矩阵以及在广义坐标系下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凯恩方法和虚功原理得出海上稳定廊桥整体显式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Simulink搭建MATLAB与Adams联合仿真模型,并以MSS工具箱对船舶的模拟运动为激励进行分析。最后,在有、无人员货物转运两种工况下,进行理论计算与仿真分析,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进一步,研究不同质量的负载对支链驱动力的影响,以及对海上稳定廊桥的补偿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成果对海上稳定廊桥的研制和实船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稳定廊桥 动力学模型 凯恩方法 虚功原理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低压涡轮叶片转捩-分离流预测的极大涡模拟方法
16
作者 穆宇旸 徐家宽 +3 位作者 李艺 郑国雨 乔磊 白俊强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55,共12页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大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流动受强逆压梯度影响,易产生具有高度非定常特性的转捩-分离流。而基于雷诺平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的转捩模型难以对该现象进行精确模拟。为了提升预测精度,本研... 在航空发动机领域中,大负荷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流动受强逆压梯度影响,易产生具有高度非定常特性的转捩-分离流。而基于雷诺平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的转捩模型难以对该现象进行精确模拟。为了提升预测精度,本研究在改进的极大涡模拟方法(Very Large Eddy Simulation,VLES)基础上耦合适用于叶轮机械流动的γ转捩模型,从而形成了γ-VLES混合预测模型。本研究采用该模型对Pak-B低压涡轮叶片表面的层流分离泡诱导转捩及分离流演化现象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γ-VLES模型能够准确计算叶片表面的时均压力系数和速度型,并展现了长分离泡内部瞬态流场中周期性涡的演化脱落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吻合,有效克服了RANS框架下γ-Re_(θt)和γ转捩模型在转捩-分离流预测方面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RANS/LES混合方法 极大涡模拟 低压涡轮叶片 层流分离泡诱导转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纯嵌入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能流计算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宏仲 滕佳伦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54-1267,共14页
为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共济与高效利用,集多种异质能源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能流计算对后续的优化控制与能源调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精准地描述热力网络的动态特性,实现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连续动... 为实现多种能源互补共济与高效利用,集多种异质能源于一体的综合能源系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综合能源系统的动态能流计算对后续的优化控制与能源调度研究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精准地描述热力网络的动态特性,实现对综合能源系统的连续动态能流计算,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纯嵌入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动态能流联合计算方法。首先,对热网动态模型做空间离散化处理,保留温度对时间的微分,将热力网络的偏微分动态方程转化常微分方程。其次,利用时变的全纯函数对电-热能流方程进行重构,构建全纯嵌入的电-热动态能流模型,并递归求解全纯函数的系数,得到能流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先用单个热力管道算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而后用IEEE14节点标准算例和51节点热力网络耦合成的电热互联系统算例进行仿真分析,设置热负荷、电负荷和发电机出力发生波动的场景,并将仿真结果与分解求解法、快速灵活全纯嵌入法、龙格库塔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获得准确、连续的动态能流解,同时能够精准地描述能流响应扰动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纯嵌入法 能流计算 动态仿真 递归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缆修复液的相对扩散系数计算方法
18
作者 陈俊豪 陶霰韬 +2 位作者 叶刚 常航瑞 黄浩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8-395,I0032,共9页
该文提出并推导电力电缆修复液的相对扩散系数计算方法。采用预测模型法,分别选用Helmroth模型、Piringer模型、Brandsch模型和Limm-Hollifield模型对相对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进行推导和简化,并选择3种最常用的修复液主成分甲基苯基二甲... 该文提出并推导电力电缆修复液的相对扩散系数计算方法。采用预测模型法,分别选用Helmroth模型、Piringer模型、Brandsch模型和Limm-Hollifield模型对相对扩散系数的计算模型进行推导和简化,并选择3种最常用的修复液主成分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phenyl-methyldimethoxysilane,PMDMS)、三甲基甲氧基硅烷(trimethyl-methoxysilane,TMMS)和二甲基二丁氧基硅烷(dimethyl-dibutoxysilane,DMDB)作为研究对象,计算其在聚乙烯中相对扩散系数的计算值。同时,使用分子动力学法得到各成分相对扩散系数的模拟值,并将计算值分别与模拟值以及文献中的实验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4种模型中,选用LimmHollifield模型用于计算相对扩散系数时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且与扩散系数相比,相对扩散系数的计算更简便且结果取值更直观。因此,选用Limm-Hollifeld模型计算的相对扩散系数作为修复液选型的指标更为准确而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 修复液 相对扩散系数 预测模型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FEM耦合方法的冰柱碰撞响应研究
19
作者 宋英龙 杨博睿 +3 位作者 赵禹 杨碧野 郑瑜娜 张桂勇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67-74,共8页
碰撞冰载荷是影响极地海洋结构物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STAR-CCM+和FEM软件Abaqus协同仿真,构建了计算结构物-浮冰-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开展了圆柱形结构物与方形浮冰的碰撞响应研究并分析... 碰撞冰载荷是影响极地海洋结构物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软件STAR-CCM+和FEM软件Abaqus协同仿真,构建了计算结构物-浮冰-水相互作用的数值模型,开展了圆柱形结构物与方形浮冰的碰撞响应研究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碰撞响应的影响。进一步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考虑浮冰初始旋转的碰撞力修正模型。分析了碰撞前、碰撞中和碰撞后阶段对碰撞力峰值的影响,实现了对带有初始旋转的浮冰碰撞载荷的快速估算。研究发现,碰撞前浮冰速度衰减、碰撞持续时间和碰撞后浮冰的转动对碰撞力均有较大影响,碰撞力随浮冰旋转角度增大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FEM耦合 协同仿真 浮冰 结构物 碰撞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害淹没仿真分析系统
20
作者 赫瑞 王文娟 +1 位作者 邢延团 杨欣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0,共8页
目前针对矿井巷道突发性水体流动模拟及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的研究存在巷道拓扑关系手动输入效率低、准确性差,淹没仿真多为定性模拟,缺乏对水流动态扩散过程的精确模拟等问题,提出一种矿井水害淹没仿真分析系统设计方案。生成巷道拓扑关... 目前针对矿井巷道突发性水体流动模拟及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的研究存在巷道拓扑关系手动输入效率低、准确性差,淹没仿真多为定性模拟,缺乏对水流动态扩散过程的精确模拟等问题,提出一种矿井水害淹没仿真分析系统设计方案。生成巷道拓扑关系时采用巷道及节点数据自动创建无向图,进而处理隐式邻接关系,采用PostGIS函数计算弧段相交情况;淹没仿真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的动力波模拟法;应急疏散路径规划采用基于时变网络的Dijkstra算法,考虑巷道水深对通过速度的影响,Dijkstra算法分数据预处理、核心部分、后续处理3个阶段。以内蒙古神隆矿业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创建巷道拓扑关系、设定突水量等参数模拟突水事件,应用结果表明:矿井水害淹没仿真分析系统能准确呈现不同时间节点水流蔓延状况;规划的逃生路径能避开水位高、难行区域,通过时间符合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害淹没仿真 应急疏散路径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SWMM 巷道拓扑关系 动力波模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