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to overactuated spacecraft——A quaternion based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A.H.Mazi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1740-1753,共14页
A novel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namely HRTAC, is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ell-known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space systems, since there is a consensus among the related experts that th... A novel hybrid robust three-axis attitude control approach, namely HRTAC, is considered along with the well-known developments in the area of space systems, since there is a consensus among the related experts that the new insights may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decision points to outperform the available materials. It is to note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approaches may generally be upgraded, as long as a number of modifications are made with respect to state-of-the-art, in order to propose high-precision outcomes. Regarding the investigated issues, the robust sliding mode finite-time control approach is first designed to handle three-axis angular rates in the inner control loop, which consists of the pulse width 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s in line with the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and the system dynamics. The main subject to employ these modulations that is realizing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ontrol allocation scheme is to be able to handle a class of overactuated systems, in particular. The proportional derivative based 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 approach is then designed to handle three-axis rotational angles in the outer control loop, which consists of the system kinematics that is correspondingly concentrated to deal with the quaternion based model. The utilization of the linear and its nonlinear terms, simultaneously, are taken into real consideration as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while the performance results are of the significance as the improved vers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cent investigated outcomes. Subsequently, there is a stability analysis to verify and guarantee the closed loop system performance in coping with the whole of nominal referenced commands. At the e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pproach considered here is highlighted in line with a number of potential recent benchma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axis angular rates and rotations sliding mode finite-time control approach proportional derivative based linearquadratic regulator approach dynamics and kinematics of overactuated spacecraf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
2
作者 王卫杰 汪洲 +1 位作者 庞维坤 杨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1-1598,共8页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 针对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双框架动量轮(DGMW)、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MSCSG)等典型框架式动量交换装置构型角动量包络分析效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框架等效的框架动量轮角动量包络分析方法。比较基于机械实体框架的SGCMG和DGMW与基于磁悬浮微框架的MSCSG角动量交换原理的异同,研究设计SGCMG与MSCSG角动量径/轴向分量间的等效系数,利用双正交SGCMG实体框架构建MSCSG微框架等效模型,对比MSCSG与DGMW遍历法角动量表达式,分析所提方法在DGMW角动量分析的适用性。量化分析所提方法的误差,证明所提方法计算结果相较于传统遍历法角动量绝对误差和角动量方向误差均在千分之一以下。分析2种方法参数维度,证明所提方法的快速性。分别基于传统遍历法和所提方法对MSCSG和DGMW角动量包络进行仿真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MSCSG群角动量包络分析中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双框架动量轮 磁悬浮控制敏感陀螺 角动量包络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旋弹道修正引信的惯导外杆臂误差分析与补偿
