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ACE2-Functionalized Gold“Virus-Trap”Nanostructures for Accurate Capture of SARS-CoV-2 and Single-Virus SERS Detection 被引量:12
1
作者 Yong Yang Yusi Peng +10 位作者 Chenglong Lin Li Long Jingying Hu Jun He Hui Zeng Zhengren Huang Zhi-Yuan Li Masaki Tanemura Jianlin Shi John R.Lombardi Xiaoying Luo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7期105-117,共13页
The current COVID-19 pandemic urges the extremely sensitive and prompt detection of SARS-CoV-2 virus.Here,we present a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2(ACE2)-functionalized gold“virus traps”nanostructure as an ... The current COVID-19 pandemic urges the extremely sensitive and prompt detection of SARS-CoV-2 virus.Here,we present a Human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2(ACE2)-functionalized gold“virus traps”nanostructure as an extremely sensitive SERS biosensor,to selectively capture and rapidly detect S-protein expressed coronavirus,such as the current SARS-CoV-2 in the contaminated water,down to the single-virus level.Such a SERS sensor features extraordinary 106-fold virus enrichment originating from high-affinity of ACE2 with S protein as well as“virus-traps”composed of oblique gold nanoneedles,and 109-fold enhancement of Raman signals originating from multi-component SERS effects.Furthermore,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virus signals is established by machine-learning and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resulting in an especially low detection limit of 80 copies mL^(−1) for the simulated contaminated water by SARS-CoV-2 virus with complex circumstance as short as 5 mi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achieving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of coronavirus.Moreover,here-developed method can be used to establish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for future unknown coronavirus,and immediately enable extremely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novel vir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S SARS-CoV-2 human ACE2 “Virus-trap”nanostructure Single-virus det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rmal Infrared Salient Human Detec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rmal Features in Airport Terminal
2
作者 YU Yuecheng LIU Chang +1 位作者 WANG Chuan SHI Jinl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22年第4期434-449,共16页
Target detection in low light background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night patrol robots for airport terminal.However,if some algorithms can run on a robot platform with limited computing resources,it is difficult for... Target detection in low light background is one of the main tasks of night patrol robots for airport terminal.However,if some algorithms can run on a robot platform with limited computing resources,it is difficult for these algorithms to ensur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human body in the airport terminal. A novel thermal infrared salient human detection model combined with thermal features called TFSHD is proposed. The TFSHD model is still based on U-Net,but the decoder module structure and model lightweight have been redesign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in complex scenes,a fusion module composed of thermal branch and saliency branch is added to the decoder of the TFSHD model. Furthermore,a predictive loss function that is more sensitive to high temperature regions of the image is designed. Additionally,for the sake of reducing the computing resource requirements of the algorithm,a model lightweight scheme that includes simplifying the encoder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ntrolling the number of decoder channels is adop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four data se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not only ensure high detection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of the algorithm,but also meet the needs of real-time detection of patrol robots with detection speed above 40 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infrared image human body detection SALIENCY thermal features lightweigh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e sequence-based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of power operation inspection personnel
3
作者 Changyu Cai Jianglong Nie +3 位作者 Wenhao Mo Zhouqiang He Yuanpeng Tan Zhao Chen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18-626,共9页
A novel image sequence-based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method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for power maintenance personn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In this method,the original image sequence data i... A novel image sequence-based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method to achieve high-precision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for power maintenance personnel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In this method,the original image sequence data is first separated from the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Then,the free anchor frame detection method is used in the foreground image to detect the personnel and correct their direction.Finally,human posture nodes are extracted from each frame of the image sequence,which are then used to identify the abnormal behavior of the human.Simulation experimen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erms of the accuracy of human posture node detection and risk behavior iden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posture node detection Risk behavior detection Image sequence Anchor-free detection Power maintenance perso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edback⁃Aware Anomaly Detection Through Logs for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4
作者 HAN Jing JIA Tong +2 位作者 WU Yifan HOU Chuanjia LI Ying 《ZTE Communications》 2021年第3期88-94,共7页
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for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is anomaly detection.System logs are a straightforward and common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anomaly detection.Existing log‑based anomaly detectors are unusable... One particular challenge for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is anomaly detection.System logs are a straightforward and common source of information for anomaly detection.Existing log‑based anomaly detectors are unusable in real‑world industrial systems due to high false‑positive rates.In this paper,we incorporate human feedback to adjust the detection model structure to reduce false positives.We apply our approach to two industrial large‑scale systems.Results have shown that our approach performs much better than state‑of‑the-art works with 50%higher accuracy.Besides,human feedback can reduce more than 70%of false positives and greatly improve detection preci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feedback log‑based anomaly detection system 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thod for detecting miners based on helmets detection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videos
5
作者 Cai Limei Qian Jiansheng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1年第4期553-556,共4页
In order to monitor dangerous areas in coal mines automatically,we propose to detect helmets from underground coal mine videos for detecting miners.This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impact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argets... In order to monitor dangerous areas in coal mines automatically,we propose to detect helmets from underground coal mine videos for detecting miners.This method can overcome the impact of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argets and their background.We constructed standard images of helmets,extracted four directional features,modele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se features using a Gaussian function and separated local images of frames into helmet and non-helmet classes.Out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can detect helmets effectively.The detection rate was 8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detection Helmet detection Coal mine Gaussian model Image pattern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用于体液中微量氯离子检测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文博 赵留创 +1 位作者 张雪芳 胡乐乾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8,共9页