3
作者 王小康 申强 +2 位作者 王晗瑜 蒲文洋 严泽旭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2-40,共9页
双旋弹道修正弹在有控飞行阶段会由于气动力的变化而表现出高动态特性,使安装于引信隔旋头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量数据存在外杆臂误差,对弹道参数测量产生影响,导致修正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章动进动和弾轴摆动角速度... 双旋弹道修正弹在有控飞行阶段会由于气动力的变化而表现出高动态特性,使安装于引信隔旋头部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测量数据存在外杆臂误差,对弹道参数测量产生影响,导致修正精度下降。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章动进动和弾轴摆动角速度对于双旋弹道修正弹引信隔旋头部SINS测量数据的影响,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一种基于陀螺仪测量数据的外杆臂效应误差补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对于某射程为30 km的双旋弹道修正弹,弹丸的高动态特性会导致约57 m的射程误差,经过误差补偿后可降低至不到10 m;实验结果表明:采取该补偿方法后,位置解算误差平均减少约55%。基于陀螺仪测量数据的外杆臂效应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双旋弹道修正弹的高动态惯导解算误差,显著提高弹药的精准打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弹道修正弹 高动态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 外杆臂误差 章动进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搜索收益平衡的多无人机运动目标协同搜索方法
4
作者 韦凌云 罗林 庄育锋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5-394,共10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特定区域内多个运动目标问题,考虑无人机群的飞行约束、传感器的探测概率与虚警概率、云台扫摆拍照探测等特征,提出基于搜索收益平衡的多无人机协同搜索动目标方法.以无人机集群搜索的短期收益、长期收益和协调...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特定区域内多个运动目标问题,考虑无人机群的飞行约束、传感器的探测概率与虚警概率、云台扫摆拍照探测等特征,提出基于搜索收益平衡的多无人机协同搜索动目标方法.以无人机集群搜索的短期收益、长期收益和协调收益的平衡为核心,设计只涉及目标存在概率和环境不确定度,高效率动态更新的搜索信息图,建立了多无人机协同搜索数学规划模型,并基于滚动规划架构和路径剪枝策略进行模型求解.典型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搜索到更多的目标且具有更少的误判次数,有效提升多无人机协同搜索效能.而且只采用目标存在概率和环境不确定度来构建搜索信息图,避免了繁琐的计算和参数设置,能高效更新环境信息,有效引导无人机捕获更多的目标,并在秒级的时间内做出每架无人机航迹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协同搜索 滚动规划 云台扫摆拍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无人机云台系统控制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高胡震 杜昌平 郑耀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4-610,共7页
针对无人机(UAV)三轴云台增稳控制中变量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无人机云台系统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机载云台期望角的姿态解算算法模型;其次,构建了无人机机载云台位置环和速度环的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 针对无人机(UAV)三轴云台增稳控制中变量耦合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的无人机云台系统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无人机机载云台期望角的姿态解算算法模型;其次,构建了无人机机载云台位置环和速度环的串级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回路;最后,引入ESO对机载云台角速度项在线实时估计,解决角速度项由于高耦合、多外扰导致的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并对各通道的控制输入进行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无指令、有指令和综合任务场景下的角度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357°、0.6317°和0.9463°,与传统PID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角度误差分别降低了69.43%、53.29%和50.43%。可见,所提算法对外界扰动的抗干扰能力更强,控制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三轴云台系统 串级PID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自抗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G框架超低速无电流环矢量控制研究
6
作者 陈雷 潘松 +2 位作者 徐张凡 李华峰 申友涛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4-601,625,共9页