人体体液中微量氯离子的定量检测对于疾病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体液中氯离子检测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荧光分子发光机理,将近十年用于氯离子检测的荧光分析... 人体体液中微量氯离子的定量检测对于疾病预防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荧光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良好的时空分辨率等优势,在体液中氯离子检测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荧光分子发光机理,将近十年用于氯离子检测的荧光分析方法总结为四类:碰撞猝灭、氢键作用、配体位移和荧光分子分解。详细阐述了各种荧光分析方法对氯离子定量检测的原理,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离子 人体体液 荧光探针 检测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非视距人体生命体征感知
7
作者 李新羽 张静远 +4 位作者 蔡子轩 秦世龙 马骞 游检卫 崔铁军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 本文提出非视距场景下的无接触式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法,将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与人体无线感知技术相结合,利用可重构智能超表面对电磁波的灵活调控能力,实现有障碍物遮挡情况下的人体生命体征监测.本文首先通过视觉辅助机制,利用Yolo-v7深度学习模型,实现人体目标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可重构智能超表面根据人体位置估计结果进行编码优化,进而改变感知信号传播路径,实现非视距场景下的人体感知;同时,本文针对传统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在人体生命体征感知方面的不足,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实现人体呼吸、心跳速率的精准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视觉辅助模块可以准确定位人体胸腔所在位置,从而使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能够精准调控电磁波束,使感知信号聚焦于人体.所提出的基于滤波的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可以实现人体生命体征精准估计,其呼吸和心跳平均估计误差分别为0.6 RPM和5.3 BPM.与此同时,进一步分析与讨论也证明了基于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的感知方案在非视距场景下进行人体生命体征感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非视距感知 人体无线感知 生命体征探测 变态模式分解 视觉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基导电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性能
8
作者 刘放 汤力 汤建新 《包装学报》 2025年第2期78-87,共10页
针对传统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通过将柔性液态金属(LM)嵌入由[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和N-(2-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共聚形成的水凝胶网络中,构建一类具有超拉伸性、高黏附性... 针对传统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体界面相容性差的问题,通过将柔性液态金属(LM)嵌入由[2-(甲基丙烯酰基氧基)乙基]二甲基-(3-磺酸丙基)氢氧化铵(SBMA)和N-(2-羟乙基)丙烯酰胺(HEAA)共聚形成的水凝胶网络中,构建一类具有超拉伸性、高黏附性和优异传感能力的LM/p(SBMA-co-HEAA)新型导电水凝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超声分散形成的LM纳米颗粒,表面具有丰富的羟基氧化镓结构,易于与HEAA中的羟基发生氢键相互作用,提高了导电填料与水凝胶基质界面间的稳定性。此外,基于该导电水凝胶构建的应变传感器无论是在小应变1%,还是大应变150%的条件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传感性能。该应变传感器在人体运动检测、智能包装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柔性液态金属 应变传感器 人体运动检测 智能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E Mesh协议的室内体温检测系统
9
作者 谢宇斌 孟令军 +1 位作者 敖利丞 韩瑞超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62-65,72,共5页
针对目前大规模体温检测存在的速度慢、统计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LE Mesh协议的可自组网分布式体温检测系统,用于多目标的大范围体温检测。使用集成了蓝牙通信功能的CH582芯片和温度传感器TMP117组成传感器节点,用于获取和处理人... 针对目前大规模体温检测存在的速度慢、统计复杂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BLE Mesh协议的可自组网分布式体温检测系统,用于多目标的大范围体温检测。使用集成了蓝牙通信功能的CH582芯片和温度传感器TMP117组成传感器节点,用于获取和处理人体体温数据。系统通过CH582芯片组成的Mesh网络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发送到与节点相连接的终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广泛使用并且检测节点的温度数据较准确,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配置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E Mesh协议 无线传感器网络 CH582芯片 体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基柔性传感器可穿戴设备在人体运动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龙洋 石娟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纸基柔性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轻便性、高延展性能。柔性可穿戴设备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有轻便、舒适性高、应用范围较广等优点,有望弥补传统的可穿戴设备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国内外有不少文献报道用纸基柔性材料制备的... 纸基柔性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其具有轻便性、高延展性能。柔性可穿戴设备由柔性材料制作而成,有轻便、舒适性高、应用范围较广等优点,有望弥补传统的可穿戴设备的不足,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中。国内外有不少文献报道用纸基柔性材料制备的柔性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相较于传统设备,它们不仅在用户体验舒适度方面取得巨大突破,还在功能上得到延伸创新以满足多种临床应用场景的需求。基于此,简单介绍纸基柔性可穿戴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围绕人们的运动、居家康复、健康检测等几个方面阐述近年来柔性可穿戴设备在康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基柔性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检测 人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二维人体姿态估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卢官明 卢峻禾 陈晨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5,共12页
人体姿态估计在人体行为识别、人机交互、体育运动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最近的十年中,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大量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发展,但由于受训练样本不足、人体... 人体姿态估计在人体行为识别、人机交互、体育运动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最近的十年中,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大量的研究工作极大地推动了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发展,但由于受训练样本不足、人体姿态的多变性、遮挡、环境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人体姿态估计仍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文中对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2D人体姿态估计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着重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的思路及工作原理,以便研究人员了解当前的研究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拓展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估计 单人体姿态估计 多人体姿态估计 深度学习 关键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决策融合复杂性机理及应用研究
12
作者 丁建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在雷达组网探测群协同运用中,指战员一直难以快速正确地决策构群形态与管控预案,也就带来敏捷构群难与精准管控难问题,制约了空天新威胁的协同探测效能。文中在简述人机决策融合原理与复杂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机决策融合技术生成协同探... 在雷达组网探测群协同运用中,指战员一直难以快速正确地决策构群形态与管控预案,也就带来敏捷构群难与精准管控难问题,制约了空天新威胁的协同探测效能。文中在简述人机决策融合原理与复杂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人机决策融合技术生成协同探测复杂性与破解空天新威胁突防复杂性的机理,建立了人机融合决策在协同探测全过程中的作用模型,设计了生成协同探测复杂性的应用流程,使雷达组网探测群具备“决策优化、构群敏捷、管控精准”等协同探测能力及“设变、知变、应变、求变”智能化博弈能力,能实现“基于任务敏捷构群、基于预案精准管控、基于情景快准微调”的协同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探测 人机决策融合 复杂性 机理 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电极多频率扫描的生物阻抗法人体成分测试仪设计
13
作者 韩团军 黄朝军 +2 位作者 卢超 王桂宝 刘武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51,共7页
生物阻抗包含丰富的人体病理和生理电信号,可以作为医务人员准确判断病人症状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Cole-Cole理论的人体多种参数测量系统。构建人体阻抗模型,通过碳纳米材料电极对人体阻抗进行采集分析,得到人体... 生物阻抗包含丰富的人体病理和生理电信号,可以作为医务人员准确判断病人症状和治疗疾病的主要依据。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Cole-Cole理论的人体多种参数测量系统。构建人体阻抗模型,通过碳纳米材料电极对人体阻抗进行采集分析,得到人体的各种成分参数。通过信号发生电路产生注入人体的低频信号,利用幅度检测电路检测流经人体电流产生的电压,采用分段检测法测得人体不同分段的阻抗信息;信号经放大电路输入RT1052微处理器,对数据和人体成分参数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到人体各种成分参数并显示测量结果。通过对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得出所设计系统能够准确地对人体蛋白质、脂肪等参数进行测量,误差范围可以控制在5%以内,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阻抗法 人体电抗 分段检测法 信号采集 多频率扫描 RT1052微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通场景下人车检测的VHA-CenterNet无锚方法研究
14
作者 陈鑫影 吕娜 吕硕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1-107,共7页
在真实的交通场景中,车辆和行人检测器容易受到复杂背景的干扰,导致严重的误检和漏检。此外,由于交通场景图像中存在各种不同尺度的目标,大多数检测方法对小物体的检测性能较差,且难以适应交通物体的多样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 在真实的交通场景中,车辆和行人检测器容易受到复杂背景的干扰,导致严重的误检和漏检。此外,由于交通场景图像中存在各种不同尺度的目标,大多数检测方法对小物体的检测性能较差,且难以适应交通物体的多样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和前景注意模块的无锚方法VHA-CenterNet。在主干网络中加入一个卷积块注意模块(CBAM),以提高对小目标的关注能力。在前景注意模块(FAM)中引入前景信息,以减少复杂背景的干扰。结果表明:在中等难度下,所提出的VHA⁃CenterNet方法在KITTI数据集上的mAP达71.92%,在RTX 2080 Ti上的推理速度为10.68 FPS,可以显著提高人车识别的准确率和速度。在所有情况下,交通场景的人车检测准确率都高于传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人车检测 深层聚合 深度学习 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igherHRNet的煤矿井下人体姿态估计快速网络研究
15
作者 张延军 陈博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0,共6页
煤矿井下人体姿态的快速估计是井下作业智慧安全检测的重要前提。为解决煤矿井下多尘多雾、照明不足及颜色相融等问题,提高人体姿态估计关键点分配准确度及网络运行速度,研究新的Optimising HigherHRNet(OH-HRNet)快速网络模型:对Higher... 煤矿井下人体姿态的快速估计是井下作业智慧安全检测的重要前提。为解决煤矿井下多尘多雾、照明不足及颜色相融等问题,提高人体姿态估计关键点分配准确度及网络运行速度,研究新的Optimising HigherHRNet(OH-HRNet)快速网络模型:对HigherHRNet模型的轻量化设计、关键点分配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记忆卷积模块及强化骨骼约束的关键点分配算法,并改进了算法的损失函数。在煤矿井下场景数据集和COCO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OH-HRNet在GPU的速度上是LitePose的1.06倍,平均精度均值mAP提高了7.4%,平均召回率均值mAR提高了14.0%,可以实现更有效的智慧安全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煤矿 人体姿态估计 快速网络 关键点检测 关键点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锚点的快速三维手部关键点检测算法
16