针对控制力矩陀螺框架在超低速工况下存在转速测量精度低、多源扰动力矩及非线性摩擦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电流环矢量控制的超低速驱动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超低速工况下的框架电机的机电模型,设计了无电流环磁场矢量控制器(field-oriente... 针对控制力矩陀螺框架在超低速工况下存在转速测量精度低、多源扰动力矩及非线性摩擦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无电流环矢量控制的超低速驱动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超低速工况下的框架电机的机电模型,设计了无电流环磁场矢量控制器(field-oriented control,简称FOC);其次,针对转速测量精度的问题,设计了转速观测器作为反馈环节。结果表明,与方波驱动法相比,该方法无换相转矩,提高了转速测量精度,且在面对多源扰动、非线性摩擦时具有鲁棒性。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矩陀螺 磁场矢量控制 卡尔曼滤波 框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MV摄像头的运动目标控制与自动追踪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涢基 王峥 +2 位作者 邹佳民 王燊炀 方健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6-172,共7页
针对运动目标自动追踪系统复杂且成本较高等问题,文中旨在设计一种成本低廉且易于部署的基于STM32F103C8T6、OpenMV摄像头和二维舵机云台的运动目标自动追踪系统,以解决传统自动追踪系统设备昂贵、算法复杂难于推广的问题,并为OpenMV摄... 针对运动目标自动追踪系统复杂且成本较高等问题,文中旨在设计一种成本低廉且易于部署的基于STM32F103C8T6、OpenMV摄像头和二维舵机云台的运动目标自动追踪系统,以解决传统自动追踪系统设备昂贵、算法复杂难于推广的问题,并为OpenMV摄像头在安防监控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该系统主要由主控模块、OpenMV摄像头模块、二维舵机云台模块、电源模块、OLED显示模块组成,通过OpenMV摄像头模块识别特定阈值的色块或矩形图形,并处理色块与矩形角点位置信息,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串口通信发送给主控模块,再由主控模块通过PID算法与运动算法控制二维舵机云台模块运动,从而实现运动控制与自动追踪。最后通过激光笔测试装置实际追踪效果,整合数据进行分析验证,该运动目标控制与自动追踪系统的理论研究与设计能够达到目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V摄像头 运动目标控制 自动追踪系统 STM32F103C8T6 二维云台 颜色识别 OLED 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轴转台的卫星跟踪策略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伟国 刘廷霞 +4 位作者 李岩 张文豹 李博 姜润强 徐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71-878,共8页
针对纬轴工作范围为±20°的三轴跟踪架结构不能跟踪半球空域内所有卫星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卫星跟踪原理,结合纬轴受限的三轴结构特点,推导出了三轴之间关系的公式,并由此仿真得出了STTA卫星跟踪策略算法。跟踪仰角70°以上... 针对纬轴工作范围为±20°的三轴跟踪架结构不能跟踪半球空域内所有卫星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卫星跟踪原理,结合纬轴受限的三轴结构特点,推导出了三轴之间关系的公式,并由此仿真得出了STTA卫星跟踪策略算法。跟踪仰角70°以上的卫星时,采用方位轴定位式水平式跟踪,这种跟踪方式既利用了水平式结构保精度跟踪天顶附近目标的优势,又克服了地平式结构有天顶跟踪盲区问题;跟踪仰角70°以下的卫星时,采用方位轴随动式水平式跟踪,这种跟踪方式使地平式跟踪方式和水平式跟踪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了更为理想的跟踪效果。该跟踪策略不仅解决了三轴转台纬轴工作范围受限问题,而且能够捕获跟踪半球空域内所有卫星,并保证卫星全程在保精度跟踪范围内。最后设计了实验,证明了该跟踪策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转台 卫星跟踪策略 水平式跟踪架 地平式跟踪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的SGCMG操纵律设计 被引量:8
9
作者 孙志远 金光 +2 位作者 徐开 张刘 杨秀彬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22,共10页
为使SGCMG系统在有效回避奇异的同时能够较精确地输出期望力矩,设计了一种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原理的SGCMG联合操纵律.根据期望力矩矢量及SGCMG力矩输出的几何关系,提出了新的系统奇异状态指标,给出使力矩输出能力最优的框架角速度;引... 为使SGCMG系统在有效回避奇异的同时能够较精确地输出期望力矩,设计了一种基于力矩输出能力最优原理的SGCMG联合操纵律.根据期望力矩矢量及SGCMG力矩输出的几何关系,提出了新的系统奇异状态指标,给出使力矩输出能力最优的框架角速度;引入优化指标,使得框架转速误差和输出力矩误差的混合二次型最小,保证在力矩输出能力达到最优的同时也使得输出力矩误差最小.采用奇异值分解理论证明了联合操纵律在奇异面处不存在框架锁定现象,能够有效地逃离奇异,同时分析了所设计操纵律的力矩输出误差.以金字塔构型SGCMG系统为例,对所设计的联合操纵律分别进行了恒定力矩仿真和卫星大角度机动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操纵律能够顺利回避角动量奇异面,不存在奇异鲁棒操纵律存在的框架锁定现象,且输出力矩误差较非对角奇异鲁棒操纵律小,能够顺利完成航天器大角度机动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 奇异值分解 大角度机动 最优框架角 框架锁定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热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百麟 刘绍然 +1 位作者 周佐新 于思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8-273,共6页
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是一种高精度指向调节机构,工作时对温度场稳定性及均匀性有较高要求,空间热环境剧烈变化是诱导其温度波动的外因。为达到在轨温度场精稳控制,提出了一种GEO星载经纬仪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 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是一种高精度指向调节机构,工作时对温度场稳定性及均匀性有较高要求,空间热环境剧烈变化是诱导其温度波动的外因。为达到在轨温度场精稳控制,提出了一种GEO星载经纬仪式激光通信终端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温控方案,通过机电热一体化结构设计选材、主动跟踪控温、散热及隔热设计等技术途径,实现了空间大尺寸的高精密二维转台伺服机构温度场稳定性与均匀性的精稳控制,并经过热试验与热分析综合验证,结果表明:工作轨道全寿命期间,伺服机构核心部件温度稳定控制在22.3~34.6℃范围内,温度场均匀性可控制在4℃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终端 经纬仪式 二维转台伺服机构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导平台误差快速自标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曹渊 张士峰 +1 位作者 杨华波 蔡洪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81-1287,共7页