作者 秦晓飞 何文 +2 位作者 班东贤 郭宏宇 于景 《电子科技》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在人机协作任务中,手部关键点检测为机械臂提供目标点坐标,A2J(Anchor-to-Joint)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利用锚点进行关键点检测的方法。A2J以深度图为输入,可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对全局特征获取能力不足。文中设计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 在人机协作任务中,手部关键点检测为机械臂提供目标点坐标,A2J(Anchor-to-Joint)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利用锚点进行关键点检测的方法。A2J以深度图为输入,可实现较好的检测效果,但对全局特征获取能力不足。文中设计了全局-局部特征融合模块(Global-Local Feature Fusion,GLFF)对骨干网络浅层和深层的特征进行融合。为了提升检测速度,文中将A2J的骨干网络替换为ShuffleNetv2并对其进行改造,用5×5深度可分离卷积替换3×3深度可分离卷积,增大感受野,有效提升了骨干网络对全局特征的提取能力。文中在锚点权重估计分支引入高效通道注意力模块(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ECA),提升了网络对重要锚点的关注度。在主流数据集ICVL和NYU上进行的训练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A2J,文中所提方法的平均误差分别降低了0.09 mm和0.15 mm。在GTX1080Ti显卡上实现了151 frame·s^(-1)的检测速率,满足人机协作任务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协作 三维手部关键点检测 锚点 深度图 全局-局部特征融合 ShuffleNetv2 深度可分离卷积 高效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物交互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珍玉 秦学 +1 位作者 蔡芳 邓霞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2期53-61,共9页
深度学习技术促进了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研究的发展,为精准刻画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该方法面临真实课堂场景下目标多、行为特征复杂等困难,导致行为识别准确率不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物交互的学生课堂行为... 深度学习技术促进了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研究的发展,为精准刻画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该方法面临真实课堂场景下目标多、行为特征复杂等困难,导致行为识别准确率不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人物交互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网络,将交互对象作为重要特征引入课堂行为识别,首先将原网络中的检测模块替换为YOLOv5s,然后引入欧氏距离减少冗余人-物节点关系,并设计新特征提取算法优化听课这类无交互物品的学生行为识别,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此网络有效性和准确性。文章通过研究,旨在为规模化课堂行为识别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过程化评价,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学生行为识别 人物交互 图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散模型的ControlNet网络虚拟试衣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宇轩 孙林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为快速生成特定服装款式的成衣效果图,采用扩散模型,应用ControlNet网络实现虚拟试衣。首先将人体的关键点检测图与深度图作为扩散模型的控制条件,生成姿态可控的虚拟模特;再通过Canny边缘图生成虚拟试衣效果图。以3款连衣裙为例进行虚... 为快速生成特定服装款式的成衣效果图,采用扩散模型,应用ControlNet网络实现虚拟试衣。首先将人体的关键点检测图与深度图作为扩散模型的控制条件,生成姿态可控的虚拟模特;再通过Canny边缘图生成虚拟试衣效果图。以3款连衣裙为例进行虚拟试衣实验,并优化扩散模型控制条件的参数设置;最后将生成结果与三维建模虚拟试衣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价。结果表明:结合ControlNet网络的扩散模型能够控制虚拟模特的姿态特征,通过服装Canny边缘图可以生成特定服装款式的虚拟试衣效果。该方法生成的虚拟试衣相较三维建模技术实现的虚拟试衣方法更具表现力,操作更加直观快捷,能够为设计师提供款式图的成衣效果可视化参考,从而提高服装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试衣 扩散模型 CONTROLNET网络 虚拟模特 人体关键点检测 服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铁蛋白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卡的研制
19
作者 魏治静 王静 +6 位作者 李丽 李亚璞 裴晓萌 薛玉玲 封肖颖 武明月 吴萌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
文章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人乳铁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对标记和包被条件等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研制一种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试剂卡,并对该试剂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空白限可低至0.014... 文章建立一种快速定量检测人乳铁蛋白的方法。该方法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对标记和包被条件等工艺进行优化筛选,研制一种双抗体夹心法检测人乳中乳铁蛋白的检测试剂卡,并对该试剂卡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空白限可低至0.014 mg/mL,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测试人乳的样本检测相关系数为0.92,与牛乳铁蛋白、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均无交叉反应,为人乳铁蛋白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易于操作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人乳 免疫层析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中A1和A2 β-酪蛋白的结构、功能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
作者 贤歌 刘慧敏 +1 位作者 王加启 郑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40-5451,共12页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β-酪蛋白是酪蛋白中的一种,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由于氨基酸序列67号位置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从而引起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其功能差异与人类健康存在一定... 酪蛋白是牛奶中主要的蛋白质,β-酪蛋白是酪蛋白中的一种,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是β-酪蛋白表现出的两种不同的基因型。由于氨基酸序列67号位置上的差异导致二者的结构不同,从而引起生理功能上的差异,其功能差异与人类健康存在一定的关联。本文介绍了牛奶中A1和A2β-酪蛋白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胶束组装、伴侣活性和制品凝胶的差异,综述了目前研究发现的二者与人类健康的一些联系,主要体现在胃肠道症状、Ⅰ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上,并总结现有对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检测方法,旨在加强对牛奶中A1β-酪蛋白和A2β-酪蛋白的认识,为后续研究二者在营养学上的其他表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β-酪蛋白 A2β-酪蛋白 结构差异 β-酪啡肽-7 人类健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