针对惯导平台误差系数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平台连续旋转条件下的误差系数自主标定方法。建立了基于框架角动力学方程的平台连续翻滚模型,平台旋转时,系统的框架角和加速度计输出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的全部误差。利用李导数及输出灵敏... 针对惯导平台误差系数标定问题提出了一种平台连续旋转条件下的误差系数自主标定方法。建立了基于框架角动力学方程的平台连续翻滚模型,平台旋转时,系统的框架角和加速度计输出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的全部误差。利用李导数及输出灵敏度理论全面分析了连续翻滚路径下惯导系统的可观测性。提出了一种结合传统多位置试验的平台连续翻滚自标定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平台系统误差系数的高精度标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导平台 框架角 连续翻滚 自标定 可观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子框架式微机械陀螺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5
12
作者 车录锋 熊斌 王跃林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81-483,共3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 ,研究振子框架式微机械陀螺主要几何尺寸对其固有频率的影响。根据陀螺驱动模态频率和检测模态的频率匹配 ,优化了陀螺的结构尺寸 ,并为结构改进和制备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微机械陀螺 有限元模拟 振子框式 固有频率 几何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补偿的小型无人机云台控制器设计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湘清 孙秀霞 +1 位作者 彭建亮 周新立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6-379,共4页
云台安装的摄像机可用于基于视觉的小型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定位。分析了无人机平移和旋转运动对目标在图像平面成像的影响,推导了机体角速度与云台姿态角速度转换矩阵,设计基于运动补偿的云台控制器将无人机速度和机体角速度引入云台控制... 云台安装的摄像机可用于基于视觉的小型无人机目标跟踪与定位。分析了无人机平移和旋转运动对目标在图像平面成像的影响,推导了机体角速度与云台姿态角速度转换矩阵,设计基于运动补偿的云台控制器将无人机速度和机体角速度引入云台控制器输入,补偿因无人机运动引起的摄像机视线改变,并利用目标在图像平面的位置偏差修正摄像机跟踪误差。仿真实验表明所设计的云台控制器可提高目标跟踪精度,减少云台抖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补偿 云台控制器 无人机 摄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框架光电平台动力学建模及耦合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鲍文亮 黄显林 卢鸿谦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93-897,共5页
机载光电稳定跟踪平台常采用两轴四框架的结构形式以扩展跟踪范围.该结构的内外框架间由于机械连接产生耦合.为指导控制系统设计,利用坐标变换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方程,以欧拉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建立了保证外框架随动精度情况下各转轴的动... 机载光电稳定跟踪平台常采用两轴四框架的结构形式以扩展跟踪范围.该结构的内外框架间由于机械连接产生耦合.为指导控制系统设计,利用坐标变换建立了系统的运动学方程,以欧拉动力学方程为基础建立了保证外框架随动精度情况下各转轴的动力学方程.通过运动学、转动惯量及惯性力矩的耦合分析阐述了此结构光电平台的特性.给出俯仰通道和方位通道的系统方框图.模型及分析结果为多框架光电平台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轴四框架 视轴稳定 光电平台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悬浮动量轮微框架能力的卫星滚动—偏航姿态稳定控制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虎 房建成 刘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63-1069,共7页
研究基于磁悬浮动量轮的微框架能力进行卫星的滚动-偏航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在考虑卫星轨道角速度的条件下,建立了磁悬浮动量轮转子和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设计了一种不使用偏航姿态敏感器的卫星滚动-偏航姿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内、外两... 研究基于磁悬浮动量轮的微框架能力进行卫星的滚动-偏航姿态稳定控制问题。在考虑卫星轨道角速度的条件下,建立了磁悬浮动量轮转子和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设计了一种不使用偏航姿态敏感器的卫星滚动-偏航姿态控制器。该控制器由内、外两个控制回路组成,其中:外环控制回路根据滚动姿态敏感器输出的卫星姿态角信息产生转子外框角-内框角的参考值;内环控制回路控制转子外框角-内框角的稳定,并通过控制转子外框角-内框角跟随外环回路给定的参考值变化实现动量轮转子角动量方向的变化,与卫星进行角动量交换。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通过仿真进一步验证了其有效性,在给定扰动和不使用偏航敏感器的条件下,偏航角的精度和稳定度分别优于0.08°和0.0001°/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动量轮 卫星 姿态稳定控制 微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轴偏角对三轴光电跟踪系统跟踪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刘兴法 马佳光 +2 位作者 刘顺发 胡浩军 岑明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共5页
地平式、X-Y式光电跟踪系统存在空间跟踪盲区。三轴光电跟踪系统通过跟踪方式切换可以解决空间跟踪盲区问题,但视轴偏角使得脱靶量到轴转动量的转换不同于常规地平式跟踪系统,同时使系统具有不可见区域。分析和仿真表明:视轴偏角较小时... 地平式、X-Y式光电跟踪系统存在空间跟踪盲区。三轴光电跟踪系统通过跟踪方式切换可以解决空间跟踪盲区问题,但视轴偏角使得脱靶量到轴转动量的转换不同于常规地平式跟踪系统,同时使系统具有不可见区域。分析和仿真表明:视轴偏角较小时,脱靶量与轴驱动量的转换可用常规地平式跟踪系统中的方法近似,否则,需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在三轴跟踪系统退化成的地平式跟踪系统的天顶跟踪盲区外即可进行跟踪方式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跟踪系统 三轴跟踪架 视轴偏角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稳像平台静平衡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洪福 郑昌健 +2 位作者 吴晓峰 惠斌 常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18-1621,共4页
为了消除载体抖动对稳像平台光轴稳定性能的影响,研制了基于位置恢复原理的高精度稳像平台静平衡测量系统。在阐述了国内外配重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位置恢复原理的配重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该系统的稳像平台静平衡... 为了消除载体抖动对稳像平台光轴稳定性能的影响,研制了基于位置恢复原理的高精度稳像平台静平衡测量系统。在阐述了国内外配重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基于位置恢复原理的配重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基于该系统的稳像平台静平衡测量方法,探讨了提高目前国内稳像平台配重精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重复测量精度及分辨力测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重复测量精度和分辨力达到了10 g.mm的水平。通过对某两轴稳像平台进行静平衡校正,使其静平衡精度达到了10 g.mm水平,满足了弹载稳像平台的配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恢复原理 稳像平台 质量偏心 静平衡 配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反弹道导弹用瞄准战斗部的引战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庄志洪 王宏波 张清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共4页
首先简要讨论了瞄准战斗部的原理和推导了最佳起爆距离公式 ;其次 ,从毁伤效率角度描述了随机破片分布战斗部的最佳扩散半径的确定方法 ;最后 。
关键词 引战能力 瞄准战斗部 反弹道导弹 最佳起爆距离 毁伤概率 拦截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基光学天文望远镜反射镜转台的设计 被引量:9
19
作者 黄静 刘朝晖 +2 位作者 谢友金 李治国 王振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73-2179,共7页
为了在月球上完成天文观测任务,对月基反射镜二维跟踪转台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结构设计。采用航天轻量化法设计反射镜的二维转动机构以减少载荷重量;采用外转子机构实现垂直轴系以大大提高系统沿发射方向的一阶模态。由于水平轴系跨度较... 为了在月球上完成天文观测任务,对月基反射镜二维跟踪转台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及结构设计。采用航天轻量化法设计反射镜的二维转动机构以减少载荷重量;采用外转子机构实现垂直轴系以大大提高系统沿发射方向的一阶模态。由于水平轴系跨度较大,设计中采用了一端固定另一端游动的精密轴系,并通过合理设计深沟球轴承游隙有效解决了温度变化导致的转动机构卡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机构的可靠性。为了满足精度要求,系统采用蜗轮蜗杆+步进电机驱动方式,严格控制蜗轮蜗杆的加工及安装工艺。在控制中以光电开关为位置定位元件,使得转台的单轴指向精度优于60″。验证试验显示:系统发射方向的一阶谐振频率达到81Hz,它可在-25℃^+60℃温度下正常工作,其指向精度(方位及俯仰)≤60″。结果表明该转台具有精度高、力学性能好、可靠性高、重量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基天文望远镜 反射镜转台 轻量化设计 指向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距对改进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跟踪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兴法 马佳光 +2 位作者 陈洪斌 岑明 王强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26,共6页
天顶跟踪盲区是地平式光电跟踪系统的固有缺陷。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规则X-Y双轴式)可以解决过顶跟踪问题,但跟踪范围极为有限,把视轴沿X轴方向平移偏距D,形成一种改进的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即偏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偏X-Y双... 天顶跟踪盲区是地平式光电跟踪系统的固有缺陷。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规则X-Y双轴式)可以解决过顶跟踪问题,但跟踪范围极为有限,把视轴沿X轴方向平移偏距D,形成一种改进的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即偏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偏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可以解决过顶跟踪问题,其跟踪范围与规则X-Y双轴式光电跟踪系统相比有很大提高。由D引入的跟踪误差可以忽略或修正,但具有更大的地平面跟踪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Y双轴式跟踪架 过顶跟踪 跟踪性能 偏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